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二下学期高考假期作业语文(三)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2021年高二语文暑期作业3

2021年高二语文暑期作业3

2021年高二语文暑期作业3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

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

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叫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

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觉得细腻,()觉得清闲,潜意识下()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节选自《故都的秋》)3、作者由秋槐落蕊想起北国之秋。

文中另有一处语句,意思和作者的感受相似,请找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深沉的地方”具体指什么?(借助文中词语作答,不超过35个字)(四)但实际上,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到现在还如此,然而下于奴隶的时候,却是数见不鲜的。

中国的百姓是中立的,战时连自己也不知道属于哪一面,但又属于无论哪一面。

强盗来了,就属于官,当然该被杀掠;官兵既到,该是自家人了罢,但仍然要被杀掠,仿佛又属于强盗似的。

这时候,百姓就希望有一个一定的主子,拿他们去做百姓,——不敢,是拿他们去做牛马,情愿自己寻草吃,只求他决定他们怎样跑。

7、“百姓就希望有一个一定的主子……”这是一种怎样的心态,试作分析。

2021-2022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III)

2021-2022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III)

2021-2022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III)㈠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

(16分)回望科学史上的异端陈蓉霞⑵依据通常的讲述,布鲁诺是因宣扬日心说而被教会烧死的;与布鲁诺同时代的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因拥护哥白尼的日心说而被教会审判。

这样的讲述在受教育者的心中形成了这样的定论:科学代表真理,宗教代表迷信;这些历史证明了科学与宗教是水火不相容的。

⑶如此简单化的结论能涵括复杂的历史现象吗?⑷要知道,在中世纪的欧洲,教会在人们的精神生活中占据多么重要的地位。

一个欧洲人,生来就是基督教徒,他自小就继承了父母的文化传统。

难以想象,如伽利略、布鲁诺等人居然能完全摆脱基督教信仰。

⑸就伽利略而言,他一直深信这一命题:上帝有两部作品——《圣经》和自然界。

前者是上帝的间接作品,因为出自人之手;而后者却是上帝的直接作品。

显然,研究上帝的直接作品更加可靠。

在某种意义上,这就是伽利略从事科学研究的动力所在。

⑹《圣经》是一部用文字写成的作品。

在中世纪,普通百姓多是文盲,接受教育差不多是神学家的特权。

教会人士差不多垄断了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力,普通信徒只能通过神父的传教来领会神意。

⑺伽利略的出场却对教会构成了威胁,因为要读懂上帝的直接作品——自然界,可不像读懂《圣经》那么容易。

读懂自然界恰是伽利略的专长。

在他看来,上帝创世所用的语言就是几何符号,如圆、三角形之类,通过数学或几何学的方法,我们就能描述或解释自然现象。

把数学与实验方法相结合,这正是伽利略的首创,他也因此成为近代科学的设计师。

⑻但他却因此冒犯了当时的学术权威。

他们能熟读《圣经》及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却难以读懂伽利略的数学语言及其实验思路,更何况伽利略得出的结论与他们向来熟悉的世界观针锋相对。

不仅如此,伽利略还支持已被教会取缔的日心说,这正是他们控告伽利略的最好证据。

伽利略最终受到教会审判,压力之下,他违心地放弃了日心说。

⑼这自然让人联想到布鲁诺。

他因宣扬日心说而受到教会的审判,但坚贞不屈,最终将自己奉献于教会的火刑柱上。

2021年高二下学期暑假作业语文试题(35) 含答案

2021年高二下学期暑假作业语文试题(35) 含答案

2021年高二下学期暑假作业语文试题(35)含答案一、根据拼音填写叫苦不(dié) 岁月更(dié) (duō)怪事交(dài) 清楚二、给加黑字注音习方兴未艾()自怨自艾()拗口()执拗()三、语病题要求:1.将答案填入括号;2.明确病因;3.将错误处在原句上修改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各煤炭生产企业都要尽快组织安全生产大检查,消除事故隐患,坚决避免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不再发生。

B.大学招生所采取的“择优录取”原则有利于鼓励青年刻苦学习,努力上进,提高自身素质,参与公平竞争的好风气。

C.今年第15号热带风暴“利奇马”自9月30日中午进入南海中部海面以来继续西行,逐渐向海南逼近,在南海海域作业的2万多只海南渔船纷纷回港避风。

D.由于燃油价格一路飙升使的哥的姐叫苦不迭,只能把车停在大街上,被动等客,再不能像往常一样满街转悠主动邀客了。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3月16日,中国北海舰队“哈尔滨”号导弹驱逐舰汽笛鸣响,引导法国舰艇离开青岛港向外海航行,拉开了中法海军联合军事演习。

B.服装的得体与否,也能体现人的线条美.气质美,显示出青春活力。

C.中学生常常为写不出好文章而烦恼,其实,要写出好文章,最重要的是表达真情实感,切忌胡编乱造。

D.既然新股市由市场决定,因此市场的供求因素作用巨大,即供过于求时多发,供不应求时就少发,从而慢慢达到一种平衡的状态。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温暖人心的冬奥:索契有的不仅是冰冷的赛道冰与雪组成了索契的赛场,但严寒与酷冷并非冬奥会的全部。

在冬奥会的赛场上,选手们展现出的姐妹之情、兄弟之义,以及对奥林匹克精神的遵循,都让赛场外的你我深深感受到了这股温情。

索契奥运会比赛中折射出的人性美远比金牌本身更重要。

夺冠后搂过脑瘫的哥哥索契冬奥会上演最感人的一幕在昨天的冬奥会自由式滑雪赛场上,上演了开赛迄今最令人感动的一幕。

高二暑假语文作业答案

高二暑假语文作业答案

2021年高二暑假语文作业答案学期期末考试完结,接下来就是假期时间,查字典语文网特整理了高二暑假语文作业答案,希望能够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一、语言字运用(共20分,其中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A、讣告(fù) 谄媚(xiàn) 恫吓(dòng) 锲而不舍(qiè)B、成绩(jī) 聒噪(guō) 戏谑(nuè) 力能扛鼎(gāng)C、果脯(fǔ) 给以(jǐ) 氛围(fēn) 焚膏继晷(guǐ)D、怆然(chuàng) 惨怛(dá) 绯闻(fēi) 一哄而散(hòng)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鲁迅不喜欢古代御用人写的所谓“正史”,却喜欢名不见经传的人物写的裨官野史,认为它们反映的才是真实可靠的历史。

B、若想触及一个城市的脉搏,倾听“声音”该是一种特别的方式。

它隐匿于街头巷尾,带着最本土的记忆,萦绕于耳际。

.C、菲律宾给中国发出令人震惊的最后通谍,而中方也做好了应付菲方的扩大事态的各种准备。

D、中国足协对于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的滋生,有着不可推卸的领导责任;讲清楚责任,是为了惩前毙后,亡羊补牢。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中国健儿在本次世锦赛取得优异成绩后,外国媒体纷纷以不实的报道质疑、挖苦中国游泳队。

法国《队报》记者拉雷曼言之凿凿地表示:“张琳如果不穿JAKED将很难打破世界纪录。

”B.在北京奥运会上,美国选手埃蒙斯最后一枪戏剧性地打出了4.4环,中国选手邱健功败垂成,为中国代表团再添一枚金牌。

C.我市理科状元李志强和科状元沈小凤两位同学已分别被北大、清华录取,近日,他们将比翼双飞,同赴北京。

D.七月五日十九时四十分许,分子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开始打砸抢烧行为,暴徒们推翻道路护栏,砸碎公交汽车玻璃,焚烧警车,殴打过路行人,甚嚣尘上,猖獗一时。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有关负责人指出,利用住房公积金闲置资金贷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有利于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和住房公积金使用效率。

语文试卷高考2021三卷(含答案)

语文试卷高考2021三卷(含答案)

语文试卷高考2021三卷(含答案)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字在古代汉语中的本义是“长”?A. 伸B. 久C. 久D. 久2. 以下哪个选项是《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A. 曹雪芹B. 曹雪芹C. 曹雪芹D. 曹雪芹3. “吾日三省吾身”出自哪部著作?A. 论语B. 论语C. 论语D. 论语4. 下列哪个成语的典故与庄子无关?A. 庖丁解牛B. 庖丁解牛C. 庖丁解牛D. 庖丁解牛5. 以下哪个诗人被誉为“诗仙”?A. 杜甫B. 杜甫C. 杜甫D. 杜甫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2021届高考暑假语文作业及答案解析

2021届高考暑假语文作业及答案解析

2021届高考暑假语文作业(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2019年11月16日晚,大型地名文化类节目《中国地名大会》正式亮相央视中文国际频道,一场期待已久的文化盛宴正式呈现在观众面前。

据了解,《中国地名大会》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继《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谜语大会》等节目之后,推出的中国首档大型地名文化类节目。

和其他几档文化类节目一样,《中国地名大会》让传统文化、地名文化教育再度成为“热点”,引发新一轮“全民猜地名”的热潮。

《中国地名大会》节目聚焦的“地名”,既与普通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又饱含着传承千年的中国文化。

通过地理、历史、语言、文学、民俗等多个角度的交互碰撞,以全新的方式展现中华大地的万千风貌,弘扬民族文化。

(摘编自《探索综艺化学习新模式》)材料二:近段时间以来,一部以“猜地名”为主要形式的电视节目《中国地名大会》,在民众中间引发了一场“全民猜地名”的热潮。

专家表示,地名是社会交流交往的基础信息,也是重要文化载体。

解读地名活动受到持续关注,为进一步弘扬传统文化、坚定社会大众文化自信提供了新的尝试。

关于地名的来源,浙江舟山群岛地名文化工作室工作人员王建富认为,一个地方的地名,可能源自当地最典型的自然特征,也可能来自重大的历史事件,或来自地方的人文特色、生活习俗、精神追求、希冀向往等。

人们对自然与社会的各方面、各角度的认知,都有可能投射到小小的地名之中。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六朝博物馆馆长胡阿祥认为,地名和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密切相关,但许多人对它的认知停留在表面。

“我一直认为,行走在地名里,就是走在历史里。

比如,走在深圳的地名里,就是走在改革开放的历史里;走在南京的地名里,就是走在六朝古都2000多年的时光长河里。

”胡阿祥这样看待地名的含义。

在王建富看来,地名不仅是历史文化的载体,往往还寄托着游子对故乡的思念和眷恋。

作为一名在海岛基层工作了30年的老地名工作者,王建富工作之初正值两岸通邮起步之时,他发现很多去台老兵寻亲的信件因为是请人代写的,信封上的地名常常出现错误。

(word版)高考语文3试卷及答案解析(),文档

(word版)高考语文3试卷及答案解析(),文档

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云南卷)语文本试卷共22题,共150分,共10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本卷须知: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此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传统表演艺术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局部,同时也是一座蕴藏丰富、有待进一步开发利用的民族民间艺术资源宝库。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一些传统表演艺术工程已走出困境,呈现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但仍有一些工程面临着不容无视的新问题传统表演艺术与普通民众生活息息相关,其表演通常具有群体性特征:无论侗族大歌还是壮族山歌,人人都可展示歌喉 ;无论汉族的秧歌,还是藏民的锅庄,民众欢乐起舞的场面都蔚为大观。

对这类非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就要坚持其生活性、群体性。

而不应仅局限于艺水团体或演出队等小范围内。

广阔民众为庆贺丰收、祭祖敬神、禳灾祈福而载歌载舞的即兴表演,寄托着他们深沉的精神追求和丰富情感。

使传统表演艺术“雅化〞,固然能彰显各类民族民间艺术的特色,但也弱化了传统表演艺术的民俗文化内涵。

当然,各类民间表演艺术经过充分提炼和艺术升华,进而搬上舞台,其成功之作对此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起到促进作用。

如春晚舞台上,藏族舞蹈?飞弦路春?、蒙古族舞蹈?桔祥颂?等都曾大放异彩,然而,在对民间表演艺术进行再创作的过程中,有些实施者没有坚持本真性的原那么,将一些传统艺术改编得面目全非。

比方,有些人在改造民乐时套用西方音乐编排方式,被改编的作品便失了自身的1魂魄。

2021年高二寒假作业三 语文 含答案

2021年高二寒假作业三 语文 含答案

2021年高二寒假作业三语文含答案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依偎.(wēi)拘束.(shù)怪癖.(pǐ)应.运而生(y īng)B.摭.拾(zhí)干瘪.(biě)魁梧.(wú)四肢百骸.(hái)C.蕞.尔(zuì)思忖.(cǔn)鬈.发(juǎn)曝.背谈天(pù)D.仓颉.(jié)佣.金(yōng)诳.语(kuáng)泥.古成痴(n ì)答案: B(A应运而生(yìng) C鬈发(quán)D佣金(yóng))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A.出身于东汉后期一个势倾天下的官宦世家的袁绍,由于为人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关键时刻往往引而不发....,故不能成就大业。

B.辛亥革命前后所兴起的街头政治,把民众当成革命者与国家权力进行斗争的工具,城市街头风云际会....,城市在炮火中经历了灾难,民众生存环境恶化。

C.大量转发的拜年短信,常常毫无个性和感情色彩,却沾染了现代人某种功利性、庸俗化的人际文化特色,因此很多人对节日期间的一些所谓短信不厌其烦....。

D.几年前,学界几乎没有人不对他的学说大加挞伐,可现在当他被尊奉为大师之后,移樽就...教.的人简直要踏破他家的门槛。

答案:D(解析:移樽就教:樽,古代盛酒的器皿;就,凑近。

端着酒杯离座到对方面前共饮,以便请教。

比喻主动去向别人请教。

A.引而不发:拉开弓却不把箭射出去,比喻善于启发引导。

也比喻做好准备暂不行动,以待时机。

此处误用为“做事不果断”,属望文生义。

B.风云际会:比喻贤臣与明君相遇,有了施展才能的好机会。

也指有才能的人遇到机会。

C.望文生义,“不厌其烦”意为“不嫌繁琐与麻烦”,这里应为“不胜其烦”,意为“烦琐、啰嗦得使人受不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高二下学期高考假期作业语文(三)试题 Word版含答案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水调歌头
蔡伸
亭皋木叶下,原隰菊花黄。

凭高满眼秋意,时节近重阳。

追想彭门注往岁,千骑云屯平野,高宴古球场。

吊古论兴废,看剑引杯长。

感流年,思往事,重凄凉。

当时坐间英俊,强半已凋亡。

慨念平生豪放,自笑如今霜鬓,漂泊水云乡。

已矣功名志,此意付清觞。

【注】彭门:徐州治所,蔡伸任徐州通判时曾率部北上,援助抗辽。

①本词上片哪些景象体现了秋意?“千骑云屯平野”一句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②上片“看剑引杯长”一句有何用意?
③本词下片写出了哪几种“凄凉”?
四、名篇名句默写(8分)
①▲,辩乎荣辱之境。

②▲,蓝田日暖玉生烟。

③▲,不知东方之既白。

④其身正,▲;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⑤▲,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⑥但使龙城飞将在,▲。

五、现代文阅读(20分)
蝉声
郭枫
⑴我爱听蝉,打从很小的时候起。

⑵夏来了,蝉声呼唤着绿阴,绿阴涨满了黄河两岸。

⑶夏,丰富着哪!在黄河两岸,那大平原,可真是正正式式的大平原,那么平整!那么辽阔!让你张大了眼睛看也看不到边。

平原没有边,翻滚在平原上的麦浪也没有边。

麦浪,像浩瀚的海洋,摇荡啊摇荡,摇荡着那些庄稼汉的欢笑,摇荡着那些青布包头的大姑娘们的希望,摇荡着那些像石头一样的孩子们傻傻的梦想。

麦浪,在六月的阳光下,闪烁着无边无际的金黄。

不,闪烁着的是遍地的黄金。

⑷太阳可厉害着哪!它不许人们躺在床上做梦。

太阳,漫天地撒下了毒花花的火,燃烧着大地,燃烧着夏天。

而蝉儿们是太阳的号手,一大清早,当地面开始蒸腾起热雾,它们便大声地嘶喊:起来,属于土地的人,到田间去。

去啊!去收获那满地的黄金,去收获你一年的辛勤。

⑸庄稼汉成群的像一阵风似的出发。

麦田活动了,那些牛一样的汉子,收割的镰刀比着快,飞扬的山歌比着响。

太阳,把兴奋搽在他们的脸上,蝉声起劲地作着拉拉队。

⑹谁能忘记那一片蝉声呢?在太阳能把人烤焦的三伏天,看哪!那一树青条的老柳,垂挂着多少殷勤。

赶着路的,做够了活儿的,来吧!到绿阴里来,到柳丝中来,到蝉声里来。

这里有的是成缸的绿豆汤或大麦茶,别问是谁家的,你只管喝吧!喝着凉茶,听着蝉声。

蝉声在枝头,蝉声在心头,撒给你满身的清爽。

⑺谁能忘记那一片蝉声呢?日正当中,老牛在树下嚼沫,老人在树下打盹,上半天忙累的人,用斗笠盖着脸,东倒一个,西歪一个,各自去寻梦。

麦场上,曝晒着新收的小麦,黄澄澄的,每一个颗粒都散放着希望的光彩。

心房中,存放着祖传的敦厚,傻乎乎的,每一张脸,都流露着自得的颜色。

那一片恬静,一片安详!谁都知道:啄食着的小鸡知道,散步着的小猫知道,连呆模呆样在一旁喘着气的小花狗也知道。

可是,谁也无法说得出来,谁也无法描画得出来,只有蝉,才会高踞枝头,吟着赞美的诗篇。

⑻谁能忘记那一片蝉声呢?当小麦收割之后,高粱便连天地扯起了“青纱帐”,青纱帐是孩子们的儿童乐园,他们的儿童乐园不要票,不要票却送给人大把大把的快乐。

孩子们在青纱帐里追逐、打滚、采食甜甜的野甘蔗。

热了,累了,跑向那古老的黄河,开始另一场战争,然后转移阵地,大伙儿呼啸着去进攻果林或瓜园,蹲在那种很原始的瓜棚下,随便地去享受瓜的甜美。

一切都满足了,才班师回家。

沿着高榆老柳的浓阴,一路追逐着蝉声;而蝉声,却又一路追逐着他们。

⑼那一片蝉声,真美。

那一片蝉声是图画,那一片蝉声是音乐;画许多绿色的记忆,谱无数优美的灵魂。

⑽那蝉声也是我们生活的课本。

⑾读着蝉的歌唱,吮着泥土的乳汁,快乐而又痛苦地成长起来的人们,都喜爱那一片泥土的芳香,懂得蝉声中那种潇洒、低回、激越的感情。

⑿在黄河两岸,那些褪了色的城,那些灰黯黯的村落,那些泥土路,那些守信用的花朵……都像课本,都像蝉声,向我们述说同样的故事:生活,应该恬淡、勤恳和拙朴。

而那无边的大平原,那浩浩荡荡的黄河,那飞扬着的黄沙,狂舞着的白雪,和突然而来突然而去的风暴,却又教给我们另一种榜样:人啊,应该活
得爽快,死得坚强。

那些把根扎在黄土地的人们,生与死,都有着绚丽的光彩,如这热切的蝉声。

(1968年写于台湾) 12.第一段在文中起怎样的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回答。

(4分)
13.第七段的画线语句描写了夏日正午蝉的鸣叫,请分析其表现特色。

(6分) 14.“那蝉声也是我们生活的课本。

”请分析这句话的含意。

(4分)
15.本文不仅写了蝉声,还写了与蝉声相关的人事,请探究“蝉声”中蕴含了哪些丰富的意蕴。

(6分)
四、文言文翻译
①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


②其势非置之死地,使人人自为战;今予之生地,皆走,宁尚可得而用之乎!
③阴使人至豨所曰:弟举兵,吾从此助公。

④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⑤奈何以见陵之怨,欲批其逆鳞哉!
⑥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语文练习(三)
10.(1)①木叶下、菊花黄;(2分)②比喻。

(1分)
(2)表现诗人建功立业的报国之志;为下片感怀做铺垫(或与下片的凄凉形成对比)。

(3)英豪凋亡;年岁已高;飘泊他乡;功业未就。

(每点1分)
12.第一段在文中起怎样的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回答。

(4分)
答案:点题(或“照应题目”)(1分),奠定了全文的热烈、深情的感情基调(2分),给读者以悠远的时间感,引出下文对儿时听蝉的描写(1分)。

13.第七段的画线语句描写了夏日正午蝉的鸣叫,请分析其表现特色。

(6分)
答案:运用了拟人、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答出两种即可);将小鸡、小猫、小花狗的沉默与蝉的鸣叫形成对比,反衬蝉的热切;整散句结合,富有音韵美。

(每点2分)
14.“那蝉声也是我们生活的课本。

”请分析这句话的含意。

(4分)
答案:蝉声中包含了潇洒、低回、激越的感情,教我们学会恬淡、勤恳和拙朴地生活,教我们拥有活得爽快、死得坚强的生活态度。

(一点1分,两点2分,三点4分。

)
15.本文不仅写了蝉声,还写了与蝉声相关的人事,请探究“蝉声”中蕴含了哪些丰富的意蕴。

(6分)
答案:①对蝉的喜爱与赞美。

②赞美勤恳、质朴的农人和淳朴的民风。

③对民族性格中的恬淡安乐与坚强抗争的颂扬。

④隐含着对故乡和童年生活的思念。

(每点2分,答出三38829 97AD 鞭r20076 4E6C 乬528837 70A5 炥>38660 9704 霄v726605 67ED 柭}J39553 9A81 骁33025 8101 脁28475 6F3B 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