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教案
课题2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_教学设计_教案

课题2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_教学设计_教案第一篇: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_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准备1.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①了解化石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②认识使用和开发清洁燃料及各种能源的重要性。
1.2过程与方法:①运用模拟实验,认识酸雨的危害。
②运用讨论的方法,获取更多的新知识。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②激发更强的求知欲。
③逐步培养学生用辩证的眼光看“燃料的燃烧”。
④培养对化学、对科学的热爱。
2.教学重点/难点2.1 教学重点①了解化石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②认识使用和开发清洁燃料及各种能源的重要性。
2.2 教学难点①逐步培养学生对现有资料进行分析的能力。
②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的能力。
3.教学用具投影仪、烧杯、“ 模拟酸雨水”。
4.标签教学过程[以图片的对比,创设情境] [教师]在开始学习新内容前,我们先来观看两组幻灯片。
(或投影)[投影] 第一组:课本P128图7—24。
第二组:课本P134图7—30、图7—31、图7—32。
[设问]这样的两组画面给同学们传递了什么样的信息呢? [学生回答]第一组画面显示的是化石燃料在人类生活中的用途;第二组画面显示了燃料在燃烧提供能量的同时,却给环境造成了不良的影响,腐蚀岩石,污染空气。
[过渡]非常好。
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学习“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板书]课题3 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新课引入]燃料的使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但却对环境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我们主要从燃料燃烧对空气的影响的角度来学习。
[板书]一、燃料燃烧对空气的影响[设问]你知道哪些有关这方面的知识呢? [学生讨论] [回答]可能有的答案:1.石油、煤等化石燃料以及它们的加工产品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含氮、含硫的化合物,排放到大气中,对空气造成污染。
2.1930年12月1日至5日,在比利时的马斯河谷工业区,由于燃料的燃烧排放出了大量的有害气体,在逆温的条件下大量积累,使60多人中毒死亡,几千人患呼吸道疾病,许多家禽死亡。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教学设计) 江苏省南京市科利华中学 陈芳芳

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教学设计)江苏省南京市科利华中学陈芳芳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有能量的变化,认识通过化学反应实现能量转化的重要性。
(2)知道石油是由多种有机物组成的混合物,了解石油通过炼制可以得到液化石油气、汽油、柴油等产品;认识化石燃料能源对人类生活起着重要的作用。
(3)了解燃料完全燃烧的重要性,认识合理利用和开发能源、节约使用化石燃料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的探究,初步培养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的能力。
(2)通过对燃料充分燃烧方法的讨论,培养学生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的能力,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以化石燃料的利用为载体,体会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感受并赞赏化学对改善人类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2)通过对化石燃料形成和利用的了解,树立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知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有能量的变化,认识通过化学反应实现能量转化的重要性。
2.了解使燃料完全燃烧的一般方法,认识燃料完全燃烧的重要性。
3.知道化石能源的用途,认识化石能源是人类社会重要的自然资源。
三、教学难点:1.了解使燃料完全燃烧的一般方法。
2.通过对化石燃料形成和利用的了解,树立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四、教学过程:板书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一、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二、化石燃料1.形成2.组成元素3.合理利用与开发三、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课题2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本节课旨在让学生掌握燃料的种类、性质以及合理利用与开发的基本原理。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了解燃料在能源中的地位,认识不同燃料的特点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具体包括:
1.了解燃料的分类,如化石燃料、可再生能源等,并能区分它们的特点。
在学习燃料的分类与性质时,学生可能对各种燃料的特点有所了解,但未必能全面认识到燃料合理利用的重要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燃料利用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提高他们的判断力和决策能力。
此外,九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实验探究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同时,教师还需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关注燃料利用与开发对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影响。
4.燃料合理利用与开发:请学生思考新型燃料开发的技术和挑战,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5.总结与反思:请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以便及时巩固所学知识。同时,我会在课后认真批改学生的作业,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我会注重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批判性思维,给予他们积极的反馈,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4.燃料利用与环境保护:学生需要认识到燃料利用对环境的影响,并能够提出减少污染的策略。
(二)教学设想
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能源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引入燃料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知识讲解:使用多媒体教具和实物模型,生动展示燃料的分类和特点,帮助学生直观理解。
2024年《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教案范文

2024年《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燃料的种类及其性质;(2)培养学生掌握燃料的合理利用方法;(3)使学生了解燃料开发的新技术和新进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对燃料利用与开发的认知;(2)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关注环保的思想感情;(2)使学生认识到燃料合理利用与开发对人类和社会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 燃料的种类及其性质(1)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2)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等;(3)燃料的性质:热值、燃烧产物、环境影响等。
2. 燃料的合理利用方法(1)提高燃烧效率:燃烧设备优化、燃料预处理等;(2)能源转换与利用:热电联产、余热回收等;(3)节能减排:能源政策、环保法规、节能技术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1)燃料的种类及其性质;(2)燃料的合理利用方法。
2. 难点:(1)燃料开发的新技术和新进展;(2)燃料合理利用与环保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燃料的种类、性质、合理利用方法等基本知识;2. 实验法:进行燃料燃烧实验,观察燃烧现象,分析燃烧效率等;3. 讨论法:分组讨论燃料合理利用与开发的方法及环保问题;4. 案例分析法:分析现实生活中的燃料利用案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材:《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2. 实验器材:燃料样品、燃烧设备、检测仪器等;3. 课件:燃料的种类、性质、利用方法等图片和视频资料;4. 参考资料:燃料开发新技术、环保政策法规等。
六、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燃料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引发学生对燃料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讲解基本知识:介绍燃料的种类、性质、合理利用方法等基本知识,引导学生了解燃料的多样性及利用方式。
3. 实验观察:组织学生进行燃料燃烧实验,观察燃烧现象,分析燃烧效率,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2024年《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教案范文

2024年《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燃料的种类、性质和用途,认识燃料在能源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掌握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的基本方法和技术。
3. 提高学生对能源环保意识的认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燃料的种类与性质2. 燃料的合理利用3. 燃料的开发与新技术4. 能源环保意识5. 实践与探究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燃料的种类与性质,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的方法和技术。
2. 教学难点: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的实践操作,能源环保意识的培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的问题。
2. 使用案例分析法,分析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的实际案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利用多媒体教学法,展示燃料的种类、性质和利用与开发的图片和视频,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料和案例,包括图片、视频等。
2. 准备实验器材,进行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的实验。
3. 准备小组讨论的素材,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能源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引起学生对燃料问题的关注。
2. 课堂讲解:详细讲解燃料的种类、性质和用途,引导学生了解燃料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分析我国燃料资源的现状,让学生认识到燃料合理利用与开发的紧迫性。
4.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燃料合理利用与开发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燃料合理利用与开发的策略,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6. 总结讲解:总结燃料合理利用与开发的方法和技术,强调能源环保意识。
7. 课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学生对燃料合理利用与开发的知识。
七、作业布置1. 调查了解我国燃料资源的利用与开发现状。
2. 思考如何在家里进行燃料的合理利用。
3. 查阅资料,了解新型燃料的开发与利用。
八、教学评价1. 课堂讲解的评价:通过提问、回答等方式检查学生对燃料知识的掌握。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教案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了解不同燃料的种类及其性质;2. 掌握燃料的合理利用方法,提高能源利用率;3. 了解燃料开发的新技术和新方向。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实验、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2. 学会运用能量守恒定律分析燃料的利用效率;3.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增强学生对能源问题的认识,提高节约能源的意识;2. 培养学生关注国家能源政策,树立正确的能源观念;3. 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燃料的分类与性质1. 燃料的分类及特点2. 常见燃料的性质3. 燃料的燃烧过程及影响因素第二章:燃料的合理利用1. 燃料的燃烧效率与能源利用率2. 提高燃料燃烧效率的方法3. 燃料合理利用的实例分析第三章:燃料的开发与新技术1. 我国能源现状与燃料开发的重要性2. 新型燃料的研究与开发3. 燃料开发新技术及其应用第四章:燃料利用与环境保护1. 燃料利用对环境的影响2. 减少燃料利用污染的方法3. 环保型燃料的研究与应用第五章:燃料利用与可持续发展1. 可持续发展与燃料利用的关系2. 燃料利用政策与可持续发展战略3. 学生实践活动:设计燃料利用与可持续发展方案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2. 通过实验、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3.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形象直观地展示燃料的利用与开发技术;4. 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提问与讨论;3. 学生实践活动成果展示;4. 学生期末考试燃料相关知识掌握情况。
五、教学资源1. 教材:《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2. 实验器材:燃料样品、燃烧设备等;3. 多媒体课件:燃料利用与开发的图片、视频等;4. 网络资源:相关研究报告、新闻资讯等。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课题2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教学设计

例如: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汇报,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6.结合课后作业和评价,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设计有关燃料合理利用与开发的课后调查问卷,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5.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他们明白自己应承担的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责任。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在前两年的学习中,已经对能源的分类、转化和利用有了一定的了解,具备了一定的自然科学基础。在此基础上,他们对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可能对新能源的了解相对有限。此外,学生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有较高的认识,但对于具体的能源利用与环保措施之间的联系可能还不够明确。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他们结合生活实际,深入探讨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以及新能源的应用前景。同时,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帮助他们建立科学、合理的能源观念,培养节能环保的良好习惯。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课题2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燃料的定义、分类及其在能源中的地位和作用。
2.掌握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的形成、性质、组成、应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3.了解新能源(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等)的种类、特点、应用及发展前景。
4.学会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分析燃料合理利用与开发的重要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5.运用数据分析、图表展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据分析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环保意识,认识到燃料合理利用与开发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7.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教案

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化学反应中伴随有能量变化。
(2)知道化石燃料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
(3)认识燃料充分燃烧的重要作用。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创设多向度平台,体验独立学习、合作探究、团队交流等学习方法。
(2)充分利用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理念和实验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让学生激发民族自豪感,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2)了解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认识合理开采和节约使用化石燃料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2)化石燃料的一些基本知识。
难点:对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的理解,以及对充分燃烧的条件的探究。
三、教学过程1.情境引入: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在家里做饭用的是什么燃料?随着科学的发展,又出现许多新型燃料,今天我们一起探讨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2.实验探究:认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提出问题】“是不是只有通过燃烧才能获得能量呢?”【合作探究】演示进行生石灰与水反应实验、镁条与稀盐酸反应实验。
【实验指导】幻灯片展示操作步骤、教师强调重点操作。
【展示】【得出结论】除了燃烧有些化学反应会放出热量,有些反应是吸收热量。
3.自主学习:认识化石燃料【提出问题,小组合作】按照幻灯片所列要求,要求找出化石燃料的相关知识。
学生独立阅读教材,找出相关信息。
【师生点评】教师评价、拓展和强化。
4. 实验探究天然气是由碳、氢组成的,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1)观察甲烷的颜色、状态。
(2)点燃从导管放出的甲烷,在火焰的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过一会,观察烧杯壁上的现象。
迅速把烧杯倒过来,向烧杯内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震荡,观察现象。
(3)这个实验说明甲烷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4)总结甲烷的性质5. 合作探究:充分燃烧条件【情景引入】天然气燃烧为什么有黄光【提出问题】如何使燃料充分燃烧呢?【小组讨论、举例探究】认识足够多的空气(氧气)能够使燃料充分燃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石油、天然气
天然气
甲烷,CH4
CH4+2O2 CO2+2H2O
无色无味气体
可燃性,验纯
淡蓝色
学生结合课本了解化石燃料的种类、物质类别、形成过程、组成、特点(不可再生性)。
不能
两个
碳的完全燃烧
碳的不完全燃烧
氧气不充足时,燃料中的碳不能充分燃烧,产生黑烟,并生成CO等物质,使燃料的利用率降低,浪费资源,且污染空气。
2、逐步培养学生用辩证的眼光看“燃料的燃烧”;
3、通过自身参与科学实验探究过程,认识到科学探究需要严谨的态度。
教学重点
1.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2.了解化石燃料的形成过程和不可再生性。
3.知道煤和石油的综合利用。
教学难点
1.培养独立思考、加工信息的能力。
2.煤和石油的综合利用。
教学用具
多媒体、实验
这一新事物就是新能源。
你知道的新能源有哪些呢?
大家看课本P144-145,并完成学案
1.氢气
氢气有哪些化学性质?
氢气是如何制取的?
为什么目前氢气作为燃料还未得到广泛利用?
2.乙醇
目前化学反应提供的能量已经不能满足人类的需求,人类正在利用和开发其他新能源
3.其他新能源
【总结】
化学反应过程中不仅有物质变化还有能量变化放热 化石燃料环境问题
我们研究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是为了干嘛?那研究能量变化呢?
二、化石燃料的利用
日常生活中,化学反应产生的能量有哪些用途呢?
【图片展示】
目前,人类生活所需要的能量大多来自于燃料的燃烧,一说到燃料,大家能想到什么?
大家知道三大化石燃料吗?是什么?
人类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能量,大多来自于化石燃料。
大家最熟悉的是哪个?
那么是不是只有燃烧反应才能放出热量呢?
大家猜想一下。
接下来我们看一个实验“生石灰与水的反应”播放视频
说出实验现象,并写出化学方程式。
分析过程
通过实验探究得出结论
【讲解】化学反应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其中,放出热量的为放热反应,如:所有的燃烧反应,金属与酸的反应,酸与碱的反应等等;吸收热量的为吸热反应,吸热反应也有很多,但在初中阶段,我们只需要掌握一个吸热反应,碳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合理利用 开发新能源
可燃物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C+O2 CO2
是或不是?
生石灰和水剧烈反应,产生大量水蒸气,放出大量热。
生石灰和水剧烈反应,产生大量水蒸气,并放出热量,说明这是一个放热反应。
C+CO2 2CO
为了制取所需要的物质
利用化学反应所释放出的能量,
为人类生活提供能量。
C不充分燃烧的后果?
【讲解】使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一是要有足够的空气;二是要使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
三、使用化石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我们说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那么在燃料给我们带来利益的同时,是不是也引起了不可避免的危害呢?
是的,环境问题目前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切记待解决的问题。
阅读课本,并完成学案“燃料燃烧对空气的影响”
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探究式
教学活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新课引入】
复习引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燃烧和灭火?谁能准确地说出燃烧是一个怎样的反应呢?
可燃物、氧气和温度是燃烧的三个条件。
大家写一下木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谁能说一下这个化学方程式表示的含义?
化学方程式从质和量的角度表示出了化学反应前后的物质变化,但是现象描述中有放出大量的热。
通过实验科学探究的方法,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用实验探究的方法来获取新知识。
从生活实际出发,知识与生活相联系
运用已有知识预测实验现象及结果,再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阅读课本,提取主要信息,训练学生通过阅读提取主要信息的自主学习能力。
联系生产、生活实际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正确认识我们生活中的能源,启发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危机意识。
与之前知识相联系,并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辩证的看待事物的两面性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激发学生探求新事物的兴趣
4.掌握天然气主要成分甲烷的物理及化学性质和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阅读材料,在材料中提取主要信息,逐渐培养自身阅读习惯,提高从文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2、运用科学实验探究的方法来得出结论;
3、运用已有知识预测实验现象及结果,再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学习化石燃料的形成过程及化石燃料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培养节约利用资源的意识;
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章 节
第七单元
课题
课题2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计划课时
2课时
讲课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知道常见的吸热和放热反应;
2.知道化石燃料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及几种主要的化石燃料,了解化石燃料的形成及不可再生性;
3.了解煤和石油的综合利用,知道煤的综合利用属于化学变化,而石油的综合利用属于物理变化。
物理性质?
具有什么性?点燃之前要先?
燃烧,火焰颜色?
刚才的预测对吗?
大家阅读课本P137-139,了解化石燃料的种类、形成过程、组成、特点。
煤、石油、天然气都是由古代生物的遗骸经过几亿年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所以被称为化石燃料,它们是不可再生的。
大家看图片,目前化石燃料还能供我们使用多长时间?
大家翻开课本P142,目前在海底埋藏着大量可燃烧的冰,叫可燃冰,主要成分是甲烷水合物,可成为未来的新能源,但目前技术上还存在着困难,无法进行大量开采,还需要我们后辈一起努力。
不过就算有了可燃冰,资源也总共有用完的一天,所以我们应该要节约利用资源,尽量延长使用年限。那么要节约资源应该怎样做呢?
我们平时用燃料时能不能直接拿煤和石油来燃烧?家用的燃料有哪些?
而应该做到综合利用。
要做到合理地利用化石燃料,除了综合利用,还应该考虑到什么问题呢?联系第六单元所学的C的燃烧。写出碳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有几个?
想到环境问题
独立学习,小组讨论完成
本身无毒,完全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且产物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不会污染空气,所以氢气被称为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
实验室制取和电解水制取
制取成本高,贮存困难
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生物质能、核能
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从物质角度看化学反应
从学生已有的只是和生活经验出发,提出猜想,引起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根据化石燃料中的成分,思考其燃烧生成什么物质,生成的物质有对环境会有哪些危害。
四、能源的利用与开发
既然化石燃料资源是有限的,并且化石燃料的燃烧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不容忽视的环境问题,那么在节约能源的同时,还有没有其他的途径和办法呢?
我们说当一个不可或缺的事物不可避免地给人类社会带来影响的时候,我们应该探寻一个新事物来取代它的位置,这样既解决了资源危机的问题,也避免了环境问题。
大家每天都做好多练习题来熟悉所学知识,那么在这三者当中,你见谁见得最多?
之前我们已经见了它好多次了,那么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化学式怎么写?
根据已有知识,写出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产物是?预测一下要检验甲烷燃烧的产物的话,应该如何检验?
接下来咱们看一个甲烷燃烧的视频,仔细观察实验现象,总结甲烷的物理性质,并验证一下我们刚刚的预测对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