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

合集下载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

重症肝炎 处理要点
A: 预防及治疗肝昏迷 控制血氨:限制蛋白质攝入(<0.5g/kg/d) 增加碳水化合物 通便 口服新霉素、甲硝唑抑制大肠杆菌 降血氨:醋谷胺 精氨酸 使肝昏迷清醒:六合氨基酸 促肝c再生:高血糖素、RI 5%GS、10%KCL、COA , ATP


.

Vitk
诊断
辅助检查: ALT升高>10倍以上 肝炎病毒血清学抗原抗体检测(+) 血清总胆红素>17umol/L 尿胆红素(+)
诊断
一.血清病原学检测(PCR,RIA,EIA )及意义 二.甲肝:潜伏期 2-7w (30d),HAV-IgM 三.乙肝:潜伏期1.5-5个月(平均60天) 四.丙肝:潜伏期2-26周,HCV-RNA(+) 五.丁肝:潜伏期4-20周,HBsAg(+),HDV-IgM(+),HDV-RNA(+) 六.戊肝:潜伏期2-8周, HDV-IgM(+)
鉴别诊断
妊娠剧吐 妊高病引起肝损害
(HELLP综和征)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Icp) 妊娠急性脂肪肝 药物性肝损害
处理
1 妊娠期轻症肝炎: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 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地阐述您的观 点。
2 处理原则:与非妊期病肝相同
休息、营养、保肝、预防感 染、产时严格消毒、大量 宫缩剂防产后出血。
HDV—需同时乙肝 感染
05 单 击 此 处 添 加 小 标 题
HEV—母婴传播, 易成重症肝炎,死
06 单 击 此 处 添 加 小 标 题
亡率高15%-25%。
母婴垂直传播:
诊断
病史:病肝接触史、输血、血制品史 临床表现: 消化道症状:纳差、恶心、呕吐、腹胀、 肝区痛、乏力、畏寒发热、 黄疸、尿黄 体征:肝大、肝区扣击痛、黄疸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预防和措施PPT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预防和措施PPT
分娩后管理
分娩后继续监测和管理,以确保母婴健康,预防 母婴传播。
母婴传播的预防措施包括疫苗接种和抗病毒治疗 。
谢谢观看
病毒性肝炎可能对母体及胎儿产生严重影响,因 此需要高度重视。
什么是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 流行病学
根据统计,全球约有1.5亿人感染乙型肝炎,在妊 娠期内感染的风险也相对较高。
中国是乙型肝炎高发地区,孕妇筛查十分重要。
什么是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 影响
感染病毒性肝炎可能导致母体肝功能损害,胎儿 可能面临早产、低出生体重等风险预防妊娠合并病毒性 肝炎?
为什么要预防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 母体健康
预防病毒性肝炎可以降低母体肝功能损害的 风险,保障孕妇的整体健康。
肝功能正常对于孕妇的顺利分娩至关重要。
为什么要预防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
胎儿安全
预防措施能够有效降低胎儿感染的风险,保 障胎儿的健康发育。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预防和措施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 2. 为什么要预防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 3. 何时进行筛查与预防? 4. 采取哪些预防措施? 5. 如何管理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
什么是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
什么是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
定义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指的是在妊娠期内,孕妇感 染了病毒性肝炎(如乙型、丙型肝炎)。
如何管理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 ?
如何管理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 定期随访
感染孕妇需定期随访,监测肝功能及病毒载量的 变化。
定期随访可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如何管理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 个性化治疗
根据个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确保母婴安 全。
个性化治疗可以最大程度减少风险。
如何管理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

妊娠合并急性病毒性肝炎

妊娠合并急性病毒性肝炎

负担。
6、并发妊高征性肝损害、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及急性脂肪 肝时,极易与急性病毒性肝炎混淆使诊断治疗难度↑。
病毒性肝炎对孕妇、胎儿及新生儿的影响
一、妊娠并发症发生率高:孕早期肝炎使早孕反应加重,孕晚 期使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肝病时凝血因子合成↓→产后 出血。若为重症肝炎,因肝功衰竭、凝血功能障碍→产后大出 血、消化道出血、感染→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孕产妇死亡。
• 2、预防治疗肝昏迷:蛋白质摄入量<0.5g/kg,以控制血氨, 增加碳水化合物,保持大便通畅,减少氨及毒素的吸收;六 合氨基酸加等量葡萄糖稀释静滴能调整血清氨基酸比值,使 肝昏迷者清醒;辅酶A、ATP保肝治疗。 • 3、预防治疗DIC: DIC是妊娠期重症肝炎的主要死因。凝血 功能异常应补充凝血因子,如新鲜血、凝血酶原复合物、纤 维蛋白原、抗凝血酶III和维生素K1。有DIC者,在凝血功能 监测下,酌情应用肝素治疗,但产前4 h~产后12h内不宜应 用肝素,以免产后出血。 • 4、肾衰的治疗:每日入液量为500ml加前一日尿量。利尿、 多巴胺扩肾血管。防治高血钾,避免损害肾脏药物。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
莆田学院附属医院 妇产科 林力华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所致的一 种以肝脏损害为主的全身性、急性或持续性 传染病。至少有5种独特的嗜肝病毒可引起, 它们分别是:甲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 丙型肝炎病毒、丁型肝炎病毒、戊型肝炎病 毒。
病毒性肝炎传染性很强,发病率高, 流行范围广泛,是全球最主要的传染病, 也是我国法定的乙类传染病。 我国是HBV感染高发区,HBsAg检出 率为10.00%(德国约0.30%-0.50%)。 除引起急性肝炎流行及死亡外,还可 成为慢性肝炎或病毒携带者,而慢性感染 的后果常发展为肝硬化、肝癌。

妊娠合并急性病毒性肝炎PPT课件精品医学课件

妊娠合并急性病毒性肝炎PPT课件精品医学课件

03
治疗原则与方案选择
一般治疗原则
80%
休息与营养支持
患者需充分休息,减少体力消耗 ,同时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 维生素的易消化食物,以维持良 好的营养状态。
100%
保肝治疗
选用适当的保肝药物,如还原型 谷胱甘肽、甘草酸制剂等,以减 轻肝脏炎症,促进肝细胞修复。
80%
对症治疗
针对患者出现的恶心、呕吐、黄 疸等症状,给予相应的对症治疗 措施,如止吐、退黄等。
病毒载量
检测产妇体内病毒载量,了解病毒复制情况,判 断病情发展趋势。
影像学检查
通过B超、CT等影像学检查,观察肝脏形态、大小 及结构变化,评估肝脏受损程度。
针对远期影响采取干预措施
抗病毒治疗
根据产妇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抗病毒药物进行 治疗,抑制病毒复制,减轻肝脏受损程度。
保肝治疗
采用保肝药物,促进肝细胞再生和修复,改善肝 功能。
要点二
上消化道出血
肝炎病毒导致肝细胞坏死,凝血因子 合成减少,加上胃酸侵蚀胃黏膜血管 ,可引发上消化道出血。处理措施包 括禁食、胃肠减压、应用止血药物和 抑制胃酸分泌药物等。
要点三
肝肾综合征
严重肝病时,肾脏血流灌注不足和内 毒素血症等因素导致肾功能受损。表 现为少尿或无尿、氮质血症等。处理 措施包括积极改善肝功能,应用利尿 剂、血管扩张剂等药物改善肾脏血流 灌注,以及必要时进行血液透析等治 疗。
根据病程长短和病情严重程度,可分为轻型、中型和重型三 种类型。轻型患者症状轻微,肝功能损害较轻;中型患者症 状较重,肝功能损害明显;重型患者病情严重,可出现多种 并发症。
02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依据及检查方法
临床表现
妊娠合并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常出现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肝区疼痛等症 状。部分患者可有发热、黄疸等表现。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预防和措施课件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预防和措施课件

谁会受到影响?
谁会受到影响?
高危人群
孕妇,尤其是那些与感染者密切接触或生活在肝 炎高发地区的女性,属于高危人群。
此外,未接种疫苗的孕妇也是高风险者。
谁会受到影响?
感染途径
病毒性肝炎主要通过血液、体液和母婴传播,因 此需要特别注意传播途径。
例如,乙型肝炎可以通过母亲在分娩时传给婴儿 。
谁会受到影响?
这样可以在早期进行干预。
何时进行预防措施?
分娩时的注意事项
在分娩过程中,感染乙型肝炎的母亲应采取相应 的预防措施,以减少婴儿感染的风险。
如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和免疫球蛋白。
如何进行有效的预防?
如何进行有效的预防?
接种疫苗
孕妇应接种适合的疫苗,如乙型肝炎疫苗,以保 护自身及胎儿健康。
疫苗接种重的健康问题, 关注此问题可以有效保护母婴健康。
提前采取措施可以减少潜在风险。
为何关注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
降低医疗成本
预防病毒性肝炎的发生可以降低后续治疗的经济 负担。
早期干预和健康管理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为何关注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
促进社会健康
提高公众对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的认识,有助于 整体社会健康水平的提升。
筛查建议
所有孕妇在产前检查时应进行病毒性肝炎的筛查 ,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
尤其是乙型和丙型肝炎,建议定期监测。
何时进行预防措施?
何时进行预防措施?
孕前检查
在怀孕前进行全面的健康检查,了解自身肝炎感 染状况。
建议接种疫苗,以预防甲型和乙型肝炎。
何时进行预防措施?
定期监测
怀孕期间应定期进行肝功能和病毒性肝炎标志物 的检测,以便及时发现问题。
通过健康教育和宣传,使更多人受益。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
有肝功能损害,体现为血清转氨酶、胆红素 升高,并可出现肝脏肿大,肝区疼痛。HELLP 综合征者能够黄疸、肝酶升高、血小板降低 为主要体现,尤其轻易与病毒性肝炎混同。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鉴别点:
妊高征发生在妊娠20周后来,患者血压升高 (>140/90mmHg )伴有蛋白尿和程度不同旳水肿,发展 到先兆子痫时有明显头痛、眼花、视物模糊等体现。
药物性肝炎
相同点: 孕妇轻易发生药物性肝炎,体现为转
氨酶升高和黄疸。
药物性肝炎
鉴别点:
药物性肝损患者都有用药史而无病毒性肝炎 接触史,妊娠期易引起肝损害旳药物有氯丙 漆、巴比妥类镇定药、三氯乙烯、氟烷等麻 醉药、红霉素、四环素、异烟胼、利福平等。
用药后不久出现黄疸和肝损,常伴有皮疹、 皮肤瘙痒、蛋白尿、关节酸痛、嗜酸性粒细 胞增多等过敏体现.消化道症状较轻,转氨 酶轻度升高,停药后多可恢复正常,肝炎病 毒抗原抗体血清学标志物检验阴性。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
妊娠期肝脏承担加重
正常妊娠--肝脏试验室检验旳变化: 后期血浆白蛋白可下降25%, 碱性磷酸酶、胆固醇、球蛋白、纤维蛋白原
等可有所增长
许多孕妇血清铁水平降低
妊娠期纤维蛋白原及球蛋白在肝脏旳合成增 长
肝脏解毒排废功能有所下降。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viral hepatitis)可由多种嗜肝病 毒引起,是孕妇并发旳最常见旳肝脏疾病,严 重危害母婴健康。孕妇肝炎旳发生率约为非孕 妇旳6倍,而暴发性肝炎为非孕妇旳66倍。已 明确旳病毒性肝炎病原体有甲型(HAY)、乙型 (HBV)、丙型(HCV)、T型(HDV)、戊型(HEV) 肝炎病毒,近年还发觉己型、庚型肝炎病毒, 另外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EB病毒等也 可引起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可经过消化道、 体液、母婴途径传播。甲、戊型肝炎以肠道 (粪一口)途径传播为主,其他型肝炎主要经 过输血、注射、皮肤缺损、性接触等肠道外途 径感染。孕妇在妊娠任何时期都可被感染。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及母婴阻断ppt课件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及母婴阻断ppt课件
精选
5.分娩方式与母婴传播:剖宫产分娩不能降低HBV的母婴传播率 6.早产儿:出生体质量≥2000 g时,无需特别处理。体质量<2000 g
时,待体质量达到2000 g后注射第一针疫苗,然后间隔1—2个月 后再按0、1、6个月3针方案执行。孕妇HBsAg阴性,早产儿健康 状况良好时,按上述处理;身体状况不好时,先处理相关疾病, 待恢复后再行疫苗注射。孕妇HBsAg阳性,无论早产儿身体状况 如何,12 h内肌内注射1针HBIG,间隔3—4周后需再注射1次;出 生24 h内、3~4周、2—3个月、6—7个月分别行疫苗注射,并随 访。 7.其他家庭成员HBsAg阳性:如果新生儿与HBsAg阳性成员密切接 触,就必须注射HBIG;不密切接触,不必注射。
2.孕妇HBsAg阴性:新生儿按0、1、6个月3针方案接种乙型肝炎疫 苗,即出生24 h内、1个月和6个月分别接种1针;不必再注射 HBIG。
3.孕妇HBsAg阳性:新生儿出生12 h内,肌内注射1针HBIG;同时 按0、1、6个月3针方案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孕期注射无保护作用。
4.HBsAg阳性孕妇的母乳喂养:新生儿正规预防后,不管孕妇 HBeAg阴性还是阳性,均可行母乳喂养。
精选
3、预防,治疗DIC
合并DIC需用肝素治疗应注意补充新鲜血液或抗凝血酶原Ⅲ; 肝素剂量宜小不宜大,可是用25mg静滴,根据凝血功能,病情变 化调整剂量; 临产期间和产后12h内不宜使用肝素。
精选
产科处理
1、妊娠期:

产。
期 —— 积极治疗肝炎,待病情好转,人工流
中 晚 期 —— 补充维生素保肝,防治妊高征。
精选
谢谢!
精选
试题
1.乙肝传播主要经过哪个途径: A.宫内感染 B.产时传播 C产后感染 2.乙肝母婴阻断方案 A.0.1.6方案 B1.2.3方案 C.0.2.3方案 3.新生儿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时间 A. 24小时 B.48小时 C.24小时内 4.乙肝母婴传播途径 A.宫内传播 B.产时传播 C.产后传播 5.重型肝炎诊断要点: A.黄疸迅速加深 B.凝血功能障碍 C.肝缩小 D.肝性脑病 E.肝肾综合征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护理PPT课件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护理PPT课件

为什么需要特别护理?
母体风险
病毒性肝炎可能导致母体肝功能不全,增加孕期 并发症的风险。
例如,可能引起肝衰竭、孕妇高血压等。
为什么需要特别护理?
胎儿风险
病毒性肝炎增加胎儿感染的风险,可能导致出生 缺陷和早产。
乙型肝炎母婴传播率高达90%。
为什么需要特别护理?
心理健康
孕妇在面对疾病时可能出现焦虑和抑郁症状,需 要心理支持。
这种情况可能影响母体和胎儿的健康。
什么是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
流行病学
病毒性肝炎在一些地区的孕妇中发病率较高,尤 其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
了解流行病学有助于早期筛查与干预。
什么是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
临床表现
妊娠期肝炎患者可能出现疲劳、食欲减退、黄疸 等症状。
症状的严重程度因个体差异而异。
为什么需要特别护理?
确保全方位的护理支持。
护理效果评估
护理效果评估
健康监测
定期复查肝功能及病毒载量,评估治疗效果。
包括产后随访。
护理效果评估
心理支持
评估孕妇心理状态,必要时提供心理咨询。
关注情绪变化,及时干预。
护理效果评估
母婴健康
监测新生儿健康状况,及时进行疫苗接种与随访 。
确保新生儿不受病毒影响。
谢谢观看
提供心理疏导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估
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病毒载量和孕期健康状况 。
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指标。
如何进行护理?
营养支持
提供均衡饮食,确保孕妇摄入充足的营养以支持 母婴健康。
推荐高蛋白、低脂肪的饮食。
如何进行护理?
药物管理
根据医嘱合理使用抗病毒药物,避免对胎儿的潜 在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妊娠期合并病毒性肝炎的孕妇容易发生流产、早产、死胎、死产及新生儿死亡。

此病不仅严重地危害孕妇,也可累及胎儿。

由于加重孕妇肝脏的自担,易致重型肝炎和产后大出血;累及胎儿可致胎儿发生肝炎、先天性肝硬化或成为肝炎病毒携带者,甚至发生畸形等。

本病可发生于妊娠各期,一般妊娠中期合并肝炎的发疡率较早期高.且病情重。

病毒性肝炎分甲、乙、丙、戊型四种.从流行及预后方面,可将肝炎分为两类,一类包括甲型和戊型,主要经粪一口途径传播,有季节性,可引起暴发流行,很少转为慢性;另一类包括乙型、丙型,主要经血液传播,无季节性,多为散发,常转为慢性。

有哪些症状各型肝炎急性期表现均类似,重要差别在传染途径、潜伏期长短,尤其是长期预后及对胎婴儿的影响。

急性期主要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肝肿大及肝功能损害。

部分患者可有黄疸及发热,隐性传染较常见。

1 甲型肝炎:绝大多数急性发作,很少变成慢性肝炎。

(1) 消化道症状:恶心、呕吐、纳差、胃脘不适和腹泻等,如果在孕早期发病,易与妊娠反应相混淆,但甲型肝炎呕吐后可减轻,且有消瘦,肝脾肿大,黄疸和血转氨酶升高表现。

(2) “类感冒”症状:体温上升.寒颤,头晕,头痛,全身酸痛等。

(3) 植物神经紊乱症状:无力,易疲劳,易激动,失眠,多梦等。

(4) 黄疸:黄疸型者有小便黄赤,巩膜黄染,严重者皮肤变黄,血胆红素升高,尿胆红素阳性。

(5) 肝脾肿大.肝区疼痛和叩击痛。

(6) 血转氨酶升高。

(7) 部分患者可出现皮肤瘙痒和荐麻疹。

2.乙型肝炎:(1) 急性期临床表现与甲型肝炎相似。

(2) 慢性活动性肝炎:①有乙型肝炎病史,或急性肝炎迁延超过半年而仍有明显症状。

②肝肿大,质地较硬,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和脾肿大。

③血转氨酶持续或反复增高,浊度试验阳性,血白蛋白/球蛋白比例异常。

④可有关节炎、脉管炎或皮疹等肝外症状。

(3) 慢性迁延性肝炎:肝炎病史超过半年以k,病情较轻,间有血转氨酶轻度升高,患者可有疲乏、消化不良,但一般情况较好。

(4) 乙肝携带者:仅HBsAg阳性,或有HBeAg或抗HBc阳性,血转氨酶正常,患者无明显不适,但仍有传染性。

3. 丙型肝炎:(1)临床表现与乙型肝炎相似。

(2)大部分患者无临床症状,为临床亚型感染。

(3)临床型患者约半数成为慢性肝炎。

4 戊型肝炎:(1)病情较重,中毒症状较重,肝肿大明显,右季肋部疼痛。

(2)容易成为重症肝炎,出现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

(3)孕妇死亡率较高,多发生于孕晚期或产后早期。

如何诊断与非妊娠期病毒性肝炎诊断方法相同,甲型和戊型肝炎有流行史、水源污染、食物不洁和食物未煮熟等;乙型和丙型肝炎则多有输血注射、手术和性接触史。

妊娠期肝炎如临床症状较轻,容易被忽视;发生于孕早期容易与早孕反应相混淆。

因此,诊断时,除了临床表现之外,应做血转氨酶检查,并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肝炎,各型病毒性肝炎应做相应检查确诊。

肝炎对妊娠有何影响?1.甲型肝炎:甲肝对孕妇的影响并不比孕妇严重,发展成为重症肝炎仅1%左右,极少因甲肝造成孕产妇死亡,预后良好。

孕早期甲肝容易导致流产,而发生于孕晚期则早产率较高,围产儿死亡率是总体围产儿的4倍。

2.乙型肝炎:孕产妇死亡率是非孕妇的3倍。

乙肝发生于孕早期.可加重早孕反应,发生于孕晚期容易并发妊高征、早期破膜、产力异常和产后出血。

乙肝对胎儿和新生儿的影响包括:①流产、早产、死胎、新生儿窒息和新生儿死亡率明显增高。

②孕早期感染严重者,有引起染色体畸变而致畸胎的可能。

③母一胎垂直传播。

3 丙型肝炎:对母胎的影响与乙型肝炎相似。

4.戊型肝炎:重症肝炎和孕妇死亡率较高,容易并发凝血功能障碍和产后出血。

围产儿死亡率明显增高,新生儿体格,智力发育也较迟缓。

如何治疗基本方一茵陈30克,蒲公英30克,苦参30克,滑石(包煎)10克,大黄5克.郁金10克,桅子10克.砂仁10克,泽泻12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甘草6克。

*恶心呕吐,加法半夏10克,陈皮30克;*口苦,心中不适,加龙胆草15克;*血热,加生地黄30克,赤芍15克;*血瘀,加丹参30克;*血虚,加当归15克;*气虚,加党参35克,黄芪30克;*胁痛,加青皮10克,川楝子10克,元胡10克。

上药加水煎煮2次,将两煎药液混合均匀,分2次服,每日一剂。

用于甲型肝炎。

基本方二柴胡10克,黄芩10克,夏枯草10克,黄芪30克,薏苡仁30克,虎杖30克,赤芍30克,白芍30克,生山楂30克。

*气虚型,加茯苓15克,炒扁豆12克,炒白术12克;*湿热型,加茵陈30克,栀子10克,郁金15克,炒鸡内金15克,金钱草20克;*阴虚型,加枸杞子12克,黄精12克,石斛15克,麦冬15克,南沙参15克;*血瘀型:加牡丹皮12克,丹参30克,炙鳖甲30克;*肝区痛明显,加香附10克,元胡10克;*齿衄,鼻衄,加白茅根30克,旱莲草15克;*乙型肝炎抗原持续阳性,加土茯苓15克,贯众15克,木贼草10克;*伴腹水,加益母草15克,泽兰叶15克。

上药加水煎煮2次,将两煎药液混合均匀,分2次服用,每日一剂。

用于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

基本方三党参15克,续断15克,白术12克,茯苓12克.白芍12克,当归12克,五味子12克,菟丝子12克,厚朴9克,香附9克。

*腹泻,加苍术9克.诃子9克,芡实9克;*腰腿痛,足跟痛,加牛膝12充,生薏苡仁12克,*夜尿多,加鹿角霜12克,女贞子12克;*腹胀甚,加冬瓜皮12克,木香5克;*肝区隐痛,加桑寄生15克,木瓜12克。

上药加水煎煮2次,将两煎药液混合均匀,分2次服、每日一剂。

用于慢性迁延性乙型肝炎。

基本方四虎杖15克,平地木15克,半枝莲15克,土茯苓20克,垂盆草20克,赤芍10克,姜黄10克,黑料豆10克,生甘草3克。

*肝郁气滞,加酷柴胡5克,香附10克;*气火郁结,加牡丹皮10克,桅子10克*湿热中阻,加炒黄芩10克.厚朴5克;*肠腑湿热,加凤尾草15克,败酱草15克;*湿热在下,加炒苍术10克,黄柏10克;*湿热发黄,加茵陈12克,山栀子12克;*热毒偏重,加龙胆草5克,大青叶15克,蒲公英15克;*湿浊偏重,加煨草果5克,蚕沙(包煎)10克;*血分瘀毒,加白花蛇舌草20克,制大黄6克;*肝郁血瘀,加水牛角10克,牡丹皮10克,紫草10克;*肝肾阴虚,加桑椹子10克,旱莲草10克;*肝血虚,加当归10克,白芍10克;*阴虚有热,加生地黄10克,石斛10克;*脾气虚,加党参10克,白术10克,黄芪12克;*肾阳虚,加仙灵脾10克,菟丝子10克。

上药加水煎煮2次,将两煎药液混合均匀,分2次服,每日一剂。

用于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

基本方五苦参30克,丹参30克,赤芍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制大黄30克,蒲公英30克,薏苡仁30克,炙鳖甲15克,穿山甲15克,茯苓15克,生甘草6克。

*肝区疼痛,加元胡10克,郁金10克;*泛恶,加竹茹10克,半夏6克.*大便于结,制大黄改为生大黄6—15克;*脘腹作胀,加紫苏便10克,生麦芽10克,生谷芽10克,枳壳6克;*尿黄,加车前草15克;*齿衄,鼻衄,加青黛6克,怀牛膝12克,仙鹤草15克;*失眠,加酸枣仁12克,夜交藤12克。

上药加水煎煮2次,将两煎药液混合均匀,分2次服,每日1剂。

用于丙型肝炎。

基本方六茵陈30克,栀子10克,黄柏10克,黄连10克,野菊花10克,白花蛇舌草15克.芦根15克,桑寄生10克,苎麻根10克,甘草6克。

用于亚急性重症肝炎。

基本方七生地黄15克,茵陈10克,水牛角(先煎)20克,龙胆草10克,牡丹皮10克,丹参l0克,玄参10克,黄连6克,白茅根15克,生大黄10克,赤芍10克,续断10克,杜仲10克,甘草6克。

上药加水煎煮2次.将两煎药液混合均匀,分2次服,每日1剂。

用于急性重症肝炎。

有哪些单验方1. 鸭跖草全草30—60克,水煎服。

2.玉米须100克,茵陈50克,桅子25克,郁金25克,水煎服每日1剂。

3.茵陈30克,鲜白茅根60克,浓煎去渣,加冰糖少许,日服3--5次。

特别提示1.轻型肝炎,不管发生于妊娠早、中或晚期,均无大的不良影响,可继续妊娠。

重型肝炎,不督采用何种终止妊娠的方法。

均可加重病情。

故应先治疗肝炎,使病情缓解后才考虑终止妊娠。

2. 进食高糖、高蛋白、高热量、低脂肪食物,以保证营养,但要注意适度。

禁食生冷,油腻,辛辣食物,不吃油炸,坚硬的食物,避免损伤脾胃。

3. 急性肝炎早期应强调卧床休息,至症状明显改善,肝功能显著好转后可开始起床活动,一般恢复较顾利者至少需全休3个月,通常在病后3。

6个月内不宜参加重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以巩固疗效,防止病情反复。

慢性肝炎症状较明显时,以休息为主,可作少量轻微活动,随症状减轻,可适量增加活动量,但以不产生疲劳为度,肝脏大小和肝功能恢复正常后,可逐步由轻工作过渡到正常工作,但日常生活应有一定规律,切忌过劳。

4.急性病例的隔离期自发病日起至少30天,在30天后如病情仍在活动,则应继续隔离。

慢迁肝和慢活肝的活动阶段最好也予以隔离,并将用过的物品予以消毒。

平时也应积极预防.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以免再次感染。

5.各型肝炎在疾病活动期应暂停性生活,在病情相对稳定后亦应有所节制,同时乙肝病毒可存在于精液、经血及阴道分泌物中,夫妻之间可借性生活相互传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