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检测不确定度评定程序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程序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程序1目的规范检验科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及报告过程。
2范围适用于各专业组进行定量项目不确定度评定。
3职责3.1技术负责人:根据检验项目识别,提出和组织不确定度评定,并根据各检验项目确定评定要求和方法,负责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结果的审核和验证。
3.2各专业组:实施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编写《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报告》。
4工作程序4.1技术负责人组织各相关专业组就下述情况识别和决定有关项目测量不确定度的具体要求:4.1.1当检验不需得到数字结果(如仅需做通过或不通过、正或负或其他定性的估计),则不要求评定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但专业组应对检验结果的可变性有正确的理解和解释;4.1.2对于某些公认的检验方法,如果该方法规定了测量不确定度主要来源的极限值和计算结果的表示形式时,专业组只要遵守该方法和报告结果的方式,即被认为符合要求,可以不编写《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报告》;4.1.3由于某些检验方法的性质决定了无法从计量学和统计学角度对测量不确定度进行有效而严格的评定,这时应通过分析列出各主要不确定度分量并做出合理评定;4.1.4除上述三种情况,均应根据检验项目的特点分门别类的制定并实施评定其测量不确定度的方法和程序;4.1.5测量不确定度的严密程度取决于检验方法的要求、服务对象提出的要求和进行合格评定时规定的报告的宽窄;4.1.6当不确定度与检验结果的有效性或应用有关,或服务对象有要求,或当不确定度影响到对规范限度的符合性时,检验报告上应给出有关不确定度程序的信息。
4.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必要条件a)使用经确认的分析方法;b)使用规定的室内质量控制程序;c)参加能力验证项目;d)建立测量结果的溯源性。
4.3确定不确定度评定的项目各专业组组长在技术负责人的指导下,确定哪些检验项目需要进行不确定度的评定,一般从以下三方面来确定:a)服务对象要求;b)不确定度与检验结果有效性或应用相关;c)如该项目检验方法存在一个窄限,要依据它作出满足某些规范的决定时。
ISO17025:2022实验室-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程序

ISO17025:2022实验室-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程序页次第69 页共6页文件名称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程序发布日期2022年1月1日1 目的对测量结果不确定度举行合理的评估,科学表达检测结果。
2 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客户有要求时、新的或者修订的测试办法验证确认时、当报告值与合格临界值临近时需评定不确定度并在报告中注明。
3 职责3.1 检测人员按照扩展不确定度评定的适用范围,按规定在记录和报告中给出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
3.2 检测组组长负责审核测量不确定度评定过程和结果报告。
3.3 技术负责人负责批准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报告。
4 工作程序4.1 测量不确定度的来源4.1.1 对被测量的定义不完美或不完整。
4.1.2 实现被测量定义的办法不抱负。
4.1.3 取样的代表性不够,即被测量的样本不能代表所定义的被测量。
第1页/共5页4.1.4 对被测量过程受环境影响的熟悉不周全,或对环境条件的测量与控制不完美。
4.1.5对模拟仪器的读数存在认为偏差(偏移)。
4.1.6测量仪器的辨别力或鉴定力不够。
4.1.7给予测量标准和测量物质的值不准。
4.1.8用于数据计算的常量和其他参量不准。
4.1.9测量办法和测量程序的近似性和假定性。
4.1.10 抽样的影响。
页次第70 页共6页文件名称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程序发布日期2022年1月1日4.1.11在表面上看来彻低相同的条件下,被测量重复观测值的变化。
4.2 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办法4.2.1 检测组按照随机取出的样本做重复性测试所获得的结果信息,来判断关于总体性质时,应采纳A 类不确定度评定办法,用符号A u 表示,其评定流程如下:A 类评定开头对被测量X 举行n 次自立观测得到第2页/共5页一系列测得值(i=1,2,…,n )i x 计算被测量的最佳估量值x11ni i x x n ==∑计算试验标准偏差()k s x 计算A 类标准不确定度()A u x ()()()k A s x u x s x n== 4.2.2 检测组按照阅历、资料或其他信息评估时,应采纳B 类不确定度评定办法,用符号B u 表示,B 类不确定度评定的信息来源有以下六项:4.2.2.1 以前的观测数据。
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及管理

1目的通过实施本程序,规范我中心检测结果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及管理。
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对检测结果进行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当在客户有要求时、或当不确定度与检测结果的有效性或应用有关时、或当不确定度影响到对规范限度的符合性时、或当测试方法中有规定时和CNAS有要求时,应对检测数据结果进行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3职责3.1检测部门负责人会同有关人员进行检测结果的不确定度的评定。
3.2技术负责人负责对不确定度报告进行审批。
3.3业务室负责对不确定度评定报告进行归档管理。
4工作程序4.1本中心对检测结果的不确定度的评定,依据国家计量技术规范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遵循其评定程序、表示方法和格式。
4.2 当采用新的检测方法需要评定测量不确定度时,技术负责人组织技术人员编制该项目不确定度评定报告,并批准该报告。
4.3 进行检测时,检测人员以该项目不确定度评定报告为指导,报告或计算不确定度。
当测量方法、测量程序、使用的设备、标准物质等无变化时,可直接引用该项目不确定度评定报告中的不确定度数据。
4.4 编制检测项目不确定度评定报告时,应遵循以下步骤和原则:4.4.1 识别不确定度来源(1) 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一般来源于:被测对象、测量设备、标准物质、测量环境、测量人员和测量方法。
(2) 有些不确定度来源可能无法从上述分析中发现,只能通过实验室间比对或采用不同的测量程序才能识别。
(3) 在某些检测领域,特别是化学样品分析,不确定度来源不易识别和量化。
测量不确定度只与特定的检测方法有关。
4.4.2建立数学模型建立测量过程的模型,即被测量Y 与各输入量Xi 之间的函数关系。
若Y 的测量结果为y ,输入量Xi 的估计值为i x ,则12()n y f x x x =,,4.4.3 逐项评定标准不确定度(1) A 类不确定度分量的评定——对观测列进行统计分析所作的评定a) 对输入量Xi 进行n 次(取6≤n ≤10)独立的等精度测量,得到的测量结果为1x 、2x ……n x ,x 为其算术平均值,则:11n n x x i i =∑= 单次测量结果的实验标准偏差为:21)(11)()(∑=--==n i i i i x x n x s x u 观测列平均值即估计值的标准不确定度为:()()()s x u x s x ==b)如果提供用户的测量结果是单次测量获得的,A 类分量可用预先评定获得的()u x i ,如提供用户的是两次或三次或m 次测得值的平均值,则A 类分量可用下式获得()()()s x u x s x ==c) 为作A 类评定,重复测量次数应足够多,但有些样品只能承受一次检测或随着检测次数的增加其参数逐次变化,根本不能或不宜作A 类评定,此时由上式算得的标准差有可能被严重低估,这时应采用基于t 分布确定的包含因子。
《医学实验室-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与指南》

《医学实验室-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与指南》医学实验室测量不确定度是指在医学实验室中进行的各种测量结果中存在的不确定性。
这不确定性可能受到诸如测量设备、操作程序、环境及分析方法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因此,对这些因素进行评估和分析是非常重要的。
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是对测量结果的品质控制的重要步骤。
它可以帮助实验室确定精度和准确性,以便针对测量结果进行更好的管理和控制。
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是一个定量的指标,并且需要采用统计学中的方法来计算和评估。
对于医学实验室,评估不确定度的指南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是确定测量物理量及其所需要的测量单位。
在选择测量物理量时,应考虑其在医学实验室中的重要性以及所需的精度和准确性。
测量单位则取决于所使用的测量设备。
第二步是确定影响测量结果的各种因素,包括环境因素、操作程序和设备因素等。
这些因素可能包括不同批次的试剂和不同运营人员的实验技术差异等。
第三步是对这些因素进行统计分析,以计算出测量不确定度。
这可以通过一个称为标准偏差的统计指标来实现。
标准偏差是对一组数据的集中程度的度量,我们可以用它来表示不确定度。
第四步是对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
这可以通过使用接受因子和公差来完成,以确保测量结果在特定范围内。
医学实验室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适合自己的测量不确定度评估指南。
它们应该针对医学实验室的特定需要,并且应该包含一些重要的组件,例如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计划。
同时,应该对评估过程进行监督和监控,以确保其准确性。
总之,对于医学实验室来说,评估测量不确定度的指南十分必要。
它可以帮助实验室正确评估测量结果的精度和准确性,并建立起一套科学的质量控制体系。
通过这样的控制体系,在普通测量过程中降低误差,提高实验的准确性,为医学领域的实验研究提供数据基础。
医学实验室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指南

医学实验室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指南英文回答:Uncertainty evaluation is an important aspect in medical laboratory measurements. It helps to assess the reliability and accuracy of the results obtained. In order to evaluate uncertainty, there are several guidelines that can be followed.Firstly, it is important to identify and quantify all possible sources of uncertainty in the measurement process. This can include factors such as instrument calibration, sample handling, and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By understanding and quantifying these sources of uncertainty, we can better assess the overall uncertainty in the measurement.Next, it is necessary to estimate the uncertainties associated with each identified source. This can be done through various methods such as statistical analysis,measurement comparisons, or using manufacturer specifications. For example, if we are measuring apatient's blood glucose level, we need to consider the uncertainty associated with the accuracy of the glucose meter used, as well as the variability in the patient's blood sample.Once the uncertainties are estimated, they need to be combined using appropriate mathematical methods. This can be done through the use of standard uncertainty propagation formulas, such as the root-sum-square method. By combining the uncertainties, we can obtain an overall uncertainty value for the measurement.After obtaining the overall uncertainty, it is important to express it in a meaningful way. This can be done by calculating the expanded uncertainty, which takes into account the desired level of confidence. For example, we can express the uncertainty as a range, such as "the blood glucose level is 5.0 mmol/L ± 0.2 mmol/L at a 95% confidence level."In addition to evaluating uncertainty, it is also important to continuously monitor and control the sources of uncertainty in the measurement process. This can be done through regular calibr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instruments, as well as implementing quality control measures. By doing so, we can ensure that the measurement results are accurate and reliable.中文回答:不确定度评定是医学实验室测量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测量管理体系《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程序》

4.2.3技术部负责人应组织对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初稿的评审,必要时可委托外单位专家评审。
4.2.4评审后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报告和测量不确定度表示意见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作为检测的受控技术文件打印归档并作为作业文件发至相关检测室/区执行。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程序
编 制:
审 核:
批 准:
日 期:2013-02-01
文件状态: 发放号:
未 经 批 准 不 准 翻 印
文件修订记录
章节号
修改条款
修改原因
修改人
审核人
批准人
批准日期
1 目的
满足顾客与认可准则的要求,对检测结果的可信程度进行评价。
2 范围
适用于对检测检测结果进行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和验证。
j.检测/校准过程中的随机影响等。
在确定这些影响不确定度的因素对总不确定度的贡献时,还要考虑这些因素相互之间的影响。
4.7.4 标准不确定度分量的评定
要对每一个不确定度来源通过测量或估计进行量化。首先估计每一个分量对合成不确定度的贡献,排除不重要的分量。可用下面几种方法进行量化:
a.通过实验进行定量;
e.读数存在人为偏移;
f.测量仪器的计量性能的局限性(如分辨率、灵敏度、稳定性、噪音水平等影响,以及自动分析仪器的滞后影响和仪器检定校准中的不确定度);
g.测量标准和标准物质的不确定度;
h.引用的数据或其它参量的不确定度;
i.包括在检测方法和程序中某些近似和假设,某些不恰当的校准模式选择,以及数据计算中的舍、入影响;
检测不确定度评定作业指导书

页数:第1页共8页检测不确定度评定作业指导书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受控状态:分发号:1.目的页数:第2页共8页为合理评估和使用检测不确定度制订本程序。
2.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实验室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和使用流程。
3.相关文件3.1《测量不确定度的要求》(CNAS CL07:2011)3.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和表述指南》(CNAS GL05:2011)3.3《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JJF1059.1-2012)4.定义4.1测量不确定度:根据所获信息,表征赋予被测量值分散性的非负参数。
4.2标准不确定度:不确定度的A类评定(A类不确定度评定):用对观测列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来评定标准不确定度。
不确定度的B类评定(B类不确定度评定):用不同于对观测列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来评定标准不确定度。
4.3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当测量结果是由若干个其他量的值求得时,按其他各量的方差或(和)协方差算得的标准不确定度。
4.4扩展不确定度:指被测量的值以一个较高的置信水平存在的区间宽度。
4.5检测和校准能力(CMC):校准和测量能力是校准实验室在常规条件下能够提供给客户的校准和测量的能力。
其应是在常规条件下的校准中可获得的最小的测量不确定度。
见公布在CNAS的校准实验室的认可范围中。
5.职责5.1实验室负责实施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并报告结果。
5.2技术负责人负责审核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结果。
页数:第3页共8页6.流程图7.流程说明页数:第4页共8页页数:第5页共8页页数:第6页共8页8.1检测实验室均应制定与检测项目的特点相适应的测量不确定度评估程序,用于不同类型的检测;检测实验室对于不同的检测项目和检测对象,可以采用不同的评估方法。
8.2检测实验室应有能力对每一项有数值要求的测量结果进行测量不确定度评估。
8.3当不确定度与检测结果的有效性或应用有关、或在用户有要求时、或当不确定度影响到对规范限度的符合性时、当测试方法中有规定时和认证认可规范说明有要求时(如CNAS认可准则在特殊领域的应用说明中有规定),检测报告必须提供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程序

1目的对检验方法和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评定和报告,进一步提高评价检验结果的可信程度,以满足客户与认可准则的要求。
2适用范围适用于检验中心开展的标准或非标准方法的检验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3职责3.1技术负责人负责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3.2技术负责人负责不确定度的评定的培训,以确保其在实验室检测活动中的运用水平;3.3检测员负责协助提供不确定度评定所需的检测数据;4控制程序4.1测量不确定评定检验项目的选择4.1.1可能的情况下,实验室应对所有被测量进行不确定来源分析和评定,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可信程度。
4.1.2技术负责人确定进行测量不确定评定的检验项目,确定进行评定的原则如下:a)当检验项目仅为定性分析时,不进行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b)对于公认的检验方法,检验项目已给出相应的测量不确定度及其来源时,可以不进行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c)除上述两种情况,各检验领域中关键、典型和重要的检验项目,均应进行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d)在评定测量不确定度时,对给定条件下的所有重要不确定度分量,均应采用适当的分析方法加以考虑。
e)当顾客对检验项目的测量不确定度提出要求时,应进行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f)在微生物检测领域,某些情况下,一些检测无法从计量学和统计学角度对测量不确定度进行有效而严格的评估,这时至少应通过分析方法,考虑它们对于检测结果的重要性,列出各主要的不确定分量,并作出合理的评估。
有时在重复性和再现性数据的基础上估算不确定度也是合适的。
4.2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本程序拟规定两种方法对测量不确定度进行评定。
一种是GUM法,另一种是top-down评定方法。
I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GUM法4.2.1列出测量不确定度的来源用GUM法评定测量不确定度的一般流程见下图1。
图1用GUM法评定测量不确定度的一般流程421.1分析检验领域的测量不确定度的来源一般有以下几种:a)定义误差:被测量的量的定义不完整;被测量定义的复现不理想;b)取样:取样的代表性不够;当内部或外部取样是规定程序的组成部分时,例如不同样品间的随机变化以及取样程序存在的潜在偏差等影响因素构成了影响最终结果的不确定度分量;c)存储条件:当测试样品在测试前要储存一段时间,则储存条件可能影响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室应用不确定度的评定程序
1 目的
为合理地表征测量值的分散性,确定测量结果的有效性,本程序规定了评定检测结果不确定度的步骤和方法。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各种准确度等级的检测结果不确定度的评定。
3 职责
3.1 办公室负责人
1)编写各检测项目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作业指导书;
2)对本部门各项检测结果不确定度的使用进行审核。
3.2 技术负责人
1)负责组织编制试验室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和表示的统一要求及评定步骤,并组织评审和批准;
2)负责维护本文件的有效性。
4 程序
4.1 评定依据
1)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
2)ISO“测量不确定度表达指南”,1995
4.2 定义
4.2.1 测量不确定度:表征合理地赋予被测量之值的分散性,与测量结果相关联的参数;
4.2.2 标准不确定度:用标准偏差表示的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
4.2.3 (不确定度的)A类评定:对观测列进行统计分析以评定不确定度的方法;
4.2.4 (不确定度的)B类评定:评定标准不确定度的非统计分析方法;
4.2.5 影响量:不是被测量但对测量有影响的量;
4.2.6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当结果由若干个量得来时,该测量结果的标准不确定度等于这些量的方差和协方差加权的正平方根,权的大小取决于这些量的变化测量结果影响的程度。
4.2.7 扩展不确定度:确定测量结果区间的量,期望测量结果以合理地赋予的较高置信水平包含在此区间内。
4.2.8 包含因子:为获得扩展不确定度,作为合成不确定度乘数的数字因子。
4.3 评定程序
评定不确定度的基本程序可用下述框图表示:
4.4 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来源(有选择的确定)
1)由相同条件下测量值的变动性所反映的各种随机影响;
2)检测仪器的示值不够准确;
3)标准物质的标准值不够准确;
4)引用的数据或其它参量的不够准确;
5)取样的代表性不够,即被测样本不能完全代表所定义的被测量;
6)化学分析中的基体效应、分析空白、干扰影响、回收率及反映效率等系统影响;
7)人员读数的分散性;
8)对测量环境的控制不完善;
9)检测方法和检测程序的近似和假设;
10)在相同条件下被测量在重复观测的变化,即重复测量的偶然变化;
4.5 建立数学模型
数学模型是指测量过程中的被测量Y (即输出量)与对Y的测量结果y会产生不可忽略影响的所有影响(即输入量)X1,X2,…… XN 之间的函数关系:
Y=f(X1,X2,…… XN)
而Y的估计值y则可以输入量Xi的估计值xi来表示:
y=f(x1,x2,……xN) 4.6 A 类不确定度的评定
由观测列通过统计方法所作的评定。
对量xi 作ni 次独立重复测量,得到的测量结果为xik ,(k=1,2,……ni ),则
xi=1n
∑=n
k ik
x 1
单次测量xik 的标准不确定度为:
u(xik)=s(xik)=
1
)(1
2
--∑=i n k i ik n x x i
估计值xi 的标准不确定度为:
u(xi)= s(xi)=
)
1()(1
2
--∑=i i n k i ik n n x x i
=
i
ik n x s )
(
当测量仪器稳定时,单次测量的标准不确定度u(xik)可以由以前的多次测量结果得到。
4.7 B 类不确定度的评定
由不同于观测列的统计方法所作的评定。
B 类评定的标准不确定度可以用下述方法得到:
1)若有关资料(如计量校准/检定证书,仪器说明书等)给出xi 的扩展不确定度 u(xi)为标准不确定度的ki 倍,则:
u(xi)=
i
i k x U )
(
2)对正态分布当有多个独立影响量xi ,且影响大小相近时,则xi 服从正态分布。
此时若给出 xi 的扩展不确定度u(xi)所对应的置信概率为95%、99%、99.7%时,则ki 的值分别取2,2.58,3。
即
u(xi)=U(xi)/2; 或U(xi)/2.58,U(xi)/3 (对应置信概率p=95%、99%、99.7%)
3)对均匀分布,若已知xi 在a-至a+范围内取值,则取xi=2
-+-a a ,且 u(xi)= 12-
+-a a
式中:a 为测量值概率分布区间的半宽度 4)对反正弦分布:
u(xi)=2/a
式中:a 为测量值的区间半宽度
附表-1中给出了7种常见的分布的a 值,ki 值和标准不确定度的关系。
4.8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c 的评定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c 的表示为:
uc2=∑∑
∑
-=+==∂∂∂∂+∂∂111
122)
()(),(2)(][N i N
i j j i j i j
i N
i i i
x u x u x x r x f
x f x u x f
式中
)
,(j i x x r 为xi 和xj 之间的相关系数。
不确定度分量ui 为:
ui=)(.i i
x u x f
∂∂
若不考虑各输入量之间的相关性,即各相关系数)
,(j i x x r =0,此时:
uc =
∑2i u
在下列情况下可以不考虑各输入量之间的相关性: 1)可以确认各输入量之间相互独立无关;
2)虽然某些输入量相互之间可能存在相关性,但相关性较弱;
3)虽然某些输入量之间存在强相关性,但这些输入量所对应的不确定度分量对总不确定度的贡献不大。
4.9 扩展不确定度 ,U
将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c 乘以包含因子k ,得到扩展不确定度U , U=kuc
若要求置信概率P=95%,则取k =2; 若要求置信概率P=99%,则取k =3;
包含因子k 值也可以由学生分布(t 分布)算出。
4.10 测量不确定度的报告
4.10.1 试验室遇下述情况之一时,应在检测报告中提供测量不确定度的信息:
1)当委托人有要求时;
2)当不确定度对检测结果的有效性或应用有影响时;
3)当不确定度对满足某规范极限有影响时。
4.10.2 向委托人报告扩展不确定度时,应同时包含以下信息:
1)A类不确定度分量;
2)B类不确定度分量;
3)包含因子k值或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c。
若最终测量结果y中已加入修正值,则检测完成后,在检测报告中除应给出测量结果外,还应给出所报告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U,并同时说明:
“U由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c=…,乘以包含因子k=…而得。
”
附录:概率分布情况的估计(参考件)
正态分布:
1)重复条件或复现条件下多次测量的算术平均值的分布;
2)被测量Y用扩展不确定度Up给出,而对其分布又没有特殊指明时,估计值Y的分布;
3)被测量Y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c(y)中,相互独立的分量ui(y)较多,它们之间的大小也比较接近时,Y的分布;
4)被测量Y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c(y)中相互独立的分量ui(y)中,存在两个界限值接近的三角分布,或4个界限值接近的均匀分布时;
5)被测量Y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c(y)的相互独立的分量中,量值较大的分量(起决定作用的分量)接近正态分布时。
矩形(均匀)分布:
1)数据修约导致的不确定度;
2)数字式测量仪器对示值量化(分辨率)导致的不确定度;
3)测量仪器由于滞后、摩擦效应导致的不确定度;
4)按级使用的数字式仪表、测量仪器最大允许误差导致的不确定度;
5)用上、下界给出的线膨胀系数;
6)测量仪器度盘或齿轮回差引起的不确定度;
7)平衡指示器调零不准导致的不确定度。
三角分布:
1)相同修约间隔给出的两独立量之和或差,由修约导致的不确定度;
2)因分辨率引起的两次测量结果之和或差的不确定度;
3)用替代法检定标准电子元件或测量衰减时,调零不准导致的不确定度;
4)两相同均匀分布的合成。
反正弦分布(U型分布):
1)度盘偏心引起的测角不确定度;
2)正弦振动引起的位移不确定度;
3)无线电中失配引起的不确定度;
4)随时间正余弦变化的温度不确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