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炼油工艺防腐蚀操作细则

合集下载

炼油生产装置工艺防腐管理规定

炼油生产装置工艺防腐管理规定

炼油生产装置工艺防腐蚀管理规定(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炼油生产装置工艺防腐蚀措施的管理,减轻腐蚀介质在原油加工过程中对设备、管道的腐蚀,保证生产装置安全、稳定、长周期运行,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的工艺防腐蚀措施,是指为解决常减压装置“三顶”(初馏塔、常压塔、减压塔顶)系统,以及催化裂化、焦化、重整、加氢精制、加氢裂化等装置分馏系统中低温轻油部位设备、管道腐蚀所采取的以电脱盐、注中和剂、注水、注缓蚀剂等为主要内容的工艺防腐蚀措施(以下简称“工艺防腐蚀措施”)。

上述措施是炼油生产装置低温部位防腐蚀的主要手段。

第三条各企业要制定加强工艺防腐蚀措施的管理制度,健全管理机构和落实责任制,明确各部门、各单位的职责。

企业的工艺(生产)技术管理部门(以下简称工艺技术管理部门)应会同设备管理部门共同做好对工艺防腐蚀措施实施效果的监督与评定, 与防腐蚀药剂的采购(供应)部门、有关车间等共同形成完善的管理网络。

第四条本规定适用于炼油企业对工艺防腐蚀措施的管理。

第二章管理职责第五条企业主管工艺技术的领导全面负责炼油工艺防腐蚀措施的管理工作,应及时听取工艺防腐蚀工作情况的汇报,检查工艺防腐蚀工作进展情况,并对工艺防腐蚀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做出决定。

第六条工艺技术管理部门职责(一)负责本企业工艺防腐蚀工作的归口管理。

(二)负责贯彻执行上级管理部门有关工艺防腐蚀工作的标准、规范、制度,按照本规定的要求结合本企业的具体情况组织制定本企业工艺防腐蚀管理工作的具体规定(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三)负责组织编制本企业生产装置工艺防腐蚀的技术方案,协调处理方案实施过程中的重要问题,参与技术改造或引进项目中有关工艺防腐蚀技术方案的审查。

(四)负责确定有关工艺防腐蚀措施的监测项目、控制指标及分析频率,并根据防腐蚀监测效果,及时对工艺防腐蚀措施作出调整。

(五)负责组织本企业工艺防腐蚀管理工作情况的检查、考核和经验交流,及时向主管领导和上级部门汇报工艺防腐蚀管理工作的情况。

中国石化炼油工艺防腐蚀管理规定实施细则

中国石化炼油工艺防腐蚀管理规定实施细则

中国石化炼油工艺防腐蚀管理规定实施细则1. 引言炼油工艺是中国石化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炼油装置的运行稳定性及设备的寿命受到腐蚀的严重影响。

为了保证炼油装置的安全运行和设备的长期使用,中国石化制定了《中国石化炼油工艺防腐蚀管理规定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对炼油工艺中的防腐蚀管理进行了规范和具体要求。

2. 适用范围《细则》适用于中国石化旗下所有炼油工艺装置和相关设备的防腐蚀管理。

3. 设备分类根据《细则》,设备可分为以下几类:3.1 高压设备高压设备包括高压容器、高压管道等。

对于高压设备的防腐蚀管理,应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如《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条例》、《高压管道安全技术监察条例》等)执行,并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和防腐蚀工艺。

3.2 储罐设备储罐设备是炼油工艺中存储原料和产品的重要设备。

对于储罐设备的防腐蚀管理,应根据储罐的材质、规格、使用环境等因素制定相应的防腐蚀计划,并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3.3 泵阀设备泵阀设备通常用于原料输送和流程控制,在炼油工艺中起到关键作用。

对于泵阀设备的防腐蚀管理,应选择耐腐蚀材料,并采取相应的防腐蚀工艺,如喷涂防腐涂料、电化学保护等。

4. 防腐蚀材料的选择和应用根据设备种类和工作环境的不同,应选择适合的防腐蚀材料,并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应用。

防腐蚀材料的选择包括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两种。

4.1 金属材料的选择金属材料的选择应考虑其耐腐蚀性能、机械性能、热力学性能等因素。

常用的金属材料包括不锈钢、合金钢、镍基合金等。

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金属材料的保护,如定期维护、表面处理等。

4.2 非金属材料的选择非金属材料主要包括塑料、橡胶、陶瓷等。

在选择非金属材料时,应考虑其耐腐蚀性能、温度耐受能力、耐压性能等因素。

非金属材料的应用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5. 防腐蚀工艺的选择和应用防腐蚀工艺的选择应根据设备类型、工作环境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常用的防腐蚀工艺包括涂层防护、电化学保护、阴极保护等。

石油化工公司设备防腐蚀管理制度(5篇)

石油化工公司设备防腐蚀管理制度(5篇)

石油化工公司设备防腐蚀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石油化工设备防腐蚀管理工作,确保生产装置安全、稳定、长周期运行,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适用于集团公司、股份公司所属炼化生产和销售企业,其它企业可参照执行。

第三条凡受到生产工艺中腐蚀介质或工业大气、冷却水、土壤等腐蚀的各类设备、管道、建构筑物等(以下统称“设备”)。

都必须采取相应的防腐蚀措施。

第四条设备防腐蚀管理工作是设备管理的重要环节,是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的重要手段。

生产、技术、设计、工程、检修、研究和供应等部门及使用单位应积极参与和配合设备管理部门做好设备的防腐蚀管理工作。

第五条各企业要制定设备防腐蚀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管理机构和落实责任制,必须有分管领导负责防腐蚀管理工作。

设备管理部门是设备防腐蚀工作的归口单位,应有专职技术人员负责管理工作,与使用单位以及生产、技术、设计、工程、检修、研究、供应等部门形成完整的设备防腐蚀管理网络。

第二章管理职责第六条分管领导管理职责全面负责防腐蚀管理工作,组织制定企业设备防腐蚀管理规划,及时听取防腐蚀管理工作情况的汇报,检查防腐蚀工作的进展情况,对重大的设备防腐蚀问题做出决定。

第七条设备管理部门职责(一)负责本企业设备防腐蚀归口管理工作,组织或参与防腐蚀设备、设施、措施的设计审查、施工、质量验收,负责使用维护和检查维修等工作的全过程管理。

(二)负责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规定和集团(股份)公司有关防腐蚀管理制度,并结合本企业情况制定设备防腐蚀管理制度。

(三)应设专职的技术人员,做好设备防腐蚀工作计划、方案的制定和技术管理工作。

(四)针对设备防腐蚀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积极组织有关部门、使用单位和科研单位进行研究、攻关,不断提高设备防腐蚀管理工作的水平。

(五)负责本企业设备防腐蚀管理工作情况的检查、考核,并及时向主管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工作情况。

(六)负责对工艺防腐蚀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跟踪、检查和监督,及时将结果反馈给工艺技术管理部门,并上报主管领导。

炼油企业工艺防腐管理规定

炼油企业工艺防腐管理规定

炼油企业工艺防腐管理规定1 基本要求1.1 工艺防腐界定1.1.1 加工高(含)硫、高(含)酸等原油所采取的工艺防腐蚀措施,统称为工艺防腐。

1.1.2 采用工艺过程脱除引起设备腐蚀的某些介质组分,如炼油生产中的脱盐、脱硫,蒸汽生产中的除氧等。

1.1.3 加入减轻或抑制腐蚀的缓蚀剂、中和剂或其它第三组分。

1.1.4 选择并维持能减轻或防止腐蚀发生的工艺条件,即适宜的温度、压力、组分比例、PH值、流速等。

1.1.5 采用其他能减缓和抑制腐蚀的工艺技术措施。

1.2 工艺防腐技术管理1.2.1 装置改造或新建装置的工艺防腐项目必须与装置进料投产同步投用,有关工艺防腐蚀措施必须在装置开工或工艺物料引进装置时同时启动,在装置停工或工艺主物料切断后方可停止运行。

1.2.2 工艺防腐蚀项目投用前必须编写好操作方案,并制定工艺控制指标,纳入工艺卡片管理。

1.2.3 当工艺防腐检测结果连续3次超出指标时,应及时报告技术质量处、机动处和防腐蚀监测部门,尽快查出原因,制定并落实解决措施。

1.2.4 对工艺防腐蚀设施所配备的相关设备及仪表应建立设备卡片,并纳入装置保修范围。

重要设备、仪表的易损件、零配件要有备件,备用设备应处于良好备用状态。

1.2.5 与工艺防腐措施配套的控制、分析、计算仪器应按相关规定定期进行校验。

1.2.6 工艺防腐蚀设施的操作员应定期对工艺防腐设施的运行及完好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处于完好状态。

1.2.7 操作人员上岗前必须经过相关培训且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2 职责2.1 技术质量处2.1.1 技术质量处是工艺防腐管理的主管部门。

2.1.2 贯彻执行上级管理部门有关工艺防腐工作标准、规范、制度,组织制定本企业工艺防腐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2.1.3 组织编制生产装置工艺防腐技术方案,协调处理方案实施过程中的重要问题,参与技术改造或引进项目中有关工艺防腐技术方案的审查。

2.1.3 确定工艺防腐部位、操作参数与控制指标等防腐技术方案,协调处理方案实施过程中的重要问题。

中国石化炼化企业设备防腐蚀管理规定

中国石化炼化企业设备防腐蚀管理规定

中国石化炼化企业设备防腐蚀管理规定中国石化炼化企业设备防腐蚀管理规定一、审核和评估1、审核和评估应当被用于识别和评估特定设备的防腐蚀需求,包括可能显现的任何腐蚀威逼的类型和严重程度,以及可能影响的运行条件和使用环境。

2、审核和评估应在建立新设备、对现有设备进行检修或更改、依据工艺条件的变化而更改设备的使用情况或设计布置时进行。

3、审核应考虑到相关国家或行业标准、规定或建议,例如:JB/T4730-2005无损检测标准,管道、容器、设备表面预处理情形,油漆涂层类型、厚度等。

二、设备涂层1、使用的涂料应是适合用于该设备的,在该设备运行条件下具有最佳耐腐蚀本领的类型。

涂料应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规定和建议。

2、涂料应严格依照生产厂家的要求进行施工,施工前应进行涂层指示,并考虑到任何可能的操作或使用限制,以确保涂层的预期性能和使用寿命。

3、涂层的厚度应符合涂料生产厂家的要求,在应用期间始终保持最小涂层厚度4、涂层应压到正确的干燥时间和条件。

三、设备设施1、必需采纳适合用于设备的材料,并在正确的条件下与设备连接。

同时考虑到环境、温度、潮湿度等因素,以确保连接的长期耐腐蚀性能。

2、防备和掌控腐蚀,应将电气和其他设备系统与防腐蚀措施协调一致。

3、在选择设备设施时,应注意尺寸和形状适合防腐蚀涂层工艺的需求。

在设备设施的设计、选择和制造方面,应把握放置位和流量的契合度,以确保涂层的完整性和育成。

四、设备维护1、需要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并适时解决任何可能会引起腐蚀的问题。

维护应当包括清洗、涂层、检查和更换所需的零部件。

2、设备运行时,应适时察看并记录腐蚀或其他可能导致设备损坏或降低性能的迹象。

3、维护记录应明确地记录全部维护和涂层的操作,并包括涂层的类型、厚度、施工条件和管道或容器的使用历史等信息。

五、员工培训1、必需对全部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以便他们能够识别和报告腐蚀问题,以及正确地维护设备防腐蚀涂层。

2、建议培训人员包括技术,操作,以及相应的管道和设备供应商。

中石化防腐蚀流程规定

中石化防腐蚀流程规定

中石化防腐蚀流程规定英文回答:Anti-Corrosion Regulations for Sinopec.1. Materials Selection and Compatibility.Conduct detailed materials analysis to determine appropriate materials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Ensure material compatibility with the corrosive environment, process conditions, and safety requirements.Define acceptable material grades, specifications, and surface treatments.2. Surface Preparation and Cleaning.Establish comprehensive surface preparation procedures to remove contaminants, corrosion products, and loosematerials.Specify appropriate cleaning methods, such as abrasive blasting, chemical cleaning, or solvent cleaning.Define acceptable surface roughness and cleanliness standards.3. Coating Application and Inspection.Develop detailed coating application specifications that include coating selection, application methods, film thickness, and curing requirements.Implement rigorous quality control measures during coating application to ensure proper execution and adherence to specifications.Conduct regular visual and non-destructive inspections to verify coating integrity and performance.4. Corrosion Monitoring and Mitigation.Establish corrosion monitoring systems to detect and track corrosion activity.Utilize techniques such as electrochemical corrosion sensors, ultrasonic thickness gauges, or visual inspections.Implement corrosion mitigation measures based on monitoring results, such as cathodic protection, corrosion inhibitors, or material replacements.5. Documentation and Maintenance.Maintain a comprehensive inventory and documentation system for all anti-corrosion measures employed.Establish regular maintenance schedules for coating touch-ups, corrosion inspections, and equipment upgrades.Conduct periodic assessments and reviews to ensure effectiveness and compliance with regulations.6. Training and Certification.Provide comprehensive training programs for personnel involved in anti-corrosion activities.Ensure staff is certified and qualified to perform critical tasks, such as surface preparation, coating application, and corrosion monitoring.Promote awareness and understanding of anti-corrosion best practices.中文回答:中石化防腐蚀流程规定。

石油化工公司设备防腐蚀管理制度

石油化工公司设备防腐蚀管理制度

石油化工公司设备防腐蚀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石油化工公司设备防腐蚀工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生产,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石油化工公司所有设备防腐蚀工作。

第三条设备防腐蚀工作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标准,并按照科学、系统、可行的原则进行实施。

第四条石油化工公司负责设备防腐蚀工作的规划、组织、指导、监督和检查。

第五条凡牵涉设备防腐蚀工作的部门、岗位和人员,必须按照本制度的规定,履行相应的职责和义务。

第六条石油化工公司设备防腐蚀工作应予以充分的重视,保障防腐蚀工作的资金、人员、设备等配备。

第二章设备防腐蚀工作的组织和管理第七条石油化工公司设备防腐蚀工作由防腐蚀管理专业部门负责。

第八条防腐蚀管理专业部门负责编制设备防腐蚀工作计划,并在每年年底提出下一年度的计划。

第九条设备防腐蚀工作计划应包括设备防腐蚀检查、维修、保养、更新等内容,并在计划中明确工作量和工期。

第十条防腐蚀管理专业部门应负责设备防腐蚀工作的组织、指导、监督和检查,并对有关部门和人员提供技术指导和培训。

第十一条石油化工公司应建立设备防腐蚀档案,对设备的防腐蚀情况进行记录和归档,并定期进行评估和总结。

第十二条防腐蚀管理专业部门应对设备防腐蚀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进行修复和处理。

第三章设备防腐蚀工作的要求第十三条设备防腐蚀工作应依据设备的不同材质和性质,采用不同的防腐蚀措施,保证设备的完整性和耐久性。

第十四条设备防腐蚀工作应根据设备所处环境的不同,选用适合的防腐蚀材料和方法,确保设备能够在恶劣环境下正常运行。

第十五条设备防腐蚀工作应策划合理的防腐蚀周期,定期进行检查和维修,以及根据所需进行补充和更换。

第十六条设备防腐蚀工作应做好记录和归档,包括设备的防腐蚀历史、维修记录和防腐蚀措施等信息。

第十七条设备防腐蚀工作应创建设备防腐蚀技术库,进行技术储备和积累,提供技术指导和支持。

第十八条设备防腐蚀工作应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防腐蚀意识和技术水平。

中石化公司关于加工高含硫原油储罐防腐蚀技术管理规定

中石化公司关于加工高含硫原油储罐防腐蚀技术管理规定

加工高含硫原油储罐防腐蚀技术管理规定 (试行) 第一章 总则 1.1.为适应加工高含硫原油的需要,加强储运系统中各类储罐的防腐蚀管理,确保储罐系统安全、稳定、长周期运行,特制定本规定。

 1.2.本规定所称“储罐”,是指石化企业中广泛使用的常压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储罐,包括各种类型的内浮顶罐、外浮顶罐、拱顶罐和气柜。

 1.3.按储存油品种类的不同,在本规定中将储罐分为原油罐、中间产品罐、产品罐、含硫污水罐和气柜五大类。

其中,原油罐是指储存原油的各类储罐;中间产品罐是指储存石脑油、粗汽油、粗柴油、蜡油、渣油、加氢裂化原料等各类中间产品的储罐;产品罐是指储存汽油、柴油、煤油、航空煤油、润滑油和苯类产品等各类成品油的储罐;含硫污水罐是指储存各类含酸、碱、污油及各类硫化物的污水罐;气柜是指储存炼厂未脱硫瓦斯的湿式与干式储气柜。

 1.4.本规定适用于加工高含硫原油企业对各类储罐的防腐蚀技术管理。

其他加工含硫原油或含硫、含酸原油的企业原则上也应按照本规定的要求,加强对储罐的防腐蚀管理工作。

 1.5.加工高含硫原油的企业在新建储罐,或对在用储罐进行检修、改造时必须按照本规定的要求,对储罐采取有效的防腐蚀措施。

各类储罐防腐蚀措施的设计使用寿命应不低于6年。

 1.6.在执行本规定时,尚应符合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 管理职责 2.1.主管领导职责 企业主管设备管理工作的领导全面负责储罐的防腐蚀管理工作,要及时听取储罐防腐蚀管理工作情况的汇报,检查储罐防腐蚀管理工作的进展情况,并对重要问题作出决定。

 2.2.设备(机动)管理部门职责 2.2.1.负责本单位储罐防腐蚀技术工作的归口管理。

 2.2.2.负责贯彻执行国家和上级管理部门有关储罐防腐蚀工作的标准、规范,按照本规定的要求结合企业实际情况组织制定本企业储罐防腐蚀管理工作的具体规定,并组织实施。

 2.2.3.负责本企业各类在用储罐大修或改造过程中有关防腐蚀施工项目和技术方案的审定,协调处理方案实施过程中的重要问题,参与新建储罐防腐蚀工程施工项目和技术方案的审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2 米内还应安排 2 处定点测厚点(见图 1)。监测注点是否引 起腐蚀。
图 1 注水点后定点测厚布点示意图 2.7 停工期间维护 防止减压塔内构件和减压单元换热器硫化亚铁自燃,推 荐停工时采取 FeS 清洗钝化措施。 2.8 换热器结垢 必要时可使用缓蚀阻垢剂。 2.9 循环水控制 循环水流速宜大于 0.5m/s; 水冷器中工艺介质温度宜小于 130℃; 循环水出水冷器温度应不宜超过 60℃。 2.10 常减压装置与腐蚀相关的化学分析 常减压装置与腐蚀相关的化学分析见表 6。
mgKOH/g),且渣油去焦化装置加工或作沥青原料的,脱后含
盐指标可控制到不大于 5 mg/L。
2.4 低温部位防腐
2.4.1 常压塔顶控制
应核算塔顶油气中水露点温度,控制塔顶内部操作温度
高于水露点温度 28℃以上。塔顶回流温度高于 90℃。(水露
点温度已在炼油技术分析与远程诊断系统上进行实时计算)
16Cr-12Ni-Mo
316 或 316H
815
16Cr-12Ni-Mo
316L
815
18Cr-10Ni-Ti
321 或 321H
815
18Cr-10Ni-Nb
347 或 347H
815
Ni-Fe-Cr
Alloy800H/800HT
985
25Cr-20Ni
HK40
1010
露点腐蚀:控制排烟温度,确保管壁温度高于烟气露点
6
2.4.3 注缓蚀剂:
位置:塔顶油气管线;
用量:不宜超过 20μg/g (相对于塔顶总流出物,连续注
入);
注入方式:推荐使用自动注入设备,确保均匀注入。
2.4.4 注水
位置:塔顶油气管线(中和剂、缓蚀剂注入点之后,但
要避免在管线内壁局部形成冲刷腐蚀);
用量:保证注水点有 10-25%液态水;
注水水质要求:可采用本装置含硫污水、净化水或除盐
2
保证进常减压装置原油的含水量不大于 0.5wt%,并尽量避
免活罐操作。
如原油使用脱硫剂,不允许含强碱,否则引起设备碱脆;
也不允许含强氧化剂,否则会破坏设备表面保护膜,形成胶
质与结垢。
2.2 加热炉操作 燃料:燃料气含硫量应小于 100mg/m3,燃料油含硫量
应小于 0.5wt%。常顶气、减顶气不得未经脱硫处理直接做
HJ/T 60-2000 HJ/T 345-2007
含油量
mg/L 2 次/周
HG/T 3527-2008
COD
mg/L 1 次/周
GB/T 15456-2008
10
初顶水 常顶水 减顶水
电脱盐注水 常压炉烟道
气 减压炉烟道
气 集合管烟道

pH 值 氯离子含量
总硫 铁离子含量
含油量 pH 值
CO CO2 O2 氮氧化物 水含量 SO2
高酸原油:6-7 其它原油:6-8
pH 计
注水量:原油总处理量的 2-10wt%,注水连续平稳,并
能计量和调节。
注入位置:各级混合设备前管道,破乳剂注入点后。
注入流程:推荐使用最后一级注入“一次水”,后一级排
水作为前一级注水的工艺。
2.3.3 操作温度
操作温度应根据所加工的原油试验选择温度,使原油粘 度在 3-7mm2/s 范围内,或根据同类装置的经验数据确定。
控制指标:油相中铁含量≤1µg/g。
2.6 腐蚀监检测
腐蚀监检测方式包括在线检测(在线 pH 计、高温电感
或电阻探针、低温电感或电阻探针等),化学分析、定点测
厚、腐蚀挂片、红外热测试、烟气露点测试等。各装置应根
据实际情况建立腐蚀监检测系统,保证生产的安全运行。
加热炉应定期进行红外热测试。
注剂点与注水点正对处应安排定点测厚点,注水点之后
温度 5℃,硫酸露点温度可通过露点测试仪检测得到或用附
件烟气硫酸露点计算方法估算。
3
2.3 电脱盐
2.3.1 注破乳剂
注入位置:破乳剂应分级注如入,一级宜在静态混合器
或混合阀之前管道注入,推荐在进装置原油泵前管道注入;
二级宜在原油进各级电脱盐罐静态混合器或混合阀之前。
用量:油溶性破乳剂:推荐不宜超过 20µg/g;水溶性破
2.4.2 注中和剂
位置:塔顶油气管线;
类型:有机胺/氨水,推荐注有机胺中和剂;
用量:注有机胺依据排水 pH 为 5.5~7.5 来确定;注无
机氨水依据排水 pH 为 7.0~9.0 来确定;有机胺+氨水 pH 为
6.5~8.0 来确定。
注入方式:推荐结合在线 pH 计,采取自动注入设备,
确保均匀注入。
类型、原油性质等有关,推荐操作设计范围内。
2.3.7 混合强度
混合强度:混合阀压差推荐 20kPa~150kPa。
2.3.8 油水界位
电脱盐罐内原油与水的界位宜控制在电脱盐罐中心下
部 900mm~1200mm 处,具体数据应根据实际生产中排水中
5
油含量确定。
2.3.9 反冲洗操作
根据原油脱盐脱水情况,每月冲洗三到五次,每罐冲洗
硫含量
%
GB/T380-1977
氮含量
µg/g
NB/SH/T 0704-2010
脱后原油
含盐量 含水量
mgNaCl/L 2 次/日
%
SY/T-0536-2008 GB/T-260-1977
初顶油
硫含量
%
初侧线油
GB/T380-1977
常顶油 常压侧线油 常压渣油
减顶油 减压侧线油
酸值
mgKOH/g
GB/T 18609-2011
T22 或 P22
650
3Cr-1Mo
T21 或 P21
650
5Cr-0.5Mo
T5 或 P5
650
5Cr-0.5Mo-Si
T5b 或 P5b
705
7Cr-0.5Mo
T7 或 P7
705
9Cr-1Mo
T9 或 P9
705
9Cr-1Mo-V
T91 或 P91
705
18Cr-8Ni
304 或 304H
815
项目名称
指标
测定方法
pH 值
5.5~7.5(注有机胺时)
pH 计法
7.0~9.0 (注氨水时)
6.5~8.0(有机胺+氨水)
铁离子含量(mg/L)
≤3
分光光度法(样品不过滤)
Cl-含量(mg/L)
≤30
硝酸银滴定法
平均腐蚀速率(mm/a)
≤0.2
在线腐蚀探针或挂片
2.5 高温部位防腐
加工高酸原油(酸值≥1.5mgKOH/g),如设备、管线材
9
表 6 常减压装置与腐蚀相关的化学分析一览表
分析介质
分析项目
单位
分析 频次
分析方法
含盐量 mgNaCl/L
SY/T-0536-2008
含水量
%
GB/T-260-1977
脱前原油
金属含量
1 次/日、 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µg/g
每罐原 原子吸收光谱法
酸值
mgKOH/g 油分析
GB/T 18609-2011
mg/L mg/L mg/L mg/L
3 次/日 1 次/2 日 1 次/2 日 1 次/2 日 1 次/2 日 1 次/2 日
%
2 次/周
pH 计
HJ/T 343-2007 HJ/T 60-2000 HJ/T 345-2007
HG/T 3527-2008 pH 计
气相色谱
11
3 催化裂化装置 3.1 处理量及原料控制指标 装置应连续平稳操作,处理量应控制在设计范围内,超 出该范围应请设计单位核算。 装置加工的原料油应符合设计要求,原料油的硫含量, 原则上不能超过设计值。当有特殊情况需短期、小幅超出设 计值时,要制订并实施针对性的工艺防腐蚀措施,同时要加 强薄弱部位的腐蚀监测和对工艺防腐蚀措施实施效果的监 督。 监测原料油氯含量,判断分馏塔积盐。 3.2 烟气系统 3.2.1 露点腐蚀: 控制余热锅炉排烟温度,确保管壁温度高于烟气露点温 度 5℃,硫酸露点温度可通过露点测试仪检测得到或用附件 烟气硫酸露点计算方法估算。 3.2.2 水封罐: pH 值:监测水封罐中水的 pH 值,控制 pH 值大于 5.5 (可通过注氨控制 pH 值)。 3.3 分馏塔顶低温系统 3.3.1 分馏塔顶温度及回流控制 核算塔顶油气中水露点温度,控制塔顶内部操作温度应 高于水露点温度 28℃以上。塔顶回流温度高于 90℃。 3.3.2 注缓蚀剂(必要时) 注入部位:催化分馏塔顶油气管线。 用量:推荐不宜超过 20μg/g (相对于塔顶总流出物,连
加热炉燃料。
炉管温度控制:根据使用的炉管材料,控制炉管表面温
度不超过规定值,表 1 是不同材料炉管的极限使用温度。
表 1 各种材料炉管的极限使用温度
材料
型号或类别
极限使用温度(℃)
碳钢
B
540
C-0.5Mo 钢
T1 或 P1
595
1.25Cr-0.5Mo 钢
T11 或 P11
595
2.25Cr-1Mo
乳剂:推荐不宜超过 25µg/g(单级)。 重 质 原 油 ( d420 ≥0.93 g/cm3 ) 或 高 酸 原 油 ( 酸 值 ≥
1.5mgKOH/g):应在储罐区即开始注入破乳剂,注入位置可
在原油进储罐管线,具有码头的企业应在码头输送管线注
入。用量:油溶性破乳剂不宜超过 10µg/g;水溶性破乳剂不
塔河油、胜利油等重质、高酸原油:140~15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