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渗透检验报告
RCC-M 2007:MC 4000 液体渗透检验

(译文仅供参考翻译:魏娟审核:杨娴、何威威)MC4000 液体渗透检验MC 4100总则MC 4110 适用范围本章节描述本规范中规定的液体渗透检验的一般要求。
MC 4120 一般条件MC 4121 检验人员资格评定应由符合MC 8000规定的合格人员进行液体渗透检验。
MC 4122 液体渗透检验文件应按一系列经适当确认的文件(程序、操作单、说明单)规定的条件进行所有的液体渗透检验;这些文件应满足RCC-M相关章节给出的要求,并应至少包括以下信息:-被检件的类型和所用材料的类型,-所参考的RCC-M相关章节和其他适用文件;-检验设备:清洗和液体渗透检验用的设备及制剂;-检验条件:被检区和表面状况;-检验程序:渗透工艺、检验参数(部件温度、停留时间等);-验收标准。
MC 4200 控制方法应采用AFNOR标准NF EN 571.1中描述的检验程序并作以下修正:-本标准的6.3节中增加了以下内容:“根据EN ISO 3452-2,渗透产品的敏度应至少为2。
”对于荧光渗透剂,作为标准EN ISO 3452-2的7.2.1节中所述电气方法的一种选择,缺陷显示的能见度可通过目测获得。
制剂的范围应至少达到以下操作等级:发现缺陷的百分比20μm 10μm100>75注:混合制剂应作为着色剂处理。
这些要求与参考实践的陈述相关。
导致等效结果的其他实践可通过相应的证明细节提前向承包商建议。
在使用再循环制剂或液体渗透剂保存在开启的容器内的情况下,应在检验前参考标准EN ISO3452.3中描述的第2部分对液体渗透剂的灵敏度进行试验。
规定的参考部分适用于规定类型的液体渗透剂范围。
试验结果应该与验收结果相同。
若两者不相同,则此制剂不能继续使用。
应记录此类结果。
-本标准的7.3节中增加了以下内容:必须符合RCC-M第Ⅴ卷的F 6423节的“一般规则”包含的要求(用于奥氏体钢或镍基合金检验所用制剂的氯、氟和硫含量限制值)。
-其8.2.1节中增加了以下内容:最终和中间阶段的焊缝表面(根部焊道或填充焊道)可保持焊后状态。
水管渗漏检测报告模板

水管渗漏检测报告模板检测报告:本次水管渗漏检测主要针对该建筑物内部的水管系统进行了综合检测和分析。
通过对水管系统的检测,我们发现了以下问题和结果:1. 综合检测结果显示,该建筑物的水管系统存在多处渗漏点。
渗漏点主要集中在厨房、浴室和洗手间等潮湿环境较为严重的区域。
这些渗漏点可能会导致水管外部破损、漏水、漏电等问题,从而对建筑物的使用安全和水资源浪费造成影响。
2. 在厨房的检测中,我们发现了一个明显的渗漏点。
该渗漏点位于水槽下方连接水管的接口处,水滴从接口处渗漏出来,经过检测,发现是由于接口处密封不良导致的。
建议维修工程师对此进行维修,确保水管系统正常运行。
3. 在浴室和洗手间的检测中,我们发现了若干个渗漏点。
这些渗漏点分布在水龙头、浴缸等设备的连接处,以及水管壁的破损部分。
渗漏情况较为严重,建议尽快进行维修,以避免水管破裂导致更大的损失。
4. 水管系统的水压检测显示,整体水压正常。
然而,在某些区域,如顶楼或末端水龙头处,存在水压不稳定现象。
这可能是由于管道老化或堵塞引起的。
建议进行水管清洗或更换老化管道,以确保整个水管系统的正常运行。
5. 除了渗漏点和水压问题外,我们还注意到水管系统中的部分管道存在锈蚀和腐蚀情况。
这可能是由于长期使用和潮湿环境导致的。
建议定期进行管道维护和保养工作,以延长水管系统的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本次水管渗漏检测结果显示该建筑物的水管系统存在多处渗漏点、水压不稳定以及部分管道腐蚀问题。
我们建议尽快进行维修和维护工作,以确保水管系统的正常运行,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安全性和节约水资源的能力。
同时,建议定期进行水管的巡检和维护,以保持水管系统的良好状态。
NB47013.5渗透检测2016.3.30

一、本标准历次修订情况
JB741-80(附录6)————标准起草人:刘亚新
《钢制焊接压力容器技术条件》
GB150-89(附录H)————标准起草人:刘亚新
《钢制压力容器》
JB4730-94
《压力容器无损检测》
————主要标准起草人:刘庆
JB/T4730.5-2005 ————主要标准起草人:范宇 NB/T47013.5-2015 ————主要标准起草人:范宇 刘德宇
3、本标准只考虑加工后的结果,不要求过程。
独立公正,科学严谨,信守合同,优质高效
4、JB/T6064替代情况: 4.1、JB/T6064-2015《无损检测 渗透试块通用规范》 2015-10-01实施,替代JB/T6064-2006《无损检测 渗透检
测用试块》
4.2、JB/T6064-2006替代JB/T6064-1992和JB/T92131999 4.3、JB/T6064渗透检测用试块分类:a)A型试块(铝 合金淬火裂纹参考试块);b)B型试块(镀铬辐射裂纹参
六、NB /T 47013.5条文及释义
本标准条文
4.2.2 黑光灯 黑光灯的紫外线波长应在 315nm~400nm的范围内,峰值 波长为365nm。 JB/T4730.5条文
3.3.2 黑光灯
黑光灯的紫外线波长应在 320nm~400nm的范围内, 峰值波长为365nm。
主要变化或释义:
在GB5097-2005中进行了修改,该标准等同采用欧洲标准 ISO 3059:2001 UV-A 。
05版标准荧光渗透剂效率测试要引用该标准附录,现在该
标准取消了附录A中荧光渗透剂效率,等同采用欧洲标准。 2 、 GB/T 5616 无损检测应用导则 删除。这部分应该是
煤油渗透检测实验报告

煤油渗透检测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渗透检测方法来确定煤油的透过性能,从而评估煤油在不同材料中的渗透性和渗透能力。
实验器材:- 试管:用于存放不同试样和煤油的容器。
- 煤油:作为待检测物质,用于渗透实验。
- 不同材料的薄板:例如金属、陶瓷、塑料等材料,用于进行不同材料的渗透性检测。
实验步骤:1. 准备不同材料的薄板样本,尺寸应保持一致。
2. 将每个薄板样本放置于不同的试管中,每个试管放置一个薄板。
3. 在每个试管中注入相同体积的煤油,确保每个试管中的液位相同。
4. 等待一定时间,观察煤油是否发生渗透现象。
5. 根据观察结果,记录每个试管中煤油的渗透情况,包括进入薄板的时间和渗透程度等。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观察和记录,每个试管中煤油的渗透情况如下:- 金属薄板试管:煤油开始渗透的时间为5分钟,渗透现象较轻微。
- 陶瓷薄板试管:煤油开始渗透的时间为10分钟,渗透现象较为明显。
- 塑料薄板试管:煤油开始渗透的时间为15分钟,渗透现象最为明显。
实验讨论: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在不同材料中,煤油的渗透性能存在差异。
金属材料相对于陶瓷和塑料材料来说,对煤油的渗透程度较小。
2. 渗透性能与材料的孔隙结构和密封性等因素有关。
金属材料由于具有更加紧密的结构和较好的密封性,因此对煤油的渗透程度较小。
3. 煤油的渗透性能对材料的选用和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根据不同应用需求,选择具有较好密封性和抗渗透性能的材料,可以有效防止煤油的渗透和泄漏。
结论:通过煤油渗透检测实验,我们成功评估了煤油在不同材料中的渗透性和渗透能力。
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材料中,金属材料对煤油的渗透程度较小,而陶瓷和塑料材料则具有较大的渗透性。
这一结论提醒我们在选择材料时应注意它们的密封性和抗渗透性能,以满足不同应用环境的需求。
RCC-M MC4000液体渗透检验

压水堆核岛机械设备设计和建造规则R C C-M第Ⅲ卷检验方法(PT)翻 译:张杰 王庆伟校对:刘红梅MC4000 液体渗透检验MC4100 总则MC4110 适用范围本章阐述了本规范中规定的液体渗透检验的一般要求。
MC4120 一般要求MC4121 检验人员资格液体渗透检验应由符合MC8000规定的合格证书的人员实施。
MC4122 液体渗透检验文件应按一系列经过适当确认的文件(规程、操作卡、细则卡)规定的条件进行所有的液体渗透检验;这些文件应满足RCC-M相关章节给出的要求,并应至少包括以下内容:-被检件的类型和所使用的材料的类型;-涉及的RCC-M相关章节和其它适用的文件;-检验设备;清洗和液体渗透检验用的设备以及试剂;-检验条件:检验区域和表面状况;-检验规程:渗透方法、检验参数(零件温度,停留时间等);-验收准则。
MC4200 操作方法AFNOR标准NF EN571.1规定的检验程序是适用的,但应作如下修正:-其6.3节,补充内容如下:“根据标准EN ISO 3452-2的规定,渗透剂的灵敏度至少为2。
”对于荧光染料,可选择标准EN ISO 3452-2中7.2.1节中描述的电子法,缺陷显示可通过裸眼确定。
染料的适用范围至少应达到以下性能水平:可发现缺陷的百分率20µm 10µm100 >75注:混合染料应作为着色染料处理。
这些规定与对比试验的结果的相关的。
其他试验导致差不多等效的结果可预先向承包商提出,并附上相应的调整细节。
在循环使用染料或液体渗透剂保存在开口的容器中时,应根据标准EN ISO 3452.3规定的对比试块2对液体渗透染料的灵敏度范围在检验前通过试验确定。
给定的参考试块应用于给定类型的液体渗透染料。
试验结果应与验收时获得的结果是等效的。
如果不是这种情况,染料的灵敏度范围不再适用。
应对采用此类型的染料获得的试验结果进行保存。
-其7.3节,补充内容如下:“必须遵守RCC-M第V卷的F6423节的‘一般规则’包含的要求(用于奥氏体钢或镍基合金检验用的染料中氯、氟和硫含量的限制)。
无损检验规范-PT指导书

用如用水冲洗、机械清洁、溶剂浸泡等适当的清洁工作 ,来进行后 清洗。 如果需要后清洗,则检验后必须尽快进行,以免显像剂凝固在工件 上。 5. 显示评价 5.1 大面积颜料沉淀会掩盖缺陷显示,是不合格的,这些区域应清 洗干净并重新检验。 5.2 明显的机械性不连续为其显现特征,只有在显示主要尺寸大于 1/16 英寸(1.6mm)时,才是缺陷显示。 5.3 线性缺陷是指长度大于三倍宽度的缺陷。面形缺陷是指长度小 于 3 倍宽度的圆形或椭圆形缺陷。 5.4 任何有疑问或难以判断的显示,必须重新检验以确认是否是缺 陷显示,重新检验前可先作表面修整。 5.5 缺陷显示可能大于缺陷本身,但是以显示的尺寸作为合格与否 的依据。 6. 合格标准 下列缺陷显示为不合格:
2.2 渗透检测人员的未经矫正或经矫正的近(小数)视力和远(距)
视力应不低于 5.0(小数记录值为 1.0),测试方法应符合 GB 11533
的规定;且一年检查一次,不得有色盲。
3. 渗透材料
3.1 渗透材料包括检验过程中使用的所有渗透剂、溶剂或清洗剂、
显像剂等。
3.2 液体渗透探伤材料,必须是指定的和推荐的,见表 3.2。检验
预清洗,干燥
施加渗透剂 清洁 干燥
显像、检验 评定、记录
后清洗
所有渗透检验前,被检工件表面及其附近至少为 1 英寸(25.4mm)的 区域内都应干燥清洗干净,不得有任何脏物、纤维屑、氧化皮、焊剂、 油和其它外来物。必要时,应对表面进行打磨或机加工。 4.3 预清洗
4.3.1 在施加渗透剂之前,被检区域及其附近至少为 1 英寸(25.4mm) 的区域内均需用清洁剂进行清洗。
a.任一裂纹或相应的线性缺陷; B.在 35mmx100mmd 的评定框内小于 1.5mm 的圆形缺陷大于 1 个 或等于 1 个。 7.返修区应按原 PT 探伤工艺重新探伤。 8. 报告
无损检测--渗透检测方法和质量分级

无损检测渗透检测方法和质量分级前言本标准为新编制企业标准。
在编制过程中,参照了压力容器和机械行业的标准,结合本公司船舶制造中各种试件的特点编制而成。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设计部归口。
本标准起草部门:品质保证部。
本标准主要起草(编制):顾秋兵标检:徐玉珍审核:孙嘉钧本标准由总工程师南大庆批准。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渗透检测的检验前准备、人员、检验要求和检验过程。
本标准适用于金属材料制成的船用产品及其零部件表面开口缺陷的检测方法和缺陷等级评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HB/Z 61-1998 渗透检验JB/T 6064 渗透探伤用镀铬试块条件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渗透剂一种能进入到开口于表面的缺陷中去的可见染料溶液。
3.2 乳化剂可使多余渗透剂形成乳化液而易于清洗的液体。
3.3 清洗剂一种能溶解渗透液的挥发性溶剂,用于去除被检工件表面上多余的渗透液。
3.4 显象剂在液体渗透检验中,一种施加在检验面上以加速渗出和增强指示对比度的材料。
3.5 渗透时间在液体渗透检验中,渗透剂与试件表面接触的全部时间,包括施加和流滴的时间。
3.6 干燥时间在液体渗透检验中,使经水洗或经湿显象的受检件干燥所需的时间。
3.7 显象时间液体渗透检验中,施加显象剂和检验零件之间所经过的时间。
4 检测前准备4.1 探伤剂4.1.1 探伤剂包括渗透剂(荧光和着色)、乳化剂、清洗剂、显像剂。
应具有足够的缺陷检测能力,对被检件无腐蚀作用、对人体无害。
4.1.2 对奥氏体不锈钢制件检测时,每种探伤剂的氯和氟含量之和不得大于1%。
4.1.3 探伤剂的性能要求及其试验方法应符合HB/Z 61中的有关规定,不同厂家、不同型号的探伤剂不能混用。
4.2 标准试块4.2.1 标准试块应符合JB/T 6064的规定。
4.2.2 不锈钢镀铬试块(B型试块)和黄铜镀镍铬定量试块(C型试块),主要用于检验操作方法和工艺系统灵敏度。
无损检测--渗透检测方法和质量分级

无损检测渗透检测方法和质量分级前言本标准为新编制企业标准。
在编制过程中,参照了压力容器和机械行业的标准,结合本公司船舶制造中各种试件的特点编制而成。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设计部归口。
本标准起草部门:品质保证部。
本标准主要起草(编制): 顾秋兵标检: 徐玉珍审核:孙嘉钧本标准由总工程师南大庆批准。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渗透检测的检验前准备、人员、检验要求和检验过程.本标准适用于金属材料制成的船用产品及其零部件表面开口缺陷的检测方法和缺陷等级评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HB/Z 61—1998 渗透检验JB/T 6064 渗透探伤用镀铬试块条件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
1渗透剂一种能进入到开口于表面的缺陷中去的可见染料溶液。
3。
2乳化剂可使多余渗透剂形成乳化液而易于清洗的液体。
3。
3清洗剂一种能溶解渗透液的挥发性溶剂,用于去除被检工件表面上多余的渗透液.3。
4显象剂在液体渗透检验中,一种施加在检验面上以加速渗出和增强指示对比度的材料。
3。
5渗透时间在液体渗透检验中,渗透剂与试件表面接触的全部时间,包括施加和流滴的时间。
3.6干燥时间在液体渗透检验中,使经水洗或经湿显象的受检件干燥所需的时间。
3.7显象时间液体渗透检验中,施加显象剂和检验零件之间所经过的时间。
4 检测前准备4。
1 探伤剂4。
1.1 探伤剂包括渗透剂(荧光和着色)、乳化剂、清洗剂、显像剂。
应具有足够的缺陷检测能力,对被检件无腐蚀作用、对人体无害。
4.1。
2 对奥氏体不锈钢制件检测时,每种探伤剂的氯和氟含量之和不得大于1%。
4.1.3 探伤剂的性能要求及其试验方法应符合HB/Z 61中的有关规定,不同厂家、不同型号的探伤剂不能混用。
4。
2 标准试块4。
2.1 标准试块应符合JB/T 6064的规定。
4.2。
2 不锈钢镀铬试块(B型试块)和黄铜镀镍铬定量试块(C型试块),主要用于检验操作方法和工艺系统灵敏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ethod
干燥时间
Dry time
检验部位温度
Temp. of Part
渗透剂
Penetrant
清洗剂
Cleaner
显像剂
Developer
施加方法
Application
渗透时间
DwellTime
min
显像时间
Dev.Time
min
Ⅱ.检验区域示意图Sketch ofexamined area:
Ⅲ.检验结论Testresult:
.检验记录Test Record
部件名称
Part Name
部件编号
PartNo.
数量
Quantity
焊缝号
SeamNo.
缺陷位置
Position ofDefect
X
Y
X:离左端的距离(The distance from left end) Y:离焊缝中心的距离(The distance from center line of seam)
Location
检验比例
Ratio of Test
检验时机
Test Stage
表面状态
Surface Condition
验收标准
Accept STD
工艺规程号
Procedure
Ⅰ.检验条件Test Conditions:
设备型号
Equipmenttype
试块型号
Test Block
光源
LightEquipment
探伤人(级别)
Operator
(Level)
日期
Date
审核(级别)
Reviewer
(Level)
日期
Date
客户
Client
授权检验师
AI
液体渗透检验报告
REPORT
OF LIQUID PENETRANT EXAMINATION
报告编号
Report No.
页号
Page No.
of
委托单位
Customer
项目号
JobNo.
产品名称
产品编号
SN
图号(修订号)
Dwg. No.(Rev.)
材料MΒιβλιοθήκη terial规格Size
检验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