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生命科学导论》练习试卷.doc

合集下载

哈理工生命科学导论复习题 X页.doc

哈理工生命科学导论复习题 X页.doc

选择题1.每个核营酸单体由三部分组成,下面哪项不是组成核营酸的基本基团()A. 一个己糖分子B. 一个戊糖分子C. 一个磷酸D. 一个含氮碱基2.下列化合物中,哪一个不是多糖()A.纤维素B.麦芽糖C.糖原D.淀粉3.RNA和DNA彻底水解后的产物()A.核糖相同,部分碱基不同B.碱基相同,核糖不同C.碱基不同,核糖不同D.碱基不同,核糖相同E.以上都不是4.下面关于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酶可以缩短反应时间B.酶可以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能量C. 许多酶还需要非蛋白的辅助因子和辅酶才能完成催化功能D.酶具有高度的特异性5.酶的竞争性抑制剂能够()A.与酶的底物结合,使底物不能与酶结合B.与酶的活性位点结合,使底物不能与酶结合C.与酶的特殊部位结合,破坏酶的活性D.同时和酶与底物结合,使酶无法和底物直接结合6.糖酵解的最终产物是()A. ATPB.葡萄糖C. i人j酮酸D.磷酸烯醇式内酮酸7.下列对酶的描述正确的是()A.所有的酶都是蛋口质B.酶可以改变反应的方向C.酶的变构位点经常和反应抑制有关D.酶的催化专一性通常比化学催化剂的专一性差8. Griffith和Avery所做的肺炎链球菌实验是为了()A.寻找治疗肺炎的途径B.筛选抗肺炎链球菌的药物C.证明DNA是生命的遗传物质,蛋口不是遗传物质D. DNA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9. 1952年Hershey和Chase利用病毒作为实验材料完成的噬菌体实验中用到的关键技术是()A. PCR技术B. DNA重组技术C.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D.密度梯度离心技术10.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A.细胞核B.核糖体C.线粒体D.类囊体11・蛋白质的合成是直接以()上的密码子的信息指导氨基酸单体合成多肽的过程()A.单链DNAB.双链DNAC. mRNAD. tRNA 12.如果黄色果实(力对绿色果实(y)为显性,矮株(£)对高株(7)是显性,那么乃么/基因型的植株和yy〃基因型的植株杂交,A.所有后代都是矮株,黄果B. 3/4是矮株,黄果C. 1/2是矮株,黄果D. 1/4是矮株,黄果13.在DNA复制时,序列5’ —TAGA—3’合成下列()互补结构。

生命科学导论试题

生命科学导论试题

生命科学导论试题一、选择题1. 生命科学的核心研究对象是什么?A. 非生物体的物理性质B. 生物体的生理机能C. 化学反应的动力学D. 地球的环境变化2. 下列哪项不是生物学的分支学科?A. 遗传学B. 生态学C. 地质学D. 细胞生物学3. 细胞理论是由哪两位科学家提出的?A. 达尔文和瓦利斯B. 施莱登和施旺C. 巴斯德和科赫D. 摩尔根和霍奇金4. 在生物进化论中,自然选择的概念是由谁首次提出的?A. 阿尔弗雷德·罗素·华莱士B. 查尔斯·达尔文C. 格雷戈尔·孟德尔D. 托马斯·亨利·赫胥黎5. DNA双螺旋结构是由哪两位科学家发现的?A. 詹姆斯·沃森和弗朗西斯·克里克B. 罗莎琳·富兰克林和莫里斯·威尔金斯C. 弗朗索瓦·雅各布和雅克·莫诺D. 奥斯瓦尔德·艾弗里和科林·麦克劳德二、填空题1. 生命科学是研究________、生物多样性、遗传学、生物进化等的科学。

2. 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可以通过________技术来治疗一些遗传性疾病。

3. 生态系统的平衡对于地球环境的稳定至关重要,其中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

4.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所有生物体都是由一个或多个________组成。

5. CRISPR-Cas9是一种基因编辑技术,它允许科学家在生物体的基因组中进行精确的________。

三、简答题1. 简述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基本内容。

2. 描述DNA复制过程中的主要步骤。

3. 解释为什么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的健康至关重要。

4. 讨论人类活动对生物进化的可能影响。

5. 阐述基因工程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及其潜在的风险和伦理问题。

四、论述题1. 分析基因组学在现代医学研究中的作用及其对未来医疗发展的影响。

2. 探讨全球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威胁及可能的应对策略。

河南理工大学2021年《生命科学导论》期末试题A卷及答案

河南理工大学2021年《生命科学导论》期末试题A卷及答案

(一)单选题1.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是()。

(B)“亲密”接触传播2.植物的营养器官是();生殖器官是()。

(C)根、茎、叶;花、果、种3.“DNA-RNA-蛋白质中心法则”的表述是:DNA()为DNA,DNA()为RNA,RNA()为蛋白质。

D.复制,转录,翻译4.消化道包括()。

(D)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5.生物史上,爆发性地出现极多种生物物种的第三次生态大扩张发生在()。

(A)寒武纪6.立克次体、支原体、衣原体是()。

(A)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一类原核生物7.人生长所必需的基本物质有()。

(D)蛋白质、脂类、糖类、维生素、无机盐、水8.我国传统医学“五脏六腑”概念中的“五脏”指()。

(C)心、肝、脾、肺、肾9.发生肾结石往往由于过多摄入(),神经兴奋及抽搐则可能是摄入了过多的(),过多摄入()会引起浮肿。

(B)钙,磷,钠10.下列几组昆虫中,口器依次为舔吸式、刺吸式、虹吸式的一组是()(D)蝇,蝉,蝴蝶11.人类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

(C)人类创造并拥有文化,而动物没有12.成年人有()颗牙齿,其中切齿()颗,犬齿()颗,臼齿()颗,臼齿中被称为智齿的有()颗。

(B)32,8,4,20,413.下列几组植物中,传播种子的方法依次为水传、风传、动物传、自传的一组是()。

(C)睡莲,槐,鬼针草,凤仙14.为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国家于()年将《食品卫生法》修改为《食品安全法》。

(C)200915.目前认为,地球上出现多细胞生物至今的时间约占地球史的(),最原始的水生多细胞动物是()。

(B)不到17,海绵16.约()年前的“造山运动”使喜马拉雅山从海底隆起,逐渐升高成今天的“世界屋脊”。

(D)3000万17.目前对人类健康影响最大的食源性病源菌是()。

(A)沙门氏菌18.由病毒引起的疾病有()等。

(A)艾滋病,SARS,麻疹,天花19.下列关于昆虫的肢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河南理工大学2021年《生命科学导论》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河南理工大学2021年《生命科学导论》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1.()分别是热带雨林、温带落叶阔叶林、北方针叶林、草原各生物群落的代表动物。

(B)猩猩、狐、虎、狮2.一般地,人的听觉能感觉频率为()的声波,而老年人感受不到()的声波。

(A)16Hz~20000Hz13000Hz以上3.表象与知觉的主要区别在于()。

(C)表象的对象是事物的映像,知觉的对象是事物的实体4.所谓“公害”是指()。

(C)有毒化学品污染5.人全身皮肤的总重量约占体重的()。

(A)10%6.2011年10月底,世界人口达到()。

(C)70亿7.不仅要在人之间合理分配环境利益和义务,也要对非人类存在物施行生态正义,这是环境道德中关于()的要求。

(D)生态公正8.冷害指()温度条件下生物受害或死亡,冻害指()温度条件下生物受害或死亡。

(B)0℃以上,0℃以下9.人类的环境包括()。

(D)以上三项都是10.草原生物群落中,狮、豹是(),羚羊、角马是()。

(C)关键种,优势种11.桂林山水、云南石林彰显了()的自然形象美。

(B)幽12.“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一诗描写了自然静态美,诗的作者是()。

(C)王维13.下列关于现代环境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B)现代环境观认为人类应以主人翁的精神负责地调控、平衡资源环境。

14.全球感染各类寄生虫病的患者约有()人口。

(C)37亿15.“大地共同体”是包括土壤、水、所有生物在内的整体,人是其中的一名普通成员,这是()提出的。

(C)生态整体主义16.“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说的是知觉的()。

(B)理解性17.下列关于产生环境问题原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环境问题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社会、经济越发达,环境问题越严重。

18.截至2011年,我国被确认的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遗产、世界双重遗产的数量分别为(),总数在世界排位第()。

(B)8、29、4,三19.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指()。

(B)微生物和土壤动物20.下列关于角膜捐献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生命科学导论试题及答案

生命科学导论试题及答案

生命科学导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生命科学的核心是研究以下哪项?A. 物理现象B. 化学过程C. 生物的形态和功能D. 社会结构答案:C2.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以下哪个不是细胞的组成部分?A. 细胞膜B. 细胞核C. 线粒体D. 骨骼答案:D3. 遗传信息主要存储在哪种分子中?A. 蛋白质B. 脂质C. DNAD. RNA答案:C4. 下列哪个过程不是细胞周期的一部分?A. 间期B. 有丝分裂C. 减数分裂D. 细胞死亡答案:D5. 下列哪个选项是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基本途径?A. 光合作用B. 呼吸作用C. 蒸腾作用D. 光解作用答案:A二、填空题6. 生物多样性的三个主要层次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________。

答案:生态系统多样性7.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驱动力是________。

答案:生存竞争8. 酶是一种能够加速化学反应速率的________。

答案:生物大分子9. 细胞呼吸过程中,能量的最终产物是________。

答案:ATP10. 基因工程中,常用的载体包括质粒、病毒和________。

答案:转座子三、简答题11. 简述基因突变对生物进化的意义。

答案:基因突变是生物进化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它为生物种群提供了遗传多样性,使得个体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条件。

突变可以是有益的、中性的或有害的,有益的突变可能会增加个体的适应性和生存能力,而有害的突变可能会减少个体的适应性。

自然选择作用于这些突变,导致有利性状的积累和不利性状的淘汰,从而推动物种的进化。

12. 解释什么是克隆技术,并简述其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答案:克隆技术是一种生物技术,它允许科学家复制生物体的遗传物质,以产生遗传上与原始个体相同的后代。

在医学领域,克隆技术可以用于生产特定药物,如克隆抗体;克隆动物可以用于研究疾病机制和测试新的治疗方法;此外,克隆技术还涉及到治疗性克隆,如利用干细胞技术治疗某些疾病。

生命科学导论模拟卷(二)

生命科学导论模拟卷(二)

生命科学导论模拟卷(二)生命科学概论模拟试题(二)一、单项选择题1. 人体中有A、T、G等3种碱基构成的核苷酸共有(C )A.2种B.4种C.5种D.82. RNA水解后,得到的化学物质是(D )A.氨基酸、葡萄糖、碱基B.氨基酸、核苷酸、葡萄糖C.脱氧核糖、碱基、磷酸D.核糖、碱基、磷酸3. 细胞学说揭示了(B)A.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区别B.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C.细胞为什么能产生新的细胞D.人们对细胞的认识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4. 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是因为(C)A.构成细胞的化合物在非生物界都存在B.构成细胞的无机物在非生物界都存在C.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非生物界都存在D.生物界与非生物界都具有新陈代谢的功能5. 在生物体内含量极少,但对维持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不可少的元素有(C)A.FeMn Zn MgB.Zn Cu MnCaC.Zn Cu B MnD.MgMn Cu Mo6. 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是(D)A. 核糖体B. 线粒体C. 内质网D. 细胞质基质7.下列关于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C)A. 酶是活细胞内产生的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B. 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和高效性C. 酶的合成场所都是核糖体D. 过酸、过碱的外界条件都能使酶的分子结构遭到破坏而失去活性8. 细胞内要消耗A TP的生理过程有( B )A.丙酮酸在线粒体内氧化分解 B.蛋白质合成C.质壁分离及其复原 D.色素吸收光能9. 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C)A.叶肉细胞内形成A TP的场所只有叶绿体和线粒体B.ATP能溶于水,制成的药剂只能注射不能口服C.条件合适细胞内A TP的含量总是处于动态平衡之中D.1分子ATP彻底水解后得到3分子磷酸、1分子脱氧核糖和1分子腺嘌呤10.在一定的光照和适宜温度下,气孔开闭状况将不会对下列哪些生理过程造成明显影响(D)A.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B.叶肉细胞的呼吸作用C.植物水分的散失D.根细胞对矿质离子的吸收11. 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排列于(C)上。

生命科学导论试题及答案

生命科学导论试题及答案

生命科学导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以下哪个选项不是细胞的基本组成元素?A. 碳B. 氢C. 氧D. 氮答案:D2. DNA双螺旋结构是由哪位科学家提出的?A. 牛顿B. 达尔文C. 克里克D. 沃森答案:C3.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细胞器?A. 线粒体B. 内质网C. 高尔基体D. 细胞壁答案:D4. 以下哪个过程不属于细胞分裂?A. 有丝分裂B. 减数分裂C. 细胞凋亡D. 无丝分裂答案:C5. 基因突变是指什么?A. 基因序列的增加B. 基因序列的缺失C. 基因序列的改变D. 基因表达的增强答案:C6. 人类的染色体数量是多少?A. 22对B. 23对C. 24对D. 25对答案:B7. 以下哪种生物不是真核生物?A. 酵母菌B. 细菌C. 藻类D. 人类答案:B8.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生物多样性的组成部分?A. 基因多样性B. 物种多样性C. 生态系统多样性D. 环境多样性答案:D9. 克隆技术是指什么?A. 复制DNAB. 复制细胞C. 复制生物体D. 复制基因答案:C10. 以下哪个选项是遗传病?A. 感冒B. 糖尿病C. 血友病D. 高血压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细胞膜主要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

答案:磷脂、蛋白质2. 酶是一种能够________的蛋白质。

答案:催化化学反应3. 植物的光合作用主要发生在________中。

答案:叶绿体4. 基因表达的过程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转录、翻译5.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主要目标是________。

答案:绘制人类基因组图谱6. 细胞周期分为________期、________期、________期和________期。

答案:G1、S、G2、M7. 染色体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的。

答案:DNA、蛋白质8. 克隆羊多利是通过________技术实现的。

生命科学导论期中后精细试题集

生命科学导论期中后精细试题集
24. 物种: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即具有一定的形态和生理特征以及一定的自然分布区的生物类群,是生物的繁殖、遗传和进化单元。
25. 生物多样性:生物体及其所生活的生态系统的多种变化。包括不同物种的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物种内部基因的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内和生态系统间相互作用的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D.在温室和塑料大棚内生产的蔬菜质量与露天农田中生产的蔬菜质量不同
35. 温室效应的最直接后果是(A).
A.气温升高 B.极地和高山冰雪消融
C.海平面上升 D.生态系统原有平衡破坏
36. 水体富营养化的后果是(A).
A.由于藻类大量繁殖,死后分解要消耗大量氧气,导致渔类因缺氧而死亡,使渔业产量减少
A.种子植物 B.蕨类植物 C.蓝绿藻 D.真菌
23. 下列生物类群中,属于生态系统消费者的类群是(B).
A.高等植物 B.哺乳动物 C.大型真菌 D.蓝绿藻
24. 从下列生物类群中,选出生态系统的分解者(D).
A.树木 B.鸟类 C.昆虫 D.蚯蚓
25. 生态系统的功能主要是(A).
C.分解者→消费者→生产者 D.消费者→分解者→生产者
31. 能量沿着食物网流动时,保留在生态系统内各营养级中的能量变化趋势是(A).
A.能量越来越少 B.能量越来越多
C.能量基本没有变化 D.因生态系统不同,能量或越来越多,或越来越少
32. 下列生态系统中,生物量最高的是(A).
34. 温室效应指的是(B).
A.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温室和塑料大棚,产生了对环境不利的后果
B.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使大气层如同温室的外罩一样,太阳短波辐射容易进入,地表长波辐射难以出去,导致地表温度升高,引起一系列环境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命科学导论》练习试卷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计20分)1.被动运输:是顺浓度梯度把物质山商浓度一•侧跨膜运输到低浓度一•侧的过程,该过程不消耗细胞的代谢能,包括简单扩散和易化扩散。

2.气体交换:生物体摄入氧气,把细胞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出去,这一氧气和二氧化碳交换的过程称为气体交换。

3.营养生殖:通过营养摇官比如根茎叶等繁殖下一代的生殖方式。

4.伴性遗传:伴随着特定性别的遗传或与性连锁基因有关的遗传。

5.长日照植物:指只有当FI照长度超过它的临界日长时才能开花的植物。

6.种群:指占据某一地区的某一种的个体总和。

7.生物进化:是生物与其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其遗传系统随时间而发生一•系列不可逆的改变,并导致其相应表型的改变。

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改变导致生物总体对其生存环境的相对适应。

8.生命科学:是研究生物体的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叩研究自然界所有生物的起源、演化、生长发育、遗传变异等生命活动的规律和生命现象的本质,以及各种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

广义的生命科学还包括生物技术、生物与环境、生物学与其他学科交叉的领域。

9.植物生活史:从种子播种、萌发,经过生长发育阶段便开花、结果,产生新的种子的过程。

10.生态系统:一•定空间中各类生物以及与其相关联的环境因子的集合。

评分标准:要求给出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只简单给出概念本意而未能扩展的扣1分。

二、比较分析以下各组术语(每小题2分,共计10分)1.生态因子与环境因子:生态因子是指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

生态因子中生物生存所不可缺少的环境条件,有时又称为生物的生存条件。

环境因子则是指生物体外部的全部环境要素。

在某种程度上环境因子的范围更广,生态因子也可认为是环境因子中对生物起作用的因子。

2.生态幅与生态位:生态位是指生物在群落或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角色,是物种所有生态特征的总和0每一•种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一个耐受范围,其范围就称为生态辐。

一个种的生态位包含了对所有生态因子耐受的生态幅。

4 .A.每分子山B.每分子山C.每分子由每分子山A/B和A和BA和BA、BWatson - Crick的C三条链组成,共含60个氨基酸残基两条链组成,共含51个氨基酸残基两条链组成,共含46个氨基酸残基和C三条链组成,共含65个氨基酸残基DNA双链螺旋结构模型表示(A3.动态生命表与静态生命表:动态生命表和静态生命表是生命表的两种不同形式。

动态生命表是依据一组大约同时出生的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命运编制的生命表,静态生命表是根据某一特定时间对种群年龄结构的调查资料推算出个体命运编制出生命表。

动态生命表反映的是同生群个体在不同年龄的命运;静态生命表是假定不同世代个体经历的环境条件相同,不同年龄阶段的命运。

4.生态型与生活型:生态型是趋异适应的结果,生活型是趋同适应的结果。

同一生物的不同个体群,山于分布地区的间隔,长期接受不同环境条件的作用和影响, 趋异适应的结果不同个体群之间产生分异并在遗传上固定下来,这种不同的个体群称为生态型。

不同种类的生物生长在相同的生境条件下,形成相同或相似外貌的物种群被归并为同一生活型。

5.资源与环境:资源是指某一生物直接或间接利用的并有利于生物的生长、发育、繁殖的所用环境因素的总称。

资源是相对于主体而言的。

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及直接、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环境总是针对某一特定主体或中心而言的,离开主体或中心也就无所谓环境,因此环境只具有相对的意义。

资源和环境都具有相对性,离开主体或中心谈资源和环境都是没有意义的;环境是潜在的资源,资源是可以利用的环境因素。

评分标准:(1)分别写出两个概念的内涵得1分;(2)给出两个术语的相同或不同之处得 1 分。

三、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计20分)1.水生植物的特点是(A)。

A.通气组织发达B.机械组织发达C.叶面积小D.根系发达2.具有四级结构的蛋白质分子特征是(B )oA.必定含有辅基B.含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的多肽链C.每条多肽链都具有独立的生物学活性D.依赖肽键维系稳定3.下列关于人胰岛素的叙述哪一项是正确的(B ) ?A.DNA的两条链走向相反B.碱基A和G配对C.碱基之间共价结合D.磷酸-戊糖骨架位于DNA螺旋内侧5.当NAD+还原成NADH时,在以下哪个波长下呈现新吸收高峰(C ) ?A. 260nmB. 280nmC. 340nmD. 400nm6.生物体内具有遗传密码的氨基酸共有(D )。

A. 180多种B. 150多种C. 20多种D. 20种7.大肠杆菌外切核酸酶III可作用于:(A ) oA.双链DNAB.单链DNAC.环状双链DNAD.超螺旋结构DNA8.昆虫山幼虫向蛹的变态需要哪种激素(C) ?A,脑激素 B.保幼激素 C.蜕皮激素 9. 下列哪种蛋白质具有三股螺旋结构(C ) ? A.核糖核酸酶 10. 维生素A A.视黄醛11. 下列(D A.纤维素 B.血红蛋白 原是指下列哪种物质( B. fi-葫萝卜素 )不是多糖。

B.糖类 C.钙 D.硫 C.原胶原蛋白 )? C.麦角箭醇 D.性外激索D.肌红蛋白D.蔡醍 (X )(X )(V )12. 蛋白质四种主要元素含景从多到少的是(B )。

A.稣…碳…氮…氢B.氮…碳…氧…氢C.碳…氧,…氮…氢D.碳…氮…氧…氢113. 下列不是细胞学说内容的是(A )0A.细胞是最简单的生命形式B.生物体山一个或多个细胞构成C.细胞来源于细胞D.细胞是生命的结构单元 14. 下列不含DNA 的是(C )。

A,细胞核 B.线粒体 C.高尔基体 D.叶绿素15. 下列不属于细胞膜的功能的描述的是(D )。

A.物质的跨膜运输 B,细胞与细胞之间的通讯C,细胞器的组织与定位D.合成一些生物大分子16. 以下关于细胞的全能性的叙述,正确的是(C ) oA.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就是构成植物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参与植物体的每一•项生命活动B.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就是构成植物体的每一个细胞形态结构都一样C.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就是构成植物体的每一个活细胞都可能分化发育成-株完整的植 物体D.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就是一个植物体都只山一•个细胞分化而来构成17. 甲状腺有缺陷会导致甲状腺激素缺乏。

有一■种耕牛,其甲状腺缺陷可由两种原因引起: 一是缺碘,二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状。

下列有关这种耕牛的叙述,不正确的是(C )。

A. 缺少甲状腺激素的牛,其双亲可以是正常的B. 甲状腺正常的个体,可能具有不同的基因型C. 甲状腺有缺陷的个体,一-定具有相同的基因型D. 双方有一-方是缺陷者,后代可以出现正常个体18. 物种命名的双命名法是山哪国分类学家创立的(C ) oA.英国B.法国C.瑞典D.德国19. 到目前的研究发现为止,人类的历史大概是:(D ) oA. 300万年左右B. 400万年左右C. 500万年左右D. 600万年左右 20. 遗传信息传递的中心法则是:(A )。

A. DNA-RNA 一蛋白质B. RNA-DNA-蛋白质C.蛋白质一DNA —RNAD. DNA-蛋白质一RNA 评分标准:每小题1分,答案完全选对才得分。

四、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计10分)1. 噬菌体是细菌。

2.人类的一个基因决定一个蛋白质。

3.外来入侵种所带来的影响是巨大而危险的,而且通常是不可挽网的。

4.具有传染性的蛋白质是-利全然不同的病原体。

(V )5.生命起源是生命科学的最基本的问题之一,也是最大的科学难题之一。

(V )6.限制性内切酶能切割DNA。

(V )7.第一个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的实验是19世纪格里菲斯的肺炎双球菌实验。

(V )8.在成年人体中是比较难找到干细胞的。

(X )9.病毒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

(X )10.D NA重:组技术是指将DNA里组放在体外进行,接受了重:组DNA的细胞,经过严格筛选后进行大量增殖的技术。

(V )评分标准:判断命题的正误,正确的请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X”。

五、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计20分)1.生命的基本特征包括:1.(生长),2.繁殖和遗传,3.细胞,4.(新陈代谢),5. 应激性。

2.季时珍的(《本草纲目》),是中国(古代生物学)成就的集中代表。

3.(分子生物学)是生物学向微观方向的发展,(生态学)是生物学向宏观方向的发展。

4.按研究路线的不同,有3个学派对分子生物学诞生有重要贡献,它们是结构学派、(生化学派)与信息学派;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提出,则是这3个学派研究成果的综合,是分子生物学诞生的标志。

5.葡萄糖分子(CelLA)在细胞内被养化为C0,和H",需经过三条代谢途径:(1)(糖酵解途径),(2)(柠檬酸循环途径),(3)呼吸链途径。

6.溶于水的小分子物质进入细胞,主要有4种方式:(1)(简单扩散),(2)协助扩散,(3)主动运输,(4)(基因转移)o7.减数分裂过程中有三大特征事件:(1)(染色体数目减半),(2)同源染色体配对,(3)(染色体交叉——基因重组)。

8.干细胞是生物体内存在的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潜能的细胞,可区分为(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两大类。

9.癌细胞的主要特征:(1)脱分化,(2)(无限增殖),(3)失去接触抑制,(4)对生长因子的需求降低,(5)(细胞骨架紊乱),(6)细胞表面和黏附性质变化。

10.(艾滋病)是山人免疫缺陷病毒(HTV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

11.有关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功能的几种假设:(1)(冗余假说),(2)(抑钉假说),(3)特异反应假设,(4)零假设。

12.生命伦理学的基本原则:(1)(行善原则),(2)自主原则,(3)不伤害原则,(4)(公正原则)。

13.(受精卵或合子)要经过一段休眠时间才开始分裂生长分化而成胚。

14.多数动物和植物的体细胞是(二倍体),每一个体细胞核中有两组同样的染色体,用2n表示。

亲本的每一个配子只带有一组染色体,叫单倍体,用n表示;单倍体染色体组所含有的全部遗传信息称为(基因组),人类的个体中染色体数目是46条,在精子或卵子中的染色体数目是(23 )条。

15.今年是发现(DNA )双螺旋结构(56 )周年。

16.S ARS 代表(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

17.19世纪(生命科学)最重要的三大学说是(细胞)、遗传、进化。

18.人类在动物界最终的分类位置为(按照生物分类的阶层写)动物界、脊索动物门、哺乳纲、灵长目、(人科)、人属、(人种)。

19.地球上的主要群落类型为(热带雨林)、高原草地、沙漠、极地冰原、灌木林、温带草原、温带落叶林、针叶林、北极、(高山冻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