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结构--并列式

合集下载

并列式议论文结构

并列式议论文结构

并列式议论文结构
并列式议论文结构主要由两种类型组成:对比型和选择型。

对比型的结构主要是将两个或多个事物进行对比,进行分析和评价。

结构如下:
1. 引言:简要介绍讨论的问题,并提出观点;
2. 对比段落1:介绍第一个事物或观点;
3. 对比段落2:介绍第二个事物或观点;
4. 对比段落3:介绍第三个事物或观点(如果有的话);
5. 总结:总结对比的结果,给出自己的结论。

选择型的结构主要是从多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最佳的观点,并进行论证和分析。

结构如下:
1. 引言:简要介绍讨论的问题,并提出多个选项;
2. 论证段落1:对第一个选项进行论证和分析;
3. 论证段落2:对第二个选项进行论证和分析;
4. 论证段落3:对第三个选项进行论证和分析(如果有的话);
5. 结论:选择最佳选项,并给出理由和分析。

无论是对比型还是选择型的结构,都要注意逻辑清晰,段落之间的过渡流畅,用词准确,语句通顺。

同时,在引言处和结论处要明确自己的观点和立场,让读者清楚地了解自己的立场和论证思路。

议论文的结构

议论文的结构

“?”能引发人们对自然现象的思考,从而推动科学的进步。 身为天主教神职人员的哥白尼对地心说大胆地提出了怀疑,终于 成为日心地动学说的创始人,沉重地动摇了封建神学的统治地位。 牛顿由苹果落地而提出疑问,终于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故事更是 传为科学史上的一段佳话。爱因斯坦在介绍他成功的经验时说: “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的追究问题罢了。” 正是这样大胆的质疑,对任何事情都要问为什么的精神才使科学 有了今天这样的长足发展。 “?”能启发人们对社会、对世界的思考。《苏菲的世界》 这本书里,一个小女孩面对“你是谁?”“世界从何而来?”的 问题开
(一)议论文结构——层进式
引论:借老子的话反托引论
议 论 结 构
本论
分 论 点 一
因为“新”
所以要 “先”
分 论 点 二
因为“先”
必然有 “险”
分 论 点 三
因为“先”
而有“安”
结论:那些敢为天下先的改革者形象实在是可歌可泣的
(一)议论文结构——层进式
在追求中认清自我价值(2006年)
傲然挺立于飞沙走石的沙漠之中的胡杨,创造了“三百年不死,三百年 不倒,三百年不朽”的奇迹,它们追求的是与沙漠抗争的坚强与不屈,却从 不向往微风吹拂、细雨飘落的江南水乡。在不屈信念的追求中,它们保持了 最真的自我,认清了自我价值的真正所在。 人生亦如此。人应该有所追求,但不是盲目地追求。保持一颗清醒的头 脑,认清自我,才能更好地实现人生的价值。 诗人屈原,在人生中能保持最真实的追求。他没有在尔虞我诈的官场中 同流合污,而是发出了“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的感慨; 他没有在污浊的官场中“随其流而扬其波,哺其糟而啜其醴”,宁愿投身汨 罗,也不愿污其追求。他在人生的追求中,从不忘自我的真正价值,在现实 的考验面前,他留给我们的是流芳百世的美名。 人生的追求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就像婀娜多姿的杨柳向往多姿多彩的春 天,鸟儿向往蓝天白云一样,应永远记住自己最真实的身份,认清自我价值, 而不可以超越这个极限,去做不自量力的事。

议论文基础结构模式—并列式结构 课件ppt31张PPT

议论文基础结构模式—并列式结构 课件ppt31张PPT
议论文基础结构模式(二)
并列式结构
一 知识概述
议论文的主体部分,要按一定的方向展开论述。这种议论的方向 或角度,叫做向度。 “向度”有四个: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何果。一般情况下, 一 篇高中生议论文作文,其本论部分只要从这四个向度中选择一个 或者两个展开即可。 并列式结构是议论文基础结构技巧之一。即在论证的过程中,将 论点分成并列(平行)的几个方面,从同一个议论向度的不同角 度进行论证。
辅佐他们。管仲带兵阻击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带钩,小白装死逃脱。 后来小白即位为君,史称齐桓公。鲍叔对桓公说,要想成就霸王之业, 非管仲不可。于是桓公重用管仲,鲍叔甘居其下,终成一代霸业。后 人称颂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春秋五霸”之首。孔子说: “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司马迁说:“天下不多 (称赞)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五 分论点常见润色方法
①事实型补充
事实型补充的方法在使用时,一定要
示例1:《战“疫”的青春更昂扬》
极俭省地对事实进行高度概括,事例
分论点一:战“疫”显担当。
选择也要具有典型性和普遍性,同时
分论点二:战“疫”显活力。
还要兼顾并列式结构分论点在句式上
分论点三:战“疫”显光芒。
的排比要求。
补充:
分论点一:战“疫”速度彰显了中国青年不畏艰险、勇毅前行的担当。
【佳作品析】
开头——分论点1——结尾
不以贫贱易相知,赤子之心待友朋。鲍叔牙这份待人以诚的澄澈, 让我心仪。
同学们,谁不想拥有一份真知相待、披肝沥胆的友情?高山流水 遇知音,管鲍之交情义真。管仲何其幸运,有这样一位挚友。你微贱 为物所役时,我来支援;你为小吏而被罢免时,我来安慰;你带兵打 仗行为为士兵所猜忌时,我来安抚军心……我信任你,贫贱不易,生 死不移。这片赤诚之心、淳真之意,澄澈如斯,令人感动。 “生我 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做人当如鲍叔牙,待人以诚,交友以真, 如一泓澄澈之泉汩汩流淌,滋养万千世人的心房。

议论文并列议论文结构

议论文并列议论文结构

常用议论文结构------并列式结构并列结构模式一:第一步:引论(提出中心论点、分论点)论证分论点1:论据+分析论证第二步:本论论证分论点2:论据+分析论证论证分论点3: 论据+分析论证第三步:结论(照应全文)开头部分:起兴,提出总论点第二部分:并列结构分论点一: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利于亲情的沟通。

分论点二: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利于友情的沟通。

分论点三: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利于爱情的沟通。

重申观点语言是沟通的钥匙①假如沟通是一扇门,那么语言就是这扇门的钥匙。

如果沟通的门通向的另一方是漆黑的深夜,那么语言的钥匙便引领着你走向皓月当空,繁星满天;如果沟通的门通向的另一方是一望无际的沙漠,那么语言的钥匙便引领着你走向鸟语花香的绿洲;如果沟通的门通向的另一方是浩瀚无边的大海,那么语言的钥匙便引领着你走向如宗悫般“乘长风破万里浪”,如毛主席般“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语言在沟通中是多么地重要!它是一把闪光的钥匙,使沟通直接到达人的心坎上。

(起兴,亮出观点,阐明语言对沟通的作用,清晰地让阅卷者看到文章的中心意思)②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利于亲情的沟通。

(分论点一)诚然,父母们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然而,当子女跌倒时,是痛斥“没用的东西,怎么搞的”,还是送以一句“这次是有点失策,下回努力”,即会收到截然相反的效果。

当子女摘吃了早恋的禁果时,父母们是郑重声明:“那不行,绝对不行”,还是先说一句“你的心情爸妈能理解”再述之以理,效果更不用提起。

尽管沟通的心都如月光般皎洁,但语言的表达却让沟通的效果不一样。

可见,亲情的沟通,要用好语言的钥匙。

(呼应标题)③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利于友情的沟通。

(分论点二)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与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都用优美的语言送走了友人,达到了友情的沟通。

李白《蜀道难》一文中劝说友人归来的语言精辟,达到了友情的沟通。

从李白的“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可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友人便从言语中感受到友人的关怀,沟通也便到了心坎。

议论文的三种基本结构

议论文的三种基本结构

议论文的三种基本结构议论文的三种基本结构议论文,又叫说理文,是一种剖析事理,论述事理,发表意见,提出主张的文体。

作者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辨是非、举例子等方法,来确定某观点正确或错误,树立或否定某种主张。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议论文的三种基本结构,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议论文基本结构1、并列式:(1)并列分论点:(中心论点——分论点一——分论点二——分论点三——结论,照应全文)(2)并列论据:(引论——本论——结论)2、对照式:正反论述:(提出中心论点——正面阐述——反面阐述——结论)3、层进式(递进式)议论文(一)——层进式结构层进式的文章一般有三种格式:(一)将中心论点进行分解,分成几个分论点,这些分论点之间的关系是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

层间可用诸如“不仅……而且……”“……况且”等关联词语过渡,同时又以此反映层次间递进的关系。

例:严于解剖自己1、要不断进步,必须无情地“解剖我自己”。

2、论述如何才能“解剖”好自己。

①对自己要有自知之明。

(这是“解剖”好自己的前提。

不了解“病”在哪里,就无从下刀。

)②光有自知之明还不够,还要勇于自我批评。

(这是解剖好自己的途径。

不开刀,就无从去“病”。

)③自我批评的勇气来源于对真理的追求和崇高的信念。

(这是解剖好自己的关键。

不掌握开刀的规律,刀就开不好,也就难以真正去“病”。

)(二)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安排论证结构,即围绕中心心论点回答三个问题:①是什么,②为什么,③怎么办。

例:实现心中的理想每个人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天使。

何谓“天使”呢?天使就是心中向往的东西,渴望实现的美好的东西,正如你的理想。

要实现心中的理想,必须用心地雕琢心中的天使,用你手上的雕刻刀,把天使雕刻出来,展现出来。

“天使”展现了微笑,理想之花绽放着光彩。

(是什么)理想是你在黑暗中指路的明灯,理想是你在迷失方向时的指南针,理想还是你焦急干渴时沁人心脾的清泉,理想是我们人生重要的部分,而人生不断前进的动力是为了实现理想,为了雕琢心中的天使,使天使成型,使理想成型。

议论文结构——并列式

议论文结构——并列式
——并列式结构
一、议论文文体特征
1.论点 作者所持的观点和看法
2.论据 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
3.论证 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方法
三要素
论点
是一篇文章的灵魂、统帅, 任何一篇文章都只能有一个中心 论点,一般可以有分论点。
论点应该鲜明、准确、概 括,绝不可模棱两可,让 人捉摸不定。
论据

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有事实论据
•课堂写作训练
•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需要合作。
联系抗疫中有些国家的傲慢与偏见,请同 学们以“宽容”为话题,写一篇 800字的议论文。
• 要求:书写工整,运用的事例和名言能符 合论证观点,条理清楚。
写作角度
1、忍让一下海阔天空,宽容处事风平浪静。 2、宽容需要容忍别人的缺点。 3、宽容使友谊更加牢固。 4、不计前嫌成大事。 5、宽容需要理解。 6、多一点宽容多一份爱。 7、宽厚待人才能获得别人的爱戴与敬重。 8、宽容不能丧失原则,姑息纵容。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 人一生有两件事要做:行动和等待。 在抗击新馆疫情中,我们在等待,等 待疫情结束。在家上网课时,我们也 在等待吗?
• 请以“等待”或“行动”为话题, 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并列式结构议论 文。
例如: 请以“说勤”为例,提
中心论点,并列分论点。
俗话说: 一勤天下无难事。唐代 文学家韩愈说: 业精于勤。学业的精 深造诣来源于勤( 开篇:中心论点)
并列分论点1、 并列分论点2、 并列分论点3、
勤能补拙 勤出成果。 勤出智慧。
说“勤”

俗活说:“一勤天下无难事。”唐代文学家韩愈
也说“业精于勤”。所以,学业的精深造诣来源于勤。
我想每一个渴望得到真知和成功的人, 是一定能体会勤的深刻含义的。

议论文写作指导——模式篇——并列式

议论文写作指导——模式篇——并列式
提出论点):诚信是做人之本
分论点1:诚信如花,花心蕴含坚贞不渝的爱 本论 论证论点 分论点2:诚信如树,树根凝汇千古不变的友情 分论点3:诚信如土,土里根植着赤胆忠心的爱国情
结论(照应全文)深化话题 重申观点
注意点
平行排列的各个分论点是按照同一 的划分标准概括出来的,是正确的、有 价值、有针对性的;分论点必须能支撑 起中心论点;各分论点之间具有逻辑性, 几个并列的分论点的内容不可交叉,不 可重复 ,不可包容,不可矛盾。
古往今来,还有许多有志之士遭遇 失去、身处困境却努力自强,他们终于 活出卓越的人生。古有文王拘而演《周 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 乃赋《离骚》;司马迁惨遭极刑而忍辱 负重写出《史记》。近有史铁生、霍金 等身残志坚,成就人生的。一首《千手 观音》让无数人震撼!残奥会上体育健 儿精彩的表演激励了无数人。这些人都 是在人生失意之时能坦然面对失去的事 实,重新开辟新的天地的典范。
分论点分类标准不一致。前两个分论点是从拼 搏的作用角度来谈的,第三个是从拼搏的来源 方面来谈的,分类标准错乱。
中心论点:做学问应当勤学好问 分论点一:做学问应当虚心请教、不耻下问 分论点二:做学问应当有发问精神 分论点三:做学问应当勇于探索、大胆怀疑 总结归纳全文
分论点重复,也并未提及“勤学”。
2、你认为下面这篇文章是否存在问题? 请说说原因。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在人生 征途中,因种种原因,有许多人会出乎意料 地遭遇失去----失去财物,失去既得利益,失 去健全的肢体,失去升学、就业、晋级、发 财的机会……万一遭遇失去,我们该如何面 对?悲伤、哭泣、抱怨是徒劳的。我们应该 坦然面对失去的现实,以顽强的意志笑对人 生,扬起理想的风帆,这样我们才能重新获 得生活的希望和乐趣,才能真正活出人生的 价值。

议论文的结构之并列式

议论文的结构之并列式

一、并列式结构在论证思路中,或者是把分论点并列起来,或是把论据并列起来,这就是并列式。

(一)分论点并列式把分论点并列起来,是为了论述的方便,将文章的中心论点分解成几个平行的、并列的分论点。

它们从不同的角度, 不同的侧面对中心论点或论述的中心问题展开论证。

列式的各个分论点,看起来是各自独立的,其实是紧密相关、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

其结构如下:引论(提出论点)分论点(1)+论据+分析论证分论点(2)+论据+分析论证分论点(3)+论据+分析论证结论(总结全文)(二)分论据并列式为了充分地摆事实、讲道理,有时候就需要把几个不同角度的论据并列起来。

要避免从同一角度选择论据;从同一角度选择论据,就缺乏广度,导致论据复沓单调,论证也就显得以偏概全、苍白无力;而从不同角度选择论据,既丰富全面,使论证广泛展开,又典型精练使文章严谨有力。

分论点并列式范文:(话题细节)细节的魅力有一种颇为流行的话:看历史要看大势,看形势要看主流,看人物要看大节。

这自然没错。

但小事、细节也以其生动、直观、真实的特点而显得更鲜活,更有魅力,为人所喜闻乐见,津津乐道,而且也可由小见大,见微知著。

细节可定胜负。

中日甲午海战前,日本间谍化装到中国军舰上侦察。

当时,中国的军舰在吨位、数量、火力上都胜于日本,举国上下一片陶醉,以为中日海战,中方必胜无疑。

可是中国军舰的炮塔上居然横七竖八晾着短裤、袜子,日本间谍就把这个细节写在情报中,并分析道:这是一支纪律松弛,管理混乱的军队,不会有强大战斗力。

正如此人所料,海战一开,中方惨败,几乎全军覆没,先进的军舰也都成了日军的战利品,胜负在战前的细节中其实已显露无遗。

细节可知兴衰。

抗日战争期间,华侨领袖陈嘉庚率团到国内访问,他先到国统区,国民党用一顿800大洋的盛宴来款待;他后到延安,毛泽东则用几元钱的家常便饭为他接风。

一奢一简,使他看清了国民党“前方吃紧,后方紧吃”不可挽回的腐败堕落,看清了共产党同仇敌忾、艰苦抗战的勃勃生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议论文结构--并列式
议论文结构--并列式
议论文须言之有理,言之有据,而有理有据须建立在言之有序的基础上。

这序就是结构。

一篇好的议论文肯定是一篇讲究构思、结构清晰的文章,
而这种文章往往也是最容易吸引读者眼球的。

10.一个原则。

在进行谋篇布局时,一定要遵循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原则。

根据这些标准,注意两点要求:完整、清晰。

11.两套思路。

一是三段论式。

基本思路是提出问题(提出中心论点)——分析问题(认证中心论点)——解决问题。

二是因果分析式,基本思路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这两种思路是比较普遍的,也是实用的,一般作文题都可以用这两种思路来构思成文。

议论文的结构通常有四种模式,即:并列式、总分式、对照式、层进式。

以下
我们先学习并列式。

并列式结构一般也分为两种,一是分论点并列式,二是分论据并列式。

三、并列式模式结构:
(一)分论点并列式
写作步骤:
1、首先提出一个论证总题
2、在本论部分围绕总题列出几个平行的具体论点,分别予以论证,从各个方面阐释总题,做出结论。

具体要求:
1、选择的分论点从数量上说,至少是三个方面或更多的方面。

2、分论点1+分论点2+分论点3+……中心论点。

各分论点之间处于同等地位,但不能重复,不能相互包括,也不能相互交叉。

3、要避免从同一角度选择论据;从同一角
度选择论据,就缺乏广度,导致论据复沓单调,论证也就显得以偏概全、苍白无力;而从不同角度选择论据,既丰富全面,使论证广泛展开,又典型精练使文章严谨有力。

4、并列式议论文特别要注意的是避免给人有泛泛而谈的感觉,要注意点题。

例文一:
选择诚信
人生,漫漫长路远,纷繁诱惑多。

人,作为微小而孤独的个体,在人生的选择题前,无可避免地徘徊起来。

在一个又一个渡口上,在一次又一次险象中,人,究竟能选择什么,该选择什么?我首选诚信。

选择诚信,因为它比美貌来得可靠。

没有美
貌的人生或许是没有足够亮点的人生;但若没有诚信的人生则足以是没有一丝光明的人生。

你可以不是潘安,你也可以不是西施,但你不可以失去别人对你基本的信任。

人,以诚为本,以信为天。

没有诚信,生存世间的你可要作一粒悬浮其中的尘粒?
选择诚信,因为它比机敏来得憨实。

诚信好比一个乡间小伙,他每日只知弓着黝黑宽阔的脊梁在人生的沃土上默默耕耘;机敏则更像一个电脑黑客,他总是那样才思敏捷头脑灵活,却总是不露真相叫人紧张。

在人生的剧本里,一位老实踏实的演员总要比一个奸诈精怪的角儿更受观众青睐。

选择诚信,因为它比金钱更具内蕴。

举着金钱万能旗号东奔西走的人生注定是辛苦乏味的人生,满身的铜臭最终带来的也不过是金钱堆砌而成的冰冷墓穴;而诚信,能给人生打底润色,让人生高大起来,丰满起来,它给生命灌注醉人的色泽与丰富含蕴,让生命在天地之
中盈润注目,善始善终。

选择诚信,因为它比荣誉更具时效性。

没有一蹴而就的业绩,没有一成不变的江山。

没有人可以顶着荣誉的光环过一辈子。

荣誉是短暂的,它只是人生旅
途上一小片美丽的风景,它再美丽,也只是一小段的人生;但诚信是培植人生靓丽风景的种子,你一直耕耘,就会一直美丽,你将诚信的种子撒满大地,你的人生将会美丽到天长地久。

选择诚信,是正确之选。

在你一一权衡之后,在你层层过滤之后,你会猛然发现,在人生面纱下最迷人的,原来是那
最没有矫饰、最朴实不花哨的诚信!你会发现,没有了诚信,生活原来是那样的索然无味!
在人生与风浪的洗礼中,有了诚信,你就用最阳光的心情高唱吧。

若为人生故,诚信不可抛!
(2001年高考满分作文)
【点评】
本文的说理非常成功。

原因有二:一是客观、冷静而又饱含感情地分析了美貌、机敏、金钱等失去了诚信后的危机,显得全面而科学;二是用散文或诗一般的语言说理,显得活泼生动,具有可读性,富有吸引力;三是说理不矫揉造作,不生硬牵强,如谈话一般,娓娓道来,显得朴实亲切。

因此,该文虽然创新成分不浓,但仍是一篇难得的佳作。

(二)分论据并列式
写作基本要求:
主体部分是横向展开的,各层次之间是并列关系。

在论证过程中,为了充分摆事实,讲道理,把几个论据并列起来,这几个论据之间的关系是平行的。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60分)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是唐诗中的名句。

有人说,这是歌咏春天的美好品格;有人说,这是暗指一种恬淡的做人境界;有人说,这是叹息细雨、闲花不为人知的寂寞处境;有人说,看不见、听无声并不等于无所作为;还有人说,这里的情趣已不适合当今的世界……请你根据自己读这两句诗的体会,展开联想,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拟题目,自定角度。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全文不少于800字。

例文二:
细雨未必看不见,闲花未必听无声
人,活在世上,不仅仅为了每天的三餐饭,也不仅仅为了铜臭,而是为了灵魂的永存。

皑皑白雪,你是否已迷失了归途的方向;浓密的森林,你是否已看不清灿烂的天空。

忘记自己的细微,忘掉自己的渺小,在雪地中奔跑,拨开森林的迷雾,你的身影将会变得高大,你的人生也定会精彩。

仰天长啸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李白,不畏贵妃研墨,力士脱靴的后果,不畏玄宗的赐金放还。

虽有昭昭明月之德,日月齐辉之才,终化为泡影,他是长安的细雨,他是朝庭的闲花,他空有满腔的抱负却无计可施,但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仍高歌高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他把对朝庭的失望,对自己的希望化作了人类不朽的诗篇,这滴春雨,这片闲花,化作无数的雨滴,无数的鲜花,落进千家万户,洒遍中华大地。

胸纳幽兰
,神容主若。

他,一个不爱仕途,但爱美人,不爱富贵但爱超然的翩翩公子,虽出身显赫却博古通今,虽是奴才却不甘做奴才。

他叫纳兰容若,与康熙相伴了31年的臣子。

在他的生命中,他的主子驱使了他的一切,雪藏了他的才华。

他只能做康熙的陪衬,做君王身边
的细雨闲花,但即使如此,仍然没有人能漠视他的才华,他把幽怨化作了一支笔,书写了人生若只如初见的凄婉情怀。

他忧郁而终,短短31载,弹指一挥间,却创作出人间最动人的诗词。

这滴细雨,这片闲花,发出炫目的光,震撼你我的心灵。

萧红,近代最伟大的女作家,却饱受了人世间的一切悲苦——亲人逝世,家族歧视,爱人背叛,恩师离去,穷困潦倒……在这样的情况下,她把人间的悲苦都化作了笔下灵动的文字,随着呼兰河水,汨汨流去。

她是家庭的细雨,爱人的闲花。

就是这滴细雨,这片闲花,给中国文坛注入了清泉,注入了活力。

他们曾是社会中最不起眼的小人物,却也在历史上留下了高大的背影。

他们拥有不同的人生,不同的经历,却共同昭示了一个道理——细雨未必看不见,闲花未必听无声。

相信自己在皑
皑白雪中终会找到归途的方向,在森林中终会看到明媚的阳光,虽然我们在宇宙中微小得如细雨闲花,但只要努力,不向命运低头,终有一天我们的灵魂会照亮未来。

细雨一定看得见,闲花定然听有声。

【点评】
在众人都写看不见,听无声般潜移默化的情愫之时,本文却大胆地翻出了一层新意:细雨未必看不见
闲花未必听无声。

而且十分新颖地将细雨、闲花理解为:一种无畏精神——它是李白的傲骨;一种眩目才气——它是纳兰容若的生花妙笔;一种抗击苦难的毅力——它是萧红的灵动文字。

看得见啊,听有声!李白、纳兰容若、萧红,谁不是如雷贯耳,事业人生的集大成者?这就是灯塔,这就是方向,是我们普通人生的灯塔,是我们普通人生的方向。

有理有据的论说真是叫人不得不折服!
教学过程:
1.学生板书两篇例文的提纲
2.在学生板书时,教师提示参考示例:教材第八章第二节第20磨难。

3.学生讨论分析:
1、并列式结构中,分论点表述有何特点?
2、分论据并列式中,论据的选择有何规律?
四、根据例文一并结合教材第八章第二节第20磨难,师生共同小结分论点的表述特点:
摆在句首,紧扣中心论点,句式统一,语言简洁,内容不能重复交叉。

五、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示例
六、写作思路指导
学生提出中心论点后,只要围绕中心论点问一个为什么,就能找到提出分论点的方向。

(分析例文一和示例)
1.解答分论据并列式中,论据的选择有何规律。

2.课堂训练:
将本次周考作文重新拟一个并列式提纲。

九、讲评
十、课后练习:
话题:1、细节(分论点并列式)。

2、守护心灵的空间(分论据并列式)。

要求:1、任选其中一个题目,完成提纲。

2、文体:议论文
3、结构模式:并列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