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时 20以内退位减法整理和复习(二)(导学案)

第13课时  20以内退位减法整理和复习(二)(导学案)
第13课时  20以内退位减法整理和复习(二)(导学案)

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人教版一年级数学

第二单元:20以内退位减法整理和复习(二)导学案

学校班级一()班主备人

参备人审核人

课题20以内退位减法整理和复习课时—总课时14-13

学习目标1、对本单元20以内退位减法进行归纳整理,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能够熟练地进行20以内退位减法的口算。

2、培养学生归纳整理的能力。

3、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难点沟通联系,合理、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

课前预习课本第25~26页练习六部分练习。

课型整理和复习课教学准备插图

导学流程

导学步骤具体内容复备栏

1、导(导课题、目

标)

师:这节课我们大家一起来整理和复习第二单元所学的知识。

2、学(出示预学案,

学生自学或合作学

习)

复习20以内进位加法、退位减法。

1、口算。

7+5= 12-5= 8+6= 18-9=

12-4= 6+9= 14-5= 16-8=

5+8= 14-6= 2+9= 7+7=

2、完成练习六第2题。

○1差是6、7……的算式有那几道?想不出的可以看减法表。

○2差是7的退位减法算式你都能说出来吗?

○3你还能说出一组差是几的退位减法?

3、说一说,再计算。

出示下图,学生先说出图意,再列式计算。

●●●●●●

●●●●●●

□+□=□□-□=□

□+□=□□-□=□

4、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六第5题。

3、练(以固学案出

示,检查学生学习是

否达标)

1、练习六第1题。

2、练习六第8题。

课堂小结(不超过两

分钟,可由学生进行

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我学会了

我的心情。板书设计:20以内退位减法整理和复习

(略)

课后反思: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连续退位减法》教案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连续退位减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使学生较透彻地理解笔算减法的计算法则,并能应用法则准确地计算连续退位的减法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 会解答有关的应用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能应用法则准确地计算连续退位的减法题。 教学难点: 哪一位上的数相减不够时,要从前一位退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数相减时,要记得减去退去的1。 教学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口算 (1)直接说得数 10+3= 10+4= 10+2= 10+5= 10+6= 10+9= 7+10= 8+10= 9+10= (2)举卡片表示结果 13-6= 16-7= 12-4= 15-9= 13-8= 二、新授 1.教学例题 师:放假同学们都喜欢去旅游,在我国云南有三个美丽的地方,分别是丽江、大理和昆明。请同学们看,这就是我们的行车路线。

问:我们先到的第一站是哪里?我们走了多少千米?距离下一站丽江还有多远?地图上标有吗?书上没有直接告诉我们大理到丽江的距离,应该怎么办呢?你从书上观察到了什么线索? 师:请你们观察书上的两个图有什么共同和不同的地方? 师:通常我们可以用线段图的方法来解决路程或者工程等问题,图中昆明到丽江的路程被拉成了一条直线,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解决问题,反而使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更加明了。 师:请你估算一下大理到丽江有多远?你觉得小女孩的方法好吗?你还有其他的方法吗?(学生独立完成竖式填空,指明学生到黑板演示。)集体讨论,依照法则进行评讲。 问:连续退位减法中你觉得最容易犯的错误是什么? 2.教学例题 师:现在我们把517改成507,想一想,计算上有什么不同? 学生自由发言。指学生到黑板前来,边讲边板书。把讲解权交给学生,并握手祝他成功。 问:改了数字之后我们所用的三条法则还用遵守吗? 师:任何减法的笔算都要按照法则来计算。中间有零也可以借。 三、巩固: 独立完成习题 四、总结: 师问: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新知识?还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教案第13课-五四运动

第13课五四运动 【目标解读】 【课程标准】 知道五四爱国运动的基本史实,认识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教学目标】 重点: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难点: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光荣啊,中国共青团》 我们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拥抱时代。 我们是初升的太阳,用生命点燃未来。 五四的火炬,唤起了民族的觉醒。 壮丽的事业,激励着我们继往开来。 光荣啊!中国共青团! 光荣啊!中国共青团! 母亲用共产主义为我们命名, 我们开创新的世界。

歌词中对五四运动高度评价,说“五四的火炬”唤起了民族的觉醒,五四运动是怎样发生的?它对中国社会变革产生哪些影响?我们当代青年应如何弘扬五四精神?让我们一起步入今天的历史课堂。 【新课探究】 一、五四运动的爆发 1.社会背景 (1)基本原因 【材料链接】 材料一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本借口对德宣战,侵占胶济铁路和青岛等地。 1915年初,日本向袁世凯提出了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袁世凯几乎全部接受了“二十一条”,实际上也就承认了日本在山东霸占的权益。 段祺瑞控制北京政府之后,大量向日本借款,以扩充自己的实力。日本乘机提出在山东驻军的侵略要求,段祺瑞政府竟表示“欣然同意”。 材料二北洋政府对人民的压榨:1912-1919年田赋增加了7倍,盐税、烟税、酒税增加了3倍,印花税增加了6倍。 材料三1916-1919年5月北洋政府共借外债100多次,债权国包括日、美、英、法、德、俄、比、荷等国,以中国的银行、矿山、交通、税收、国库券为担保。 【总结归纳】一方面,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利用欧洲列强无暇东顾之际,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一度形成了独霸中国的局面,此时的中外矛盾集中体现在中日矛盾上;另一方面,北洋政府实行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对内掠夺人民的反动政策。这些是五四运动爆发的基本原因。 (2)思想基础:辛亥革命失败后,为了继续探索新的道路以求得国家的独立富强和人民的自由幸福,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发起了新文化运动,从而在中国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这股潮流是生机勃勃的、前进的、革命的。这为五四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 (3)指导思想: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问题探究】五四运动爆发的历史背景有哪些?

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

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 班级三年级课时1课时使用人区森娣使用日期2013.11 教学思路(纠错栏)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22、23页,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 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3、带﹡号的5、6号同学不做。 学习目标: 1、学习掌握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能正确计算。 2、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 学习重点:能正确计算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 学习难点:理解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的算理。 一、自主学习 1、观察课本22页到23页的主题图(线段图),填一填: 昆明到丽江有()米。大理到昆明有()米。根据这两个数学信息你知道丽江到大理有()米 估一估:517-348≈ 想:把517估成()348估成() 2、算一算: 517-348= 517 +348 ————

﹡3、想一想笔算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是如何算的,要注意什 么? 4、完成课本第23页做一做。 二、合作探究、归纳展示(小组合作完成下列各题,一组展示,其余补充、评价) ﹡1、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时,先相同数位,从个位算起,个位不够减时就从位退一当;然后再算十位,十位不够减时,从位退一当:最后算百位。 2、算一算:842-358= 712-257= 672-114= 三、我来闯关: 1、填空 被减数476 745 703 900 减数89 679 568 768 差 2、商店运来510瓶矿泉水,上午卖出154瓶,下午卖出174瓶,还 剩多少瓶?

3、苹果树416棵,梨树358棵,桃树169棵。提出问题,并进行计 算。 (1)?算式: (2)?算式: (3)?算式: 学习收获: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在方面的表现很好,在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 教后反思:

2019年中考热点复习导学案:2019年五四运动100周年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2020-2021年备考 匠心巨作 精雕细琢 -by 中高考前沿 中考热点:2019年五四运动100周年

2019年是著名的五四运动一百周年 热点解析: 五四运动(1919年5月4日),是一场发生于中国北京以青年学生为主的学生运动,以及包括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阶层广泛参与的一次示威游行、请愿、罢课、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形式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的导火索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从而在思想上和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条件。 广义的五四运动则是指自1915年中日签订《二十一条》至1926年北伐战争之间,中国知识界和青年学生反思中国传统文化,追随“德先生”(民主)与“赛先生”(科学),探索强国之路的新文化运动的继续和发展。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五四运动直接影响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发展,中国共产党党史一般将其定义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注意这里的"封建"一词是泛化的封建观),并以此运动作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 中考考点:

一、导火线: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二、经过 (一)爆发:1.时间、地点、主力: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 2.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最能体现反帝反封建的性质)、“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 (二)扩大:1919年6月5日,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工人阶级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运动中心由北京转到上海。 三、结果: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得到了实现—①北洋军阀释放被捕的学生;②罢免曹汝霖等人的职务;③中国代表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四、性质: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五、意义:在这次运动中,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一些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六、五四精神: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比较: 名称 相同点不同点 社会 性质 革命任 务 领导阶 级 指导思 想 发展前途

2017-2018学年 第13课 五四运动 教案(部编版)

第13课 五四运动 ?教学分析? 【重点难点】 重点: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及重大意义。 难点:对五四精神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哪位同学知道五月四日是中国什么节日? 这个节日是怎么来的呢?它源于一场伟大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它如同一颗流星划破星空,如同火炬穿透黑暗,揭开了中国革命新的篇章。今天就让一起学习第13课:五四运动,去寻找那个令无数青年热血沸腾的时代,探寻先锋足迹,体悟五四精神的精髓吧!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五四运动的爆发 1.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从中找出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 学生回答: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教师提问:中国是世界的中国,世界格局的变化不可避免的波及中国。以重新瓜分世界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作为战胜国的中国为何还是成为列强宰割的对象? 学生讨论后回答:略 教师概况:辛亥革命没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中国仍然外受帝 国主义的蹂躏,内有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经济落后,主权不能独立,中国依然受到被 列强宰割的命运。作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工具的北洋军阀政府,明知丧权,却准备在和 约上签字。在中国历史的紧要关头,北京青年学生凭借着一种对祖国无比诚挚的爱和胸腔中燃烧的青春热血,勇敢地走上历史舞台,吹响了革命求存的号角——五四运动。 3.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找出五四运动第一时期的相关信息,并出示图片: 时间:1919年5月4日; 地点:北京 参加者:北京3000多名学生 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要求:严惩亲日派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 结果:北洋军阀政府出动军警镇压,逮捕了许多爱国学生。 目标导学二:五四运动的扩大 1.教师讲述:1919年6月,五四运动扩大到上海。出示材料: “多国家之土地,再为学生被拘速求释放。 ——工人罢工“忍痛停业,冀救被捕学生,不除国贼,誓不开市。”——商人罢市 提出:6月份,五四运动的扩大有哪些表现?有何特点? 学生回答:除了学生罢课之外,还有工人罢工,商人罢市活动。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特点:五四运动突破了学生、知识分子的范围,发展成为以工人阶级为主力,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参加的全国规模的群众爱国运动。 2.教师提问:五四运动得到进一步扩大有哪些原因? 学生回答:陈独秀等人地积极号召、 日本帝国主义的进一步威胁。 3.教师讲述:面对民族危机,上海工人积极罢工,声援学生的爱国斗争。工人阶级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运动的中心也由北京转移到上海。 4.教师提问:这场声势浩大的五四爱国运动的结果如何? 罢免了曹汝霖等人的职务,中国的代表拒绝的和约上签字。 这是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一次重大胜利。 教师提问:为什么说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实现了?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原因:五四运动实现了“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目标,

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练习题

班级:姓名: 322-258= 401-189= 253-97= 207-39= 461-484= 314-95= 312-79= 401-354= 363-94= 448-172= 438-241= 449-131= 292-257= 811-356= 751-59= 462-232= 274-46= 372-54= 485-53= 993-296= 457-58= 805-286= 657-388= 302-243= 406-249= 326-229= 405-216= 344-245= 307-136= 228-169= 760-289= 372-175= 253-58= 407-189= 326-182= 600-258= 700-292= 500-78= 400-348= 722-248= 141-69= 222-158= 473-184= 378-255= 486-305= 490-246= 471-185= 806-37= 370-81= 721-188= 849-337= 235-187= 454-266= 327-148= 407-225= 440-396= 448-59= 412-28= 416-151= 352-173= 436-77= 350-86= 737-569= 300-182= 463-97= 401-336= 726-538= 803-265= 675-138= 411-259= 412-229= 943-435= 303-297= 462-176= 477-178= 735-289= 708-223= 810-154= 870-383= 800-325=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 五四运动》 优质课导学案_0

第13课五四运动 ?教学分析? 【重点难点】 重点: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及重大意义。 突破策略:利用电影片段、图片和相关史料,带领学生探究分析,加深印象。 难点:对五四精神的理解。 突破策略:贯穿于全课的学习之中,帮助学生把知识融会贯通。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咱们班级有多少同学已经加入共青团的?举手我看一下,在初中阶段我们以加入共青团为骄傲。那么你们一定很熟悉这首歌曲,我们来一起欣赏一下。播放歌曲《光荣啊,中国共青团》中的一段。(以昂扬的歌曲导入新课,可以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其兴趣。) 师:五月四日是中国的什么节日呀? 生:青年节 师:它源于一场伟大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它如同一颗流星划破星空,揭开了中国革命新的篇章。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学习第13课:五四运动,去寻找那个令无数青年热血沸腾的时代. 过渡:那么看到这个题目,你想学习什么?引出学习目标全班一起齐读。 二.新课讲授 自主探究: 1、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59--62页, 圈出下列问题答案,做好问题批注,并 尝试记忆,5分钟后交流。 ①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 ②五四运动爆发的时间、地点、参加者、 口号是什么? ③后期运动的中心转移到哪个城市? 运动的主力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④五四运动的结果? 师:导火线是什么? 生: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1.教师讲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1919年1月,美、英、法、意、日等帝国主

义在巴黎召开所谓的“和平会议”,中国在一战中加入协约国一方派20万华工上战场,所以作为战胜国也出席了会议,并提出了三项正当的要求: (1)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2)废除日本对中国的二十一条” (3)收回山东主权。 师:由于帝国主义在华均拥有特权和利益,因此列强以不在“会议权限以内”首先否决了中国第一、二项要求。由于帝国主义相互勾结,中国北洋军阀政府又奉行对外妥协的卖国政策,山东问题虽列入议程,但最后做出的决定却是把德国在山东的权益全部转让给日本。 教师概况: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传来后,在中国历史的紧要关头,北京青年学生凭借着一种对祖国无比诚挚的爱和胸腔中燃烧的青春热血,勇敢地走上历史舞台,吹响了革命求存的号角 2.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找出五四运动第一时期的相关信息,并出示图片: 时间:1919年5月4日;地点:北京 参加者:北京3000多名学生 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要求:严惩亲日派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 结果:北洋军阀政府出动军警镇压,逮捕了许多爱国学生。 师:北京学生的爱国斗争得到社会各阶层人士的广泛拥护。陈独秀起草了《北京市民宣言》,号召社会各阶层人民起来反抗,而与此同时日本在天津、南京等地集结军舰,胁迫北洋政府取缔学生的爱国运动,这种挑衅的行为激起了反日怒潮。全国200多了城市的学生一致罢课。 教师讲述:6月5日,五四运动扩大到上海。 1、出示材料: “多国家之土地,再为学生被拘速求释放。” ——工人罢工“忍痛停业,冀救被捕学生,不除国贼,誓不开市。”——商人罢市 提出:6月份,五四运动的扩大有哪些表现?有何特点? 学生回答:除了学生罢课之外,还有工人罢工,商人罢市活动。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特点:五四运动突破了学生、知识分子的范围,发展成为以工人阶级为主力,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参加的全国规模的群众爱国运动。 2.教师提问:五四运动得到进一步扩大有哪些原因? 学生回答:陈独秀等人地积极号召、宣传;日本帝国主义的进一步威胁。 3.教师讲述:面对民族危机,上海工人积极罢工,声援学生的爱国斗争。工人阶级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运动的中心也由北京转移到上海。 4.教师提问:这场声势浩大的五四爱国运动的结果如何? 学生回答: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罢免了曹汝霖等人的职务,中国的代表拒绝的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实现了,这是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一次重大胜利。 教师提问:为什么说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实现了?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原因:五四运动实现了“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目标,但是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5、总结以上得知五四运动的三个阶段(学生回答)

三年级数学《连续退位减法》教学案例

三年级数学《连续退位减法》教学案例 新课程理念体现在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以全新的课程生态观刷新着传统教学理念,它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注重学生学习的结果与过程,把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连同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一并纳入课程目标体系。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告诉我们我们不论做什么,兴趣都非常重要的。如果一开始学数学就已经不感兴趣了,那就好像鸟儿还没有飞上蓝天就已经断了翅膀一样,是很可悲的,只能“望空兴叹”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尽量从兴趣入手,促使学习动机的产生,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利用科学的课堂评价手段,使他们一步步建立学好的信心,力争达到教和学的和谐统一,最终达到最佳的课堂实效。 下面我就《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这个节内容举例说明。 一、导入新课。 创设情景:小朋友,这节课让我们坐车到美丽的云南去旅游吧!(电脑显示美丽的云南著名风景图)让同学们在优美的音乐中去学习。 (创设宽松和谐的环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让课堂教学充满生命力。优美的音乐,美丽的图画,使学生感到很新奇,对节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而最终又服务于生活,尤其是小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基本原型。单纯的数学知识的教学,只会使学生感到桔燥泛味,只有把数学知识融入生活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授。 1、师:屏幕上的画是“美丽的云南”,云南省有很多的自然风光,如昆明有----- 大理有------ 丽江有-------(教师一边介绍,屏幕上一边出现这些地方的美丽的风光。介绍完后,屏幕上出现示意图。) 从昆明到丽江有517千米。我们从昆明出发,已经走了348千米,小朋友,我们现在到哪里呢?要到丽江还有多远呢? (因为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活动中探索知识。) 师:我们从昆明到丽江的路程用下面这个条线段来表示。

《连续退位减法》说课稿

《连续退位减法》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本节课的内容是课程标准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中减法的第二课时,是在学生已经学习过笔算退位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计算法则上没有更多的新知识,只是被减数连续两位不够减,要连续两次向前一位退1,在第二次退位后除了加上本位的数,还要减去上次退的1。又加又减,计算上思维过程较为复杂,是学生学习笔算减法的难点。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提出的“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的要求,本课把教学目标定位于下: 1.在已有的知识经验下,继续学习连续退位减法。 2.联系生活情景进行减法估算,培养估算意识。 3.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验结局问题的多样性。 三、说重难点 重点是用竖式计算以及对“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的理解,这也是本课的难点。 四、说教法与学法 注意以学生已有知识为起点,留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充分体现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在学习中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讨论和交流。在交流中,教师适当引导,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和看法,决不能包办代替,同时在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与交流在练习中注意提出估算的要求。 五、说教学过程 (一)旧知回顾,温故知新 此环节通过直接讲出得数、笔算练习来复习已有知识,运用了知识迁移规律,既是对旧知的回顾又是为新知的铺垫,从而顺畅地进入正题。 (二)联系生活,顺利切题 (1)从“平时你们都怎样安排假期生活”这样一个熟悉的生活体验切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学生的知识性学习与能力的提高都最终服务于运用生活。这里,我通过同桌两人相互讨论来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从而提高学生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在理解图意环节,通过直观和抽象相结合让学生明白如何解决两地间的距离问题。

第13课 五四运动学案

第13课《五四运动》学案 【学习目标】:通过对五四运动运动的学习,感悟五四青年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自主学习】 一、五四运动的爆发 1.导火线: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提出的正当要求被拒,英、法、美等列强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成为点燃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2.爆发:1919年5月4日,北京3000多名学生汇集在天安门前,发表宣言,揭露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行径,并举行____________。 3.口号:“____________________”,“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____________________”等。 二、五四运动的扩大 4.扩大:6月3日,北京学生再次走上街头,开展大规模的_______活动,但遭镇压,800多人被捕。6月5日,上海工人______,商人_______。罢市风潮随即席卷全国十几个商业中心城市。 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运动中心也由北京转移到上海 5.结果:北洋政府释放被捕学生,罢免___________等人的职务,中国代表也没有在_______________上签字。 6.影响: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得到了实现,这是中国人民__________的一次重大胜利。 三、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7.性质: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爱国运动。 8.意义:五四运动是中国__________________革命的开端。 【师生互学】 一、寻源五四 1、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 二、图说五四 2、结合教材P60页内容,将四幅图排序,并简单描述五四运动第一阶段的过程。 北洋军阀出动军警镇压要求严惩卖国贼五四运动北京大学学生罢课 3、小组合作探讨:结合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 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分析五四运动具有什么性质? 4、结合教材P61页内容,根据四幅图简要描述五四运动第二阶段的过程。 上海工人罢工上海商人罢市全国各城市响应三罢斗争的报道

连续退位减法

《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62、63页。 课标分析: 《课程标准》要求本课不但要让学生掌握三位数连续退位的计算方法,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形成将三位数退位减法的方法类推到多位数加减计算中,以后不再安排有关加减法的计算。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三位数减三位数退位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 学生分析: 本节课是学生在学过笔算退位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在算理上是一样的,只是被减数连续两位不够减,要连续从前一位借1,在第二次借位后除了加上本位的数还要减去上次借的1,又加又减,计算上思维过程较为复杂,学生容易出错。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自主尝试计算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 掌握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自主尝试计算、交流算法的过程中,获得自主学习的成功体验,培养自信心。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是理解“被减数哪一位不够减,要从前一位借1再减”得道理,并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隔位退位的减法计算。 教学方法:讨论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计算:376-139= 看老师演板,并说说计算过程。 师:同学们,你们能说说在做笔算减法时我们应注意什么?(相同数位要对齐;再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就从十位借1当作10来减)【设计意图】这些回顾性的复习不仅是对知识的回忆,更是为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作好铺垫;同时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学习能力的培养,这里面渗透了知识迁移的要素和环节。 二、新知讲解 课件展示张丽家7、8月份用电情况时,电表上显示的数。 1、要求学生了解信息图中的信息。 2、计算7月份的用电量。 学生读表列式没有什么困难,重点是蓝灵鼠提出的解决问题个位十位都不够减怎么办? 教师尝试让学生计算交流,说说怎么想的,怎么算的,结合计算过程让学生明白:计算个位时,4减5不够,要从十位借1,变成14减5;计算十位时,1被借后,就成了0减3,不够减要从百位借1,变成10减3.

五四运动学案

第16课五四爱国运动 课程标准 1、概述五四运动的史实 2、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课前预习案: 一、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 (1)根本原因:帝国主义侵略和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2)经济基础: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3)阶级基础: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中国无产阶级进一步壮大 (4)思想基础: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 (5)导火线: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是五四运动的导火线。 ①召开:“一战”后,战胜国在巴黎召开和会,商讨_____________等问题。 ②实质:英、法、美、日、意五强国操纵的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赃会议。 ③中国外交失败:欧美列强做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决定,打破了中国人对帝国主义列强的幻想。 二、五四运动概况 1.第一阶段: (1)中心:_____________ (2)主力:青年学生 (3)斗争形式:示威游行 (4)口号:“外争国权、_____________”、“废除_____________”、“打倒卖国贼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等。 2.第二阶段: (1)中心:由北京转移到_________; (2)主力(五四运动的特点):________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3)斗争形式:“三罢”斗争 3.初步成果: (1)北京政府罢免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三个卖国贼的职务;(2)中国代表拒绝在《》上签字; 三、五四精神

1.五四运动性质: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_____________运动; 2.五四运动的意义: (1)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反帝爱国运动,体现出强烈的爱国精神和牺牲精神,它是中国从___________革命发展到___________革命的转折点。 (2)五四运动是一场广泛传播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的新文化运动,体现了鲜明的民主与科学精神; (3)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体现了追求真理、勇于解放的精神。 3.五四精神:_____________、民主科学、_____________ ;主旋律:爱国主义精神。知识拓展: 1.比较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异同。 比较项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 相同点社会性质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革命任务反帝反封建 革命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不同点领导阶级民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 指导思想 三民主义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 想 群众基础缺乏群众基础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结果和前途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失败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所属世界革命的范畴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 一部分 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 一部分 2、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1)从反帝方面看:运动的兴起是为了反抗巴黎和会对中国山东权益的宰割,斗争口号中也明确提出“外争国权”,最终迫使军阀政府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2)从反封建方面看:斗争口号中要求“内惩国贼”,矛头进一步指向北洋政府。迫使北洋军阀政府释放被捕学生,并惩办了三个卖国贼。因此,整个运动体现出与帝国主义、封建军阀势力不妥协的革命斗争精神。 3.五四运动中的“三罢”斗争有哪些人参加?有什么特点? 五四运动中的“三罢”斗争参加者有学生、工人和商人。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五四运动导学案新人教版(1)

第13课五四运动 【学习目标】 1.掌握五四运动的爆发时间、地点、口号、领导者、主力、中心以及初步胜利。 2.认识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理解五四精神。 【学习重点】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学习难点】 理解五四精神。 【预习自测】 (一)导火线: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二)概况: 1、爆发:(1)时间:年5月4日 (2)地点: 口号:“,内除国贼”“誓死力争,”“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要求严惩亲日派卖国贼、陆宗舆、章宗祥。 2、扩大: (1)中心:由北京转移到 (2)主力:由学生转变为 (3)结果:北洋政府不得不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等人的职务,中国代表也没有在“巴黎和会”上签字。 (三)性质: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和的爱国运动。 (四)历史意义: 1、中国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展现了伟大的力量。 2、一些初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3、五四运动是中国___________革命的开端。 【合作探究】 从课文中你悟出了哪些五四精神?作为当代青年的我们该如何弘扬五四精神?

【解难答疑】 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端? 【反馈拓展】 1.五四运动的口号有() ①“外争主权,内除国贼”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③“提倡民主反对专制”④“废除二十一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下列不属于五四运动取得的胜利成果是() A.北洋政府释放被捕学生 B.罢免了三个卖国外交官员的职务 C.中国代表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D.废除了“二十一条” 3.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 A.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B.北洋军阀逮捕爱国学生 C.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D.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4.下列口号最能反映出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的是( ) A.“废除二十一条” B.“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D.“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5.青年学生,总是用他们满腔的热血与辛勤汗水书写着永不褪色的青春传奇。1919年,就是这样一群学生揭开了一个新时代的序幕。这个新时代是( ) A.旧民主主义革命时代 B.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C.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代 D.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

连续退位减法的教学设计

连续退位减法的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信息窗二万以内数加减法(连续退位)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夜深了,弯弯的月亮出来了,田野里静悄悄的。老鼠们来到田野要偷点儿粮食,正在这时,被躲在树枝上的猫头鹰一家看到了,(出示情境图) 2、瞧,它们可是捕捉老鼠的大英雄。当它看到野鼠时就会没有一点儿声响的飞到它们头顶。用利爪逮住,然后吞掉。(出示情境图) 3、根据图中猫头鹰一家每月捕鼠只数统计表上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用减法计算的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有: 猫头鹰妈妈比孩子多捉多少只? 猫头鹰爸爸比孩子多捉多少只? 猫头鹰爸爸比猫头鹰妈妈多捉多少只? ………… 教师有选择的板书学生提出的问题 二、解决问题,探究新知 活动一

1、要求猫头鹰妈妈比孩子多捉了多少只?应怎样列式(指名学生说出算式:205—106)(1)估一估得数是多少? (交流估算:把205看做200,把116看做100,200-100=100,205-116≈100) (2)、学生独立试做。 (学生先独立思考算法,有了自己的想法后再在小组内交流,教师巡回指导。学生有的可能会想到用估算;有的可能会想到先估算,再用竖式计算,然后进行验算;……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及时进行语言评价:看来你已经养成了很强的估算意识;对,计算时要养成验算的好习惯;你的想法很好……) (3)、遇到困难(要从十位上退1,十位上是0,怎么办?)小组讨论解决计办法(可用计数器拨一拨)。 (4)全班交流。 用计数器拨一拨。让生边拨边说先在计数器上拨205,再减116,个位上5减6不够减,从十位上退1,十位上是0 ,就要从百位上退1在十位上作10,现在可以在十位上退1在个位上当10,此时个位上是5+10=15,15-6=9,十位上是9-1=8,百位上是1-1=0 列竖式计算。可让学生板书自己的计算过程 1 915 2 0 5 - 1 1 6 □9 (5)、结果正确吗?你能想办法验证一下吗?(引出验算) (6)、同学们的方法就是多,一道题能想出这么多的算法!那么,同学们,你比较喜欢哪种算法呢? 2、自主解决740-596= 405-276= 活动二 1、要求猫头鹰爸爸比孩子多捉多少只,应怎样列式?(300-116) (1)学生选择各自喜欢的方法独立试算 (2)交流算法。学生可能想得的算法有: 估算:116 接近100,300-100=200,所以300-116 大约是200。 列竖式:个位上0-6 不够减从十位退1,十位上是0 ,就要从百位上退1在十位上作10 ,现在可以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作10,10-6=4,十位上9-1=8,百位2-1=1,结果是184。…… 学生在列竖式时可能会遇到以下困难(个位不够减,十位上又是0,怎么办呢?),对于这个问题,先在小组内讨论解决办法,再同桌互说计算过程。学生通过回答进一步巩固新知。 生边说师边板书计算过程: 2 9 10 3 0 0 - 1 1 6 1 8 4 用计数器拨一拨。先拨300,再在个位上减6,0-6不够减从十位退1,十位上是0,就要从百位上退1 在十位上作10,现在可以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作10 ,10-6=4,十位上9-1=8,百位2-1=1,结果是184。 …… 2、自主解决:200-137=600-348=

连续退位减法

第七课时连续退位减法 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62~63页的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自主尝试计算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的过程, 2、掌握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3、在自主尝试计算、交流算法的过程中,获得自主学习的成功体验,培养自信心。 教学重点: 掌握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退位减法的计算原理。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新课导入 781-136 377-184 80-19 60-56 二、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三位数减三位数的退位减法,大家学得非常认真,掌握得很好,今天我们能不能继续帮张丽家解决用电量的问题呢?? 2、探究问题(1) 出示情境图,提出问题(1),鼓励学生自己列式计算。教师巡视,提醒学生:个位十位都不够减怎么办? 全班交流,学生说,教师板书,并适时提问:十位上相减时原来的1被个位借走后怎样算? 生:计算十位时,1被借走后,就成了0减3,不够减要从百位借1,变成10减3。 板书 514 - 335 ___ 179 3、小结 师:退位减法的法则是什么呢? 生:哪一位不够减,从前一位借1再减。 4、探究问题(2) 师:怎样计算张丽家8月份的用电量呢? 生:703减514。

教师板书:703-514= 703 -514 ___ 师:个位上3减4不够减,从十位借1,十位上是0怎么办? 生:十位从百位借1,到十位上变10,借给个位1。 师:那这样就是个位不够减向十位借1,被减数十位上是0,再向百位借1,最终,被减数百位上少1,十位上是9,。 学生尝试计算,全班交流,教师板书。 703 -514 ___ 189 三、巩固新知 1、练一练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 答案:169 117 174 507 2、练一练第2题,学生读题,弄清题意,自己解答。 答案:406-380=26(名) 四、达标反馈 1、练一练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 答案:347 506 268

人教2011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中间或末尾有零的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导学案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导学案 课题四:中间或末尾有零的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 (教材第42页)班级三(1) 课时 1课时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 年月日学习目标: 1、学习掌握三位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退位减法,并能正确计算。 2、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探究学习习惯。 学习重点:能正确计算三位数中间或末尾有 0的退位减法。学习难点:理解三位数减三位数中间或末尾有 0的退位减法的算理。 一、自主学习 任务一:三位数中间有零的连续退位减法 复习: 517 -348 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要注意什么? 1、阅读教材第42页例3,填一填: 要求2005年比2004年计划多生产多少部动画片,就是求( )比()多多少,用( )计算,列式: 403-158= 403 -158 2、思考:当十位上退1时,十位上是0,怎么办? 个位上是3减8不够减,从十位退1,十位上是0,从百位上退1作10,再从这个退下的10中退1到个位作10,这时十位上是 9。个位:13-8= 十位:( )-8= 个位:()-1=

小结:当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而十位是0时,应先从()位退1当10,再从退下的10中退1到个位当10,这时十位上是()。任务二:三位数末尾有零的连续退位减法 算一算: 420-358= 500-268=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420-56= 306-197= 1000-520= 三、我来闯关: 1、算一算,每种商品比原来便宜多少钱? 原价902元原价800元原价203元 现价758元现价546元现价168元 便宜()元便宜()元便宜()元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在方面的表现很好,在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 五四运动》 优质课导学案_1

五四运动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简述五四爱国运动的基本史实,了解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时间、地点、口号、领导者、主力、结果及其意义。 能力目标 通过对五四运动的背景、经过、影响等的讲述和分析,比较1919年6月前后五四爱国运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使学生学会归纳课文的方法,培养用比较的方法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对五四运动基本史实的学习和讨论活动,初步理解五四精神,激发学生学习五四青年的“彻底地不妥协”的爱国精神,学习他们敢于承担历史重任的优秀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五四运动的过程和历史意义。 难点:1、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如何理解五四精神?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哪位同学知道五月四日是中国什么节日? 公历五月四日是我国的青年节,起源于“五四运动”。五四运动不仅是一场学生运动,它还是一个时代的节点,是千年荣耀的骄傲与近代百年屈辱的交汇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五四运动。 <二>自主学习 学生齐读学习目标 根据学习目标,预习课本,说一说: 1.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 2.五四运动的爆发的时间,地点,领导阶级,主力,口号; 3.五四运动扩大化后的时间、地点、领导阶级、主力、以及五四运动扩大前后有什么变化? <三>新课讲授

1,五四运动是在什么情况下爆发的? 根据课本,结合图片说一说五四运动爆发的时间,地点,领导阶级,主力,口号; 时间:1919年5月4日, 地点:北京 主力:学生天安门前集会,揭露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行径,并举行示威游行。 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废除二十一条”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口号“外争主权”体现了反帝,“内除国贼”体现了反封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最能反映五四运动的性质 2,五四运动扩大后的情况? 时间:6月5日 主力:工人群众 地点:上海 形势:学生罢课、商人罢市、工人罢工 3,五四运动的结果 1、北洋军阀释放被捕的学生 2、罢免曹汝霖等人的职务 3、中国代表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 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得到实现。 总结分析五四运动前后期的变化: 工人阶级登上历史的舞台 3.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五四运动的杰出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新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爱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性质)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地位) 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革命最大的区别?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连续退位减法》教学反思

《连续退位减法》教学反思 二年级学生已掌握了退位减法,本节课的重点是被减数连续有几位不够减,都要从前一位退1,同本位上的数加起来再减,这节课是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中的一个难点。在教学中自己分四个层次进行教学,第一层次自己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美丽云南情景图根据情景图让学生自学数学书22页的内容,提出自学要求,学生有计划,有步骤地去学习从而列出一个减法算式,并且知道为什么用减法计算。第二层次估算,你能估算出结果吗?把你的想法给同桌说说,交流估算方法。第三层次笔算517-348= ,连续退位减法并没有很多新知识,一部分孩子已掌握了,但一部分学生正处于跟着教师走,思维逐步训练发展的阶段,我先让学生尝试笔算,再交流算法,学生们各抒己见,同桌说,小组说,个别说,最后老师把算法打到课件上,学生对着课件说,达到让每个学生都说出笔算方法,被减数连续有几位不够减该怎么办,每个学生都很清楚,从而大家总结出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法则,第四层次当堂训练自己设计三个挑战,挑战一做一做,挑战二数学医院,挑战三送信,设计注重练习的层次性,关注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的精神,计算题教学最终落实到训练上,设计量足,方法算理想融合,做到人人到位。 但在课堂中,由于容量大,教学中时时体现了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生动得,说得比较多,整堂课显得很紧张,最后挑战三匆匆完成,整堂课学生虽掌握了基本算法,但在练习中发现学生计算准确率一点也不高,错误类型大致一是20以内退位减法做得不够熟练,二是连续退位时忘记借掉1个十,三是漏写抄错数字。在今后计算题教学中,自己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提醒学生要抄对题中的数字,计算过程一定要细心,计算完后及时检查等。

连续退位减法说课稿

连续退位减法说课稿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好!今天我要谈的课题是《连续退位减法》这节课的内容在义务教育课程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41页。 一、说教材 《连续退位减法》是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减法运算中的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万以内加减法一的基础上来进行教学的,由一次退位减法过渡到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这是学习笔算的难点。 二、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根据本课的设计理念和教学内容,结合学生们的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采用合作学习的方法,初步理解和掌握三位数减二、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引导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3.归纳笔算减法的法则,并能灵活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笔算的方法,熟练计算。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及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 三、说教法 1.为学生创设喜闻乐见的学习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求知欲。 2.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从生活中发现教学问题的能力。 3.为学生创设从事探索数学活动的机会,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中理解和掌握三位数减二、三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初步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4.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老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四、说学法 为了有效地突破重难点,我选择了以下的学法: 1.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本节课主要的学习方法,学生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从数学的角度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经历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和开展小组合作交流活动的过程,获得计算方法。 2.注重体验地学,在生活中用课堂获取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觉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到数学的乐趣。 五、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板书课题 1.出示2004-2011年电视动画片的部分统计表,学生观察,学生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1>针对问题,学生自主解决比较简单的不是退位减法和一次退位减法的运算。 如:186-124= 86-29= <2>学生独立完成 2.这些回顾性的复习既是对知识的回忆,也是为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作好铺垫,同时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学习能力的培养,渗透着知识迁移的要素和环节,是我预设落实双基的举措。(二)设疑自探 1.结合表格,回顾提问。 <1>什么叫减法?减法的竖式怎么列? <2>不退位减法与退位减法有什么异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