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概论法学导论共46页文档

合集下载

法学概论精品课件ppt

法学概论精品课件ppt
不利后果。
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
违法行为、损害结果、因果关 系和主观过错是构成法律责任 的必要条件。
法律责任的种类
民事责任、刑事责任、行政责 任和违宪责任等。
法律责任的免除
由于某些特定情况,法律责任 可以被免除,如时效、不可抗
力、自助行为等。
法律制裁
01
02
03
04
法律制裁定义
法律制裁是指国家机关对违反 法律规定的行为所采取的强制

法律渊源
01
02
03
法律渊源的概念
法律渊源是指法律的来源 或出处,即法律的生成方 式和表现形式。
法律渊源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 法律渊源分为正式渊源和 非正式渊源、制定法渊源 和非制定法渊源等。
法律渊源的效力
不同种类的法律渊源具有 不同的效力等级,效力等 级高的法律渊源具有优先 适用效力。
法治理念是现代国家治理的基石,对 于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权、推动经 济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法治理念的内涵
法治理念包括法律至上、权利保障、 权力制约、正当程序等核心内容,这 些内涵相互关联、相互依存,共同构 成了法治的基本框架。
法治实践
法治实践的定义
法治实践是指将法治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的过程,是实现法治的关 键环节。
02
法律体系与法律渊源
法律体系
法律体系的概念
法律体系是指一国现行国内法所 构成的体系,包括国内公法、私 法以及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公共政
策等。
法律体系的构成
法律体系由宪法、法律、行政法 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 行条例等构成,各部分之间相互 协调、统一,形成一个完整的法
律体系。
法律体系的特征

法学导论

法学导论

虽然一、二审法院最终判决所依据的法律条文 不同,但结果没有实质性的区别。一审法院判决依 据《民法通则》第七条“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 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基本原则,认为黄 某的遗嘱虽然是其真实意思的表示,形式上也合法, 但遗嘱内容存在违法之处,且黄某与原告的非法同 居关系违反了《婚姻法》的有关规定,黄某的遗赠 遗嘱是一种违反公序良俗和法律的行为,因此是无 效的。二审法院虽维持了原判,但与一审法院认为 有所区别,以侵犯蒋某的合法权益为由驳回了张某 的上诉请求。
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
(四)经济法 是指调整国家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对经济 活动实行干预、管理或调控所产生的社会经济 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一是创造平等竞争环境、维护市场秩序方 面的法律,主要是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反 倾销和反补贴等方面的法律; 二是国家宏观调控和经济管理方面的法律, 主要是有关财政、税务、金融、审计、统计、 物价、技术监督、工商管理、对外贸易和经济 合作等方面的法律。
《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5、保障公民民主权利、扩大基层民主方面的法律
《选举法》、《代表法》、村委会和居委会《组织法》
《立法法》
6、涉及国家有关政治权利等方面的法律
《国旗法》、《集会游行示威法》、《戒严法》、《反分裂国家法》等
(二)民商法 1.民法 是指调整作为平等主体的公民与公民之间、法人 与法人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调整公民 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以《民法通则》为轴心, 辅之以其他单行民事法律。但是,《民法典》已有几 种参考草案(由法学家梁慧星、王利民、徐国栋及人 大法工委分别拟定)。 2.商法 是调整公民、法人之间的商事关系和商事行为的 法律规范的总和。如:《公司法》、《合伙企业法》、 《证券法》等

法学概论

法学概论

4、近现代西方法学繁荣、学派林立 古典自然法学派、历史法学派、社会法学派、分析法学派; (二)中国法学史 1、先秦法学思想 以德配天、明德慎刑; 2、汉至鸦片战争
儒家学说成为治国之道,推崇德主刑辅
法学成为儒学附庸,以儒家原则精神对成文法注释讲习的律
学源远流长,如《唐律疏义》;
3、近代 1901年京师大学堂设法科,法学成为独立学科;
1)授权立法权,2)特别行政区的立法权
◆立法程序 立法程序是国家机关制定、修改、废止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法 定工作顺序、步骤和方法;
包括:法律议案的提出、法律草案的审议、表决通过和公
布;
立法议案的提出 指享有立法提案权的组织或人员向全国人大或常委会提出关 于某项法律制定、修改、废止的提案。 我国享有向全国人大提出议案权的机关和人员有:
二、法学的历史
(一)西方法学史 1、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法学思想 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有一些法学思想; 如:法与权力,法与人、神的关系,法治和人治等; 2、古罗马法律制度发达;法学繁荣,形成法学流派; 思想: 法以公平和正义为概念,立法的根据来自于人民,国 家权力来自于人民等; 3、欧洲中世纪:基督教统治下独立法学消失;
险刑事责任等;
2、法律规则
是有关权利、义务的具体行为模式或赋予某种事实状态以法律
意义的准则:
第222条:承租人应当妥善保管租赁物,因保管不善造成租赁 物毁损、灭失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第223:条承租人经出租人同意,可以对租赁物进行改善或者增 设他物。
3、法律原则
法律原则指虽然没有设定具体行为模式或责任内容,但体现 法律的基本精神或价值,对法律的制定或理解实施具有指导意义
2、法体现或反映的是统治阶级的意志; 3、其内容是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法学概论第一章-法的一般原理优选全文

法学概论第一章-法的一般原理优选全文

在任何国家,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都 将由专门国家机关依法定程序追究行为人 的法律责任,责任人也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但是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国家的强制 力只是法区别于其他行为规范的特点之一, 但不是法得以实现的惟一方式。
法律概念: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 认可的,体现统治阶级意 志的,以规定人们的权利 和义务为调整机制,并由 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 会规范的总称。
(1)狭义上的立法是国家立法权意义上的概念,仅指享
有国家立法权的国家机关的立法活动;
(2)立法法意义上的立法是广义的立法。
二、立法体制
1.立法体制,主要是立法权限的划分。
2.立法体制的性质是与国家的性质相一致的,立法体制 的形式则是与国家的结构形式和管理形式密切联系的。
3.我国的立法体制是一元两级多层次的。
(2)社会主义法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和完善。
(3)社会主义法对经济体制改革的作用。
2.我国社会主义法保障人民民主及对敌专政和打击刑事犯罪
(1 (2)我国社会主义法坚决实行对敌专政,打击各种刑事犯
罪。 3. (1)我国社会主义法保障和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教
育事业的发展。 (2)我国社会主义法是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手段。
二、法的作用
法的作用是指法律对人的行为以及最 终对社会关系所产生的影响,是国家权力 和国家意志实现的具体体现,是社会经济 状况的具体表现。
(一)规范作用
指引作用 教育作用 评价作用 预测作用 强制作用
(二)社会作用
维护社会秩序 执行社会公共事务
1.
(1)社会主义法确认和巩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法律通过规定人们在一定社会关系中 的权利和义务来确认、保护和发展有利于 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

《法学导论》课件

《法学导论》课件

第二节 法学的研究对象和性质


一、法学的研究对象 以法这一特定的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 别的学科也研究法律现象,但不涉及法的规律性问题;或者是边缘性、 辅助性的,而非专门性的。 法学也研究其他社会现象甚至自然现象,当然是以法的研究为中心的。 2.法学研究对象的层次 法律制度 法律效果或影响 法的一般规律 法律观念与思想

二、法学的定义 1.西方法学定义的演变 古罗马法学家乌尔比安对该词下的定义是:“人和神的事务 的概念,正义与非正义之学。”法学与伦理学、神学不分。 近代,格老秀斯:“法学者,从正义而生活之学科也。”莱 布尼兹:“法学者,权利之学也。” 现代,“以法(或法律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学科。” 2.中国法学定义的演变 受苏联影响,“法学是研究国家与法律的学科”;后来逐渐 与西方合流。 法学:以法律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的总称



二、法与道德的联系 (一)道德对法的影响 1.对立法 2.对执法 3.对守法 4.道德可弥补法律的不足 (二)法对道德的影响 法在培养、强化道德方面起了重要作用。表现在立法贯穿 了道德精神,法的实施过程表扬先进、惩治违法犯罪,强化 道德意识。
第四章 法律的分类
一、成文法与不成文法

三、公法与私法 很特殊的一种分类,至目前分类标准尚不明确,主要用于大 陆法系国家。 传统上宪法、刑法、行政法、诉讼法是公法;民法、商法是 私法。 划分标准: 1.主体说 2.权力说 3.利益说 4.应用说 5.法律关系说 等等。


四、一般法与特别法 根据法的适用范围的不同划分。划分意义是具体适用法律时, 如遇法律规定的冲突,进行选择适用的原则。 两者的区分是相对的。 只要人、事、时、地效力范围中有一项是特别的,即为特别 法。 适用时特别法优与一般法。 但,特别注意:只有在两个法处于同一效力层次(如,都是 全国人大常委制定的法)时,这种划分才有意义。

法学概论

法学概论

《法学概论》1,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一)宪法的内容与一般法律不同。

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

除了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以及国家生活的基本原则外,还规定国家政权机关组织和规定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

(二)宪法的法律效力与一般法律不同。

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础和依据,其他法律必须符合宪法的规定,与宪法内容相抵触的法律无效。

(三)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与一般法律不同。

我国宪法的修改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2,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系统: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3,我国的国体和政体:国体(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

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4,物权:是指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5,法人:法人是指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6,犯罪故意:犯罪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主观心理状态。

7,民事法律行为:指公民或法人以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为目的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合法民事行为。

8,财产所有权: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包括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四项权能。

9,不当得利:没有合法根据,或事后丧失了合法根据而被确认为是因致他人遭受损失而获得的利益。

10,诚实信用原则: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一项基本道德准则,是现代法治社会的一项基本法律规则,同时也是我们贯彻党中央依法治国的基本原则,诚实信用原则是一种具有道德内涵的法律规范。

法学概论(第二版)课件第1章

法学概论(第二版)课件第1章
• 法律权利;法律义务
(三)法律事实
法律事实,是指法律规范所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消灭的客观情况。
法学概论(第二版)
1法的一般原理
新编21世纪教育学系列教材
六、法的运行
(一)法的创制
1.法的创制的概念
法的创制即立法,是指一定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制定、补充、修改、废止或者认可法律 和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立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立法泛指一切有权的国家机关依法 制定各种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狭义的立法专指享有国家立法权的国家机关的立法活动。 2.立法权
法律规则,也称为法律规范,是指具体规定人们的权利、义务以及相应法律后果的行为准则。 法律规则有着严密的逻辑结构,它由三部分组成,即假定条件、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
依照不同的标准,我们可以将法律规则进行不同的分类: 授权性规则、义务性规则和权义复合性规则
法律规则分为强行性规则和任意性规则
确定性规则、委任性规则和准用性规则
法学概论(第二版)1法的一般原理新编21世纪教育学系列教材
四、法的效力
广义的法的效力,泛指法的约束力和 强制力,既包括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效 力,也包括非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 狭义的法的效力,是从法的普遍约束 力的角度而言的,是指法的生效范围 或适用范围,即法对什么人、什么事、 在什么地方和什么时间生效。它可 以分为法的空间效力、法的时间效 力、法对人的效力和法对事的效力。
(一)道德的含义
道德是人们关于思想和行为的善与恶、美与丑、正义与非正义、公正与偏私、光荣与耻辱等 观念的感觉、观点、原则、规则和标准的总和。它以人们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以及社会评价 的方式为特点来调整人们的内心意愿和行为。
(二)法与道德的联系和区别

《法学概论》PPT课件

《法学概论》PPT课件
53一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一国体的含义二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基本特征1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是新型民主与新型专政的有机结合2工人阶级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领导力量3工农联盟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阶级基础4爱国统一战线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特征54二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一政体的含义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四三权分立制度不适合中国的国情五我国的选举制度55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特别行政区制度一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二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和内容三我国的特别行政区制度的含义和特点五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一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1公有制经济为主体2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二我国的分配制度56人们作为人凭其自然能力而拥有道德权利不是凭借他们所进入任何特殊秩序或他们要遵循其确定的特定的法律制度而拥有的权利
一、法学的研究对象及分类与体系
(一)法学的研究对象(法律) (二)法学的分类与体系 1、理论法学是研究法的基本原理、概念、思想和规律的学科。 2、法律史学是从历史角度研究法律思想和法律制度的学科。 3、国内部门法学是对一个国家的各个法律部门进行研究所形成 的许多学科。 4、外国法学是以外国法律制度为研究对象的学科。 5、国际法学是调整国家之间各种关系而形成的学科。 6、法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边缘学科是把法学与有关的自然科学 或社会科学结合起来进行研究而形成的学科。 7、比较法学包括国内法的比较,外国法的比较,不同国家、民 族历史上的法律制度的比较,不同法律体系的法律规范的比较。
泰美丝(Themis),古希腊神 話中的正義女神。 Themis,雙眼蒙著,心存 無私。一手持天秤,衡量公平。 一手持劍,擁有權力。
古希腊法哲学思想三豪杰—— 西方法学思想之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