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鼻咽癌转移途径有哪些
鼻咽癌的治疗进展

鼻咽癌的治疗进展作者:朱雪莹李忠来源:《家庭医学·下半月》2021年第10期鼻咽癌是指发生于鼻咽腔顶部和侧壁的恶性肿瘤。
是我国高发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位居耳鼻咽喉恶性肿瘤之首。
鼻咽癌与Epstein-Barr病毒密切相关。
临床常见症状为鼻塞、血涕、耳闷堵感、听力下降、复视及头痛等。
目前鼻咽癌公认和有效的根治性治疗手段为放疗,或以放疗为主的综合治疗。
随着调强放疗等在鼻咽癌治疗中广泛应用,鼻咽癌的局部控制率和总生存率得到显著提高,远处转移成为最主要的失败模式。
肿瘤治疗药物近年来发展迅速,包括化疗、靶向治疗等。
选择合适的治疗模式,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及预后,本文就放化疗、手术、靶向治疗及治疗副作用的研究进展情况予以介绍。
鼻咽癌的放射治疗1.二维常规放疗和三维适形放疗。
鼻咽癌对放射治疗比较敏感,因此,放疗是治疗鼻咽癌的根基。
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常规的二维放射治疗是标准的放疗方式。
但是二维放射治疗的同时会造成周围正常组织结构的损伤。
现在三维适形治疗运用CT图像对肿瘤结构进行三维重建,可以提高靶区的照射剂量,减少正常组织的照射剂量,提高了放疗的有效率。
2.调强放射治疗(IMRT)。
IMRT 是二十世纪末兴起的一种精准放射治疗技术,具有显著的剂量学分布优势,即在提高肿瘤靶区放疗剂量的同时,降低邻近器官辐射剂量,极大提高了放疗的精准度。
临床研究显示,鼻咽癌患者行IMRT治疗时,脊髓的最大照射剂量下降了10Gy,腮腺的照射总剂量也下降了18Gy,能提高对腮腺和脊髓的保护。
3.容积弧形调强放疗(VMAT)。
VMAT 是在图像引导放射治疗技术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新型精准放疗技术,可在治疗前、治疗过程中对肿瘤及周围组织进行实时的CT扫描监控,根据肿瘤情况选择弧形射野数目及入射角度,准确调整射线的照射范围,实现肿瘤的精准治疗。
与IMRT 相比,VMAT的靶区剂量适形度更高,优化后的剂量分布更准确。
4.质子治疗(IMPT)。
鼻咽癌的淋巴结转移解剖分区1

2018/9/15
总论
腔内
超腔
颅底
淋巴结
9/22
鼻咽癌淋巴结转移
淋巴结坏死
2018/9/15
总论
腔内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超腔
颅底
淋巴结
10/22
2018/9/15
总论
腔内
超腔
颅底
淋巴结
2/22
鼻咽癌淋巴结转移
1:肩胛舌骨肌(omohyoid muscle)
2: 胸锁乳突肌胸骨头 (sternocleidomastoid muscle, sternal head)
3:胸锁乳突肌锁骨头 (sternocleidomastoid muscle ,clavicular head) 4:锁骨下静脉(subclavian vein) 5:锁骨下动脉(subclavian artery) 6:臂丛(brachial plexus) 7:胸大肌(pectoralis major muscle ) 8:锁骨(clavicle) 9:斜角肌(trapezius muscle) 10:锁骨上淋巴结(supraclavicular lymph nodes)
Ⅴ区
2018/9/15
总论
腔内
超腔
颅底
淋巴结
7/22
鼻咽癌淋巴结转移
Ⅳ区 锁骨上淋巴结
肩胛舌骨肌
2018/9/15
总论
腔内
超腔
颅底
淋巴结
8/22
鼻咽癌淋巴结转移
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标准
大小:
最小径:
其他区域:≥10mm ⅠB及颈静脉二腹肌淋巴结:≥11mm
形状:长/短径≤2
鼻咽癌的生物学特征与转移途径

鼻咽癌的生物学特征与转移途径鼻咽癌,又称鼻咽鳞状细胞癌,是一种常见的头颈部肿瘤,起源于鼻咽部黏膜。
它具有独特的生物学特征和转移途径,这在理解该疾病的发展和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鼻咽癌的生物学特征以及其转移途径。
一、生物学特征1. 组织学类型鼻咽癌主要有鳞状细胞癌和非鳞状细胞癌两种类型。
其中,鳞状细胞癌占鼻咽癌的绝大多数,约占90%以上。
而非鳞状细胞癌主要包括腺癌、未分化癌和淋巴瘤样癌等。
2. 分子遗传学变异鼻咽癌的发展与多个基因异常及分子遗传学变异密切相关。
例如,鼻咽癌中常见的分子遗传学异常包括细胞凋亡抑制基因P53突变、鼻咽癌亨廷蛋白(EB)病毒基因组存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扩增以及Cyclin D1基因扩增等。
3. 免疫学特征鼻咽癌患者的免疫系统常常处于一种异常状态,存在着免疫耐受,即免疫系统无法有效清除癌细胞。
一些研究指出,免疫耐受与鼻咽癌患者体内特定免疫细胞(如调节性T细胞)的数量和功能异常有关。
二、转移途径1. 直接扩散鼻咽癌的早期转移常发生于邻近组织,如鼻咽腔、颈部淋巴结等。
当肿瘤扩张到临近组织时,癌细胞可以通过直接扩散侵入周围组织和淋巴结,并进而扩散至更远的区域。
2. 淋巴道转移淋巴道转移是鼻咽癌最常见的转移途径之一。
鼻咽癌最早转移到颈部淋巴结,然后沿颈部淋巴道进一步扩散至锁骨上区域的淋巴结等。
3. 血行转移鼻咽癌的血行转移相对较少见,但一旦发生,则往往意味着疾病的晚期。
癌细胞可以经由血液循环进入体内其他器官,如肺、肝脏、骨骼等,并形成远处转移灶。
4. 种植转移种植转移是指鼻咽癌的肿瘤细胞通过浸润周围组织后,形成残株或种植巢,并在原发灶附近形成新的转移灶。
这种转移方式常见于鼻咽癌的复发和局部浸润。
三、治疗策略针对鼻咽癌的生物学特征和转移途径的认识,对于制定更有效的治疗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1. 外科手术早期鼻咽癌患者常选择局部外科手术切除原发肿瘤和受累的淋巴结。
鼻咽癌的晚期死前症状

鼻咽癌的晚期死前症状文章目录*一、鼻咽癌的晚期死前症状*二、鼻咽癌晚期转移症状*三、鼻咽癌晚期的治疗方法鼻咽癌的晚期死前症状1、鼻咽癌的晚期死前症状之营养耗竭引起恶病质癌细胞生长迅速,消耗人体大量营养物质。
患者病重,减少营养物质的摄入。
时间久了,便出现贫血、水肿、乏力,甚至有极度饥饿性营养不良,也就是“恶病质”状态,终因系统功能衰竭而去世。
2、鼻咽癌的晚期死前症状之颅神经症状鼻咽癌向上浸润和扩展,可累及颅神经引起相应的症状,临床上以Ⅴ、Ⅵ颅神经最先受累,随着肿瘤扩展,Ⅲ、Ⅳ及Ⅸ、Ⅹ也受损,而Ⅰ、Ⅱ位于颅前,Ⅶ、Ⅷ位于颞骨岩部,其受侵犯的可能性较小。
3、鼻咽癌的晚期死前症状之出血鼻咽癌的临终前症状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血,鼻咽癌癌病人出血可由于骨髓造血功能抑制、血小板减少所致,也可以因为癌细胞直接破坏血管,或严重的感染破坏血管,导致血管破裂所致。
较大量的失血可引起病人死亡。
4、鼻咽癌的晚期死前症状之脏器损害通常来说鼻癌患者在发展到晚期后由于体内的癌细胞出现大量的扩散,因此就会对其身体中的一些主要器官形成非常严重的损害,然而这时就会影响机体的正常运作,所以就很容易使患者出现死亡的现象。
5、鼻咽癌的晚期死前症状之恶病质一般来说,晚期鼻癌的患者由于其体内的癌细胞生长的过于迅速所以就会导致身体中的营养出现大量的流失,然而这时患者就会出现身体乏力,水肿以及贫血的现象,如果长期这种状况的话就会造成恶病质的问题,因此就会使患者的各项功能发生衰竭,从而就引起死亡。
6、鼻咽癌的晚期死前症状之合并感染晚期鼻癌的患者一般身体的状况是非常差的,然而这时如果病情不得到很好控制的情况下,就会导致一些病毒以及细菌有所横行,所以就很容易发生合并感染的现象,因此就会让患者出现高烧或昏迷的情况,继而会造成死亡。
鼻咽癌晚期转移症状1、淋巴转移导致的症状癌细胞随淋巴转移到颈部,形成肿块,颈部无痛性包块是淋巴转移的最明显症状。
肿块初发于一侧,增大迅速,继之累及颈部对侧。
肺癌转移的途径

肺癌转移的途径一、淋巴转移:淋巴转移是常见的扩散途径。
癌细胞经支气管和肺血管周围的淋巴管,先侵入邻近的肺段或肺叶支气管周围的淋巴结,然后根据肺癌所在部位,到达肺门或气管隆凸下淋巴结,再侵入纵隔和气管旁淋巴结,最后累及锁骨上前斜角肌淋巴结。
纵隔和气管旁以及颈部淋巴结转移一般发生在同侧,也可以在对侧,即所谓穿插转移。
也可向腋下、或上腹部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
二、局部直接蔓延:癌组织沿支气管及肺泡孔向同侧附近或对侧肺直接蔓延,以肺泡细胞癌多见。
也可向四周,如纵隔、心包、横膈、胸膜和肺侵犯,时常由近向远处扩散,以肺鳞癌、腺癌多见。
三、血行转移:血行转移是肺癌的晚期表现。
小细胞癌和腺癌的血行转移较鳞癌更常见。
通常癌细胞直接侵入肺静脉,然后经左心随大循环血流而转移到全身各处器官,常见的有肝、骨骼、脑、肾上腺等。
也可通过血行发生肺内转移。
四、局部种植:常见于手术切口处或胸腔穿刺针孔处。
肺癌转移的防治肺部由于淋巴组织分布广泛,血流运行丰富,因此肺癌病人更容易在早期就发生远处病灶转移,甚至有很多病人是由于发现了与远处转移有关的病症,才去就医并确诊为肺癌的,这确实给治疗带来了非常大的困难。
而不少经过了详细检查,被确认尚未发生远处转移的肺癌患者,可能在手术切除原发病灶几个月或一两年后,会发生远处转移。
其实这些转移病灶早已存在,只是手术之前很小,经过一段时间,它们渐渐长大,才能被影像学或临床检查发现。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即使是原来非常微小的转移灶,随着癌细胞继续增殖,病灶日益开展,同样可致人死命。
针对这局部病人,应考虑手术切除肺癌病灶后,再给予全身的综合疗,以求早期控制。
由于肺癌的转移速度非常迅速,因此那些早期首先发现有肺部原发病灶的患者,在被确诊为肺癌之后,就必须立即做骨扫描、脑CT或磁共振检查是否有远处病灶的转移。
就算没有,也不能麻痹大意,应该听从医生的建议根据个人的情况随时到门诊进展复查,以期将远处病灶转移的可能降到最低。
鼻咽癌会如何转移,要怎么治好

鼻咽癌是一种恶性肿瘤,可发生于鼻腔、咽部等部位。
转移是癌症治疗的重要问题之一,对于鼻咽癌而言,也不例外。
那么,鼻咽癌会如何转移,以及如何治疗呢?本文将为您介绍相关内容。
鼻咽癌的转移途径鼻咽癌的转移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1. 直接侵犯:鼻咽癌生长在鼻咽部位,可通过局部淋巴结或者周围组织直接的生长和侵犯,形成局部转移。
2. 淋巴转移:鼻咽癌常通过颈部淋巴结进行转移,尤其是颈淋巴结转移很普遍,严重影响治疗效果。
3. 血行转移:随着癌细胞的恶性演变,可以侵犯血管,并通过血行系统转移到其他器官,如肝脏、肺、骨等。
治疗方案鼻咽癌的治疗方案通常是手术、放疗或者化疗。
具体方案应根据患者的肿瘤特征、病情、年龄和身体条件来进行选择。
1. 手术:手术是鼻咽癌的主要治疗方式之一,适用于早期鼻咽癌,或者化疗和放疗无效的晚期鼻咽癌。
手术可通过切除肿瘤和局部淋巴结的方式达到治疗效果。
2. 放疗:针对局部淋巴结及表浅肿瘤,单纯采用放疗的效果与手术类似。
对于肿瘤已经扩散的患者,放疗可与化疗联合使用,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3. 化疗:化疗常与其他治疗方式联合使用,以控制血行转移和降低局部复发率。
但是化疗药物对身体有一定毒副作用,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4、中医治疗:中医治疗鼻咽癌,不是简单的扶助病人元气,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更重要的是通过整体观念,辨证论治,通过调整机体内脏腑、气血、阴阳平衡,重新建立人与自然,机体内环境的和谐正常状态,从而抑杀体内残留的癌细胞,有效的减少癌症复发转移的几率。
袁希福老中医认为癌症的病机非常复杂,但主要病机可以概括为“虚、瘀、毒”,如果不从根本上彻底调理紊乱的内环境,就不可能长期稳定,更不可能提高治愈率。
因此,他认为在治疗中仅着眼于局部是不够的,要想达到治疗目的,必须全面调理、重点用药,最终达到自然状态下的阴阳平衡。
需要注意的是,在治疗过程中,患者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计划,并要遵从医嘱做好药物治疗和体检工作。
鼻咽癌晚期不认识人了还有多久

在我国,鼻咽癌是高发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为耳鼻咽喉恶性肿瘤之首,鼻咽癌的早期症状不明显,易漏诊、误诊,会导致病情贻误到晚期。
在晚期患者可能会出现各种不同的并发症,有些症状严重者甚至可以致命,这就让患者及家属不得不担忧。
那么,若是出现鼻咽癌晚期不认识人了还有多久呢?下面,我们就来简单介绍下。
鼻咽癌晚期不认识人了与生存期的关系什么情况会导致鼻咽癌患者不认识人了呢?这无非两点,要不是脑子问题,什么精神异常、记忆力下降、健忘导致认不出人,要不是视力问题,视力模糊看不清人。
而这又与鼻咽癌有什么直接关联呢?其实,鼻咽癌晚期可怕之处在于肿瘤病灶的远处转移、广泛扩散。
当肿瘤病灶经血液循环转移到脑部的时候,随着肿瘤的生长体积增大,会影响到脑部神经功能,患者的精神、视力功能都由大脑直接掌管。
被肿瘤压迫的脑部,就会导致患者出现精神异常、视力下降等临床症状,家属能看到的表现就是患者不认识人了。
鼻咽癌晚期患者不认识人了,也就侧面可以看出患者可能发生了脑转移,患者癌情又继续发展,那么患者的生存期自然也会相应缩短。
不过具体多久,因人而异,要看随后的肿瘤治疗疗效与患者的体质。
如何延长不认识人的鼻咽癌晚期患者生存期?患者及家属会问:鼻咽癌晚期不认识人了还能坚持多久?还是想要对症状与生存期的关系有大概了解,好尽早预防,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我们说具体生存期与治疗疗效、患者体质相关。
体质的好坏决定患者能否继续耐受治疗,疗效的好坏重在抑制鼻咽癌复发、转移,控制癌情进展。
故,延长与否,关键在于控制复发与转移。
在这方面,中医相较于西医有其优势,西医注重对肿瘤的攻伐,主要是灭杀肿块,缩小病灶。
但西医治疗后会有较大副作用,鼻咽癌易再次复发、转移。
而中医却可以维持机体免疫功能与肿瘤的对抗平衡,达到长期预防病情反复的目标。
鼻咽癌并非认知中的肿块,而是全身性疾病。
据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学会全国委员、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袁希福院长指出:鼻咽癌病因不明,但其发生、发展、转移有一定规律性。
癌症的几种转移途径

癌症的几种转移途径转移是恶性肿瘤重要的特征之一,是指肿瘤细胞从原发的部位扩散到身体的其他部位,并再次增殖成为肿瘤病灶,这个病灶也就称为转移灶。
一般来说,肿瘤发生转移往往提示肿瘤进入了偏晚的期别,给治疗会带来一定的困难和挑战。
那么肿瘤到底是如何发生转移的呢?各种转移方式又各有什么特点呢?肿瘤转移主要有直接浸润、血行转移、淋巴转移和种植转移等几种途径:1.直接侵润直接侵润即是指肿瘤细胞直接侵入周围临近组织,从而引起肿瘤的增大和扩散。
在几种肿瘤转移途径中,直接侵润由于肿瘤只累及周围的组织,所以往往这种转移是最容易预测的。
虽然大都在预料之中,但是直接侵润也会引起相当麻烦的后果,比如直肠癌直接侵入膀胱,肺癌局部侵润食管等等。
这种情况往往难以手术或者需要联合脏器切除,因而在临床工作中对局部组织受累情况的评估也是非常重要的。
2.血行转移众所周知,人体中遍布着错综复杂的血液循环系统,仿佛是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将营养和氧气源源不断的输送到身体的每个部分。
当肿瘤细胞侵入了这样的血管中,也会随着血液循环快速转移到距原发灶较远的器官,进而生根发芽,生成新的肿瘤转移灶,进而引起相应的危害。
由于血行转移的肿瘤细胞常沿着血流方向进行传播,就像是高速公路上从一站到下一站,因此各器官肿瘤的血行转移部位很大程度上是可以预测的,但是由于循环系统的复杂性,在高速公路之间可能还存在着难以统计的乡村小路,因此血行转移的预测难度要大大高于局部侵润。
3.淋巴转移可能很多人都听说过“淋巴系统”这个词,但是对其真正含义却较少理解。
实际上身体中除了遍布着由心脏、血管等组成的血液循环系统,还存在着一套由淋巴结、淋巴管等组成的四通八达的淋巴系统,其主要起免疫防御的作用。
与血行转移相似,肿瘤细胞也可通过进入淋巴循环而发生转移,在临床上这种情况其实更为常见,主要表现为区域淋巴结的受累,偶尔也会出现远处淋巴结构的转移。
4.种植转移顾名思义,种植转移是指某些肿瘤细胞能够像种子一样,播撒在哪里就在哪里生根发芽,形成一个转移病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晚期鼻咽癌转移途径有哪些
晚期鼻咽癌转移途径有哪些?鼻咽癌到了中晚期,患者常会出现转移症状,转移症状能否及时治疗直接关系到治疗效果。
那么,晚期鼻咽癌转移途径有哪些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
鼻咽癌晚期转移症状有哪些:
1、淋巴转移导致的症状
癌细胞随淋巴转移到颈部,形成肿块,颈部无痛性包块是淋巴转移的最明显症状。
肿块初发于一侧,增大迅速,继之累及颈部对侧。
2、鼻咽癌脑转移症状
因为肿瘤生长的迅速及周围严重的水肿,颅内压增高的症状比较明显,患者会出现头疼,恶性呕吐,嗜睡,乏力,偏瘫,偏语,失语,共济失调,眼震等临床症状。
3、鼻咽癌肺转移症状
鼻咽癌肺转移多位于两侧肺野中外带,左肺和右肺出现转移的机会相等。
常为多发性转移,病灶呈圆形,边缘光滑。
约5%的病例为孤立性结节,应与原发性肺癌鉴别。
肺转移早期常无症状,肿瘤侵犯胸膜引起胸积液,患者就会出现咳嗽、胸痛和气促。
4、鼻咽癌骨转移症状
鼻咽癌骨转移的好发部位是脊椎骨、盆骨和肋骨。
当肿瘤长大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压迫或刺激感觉神经末梢,或引起骨质破坏而出现疼痛。
骨痛表现为持续性,夜间较为严重。
随着转移灶的形成,患者会表现出病理性骨折,若转移灶在脊椎,还会造成四肢无力、瘫痪等。
也会有部分患者表现出低热和贫血。
鼻咽癌常见症状表现有哪些?鼻咽癌的出现给患者的生理以及心理都造成了严重的伤害。
由于鼻咽癌极易与鼻炎或者其他鼻咽部的疾病相混淆,很容易被忽视,延误最佳治疗时机。
那么,鼻咽癌常见症状表现有哪些呢?下面我们跟着专家一起来了解。
鼻咽癌症状表现分别有哪些:
耳部体现
耳部体现为在病况发生的时分患者的耳朵也会呈现病变反响,详细体现是一侧耳闷、耳聋或重复耳阻塞感等。
鼻咽腔方位藏匿,早期体现含糊,当患者呈现一侧鼻出血、吸涕带血、一侧耳闷、一侧头痛、复视和颈部肿物时,应及时就医,重复查看。
鼻部体现
鼻部体现为在起病的过程中,患者的鼻部会呈现显着的发病体现,这是需求要点医治的。
详细体现是一侧鼻堵,鼻出血,早期可仅有鼻涕带血或吸涕带血。
颈部肿块
这是患者能够进行自我诊断的一个典型体现,在临床上半数以上的患者在确诊时已有淋巴结搬运,不少患者以颈部肿物作为首发体现,肿块多坐落颈侧部上方,质硬,活动度差。
此外,瘤子可沿颅底向颅内侵略,侵略多个颅神经,一侧头痛和复视可于疾病较早期呈现。
文章转自兰州治疗肿瘤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