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衡传上课资料

合集下载

《张衡传》课件(完整版)

《张衡传》课件(完整版)

《张衡传》课件(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学习的教材是《张衡传》,它是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9课科技与思想之光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讲述了张衡的生活年代、他发明创造的两个重要仪器——地动仪和水运仪象台,以及他在天文学、数学、文学、艺术等方面的成就。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张衡的生活年代和主要成就,理解地动仪和水运仪象台的工作原理及意义。

2. 学习张衡的创新精神和为科学事业不懈努力的精神。

3. 通过学习,提高学生对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认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张衡的主要成就,地动仪和水运仪象台的工作原理及意义。

难点:地动仪和水运仪象台的工作原理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地动仪和水运仪象台的模型图学具:教材、笔记本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张衡的《二京赋》引入新课,让学生对张衡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张衡的生活年代和主要成就。

3.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地动仪和水运仪象台的工作原理及意义,并派代表进行讲解。

4. 讲解:教师对地动仪和水运仪象台的工作原理进行详细讲解,并展示模型图,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5. 实践环节: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地动仪和水运仪象台的模型,加深对仪器原理的理解。

7.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教材,思考张衡的成就对后世的影响,并写一篇短文。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张衡传地动仪水运仪象台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张衡的主要成就。

2. 请详细描述地动仪和水运仪象台的工作原理。

3. 结合教材,谈谈张衡的成就对后世的影响。

答案:1. 张衡的主要成就有:发明地动仪和水运仪象台,在天文学、数学、文学、艺术等方面有重要贡献。

2. 地动仪是一种测定地震方向的仪器,水运仪象台是一种演示天象的仪器。

3. 张衡的成就为后世提供了重要的科技和思想资源,对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对张衡的主要成就有了深入的了解,特别是在地动仪和水运仪象台的工作原理方面。

2024版张衡传公开课优秀PPT课件

2024版张衡传公开课优秀PPT课件

文化状况
儒家思想占据统治地位, 文学、艺术等领域取得一 定成就。
9
张衡在历史上的贡献
科学贡献
张衡在天文学、数学、地理学等领域 都有卓越贡献,尤其是他发明的浑天 仪和地动仪,对后世科学研究产生了 深远影响。
文学贡献
政治贡献
他多次上书针砭时弊,提出改革建议, 为东汉政治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积极 贡献。
他的文学作品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 刻的思想内涵而著称,为后世文学创 作提供了重要借鉴。
地动仪的原理 利用精妙的机械结构,将地震波引起的地面运动转化为触 发机关的动作,从而指示地震发生的方向。
地动仪的意义 开创了人类使用科学仪器观测地震的历史,为地震学的发 展奠定了基础。同时,地动仪也是张衡卓越科学成就的代 表之一,彰显了中国古代科技的辉煌。
17
张衡在科技史上的地位
01
杰出的科学家
张衡在天文学、地震学等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被誉为中国古代科技的
跨学科合作与交流
鼓励不同学科的学者共同探讨张衡及其时代的相关议题,以促进学 术交流和跨学科合作。
30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1/28
31
2024/1/28
21
张衡的人文精神与追求
科学精神
艺术造诣
张衡作为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具有求真务实、 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对后世科技发展产生 了深远影响。
张衡在文学、音乐等领域也有很高的造诣, 他的诗歌、辞赋等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和深刻的人文内涵。
社会责任感
追求真理与自由
张衡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关注社会现实 和民生疾苦,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国家和人民 做出贡献。
浑天仪的原理
利用漏刻水力驱动大型自动化天 文仪器,通过齿轮传动带动球体 旋转,模拟天体的周日视运动。

张衡传知识点归纳总结ppt课件公开课获奖课件百校联赛一等奖课件

张衡传知识点归纳总结ppt课件公开课获奖课件百校联赛一等奖课件
③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省略主语“张衡”) (6)状语后置
①游于三辅(于三辅游) ②讽议左右((于)左右讽议)17
6
句式积累
• 游于三辅 • 状语后置句,“于三辅游” • 验之以事 • 状语后置句,“以事验之” • 未之有也 • 宾语前置句,“未有之也”
7
句式积累
• 观太学 • 省略句:观(于)太学 • 果地震陇西 • 省略句:果地震(于)陇西
8
一词多义
因 • 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 于是,接着 • 作《二京赋》,因以讽谏 用,依托 • 伺者所以觉知 因为 • 因来宾至蔺相如门谢罪 经由,经过 • 相如因持璧却立 于是,就
③因其势而利导之(顺着)
④因来宾至蔺相如门前谢罪 (经过、
经由)
⑥衡乃拟班固《两都》《二京赋》,
因以讽谏(凭借) ⑦因击沛公
于坐,杀之。(趁机)
14
乃 ①精思傅会三年乃成。(才) ②遂乃研核阴阳(就) ③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不论魏晋(竟、却) ④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于是,就) ⑤尔其勿忘乃父之志。(你旳) ⑥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居然) ⑦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是) ⑧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于是,就)
制 ① 其牙机巧制(制作,构造) ②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服,控制) ② 吴起……赵奢之伦制其兵 (统率,指挥) ④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规模)
15
属zhǔ ① 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连接) ② 衡少善属文(连缀) ③ 属予作文以记之(嘱咐) ④举酒属客(劝人喝酒)
shǔ ⑤名属教坊第一部(属于) ⑥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掌管) ⑦吾属今为之虏矣(辈) ⑧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
3
古今异义词
• 覆盖周密无际

张衡传课件完整版课件

张衡传课件完整版课件

张衡传课件完整版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张衡传》这一章节,详细内容主要包括张衡的生平事迹、科学成就以及他在地震学研究方面的突出贡献。

所选教材为《中国古代科学家传记》第四章第三节。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张衡的生平事迹,理解他在科学领域的贡献。

2.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思维分析问题的能力,认识到科学研究对于社会发展的意义。

3. 激发学生对古代科学家精神的敬仰,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张衡的地震学研究及其在科学领域的贡献。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古代科学家精神,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张衡传课件、图片资料、视频资料。

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张衡地动仪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古代科学家张衡的好奇心,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导入:介绍张衡的生平事迹,详细讲解他在地震学研究方面的贡献,让学生了解地动仪的原理。

3. 例题讲解:分析地动仪的构造原理,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思维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绘制地动仪的简易示意图,加深对地动仪原理的理解。

5. 小组讨论:讨论张衡为什么能够在当时的条件下发明出地动仪,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思考能力。

7. 拓展延伸:介绍现代地震预警技术的发展,让学生了解科技的发展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

六、板书设计1. 张衡传生平事迹科学成就地震学研究2. 地动仪原理3. 科学家精神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你结合所学内容,谈谈对张衡地动仪的认识,以及科学家精神对你的启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的“理解古代科学家精神,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 教学难点中的“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古代科学家精神”。

3. 教学过程中的“小组讨论:讨论张衡为什么能够在当时的条件下发明出地动仪”。

4. 作业设计中的“谈谈对张衡地动仪的认识,以及科学家精神对你的启示”。

一、理解古代科学家精神,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1. 讲解张衡在发明地动仪的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如技术落后、资料匮乏等,强调他在艰苦环境下依然坚持研究的精神。

《张衡传》课件 (共32张PPT)上课

《张衡传》课件 (共32张PPT)上课

文言特殊句式
游于三辅
虽才高于世
状语后置
状语后置
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被动句
因(之)以讽谏 省略句
文史常识
三辅 太学 五经 六艺 举孝廉 六艺:六种技能:礼、乐、射、御、书、数 礼:礼节。 乐:音乐。 射:军事射箭技术。 御:驾驭马车战车的技术。 书:书法。 数:数术又称术数,是计算、数学的技术。
中国古代的退休制度
据《礼记·典礼》记载,在西周的礼制中,已有“大夫 七十而致仕”之礼。其后历代基本上是沿袭了这一退休年限 古代没有“一刀切”的退休制度,官员退休需要自己请 辞,皇帝还要假意挽留,最终才实现将官职交还皇帝,称作 “以礼致仕”。“致仕”,即“交还官职”。 由于退休需要自己先申请,于是就有了很多说法,如:请 致、致事、致政、休致、告归、告奉养、告病归等。
文言词句的特殊用法及文化知识
第四段:
文言实词特殊用法:
员径:通假字,圆 形似酒尊:通假字,樽 篆文:通假字,纹
傍行八道:通假字,旁
尊则振龙:通假字,震
中有都柱:大
古今异义 周密:古今异义,四周严密 激扬:古今异义,清脆响亮 方面:古今异义,方向
文言特殊句式
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状语后置
文史常识
术学:关于术数方面的学问,指天文、历算的方面 公车 :汉代官署名。臣民上书或征召,都有公车 接待。
因汉代曾用公家车马接送应举的人,后便以“公 车”泛指入京应试的举人或代指举人进京应试。如 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后,康有为联合各省在 京会试举人联名上书,即称“公车上书”。
重语句
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居年不徙。
以“善”为纲
1、善属文(文学才能)
2、善机巧、善术学(科学技术)

高中语文必修四13张衡传 课堂部分讲义.doc

高中语文必修四13张衡传 课堂部分讲义.doc

郎中,再迁为太史令【张衡善于13张衡传课堂部分讲义四、解读:①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曲呵【张衡字平子,是南阳郡西鄂县人1。

衡少善『彩 ^作如,擅长,善刊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

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K 张衡年轻时就擅长写文章,曾到三辅一带游学,趁机进了洛阳,在太学 学习,于是通晓五经,贯通六艺,虽然才华高于世人,却并不骄傲自大』。

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 人K 交接:古:结交今:①连接②移交和接替永元中 举(举,推荐)孝廉K 孝廉:古:被举荐的人称为“孝廉”。

今:孝, 指孝悌者;廉,清廉之士。

分别为统治阶级选拔人才的科目,始于汉代,在东汉尤为求仕者必由之途后往往合为一科。

亦指被推选的士人)1不行 K 不行:古:不去(应荐).今:不別;行:应栩,连辟姑义:叱今义:复舸公府不就械対%(他)总是举止稳重、淡泊宁静,不喜欢与一般的世俗之人交往.永元年间,被推举为孝廉,却不应荐,屡次被公府征召却不就任』。

时仆作蚱,删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此时社会长期太平无事,从王公贵族到-般官吏,没有不过度奢侈的】。

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

精 思傅会,十年乃成。

大将军邓鹭奇叫毗妳為心…奇和其才,累召不应【张衡于 是摹仿班固的《两都赋》写了《二京赋》,凭借它来(向朝廷)讽喻规劝.精心构思润色,用了十年才完成.大将军 邓鹭认为他的才能奇特,屡次征召他,他也不去应召】。

②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蹄征:古:特地征召;今:事物、事情的特点、标志U[(古义:授给官职。

今义:拜见u 器械制造方面的巧思,尤其在天文、气象和历法的推算等方面很用心.汉安帝常听说他擅长术数方面的学问,命公 车特地征召他,舒他为郎中.两次迁升为太史令】。

遂乃研核阴阳,妙尽K 响忖作汕鯛5璇机之正蹿^作谿心嘶道廉,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于 是,张衡就精心研究考验阴阳之学,精辟地研究出测天文仪器的正确道理,制作浑天仪,著成《灵宪》《算罔论》等 书籍,论述极其详尽】。

《张衡传》课件(上课用)

《张衡传》课件(上课用)

文学
• 在文学方面,他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颗光辉 灿烂的明星。名著《东京赋》和《西京赋》 合称《二京赋》,描写了东汉时期长安和 洛阳的繁华景象,讽刺了官僚贵族荒淫无 耻的寄生生活。《南都赋》生动地描绘了 当时南阳郡的社会风貌、自然风光和民间 风俗。此外还著有《归田赋》、《思玄 赋》、《四愁诗》等30余篇。
艺术
• 在艺术方面,他居东汉著名的六大画家之 首,善画神兽。(东汉六大画家:张衡、 赵歧、刘褒、蔡鱼、刘旦、杨鲁 。)
地震学
• 在地震学方面,他发明创造了“地动仪” (公元132年),是世界上第一架测定地震 及方位的仪器,比欧洲早1700多年。
天文学
• 在天文学方面,他发明 创造了“浑天仪”,是 世界上第一台用水力推 动的大型观察星象的天 文仪器,著有《浑天仪 图注》和《灵宪》等书, 画出了完备的星象图。 提出了“月光生于日之 所照”的科学论断,第 一次正确解释了月食的 成因,说明月光是日光 的反照,月食是由于月 球进入地影而产生的。
第一段翻译:
• 张衡,字平子,是南阳郡西鄂县人。张衡年轻 时就善于写文章,到西汉故都长安及其附近地 区考察、学习,并趁此机会前往京城洛阳,到 太学观光、学习,于是通晓了五经、六艺。虽 然才学高出当时一般人,却没有骄傲自大的情 绪。(他)总是从容不迫,淡泊宁静,不爱和 庸俗的人们往来。(汉和帝)永元年间,被推 荐为孝廉,没有去应荐;三公官署屡次召请去 任职(他)也不去应召。
范晔(398—445),字蔚宗。南朝宋顺 阳人。历史学家。博涉经史,善属文,能隶 书,晓音律,始为尚书吏部郎。元嘉彭城太 妃卒,晔夜中酣饮,开北牖听挽歌为乐,左 迁宣城太守。不得志,乃删众家后汉书,成 一家之作原定编著百篇,仅完成帝纪十篇、 列传八十篇。与鲁国孔熙先谋逆,密谋拥护 文帝弟刘义康做皇帝而死于狱中。《后汉 书》,文笔简练生动,议论部分具有强烈的 抒情色彩,文气流畅,既具史学识见,又有 较高文学价值。

第13课《张衡传》教学PPT课件(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第13课《张衡传》教学PPT课件(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陈思王植,字子建。年十岁余,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 善属文。太祖尝视其文,谓植曰:“汝倩人邪?”植跪曰:“言出为论,下 笔成章,顾当面试,奈何倩人?”时邺铜爵台新成,太祖悉将诸子登台,使 各为赋。植援笔立成,可观,太祖甚异之。性简易,不治威仪。舆马服饰, 不尚华丽。每进见难问,应声而对,特见宠爱。太祖征孙权,使植留守邺, 戒之曰:“吾昔为顿丘令,年二十三。思此时所行,无悔于今。今汝年亦二 十三矣,可不勉与!”植既以才见异,而丁仪、丁廙、杨修等为之羽翼。太 祖狐疑,几为太子者数矣。而植任性而行,不自雕励,饮酒不节。文帝御之 以术,矫情自饰,宫人左右,并为之说,故遂定为嗣。植尝乘车行驰道①中, 开司马门②出。太祖大怒,公车令坐死。由是重诸侯科禁,而植宠日衰。太 祖既虑始终之变,以杨修颇有才策,而又袁氏之甥也,于是以罪诛修。植益 内不自安。二十四年,曹仁为关羽所围。太祖以植为南中郎将,行征虏将军, 欲遣救仁,呼有所敕戒。植醉不能受命,于是悔而罢之。
4、张衡为什么要造地动仪?
不计名利,为民造福。
5、学生自读课文第五、六段,疏通字句。 思考:这两段写了哪几件事情?突出人物怎样的性情?
①交代《思玄赋》的来历,突出张衡的心思细密, 谨慎谨慎。
②张衡出任河间相时和奸党的斗争,表现了他的 政治智慧。
1、请你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①员径八尺 “员”通“圆” ②形似酒尊 “尊”通“樽”
张衡成功的因素有很多,你有哪些感悟呢?请同学们联系生活或自身, 就其中一点谈谈想法。
如: (1)品德和人格是在学业上成功的基础。 (2)要跻身世界科技先进行列,必须要有民族自信心。 (3)学习要重视社会实践。 (4)一个人的潜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
为了巩固大家对人物传记写作技能的认识,并且帮助大家将课内的文言知识 有效迁移,我们一起完成一道文言阅读题《曹植失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 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 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 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玑之正, 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 论》,言甚详明。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 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 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于:对于。 特征:对有特殊才能或品德高尚 的人指名征召 。 阴阳:哲学名词,指两种对立的 事物,如日月,寒暑等,这里指 天象、历算。 正:道理。 辄(zhé):常常,总是。 徙:指调动官职。
第一部分内容小结:
这一段为文章的第一部分,记述了张衡的学业、品德和文学上的成就。 开头两句按历史人物传记的格式,记述张衡的姓名、籍贯与家世。接着介绍 其在文学上的造诣。“少善属文”说明他具有先天的禀赋,而“ 游于三辅, 因入京师,观太学”说明他注重社会实践。也正是因为他在青少年时代就打 下了如此深厚扎实的基础,并不断自我提高,所以才能“通五经,贯六艺”。 在叙述了其“才”后紧接着叙述其德。“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 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具有谦虚稳重、超尘拔俗的品格,而面对统治者 的招罗,作者连用“不行”“不就”“ 不应”等词语表现他的不慕名利的高 洁品德。而《二京赋》进一步证实其文学才能及精研精神。
在历史上,张衡被 尊奉为“木圣”(科 圣),为了纪念他的 功绩,人们将月球背面 的一环形山命名为 “张衡环形山”,将小 行星1802命名为 “张衡小行星”。 这 是第一颗以中国人名 命名的小行星。
作者简介
范晔
二十四史之一的《后汉书》作者范晔 (398~445年),字慰宗,南朝宋代顺阳山 阴(浙江绍兴)人。他在南朝刘宋时期,曾 任尚书史部郎、宣城太守、太子左卫将军等 职。《宋书》上说他少年好学,博通经史, 善为文章。后因密谋拥戴文帝的兄弟刘义康 被处死刑,死时才48岁。他根据前人撰述的 几十种有关后汉的历史著作,编成《后汉 书》。全书包括十纪、十志、八十列传,共 一百篇。此书对考核史事有参考价值,文字 亦朴素精练。今本《后汉书》包括梁代刘昭 的增补部分,共一百二十卷。
浑天仪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浑天仪
天文著作有《灵 宪》,总结了当时的 天文知识,在其中明 确地提出“宇之表无 极,宙之端无穷。” 认识到宇宙的无限性。 并认识到行星运动的 快慢与距离地球的远 近有关。
文学作品:《二京 赋》铺写京都景象,规 模巨大;《归田赋》形 式短小,重在抒情; 《四愁诗》、《同声歌》 各具特色,在五、七言 诗发展史上有一定的地 位。原有集,已佚失, 明人辑有《张河间集》。
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 陈事。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 右。尝问天下所疾恶者。宦官惧其毁己, 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阉竖恐终为 其患,遂共谗之。衡常思图身之事,以 为吉凶倚仗,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 以宣寄情志。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 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 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 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 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年六十 二,永和四年卒。
第二部分内容小结
以上主要介绍了张衡在科学上的成就,包括科学发明 和理论著作两部分。张衡上通天下穷地理,精于历算,擅 于机械,在天文、数学、地理、气象、机械制造方面都有 卓越的成就。其中第四段重点介绍了地动仪的构造和科学 价值。内容涉及材料、外形及装饰 、内外机械装置、功能 等四个方面,条理清晰,语言朴素精炼。
于:介词“向”。(这个句子是倒装句) 损:腐败。 讽议:(婉转地发表)讽谏议论。 毁:讲别人的坏话。 骄奢:骄横奢侈。 不轨:指行动越出常轨的事,即违 反法纪的事。 收禽:逮捕拘押。禽:同“擒”。 肃然:这里是敬畏恭顺不敢为非做 歹的意思。
第三部分内容小结: 张衡不仅在科学、文学等方面有着突出的成就,在政治方 面也有着杰出的才干,面对“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的状况, 他挺身而出“ 因上疏陈事”“ 讽议左右”向皇上直言进谏, 弹劾奸佞,努力剪除奸徒丑类。然而,官场的黑暗,使他难施 手脚,只好借《思玄赋》来抒发和寄托自己的感情。另一方面 也表现了他的心思细密,小心谨慎。 出任河间相时与奸党斗争一事,虽只是寥寥数语,更是体 现了张衡的果断正直、聪明机智、果敢决绝以及政绩卓越。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
(《后汉书》南朝· 范晔)
张衡,东汉科学
家、文学家,字
平子,河南南阳
西鄂人,曾两度
担任执管天文的 太史令。
张衡
他精通天文历算,创制世界上 最早的利用水力转动的浑天仪 和测定地震的地动仪。第一次 正确解释了月食的成因,说明 月光是日光的反照,月食是由 于月球进入地影而产生的。
台北故宫博物馆 所收藏的地动仪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 以精铜铸 员:通“圆”。 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 尊:同“樽”,古代盛酒器。 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 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 傍行八道:傍,同“旁”,旁边。 大意是在都柱周围排列八组杠杆 张口承之。其牙机巧 制,皆隐在尊中,覆 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 机械,分别指向东、南、西、北、 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 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和八 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 个龙头相衔接。 激扬:这里指声音响亮。 震之所在。 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 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 方面:方向。 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 无征:没有应验。 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 地动:地震。 记地动所从方起。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 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 因入京师,观太学…… 要求:
1.标注不熟悉的字音;
2.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标记。
翻译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 属:表连缀;文:写文章。 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 因:连词,表顺承关系,可译为 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 “于是”。 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 尚:矜夸自大。 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 从容:从容稳重,不急躁。 淡静:恬淡宁静,不追慕名利。 廉不行,连辟(于)公府不就。时天 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 交接;结交。 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 不就:不去就职。 承平:太平,指国家持续地太平 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 安定。 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 因:介词,通过。后省宾语“之” 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