2018新苏教版国标本三年级上册语文“东方之珠”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2018年新苏教版国标本三年级上册语文《“东方之珠”》 教学设计及板书设计

2018年新苏教版国标本三年级上册语文《“东方之珠”》 教学设计及板书设计

2018年新苏教版国标本三年级上册语文《“东方之珠”》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东方之珠》这篇课文以优美的笔触描写了香港‚迷人的沙滩‛、‚著名的公园‛和‚繁华的街市‛,赞美了这颗无比璀璨的‚东方之珠‛。

在教学中,利用现代教育媒体,创设各种情境,营造美的氛围,图文结合,构建生活化的课堂。

让学生在课堂中大胆地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

让学生通过对课文的诵读品味,感悟香港的繁华与美丽,从而激发学生热爱香港,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正确理解‚鳞次栉比‛、‚琳琅满目‛、‚人流如潮‛等词语。

3、通过对课文的诵读品味,知道课文是从那些方面介绍香港。

凭借多媒体,引导学生感悟香港的繁华与美丽,激发学生热爱香港,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通过对课文的诵读品味,感受香港的繁华与美丽,课前准备:1、带领学生初步了解香港,特别是香港的历史。

2、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课前播放《东方之珠》。

1、美妙的歌曲在教室里流淌着,同学们知道这首歌叫什么名字吗?东方之珠的‚珠‛是什么意思?东方之珠指的是哪里呀?2、你知道香港在什么地方吗?(课件出示中国地图:地图上红色的地方就是香港,它在祖国漫长海岸线的南端,是一个著名的港口。

)3、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题目就是《‚东方之珠‛》,相信学了课文,我们对香港会有更多的了解。

二、检查预习1、昨天,同学们预习了课文,现在还有没有不认识的字?敢不敢接受老师的检查?沐浴倾听舒服浪平沙细阳光和煦聚集精彩碧波荡漾举世闻名开怀大笑摩天大厦鳞次栉比琳琅满目人流如潮夜晚闪耀溅落奔流不息无比璀璨三、初读感悟1、出示填空:通过第一自然段的学习,我知道香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板书:迷人的沙滩,著名的公园,繁华的街市(齐读)3、这么多的景点,就让我们和作者乘上飞机,一起去饱览一下香港的美景,领略一下‚东方之珠‛的风采吧。

三年级上册《“东方之珠”》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学习文档

三年级上册《“东方之珠”》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学习文档

三年级上册《“东方之珠”》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体会课文优美的语句,感受香港景色特点。

2、选择学习,深入理解,感情朗读。

3、激发学生爱香港、爱祖国的情感。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1、谈话,师生沟通。

2、放歌曲《东方之珠》,创设教学情境。

二、导入揭示学法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生字词,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东方之珠》这篇课文。

2、老师告诉你们一个学法。

到处跑跑——回头看看——用情读读。

(1)整体感知。

“到处跑跑”:读一读,划一划,体会优美的语句,感受香港不同地方的景色特点。

(2)选择学习,合作探究。

“回头看看”:选一选、议一议,学生选择最喜欢的地方,分组学习讨论,小组合作探究。

(3)用情读读。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交流展示我们的学习成果(可不按顺序机动展示)(一)学习浅水湾1、能说说你为什么喜欢那?(随机板书:美不胜收、迷人、舒服)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这里很迷人,给人一种舒服的感觉?2、你能读出那种舒服的感觉吗?(指名读)3、让我们一起感受一下那舒服的感觉。

(出示课件配音朗读)4、那种舒服的感觉找到了没有?(自由地读读)5、谁再来试一试?老师给你配上音乐。

6、愿意读的同学都站起来读一读。

(二)学习海洋公园舒服过后,我们再来看看热闹的,海洋公园的小观众们你们再来说说。

1、说感受。

引出你从哪里看出海豚、海狮的表演非常精彩?2、指导读“有的……有的……有的……”。

谁再来读一读。

3、这么精彩的表演让我们一起去看看。

(出示课件)4、多精彩的表演啊,难怪游客们被逗得_______,也难怪香港的海洋公园__________。

(随机板书:举世闻名)(三)学习铜锣湾观赏了举世闻名的海洋公园,下面我们再到香港繁华的大街上逛逛。

1、指名读。

2、能说说你从中感受到什么呢?(随机板书:热闹非凡、繁华)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它的繁华?3、人流如潮的香港被称为“动感之都”,让我们一起感受一下。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东方明珠》第2课时教案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东方明珠》第2课时教案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东方明珠》第2课时教案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东方明珠》第2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中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

3、掌握课文内容,了解香港的美丽和繁华,激发学生热爱香港、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同学们,课前我们欣赏了歌曲《东方之珠》,今天这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东方之珠》。

齐读课题:《东方之珠》2、听写词语:沐浴舒服倾听举世闻名观赏商店闪耀人流如潮3、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去香港旅游?(想)今天这节课,我们要通过认真读课文,和作者一起去饱览香港的美景,领略一下“东方之珠”的风采。

二、学习第1节1、课文的第1节向我们交代了香港是我国的南大门,有哪些景点,是课文的总起。

谁来说说香港有什么?(香港有——)(板书:迷人的沙滩、著名的公园、繁华的街市)2、指导朗读:读出沙滩的美丽迷人,公园的著名,街市的热闹繁华。

3、为什么说香港是我国通向世界的南大门。

师:整个国家好比一个家,得有个门,香港在我国的南方,它就好比是我国南边的大门,那里每天有许多船只、飞机通往世界各地。

(生齐读第1节)三、学习第2-5节1、(生闭上眼睛)清晨,我们在上海登上飞机,经过两个小时的航程,飞机缓缓降落在香港新机场。

香港到了!(睁开眼睛)2、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轻声朗读课文第2-5节,尽情地游览一下各个景点。

找找课文介绍了哪几处景点?生自由朗读课文。

指名回答。

(板书:浅水湾、海洋公园、铜锣湾、美丽的夜景〉3、你最喜欢哪个景点,读给你的同桌听听。

4、精读训练(生读后交流,灵活机动的.教学第2-5节)你最喜欢哪个景点?请你朗读一遍(生说)第2节:迷人的沙滩——浅水湾(1)指名读第2节。

(2)〈浅水湾图1〉你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美景?你从哪里看出浅水湾很美、很迷人。

(浪平沙细、阳光和煦)师:看,平静的海面,细细的沙子,阳光多么温暖啊!指导朗读:浪平沙细、阳光和煦(3)师:温暖柔和的阳光洒满了海面。

新苏教版国标本三年级上册语文《“东方之珠”》教学设计及反思

新苏教版国标本三年级上册语文《“东方之珠”》教学设计及反思

2018 年新苏教版国标本三年级上册语文《“东方之珠”》教课方案教课目的:1、能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2、经过对课文的朗诵品尝,感觉香港的繁荣、漂亮。

从而激发学生热爱香港,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经过学习活动,让学生对环绕一句话来睁开表达进行初步感知。

教课要点、难点:1、朗读品尝课文,感觉香港的繁荣与漂亮。

2、感知环绕中心句睁开表达的方式。

教课举措:1、抓住全文的文眼“香港,真是一颗非常绚丽的‘东方之珠’。

”睁开教课。

2、经过创建情境朗读沙岸的迷人。

3、联合“趣”组织学生朗诵公园的有名。

4、抓住要点词感觉街市的繁荣。

教课过程:一、激情导入:1、在上课以前放《东方之珠》这首歌曲。

方才听到的那首歌歌名是什么?(东方之珠)你真会听。

今日我们就来持续学习第 14 课。

齐读课题。

谁知道这首歌曲是描绘了哪里吗?2、谁能用上 "香港 "和 " 东方之珠 "这两个词说一句话。

二、学习最后一段:1、出示: "香港,真是一颗非常绚丽的'东方之珠 '。

谈谈我们想象中的明"珠 " 都是什么样的?使你想到了文中的哪个词?理解:绚丽。

2、齐读句子。

怀疑:读了这句,你想知道些什么?(为何说香港是一颗绚丽的东方之珠呢?)相信大家都有这样的疑问吧,这堂课就让我们来共同商讨这问题吧。

过渡:经过第一自然段的学习,我们知道香港有迷人的,有名的,繁荣的。

学生接说,师板书:沙岸,公园,街市这么多的景点,就让我们和作者乘上飞机,一同去饱览一下香港的美景,领会一下"东方之珠 " 的风范吧。

三、读中感悟。

师:去香港的路程比较遥远,路上这么长的时间,让我们拿起手中的旅游手册,自由地读读课文,找到你最喜爱的一个景点把它多读几遍。

那你们最想去的是什么地方?举腕表决,先去人多的地方。

相机学:学第三自然段同学很有目光啊,第一个就去海洋公园。

行,同桌赶忙一段,想想那边什么么吸引你?1.指名那边什么么吸引你?今日正追演出出呢,都有哪些出色的表演呢?用波涛在文中勾出有关的句子。

苏教版小学语文《东方之珠》第2课时公开课教学设计(有配套PPT课件)

苏教版小学语文《东方之珠》第2课时公开课教学设计(有配套PPT课件)

苏教版小学语文《东方之珠》第2课时公开课教学设计(有配套PPT课件)东方之珠作者:张睿来源:常州市清潭实验小学一、复习导入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歌,请同学们一边仔细听,一边认真思考,这首歌歌唱的是什么地方呢?(香港)(歌曲最多播放两分钟,不可过长)2、是的,这个美丽的地方就是香港,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香港是我国通向世界的南大门,那里有迷人的——沙滩,著名的——公园,和繁华的——街市。

3、这节课,老师就带领同学们畅游香港这个美丽的地方。

首先请同学们打开课文,自由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二、精读感悟(一)感悟浅水湾的迷人1、首先我们到达了香港之旅的第一站,请大家再次快速地浏览第二自然段,找一找我们到了什么地方?(浅水湾)2、看,这就是浅水湾(出示图片)你觉得这里风景怎么样?(迷人)你从哪里体会到的?(浪平沙细、阳光和煦)(注意引导学生看书,不只是看图)3、你能读好这一句话吗?(个别读,齐读)4、这么迷人的浅水湾,人们来到沙滩上做什么呢?拿出铅笔圈出表示动作的词语。

谁来说一说?(漫步、沐浴、倾听)5、当我们赤脚来到沙滩上,一脚踩下去感觉怎么样啊?(软软的,很舒服)这时,你会怎么走?(轻轻、慢慢、悠闲地走)这就是——漫步6、轻柔的海风吹在脸上是什么感觉?是啊,轻轻的,柔柔的,好凉爽,好舒服,好像整个人都浸在海风里了!7、热闹的沙滩,你要怎么听,才能听到浪涛拍岸的声响?(认真地听,仔细地听,静静地听)8、在沙滩漫步,享受着海风拂面,真是舒服啊,谁能读出舒服的感觉?9、让我们一起美美地读这一段,感受它的迷人。

(二)感悟海洋公园的举世闻名1、离开了迷人的浅水湾,我们继续香港之行,接下来这个景点,小朋友一定很喜欢,默读第三自然段,看看我们到哪啦?(海洋公园)2、这里的海洋公园怎么样?什么叫举世闻名?你们能换一个词语吗?(驰名中外、远近闻名、闻名遐迩、大名鼎鼎、赫赫有名)3、来到了海洋公园,最吸引你们的是?(海豚海狮表演)4、他们在表演什么呢?(有的顶球,有的钻圈,有的举重,有的嬉水跳跃)【出示图片】5、想一想,他们还会表演什么?用上“有的…有的…有的…”。

【2018秋新教材】部编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东方之珠 第2课时 》公开课完结版课件

【2018秋新教材】部编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东方之珠 第2课时 》公开课完结版课件
13 东方之珠
第 二 课时
品读释疑
结构主旨
课堂拓展
当堂检测
1.通过对课文的诵读品味,知道课文是从三方面介绍香 港的。(难点) 2.了解香港的美丽和繁华,激发学生热爱香港、热爱祖
国的思想感情。(重点)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 步理解了课文内容,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课 文,老师送给大家一把金钥匙,这就是核 心问题和串珠问题。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
同学们刚才已经跟随老师走进课文,
品读了课文中的重点语句,现在,让我
们拿起金钥匙开启智慧之门吧!
核心问题: 香港为什么被誉为“东方之珠”? “迷人的沙滩”、“著名的公园”和“繁华的街
市”这三大景观展现了香港的美丽、繁荣、富饶,它
就像镶嵌在祖国南大门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把香港誉 为“东方之珠”,不仅是站在中国的角度来赞美香港, 更是站在世界的角度来赞美它。
பைடு நூலகம்
船儿弯弯入海港
回头望望沧海茫茫 东方之珠
东方之珠
整夜未眠 守着沧海桑田变幻的诺言
拥抱着我
让我温暖你那苍凉的胸膛
本课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方
式,描写了香港迷人的沙滩、著名的公园和
繁华的街市,赞美了这颗无比璀璨的“东方
之珠”,表达了作者热爱香港、热爱祖国的
思想感情。
描红临写
点拨:书写这些汉字的时候需要注意:“华”第五笔横长,末 笔“丨”在竖中线上。“浅”的“氵”呈弧形分布,斜钩舒展。 “拍”第五笔“丨”在竖中线上。“岸”的“山”宽而扁,撇 画舒展,“干”上横短下横长,最后一笔竖是悬针竖。“剧”
过一座座形式不同的石桥。我们打开窗帘,望望耸立在两
岸的古建筑,跟来往的船只打招呼,有说不完的情趣。

(三年级语文教案)《“东方之珠”》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三年级语文教案)《“东方之珠”》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东方之珠”》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三年级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倾听”、“闪耀”造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试背课文。

教学重点:1、通过对课文的诵读品味,知道课文是从三方面介绍香港的。

2、了解香港的美丽和繁华,激发学生热爱香港、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1、能仿照课文第五自然段的写法,围绕中心句写一段话。

教学准备:1、制作有关香港风光的课件。

2、找好作配乐朗读用的音乐。

教学过程:一、复习感知1、复习词语。

(小老师领读)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东方之珠”指哪里?3、请你试着说一句话,用上“香港”和“东方之珠”这两个词。

4、出示:“香港,真是一颗无比璀璨的‘东方之珠’。

”—齐读师评:听得出,大家都很喜欢它。

5、“璀璨”这个词语是形容像珠玉那样光彩鲜亮。

把香港比做是非常光彩鲜亮的珠玉说明什么呢?●二、导入新课1、过渡:今天老师就带着大家去领略一下它的美丽和繁华,下面我们就去游览一下迷人的沙滩、著名的公园和繁华的街市吧!你们知道迷人的的沙滩、著名的公园和繁华的街市分别指哪里吗?2、快速地看文章的2—5小节,找找迷人的沙滩、著名的公园、繁华的街市分别指什么地方?3、学生齐答,师板书:浅水湾海洋公园铜锣湾●三、细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第2—5节,听好老师的要求:要把句子读通顺、读流利。

2、接下来挑选一个你自己最喜欢的景点,把它认真地读上一遍,然后想想:这个景点的哪些地方最吸引你的?把有关句子或者词语画出来。

▲细读第二节。

1、你最喜欢哪个景点?好,那么就请你来读读这一小节吧!2、指名读第2节,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它?3、生回答第二句:a、请你读读你喜欢的这句话。

读了这句话浅水湾给你什么样的感觉?问其他学生:你们也感觉到舒服了吗?从哪里感觉到舒服的?b、理解“漫步、沐浴、倾听”(按学生的回答顺序理解)1)漫步在金色的沙滩上,漫步,(点击)你能帮它找个近义词吗?(散步),平时你们和爸爸妈妈出去散步是怎么走的?要不要按规定路线,规定步伐走的?想怎么走就怎么走,这就是漫步!多自由自在呀!师评:多自在啊!听了你的朗读,老师也好想去那里漫步了!2)沐浴着轻柔的海风,沐浴是洗澡的意思,点击,难道这里是指在海风中洗澡吗?(不是)其实这里是指海风吹在身上的感觉,会是什么感觉呢?(舒服)什么样的海风吹在身上才会让你有舒服的感觉的呢?(轻柔的)在金色的沙滩上漫步,轻柔的海风吹过你的脸庞,这时,师朝某个学生吹口气,问:你感觉到了什么?师评:听出来了,海风是轻柔的,像妈妈的手抚过我的脸庞。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5单元14“东方之珠”第2课时教案苏教版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5单元14“东方之珠”第2课时教案苏教版

14 “东方之珠”第课时1.继续学习课文,借学习比喻句、排比句体会遣词造句的妙处,感受香港的繁华与迷人,再次点燃学生爱国热情。

2.注重语言积累、运用,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背,并仿照课文第5自然段的写法,围绕“一到休假日,街上就热闹起来”写一段话。

【重点】感受香港的繁华与迷人,再次点燃学生爱国热情。

【难点】多方法识背、积累语言,并仿照课文第5自然段的写法,进行写话练习。

方法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导言:上节课,我们跟随着作者的笔迹,共同领略了香港迷人的沙滩,著名的公园,感受到了作者对香港浓浓的爱,这节课,我们再次领略了香港的迷人、繁华。

2.想一想上节课,你还记得我们是怎样领略香港风情的吗?3.这节课,我们继续运用这个方法学习课文。

[设计意图] 通过回顾上节课学习课文内容所得的学习方法,继续学习课文内容,了解香港,让学生学有所得,得有所用。

方法二1.刚才,我们一起听了“东方之珠”这首歌,她唱的是哪里呀?(板书:香港)人们都说,香港是镶嵌在世界东方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写了香港的繁华和美丽的?2.引读:香港是我国通向世界的南大门,那里有有和。

3.这节课我们继续跟着作者去香港。

[设计意图] “东方之珠”这首歌曲本身就传达着人们对香港的情感,通过让学生聆听,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更愿意通过学习,体会作者的感情。

一、合作学习,走进“东方之珠”的公园、街市和夜晚1.复习上节课的阅读方法,课件展示。

2.同桌两位同学选择你们俩共同感兴趣的自然段按照上节课的阅读方法合作学习。

3.学生合作学习,教师个别指导,一方面了解学情,另一方面指导学生合作学习的深入、细致、有效。

4.同桌两位同学把学习的结果合作与全班同学交流。

[设计意图] 这是充分展示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机会,所以教师应及时了解学情,掌握学生学习的效果,并及时引导,发挥最佳的自主合作学习的效果。

二、交流展示,实现情感共鸣小组内交流,组长负责归纳,引导其他小组成员,及时补充自己的学习收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新苏教版国标本三年级上册语文《“东方之珠”》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材内容: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国标本第五册《“东方之珠”》。

教材解读:《东方之珠》这篇课文描写了香港“迷人的沙滩”、“著名的公园”和“繁华的街市”,赞美了这颗无比璀璨的“东方之珠”。

全文共六个自然段,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方式介绍了香港这个繁华的都市。

第一自然段简要地介绍了香港重要的地理位置以及三大景观。

第二至五自然段从“迷人的沙滩”、“著名的公园”和“繁华的街市”这三大景观具体展现了香港的繁华与美丽。

第六自然段点明了香港是一颗无比璀璨的“东方之珠”。

全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方式,首尾呼应,中间四个自然段都能紧扣开头第一句叙述。

文章层次清楚,词汇丰富,语句优美。

如第二自然段中,运用了“漫步在……沐浴着……倾听着……真是舒服极了”的排比句式,仿佛把读者带入到浪平沙细、阳光和煦的浅水湾。

“举世闻名、碧波荡漾、鳞次栉比、琳琅满目、人流如潮、五颜六色、奔流不息”等词语运用得恰如其分,给读者如临其境的感觉。

课文除了运用排比写法外还大量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使景物更加具体形象,“……成了……”、“……像……”、“……如同……”、“……真是……”等比喻句的不同表达,使文章的语言显得丰富多彩。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维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语文阅读课重在让学生自读自悟,自主表达。

本着这一教学理念,在教学《“东方之珠”》一课时,我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组织学生自主读书,引导他们在积极主动的阅读实践中感悟体验,真真切切地体会到香港的美丽与繁华,激发起学生热爱香港、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同时使学生在“自觉全参与”的学习过程中学会语文基础知识,提高技能,发展智力,培养兴趣,陶冶情操。

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仿照课文第五自然段的写法,围绕中心句写一段话。

-3、通过对课文的诵读品味,了解香港的美丽与繁华,激发学生热爱香港、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整体感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位于中国南大门的——(学生接说:“香港”)是一颗无比璀璨的——(学生接说:“东方之珠”)。

2、大家都知道珍珠在人们心目中是十分宝贵的东西,那么为什么香港有这么美的一个名字呢?引出第一自然段。

3、是啊,香港有(学生接说:,和。

)板书:迷人的沙滩,著名的公园,繁华的街市。

【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学生对香港已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这一课直接复习导入,既巩固了上节课所学习的内容,又为这节课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二、自主读书,悟文激情。

1、香港是一个很漂亮的地方,你们想进一步去了解它吗?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去香港看一看。

(多媒体呈现香港全景的录象)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利用多媒体“声、光、影、象”于一体的优势,为学生创设悦目、悦耳、悦心的情境,吸引学生尽快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情境,达到“课伊始,情亦生”的境界。

】2、刚才我们亲眼目睹了香港的美丽,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课文,跟随作者去香港看一看。

课文二至五自然段向我们介绍了迷人的沙滩,著名的公园和繁华的街市三个美丽的地方。

请同学们赶快读读这四个自然段,从中自由地选择一个你最想去玩的地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细细读读,划出表示这个地方美的词语、句子,并在课文空白处写上简要的批注。

(生圈圈画画,评评议议,并写批注)【在课堂教学中,我始终把学生看作是学习的主体,尊重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伙伴的权利。

学生各取所需、各有所得、如鱼得水,在极度兴奋状态中,变“要我学”为“我善学”,这样既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又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欲。

】(一)学习“迷人的沙滩”一段。

1、(如果先说这里)同学们真的是很有眼力,第一个就想到浅水湾来玩。

(多媒体传送轻微的波涛声,呈现迷人沙滩的录象)2、浅水湾非常的美,是香港最受欢迎的地方。

这里的风景如诗如画,一年四季游客不断,是游客必到的著名风景区。

(指名读)3、喜欢这一自然段的同学一起读,其他同学闭起眼睛来听一听,想象自己已经来到了迷人的沙滩。

4、从哪里可以看出浅水湾十分迷人?(浪平沙细、阳光和煦、金色)5、作者仅仅用了“浪平沙细、阳光和煦、金色”就描绘出了一幅美妙的画面。

温暖柔和的阳光洒满了海面,洒在了金色迷人的沙滩上,真如仙境一般。

所以说,浅水湾是——(学生接说:“旅游、度假的好地方”。

)6、在浪平沙细、阳光和煦的沙滩上,人们感到——(学生接说:“舒服极了”)。

人们怎么会有这样的感受的呢?他是凭空想象的吗?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他是亲身经历的?(漫步、沐浴、倾听)。

7、“倾听”是应该怎么样听呢?现在老师想考考你们,你们能用“倾听”这个词说句话吗?8、你想随着作者漫步迷人的沙滩吗?拿起书自己先练读一下,呆会儿老师给你们配上音乐,怎么样?(练读)9、哪位同学想读的?注意要读出漫步迷人沙滩的舒服的感觉来!(跟着音乐指名读)10、听了他的朗读,我们仿佛已经漫步在金色的沙滩上,沐浴着轻柔的海风,倾听着浪涛拍岸的声响,这一切的一切真的是太美了!让我们跟着音乐一起把这段美丽的文字读出来吧!(跟着音乐齐读)11、同学们读得真棒,优美的朗读声仿佛把我们带到了浅水湾,下面我们来试着背一背吧。

出示课文填空:、的浅水湾是__________。

每逢节假日,人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真是。

12、同学们背得真不错,是不是被迷人的沙滩吸引住了,不想走了啊?但是同学们,香港除了浅水湾之外还有很多好玩的地方啊,接下来你们想去哪儿啊?【重视朗读训练,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理解,在读中品悟,感受、体验沙滩之美,从而达到“可以意会的不言传”的教学目标。

】(二)学习“著名的公园”一段。

1、(如果先说这里)同学们真的是好有眼力啊,第一个就选择去海洋公园。

香港的海洋公园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洋公园之一,这里有许多可爱的小动物,但最出名的还是海洋动物的表演。

(指名读)2、我们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海洋动物的表演非常精彩?(出示句子,生朗读:在碧波荡漾的人工湖上,。

它们有的,有的,有的,有的。

)3、你能用“有的……有的……有的……有的……”说一段话吗?4、海洋动物的表演的确是活灵活现,非常有趣。

你们想亲眼目睹吗?(多媒体呈现海洋动物表演的录象)5、看到这么精彩的表演,我想别说是亲临现场的游客,就连坐在千里之外的我们,也会被逗得___________(学生接说:“开怀大笑”)。

6、怎样才叫“开怀大笑”呢?师示范,老师这样叫“开怀大笑”吗?那怎么样才是呢?生表演。

好,想象我们现在就坐在海洋剧场里,看着那么多可爱的小动物们的有趣表演,来,让我们一起开怀大笑吧!7、香港的海洋公园不仅吸引住了小朋友们的目光,也引来了许许多多国内外的游客,它的名声传遍了世界各地。

课文里哪个词是说这个意思?(“举世闻名”)。

第一自然段中的哪个词语也是这个意思呢?(“著名”)。

你还能说几个表示各个意思的词语或成语吗?8、香港的海洋公园举世闻名,海豚和海狮们的表演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

让我们再来领略一下海豚们和海狮们的精彩表演吧!拿起课本一起读一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注意要读得生动有趣哦!9、这么精彩的表演,你愿意回家介绍给父母听吗?(同桌互说或背,指名说或背)9、过渡:海洋公园里海豚和海狮的表演真是精彩啊!但是我们不能在这里停留太长的时间,因为我们还有地方没去玩过呢。

接下来同学们想去哪里玩啊?【让学生通过朗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向大家介绍或背诵动物精彩的表演,既理解了课文内容,又培养了他们合作和创新精神,同时注重在朗读中帮助内化积累语言文字,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的目的。

】(三)学习“繁华的街市”一段。

1、(如果先说这里)同学们,你们的眼力不错啊,铜罗湾可是香港最热闹的地方之一啊。

那里有到处都是摩天大楼,有几百家大型的商场,几乎世界上所有的商品在那里都能买的到,让我们赶紧去看一看。

(多媒体呈现繁华街市的录象)2、看到这样一番景象,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热闹)-3、课文是怎样介绍铜罗湾的热闹的呢?(指名读)4、听了他的朗读,你觉得摩天大厦、商品、街道怎么样?出示填空:()的摩天大楼()的商品()的街道5、书上用的是什么词?(出示句子,生填空:摩天大厦___________,商店里的各种商品___________,宽阔的街道上___________。

)6、你知道这三个成语是什么意思吗?不要急,先让我们看几张图片。

①(出示图一:摩天大厦)(学生肯定会哇)你们为什么会哇?(房子高,房子多)你想到了书中的哪个成语啊?(“鳞次栉比”:像鱼鳞和梳子的齿一样,一个挨着一个地排列着。

)②(出示图二:各种各样的商品) (学生又哇了一下)同学们,你们又哇什么啊? (铜罗湾的商品真多啊!) 你想到了书上的哪个成语?(“琳琅满目”:商品非常的多,使我们看得——眼花缭乱。

)③(出示图三:拥挤的街道) (学生又哇了一下)同学们,你们又哇什么啊? (这里的人真多呀!)你们有没有看到这样的景象啊? (星期天南大街的人很多。

)你想到了书上的哪个成语?(“人流如潮”:人多得像潮水一样。

)7、铜罗湾摩天大厦鳞次栉比,商店里的各种商品琳琅满目,宽阔的街道上人流如潮,你们说能不热闹吗?所以说——“铜罗湾是全港三大闹市口之一。

”那你能读出这样热闹、繁华的景象吗?(指名读)8、你读得真不错,谁能比他读得更好?呀!我们班个个都是朗读高手,站起来一起来吧!(齐读)9、你们能看着这四个词语(闹市口、鳞次栉比、琳琅满目、人流如潮),把这一自然段背出来吗?(指名背,齐背)【引导学生运用书上的词语填空,这是最直接最基本的运用能力。

为了理解“鳞次栉比、琳琅满目、人流如潮”三个词语,我让学生用自己积累的词语大面积填空,激活学生的思维,拓宽运用词语的空间,使学生在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吸收、同化新词语,建立新旧知识统一的新的认知结构,使新旧知识融会贯通,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

】(四)学习“美丽的夜景”一段。

1、过渡:铜罗湾真是热闹啊,真的想一直在那里玩!但是欢乐的时光总是不嫌长,天很快就黑了。

到香港一定要去欣赏一下香港美丽的夜景,不然就太遗憾了。

板书:美丽的夜景2、(多媒体呈现香港美丽夜景的录象)你看到了什么?想象到什么?3、香港的夜景是很美丽,可是作者的文字更美。

引读:一到夜晚,整个香港就成了。

港湾里___________。

马路上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