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区女性甲状腺癌相关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上海市嘉定区妇女病普查结果分析

2 0 0 8 年起在普查工作 中我们常规做妇科 B超检查, 对 1{ 2 1 I " 1 左 右 的小 肌瘤 也 能作 出诊 断 , 且 B超诊 断 水
平较 以往有 较大 提高 ; 第二 , 子宫 肌 瘤 发 生发 展 与 性
激素的作用有极其密切的关系 , 随着百姓生活水平 的 提高, 人们饮食习惯的改变, 肉食 品的摄人量的增加 , 以及 由于禽 畜饲 养添 加剂 中激 素 的不合 理使 用 , 间接 提 高 了对 激素 的摄 人 量 。 以上二 种 原 因可 能促 使 子
疾病诊断依据进行诊断 , 区内 3 家经审批合格的妇科 普查 队按照开展妇科普查情 况完 成妇女病普查年报 表, 并上交至区妇幼保健所 , 我们对资料进行汇总并
妇科恶性肿瘤 中乳腺癌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 ( 表3 ) 。
表1 2 0 0 3 -2 0 1 2年妇女病普查患病率 ( %)
资料显示 , 乳腺癌的发病率 2 0 0 3 -2 0 1 2 年 明显 升高 , 且大 大高 于 同期 其 他妇 科 恶 性 肿瘤 的发 病率 。
近年来 , 乳腺 癌发 病 率 在全 球 呈 现 上 升趋 势 , 在 欧美 发达 国家及 我 国的 一些 大 城 市 已成 为 危 害妇 女健 康
2 0 1 3年第 2 5卷第 1 0期
2 0 1 3, Vo 1 . 2 5 No . 1 0
S h a n g h a i J o u r n  ̄o f P r e v e n t i v e Me d i c i n e
上海预防 医学
・ 5 6 3・
文章编号 : 1 0 0 4— 9 2 3 1 ( 2 0 1 3 ) 1 0— 0 5 6 3— 0 2
流行病学题库(一)

1. 流行病学就是传染病学。
A. +B. -2. 流行病学研究对象是人群。
A. +B. -3. 流行病学中的群体是指__________。
A.有典型症状的病人B.无症状的健康人C.在一定范围内的人群,可以小到一个家庭,大到全人类D.传染病患者E.病原携带者4. 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是_________。
A.疾病B.病人C.人群D.健康人E.亚临床型病人5. 流行病学与临床医学的区别在于_________。
A.在群体水平上研究疾病现象B.研究疾病的病因学C.提供诊断依据D.不涉及药物治疗E.不研究疾病预后6. 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种说法正确________。
A.从个体的角度研究疾病和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B.只研究传染病的流行和防治C.只研究慢性病的危险因素D.研究人群中疾病和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E.只研究疾病的防制措施7. 流行病学研究的观察法与实验法的根本区别在于_______。
A.设立对照组B.不设立对照组C.是否人为控制研究的条件D.盲法E.统计学检验8. 以下哪一个不是流行病学的特征______。
A.群体特征B.以分布为起点的特征C.预防为主的特征D.对比的特征E.以治疗疾病为主的特征9. 流行病学研究的主要用途是__________。
A.进行统计学检验B.探讨病因与影响流行的因素及确定预防方法C.研究疾病发生概率D.研究疾病的死亡情况E.研究疾病的临床表现10. 流行病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是_______。
A.实验室方法B.临床诊治方法C.现场调查与现场实验观察研究方法D.临床诊治与统计学方法E.统计学方法11. 流行病学研究主要解决的问题是________。
A.疾病分布及影响分布的因素B.疾病的防制措施C.疾病病因D.增进人群健康的策略E.以上都对12.以下哪项不包括在流行病学用途之中_______。
A.病因的探索B.预防措施的效果评价C.临床观察D.人群患病情况分析E.补充临床观察之不足13. 流行病学的分析性研究不包括________。
2002—2022年上海市松江区甲状腺癌发病现状分析

2002—2022年上海市松江区甲状腺癌发病现状分析1.2 数据统计2 结果2.1 甲状腺癌发病率2002-2006年共报告甲状腺恶性肿瘤新发病例105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84例,性别比为1:4。
2002—2006年发病率分别为1.60/10万、4.55/10万、2.35/10万、5.79/10万、6.07/10万,年标化发病率分别为1.34/10万、3.34/10万、1.64/10万、4.33/10万、4.45/10万。
粗发病率和标化发病率女性均高于男性.见表1。
2.2 甲状腺癌死亡情况2002-2006年共报告甲状腺癌死亡病例5例,其中男性2例,女性3例。
2.3 甲状腺癌年龄别发病率2002-2006年男、女性甲状腺癌从10至85岁以上各年龄段均有发病,其中25~65岁发病率较高,40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表2)。
3 讨论分析结果显示,2002-2006年甲状腺癌发病率女性远远高于男性,这与全球甲状腺癌发病情况相符,且甲状腺癌发病年龄范围有扩大的趋势,2006年女性甲状腺癌发病率比2002年有显著上升,2003年发病率与2002年相比的显著上升不可排除2002年肿瘤系统刚刚建立漏报情况不能避免,肿瘤登记工作仍处于初期摸索阶段等多种因素有关。
但由于医疗水平及发现期别等多因素的原因使甲状腺癌的死亡率并不高。
甲状腺癌的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且机制复杂。
对于甲状腺癌的病因研究显示,甲状腺癌与电离辐射、碘的摄入量、自身免疫性病变、遗传因素、社会因素、激素调节等多种因素有关。
也有研究发现,中国食盐加碘措施后乳头状甲状腺癌的发病率明显上升。
近年来,部分地区的甲状腺癌病例增加,碘过量被视为一个危险因素。
对于上海这样的沿海城市自然碘的含量是否达标、甲状腺癌的发病原因是否为碘过量有关还有待更加准确的调查数据支持,尚需进一步科学研究,但同时非碘盐与加碘盐的共同食用可能会是未来改善的方向,进而适应不同身体条件人群的需求。
上海市嘉定区2005-2008年妇女病普查结果分析

上海市嘉定区2005-2008年妇女病普查结果分析妇女保健是以保健为中心,以保障生殖健康为目的,是我国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妇女权益保护法》,根据上海市相关文件规定,在嘉定区政府、卫生局及相关单位的支持下,区普查队每年都开展妇女病普查普治工作,以便及时了解我区妇女的生殖健康状况,达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目的,提高她们的身心健康水平,同时也为制定有效的妇女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现将2005--2008年嘉定区妇女病普查结果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本文资料来源于2005--2008年嘉定区妇女病普查报表(沪卫统15表)。
1.2方法统一制定妇女病普查卡,由专人进行填卡、询问月经史、疾病史等。
所有参与普查的医生都经市妇女保健所统一培训,按操作常规进行检查,诊断标准参考《妇产科学》第6版。
2结果2.1妇女病普查情况2005--2008年嘉定区共普查已婚育龄妇女177497人,普查率为86.09%,总患病例数32863例,平均患病率为18.51%(表1)。
2.2常见妇女病患病情况比较盆腔肿物患病率均居首位,其次为宫颈炎,第三为滴虫性阴道炎。
乳房肿块在2008年第一次超过了滴虫性阴道炎。
盆腔肿物包括子宫肌瘤和卵巢肿块,其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子宫肌瘤患病率2005年为6.32%,2008年为12.86%;卵巢肿块患病率2005年为1.41%,2008年为3.89%。
慢性宫颈炎包括宫颈中重度糜烂和宫颈息肉,宫颈糜烂的患病率2005年为3.13%,2008年为2.36%;宫颈息肉的患病率从2005年的2.43%逐年上升到2008年的3.57%。
滴虫性阴道炎的患病率2005年为0.83%,2008年为0.43%,呈下降趋势(表2)。
2.3恶性肿瘤发病情况2005--2008年共发现恶性肿瘤25例,其中乳腺癌19例,卵巢癌4例,宫颈癌2例(均为宫颈原位癌)。
年龄最小的41岁,最大的73岁,平均年龄为55.8岁(表3)。
甲状腺癌流行现状及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作者简介:刘长路(1982一)男,吉林省松 原市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骨与关节损伤 的诊治工作 通信作者:吴岩,Email:yanw007@sina.com
万方数据
空国些直痘堂盘查2Q12至3旦2Q旦笙3 1鲞箜2塑£h也』星!d!坐逾,丛墅虫2Q,2Q12,y!!:3 1:盟!:2
・235・
查1998年以来276例甲状腺癌患者(在 核事件发生时年龄均小于15岁),并估 计这些患者接受”1I辐射的剂量,结果显 示儿童时期“1I辐射会增加甲状腺癌发
腺癌的发病呈负相关.但吸烟的甲状腺
癌患者预后差于非吸烟者。抗甲状腺药 物(ATD)治疗可能与甲状腺癌的发生有
关,但机制不清。临床研究显示㈨,甲亢
用ATD治疗的患者甲状腺腺瘤和甲状 腺癌的发生率要高于用B1I和手术治疗 者。另外,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增加也与环 境内分泌干扰物的作用有关㈣,防晒霜、 日用化妆品等均含有不同类别的内分泌 干扰物。可影响甲状腺功能。促进甲状腺 自身免疫异常,导致甲状腺癌发病率增加。 综上所述,近年来甲状腺癌的发病 率快速攀升,其危害不容忽视,导致其发 生的危险因素较多,机制较为复杂。只有 广泛地开展研究,寻找规律,才能更好地 进行预防和治疗。同时,作者建议在甲状 腺癌的一级预防工作中.一方面仍要积 极寻找危险因素,另一方面针对35~50
同,但大体分布一致,以PTC最常见,
其次为FTC,ATC和MTC只占少部分,
并有门C所占比例升高的趋势[10-11]。・
Albores等嘲报道墨西哥1973—2003年,
在我国,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已是10年前
的3倍多,尤其是一些沿海地区的县市 上升趋势更为明显。2004年上海市女性 甲状腺癌的发病率为10.49/10万,较 1987年上升了3.75倍吲。陈素秀等调查 结果显示[7 3.1997—2008年温州市甲状 腺癌的平均发病率为2.78/10万,从 1997年的1.87/10万上升至2008年的 9.58/10万,增长了185%。钱碧云等㈦调 查显示,天津市1981—2001年的甲状腺 癌的发病率也有升高的趋势。 1.2性别差异:甲状腺癌女性的发病年 龄明显早于男性.发病率及其增幅也高 于男性。2000年国际癌症研究中心 (IARC)五大洲癌症发病率报告显示,全 球的甲状腺癌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 升高,男、女发病比例约为1:3,女性在 45岁左右达到高峰。美国新墨西哥州报 告,1970—1996年女性甲状腺癌发病的 增长速度是男性的2~3倍.天津市 1981—2001年新发病例1318例.男、女 性别比为1.00:2.74t 8|。 1.3年龄差异:甲状腺癌的发病年龄相 对年轻,总发病率基本随着年龄的增长
甲状腺癌疑难病例讨论记录

甲状腺癌疑难病例讨论记录讨论记录病例概述:本次讨论的病例是一个甲状腺癌疑难病例。
患者为一名50岁女性,主要症状为颈部肿块,伴有声音嘶哑和颈部淋巴结肿大。
患者之前没有明显的甲状腺相关疾病史。
初步检查结果显示甲状腺肿块,但未明确是否为恶性。
讨论内容:1. 病史询问:- 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既往疾病史、家族史、生活习惯等。
- 询问患者是否有其他不适症状,如体重变化、乏力、心悸等。
2. 体格检查:- 仔细观察颈部肿块的大小、质地、是否可移动等特征。
- 检查颈部淋巴结是否肿大。
- 检查甲状腺是否有异常,包括触诊、声音传导等。
3. 实验室检查:- 甲状腺功能检查,包括TSH、T3、T4等指标。
- 甲状腺抗体检查,如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等。
- 甲状腺肿瘤标志物检查,如甲状腺球蛋白(TG)和钙粘蛋白(CEA)等。
4. 影像学检查:- 甲状腺超声检查,评估肿块的大小、形态、边界、内部回声等特征。
- 颈部CT或MRI检查,评估肿块的侵犯范围和颈部淋巴结的情况。
5. 活检检查:- 经颈部超声引导下的细针穿刺活检(FNAC):通过超声引导下将细针插入甲状腺肿块内,抽取细胞进行病理学检查。
- 术前冰冻切片检查:在手术过程中,将甲状腺肿块切取部分组织进行快速冰冻切片检查,以确定是否为恶性。
6. 病理学检查:- 对活检或手术切取的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包括组织学类型、分级、浸润深度、血管侵犯、淋巴结转移等。
7. 分期和风险评估:- 根据病理学结果,确定病例的TNM分期。
- 进行风险评估,包括年龄、性别、病理学类型、分级、浸润深度、血管侵犯、淋巴结转移等因素。
8. 治疗方案:- 根据病理学分期和风险评估,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 常规治疗包括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和放射碘治疗。
- 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可考虑作为辅助治疗。
9. 随访和预后评估:- 制定随访计划,包括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甲状腺超声、甲状腺肿瘤标志物等。
2000年—2009年上海市嘉定区恶性肿瘤死亡分析

2000年—2009年上海市嘉定区恶性肿瘤死亡分析向芳;彭慧;黄芳;张一英;陶敏亚【期刊名称】《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年(卷),期】2014(000)003【摘要】目的分析2000年—2009年上海市嘉定区恶性肿瘤的死亡情况,了解10年中因恶性肿瘤导致死亡的变化趋势,为进一步制定肿瘤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收集2000年—2009年上海市死因登记报告系统中,嘉定区恶性肿瘤死亡病例的个案资料,分析其死亡趋势及其与人口老龄化之间的关系。
结果 2000年—2009年,嘉定区恶性肿瘤粗死亡率为213.64/105,标化死亡率为108.03/105。
其中,男性粗死亡率为266.82/105,标化死亡率为146.12/105;女性粗死亡率为161.05/105,标化死亡率为76.30/105,男性粗死亡率高于女性(χ2=678.90,P=0.000)。
2000年—2009年,上海市嘉定区恶性肿瘤粗死亡率呈显著上升趋势[年度变化百分比(APC)=3.861,(P=0.001)],当考虑人口变动和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后,恶性肿瘤的标化死亡率比较稳定(APC=-0.444,P=0.450)。
老龄系数和恶性肿瘤死亡率之间有明显的线性相关关系。
结论 2000年—2009年,嘉定区恶性肿瘤标化死亡率表现出平稳趋势,但由于本区人口老龄程度的不断提高,粗死亡率仍保持显著上升趋势,说明老龄人口比例增加是恶性肿瘤粗死亡率逐年增加的主要因素之一。
应针对上海市嘉定区的典型老龄化人口特征,结合老年人各部位肿瘤的发病特点,确定肿瘤防治、危险因素研究的重点和对策。
【总页数】3页(P194-196)【作者】向芳;彭慧;黄芳;张一英;陶敏亚【作者单位】上海市嘉定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相关文献】1.2007-2011年嘉定区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情况分析 [J], 黄芳;张一英;彭慧;俞婷;袁红;邵月琴;周浩;季莹2.2018年上海市嘉定区安亭镇黄渡社区恶性肿瘤现状分析 [J], 许小慧; 毛育华3.2018年上海市嘉定区安亭镇黄渡社区恶性肿瘤现状分析 [J], 许小慧; 毛育华4.上海市嘉定区2000年居民心脑血管疾病资料分析 [J], 李强5.1997~2000年上海市嘉定区餐饮业、公共场所服务人员乙肝病毒感染血清学检测分析 [J], 俞厚民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07-2011年嘉定区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情况分析

2007-2011年嘉定区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情况分析黄芳;张一英;彭慧;俞婷;袁红;邵月琴;周浩;季莹【期刊名称】《上海医药》【年(卷),期】2016(37)2【摘要】目的:分析嘉定区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数据,掌握恶性肿瘤的流行特征,为恶性肿瘤综合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对2007-2011年户籍居民的恶性肿瘤新发病和死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对所有病例资料采用国际疾病分类编码规则ICD-10进行编码,计算粗发病率、粗死亡率、标化发病率和标化死亡率.结果:2007-2011年共诊断恶性肿瘤病例10 841例,祖发病率396.17/10万,标化发病率192.45/10万.全区共有6 869人死于恶性肿瘤,死亡率251.02/10万,标化死亡率107.43/10万.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随着年龄升高而上升,男性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女性.结论:恶性肿瘤已成为严重影响嘉定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有关部门应积极制定相应防控对策和措施,做好早期筛查,降低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总页数】4页(P50-53)【作者】黄芳;张一英;彭慧;俞婷;袁红;邵月琴;周浩;季莹【作者单位】上海市嘉定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201800;上海市嘉定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201800;上海市嘉定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201800;上海健康医学院上海201512;上海市嘉定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201800;上海市嘉定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201800;上海市嘉定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201800;上海市嘉定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2018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0.1【相关文献】1.2012年-2013年鄂州市鄂城区恶性肿瘤发病及死亡情况分析 [J], 周树平;高晓霞;何敏;金昌霞;艾方红2.某航天研究院2007年~2015年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情况的分析 [J], 林军;范敬东;朱建蒙;李飞跃3.2017年本溪市城区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情况分析 [J], 安晓霞;孟芳芳;李海娜;吉晓波4.2016年上海市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情况与2002—2016年的变化趋势分析 [J], 吴春晓;施燕;付晨;顾凯;庞怡;鲍萍萍;王春芳;施亮;龚杨明;向詠梅;窦剑明5.2016-2018年某院恶性肿瘤病案中ICD-10编码者发病及死亡情况的调查分析[J], 严惠莲;豆利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嘉定区女性甲状腺癌相关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发表时间:2018-12-04T17:55:12.537Z 来源:《医药前沿》2018年29期作者:陈光远
[导读] 严重威胁女性居民的健康,本调查旨在探讨嘉定区女性甲状腺癌的患病危险因素,为女性居民预防甲状腺癌的发生提供依据。
(嘉定工业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 201815)
【摘要】目的:调查嘉定区女性甲状腺癌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为该区女性甲状腺癌的防治提供理论基础。
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2007年至今确诊的98例嘉定区女性甲状腺癌患者和按1:1配对方法选择的98例对照进行统一的访问式问卷调查。
结果:月经初潮、初育年龄偏大、有自然流产史是甲状腺癌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月经初潮、初孕、初育年龄偏大,有自然流产史是甲状腺癌的危险因素,通过健康宣教能让更多女性关注甲状腺癌,避免相关危险因素的暴露。
【关键词】女性甲状腺癌;危险因素;1:1配对的病例对照
【中图分类号】R1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9-0213-02 甲状腺癌是内分泌系统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特别是女性甲状腺癌发病率更是居高不下,2013上海市女性甲状腺癌发病率已达到59.52/10万,已经达到上海市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二位[2],严重威胁女性居民的健康,本调查旨在探讨嘉定区女性甲状腺癌的患病危险因素,为女性居民预防甲状腺癌的发生提供依据。
1.研究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资料
本次抽取的病例组为2007年至今嘉定区新发的女性甲状腺癌病例约98例,平均年龄(46.54±12.88)岁;病例组文化程度在大专以上的有35人,高中及中专有23人,初中有30人,小学及文盲有10人。
对照组为排除甲状腺相关疾病,乳腺相关疾病的并愿意参加调查的本地女性居民98人。
均来自于同一居委的居民,年龄为20~80岁,且性别相同、年龄相差上下不超过5岁,平均年龄(46.11±12.58)岁;对照组文化程度在大专以上的有33人,高中及中专有25人,初中有28人,小学及文盲有12人。
要求配对的患者和对照均来自于同一居委的居民,年龄为20~80岁,且性别相同、年龄相差上下不超过5岁。
1.2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统一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
调查问卷的内容包括月经初潮、初孕年龄,生育孩子数,自然流产数,人工流产数。
1.3 统计学方法
利用Epidata3.0数据库进行数据录入,运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运用t检验进行分析
2.结果
月经初潮、初育年龄偏大、有自然流产史是甲状腺癌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表月经初潮、初孕年龄等女性生育史与甲状腺癌的关系
3.讨论
甲状腺癌是内分泌系统的恶性肿瘤,近年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快速上升,特别是女性居民的发病率尤其高,有研究发现甲状腺癌病例中,女性居民与男性居民的比例为3:1,已严重影响女性居民的健康,本研究发现有自然流产史是甲状腺癌的危险因素,可能是由于女性自然流产会引起机体的雌激素分泌紊乱,早就有报道称甲状腺癌为雌激素依赖性疾病。
很多研究表明,甲状腺癌组织中有雌激素受体(ER)的表达,一些学者认为[3]激素本身就是一种促癌物。
近年有体外试验发现,随着雌激素的增加,ER阳性的PTC原代培养细胞发生增殖反应增强,因此认为雌激素可能为女性甲状腺癌的重要促发因素,而雌激素在女性的青春期以及绝经期变化很大,因此处于青春期以及绝经期的女性更应该关注。
病例组月经初潮年龄、初孕、初育年龄均大于对照组,科学家们曾对大量资料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认为怀孕的最佳年龄为25~28岁,不宜超过30岁。
因为这段育龄的女性身体心理已经发育成熟,对妊娠、分娩以及哺乳期间产生的生理以及心理刺激能更好地适应以及采取更好的应对措施。
综上所述,月经初潮、初孕、初育年龄偏大,有自然流产史,是甲状腺癌的危险因素,因此女性居民应在青春期发育开始之前就应该关注雌激素的水平,注意平时生活饮食对雌激素的影响,应该在国家允许的范围内早婚早孕。
本研究的女性病例仅仅是嘉定区抽取的98例病例,并不能代表所有病例,为了进一步研究,可以调查嘉定区所有病例,进行深层次地研究。
【参考文献】
[1]敖小凤,高志红.甲状腺癌流行现状研究进展[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8,16(2):217-219.
[2]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5年上海市恶性肿瘤报告[R].2015.1-2.
[3]韩俊庆,俞新爽,刘奇.甲状腺疾病与乳腺癌的关系[J].实用肿瘤学杂志,2008,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