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重型肝炎的产科处理(已)
妊娠合并重型肝炎的治疗新进展

妊娠合并重型肝炎的治疗新进展妊娠合并重型肝炎是一种严重的妊娠并发症,对母体和胎儿都有很大危害。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妊娠合并重型肝炎的治疗也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
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病毒性肝炎。
若乙型病毒传播途径是垂直感染,也就是母婴传播,那么孕妇即可患上重型肝炎(急性肝衰竭的一种),也可发生慢性肝病。
妊娠期患者还面临着分娩时出血、子痫等并发症的风险。
一、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治疗方法有利巴韦林和干扰素。
利巴韦林是抗病毒药物,主要用于治疗乙型病毒感染,能有效的抑制病毒复制。
其优点是口服,易于适用,但需要长期用药,且容易引起抗药性。
干扰素能够增强机体免疫力,并具有抗病毒作用。
但由于其使用须立即停止,且不能长期使用,因此需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控制病情恶化。
二、手术治疗在重型肝炎中,对于病情严重的孕妇(肝功能衰竭),肝移植是有效的治疗手段。
但是由于手术风险较大,孕妇体内的激素水平、免疫系统的变化等都会影响受体器官的移植效果。
传统中药治疗方法可行,对于病情轻微、肝脏功能接近正常的孕妇,中草药可用于辅助治疗。
但不可盲目使用,必须找到适合孕妇身体状况的药方,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四、积极预防“预防胜于治疗”,重点是对孕妇的预防工作。
在医生的指导下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可以有效预防妊娠期发生乙型肝炎。
同时遵循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接触乙型病毒,如不分享剃须刀、指甲剪、采血针等个人物品。
总之,妊娠合并重型肝炎是一种高危人群疾病,必须严谨治疗,在病情严重的情况下尽早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而预防措施的推广,对于减少发生这类问题的概率,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妊娠合并重型肝炎患者MELD评分分析与终止妊娠时机

09 .9±4 2 2组 间 有 显 著 性 差 畀 ( .; P< 0 0 ) ME D 值 <2 , 者 病 死 率 为 5 9 ; 0 5; L 0患 . % 2 ≤
ME D值 ≤ 3 , 死率 为 2 . %; L L O病 8 9 ME D值 >3 , 死 率 为 7 . % , 组 间病 死率 比较 均 有 显 0病 81 各
.
54 ・ 2
现 代 中 西 医结 合 杂志 Mo e o ra o t rt rd i a C i s a d Wet nMe i n 0 0F b 9 5 d r J un l f ne a dT a io l hn e n s r d i 2 1 e ,1 ( ) n I g e tn e e ce
2 0 f e iu e a i s i r g a c sr to p ci ey a ay e .Th a in swe ed vd d i t u v v l r u n e t 0 8 o r s h p t i n p e n n y wa e r s e t l n lz d s o t v e p t t r iie n o s r ia g o p a d d a h e
wi e iu e a i sa c r ig t n lsso EI c r .M eh d 6 c s sci i l a a fo J n a y 2 0 o De e e t s r s h p t i c o d n o a a y i fM s o e h o t D t o s 3 a e l c t r m a u r 0 4 t c mb r n a d
妊娠 合 并 重型 肝 炎 患者 ME D 评分 分 析 与 L
终 止 妊 娠 时 机
妇产科主治医师知识点:妊娠合并急性病毒性肝炎的处理

妇产科主治医师知识点:妊娠合并急性病毒性肝炎的处理妇产科主治医师知识点:妊娠合并急性病毒性肝炎的处理甲肝产妇在孕中期与孕晚期的妊娠围生儿死亡率分别为42.3‰和125‰,即孕晚期围生儿死亡率明显升高。
乙肝对妊娠的影响:乙肝孕产妇的流产、早产、死胎、死产、新生儿窒息率及新生儿死亡率明显增高,此与妊娠晚期患急性黄疸型肝炎特别是重症甚或暴发性肝炎有关。
暴发型肝炎的`死亡率孕妇较非孕妇为高。
妊娠期特别是妊娠后期尤易发生暴发型肝炎。
1.妊娠期轻症肝炎处理与非孕期患者相同。
注意休息,加强营养,进行保肝治疗。
预防感染。
产时严格消毒,并用广谱抗生素,以防感染加重肝损害。
2.妊娠期重症肝炎(1)保肝治疗:高血糖素-胰岛素-葡萄糖联合应用。
(2)预防及治疗肝性脑病:控制血氨。
(3)防治凝血功能障碍。
(4)并发肾衰竭的处理:严格限制入液量,扩张肾血管,改善肾血流。
3.产科处理(1)妊娠早期:轻症应积极治疗,可以继续妊娠。
慢性活动性肝炎,适当治疗后应终止妊娠。
(2)妊娠中晚期:尽量避免终止妊娠,加强母儿监护,适时终止妊娠。
(3)分娩期:避免新生儿的损伤及擦伤。
产前备新鲜血,缩短第二产程,胎肩娩出后立即静注缩宫素减少产后出血。
重症肝炎应积极控制24小时后及时行剖宫产。
(4)产褥期:注意休息和营养。
选用对肝损害小的广谱抗生素控制感染,防止肝炎病情恶化。
产妇不宜哺乳,回奶口服生麦芽或用芒硝外敷乳房退奶,不用对肝有损害的雌激素。
(5)分娩后新生儿处理:①主动免疫: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注射乙型肝炎疫苗30μg,生后1个月、6个月再分别肌内注射10μg。
免疫率达75%。
②被动免疫:新生儿出生后立即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0.5ml,生后1个月、3个月再各注射0.16ml/kg。
免疫率达71%。
③联合免疫:新生儿出生后6小时内和生后3~4周时各肌注100U HBIG,乙型肝炎疫苗仍按上述方法进行。
免疫率高达95%。
生后6个月复查。
妊娠合并重型肝炎的产科处理

娠合并重型肝炎 ,常规产科检查应进行肝功能及肝 炎病毒标志物的检测 ,及时发现肝功能异常或肝炎 病毒标志物阳性的孕妇 ,并予以追踪观察。对肝功 能明显异常者 ,即使其肝炎病毒标志物阴性也应及 时收入院作进一步的监测。妊娠合并重型肝炎患者 的早期表现主要为乏力 ,纳差 ,尿黄,皮肤 、巩膜
重型肝炎则使患者 的肝脏负担进一步加重 ,因此 , 妊娠合并重型肝炎具有发病急、进展快的特点 ,即 在短期内出现凝血功能障碍 、肝性脑病 、中毒性肠 麻痹 、水或电解质紊乱 、肝肾综合征 、急性肺损伤 等并发症 ,病 死率 可高达 8 % ,是造成 我 国孕、 0 产 妇死 亡的 主要原 因之一 。深究 妊娠 合并 重型 肝炎 患者的病死率较高的原 因 ,除 了该病 患者病情复 杂、危重外,部分临床医生对患者的产科处理不当 也是重要因素 ,因此 ,妊娠合并重型肝炎的产科处 理应 引 起重视 。
力差、胎盘创 面不易止血 ,产后 出血 的发生率极
高 ,而产后出血又会使肝脏缺血 、缺氧 , 进一步加 重肝损害。所以选择能减少产后出血的分娩方式尤
省妇女保健学会常 0 7年 2月第 3 8卷第 2期
7 5
为重要。阴道分 娩时 间较长、患者 的体力 消耗较
阴道分娩不宜作为首选的分娩方式。相对而言 ,虽 然采用剖宫产术终止妊娠存在麻醉 、输血、感染以
及 剖宫产 术者 操 作技 术 水 平参 差不 齐等 不 利 因 素 ,
但是在有条件的医院这些不利因素是可 以控制的。 重要的是 ,剖宫产术能较快地结束分娩 ,减轻患者 肝脏的负担 ,在术中还可同时行子宫全切除术而达 到有效预防产后出血和产褥期感染的目的。有资料 显示 , 行剖宫产术的妊娠合并重型肝炎患者病死率 明显低于阴道分娩者。为此 ,多数学者认为 , 对于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护理

3、心理-社会状况
肝功能检查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增高、血清胆红素增高17mol/L以上、尿胆红 素阳性,对病毒性肝炎有诊断意义。
4、辅助检查
第7章 妊娠合并症孕妇的护理
第二节妊娠合并急性病毒性肝炎
体康复及胎儿发育的重要性,给予高维生素、高 蛋白、足量碳水化合物、低脂肪饮食,预防和纠 正贫血。
2.改善营养状况 向病人讲解摄取足够营养对身
01
防止交叉感染:肝炎孕产妇检查及分娩宜在 专设的诊室和隔离产房,所用物品、器械应单独 使用,用后及时用过氧乙酸消毒。孕妇在家休养 也应做好隔离,注意用物、排泄物的消毒处理。 对孕早期需终止妊娠者做好严格消毒、手术配合 及隔离护理。
第7章 妊娠合并症孕妇的护理
第二节妊娠合并急性病毒性肝炎
(2)血清病原学检测 肝炎病毒抗原抗体检测对 明确病原体种类和病情判断有很大帮助。
(3)凝血功能及胎盘功能检查:凝血酶原时间、胎盘生乳素及孕妇血或尿中雌三醇含量测定以了解胎盘功能。
乙型肝炎病毒血清病原学检测及意义 HBsAg HBV感染的标志,见于乙肝患者或病毒携带者 HBsAb 曾感染过HBV,已具有免疫力 HBeAg HBV活动性复制,传染性强 HBeAb 血中HBV减少,传染性降低 HBcAb-IgM HBV在体内复制,见于肝炎急性期 HBcAb-IgG 肝炎恢复期或慢性感染
第二节妊娠合并急性病毒性肝炎
【护理评价】
1.孕产妇肝性脑病是否得到及时预防或有效 控制,产后出血量是否在正常范围。 2.孕妇营养是否满足自身和胎儿的需要。 3.新生儿是否感染肝炎病毒。 4.产妇及家属能否选择和掌握适当的喂养 方式。
妊娠晚期合并重症肝炎(附1例报告)

B 10 9 mH , P 5 / 0m g 神志清楚 , 全身皮肤 黏膜黄染 , 心肺 无特殊 , 腹部膨隆 , 如孕周 , 未扪 及宫缩 , 肝脾肋下未 扪及 , 双下肢轻 度 水肿 。产检 : 宫高 3 m, 围 9 m, 4e 腹 7c 胎儿估重 32 8g 胎方 9 , 位 R A, 心率 15次/ i, O 胎 3 mn 未扪及宫缩 。胎心监护不满意 。
期发病 , 与孕晚期肝脏负担较重有关 。母亲方面 , 在产前 易出 现产前 出血和妊娠期高 血压疾病 。无论是 胎盘早剥还 是其他
原 因产前 出血 , 主要原因均在于重型肝炎凝血 功能低下 , 其 轻
重 型肝 炎是指肝细胞在短期 内大量坏死或 严重变性所 致 的肝 衰竭 。该 病特点为 发展迅 速 、 病情 凶 险、 状复 杂、 症 并发 症多 、 病死率高 , 其并发症主要有肝性脑病 、 肾综 合征 、 肝 中毒 性肠麻痹 、 凝血功能 障碍 等多器官功能衰竭 , 孕产妇死 亡率 其
性物质无法转化 , 通过胎 盘循环 进入 胎儿体 内。胎儿 窘迫 到
一
定程度 , 至出现死 胎。如在 宫内未死亡 , 过分娩 的压 力 甚 经
后, 出生后常发生新生儿 窒息 , 严重时死亡 。妊娠 与肝炎相互 影响, 容易使肝炎病情加重 , 孕妇病毒性肝炎 的发 生率约为非 孕妇 的 6倍 , 而重型肝炎 的发生率 约为非孕妇 的 6 6倍 。妊娠 合并 重型肝炎严重影响 着孕产妇 与 围产儿预 后 , 处理好 妊娠 合并重 型肝炎 已成 为提 高产科质 量 , 降低孕 产妇死 亡 的重要 任务之一 。 重症 肝炎时肝细胞大量坏死 , 功能迅速恶化 , 肝 同时肝脏
合成凝血 因子减少 , 维生素 K吸收障碍 , 炎病 毒及其抗 体复 肝
妊娠合并重型肝炎16例临床分析

【 A b s t r a c t 】O b j e c i t v e 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t h e o b s t e t r i c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a n d t h e t i m i n g a n d w a y o f d e l i v e r y
1 . 1 研究对象
我院 2 0 0 1至 2 0 1 1 年 住 院治 疗 的 3 2 周 ,1 6例均 为单 胎 ,既往 有 乙肝病 史 l 1 例。 1 . 3 临床 表 现 所 有 患 者均 有 极 度 乏力 、纳差 、
DO I :1 0 . 3 7 6 0 / c ma . j _ i s s n . 1 0 0 7 - 1 2 4 5 . 2 0 1 3 . 0 7 . 0 2 3
国际医药卫 生导 报 2 0 1 3年 第 1 9卷 第 7期
I MHG N,A p r i l 2 0 1 3 ,V o 1 . 1 9 N o . 7
妊娠合并重 型肝炎 1 6例 临床分 析
张群 林 惠文
【 摘要 】 目的 探讨 妊娠合并重 型肝炎的产科特点 、 结束 分娩 的时机及方 式。 ,并发症 多 ,病死率高 ,凝血功 能异常是
导致 产后 出血是最常见原 因 ,而产后 出血是导 致病情加重 、孕妇死 亡的重要 因素 。积极综 合治疗 , 尤其 快速纠正凝血功能 ,及 时终止妊娠是 降低 孕产妇死亡 的关键 ,人 工肝辅助支持治疗 是提高生存
妇产科主治医师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练习试题

妇产科主治医师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练习试题 导读:⾯对医⽣这么神圣的⼯作,我们在学习中不容⼀点的⼤意,想了解更多相关资讯请继续关注考试⽹! (⼀)选择题 A1型题(单句型最佳选择题⽬) 1.孕妇于妊娠早期患重症肝炎正确处理应是 A. 积极治疗重症肝炎 B.⽴即⾏⼈⼯流产术 C. 肝炎好转后继续妊娠 D. 治疗肝炎待病情好转⾏⼈⼯流产 E.治疗肝炎同时⾏⼈⼯流产术 2.妊娠合并急性病毒性肝炎时,在昏迷前期⼝服新霉素是为了 A. 减少游离氨及其他毒素的形成 B. 预防感染 C. 消除体内感染灶 D. 控制重症肝炎进展 E.抑制厌氧菌 A2型题(病历摘要型最佳选择题) 3.25岁,孕34周,1周前开始有些乏⼒,⾷欲差,3天前病情加重,伴呕吐,巩膜发黄,神志⽋清⽽⼊院,⾎压135/90mmHg,ALT 454U/L,总胆红素177umol/L,尿蛋⽩(⼀)。
最可能的诊断是 .A. 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B.妊娠合并重症肝炎C.妊娠期⾼⾎压疾病性肝损害D.妊娠期急性脂肪肝 E.药物性肝损害 A3型题(病历组型最佳选择题) (问题4—5) 孕妇在妊娠晚期有恶⼼、呕吐,⾎ALT增⾼,HBSAg(+),诊断为急性肝炎。
4.本例应采⽤下述哪项处理⽅法 A. 可⽴即剖宫产,防⽌肝脏负担继续加重 B. 卧床休息,⼝服保肝药物,继续妊娠 C. 按传染性肝炎治疗后观察1周,若肝功能⽆明显好转,应终⽌妊娠 D. ⽴即隔离,终⽌妊娠(引产) E.接触隔离,静脉点滴,保肝治疗,继续妊娠 5.关于孕晚期合并急性肝炎的转归正确的是 A. 容易合并妊娠期⾼⾎压疾病及发展为⼦痫 B.容易发⽣早产,胎⼉不易存活 C.容易发⽣糖代谢异常,影响胎⼉发育 D.容易发展为重症肝炎,孕产妇死亡率⾼ E.容易发⽣宫缩乏⼒,产程延长 (问题6—8) 28岁初孕妇,孕37周,⾃觉乏⼒,⾷欲差伴恶⼼,呕吐2周,⼩便深黄⾊,⽪肤瘙痒5天,检查:体温37.5℃,⾎压130/90mmHg,神志清,⽪肤巩膜黄染,躯⼲及四肢⽪肤可见散在出⾎点,肝肋下触及其边缘,触痛,胎头⼊盆,胎⼼140次/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肝衰的诊断
急性肝衰竭: (1)急性起病, 极度乏力,并有明显厌食,腹胀, 恶心,呕吐等严重消化道症状; (2)短期内黄疸进行性加深(血清总胆红素 ≥171umol/L,或每日上升≥17.1umol/L) (3)出血倾向明显,PTA ≤ 40%,且排除其他原因; (4)肝脏进行性缩小
肝衰的 分期
子宫切除
子宫下段剖宫产后,果断行子宫切除。 宜行子宫次全切除术。 选择下段切口时稍偏高一些,娩出胎儿 后卵圆钳钳夹子宫切口,无需缝合,纱 垫填塞宫腔,减少出血。切口下方1~ 2cm处切除子宫,不需要下推膀胱。连续 扣锁缝合法缝合宫颈残端。
探查肝脏
缝合完宫颈后,洗手探查肝脏大小。根 据患者肝脏的大小及质地对预后作出初 步评价。如肝脏无明显缩小,质地柔软、 表面光滑,无明显结节感,则抢救成功 率高;如肝脏明显缩小者,预后差,死 亡率高。
分娩时机
早孕患者应积极治疗,病情稳定后人流 中晚孕期患者由于分娩创伤与出血会增加肝脏 负担,产后病情多急剧恶化,应先给予综合治 疗,稳定病情。 终止妊娠的时机(1)经治疗与检测,凝血功 能、白蛋白、总胆红素、生命体征等指标平稳 24~48小时后。(2)临产。(3)经积极治疗 病情无好转或胎儿窘迫,而胎儿已可宫外存活。
严重危害们健康的肝脏疾病。 妊娠期肝脏负担重、储备能力差,妊娠 合并重型肝炎发病急,病情进展快,短期 内可出现凝血功能障碍、感染、肝肾综合 征、肝性脑病、中毒性鼓肠、水电质紊乱、 急性肺损伤等并发症,病死率高达80%, 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
妊娠合并重症肝炎
分娩是导致妊娠合并重型肝炎患者病情 急剧变化的重要因素,分娩后往往出现 病情短期内加重,恰当的产科处理可以 改善患者的预后
术中及术后处理的其他事宜
开腹后取腹水送生化和细菌培养。 腹部切口用50%葡萄糖20ml加胰岛素8u 局部浸润注射,以促进切口愈合。术后 用碘伏行阴道冲洗,以减少上行感染机 会。 术后严密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测 中心静脉压,尿量,注意水电解质酸碱 平衡,肝功能,凝血功能,血常规。
产科处理:AFLP一旦确诊或高度怀疑时,无 论病情轻重,病情早晚,均应尽快终止妊娠。 理由如下: 1.本病可迅速恶化,危及母胎生命 2.AFLP至今尚无产前康复的先例,大多数患者的 肝功能在产后迅速改善。立即分娩的措施已使 母儿存活率明显升高。 3.本病发生于近足月,终止妊娠对胎儿影响不大。 4.多采用剖宫产,术后禁用镇静、止痛剂。
肝功能衰竭的病因
药物及肝毒性物质 异烟肼、利福平、对乙酰氨基酚、抗代 谢药、化疗药物等 细菌及寄生虫等病原体感染 严重或持续感染(如败血症血、吸虫病等) 妊娠急性脂肪肝 自身免疫性疾病
肝功能衰竭的少见病因
代谢异常 肝豆状核变性、遗传性糖代谢障碍等 缺血缺氧: 休克、充血性心力衰竭等 肝移植、部分肝切除、肝脏肿瘤 先天性胆道闭锁 其他:创伤、辐射等
肝功能衰竭的定义
肝衰竭是多种因素引起的严重肝脏损害, 导致其合成、解毒、排泄和生物转化等 功能发生严重障碍或失代偿,出现以凝血 机制障碍和黄疸、肝性脑病、腹水等为 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症候群
肝功能衰竭的病因
肝炎病毒: 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HAV、 HBV、HCV、HDV、HEV) 其他病毒: 巨细胞病毒(CMV)、EB病毒 (EBV)、肠 道病毒等
早期识别与及时转运
产检中常规查肝功能,及时发现肝功能 异常的孕妇,对肝功异常者,即使肝炎 标志物阴性也应及时收入院治疗 妊娠合并重症患者的早期表现:乏力纳 差、尿黄、身目黄染、恶心呕吐、腹胀 等 强调:有重症肝炎倾向的孕妇,必需在 产前及时转运到有条件的医院治疗
妊娠合并重症肝炎的诊断要点
冲洗腹腔
关闭腹膜后,用无醇型安尔碘液浸泡腹 腔数分钟,后以大量温生理盐水 (5000ml)冲洗,以达到杀灭腹腔内细菌, 减少腹腔内毒素,减轻术后发热和术后 感染,改善患者病情的目的。
放置腹腔引流
冲洗后腹腔内放置硅胶双套管行腹腔引流,将 引流管放置于直肠陷凹,以利于腹腔液的引流, 减轻腹压,并利于胆红素排泄。 术后可根据引流液的性状,颜色的深浅和量的 多少,来判断有无腹腔内出血,并可行腹腔内 冲洗。若术后持续出现血性液体,需补充新鲜 血和大量的凝血因子。常规放置3~7天。
术前准备
支持疗法、对症处理,使患者的凝血功 能、肝功能、白蛋白、总胆红素、生命 体征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 尽量不用苯巴比妥等镇静药。术前可灌 肠(NS100ml+杜泌克30ml+氟哌酸1g) 以排除肠道内容物,减轻中毒性鼓肠及预 防肝性脑病 中心静脉插管、保暖
防治出血
1.补充凝血因子: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 (主要含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复合 物、血小板等 2.止血药物,维生素K1(10~20mg/d)能 促进凝血因子II、VII、IX、X等合成;血 凝酶(1~4KU/d) 防治DIC,用小剂量肝素钠治疗,首次剂 量3750~7500U。
分娩方式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妊娠合并重症肝炎患者,多有凝血功能障碍与 低蛋白血症,子宫收缩力差,胎盘创面不容易 止血,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极高,产后出血又致 肝脏缺血、缺氧,加重病情。 剖宫产能较快结束分娩,同时行子宫切除又可 预防产后出血和产褥感染。 多倾向剖宫产,阴道分娩仅适用于经产妇已临 产,宫颈条件好,估计短时间内可结束分娩者。
1.早期 极度乏力,并有明显厌食、呕吐和腹胀等严 重消化道症状; 黄疸进行性加深(血清总胆红素≥ 171umol/L 或每日上升≥ 17.1 umol/L); 有出血倾向,30%<PTA ≤ 40%; 未出现肝性脑病或明显腹水
肝衰分期
2.中期: 在肝衰竭早期表现基础上,病情进一步发 展,出现以下两条之一者: (1)出现II度以下肝性脑病和/或明显腹水; (2)出血倾向明显(出血点或瘀斑),且20%< PTA ≤ 30%
麻醉方式的选择
宜选全麻,方便麻醉调控,保证呼吸及 心肺功能。铺巾后才插管麻醉,尽量缩 短麻醉时间,减少对肝脏有害的麻醉药 用量。 妊娠合并重症肝炎患者的肝功损害严重, 多合并凝血功能障碍,锥管内麻醉可能 导致锥管内血肿。
腹部切口的选择
应采用腹部纵切口。选脐耻之间正中直 切口,便于手术视野的暴露,便于子宫 切除,便于腹腔冲洗,有利于术中探查 肝脏
妊娠合并急性脂肪肝(AFLP)
多发于妊娠晚期,为急性肝细胞脂肪变 性所引起的肝功能障碍。 早期仅有恶心、乏力、不适,1~2周后 迅速出现少尿、DIC、肝性脑病、昏迷和 休克 B超:肝区弥漫性的密度增高区,呈雪花 状强弱不均。MRI见肝大片密度减低区。 确诊应行肝穿活检。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
肝衰分期
3.晚期 在肝衰竭中期表现基础上,病情进一步加重,出 现以下三条之一者: (1)有难治性并发症,例如肝肾综合征、上消化道 大出血、严重感染和难以纠正的电解质紊乱等; (2)出现III度以上肝性脑病; (3)有严重出血倾向(注射部位瘀斑等),PTA ≤ 20%
妊娠合并重型肝炎的产科处理
重型肝炎是指病情严重,临床症状复杂,
消化道症状加重:食欲极度减退,频繁呕吐, 腹胀,出现腹水。 黄疸迅速加深,血清总胆红素>171umol/L,出 现肝臭气味,肝脏进行性缩小,肝功能明显异 常,酶胆分离,白/球蛋白比倒置。 凝血功能障碍,全身出血倾向。 迅速出现肝性脑病表现,烦躁不安、嗜睡、昏 迷 肝肾综合征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