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学院导师信息
武汉理工考研材料学院导师信息表(考研必备)

教授
博导
环境陶瓷材料的研发和产业 化;功能陶瓷材料的研究
教授 博导 薄膜材料;合金材料
道路建筑材料;生态建筑材
教授 博导 料 ;纤维增强和纳米改性树
脂基复合材料
教授
博导
高性能复合材料,功能复合 材料
教授
博导
功能高分子材料;纳米复合 材料
教授 博导 功能梯度材料;薄膜材料
教授
博导
玻璃非晶态光电子材料;功 能薄膜材料
教授
博导
生态环境材料;新型功能材 料
教授 博导 材料在工业中的计算机应用
类钙钛矿结构设计及新型功
教授 博导 能材料特性研究;锂离子电
池及其电极材料制备与性能
教授
博导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新型 建筑材料
水泥基复合材料结构与性
教授 博导 能;生态建筑材料制备与评
价
教授
博导
功能复合材料;高性树脂合 成及改性
33 陈袁魁 男
34 程蓓 女 35 程培元 男 36 程晓敏 男 37 丁庆军 男 38 董丽杰 女 39 杜学铭 男 40 范晓明 男
41 冯小平 男
1963 1946 1963 1952 1962 1955 1959 1964 1950 1977 1969
1956
1964 1957 1964 1962 1973 1962 1963
1962
1963 1963 1961 1957 1963 1957 1962 1963 1947 1962
快速精密成形与模具技术; 教授 博导 材料加工CAD/CAE/CAM
材料加工新技术、加工过程
教授
博导
仿真与优化控制;新高强材 料制备、处理及成型加工一
武汉理工大学所有导师名单

院系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学位 职称 学科名称 研究方向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武七德 男 1949.11 本科 副研究员 材料学 ①特种陶瓷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吴建锋 男 1963.04 硕士 教授 材料学 ①无机非金属材料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叶菁 男 1960.08 硕士 教授 材料学 ①粉体工程
管理学院 张楚堂 男 1956.04 本科 副教授 管理学、企业管理 ①资金筹贷与公司理财;②审计与会计
经济学院 魏建国 男 1963.01 硕士 教授 经济学、产业经济学 ①投资分析与管理;②经济系统统计分析
管理学院 王学锋 男 1963.06 硕士 副教授 管理学、企业管理 ①人力资源管理
艺术与设计学院 杨先艺 男 1963.08 本科 副教授 艺术设计学 ①艺术设计学
艺术与设计学院 潘长学 男 1965.05 本科 副教授 工业设计 ①产品形态创造理论
艺术与设计学院 方兴 男 1962.10 硕士 教授 工业设计 ①数字化工业设计
艺术与设计学院 王艳 女 1962.04 本科 副教授 工业设计 ①现货室内、外装饰艺术设计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朱教群 男 1964.09 硕士 高级工程师 无机非金属材料(测试中心) ①材料加工过程;②材料化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赵青南 男 1963.01 硕士 高级工程师 无机非金属材料(测试中心) ①光电薄膜材料;②生态建筑材料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洪汉烈 男 1964.10 硕士 高级工程师 无机非金属材料(测试中心) ①材料的微观结构与性能;②材料表面技术
机电学院 郭柏林 男 1953.02 硕士 副教授 机械工程 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电子工程
程金树玻璃及特种玻璃

一、姓名:程金树二、基本情况:1、出生年月:1952年9月2、学位:大学3、职称:教授博导4、工作职务:武汉理工大学绿色建筑材料及制造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武汉理工大学硅酸盐材料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兼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
三、教育经历1973年—1976年武汉工业大学硅工系学习,获大学学历1978年—1979年武汉工业大学教师进修班学习四、工作经历1976年—1988年武汉工业大学硅工系玻璃教研室教师1988年-1990年武汉工业大学科技开发部开发科科长1990年—1995年武汉工业大学材工系副主任1995年-2000年武汉工业大学硅酸盐工程中心副主任2001年—至今武汉理工大学硅酸盐材料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2002年—2008年武汉理工大学科学技术处处长2002年-至今武汉理工大学国际玻璃研究中心主任2006年—至今武汉理工大学绿色建筑材料及制造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五、研究领域玻璃及特种玻璃六、科研项目1.CaO-MgO-Al2O3-SiO2体系固废建筑材料设计与性能优化研究(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2006-20082.(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环保型装饰装修板材的研究开发” 2006-20093.高性能陶瓷窑炉装备关键技术开发及示范(湖北省重大科技专项) 2007-20094.大掺量磷矿渣钙铝硅系统微晶玻璃结构与性能的研究(湖北省重点基金) 2008-20105.白光LED用发光微晶玻璃的研究(湖北省教育厅重大项目) 2009-2011七、代表性论文及专著1. Effect of Y2O3 addition on viscosity and crystallization of the lithium aluminosilicate glasses. Thermochimica Acta. 2007年(SCI收录)2.Preparation and Properties of Dip-coating CeO2-TiO2 Thin Golden Glass Film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 Sci. Ed., 2007年(SCI收录)position and Properties of LZS Glass-ceramics Used as Anodic Bonding Materials Key Engineering Materials2007年(SCI 收录)4.The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the Lithium Aluminosilicate Glasses with Yttria Addition.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Sci.Ed 2007年(SCI收录)5.Effect of the Cool System on Internal Stress of CaO-Al2O3-SiO2Glass-ceramic System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 technology-Mater.Sci.Ed 2007年(SCI收录)6.Preparation and spectral analysis of a new Tb3+-doped CaO-MgO-SiO2 glass ceramics 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s 2008年(SCI收录)7.Effects of SnO on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borosilicate glasses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 2008年(SCI收录)8.Effect of Al2O3content on Residual stress and properties of CAS Glass-ceramics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 2008年(SCI收录)9.Effect of CaO Content on Residual Stress of CAS Glass-ceramic.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2006年(SCI收录)10. 出版专著:《微晶玻璃》主编排序第一八、联系方式1、电话:027-87860801 876513492、电邮:chengjinshu @whut. edu. cn3、实验室:硅酸盐材料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楼。
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导师Charles M

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导师Charles M. Lieber导师简介姓名:Charles M. Lieber出生日期:1959年4月学位:博士职称:教授工作院系:美国哈佛大学化学与化生学院;武汉理工大学-哈佛大学纳米联合重点实验室教育经历1985年—1987年,美国加州理工大学,博士后1981年—1985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博士1978年—1981年,美国富兰克林马歇尔学院,学士工作经历2009年—至今,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名誉主任,武汉理工大学-哈佛大学纳米联合重点实验室主任1999年—至今,美国哈佛大学,化学与生物学院,Mark Hyman Jr.教授1991年—1999年,美国哈佛大学,化学与生物学院,教授1990年—1991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化学学院,副教授1987年—1990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化学学院,助理教授研究领域纳米能源新材料纳电子学与计算纳电子生物界面主要论文及著作Charles M. Lieber教授,国际著名的纳米科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科学院院士。
2000年到2010年间被Thomson Reuters评选为化学领域全球顶尖一百名化学家排名第一,2009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友谊奖。
在Nature、Science等国际顶尖期刊上已发表论文360余篇,在纳米科学技术领域的研究工作在国际上有着重要的开拓和领军作用,其中论文共被他引77500余次,10篇论文被他引22900余次,h-index高达126。
代表性论文如下:1. Y. Cui, Q. Wei, H. Park and C. M. Lieber*. Nanowire nanosensors for highly sensitive and selective detection of biological and chemical species. Science, 2001, 293, 1289-1292.2. X. Duan, Y. Huang, Y. Cui, J. Wang and C. M. Lieber*. Indium phosphide nanowires as building blocks for nanoscale electronic and optoelectronic devices. Nature, 2001, 409, 66-69.3. Y. Cui and C. M. Lieber*. Functional nanoscale electronic devices assembled using silicon nanowire building blocks. Science,2001, 291, 851-853.4. M. S. Gudiksen, L. J. Lauhon, J. Wang, D. Smith and C. M. Lieber*. Growth of nanowire superlattice structures for nanoscale photonics and electronics. Nature,2002, 415, 617-620. 5.Y. Huang, X. F. Duan, Y. Cui, L. Lauhon, K. Kim and C. M. Lieber*. Logic gates and computation from assembled nanowire building blocks. Science,2001, 294, 1313-1317.6. X. F. Duan, Y. Huang, R. Agarwal and C. M. Lieber*. Single-nanowire electrically driven lasers. Nature, 2003, 421, 241-245.7. B. Z. Tian, X. L. Zheng, T. J. Kempa, Y. Fang, N. F. Yu, G. Yu, J.L. Huang, C. M. Lieber*. Coaxial silicon nanowires as solar cells and nanoelectronic power sources. Nature, 2007, 449, 885-889. 8. Y. Huang, X. F. Duan, Q. Wei, C.M. Lieber*. Directed assembly of one-dimensional nanostructures into functional networks. S cience, 2001, 291, 630-633.9. L. J. Lauhon, M. S. Gudiksen, D. Wang, C. M. Lieber*. Epitaxial core–shell and core–multishell nanowire heterostructures. Nature, 2002, 420, 57-61.10.Q. Qing, Z. Jiang, L. Xu, R. Gao, Q. L. Mai, C.M. Lieber*. Free-standing kinked nanowire transistor probes for targeted intracellular recording in three dimensions. Nature Nanotechnology, 2014, 9, 142-147.联系方式1、Tel: 617-496-31692、E-mail:cml@3、工作地址(实验室):武汉市洪山区珞狮路122号武汉理工大学-哈佛大学纳米联合重点实验室(武汉理工大学西院33号楼)。
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拟录取名单

080500 080500 080500 080500 080500 080500 080500 080500 080500 080500 080500 080500 080500 080500 080500 080500 080500 080500 080500 080500 080500 080500 080500 080500 080500 080500 080500 080500 080500 080500 080500 080500 080500 080500 080500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
考生编号
姓名
拟录取院系 代码
拟录取学院名称
拟录取专业 代码
拟录取专业名称
初试 复试成绩 总成绩
录取 总成绩
李玥 孟志元 王娟 陈雪菲 阮雨杉 杨迈 张雪琪 郭亚晋 陈瑀哲 唐梓涵 吕民望 刘子衿 江叶 谢逸帆 许哲玮 陈宇 汪聪 侯壮 赵旭东 贺嘉诚 林雅 苗伟强 高诗语 耿立珊 田汉 魏子豪 王星 余佳琦 叶艳丽 刘新悦 严钰婕 董昭华 王振涛 欧冰 付宇恒
001 001 001 001 001 001 001 001 001 001 001 001 001 001 001 001 001 001 001 001 001 001 001 001 001 001 001 001 001 001 001 001 001 001 001
奖学金等级 录取形式 (1:一等; (1:全日 2:二等; 制;2:非 3:三等) 全日制)
录取类 别码 (11: 备注 非定 (是否创 向; 新能力) 12:定 向)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学院导师介绍

【主要研究方向】
隐身与电磁屏蔽防护材料
电磁流变液智能材料与器件
导电高分子材料与器件
低介电常数聚合物的制备与应用
减阻与阻尼涂料
【在研项目】
1.
国家
863
高技术项目
(项目编号:
2006AA03A209
)
,
“
200722JB01
”
,
2007.1.1-2009.12.31
责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楚天学者计划”特聘教授、纳米复合材料学术带头人,为湖北省
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并入选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
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和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获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资助。
兼任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协会
理事、目标特征控制技术控制材料专业委员会委员和武汉市青年科技协会副会长等。
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学院导师介绍
谭国龙
楚天学者特聘
教授
教育:
1983. 9---1987. 7,
景德镇陶瓷学院
,
陶瓷工程系
,
获学士学位。
1990. 9---1993. 3,
浙江大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
获硕士学位。
1995. 3---1998. 7,
浙江大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
获博士学位。
国外工作经历
:
1998. 9---1999. 9
。
4.
国家重大基础能力科研专项
(项目编号:
D1420061057
)
,
“
200622GC01
武汉理工新增导师名单

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新增硕士生导师名单〔2013年6月21日校学位委员会审议通过,共136人〕一、材料学院〔19人〕材料科学与工程〔12人〕谭洪波胡文彬陈跃沈杰陈丽华章嵩张明曦芦露华黄健郭东来邓腾飞涂文懋材料物理与化学〔1人〕王洪恩材料学〔5人〕李元元刘全涛沈春华陈潇张莉建筑材料与工程〔1人〕付军二、交通学院〔4人〕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3人〕金雁谢玲玲裴智勇水声工程〔1人〕喻敏三、管理学院〔3人〕企业管理〔3人〕程琦陈云张光磊四、机电学院〔9人〕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1人〕周次明机械电子工程〔2人〕童杏林徐超机械设计及理论〔1人〕何彬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3人〕宋春生尹海斌周斌仪器科学与技术〔2人〕程鑫周晓五、能动学院〔7人〕船舶与海洋工程〔1人〕游伏兵交通运输工程〔5人〕邓义斌金勇吕能超毛喆杨琨载运工具运用工程、轮机工程〔1人〕赵江滨六、土建学院〔10人〕建筑设计及其理论〔1人〕陈李波结构工程〔7人〕周焕廷马广阅郅伦海王国波黄俊李盛柯杨岩土工程〔2人〕袁建议程涛七、汽车学院〔9人〕动力机械及工程〔1人〕曹正策车辆工程〔8人〕谭罡风徐琳宋燕利汪怡平刘艳雄黄锋王辉汪舟八、资环学院〔1人〕环境工程〔1人〕朱雅兰九、信息学院〔11人〕信息与通信工程〔11人〕付琴李盛胡文彬许菲文鸿桥范典唐建冠甘维兵岳丽娜程乘旷海兰十、电脑学院〔3人〕电脑应用技术〔3人〕李勇华黄靖夏喆十一、自动化学院〔6人〕控制科学与工程〔3人〕胡锦敏周申培郭四海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1人〕朱国荣电机与电器〔1人〕陈学珍电工理论新技术〔1人〕邓彬伟十二、航运学院〔3人〕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3人〕何正伟万红吴晓春十三、文法学院〔5人〕法学〔1人〕何平新闻传播学〔2人〕钱正林莺高等教育学〔1人〕张凌云体育教育训练学〔1人〕邱芬十四、马克思学院〔7人〕思想政治教育〔6人〕王崎峰汤梅梅运彬雷五明刘喆吴小春马克思主义发展史〔1人〕雷江梅十五、理学院〔9人〕化学〔4人〕王雪飞林亚维胡晓松黄毅勇力学〔1人〕陈建中数学〔1人〕张亮物理〔3人〕汪礼胜谢颂华李艳丽十六、经济学院〔2人〕金融学〔共1人〕肖才林产业经济学〔共1人〕唐艳艳十七、艺术与设计学院〔4人〕设计学〔3人〕王凤珍胡以萍宋新娟美术学〔1人〕李奕十八、外国语学院〔11人〕法语语言文学〔3人〕王琼马益平周力日语语言文学〔1人〕范进遐外国语言文学〔7人〕彭桂芝陈伟周丹刘应亮周静李丽芳于艳玲十九、物流学院〔3人〕物流管理〔3人〕陈焰王正国郑澜波二十、行政学院〔2人〕政治学〔1人〕王春娟哲学〔1人〕金桂桃二十一、化工学院〔8人〕药学〔7人〕何广华桂厚瑛张德禄谢浩孙恩杰张雪琼陈士林微生物与生化药学〔1人〕熊燕飞。
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导师信息2014-9-2

59
黄从运
男
1963
教授
60
黄学辉
男
1962
教授
61 62 63 64 65 66
黄贇 吉晓莉 冀运东 蹇守卫 姜洪舟 雷丽文
男 女 男 男 男 女
1972 1963 1972 1980 1963 1976
副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67
李爱农
男
1958
副教授
硕导
68
李俊国
男
1972
105
徐任信
男
1973
副教授 助理研究 员 教授
106 107
尧中华 叶 菁
男 男
1976 1960
108
叶卫平
男
1955
教授
硕导
计算机在材料学中应用;材料 表面工程纳米改性技术
109
余际星
男
1957
副教授
高温合金钢材料性能及热加工 工艺研究;汽车车身结构及材 硕导 料研究;材料成形CAD研究
110
副教授
工艺模拟和设备虚拟设计;材 硕导 料成形新工艺;材料特种成形 工艺 焊接技术工程、疏浚装备过流 硕导 部件的再制造研究与应用、材 料磨损特性研究
47
杜学铭
男
1962
副教授
48
段华军
男
1974
副教授
硕导
高分子材料与复合材料、高性 能聚合物基体、合成与改性
49
范晓明
男
1963
副教授
铸造合金及应用;新型金属材 硕导 料与表面工程;智能材料与结 构 精密成形工艺与数值模拟技 术;模具CAD/CAE/CAM与优化 硕导 设计;高分子材料成型工艺与 模具设计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组成、结构 与性能;钙镁资源的综合利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董丽杰Leabharlann 女1973教授
7
顾少轩
女
1967
教授
非线性光学材料:氧化物 博导 玻璃、非氧化物玻璃及薄 膜、有机-无机复合材料
8
郝华
女
1972
教授
博导
高温介电陶瓷材料,压电 陶瓷,高性能电容器瓷料
9
胡曙光
男
1957
研究员
10
黄尚宇
男
1963
教授
11 12 13
黄志雄 姜洪义 林宗寿
男 男 男
1963 1961 1957
29 30
张奇 周 静
男 女 1970
教授 教授
塑性聚合物方法压电纤维复合材料机理与性能研究; 介电、压电、铁电功能材 Pechini方法介电薄膜的制备与界面效应分析;NBT基 料的结构与物理效应 陶瓷的双位复合取代与压电特性研究;
第3页,共19页
31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一览表
(按姓氏排序)
一、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序 号 姓名 性 别 出生 年 职称 导师 类别 研究方向 在研项目 新型纳米敏感材料及微纳气体传感器件的研制;超长 二氧化钒纳米线的制备及其压阻效应;柔性太阳能电 池材料及器件设计;TiO2基纳米光催化材料及器件的 制备与性能优化;低成本燃油活化助燃红外辐射材料 的研制;一维层状氧化物纳米材料的结构、性能调控 与器件探索;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及在电池中的应 用; Ca-Al2O3-SiO2系统微晶玻璃结构与内应内关系的研 究;浮法新型高强度耐热玻璃;多孔结构玻璃表面 Ag+的组装及其抗菌性能的研究 高温传热蓄热材料设计与性能调控原理(973计 划);基于Al-Si-Cu-Mg-Zn合金的高温相变储热材料 及高温储热技术的研究(863计划);中温太阳能储 热材料与装置研究(支撑计划);Mg基相变储热材 料研究(基金项目);高性能汽车零部件关键材料与 氧化锰多层次纳米结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研究; TiO2基纳米光催化材料及器件的制备与性能优化;国 防科工委军品配套项目,功能陶瓷;铁电纳米线的控 制生长及纳米尺度铁电性能研究;有序异形纳米ZnO 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相关性研究 环境友好型现代混凝土基础研究;杂散电流与氯离子 共存环境下混凝土的劣化机理与耐久性设计;雅西高 速公路干海子大桥钢管混凝土及桥面铺装混凝土配合 比设计及施工质量控制 多功能磁性荧光纳米颗粒基于新型碳纳米管的自组 装;PVC工程化及其应用;具有类液体行为的碳纳米 管的制备、结构与特性;高耐热抗老化PVC合金;碳 纳米管类流体奇异流变性能与组装结构研究 GeS2-基硫系玻璃的二阶非线性光学效应研究;硫系 玻璃的制备与二阶非线性光学性能研究;GeS2-基硫 系玻璃的结构与性能研究;高居里温度压电陶瓷;硫 系及硫卤玻璃的光电子性能与结构研究;红外偏振玻 璃中试研究;聚合物/层状氧化物纳米复合体系界面 结构与电致变色性能研究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梯度纳米包覆BiMeO3基材 料结构设计及高温介电性能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 金);高介高稳定NP0型多层陶瓷电容器瓷料制备与 改性研究
24
徐庆
男
1966
教授
25
徐晓虹
女
1963
教授
博导
环保陶瓷;功能陶瓷;新 能源陶瓷;建筑卫生陶瓷
26
余剑英
男
1963
教授
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 博导 料;建筑材料制备与应 用;先进高分子材料
27
曾黎明
男
1952
教授
博导
高性能复合材料,功能复 合材料
28
张超灿
男
1962
教授
梯度功能高分子材料;液 晶及分离功能高分子材 博导 料;有机无机纳米杂化材 料 博导 博导
教授 教授 教授
基于集料功能设计与界面结构优化的高技术混凝土研 高性能水泥基复合材料; 究;具有高抗震性能的高强轻质混凝土制备及其强韧 特种水泥与混凝土的研究 博导 化技术;水泥水化机理及过程控制;高性能轻质结构 、制备与工程应用;混凝 混凝土用于大跨径桥梁的研究;钢渣矿粉的工业化生 土耐久性及其工程技术 产成套技术与工程应用开发 材料加工新技术、加工过 程仿真与优化控制;新高 功能陶瓷低电压电磁压制成型技术及基础理论研究; 博导 强材料制备、处理及成型 精冲机控制系统研制;锥辊辗压工艺及设备 加工一体化技术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功能 低压成型纤维增强片状模塑料;低密度复合材料;减 博导 复合材料 振阻尼复合材料 热挤压铋化碲温差电材料和微型器件制备技术研究; 生态环境材料;新型功能 博导 生态型混凝土材料及工程应用技术的开发研究;调湿 材料 材料的制备与应用研究 国家863项目低碳生态水泥新品种;工业废渣综合利 博导 水泥化学与环境保护 用。
第1页,共19页
14
刘韩星
男
1963
教授
15
马保国
男
1957
教授
16
麦立强
男
1975
教授
17
王钧
男
1963
教授
18
王发洲
男
1975
教授
19
王继辉
男
1962
教授
20
王庆
男
教授
21
吴建锋
男
1963
教授
类钙钛矿结构设计及新型 钙钛矿型储能电介质的多层次结构设计与新材料探 功能材料特性研究;锂离 博导 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高密度储能电介质陶瓷 子电池及其电极材料制备 的结构调控,介电性能与击穿机制研究 与性能 功能化复合墙体板材应用技术与研究;低成本、低能 新型胶凝材料;高强高性 耗建筑节能关键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节能烧结类墙 能混凝土;新型墙体材料 体材料热工性能及其自保温体系研究;多功能烧结制 博导 与建筑节能;工业固体废 品自承重自保温建筑体系研究与应用示范;混凝土结 弃物再资源利用 构侵蚀机理及防治技术;磷化工废弃物高效资源化综 合利用与产业化;磷石膏的综合利用 973项目:面向能源高效利用的功能介孔材料设计和 调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锂空气电池钙钛矿型镧锶 纳米能源材料;微纳能源 钴氧分级介孔纳米线电催化性能与机理;国家国际科 博导 器件;纳电子生物材料与 技合作专项:高性能纳米线钒系锂离子动力电池联合 器件 研发;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一维层状氧化物复 杂结构纳米材料的结构性能调控与器件探索 863项目;指导96级大学生参加设计比赛论文Owens博导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 Coring全球设计竞赛---玻璃钢自行车设计与制作 CA砂浆的胶结硬化机理及其制备技术与性能研究;高 先进有机无机复合CA砂 速铁路无碴轨道用CA砂浆的研究与应用;高性能CA砂 浆;环保型轻集料及其轻 浆的研究及其在板式无碴轨道铁路工程中的应用;低 质结构混凝土;高性能混 博导 水胶比混凝土早期湿度场及其调控技术研究;旧水泥 凝土内养护机制与应用技 路面加铺沥青面层的系统技术研究;具有高抗裂吸振 术 功能混凝土的材料设计与制备方法;高强轻集料混凝 土的脆性特征与增韧技术研究 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一项教育部高等学 校骨干教师资助项目,一项教育部高等学校重点实验 高性能低成本复合材料技 室访问学者基金项目和多项研究院所与企业委托项 术;材料设计与计算机模 博导 目,已经完成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一项 拟;复合材料力学、结构 为项目负责人,一项为主要参加者)和一项国家863 和产品设计 项目和一项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和多项省部级项目;车 用树脂基复合材料新型结构制造关键技术 博导 高效规模化太阳能热发电的基础研究-高温传热蓄热 材料设计与性能调控机理(国家973项目);《滨州 新材料科技城》整体规划和分项规划研究;新型陶瓷 过滤材料及其高效除尘装备的研究和产业化;非真空 太阳能高温吸热管高效选择性涂层技术研究及其系统 示范(国家863项目);CaO-MgO-Al2O3-SiO2体系 固废建筑材料的设计与优化(国家973项目前期); 太阳能高温循环流化床吸热-储热的关键技术研究 (国家863项目);赤泥制备环境修复材料的研究 (国家科技支撑项目);环境友好型建筑材料与产品 新能源陶瓷;环境陶瓷; 研究开发(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共建武汉理工大学 博导 功能陶瓷;建筑卫生陶瓷 滨州研究院;湖北鑫来利陶瓷研发中心建设;萍乡工 业陶瓷研发和检测中心建设;利用新疆红柱石研制高 品质蜂窝陶瓷;利用湖泊污泥研制高品质蒸压砖和透 水砖;抗菌陶瓷的研究;激光泵浦陶瓷腔体的研究; 利用脱硫粉煤灰研究开发保温装饰陶瓷砖;脱硫粉煤 灰制造陶瓷保温砖的研究;利用建筑陶瓷废料生产彩 色陶瓷透水砖的工艺和关键装备研发;利用湖泊污泥 和建筑垃圾等废料研制彩色陶瓷透水砖;阳泉环保陶 瓷滤球技术改造工程产业化;系列艺术环保陶瓷清水 砖的研发与中试生产系统的建设;利用建筑陶瓷废料 研制彩色陶瓷透水砖。
1
陈 文
男
1963
教授
博导
光电子与信息材料,新能 源材料与技术
2
程金树
男
1952
教授
博导 功能玻璃;微晶玻璃
3
程晓敏
男
1964
教授
博导
储热材料结构与性能;高 性能金属材料
4
戴 英
女
1964
教授
功能氧化物纳米材料;功 博导 能陶瓷
5
丁庆军
男
1962
教授
高性能水泥混凝土;改性 博导 沥青及沥青混凝土材料; 道路桥梁材料 高分子材料加工;多功能 博导 纳米材料自组装领域;有 机/无机功能复合材料
第2页,共19页
22
吴少鹏
男
1965
教授
沥青基道路建筑材料;路 博导 面结构设计;固体废弃物 利用;新型功能建筑材料
23
熊传溪
男
1961
教授
高分子材料制备新技术与 成型加工;纳米材料表面 博导 高分子修饰与无溶剂纳米 流体;聚合物基纳米功能 复合材料 钙钛矿结构电介质功能陶 博导 瓷材料;氧离子导体与混 合导体;电子陶瓷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