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频振动增大的原因分析修订稿

合集下载

振动倍频程

振动倍频程

振动倍频程
摘要:
1.振动倍频程的定义
2.振动倍频程的应用
3.振动倍频程的计算方法
4.振动倍频程的重要性
正文:
振动倍频程是一种在声学和振动工程中经常使用的概念。

它指的是一个振动系统在一定条件下,其频率是基频的整数倍的振动模式。

例如,如果一个振动系统的基频是10Hz,那么它的倍频程就是20Hz、30Hz、40Hz 等。

振动倍频程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声学中,人们可以通过研究声波的振动倍频程来分析和改进乐器的音色,或者设计出更加舒适的办公环境和家居环境。

在振动工程中,振动倍频程的研究可以帮助工程师设计和分析振动系统,以提高其性能和稳定性。

计算振动倍频程的方法比较简单。

首先,需要确定振动系统的基频。

然后,通过将基频乘以整数,就可以得到振动系统的倍频程。

例如,如果一个振动系统的基频是10Hz,那么它的倍频程就是20Hz、30Hz、40Hz 等。

振动倍频程的重要性在于,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振动系统的性能和行为。

通过研究振动倍频程,我们可以发现振动系统中的潜在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

此外,振动倍频程的研究还可以为振动工程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总的来说,振动倍频程是一种重要的声学和振动工程概念,它在许多领域
都有广泛的应用。

汽轮机振动大的原因分析及其解决方法(3)

汽轮机振动大的原因分析及其解决方法(3)

汽轮机振动大的原因分析及其解决方法(3)二、火电厂汽轮机常见异常振动的分析及解决措施1、油膜震荡(1)产生的原因分析油膜自激震荡是由于汽轮发电机转子在轴承油膜上高速旋转时,丧失稳定性的结果。

稳定时,转轴是围绕轴线旋转的。

当失稳后。

一方面转轴围绕其轴线旋转,另一方面该轴线本身还围绕平衡点涡动。

轴线的涡动频率总保持大约等于转子转速的一半,故又称半速涡动。

当半速涡动的涡动速度同转子的临界转速相重合时,半速涡动被共振放大,就表现为激烈的振动。

油膜振动具有下列特征:① 油膜震荡一经发生,振幅便很快的增加,使机组产生激烈振动。

这种振动随着转速的升高,振幅并不减小。

失稳而半速涡动可能较早。

而油膜震荡则总是在2倍于第一临界转速之后出现。

② 油膜震荡时,振动的主频率约等于发电机的一阶临界转速,且不随转速升高而改变。

③ 发生油膜震荡时,振幅将不只是于转速一致的工频振动,而且还有低频分量。

④ 发生油膜震荡的轴承,顶轴油压也发生剧烈摆动,轴承内有明显的金属撞击声。

⑤ 油膜震荡严重时,仔细观察可以看到主轴的外露部分在颤动。

(2)故障解决措施在机组出现油膜震荡时,可采用以下解决措施:① 增加轴瓦比压。

② 减小轴瓦顶部间隙或增大上轴瓦轴承合金的宽度。

③ 减小轴颈与轴瓦的接触角,一般可减小至300~400。

④ 降低润滑油动力粘度。

例如提高油温或选用粘度较小的润滑油等。

⑤ 用平衡的方法将转子原有不平衡分量降得很少。

2、汽流激振(1)产生的原因分析汽流激振类振动有以下特点:a、汽轮发电机组的负荷超过某一负荷点,轴振动立即急剧增加;如果降负荷低于负荷点,振动立即迅速减小。

b、强烈振动的频率约等于或低于高压转子一阶临界转速。

c、汽流激振一般为正向涡动。

d、发生汽流激振的部位在高压转子或再热中压转子段。

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叶片受不均衡的气体来流冲击就会发生汽流激振;对于大型机组,由于末级较长,气体在叶片末端膨胀产生流道紊乱也可能发生汽流激振现象;轴封也可能发生汽流激振现象。

倍频与振动的关系

倍频与振动的关系

倍频与振动的关系倍频是指一个波形中的频率是另一个波形频率的整数倍。

在物理学中,倍频是一种重要的现象,它与振动密切相关。

振动是物体在固定点周围的周期性运动,它是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之一。

在振动中,物体会以一定的频率来振动,这个频率就是振动的频率。

那么,倍频与振动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我们需要了解振动的频率。

振动的频率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振动次数。

它的单位是赫兹(Hz),即每秒振动的次数。

例如,一个物体每秒钟振动10次,它的频率就是10Hz。

振动的频率与物体的质量、弹性系数、长度等因素有关。

当一个物体振动时,它会产生一定的波形。

这个波形的频率与物体的振动频率相同。

如果一个波形的频率是另一个波形频率的整数倍,那么这个波形就是倍频。

例如,如果一个波形的频率是另一个波形频率的两倍,那么这个波形就是二倍频。

倍频在物理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声学中,倍频是指一个声波中的频率是另一个声波频率的整数倍。

在光学中,倍频是指一个光波中的频率是另一个光波频率的整数倍。

在电子学中,倍频是指一个电信号中的频率是另一个电信号频率的整数倍。

倍频与振动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当一个物体振动时,它会产生一定的波形,这个波形的频率与物体的振动频率相同。

如果这个波形的频率是另一个波形频率的整数倍,那么这个波形就是倍频。

因此,倍频是振动的一种表现形式。

倍频与振动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倍频是振动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在物理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了解倍频与振动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物理学中的一些现象。

倍频与振动的关系

倍频与振动的关系

倍频与振动的关系
倍频是指建立于基频之上的倍数频率,是一种周期性波形。

而振
动则是物体在其原始位置周围做规律性的往返或旋转运动,其运动状
态通常是一个周期的重复。

倍频和振动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无论是机械振动还是电磁
波振动,都包含着一定的倍频成分。

在机械领域,倍频主要体现在旋
转机械的运动上,比如转子、齿轮等部件,它们的运动状态往往包含
着多个倍频分量,这些倍频分量可以通过检测分析技术进行测量和分析,有助于识别机械故障。

在电子领域,倍频则是电信号中最为重要的成分之一,因为很多
信号都是建立在基频之上的多个倍频信号叠加而成的。

比如,当一个
基频信号通过频率变换电路进行处理时,就会产生一系列的倍频分量,而这些分量包含着原始信号中不同的频率成分,有利于对信号进行处
理和分析。

在实际应用中,倍频的控制和调节对于机械和电子系统的运行稳
定性和性能优化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机械系统中,通过调节机械结
构、降低振动幅度等方式可以有效控制倍频分量的产生,从而提高机
械的运行效率和寿命;在电子系统中,通过选择合适的滤波器、调节
振荡器参数等方式可以有效控制倍频分量的幅值和相位等特性,从而
提高电子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

总之,倍频与振动之间是密不可分的,倍频分量是振动信号中不
可或缺的成分之一,对于实现机械和电子系统的性能优化和运行稳定
性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们需要深入理解倍频和振动之间的本质关系,并通过适当的调节和控制手段来实现对倍频分量的有效控制。

一倍频水平振动的主要原因

一倍频水平振动的主要原因

一倍频水平振动的主要原因
一倍频水平振动的主要原因:
1、不平衡质量。

机械旋转件未能平衡时,一倍频振动就会发生。

例如,在电动机或风扇叶轮上留下未加工的材料或积累的灰尘,也可以导致不平衡。

在旋转运动中,不平衡部位将产生离心力,从而产生振动。

2、旋转组件不协调。

当机械系统的旋转组件不完全协调时,也会导致一倍频振动。

例如,在离心泵中,当叶轮和泵口的几何形状不相同时,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此外,如果轴承或齿轮不良,也有可能导致旋转组件不协调。

3、结构松动或松脱。

机械系统内的任何松动或松脱都可能导致一倍频振动。

例如,如果螺栓未拧紧或松开,可能会导致整个机械系统的不稳定性,以及与此相关的振动问题。

某型脱硫增压风机二倍频振动的诊断与处理

某型脱硫增压风机二倍频振动的诊断与处理

2、振动原因分析
1
Hale Waihona Puke α2联轴器偏角不对中
3、振动处理
基于以上分析,确定复查联轴器中心。检查发现电机侧
膜片联轴器中心合格,而靠近风机的膜片联轴器上张口为
1.24mm,其标准值是下张口0.20-0.30mm,说明靠近风机的 膜片联轴器张口远远大于标准值,属于严重角度不对中。
3、振动处理
上张口
膜片联轴器 膜片联轴器 #3 轴承 #2 轴承 #1 轴承 #4 轴承
联轴器中心,使联轴器张口处于合格范围之内,短时间消除
了振动故障。
4、结束语
4.2从该设备的测试、诊断和处理上,对于膜片联轴器的不 对中应引起重视,虽然膜片联轴器属于半扰性联轴器,传统 观点认为容许有较大的不对中量,但是如果二转子轴线存在
很大的偏角,也会造成严重的振动故障。因此膜片联轴器中
心调整同刚性联轴器一样,应严格执行检修工艺标准。
1、情况简介
#3轴承水平振动频谱图
1、情况简介
#3轴承水平振动波形图
1、情况简介
振动数据 振动 #1轴承→ #2轴承→ #2轴承⊥ #3轴承→
通频
基频 2倍频
50
20 30
92
22 77
52
9 35
185
53 108
1、情况简介
振动特点: (1)设备振动主要表现在风机侧#3轴承的水平方向 上。 (2)振动频率以2倍频为主,基频振动较小,振动 类型是比较典型的2倍频振动故障。 (3)从振动大小上来看,靠近风机叶轮侧轴承振动 最大,其次是靠近风机侧的电机轴承,电机自由 端轴承振动最小。 (4)振动与静调开度等运行参数之间无明显的对应 关系。;
该论文发表在《电站系统工程》2014年第9期上。

1X振动增大的原因分析

1X振动增大的原因分析

摘要:对振动频谱中一倍频成分的分析研究,列举了各种条件下的一倍频成分变化的原因。

关键词:振动;平衡;一倍频;频谱;幅值据统计,有19%的设备振动来自动不平衡即一倍频,而产生动不平衡有很多原因。

现场测量的许多频谱结果也多与机器的一倍频有关系,下面仅就一倍频振动增大的原因进行分析。

一、单一一倍频信号转子不平衡振动的时域波形为正弦波,频率为转子工作频率,径向振动大。

频谱图中基频有稳定的高峰,谐波能量集中于基频,其他倍频振幅较小。

当振动频率小于固有频率时,基频振幅随转速增大而增大;当振动频率大于固有频率时,转速增加振幅趋于一个较小的稳定值;当振动频率接近固有频率时机器发生共振,振幅具有最大峰值。

由于通常轴承水平方向的刚度小,振动幅值较大,使轴心轨迹成为椭圆形。

振动强烈程度对工作转速的变化很敏感。

1.力不平衡频谱特征为振动波形接近正弦波,轴心轨迹近似圆形;振动以径向为主,一般水平方向幅值大于垂直方向;振幅与转速平方成正比,振动频率为一倍频;相位稳定,两个轴承处相位接近,同一轴承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相位差接近90度。

2.偶不平衡频谱特征为振动波形接近正弦波,轴心轨迹近似圆形;在两个轴承处均产生较大的振动,不平衡严重时,还会产生较大的轴间振动;振幅与转速平方成正比,振动频率以一倍频为主,有时也会有二、三倍频成分;振动相位稳定,两个轴承处相位相差180度。

3.动不平衡频谱特征为振动波形接近正弦波,轴心轨迹近似圆形;振动以径向为主,振幅与转速平方成正比,频率以一倍频为主;振动相位稳定,两个轴承处相位接近。

4.外力作用下(旋转)产生的共振各个零部件、结构件在外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固有共振为自激振动,其频率与不同的结构对应,即刚度不同引起的不同共振。

频谱特征为时域波形为正弦波,振动频率以一倍频为主。

二、相关一倍频信号1.转子永久弯曲振动类似于动不平衡和不对中,以一倍转频为主,也会产生二倍转频振动;振动随转速增加很快;通常振幅稳定,轴向振动较大,两支承处相位相差180度。

振动参数测量偏大问题分析

振动参数测量偏大问题分析

振动参数测量偏大问题分析【摘要】振动参数测量在工程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但偏大问题却时常存在。

本文以引言为出发点,分析了振动参数测量误差的影响因素,包括仪器设备精度、环境因素等。

接着探讨了振动参数测量误差可能带来的危害,如对机械设备运行稳定性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调整方法,包括优化仪器校准、改善测量环境等手段。

总结了解决振动参数测量偏大问题的方案,如加强维护保养、定期校准仪器等。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更好地认识振动参数测量偏大问题,为工程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振动参数测量偏大、误差影响因素、误差危害、调整方法、解决方案、结论1. 引言1.1 振动参数测量偏大问题分析振动参数测量是工程领域中常见的一项技术手段,通过测量物体振动的幅度、频率等参数,可以为故障诊断、结构健康监测等提供重要的依据。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振动参数测量偏大的问题,这种问题可能会给工程带来严重的影响。

振动参数测量偏大问题的出现可能源于多方面的因素,比如测量设备的故障、测量环境的干扰、操作人员的不当操作等。

振动参数本身的特性也会对测量结果造成影响,比如共振效应、非线性效应等。

振动参数测量偏大问题的存在会给工程带来很大的危害,比如导致误判故障、误判结构健康状态等。

我们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调整测量误差,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为了解决振动参数测量偏大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方法,比如合理选择测量设备、提高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改善测量环境等。

只有在不断地优化和改进测量的过程中,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振动参数测量偏大问题,确保工程的稳定运行和安全生产。

2. 正文2.1 振动参数测量误差影响因素分析1. 仪器精度不足:振动参数测量仪器的精度会直接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如果仪器精度不足,可能导致测量结果偏大或偏小。

2. 环境干扰: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气压等均会对振动参数的测量产生影响。

特别是在恶劣环境下进行测量,可能导致误差增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倍频振动增大的原因分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一倍频振动增大的原因分析
据统计,有19%的设备振动来自动不平衡即一倍频,而产生动不平衡有很多原因。

现场测量的许多频谱结果也多与机器的一倍频有关系,下面仅就一倍频振动增大的原因进行分析。

一、单一一倍频信号
转子不平衡振动的时域波形为正弦波,频率为转子工作频率,径向振动大。

频谱图中基频有稳定的高峰,谐波能量集中于基频,其他倍频振幅较小。

当振动频率小于固有频率时,基频振幅随转速增大而增大;当振动频率大于固有频率时,转速增加振幅趋于一个较小的稳定值;当振动频率接近固有频率时机器发生共振,振幅具有最大峰值。

由于通常轴承水平方向的刚度小,振动幅值较大,使轴心轨迹成为椭圆形。

振动强烈程度对工作转速的变化很敏感。

1.力不平衡
频谱特征为振动波形接近正弦波,轴心轨迹近似圆形;振动以径向为主,一般水平方向幅值大于垂直方向;振幅与转速平方成正比,振动频率为一倍频;相位稳定,两个轴承处相位接近,同一轴承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相位差接近90度。

2.偶不平衡
频谱特征为振动波形接近正弦波,轴心轨迹近似圆形;在两个轴承处均产生较大的振动,不平衡严重时,还会产生较大的轴间振动;振幅与转速平方成正比,振动频率以一倍频为主,有时也会有二、三倍频成分;振动相位稳定,两个轴承处相位相差180度。

3.动不平衡
频谱特征为振动波形接近正弦波,轴心轨迹近似圆形;振动以径向为主,振幅与转速平方成正比,频率以一倍频为主;振动相位稳定,两个轴承处相位接近。

4.外力作用下(旋转)产生的共振
各个零部件、结构件在外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固有共振为自激振动,其频率与不同的结构对应,即刚度不同引起的不同共振。

频谱特征为时域波形为正弦波,振动频率以一倍频为主。

二、相关一倍频信号
1.转子永久弯曲
振动类似于动不平衡和不对中,以一倍转频为主,也会产生二倍转频振动;振动随转速增加很快;通常振幅稳定,轴向振动较大,两支承处相位相差180度。

2.转子存在裂纹使挠度增大
转子系统的转轴上出现横向疲劳裂纹,可能引发断轴事故,危害很大。

及时确定裂纹防止突然断裂的灾难性事故。

转轴裂纹常用的诊断方法是监测机器开停机过程中通过“半临界转速”的振幅变化,以及监测转子运行中振幅和相位的变化。

转轴的横向疲劳裂纹为半月状的弧形裂纹,由于裂纹区所受的应力状态不同,转轴的横向裂纹呈现张开、闭合、时张时闭三种情况。

当裂纹区转轴总受拉应力时,裂纹处于张开或
具有张开倾向的状态,轴刚度小于无裂纹时的刚度,挠度大于无裂纹时的挠度,在一定工作转速下振幅及相位都发生变化。

当裂纹区转轴总受压应力时,裂纹处于闭合状态,轴的刚度略小于无裂纹时,裂纹对转子的振动特性基本没有影响。

当裂纹区转轴受交变压力时,裂纹周期性时闭时开,对振动的影响比较复杂。

出现横向疲劳裂纹时,轴的刚度呈各向异性,振动带有非线性性质。

一倍频和二倍频分量随时间逐渐增大,特别是二倍频分量,随裂纹深度的增大而明显增大。

3.滑动轴承间隙变大
轴与轴承间隙过大,类似于不对中和机械松动,应注意区别。

此时径向振动较大,特别是垂直径向;可能有较大的轴向振动,止推轴承可能有较高次谐波分量;径向和轴向时域为稳定的周期波形占优势,每转一圈有1~3个峰值;没有较大的加速度冲击现象。

若轴向振动与径向振动大小接近,表明问题严重。

4.轴承压盖松动
振动频率为转频,并有高次谐波和分数谐波。

振动具有方向性,幅值稳定。

5.轴系同轴度差
造成轴系不对中的原因很多,如安装误差、调整不够、承载后的变形、机器基础的沉降不均匀等。

转子径向振动以一倍频和二倍频为主,轴向振动在一倍频、二倍频和三倍频处有稳定的高峰,一般可达径向振动50%以上。

若与径向振动一样大或更大,表明情况严重。

三、其它与一倍频有关的原因
1.电机、风机等底座龟裂,引起刚度变化,易产生共振。

2.联轴器制造安装偏差造成的磨损;不配套的连接螺帽/螺栓缺损;联轴器螺帽磨损。

3.转子温度梯度影响。

4.润滑油温度变化引起的失稳。

5. 转子或轴承刚性变化。

6.电磁异常。

7.齿轮机构中齿轮的累积制造误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