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赫尔德的历史哲学观

合集下载

西方史学史复习思考

西方史学史复习思考

西方史学史试题库〔古代、近代局部〕一、名词解释:1、?历史?希罗多德的?历史?是西方最早的一部历史著作,其容丰富,非常生动地表达了西亚、北非及希腊等地区的地理环境、民族分布、经济生活、政治制度、历史往事、风土人情、信仰、名胜古迹等,为我们展示了古代近20个国家的民族生活图景,宛如古代社会一部小型的百科全书。

由此,希罗多德被认为是第一个具有世界眼光的史学家,?历史?也就成为西方最早的一部“世界史〞。

2、哥丁根学派因改派的代表人物都在德国哥丁根大学执教而得名,大体形成于18世纪60年代,在西方史学史上,可以说是第一个具有近代意义的历史学派。

代表人物主要有伽特勒、施洛塞尔、斯毕特勒、赫伦等人。

由于哥丁根学派的史学实践,改变了德意志史学的落后状态,为19世纪德国史坛和其他国家造就了大批历史学专业人才。

并成为18世纪欧洲理性主义史学向19世纪浪漫主义史学转变的一座桥梁。

在历史方法上,他们注重原始史料的搜集辨析,反对抽象思维,倡导专题研究与分工合作,重视历史辅助学科,使德国历史学专业化、科学化,为十九世纪兰克史学奠定了根底。

哥丁根学派在近代西方史学的转变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3、吉本爱德华·吉本,1737—1794年,不仅是18世纪英国最著名的历史学家,而且也是启蒙时代西方史家的出色代表。

吉本的传世名著是?罗马帝国衰亡史?,作者视野宽广,本书上起罗马安东尼时代,下讫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发轫,其间跨越了1300多余年,围普及古代世界的三,容极其丰富。

吉本历史观中最突出的即表达时代特点的大胆的批判精神。

他除了对基督教的传统教义、信条教规等持批判态度,还对君主专制做过批判。

吉本在西方史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他是继希罗多德、修昔底德、塔西佗、马基雅维里等史学家之后西方史学界又一出色代表。

他的非凡史才和鸿篇巨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塔西陀〔约55—120年〕是古罗马最伟大的历史学家,他继承并开展了维的史学传统和成就。

史学概论·笔记整理

史学概论·笔记整理

【史学概论·笔记整理(一)】[导论]重点:史学概论的性质和内容体系难点:史学概论课程的产生与中外历史学科发展的关系一、课程性质与基本内容。

1、何谓“史学概论”?史学概论努力阐明史学研究过程各个阶段在历史认识论和方法论方面的不同特点。

(姜义华《从<史学要论>到<史学概论>》,《书林》1985年1期)2、《历史学概论》的基本内容(1)相关争论(2)历史学的结构与史学概论的内容历史学的结构:①历史哲学(理论与方法,是史学的指导部分):A.史学论:关于历史学本身的理论探讨;B.本体论:关于人类历史发展过程的理论探讨;C.认识论:关于历史认识主体认识历史客体的理论问题;D.方法论:关于史学研究方法的理论问题。

②历史重构(复原与解释,是史学的主体部分):A.以时间为顺序的重构——编年、大事记、人物年谱等;B.空间位置——区域史、地方史、国别史等;C.史实内容——各专门史。

③历史痕迹(信息与材料,是史学的基础部分):A.心理痕迹:一切人类发展过程留下来的文学材料与信息;B.行为痕迹:一切人类发展过程中留下来的遗址、遗迹、遗物等;C.遗风痕迹:一切人类发展过程留下来的习俗、传统等。

二、“史学概论”的产生与学科地位1、从中外史学史的角度看“史学概论”的产生(1)传统史学的依附经学到近代史学的学科独立(2)西方中世纪史学依附神学到近代史学的理性解放民族国家2、史学观念的转变与历史学的“范式”革命(1)史学概论与史学观念的密切关系(2)历史观与历史学研究的“范式”(革命与近代化)三、20世纪中国“史学概论”研究状况[第一章]什么是历史?①广义:是指一切事物以往的运动发展过程,它可以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②狭义:专指人类史,即与自然界互相依赖、互相制约的人类社会已往的运动发展过程。

历史学的特性:时序性、整体性、实证性。

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纵向观察、横向观察、证据与历史有关的学问:①文字资料:文献学、档案学、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辑佚学、收藏学;②非文字资料:考古学、文物学、金石学、古器物学、陶瓷学、印章学、古钱币学、古建筑学;③辨伪学、训诂学、考据学一、辨伪学伪书伪事二、校勘学客观原因:水、火、虫、乱主观原因:误、脱、衍、倒三、辑佚学类书四、版本学善本、孤本、殿本、局本、坊刻本、家刻本五、考据学:①外考证:决定某种材料之真伪;②内考证:决定某种材料陈述之真假。

2018版西方史学史复习题

2018版西方史学史复习题

本复习题考查标准分知晓、掌握和理解三个层次。

知晓:●法国学者波普利尼埃尔在1599年出版《史学史》一书,成为西方史学史上把历史学自身作为研究对象的开山之作。

●1913年英国史家古奇的《十九世纪历史学与历史学家》问世,这是一部对19世纪西方史学系统总结的权威之作。

●色诺芬是一位多产作家,代表作有《长征记》和《希腊史》。

●老伽图以其著作《罗马历史源流》开创了用拉丁文写作罗马史的先例。

●恺撒采用第三人称的形式撰写了关于高卢地区战事的历史回忆录《高卢战记》。

●古罗马三大史家有李维、塔西陀和撒路斯提乌斯。

●被后人称为“历史学家中的历史学家”的古罗马时期希腊史家是波里比阿。

●“中世纪”的概念,最早是由15世纪人文主义历史学家比昂多提出的。

●在基督教史学写作体系里,时间代表着线性发展,而不再是循环不已,这与古希腊罗马的时间观形成显著差异。

●为了与异教徒展开辩论,奥古斯丁撰写了《上帝之城》。

●被后人称为“教会史学之父”的是巴勒斯坦凯撒里亚的主教攸西比乌斯。

●格雷戈里的《法兰克人史》是欧洲早期教会史学名著之一。

●加洛林文艺复兴时期的艾因哈德代表作为《查理大帝传》。

●被称为“英国历史之父”的比德最早用基督降生之年为基准,用“吾主纪年”来计算年代,这种做法很快被其他基督教学者接受并沿用至今。

●弗雷辛主教鄂图撰写8卷本《编年史》,因以《上帝之城》模式写成,因此又被称为《双城史》。

●拜占庭史家安娜·康尼娜是西方史学史上第一位女性史家。

●马比昂撰《古文书学》、蒙福孔撰《希腊古文字学》,极大推动了西方古文献学的发展。

●马比昂和蒙福孔代表了圣摩尔派的最高水平,圣摩尔派则代表了博学时代欧洲学术的最高水平。

●18世纪的西方史学,总的来说是以理性主义为主导思想的。

●伏尔泰的《路易十四时代》被称为西方近代文化史之滥觞。

●休谟与罗伯逊、吉本一起,通称为18世纪英国三大史家。

●哥丁根学派代表史家有加特勒、施洛塞尔和赫伦。

●维科是西方最早系统提出历史理论的人,学术界倾向把他称作为历史哲学的真正奠基者。

赫尔德与浪漫主义哲学对近现代文化的影响

赫尔德与浪漫主义哲学对近现代文化的影响

赫尔德与浪漫主义哲学对近现代文化的影响赫尔德(Johann Gottfried von Herder)是18世纪德国的一位重要哲学家和文学评论家,他对后来的浪漫主义运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浪漫主义哲学追求个体的情感、想象力和表达,强调自然、民族以及文化的独特性。

在赫尔德的思想中,文化不再被看作是静态的,而是充满活力和创造性的。

赫尔德的思想对近现代文化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文化多样性的重视赫尔德对民族文化的重要性进行了强调,他认为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都应该被尊重和保护。

他强调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是宝贵的,而非一种等级制度的体现。

这一思想对后来的文化多样性观念有着深远影响,使人们更加关注和珍视各种不同的文化表达形式。

2. 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性赫尔德主张个体的情感和想象力应得到充分的发展和表达。

他认为艺术家及其作品应该自由地反映内心的情感和思想,而非受限于传统或规范。

这一观点为浪漫主义的艺术家们提供了启示,鼓励他们追求自由和独创性的艺术表达,丰富了近现代文化的创作风格。

3. 自然与人的关系赫尔德对于自然的热爱和崇拜也是他思想的一部分。

他认为自然是一种有机的整体,每个人都是自然中独特的存在。

他主张人们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并将自然的力量融入到自己的创作与生活中。

这一观点对于近现代文化中环保意识和自然主义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4. 民族主义的兴起赫尔德的民族文化观念也为后来的民族主义思潮提供了理论基础。

他主张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历史,应该为保护和发展自己的文化而努力。

这一思想对于近现代社会中民族意识的觉醒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并对民族认同和文化保护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综上所述,赫尔德与浪漫主义哲学对近现代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强调了文化多样性的重视,倡导个体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强调了自然与人的和谐关系,并为民族主义思潮的兴起提供了理论基础。

赫尔德的思想为近现代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视角,使人们更加重视文化的创造性和多样性。

论赫尔德历史哲学思想的两面性及其产生根源

论赫尔德历史哲学思想的两面性及其产生根源
的一 个 以历 史 演 变 规律 和 历 史 理 解 为 研 究 对 象 的 哲 学 分 支 学 ㈣ 赫尔 德 的 主要 贡献 在 历 史 哲 学 领 域 ,他 具有 科 学 地思 考 的 科 。 8 纪 , 尔 德在 历 史哲 学 领 域 的 贡献 是 具 有 开创 性 意 义 能 力 , 清 晰 地 洞 察 到 了历 史 过 程 的这 一 面 . 含 着 丰 富 的唯 l世 赫 最 蕴 的 . 西 勒 曾 高度 评 价 他 : 赫尔 德迈 出 了最 终 的 、 定 性 的 一 物 精 神 。 历 史 主 义 观点 、 步 的思 想 、 以人 为 本 ” “ 史 发 卡 “ 决 如 进 “ 、历 步。 就整 体 而 言 , 的成 就 可谓 前 无 古 人 , 无来 者 。 【 他 后 ” 即便 展 观 ” “ 谐 社 会 ” 民主 社 会 、 、和 、 民族 精 神 、 平 共 处 原 则 等 等 。 和 如此 , 尔 德历 史 哲 学 思 想 也具 有 明显 的两 面 性 特 征 , 的 产 随 着 历史 研 究 的发 展 ,赫 尔 德 及 其 著 作 中 对 人类 进 步 的 内容 赫 它 生有 其 深 刻 的社 会 历史 背 景 。
} 【 日期] 1 - 8 2 收稿 2 00- 1 0 【 作者简介】 余银萍 (9 3 )女 , 18 一 , 湖北红安人 , 湘潭大学哲学与历史文 化学 院世界史硕士 研究 生, 研究方向: 世界现代史 ;
; I c
3 0卷第 6 期
V I 3 No 6 o_ 0 .
绥 化 学 院 学 报
J u n lo uh aUnv ri o r a fS iu iest y
21 0 0年 l 2月
De c.2 0 01
论赫尔德历史哲学思想 的两面性及 其产 生根源

赫尔德历史哲学

赫尔德历史哲学

赫尔德历史哲学
赫尔德历史哲学是一种独特而深刻的哲学思想体系,由德国哲学家赫尔德在18世纪末提出。

赫尔德历史哲学强调历史的重要性,认为历史是人类精神发展的关键因素。

赫尔德认为,历史是由一系列独特的个体行动和事件所组成的。

这些个体的思想、行为和选择在历史进程中相互作用,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因此,了解历史和研究历史对于我们理解人类社会和个体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赫尔德历史哲学主张人类历史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

每个时代都有其特殊的背景条件和特定的社会结构,这些条件和结构决定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

历史的进步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发展,而是一个不断超越和改变的过程。

赫尔德历史哲学还强调个体的自由意志和创造力。

个体的行动和选择推动历史的进步,而不是被历史所决定。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人生目标和追求,通过个体的努力和选择,社会才能不断进步。

此外,赫尔德历史哲学还强调文化的重要性。

文化是人类社会的核心,它包括语言、艺术、宗教、道德和价值观等方面。

文化是每个人生活的基础,也是社会团结和发展的关键。

通过研究不同文化之间的联系和交流,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社会的多样性和共同性。

总体而言,赫尔德历史哲学强调历史、个体和文化的综合作用。

通过深入研究历史,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同时也应该重视个体的自由意志和创造力,通过个体的努力和选择推动社会的进步。

最后,文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它不仅是人们生活的基础,也是促进不同文化之间交流与理解的桥梁。

赫尔德历史哲学对于我们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推动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重新认识赫尔德的人类学历史哲学

重新认识赫尔德的人类学历史哲学

重新认识赫尔德的人类学历史哲学I. 引言- 人类学历史哲学的概述- 赫尔德及其在人类学历史哲学中的地位II. 赫尔德的学术生涯和思想背景- 赫尔德的生平和学术成就- 赫尔德的思想背景:古典德国哲学、浪漫主义、历史学派III. 赫尔德对人类学历史哲学的贡献- 赫尔德的人类学历史哲学思想- 赫尔德对历史的理解与重构- 赫尔德的文化变迁理论IV. 赫尔德思想的现代意义- 赫尔德思想对当代人类学历史哲学的影响- 赫尔德思想对现代学科界的启示V. 赫尔德与现代人类学历史哲学的对话- 赫尔德思想在当代人类学历史哲学中的重要性- 赫尔德思想与当代人类学历史哲学的异同VI. 总结与展望- 对赫尔德思想的评价- 对未来人类学历史哲学的展望VII. 参考文献I. 引言人类学历史哲学是一门专门研究人类历史、文化和社会意义的哲学学科,它通过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和哲学等多个角度去研究人类的历史和社会现象,旨在深入探讨人类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而作为人类学历史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赫尔德不仅在这个学科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更是对文化、历史和社会领域有着显著影响的学者。

本文将重新论述赫尔德在人类学历史哲学领域所做出的贡献,并探讨其现代意义以及与当今人类学历史哲学的对话。

II. 赫尔德的学术生涯和思想背景赫尔德生于德国魏玛一个学者家庭,家族的文化底蕴和育人方式深深地影响了他的成长和人生道路。

赫尔德自幼喜爱文学、音乐和哲学,曾在达特茅斯学院和耶拿大学就学。

在大学期间,赫尔德接触到了古典德国哲学、浪漫主义和历史学派等思想流派,这些流派的思想深深地影响了他的后续学术研究和思考。

赫尔德的思想主要受到古典德国哲学的影响,如康德和黑格尔的哲学等。

尤其是康德的“自我意识”和“自觉意识”等观点,对赫尔德后来的思想影响尤为深刻。

浪漫主义也是赫尔德思想的重要来源之一,他深信自然和艺术是人类精神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文化是人类自我实现的过程,这种思想观点与当时的主流思潮有很大的不同,开创了崭新的研究方向。

第五章 18世纪启蒙运动时期欧洲的史学

第五章 18世纪启蒙运动时期欧洲的史学

第五章 18世纪启蒙运动时期欧洲的史学18世纪的启蒙运动,是文艺复兴运动以后欧洲思想界的又一次伟大变革,在整个人类文明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启蒙运动时期,欧洲人的精神面貌跟文艺复兴运动时期相比又有了很大的不同。

在文艺复兴运动时期,人们都是借复古求革新,企图从古人那里找到致力于社会变革的武器和出路。

这是因为当时的欧洲人在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辉煌成就面前感到自卑,同时对自己所处时代的前途也感到没有把握。

然而,到了启蒙运动时期,欧洲社会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以科学技术的进步为前提的社会生产力水平迅速发展,社会物质文明的水平空前提高,加上新航路的开辟所带来的巨大变化,欧洲的社会结构也发生了剧烈的变动,总之一句话,欧洲文明已经以一种崭新的姿态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这种辉煌的文明成果,使得历史上一切文明成就都相形见绌。

这种文明的进步已是不容怀疑的现实,而且正方兴未艾。

因而启蒙运动时期的人们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自信和昂扬乐观的情绪。

这就是启蒙史学产生和形成的时代背景。

1、启蒙史学的产生和形成标志着欧洲近代资产阶级史学的确立启蒙史学是在批判地继承了文艺复兴运动以来进步史学的宝贵遗产的基础上、在同中世纪基督教史学的斗争中逐步形成起来的,它的任务就是要战胜中世纪的旧史学和确立资产阶级史学在欧洲史学界的统治地位。

启蒙运动兴起的时候,人文主义史学因沉湎于修辞学而衰微,博学派史学钻进了单纯考据的死胡同,而掌握着先进理论的理性主义者又拒绝从事具体的历史研究,因而出现了先进理论与史料、修史三者之间脱节的局面。

人文主义史学冲破了基督教神学史观的束缚,抛弃了基督教史学的世界史体系和历史分期模式,打破了基督教神职人员和封建阶级上层人物对史学研究的垄断,从而开启了欧洲史学的世俗化进程。

然而,由于当时新兴资产阶级的不成熟,人文主义史学家们并没有公开打出反封建、反教会的旗帜;同时又由于他们盲目地迷信崇拜古代希腊·罗马文化,对古代希腊·罗马史学著作中的非理性成分也深信不疑,因而就无法将反宗教迷信的斗争进一步深入下去;再加上他们在历史编纂中刻意模仿古代罗马史学中的修辞学文风、片面追求史学著作的艺术效果、偏爱描写战争以及政治纷争中的趣闻轶事、不太注重史实的准确性、也不太愿意研究历史理论问题,因而就没有形成与基督教神学史观相对立的历史哲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赫尔德的历史哲学观
学号:2014041029
名字:孟超燕
试论赫尔德的历史哲学观
摘要:赫尔德是18世纪德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有“浪漫主义史学之父”的称号,也是历史哲学的开创者之一。

赫尔德在历史哲学方面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强调了历史的时间性和连贯性,二是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他身上兼具启蒙与浪漫的双重因素。

他的历史哲学观对浪漫主义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赫尔德强调各民族的独特性,非常注重民族的个体性和纯粹性,反对理性主义所宣扬的“永恒人性”。

本文将要论述一下赫尔德的历史哲学观产生、发展、形成及影响。

关键词:赫尔德历史哲学浪漫主义
约翰·哥特弗里德·赫尔德(1744-1803),是18世纪德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浪漫主义历史学家,德国浪漫主义和民族主义之父。

他也可以说是一个全才,对文学、哲学、史学、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均有涉猎。

作为在理性主义时代生长起来的思想家,赫尔德起初并不是一开始就关注历史哲学问题,他对历史哲学的重视和思考经历了一个思想发展的逻辑过程。

在哥尼斯堡求学期间(1762 ~1764)和在里加任牧师期间(1764 ~1769),早年的赫尔德主要兴趣都在美学和文学批评上,而以1774年出版的《又一种教育人类的历史哲学》为标志,赫尔德的主要兴趣转向了历史哲学,从那以后,历史哲学成为他思想的核心主题。

是什么原因促成了赫尔德思想的转变?我认为促成赫尔德转变的思想契机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赫尔德从启蒙运动中学来的“分
析的方法”。

近代启蒙运动对理性作为方法的理解发生了分歧:一方是以笛卡尔为代表的“演绎-综合法”,对理性持这种看法的思想家相信人拥有一些与生俱来的自明观念和原则,通过它们可以建立形而上学的基础和整个人类知识的大厦;另一方是牛顿开创的“归纳-分析法”,认为理性只是一种分析的能力,它只有在经验和现象被给予出来的基础上才能进行运用,它分析的程序是把一个给予出来的象追溯和还原为一些简单的要素,然后再根据这些要素来解释现象。

两派围绕着理性的本质展开了争论,形成了相互对立的经验主义认识范式和理性主义认识范式。

在这场理性作为方法的争论中赫尔德毫不犹豫地跟随他的老师康德。

另一个是基督教神学的影响。

虽然赫尔德对人类历史的观点在不同的时期有所变化,但基督教的神学思想始终是赫尔德看待人类历史的重要维度。

他的历史哲学观的形成受到了维柯、康德、卢梭、莱布尼兹、哈夫茨伯里等人的影响。

首先我认为维柯对他产生了重要影响。

维柯是西方最早系统提出历史理论的人,学术界倾向把他称作为历史哲学的真正的奠基人。

他的最重要的著作《新科学》对赫尔德关于社会发展阶段的认识有着重要影响。

赫尔德在18世纪就非常注重研究维柯的思想,当全欧对维柯的思想置若罔闻的时候,只有赫尔德全力研讨这位意大利哲人。

赫尔德系统地探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坚信人类是不断进步的,他将人类社会分成三个依次递进的发展阶段:“诗歌时代”、“散文时代”、“哲学时代”。

他俩对历史发展阶段的理论产生了深刻印象。

此外,对赫尔德历史哲学观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的是他的老师康德,康德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奠基人,对历史哲学有着独到的见解。

康德对赫尔德的影响主要是他前批判时期的思想和天体演化学说。

赫尔德最初“对自然和社会的历史观点,就是在哥尼斯堡哲学家的天体演化假说的直接影响下形成起来的。

”正是在康德天体演化学说的启发下,赫尔德把考察人类的自然起源作为自己历史哲学的起点,并把康德在天体演化学说中表述的发展思想扩展到整个自然界乃至人类世界。

赫尔德的历史哲学观是对人的存在的思考,在普遍联系、发展的思想基础上,他把社会看作是统一的有机整体,关注人、人类社会和历史。

这已经具备了近代意义的辩证法思维。

在赫尔德的历史观的许多方面,蕴含着丰富的唯物精神,如历史主义观点、进步的思想、“以人为本”、“历史发展观”、“和谐社会”、民主社会、民族精神,和平共处原则等等。

赫尔德在社会历史主义的发展方面迈出了新的重要的一步,一个很显著的特点就是他对自然和社会的历史观点,体系庞大且内容丰富。

在历史哲学领域,他的功绩在于开创了浪漫主义历史新观念。

作为一个在启蒙运动精神氛围中成长起来的思想家,赫尔德兼有启蒙运动和浪漫主义思想家的双重身份,他和康德以及大多数启蒙运动学者一样深受启蒙思想的影响,但凭借自身的天才,他比同时代学者更敏锐地认识到启蒙运动历史理论的缺陷。

在其最著名的著作《关于人类形成的又一种历史哲学》和《人类历史哲学的观念》中,赫尔德集中
地清算了启蒙思想家的理性主义历史观,提出了与启蒙思想家相对立的历史观点,为那些被启蒙思想家所否定的历史文明(如中世纪)恢复了名誉, 强调每一种文化都具有不可取代的珍贵价值。

他在《关于人类形成的又一种历史哲学》和《人类历史哲学的观念》这两部著作中对浪漫主义史学做了系统的阐述,大致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这是他历史哲学观的深刻体现。

在历史的个体性和多样性方面,赫尔德非常反感启蒙主义秉持理性,依据这种整齐统一的标准对任何事物进行衡量,强调普遍性的做法。

他认为每一个种人类的知识均有它自己的特质。

各个民族的特性是一种鲜活的生命,是一种内在精神;虽然民族的外在形式会像生命一样不断地发展变化,但是其独特性与个体性是不变的,其内在的精神也是不变的。

赫尔德强调各民族的的独特性,他甚至认为,各个民族的禀赋、气质、精神等是不可以相互学习的;各个民族的内在独特性时期赖以生存的思想基础,是不能被彻底改变的,也正是这种个体性构成了世界的多样性。

在当时启蒙运动的理性主义的背景下,他能有着自己的独特见解,具有思辨的哲学观,但他认为民族之间是不可以相互学习的,这一点有点绝对,但是当今社会文化强权主义值得我们警惕。

我认为世界文化是由各民族的文化共同构成的,每个民族文化的形成受到自然和历史的双重因素的影响,因而各民族文化有着自己的独特性,但是在世界文化整体的氛围下,每个民族的文化有着一定的相通性。

因此,我们应该用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观点来看待事物。

在历史的民族性与世界历史的平等性方面,赫尔德认为,“历史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在这一历程中充斥着个体性、特定时代的人”。

他指出,历史当中的每个个体都是平等的,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的表达方式,不存在一个适用于一切个体的衡量尺度。

他反对那些以自己的成见或者时代文化的价值观去评价一切历史的优劣好坏的做法。

他认为历史学家的任务就在于弄懂和解释历史中每一个事实、每一个独特的文化特征,并承认世界的多样性,以一种真正的世界历史的观念去研究历史。

他的这种历史哲学观是值得我们学习和思考的。

在历史的延续性方面,他认为每一个历史时代都是由前一个历史时代进化而来的,他甚至把自然作为一切事物起源的源头。

人也像自然界一样有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如果要理解人类的历史,首先要了解人类在宇宙中的位置。

对赫尔德来说,人类的自然发展和它在历史上的发展都是处在不断地合乎规律地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状态之中。

就历史研究而言,他认为历史学家的职责在于从变化着的历史事实中发现这种统一性,从而揭示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并在历史的连续性中理解各个文化或个体对象的价值与意义。

在历史理解的情感性方面,他认为要理解历史,就必须深入到历史之中去。

他提出,要深入历史、理解个体对象的精神,就必须尽最大可能去想象,从而进入那些时空之中,用想象重构历史对象的生活方式、律法、道德准则、各种各样的价值观,甚至是他们的街道。

只有通过这种移情的方式、设身处地的原则,努力使自己同化于被研究对象,才能领悟其精神。

我们在研究历史时应本着求真求实的精神,
努力还原历史真相,但是只能无限的接近历史真相。

通过赫尔德的系统论述,浪漫主义史学的根本内涵成为19世纪上半叶史学家所奉行的历史哲学,历史学家们以此为尺度,通过史学实践,为历史提供了新的解释。

总之,在历史哲学方面,他有很多超出前人的卓越思想,对后世的历史哲学,尤其是对黑格尔和兰克的历史哲学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他的史学观念促进了历史主义思想的发展,开浪漫主义之先河。

当然,他同当时的历史哲学家一样,还不可能最终正确地揭示出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但他的进步思想无疑对19世纪西方历史哲学的兴盛产生了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阿·符·古留加:《赫尔德》侯鸿勋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5 年版
张广智:《西方史学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王庇庭:评赫尔德的历史哲学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版),1986,(6)
赫尔德:《人类历史哲学的观念》
李宏图.论赫尔德文化民族主义思想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1996,(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