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混合料最大理论密度计算表
347 D-24.1 压实沥青混合料密度试验记录(表干法)

建设项目: 合同号: 施工路段:
取样桩号:
施工单位:
监理单位:
试件尺寸:直径d= mm,高度h=
mm
结构层名称:
试验日期:
试件的吸水率(%) Sa=(mf-ma)/(mf-mω)×100
干燥试件 空中质量
ma(g)
试件的 水中质量
mω (g)
试件的 表干质量
mf(g)
试验:
计算:
复核:
日期:
吸水率 Sa(%)
毛体积
相对密度 rf=
ma/(mf-mω )
密度 ρ f= rf×ρ ω
试件的空隙率VV(%)
沥青混合料 空隙率 理论最大相 VV=
对密度rt [1-rf/rt]×100
沥青混合 料实测最大
干密度
ρ m= (g/cm3)
沥青混合 料的标准
密度
ρ o= (g/cm3)
D-24.1 (自/抽)检:
压实度K(%) (ρ f/ρ o)×100
备注:试验规程T0705-2000(表干法)适用于吸水率不大于2%的各种沥青混合料(密实型沥青砼面层)。 表中理想最大相对密度rt—由T0711(D-24.4)或T0712(D-24.5)测定。 标准密度ρ 0—由沥青混合料实测最大密度ρ m计算压实度时,应进行孔隙率折算,作为标准密度ρ 0=ρm×[(100-VV)/100]。
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

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真空法)试验(施工版)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真空法)试验(施工版)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真空法)试验(施工版)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真空法)试验(施工版)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真空法)试验(施工版)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真空法)试验(施工版)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真空法)试验(施工版)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真空法)试验(施工版)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真空法)试验(施工版)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真空法)试验(施工版)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真空法)试验(施工版)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真空法)试验(施工版)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真空法)试验(施工版)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真空法)试验(施工版)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真空法)试验(施工版)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真空法)试验(施工版)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真空法)试验(施工版)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真空法)试验(施工版)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真空法)试验(施工版)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真空法)试验(施工版)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真空法)试验(施工版)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真空法)试验(施工版)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真空法)试验(施工版)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真空法)试验(施工版)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真空法)试验(施工版)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真空法)试验(施工版)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真空法)试验(施工版)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真空法)试验(施工版)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真空法)试验(施工版)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真空法)试验(施工版)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真空法)试验(施工版)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真空法)试验(施工版)。
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试验

2.498
结论:油石比 5.4 时的最大理论密度为 2.500(g/cm3)
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试验(真空法) 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试验(真空法)记录表
工程名称: 任 试 试 评 务 验 验 定
盐都区郭猛镇郭西线工程项目 单 日 规 标 号 期 程 准 2011.7.9
合同号 试 试 试 复 验 验 验 核 环 设 人 人 境 4.4 时的最大理论密度为 2.535(g/cm3)
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试验(真空法) 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试验(真空法)记录表
工程名称: 任 试 试 评 务 验 验 定
盐都区郭猛镇郭西线工程项目 单 日 规 标 号 期 程 准 2011.7.9
合同号 试 试 试 复 验 验 验 核 环 设 人 人 境 备 员 员
装满 25℃ 水的 负压 容器 质量 mb (g)
试样、 试样理论最大相对密度 水、 负 压容 器总 质量 mc (g) B、C 类:rt =
ma ma + m b −m c
试样在 25℃水中理 最大理论密 度 (g/cm3) 论最大密度 测值 ρt=rt×ρw (g/cm3)
A 类: rt =
ma m a -( m 2 - m1 )
沥青种类
70 号 A 级道路石油沥青
试 样 容器 类型 编 号
干燥 试样 在空 气中 质量 ma (g)
负压容 器在 25℃水 中质量 m1 (g)
负压容 器与试 样在 25℃水 中质量 m2 (g)
装满 25℃ 水的 负压 容器 质量 mb (g)
试样、 试样理论最大相对密度 水、 负 压容 器总 质量 mc (g) B、C 类:rt =
A 类: rt =
AC-13C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试验(真空法)

工程部位/用 途
沥青面层
委托/任务编 号
/
样品名称
沥青混合料
样品编号
YP-LY2014-LQJ-013
试验依据
JTG E20—2011
样品描述
试样均匀、无离析、无花白料
试验条件
主要仪器设备 及编号
/
试验日期
2014/5/28
理论最大相对密度仪/038,电子天平/003
序号
试验 次数
试样质量 (g)
装满水的负压 容器质量(g)
6500 6511
7877 7997
2.493 2.493
2.493
备注: 试验:
复核:
日期: 年 月 日
JJ0907b
试验室名称:
宁夏亘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试验室国道307线灵武至 银川河东机场公路第II合同段工地试验室
记录编号: JL-2LY2014-MDJ-014
工程部位/用 途
沥青面层
委托/任务编 号
/
样品名称
沥青混合料
样品编号
YP-LY2014-LQJ-014
试验依据
JTG E20—2011
样品描述
第 1 页,共 1 页
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试验检测记录表 (真空法)
JJ0907b
试验室名称:
宁夏中通公路养护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试验室泾隆公 路泾源至山河段第I合同段工地试验室
记录编号: JL-2015-MDJ-002
工程部位/用 途
沥青面层(AC-13C)
委托/任务编 号
/
样品名称
沥青混合料
样品编号
试样、水及负 压容器质量 (g)
理论最大相对 密度
最大理论相对密度计算方法

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计算方法①计算矿料混合料的合成毛体积相对密度γsbγsb =nn P P P γγγ...1002211++ 1P 、2P …、n P -------各种矿料成分的配比,其和为100;1γ、2γ…、n γ---------各种矿料相应的毛体积相对密度,2.36mm 以上集料按T0304方法测定,2.36mm 以下集料按T0330方法测定,矿粉以表观相对密度替代。
②计算矿料混合料的合成表观相对密度γsaγsa =nn P P P γγγ...1002211++ 1P 、2P …、n P -------各种矿料成分的配比,其和为100;1γ、2γ…、n γ---------各种矿料相应的表观相对相对密度。
③而在我国现行的《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 ——2004)也有规定,它对改性沥青及SMA 等难以分散的混合料,沿用了上面经验公式并对式中的经验常数C 更改为合成矿料的沥青吸收系数,这应该是对系数的最好定义,并给出了计算公式:C=0.033ωx 2-0.2936ωx +0.9339ωx =(sb γ1–sa γ1)×100式中: C ——合成矿料的沥青吸收系数;γsb ——矿料的合成毛体积相对密度;γsa ——矿料的合成表观相对密度;ωx ——矿料的合成吸水率。
沥青吸收系数的公式是我国学者经过试验研究,当C 值采用0.8时,吸水率为0.482;当C 值采用0.6时,吸水率为1.338;当C 值采用0.5时,吸水率为1.871。
在四川地区,对于石灰石,其吸水率在0.5左右,C 值取0.8有其合理性,而对某些地区,在沥青配合比设计时,直接取集料的表观密度和毛体积密度的中值计算理论最大相对密度,即C 值取0.5,这并不适合四川地区,建议最好通过吸水率计算所得的C 值作为确定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的依据。
④采用集料有效相对密度计算混合料的理论最大相对密度,并给出了有效密度的经验公式:γse =C×γsa +(1-C )×γsb式中:γse ——合成矿料有效相对密度;C ——经验常数,通常采用0.8,吸水性集料时采用0.5或者0.6;γsb ——矿料的合成毛体积相对密度;γsa ——矿料的合成表观相对密度。
沥青配比计算

规格
16~30 10~16
矿料比例
14 21
表观相对密度
2.765 2.769
毛体积相对密度
2.739 2.736
吸水率
0.34 0.44
5~10 3~5 0~3 矿粉
20.5
2.764
12
2.76
30
2.758
2.5
2.726
3.7 2.462 2.582 4.6
12.6 63.2
4.0 2.479 2.573 3.7
12.3 70.3
4.3 2.488 2.564 3.0
12.3 75.8
4.0
≥12 65~75
马歇尔 实测密度 理论密度 空隙率 间隙率 饱和度
3.7 2.429 2.582 5.9
13.8 57.1
4.0 2.453 2.573 4.7
13.2 间 隙 13.2 率 13.2
13.2
3.5
13.2
3.0 3.50
3.75
4.00
4.25
4.50
13.1 3.50
3.75
2.460 2.458 2.456 2.454 2.452 2.450 2.448 密2.446 度2.444 2.442 2.440 2.438 2.436 2.434
3.70
3.85
4.00
4.15
4.30
1.20
75.0
1.10
70.0
1.00
65.0
0.90
60.0 3.70
3.85
4.00
4.15
4.30
沥青混合料最大理论密度记录(计算法)

热料仓 0~3mm
矿粉
水泥
矿料毛体积相对密度 矿料表观相对密度 矿料合成毛体积相对密度 矿料合成表观相对密度 合成矿料的沥青吸收系数 合成矿料的吸水率 合成矿料的有效相对密度 理论最大相对密度γ
t
2.689 2.721
2.687 2.722
承包单位: 监理单位: 样品名称 样品来源 油石比(%) 沥青名称 AC-20C改性沥青混合料 新拌和场 4.4 SBS改性沥青 试验日期 用 途 合同号: 编 号: 2014.7.5 AC-20C改性沥青砼中面层 25 1.011
水温(℃) 沥青相对密度
矿料配合比 12~22mm:6~12mm:3~6mm:0~3mm: 矿粉 (%) =28:32:12:24:4 试验数据 试 验 内 容
CS417-2
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试验记录表(计算法)
承包单位: 监理单位: 样品名称 样品来源 油石比(%) 沥青名称 AC-20C改性沥青混合料 新拌和场 4.1 SBS改性沥青 试验日期 用 途 合同号: 编 号: 2014.7.5 AC-20C改性沥青砼中面层 25 1.011
水温(℃) 沥青相对密度
t
2.689 2.721
2.687 2.722
2.667 2.72 2.695 2.722 0.83 0.4 2.717 2.548 2.542 2.719 2.746
理论最大密度ρ t (g/cm3)
承包人自检意见:
试验专业监理工程师意见:
试验人员:
复核:
CS417-2
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试验记录表(计算法)
t
2.689 2.721
AC13新规范沥青混合料体积计算公式1 (version 1)

2 11.0 2.711 2.746 0.47
2.55 2.54 2.529 2.518 2.508
3 0.0 2.718 2.794 1.00 实测GMM
2.550 2.540 2.529 2.518 2.508
3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系列1) 系列1)
12.36 12.36
30.2 30.2
0.075通过率 5.2
稳定度 10.23 10.87 11.46 11.05 10.11 12.44 12.33
流值 25.6 27 29.4 31.3 34.8 64.38 65.00 64.63 64.67
2.901 2.897 2.892 2.904 2.704
2.821 2.81 2.805 2.801 -------
流值(0.1mm)
35 30
11.00 10.50 10.00
25 20 4.3 4.6 4.9 油石比(%) 5.2 5.5
80.0
14.5 14
75.0
70.0 65.0 60.0 55.0
密度(g/cm3)
稳定度(kN)
11.50
4.97
4.9 5.4 油石比(%) 5.2 5.5 4.39 5.5
11.00 10.50
10.00
4.3
4.6
4.9 油石比(%)
5.2
5.5
4.72 5.06 4.97 5.015
14.5 14.5
14.5 14.4 14.4 14.3 14.3 14.2 14.2 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