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耶阿本德的科学哲学思想
浅析费耶阿本德的科学观

浅析费耶阿本德的科学观费耶阿本德(Pierre Teilhard de Chardin)是一位法国的耶稣会士和神学家,他对科学和宗教之间的关系做出了许多独到的贡献。
他的科学观强调了自然和人类进化的统一和复杂性,他试图通过将宗教和科学联系起来,来探究这种统一和复杂性的本质。
本文将从他的时间、空间和意识三个方面,浅析费耶阿本德的科学观。
1. 时间费耶阿本德认为,时间是进化的动力和方向。
他的科学观强调了进化的不断发展和复杂化,他认为这种进化是由于时间的流逝和不断推动的。
在他看来,进化不是线性的,而是以复杂的方式交织在一起,经过漫长的时间,最终形成了今天的世界。
费耶阿本德的时间观不仅涉及自然的进化,也包括人类文明的演化。
他认为,人类文明的演化是一个不断向前推进的过程,不断产生新的思想、行为和技术。
他认为,人类社会的演化最终将导致全人类的统一,这是一个“人的统一”,并将为人类的未来带来大量的机会和挑战。
2. 空间费耶阿本德的科学观认为,空间也是进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认为,物质和能量在空间中不断传递和改变形式,形成了复杂的生物圈、地球环境和宇宙结构。
他强调了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重要性,认为它们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空间的奥秘。
另一方面,费耶阿本德的科学观也强调了社会空间的重要性。
他认为,人类的社会不仅是物质的存在,更是精神和文化的存在。
他认为,社会空间的演化也是不断改变的,需要我们不断思考和创新。
3. 意识与时间和空间一样,意识也是费耶阿本德的科学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认为,意识是由自然和社会环境不断影响和塑造的。
他强调了人类特有的心智进化,并认为这种进化是和生物进化相互关联的。
费耶阿本德认为,人类的心智进化不仅是基于感性体验,还包括了理性和精神的发展。
他认为,人类的心智进化也是一个不断向前推进的过程,需要不断的思考和探索。
他相信,通过意识的创新和进化,人类可以不断改变自身的命运和未来。
总之,费耶阿本德的科学观着重强调了自然、社会和心智的进化,在他看来这三个方面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
【推荐下载】论费耶阿本德的科学哲学

论费耶阿本德的科学哲学象T.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1962)一样,费耶阿本德的《反对方法:无政府主义认识论纲要》(1970)已成为当代科学哲学的权威性着作。
以下就是由小编为您提供的费耶阿本德的科学哲学。
在当时的传统或主流哲学中投下一颗炸弹,引起了广泛的强烈反响:或则批评、谴责,或则同情、支持。
影响所及,转移了当代科学哲学的方向:实用主义、历史主义的新潮流取代逻辑经验主义和批判理性主义的旧传统。
当今关于真理与意义、工具主义、实在论和相对主义的争论被赫西(Marry Hesse)称为库恩之后和费耶阿本德之后的(post-Kuhnand post-Feyerabend)大辩论。
[1] 我在拙着《当代西方科学哲学》一书第六章中对费耶阿本德的这本权威性着作已经作出详细的阐述,现在趁这本名着的中文译本即将出版的机会,把当今受人注目的、被一些人谴责和嘲笑,却被另一些人拥护和同情的这位反传统哲学家的基本观点描画一个大体的、全面的轮廓,使读者对这本名着能够有更深刻的理解。
费耶阿本德年青时研究戏剧,接着在维也纳大学的奥地利历史研究所研究历史,辅助科学,还有物理学和天文学。
他当时和一些同学组织了以维也纳学派哲学家克拉夫特(Victor Kraft)教授为主席的哲学俱乐部,定名为克拉夫特小组。
其成员大部分是学生。
冯赖特(vonWright)、安丝康(Anscombe)和维特根斯坦等着名哲学家曾经参加小组的会议和讨论。
小组讨论断断续续,从1949年开始直到1952年或1953年结束。
费耶阿本德的博士论文就是在小组会议上宣读和讨论的。
1951年他获得维也纳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维特根斯坦当时准备接受他在剑桥大学研究哲学,但在他抵达英国之前,这位哲学家已不幸去世。
于是,他到了伦敦,在波普门下研究哲学。
1953年,波普邀请他担任助手,他未接受。
两年后经波普和薛定谔的推荐,担任布里斯托大学讲师。
1958年到美国,任加利福利亚大学(伯克利)副教授,1967年升任教授。
费耶阿本德的科学哲学思想解读

012费耶阿本德的科学哲学思想解读费耶阿本德的科学哲学思想渊源费耶阿本德从马赫、波普尔、库恩、拉卡托斯、穆勒等人身上继承的自由批判主义精神以及反传统精神对其科学哲学思想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恩斯特·马赫的经验批判主义费耶阿本德曾在自己的多篇论著中提到马赫的科学观中对其影响最为深远和直接的三点:第一,马赫对整个科学持批判态度;第二,“马赫对科学思想的批判是通过揭示科学研究本身如何提示了变化来进行的”,对方法论原则进行检验的依据是该方法论对现实问题的解决,而非借助抽象的合理性理论;第三,马赫对多领域的涉猎,并将不同领域的知识结合,从而形成自己的研究思想,这对于费耶阿本德多元主义方法论以及平等主义思想的形成都产生了影响。
波普尔的理性批判主义精神费耶阿本德早年师从波普尔,在发现波普尔理论中的重大缺陷——证伪主义会完全消除科学生存的空间,在此之后才转而开始批判他的老师。
费耶阿本德反科学主义的极端思想就是建立在对波普尔的继承和批判基础上的。
逻辑实证主义是一种典型的理性主义,认为所有客观的事物都是可被量化的,试图将一切学科物理学化和数学化,而波普尔的证伪主义正是对逻辑实证主义的批判。
费耶阿本德深受这一批判思想的影响,为其日后非理性主义思想的提出奠定了理论基础。
虽然费氏从不承认自己的科学哲学思想受到波普尔的影响,但从其对其师的批判中我们可以看到其对其师自由主义精神的继承,这在其科学哲学思想中的无政府主义认识论和多元方法论思想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库恩和拉卡托斯的历史主义思想费耶阿本德在他的《反方法论》中强调对于科学的研究和科学地位的确立应当放到整个人类历史中去审视,其科学哲学思想具有浓重的历史主义气息,这一特性是深受其论敌库恩以及拉卡托斯的影响。
费氏虽然一直对库恩的“范式”思想持怀疑和批判态度,认为其具有的明显权威性会阻碍主体的创造批判,但他又对库恩的不可通约理论加以吸收和发挥,提出了自己的科学哲学思想,倡导范式的“无公度性”。
浅析费耶阿本德的科学观

浅析费耶阿本德的科学观费耶阿本德(Pierre Duhem,1861-1916)是法国著名的科学家、哲学家,他对科学方法和科学观念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费耶阿本德在其著作《科学体系的最基本原理》中提出了他独特的科学观,即“物理学家和自然哲学家的任务是去解释天体现象;解释的方式是不断寻求物理学的“有利”的公式,并按照自然定律联系起这些公式。
”在费耶阿本德看来,科学的基本任务是解释自然现象,而解释自然现象的核心是要不断地寻求物理学的有利公式。
这里的“有利”即指的是符合科学实验和实证的公式。
在费耶阿本德看来,科学研究必须始终以实验和实证为根据,而不是单纯地依赖理论和假设。
他认为科学的正确认识是通过实证来达到的,只有通过实证,科学才能发展和进步。
在费耶阿本德的科学观中,他与众不同的地方在于他强调了物理学的特殊性。
从费耶阿本德的观点来看,物理学是一门独特的学科,它有着自己的研究对象、方法和规律。
在物理学的研究过程中,必须严格地遵循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和规律,才能获得符合实验和实证的有利公式。
费耶阿本德认为,物理学是一门独特的学科,它有着自己的发展规律和科学方法。
在费耶阿本德的科学观中,他还强调了科学研究的内在统一性。
他认为,科学研究不能孤立地进行,而是要把不同的科学领域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整体。
在他看来,物理学家和自然哲学家的任务不仅是研究天体现象,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将物理学和自然哲学联系起来,寻求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统一性。
只有通过研究不同领域之间的联系和统一性,才能更好地理解自然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在理论上,费耶阿本德的科学观与近代科学哲学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他的观点对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发展也有着积极的影响。
他的科学观不仅是对科学方法和科学规律的深刻思考,更是对科学哲学的一种重要贡献。
通过对费耶阿本德的科学观的深入探讨和研究,可以更好地认识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研究的规律,有利于推动科学哲学的发展和进步。
论费耶阿本德对传统科学哲学的解构

论费耶阿本德对传统科学哲学的解构费耶阿本德,是20世纪最具有争议的法国哲学家之一。
他认为,科学并不只是有关事实的研究,更是一个文化现象。
他批评了传统科学哲学,并且在其著作《知识的诸般否定》中提出了知识的制造论。
在本文中,我将讨论费耶阿本德对传统科学哲学的解构,并举出5个例子加以说明。
首先,传统的科学哲学主要关注客观事实。
这种观点认为,科学是对客观现实的研究。
然而,费耶阿本德认为这种观点忽略了人的主观影响。
他认为,我们的认知过程受到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
其次,费耶阿本德挑战了科学哲学中的真理问题。
他认为,真理是一种实践性的行动,它并不属于一个抽象的领域。
相反,真理是通过行动和相关的实践过程获得的。
这个观点进一步挑战了传统科学哲学中的真理观念。
第三,费耶阿本德批评了科学哲学中的经验主义。
科学哲学认为,经验和理性是对真理的基础。
但是,费耶阿本德认为,经验和理性所产生的知识都被制造出来。
我们的知识来源于一系列的制造过程,而不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第四,费耶阿本德挑战了科学哲学中的形式主义。
传统科学哲学认为,理论及其形式重要,而实际的探究的过程则不那么重要。
但是,费耶阿本德认为,科学研究实际的过程比纯理论还要重要。
因此,他关注科学的社会、历史和文化方面,而不是科学理论中的纯数学或逻辑形式。
最后,费耶阿本德批评了科学哲学中的客观性。
他认为科学研究和实践中的可信性是依赖于一定的主观判断的。
实际上,研究者卷入科学研究的决策中,他们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会影响科学研究的作为、理解和解释。
因此,我们不能完全信任科学的客观性。
举例来说,在医学研究中,有时候非常需要考虑患者的家庭和社会背景,以获得更好的治疗结果,这是有 Fabre-Théberge 提出了“社会性医学”观念;在社会学研究中,不同的研究者可以基于不同的理论或方法得出不同的结果,因此,我们必须关注他们的背景和文化背景;在环境问题方面,不同的文化背景对环境问题有不同的认知和态度,这些将影响环境问题的研究和政策;在心理学研究中,不同的文化观念会影响人的心理过程,从而影响研究结果;最后,在科学教育中,我们必须关注教师和学生的文化背景,以便教育系统更加全面,让更多的学生得到科学研究的机会。
浅析费耶阿本德的科学观

浅析费耶阿本德的科学观
费耶阿本德(1561-1626),荷兰哲学家,被誉为近代实证科学的奠基人之一。
他主张通过实验和观察来获取科学知识,提出通过科学方法来研究自然现象和规律。
他的科学观强调经验、实证和实用的重要性,并对后世的科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费耶阿本德的科学观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要点:
他强调观察与实验的重要性。
费耶阿本德认为,科学知识必须经过观察和实验的验证才能成立。
他认为,只有通过实际观察和实验,才能获得可靠的科学理论和法则。
在这一观点的指导下,费耶阿本德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观察工作,为诸多科学领域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他主张归纳与演绎相结合的科学方法。
费耶阿本德认为科学研究需要建立在归纳和演绎的基础上。
归纳是从具体的实验和观察中寻找普遍的规律和原理,从而形成科学理论;演绎则是从一般的规律和原理推导出具体的实验和观察结果。
费耶阿本德认为,只有将归纳和演绎结合起来,才能形成完整、有用的科学知识体系。
他注重科学知识的实用性和应用价值。
费耶阿本德强调科学研究必须具有实用性,并能为人类社会带来实际的益处。
他认为科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改善人类的生活和促进社会的发展。
这一观点在后来的科学发展中得到了广泛的认同,科学研究逐渐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他强调科学研究的客观性和中立性。
费耶阿本德主张科学研究应该客观地进行,严格遵循科学方法,不受主观情感和个人偏见的干扰。
他认为科学研究必须以事实和证据为依据,而不是个人的主观意愿和偏见。
这一观点对后来的科学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科学逐渐成为一种客观、中立的知识体系。
费耶阿本德哲学思想对科学创新的启示

费耶阿本德哲学思想对科学创新的启示关于费耶阿本德哲学思想对科学创新的启示关于费耶阿本德哲学思想对科学创新的启示论文关键词:费耶阿本德创新现实意义论文摘要:费耶阿本德的观点对于转型期的中国教育具有重大意义,具体表现在对科学创新中的科学制度、学术环境、学术思想都有其现实意义。
本文对此进行了一些分析和认识。
PK费耶阿本德是奥裔美籍哲学家(1924-1994),以其在科学哲学上的极端观点着称于西方哲学界。
他的思想总体上来源于托马斯·库恩的历史主义和非理性主义,同时又非常“实用地”对待各种哲学思想和哲学流派,甚至包括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观点和方法。
费耶阿本德继承了科学哲学的批判传统,并将这一传统引起了科学和科学哲学自身。
他对科学的批判不同于胡塞尔、海德格尔、尼采等人的批判,他的批判之火是从科学哲学的堡垒内部燃烧起来的,对于科学哲学的杀伤力极大,并从思想上直接威胁到科学至上的优越观念在上世纪引起全世界哲学界和科学界的震惊。
1 费耶阿本德的主要观点费耶阿本德的主要观点集中在《反对方法:无政府主义知识论纲要》、《自由社会中的科学等着作中。
归纳起来有:①反对规则的方法论,无政府主义的方法论,主张“怎么部行”;②强调理性主义的科学假设不具有至高无上的优越性,将科学的至高无上性等同于中世纪的宗教,称之为科学沙文主义或科学霸权主义;③认为不同理论具有不可通约性和不可比性;④要求将科学与国家、教育分离开来以便于科学与教育的创新。
这四种观点可以写成如下的推理:因为,不同理论是不可通约的和不可比的,所以,“怎么都行”;又因为,怎么都行,所以,理性的科学假设不具有至高无上的优越性;故科学必须同国家教育分离。
显然。
从这种推理中我们会惊讶地发现:一个致力于****归纳和演绎的科学哲学家在运用理性的方法完成他的思想传播。
但由此就否认费耶阿本德的理论意义,给他贴上“机会主义”或“非理性主义”的标签则显得过于简单。
事实上,费耶阿本德并不一般地反对理性和客观存在,他反对的是以为有最为客观、最合乎理性的发现真理方法的存在的观念,即理性的神化。
浅析费耶阿本德的科学观

浅析费耶阿本德的科学观
费耶阿本德是20世纪初德国的一位著名科学哲学家和物理学家,他的科学观受到了康德、黑格尔和爱因斯坦等人的影响,独树一帜,注重实证主义和逻辑实证主义的方法和思想,在其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科学思想体系。
费耶阿本德强调科学的实证主义精神,认为科学的目的在于揭示真理,通过实践中的验证,实现对现实世界的认识。
他批判了黑格尔的哲学体系和启蒙哲学的理论前提,并试图建立一种新的基于物理和逻辑实证主义方法的科学哲学体系。
在科学方法论方面,费耶阿本德认为科学方法的基础在于假设的提出和实验的验证。
他主张有理的观念只有在与经验事实的符合时才能成为真理。
因此,科学家应遵循一个基于经验的发现和检验的方法,能够对知识体系进行实质性的补充和更新。
费耶阿本德还提出了科学规律的概念,认为科学规律是指科学研究的对象和现象之间的普遍关系,是表征真理的最基本形式。
他认为科学规律是从大量的观测和实验中归纳出来的,并且具有普适性和确定性,可以用于科学推理和预测,是科学研究的基石。
费耶阿本德对科学的哲学基础和方法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并通过对其他哲学家观点的批判和整合,建立了自己的科学哲学体系。
他的科学思想对20世纪的科学哲学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参与了推动科学研究的进步,提高了科学研究的成果和影响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词: 无政府主义; 多元方法论; 怎么都行
胧状态的, 处于科学与非科学之间的认识健康地向科学认识 过 渡 。这 是 合 理 的 。但 是 作 为 科 学 — — — 人 类 认 识 的 高 级 阶 段 , 与非科学是有本质的区别的。不能混淆视听, 阻碍人们正确认 识世界。
3.科 学 沙 文 主 义 和 科 学 无 政 府 主 义 问 题 费耶阿本德对科学沙文主义的批判是有积极意义的。虽 然科学是人类理性认识的高级阶段, 但科学理论并不是教条, 也不是终极真理, 科学理论有待发展、完善。把科学理论教化、 神圣化, 是一种反科学的错误倾向。科学沙文主义阻碍了科学 的发展, 也损害了科学的声誉, 当然应该反对、批评。但是, 出 现科学沙文主义现象, 并不等于整个科学已沦为最新的宗教, 不能夸大其词, 把两者混为一谈。 费耶阿本德憎恶科学沙文主义, 追求一种无政府主义的 绝对自由的科学发展环境, 认为科学本质上是一种无政府主 义 事 业 。这 是 错 误 的 。随 着 科 学 在 整 个 人 类 社 会 中 的 作 用 和 地 位日益重要, 科学的社会化和社会的科学化使科学不是越来 越脱离社会的制约, 而是使这种制约变得更加必要、更加有 力。当然,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 科学事业的发展在许多方面受 到了各种无法摆脱的束缚。费氏憎恶并希望摆脱这种束缚是 可以理解的。但是, 这种束缚只有通过社会革命, 推翻资本主 义 制 度 、建 立 社 会 主 义 制 度 才 能 解 决 。 4.理 论 多 元 主 义 问 题 科学理论与已知的经验事实之间某种程度的不一致性和 理论之间的不一致性、不可通约, 都是相对的。科学理论是客 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的正确反映。因此, 并存竞争着的科学理 论之间, 必然存在着某些内在的一致性和可通约性。通过竞 争、淘汰 , 通 过 理 论 的 发 展 和 完 善 而 保 留 下 来 的 科 学 理 论 , 总 是从各个 方 向 、以 不 同 的 形 式 和 途 径 , 向 客 观 真 理 逼 近 , 其 一 致性和可通约性必定得到加强。有时, 在向客观真理逼近的过 程中, 不同理论之间表现出综合性趋势, 产生把原先不同理论 综合起来的新理论, 达到更高程度的一致性和可通约性。 费耶阿本德只强调科学理论不断产生、分化、并存的方 面, 忽视了科学理论不断淘汰、综合、统一的另一方面, 显然有 失偏颇。 5.多 元 主 义 方 法 论 问 题 费耶阿本德的多元主义方法论的合理性是, 他指出科学 方法的局限性, 不能片面地强调一种科学方法而贬低甚至否 定另一种方法, 这是完全必要的。但是不能因此而否认科学领 域内的普遍方法。科学领域内的普遍规律总是客观存在的, 这 不 以 人 的 意 识 为 转 移 。科 学 家 之 所 以 对 科 学 方 法 感 兴 趣 。主 要 因为他体会到方法论对科学研究的重要作用, 体会到普遍的 科学方法对具体的科学研究的指导作用。如果自然科学家进 行具体研 究 时 , 科 学 哲 学 家 只 能 告 诉 他 们 “怎 么 都 行 ”这 样 一 句空洞的话, 显然是很不够的。此外, 还有一个如何选择方法 的问题。对从事研究工作的自然科学家来说, 如何选择最佳方 法的问题, 是至关重要的问题。因此, 在具体的科研活动中, 并 非 “怎 么 都 行 ”。
是 错 误 的 ( 其 实 它 不 是 靠 理 性,而 是 靠 “伽 利 略 的 诡 计 ”、伽 利 略的“能言善辩”的宣传而取胜的) 。费耶 阿 本 德 认 为,在 伽 利 略 时 期 ,观 察 材 料 原 本 有 利 于 地 心 说 ,而 不 利 于 日 心 说 。只 是 由 于 伽 利 略 在 《关 于 两 大 世 界 体 系 的 对 话 》一 书 中 的 诡 计 式 的 宣 传 和 解 释 ,才 使 “哥 白 尼 革 命 ”取 得 了 胜 利 。 他 写 道 :“伽 利 略 之 所以取得胜利是由于他的风格和精明的说明技巧, 是由于他 的著作是用通俗的意大利文写成, 而不是用古老深奥的拉丁 文写成的,是由于他迎合于激烈反对旧思想的人们,以及与他 们 相 适 应 的 认 识 标 准 。”[1]同 时 ,他 还 认 为 ,即 便 哥 白 尼 的 思 想 体 系本身,也不完全是理性的产物,而是更多地借鉴了古代的圆 周运动、宇宙和谐的思想及其基督教的某些思想。这也就是 说:“哥白尼革命”的胜利,并不是理性的胜利,而只 是 “诡 计 ”的 胜 利 或 “非 理 性 ”的 胜 利 。他 提 出 ,“没 有 ‘混 乱 ’,就 没 有 知 识 。不 经 常 排 除 理 性 ,就 没 有 进 步 。”[2]他 相 信 ,科 学 并 非 完 全 是 由 理 性 得 来,它 大 量 地 借 鉴 了 理 性 以 外 的 东 西;理 性 的 方 法 或 科 学 的 方 法 并 不 具 有 优 越 性 ,它 只 是 众 多 方 法 中 的 一 种 。由 此 ,费 氏 将 科学进一步非理性主义化了。
· 13 ·
安宁的欲望而把史料弄得枯燥乏味的人, 将会明白, 只有一条 原理可以在一切境况和人类发展的一切阶段上加以维护。这 条原理就是: “怎么都行”。
2. 反对科学主义,憧憬反科学的乌托邦式自由社会 费耶阿本德的相对主义科学观认为, 科学并不是人类认 识 和 改 造 世 界 的 最 好 工 具 ,它 只 是 众 多 工 具 之 一 。因 而 他 断 言 : “科 学 与 非 科 学 的 划 分 不 仅 是 人 为 的 , 而 且 对 于 知 识 的 进 步 也 是 有 害 的 。如 果 我 们 想 要 理 解 自 然 ,控 制 物 质 环 境 ,那 么 我 们 就 必须使用一切方法和思想而不只是其中的科学。关于科学之 外 就 无 知 识 的 论 断 只 是 另 一 种 最 方 便 的 神 话 而 已 。 ”[3]费 耶 阿 本 德 称 这 种 只 承 认 科 学 知 识 , 不 承 认 宗 教 神 话 的 观 点 为 “科 学 沙 文 主 义 ”。 他 认 为 ,早 在 十 七 、十 八 世 纪 科 学 受 宗 教 的 压 制 ,它 是 一 种 进 步 力 量 ;现 在 ,特 别 是 第 二 次 世 界 大 战 以 后 ,科 学 已 经 完 全 解 放,并进而成为一种专横和压制其他意识形态的力量,从而犯 了 科 学 沙 文 主 义 的 错 误 。 他 写 道 :“科 学 只 是 人 们 用 以 应 付 环 境 的 工 具 之 一 ,而 不 是 唯 一 的 工 具 。它 并 不 是 不 可 错 的 。现 在 它 的 干 涉 过 多 了 。 如 果 任 其 发 展 就 会 过 分 危 险 。 ”[4]因 此 他 主 张 :“现 在 是 应 大 大 削 弱 科 学 并 在 社 会 中 给 予 节 制 的 时 候 了 。” “让 我 们 从 一 种 意 识 形 态 般 的 僵 化 了 的 科 学 的 压 制 和 束 缚 中 解 放 出 来 。 ”[5] 在费耶阿本德看来, 现代科学之所以会处于至高无上的 地 位 ,一 是 由 于 机 巧 ;二 是 由 于 国 家 和 科 学 紧 密 结 合 在 一 起 。正 是借助国家权力,科学几乎垄断了一切领域,甚至人事关系也 要用科学方式处理。而任何非科学形态其实都有值得科学汲 取的思想观念,科学不该排斥它们。费耶阿本德断言在 20 世 纪的今天,科学已经发展成一个怪物,它压制人的本性,使人变 成 机 械 装 置 ,没 有 魅 力 ,没 有 幽 默 ,只 有 可 怜 、冷 漠 和 自 负 。由 于 人们把科学地位抬得太高, 他惊呼今天的科学已经完全变成 一 种 最 富 有 挑 衅 性 的 最 独 断 的 宗 教 制 度 了 。 [6] 三 、评 论 关于费耶阿本德的无政府主义认识论和多元主义方法 论, 有很多值得讨论的问题。 1.非 理 性 因 素 在 科 学 理 论 中 的 地 位 和 作 用 费 氏 在 批 判 归 纳 法 基 础 上 , 把 “非 理 性 方 法 ”引 入 多 元 方 法论, 关键是阐述了非理性因素在科学发展过程中的, 特别是 在新理论同旧理论的竞争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 他的合理性在于, 费氏看到了非理性因素的确起到了保 护那些新假说和尚未成熟的新理论的作用。并且, 在新理论不 断完善以至于最后战胜旧理论的过程中, 非理性因素无疑也 能起到推动作用。因此, 不能因为科学本质上是理论事业而绝 对排除非理性因素。 但是, 费氏并未意识到, 最后决定对立的新旧理论之间谁 胜谁负的因素, 是实践, 决不是非理性因素, 只有科学实践才 是唯一标准。同时, 非理性因素虽然对新理论有保护作用, 但 是也同样对旧理论起保护作用。非理性因素在压制新理论的 成长、延缓旧理论的衰亡方面的消极作用, 是费氏未考虑到 的。因此, 费氏夸大了非理性因素。 2.科 学 与 非 科 学 的 分 界 问 题 费氏认为, 科学与非科学的界限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标准; 科学假说、理论, 从诞生起就含有某些非科学的成分。只有这 样, 才能既符合科学发展的历史事实, 也有利于那 论 相对主义科学观是费耶阿本德哲学思想的理论基石,是 其 所 有 观 点 的 出 发 点 。相 对 主 义 是 对 一 切 确 定 性 的 解 构 ,与 相 对性和不确定性联系在一起。这种科学观在费耶阿本德的哲 学思想中表现得极为突出。 1.费 耶 阿 本 德 反 对 科 学 标 准 和 科 学 权 威 , 最 终 走 向 相 对 主 义 现代科学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福祉, 科学本身呈现出前所 未有的辉煌,这使很多人认为,科学是万能的, 科学获得越来越 大 的 权 威 。在 这 样 的 历 史 背 景 下 ,当 许 多 科 学 哲 学 学 派 都 为 科 学 合 理 性 辩 护 时 ,费 耶 阿 本 德 发 出 了 不 同 的 声 音 。他 声 称 :科 学 本质上是一种无政府主义的事业, 科学没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不 是 神 圣 不 可 侵 犯 的,别 的 学 说 也 应 该 有 资 格 、有 位 置 生 存 。 科 学 和 神 话 、宗 教 、形 而 上 学 等 非 科 学 形 态 是 相 互 渗 透 的 。 我 们必须对各种选择保持开放, 不能预先对自己作任何限制,以 束缚自己的手脚。费氏认为, 科学要想进步, 就必须实行认识 论 上 的 无 政 府 主 义 。理 论 愈 多 愈 好 ,当 理 论 与 新 的 或 公 认 正 确 的理论不一致时, 可以通过不断完善和改进而使理论免遭被 抛弃的命运。 费耶阿本德持相对主义真理观, 认为科学与非科学甚至 伪科学之间不存在分界标准。我们不能比较一个理论是否比 另一个理论更有用,因为任何理论都可以应付问题,并且都有 自 己 的 “有 用 ”和 “成 功 ”的 标 准 。 2.反 对 科 学 理 性 ,将 科 学 非 理 性 化 费耶阿本德完全否定库恩哲学中的理性主义, 主张范式 “无 公 度 性 ”(类 似 于 库 恩 的 “不 可 通 约 性 ”,但 含 义 更 广 泛 ), 说 明 没有判断范式优劣的客观标准, 因为连比较范式的活动也要 在 范 式 的 影 响 下 进 行 。他 用 科 学 史 案 例 来 佐 证 自 己 的 观 点 :牛 顿 力 学 和 相 对 论 力 学 虽 然 都 使 用 了 “质 量 ”“能 量 ”等 相 同 的 概 念,但是它们的指称却是根本不同的。所以是不可通约的。他 认为, 理性主义的科学哲学为人们提供了一种不合适的科学 观 。它 要 求 科 学 具 有 齐 一 性 的 规 则 ,但 科 学 事 实 比 这 些 方 法 论 形 象 “不 整 齐 ”得 多 、“非 理 性 ”得 多 。 这 些 “偏 差 ”、“误 差 ”非 但 不是科学进步的阻力,反而正是科学进步的先决条件。 费 耶 阿 本 德 以 科 学 史 上 的 “哥 白 尼 革 命 ”为 例 论 证 了 这 种 观 点 。他 断 言 ,认 为 哥 白 尼 天 文 学 革 命 的 胜 利 是 理 性 的 胜 利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