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的科学和哲学思想
中国近代思想的发展与变化

中国近代思想的发展与变化中国近代思想的发展与变化是一个复杂而多元的过程,涵盖了政治、哲学、文化等多个领域。
近代思想的发展与变化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渐走向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思想观念逐渐发生了重大变化。
近代思想的发展与变化体现在政治观念的改变上。
中国在19世纪中叶遭遇到列强侵略,社会发生严重危机,传统的封建思想观念无法应对这些挑战。
一些进步思想家开始强调民主、自由、平等等政治观念,认为只有革新政治制度才能拯救中国,例如洋务运动就是这一思想的体现。
之后,辛亥革命的成功使得中国成功推翻了封建君主制度,开始了建立现代国家的努力。
这些政治观念的转变对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近代思想的发展与变化也体现在哲学思想的变革上。
自19世纪中叶以来,西方的科学、哲学思想开始传入中国,对传统中国哲学产生了巨大冲击。
一些思想家开始接受西方的启蒙思想,如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他们主张西学东渐,提倡科学、民主与自由等观念。
而另外一些思想家则提出了中国传统哲学的复兴,如胡适、钱玄同等人,他们提出了“新文化运动”的概念,主张以新文化思想取代旧的封建文化观念。
近代思想的发展与变化还在文化领域体现出来。
近代中国的文化也经历了深刻的转变。
传统的封建文化开始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人们开始接受新的艺术、文学、音乐等艺术形式。
一些文化思想家开始提倡以科学为基础的文化艺术,如胡适的“白话文运动”就是这一思潮的表现。
近代中国的文化也开始注重民族自尊,倡导民族精神的复兴,例如维新运动中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
中国近代思想的发展与变化可谓是多元而复杂的进程。
政治观念的改变、哲学思想的转变、文化领域的变革都对中国现代化的进程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近代中国的思想发展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历程,不断吸收和融合外来思想,并在此基础上创造出适合自身国情的新的思想观念。
这一过程为中国现代化的不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支撑。
第二讲19世纪自然科学与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创立的自然哲学思想渊源
黑格尔是德国古典 自然哲学的集大成者。 他把自然界看做“是一 种由各个阶段组成的体 系,其中一个阶段是从 另一个阶段必然产生 的”,(《自然哲学》,商务 印书馆1980年版,第28页)
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创立的自然哲学思想渊源 指出了一种自然形式和领域向一 种更高的自然形式和领域的发展与转 化,无机界向有机界的发展和转化, 有机界向生命界的发展和转化,提出 了“自然界自在地是一个活生生的整 体” (《自然哲学》,商务印书馆1980 年版,第34页)的著名论断。他论证了 空间、时间、运动和物质的统一,提 出了物质的连续性与间断性的统一, 猜测到最简单的生命是从化学过程产 生的。
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创立的自然哲学思想渊源 其二是马克思恩格斯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批 判和继承。马克思恩格斯继承了古希腊自然观中 的辩证法观点,克服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形 而上学性质,批判地吸取了德国古典自然哲学特 别是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黑格尔的辩证法是头脚
倒立的。就是说,他的辩证法只是观念的辩证法:发展 是理念、观念的发展;联系是概念的相互联系,而自然 界的辩证法只不过是它的外化 ),创立了辩证唯物
一、19世纪自然科学的大发展
19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的新特点: 其一,从分门别类地收集资料进入相互 联系地整理材料。
一、19世纪自然科学的大发展
整理过程中的新发现及其意义表现如下: ①德国化学家维勒(F.Wohler)在1824年成 功合成尿素,从此打开了有机合成的大门。
一、19世纪自然科学的大发展
③生物进化论
一、19世纪自然科学的大发展
“他极其有力地打击 了形而上学的自然观,因为 他证明了今天的整个有机界, 植物和动物,因而也包括人 类在内,都是延续了几百年 的发展过程的产物。”(恩
18,19世纪欧洲的文学和哲学

18,19世纪欧洲的文学和哲学18世纪和19世纪是欧洲文学和哲学领域的重要时期,这两个时期见证了文学和哲学的重大变革和发展。
这篇文章将重点介绍18世纪和19世纪欧洲的文学和哲学,探讨其中的重要思想和作品。
一、18世纪欧洲的文学和哲学18世纪欧洲的文学和哲学呈现出了启蒙运动的特点。
启蒙运动强调理性、自由和人权,对传统的宗教和政治权威进行了批判和挑战。
在文学方面,启蒙运动推崇现实主义和理性主义,主张以真实的生活为题材,以理性的思考为基础。
1. 文学作品:《哥白尼传》(1764)是法国启蒙运动作家伏尔泰的作品,以描写哥白尼的科学思想和对抗教会的斗争为主线,展现了启蒙运动的精神。
《鲁滨逊漂流记》(1719)是英国作家笛福的作品,以一个船员在荒岛上生活的经历为主线,探讨了人性、社会制度和宗教信仰等问题,是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
2. 哲学思想:伏尔泰是18世纪欧洲哲学的重要代表之一,他强调理性和人权,主张宗教和政治权威的分离。
他的思想对法国大革命产生了重要影响。
休谟是苏格兰的哲学家,他的哲学思想强调经验主义和概率推理,对于认识论和伦理学有重要贡献。
二、19世纪欧洲的文学和哲学19世纪欧洲的文学和哲学呈现出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对立。
浪漫主义强调感性、个人主义和想象力,追求超越现实的美和真理;现实主义强调客观、实证和社会批判,追求真实的描写和分析。
1. 文学作品:《悲惨世界》(1862)是法国作家雨果的作品,以描写法国社会底层人民的悲惨生活为主线,批判社会不公和人性的黑暗面,是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
《威尼斯商人》(1843)是英国莎士比亚戏剧的改编作品,通过描写商人安东尼奥与犹太人贾宝的冲突和妻子波西娅的忠诚,探讨了人性、爱情和复仇等主题,是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
2. 哲学思想:黑格尔是德国的哲学家,他提出了辩证法的思想体系,强调历史和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矛盾和冲突,人类的认识和自由是在不断的对立和统一中实现的。
西方科学哲学的发展历程分析

西方科学哲学的发展历程分析西方科学哲学是一门探讨科学认识、科学方法和科学价值的哲学学科,它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自然哲学时代。
以下为西方科学哲学的发展历程分析。
1. 古希腊自然哲学时代(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4世纪)这个时期出现了许多重要的哲学思想家,如泰勒斯、毕达哥拉斯、赫拉克利特、阿那克西曼德等人。
他们的思想体系围绕自然界、宇宙和人类等方面展开,强调用理性思考来解释自然现象。
古希腊的数学哲学家阿基米德、欧几里得等人通过数学推理和证明,建立了几何学、算术学等学科,让理性的逻辑、科学方法和实验验证逐渐在科学探究中发挥作用。
在基督教的统治下,哲学逐渐从科学中脱离出来,科学探究遭到阻碍。
然而,此时一些重要的思想家如托马斯·阿奎那、费尔迪南·德·索尔和威廉·奥卡姆等人仍然为科学哲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古希腊哲学思想,科学知识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此时期的重要科学家包括伽利略、开普勒、伏尔泰、休谟等人,他们贡献了重要的物理学、心理学、逻辑学等方面的知识。
启蒙运动始于欧洲,强调通过科学方法和理性思考来解决问题。
这个时期产生了包括牛顿、笛卡尔、芝诺和伊壁鸠鲁等重要科学家和哲学家,他们的理论对现代科学和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6. 近现代时期(19世纪至今)在19世纪后期和20世纪中叶,新哲学和形而上学的问题愈加严重,同时数学、物理学、心理学和生物学等学科也经历了重要的创新和变革。
这个时期的重要思想家包括爱因斯坦、海森堡、薛定谔、基尔霍夫和普朗克等人,他们的贡献构建了现代科学哲学的框架和范式。
总之,西方科学哲学的发展历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许多哲学思想家和科学家在不同时期为其做出了重要贡献。
而现代科学哲学的研究,更多地集中于对后现代、科技伦理、社会影响等问题的探索,科学哲学的进一步发展也将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持续更新。
黑格尔哲学的思考与影响

黑格尔哲学的思考与影响一、引言黑格尔哲学是19世纪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创立的一种哲学体系,深刻影响了西方思想界。
本文将探讨黑格尔哲学的思考与影响,并分析其在历史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二、黑格尔哲学的思考1. 辩证法:黑格尔认为,真理是通过互动和冲突不断发展而来的。
他提出了著名的辩证法思想,主张通过矛盾和对立的统一,推进社会和个人的进步。
这一思想对后来马克思主义等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
2. 主观精神:黑格尔关注个体内心世界及其对于外部世界的构建方式。
他提出了“主观性”,认为真正重要的不是客观现实,而是我们对于这种现实的理解和改造能力。
这一概念在心理学领域有重要意义。
3. 历史唯心主义:黑格尔追求历史上意识形态和精神发展背后的规律性。
他认为历史进程是由自由意志推动变革和前进,通过不断超越和融合过去的矛盾来实现理性自由。
这一观点对于了解历史的运行规律和社会演变有重要启示。
三、黑格尔哲学的影响1. 哲学界:黑格尔的思想对19世纪后期和20世纪哲学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的辩证法思想及关注个体心智的方式引发了许多后继者的探索,如康德、马克思等。
他们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黑格尔的理论,并形成各自独特的哲学体系。
2. 社会科学:黑格尔提出的历史唯心主义为社会科学领域提供了新思路。
他将历史看作是人类精神发展过程中的外在表达,影响着社会文化和个体意识形态。
这一观点启示了现代社会科学家对于历史演进和文化变迁的研究方法。
四、黑格尔哲学在历史中的重要角色1. 对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辩证统一的贡献:黑格尔试图通过综合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的观点来解决哲学史上长久以来的纷争。
他重视从经验中抽象出理性规律,并通过辩证法推进人类思维的演化过程。
2. 对后现代主义和存在主义的影响:黑格尔的思想不仅在马克思那里产生了巨大影响,同时对当代的后现代主义和存在主义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这些思潮都试图挑战传统体系和主流意识形态,探讨人类自由意志和存在意义等问题。
3. 对政治哲学的启示:黑格尔哲学对于政治领域也有着深远影响。
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内容

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内容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
马克思主义是19世纪中叶产生的一种革命性的社会理论,它不仅是一种社会理论,更是一种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是由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完整系统。
这一科学体系的形成,是在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基础上,由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等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起来的。
首先,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基本原理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它认为世界是一个辩证发展的统一体,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它认为历史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的,是阶级斗争的产物。
这两个基本原理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指导着马克思主义对社会现象和社会历史的认识和分析。
其次,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基本理论包括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等。
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之一,它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和规律,为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提供了理论基础。
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之一,它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和方法。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之一,它指导着世界各国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斗争,促进了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发展。
再次,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基本观点包括无产阶级革命、阶级斗争、社会主义建设等。
无产阶级革命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之一,它认为无产阶级是历史上第一个彻底解放人类的阶级,只有通过无产阶级的革命才能彻底推翻资本主义制度。
阶级斗争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之一,它指出了社会存在着不可调和的阶级矛盾,只有通过阶级斗争才能实现社会主义革命。
社会主义建设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之一,它提出了在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后,必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逐步实现共产主义的思想。
最后,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基本方法包括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实践论的方法等。
论述科学精神的起源和发展

论述科学精神的起源和发展科学精神起源于人类对于世界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
古代人类对于自然世界的观察和探索,逐渐发展为科学思维和方法。
科学精神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进程。
科学精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希腊。
希腊哲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等为人类思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他们追求真理和理性思考,推动了人类对于自然现象和规律的观察和研究。
例如,亚里士多德提出了逻辑学和分类学的基本原则,柏拉图注重数学的地位,这些都为科学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中世纪是科学精神发展的低潮期,宗教思想统治了知识体系。
然而,在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开始重新关注自然界的研究。
启蒙运动的兴起进一步推动了科学精神的发展。
启蒙思想家强调理性、经验和观察的重要性,反对迷信和权威主义,提倡独立思考和自由探索。
这使得科学方法得以推动,例如,实验方法的使用和理性的推理都得到了重视。
19世纪是科学精神发展的重要时期。
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社会经济的繁荣相辅相成。
科学家们开始运用新的仪器和方法进行研究,理论物理学、生物学、化学等学科开始快速发展。
这一时期产生了许多科学家的大发现,如达尔文的进化论、牛顿的力学定律等,推动了科学的进步。
20世纪以来,科学精神进一步发展并与技术革命相互促进。
科学家们继续探索新的领域,使科学的知识和应用不断扩展。
科学共同体的形成也促进了科学精神的发展,科学家们通过合作和交流来推动科学的进步。
另外,科学的民主化和大众化也推动了科学精神的普及和发展,普通公众也能够了解和参与科学的过程。
总的来说,科学精神的起源和发展反映了人类对于真理和知识的追求。
古代希腊的哲学思想、中世纪启蒙思想、19世纪的科学繁荣和20世纪的技术革命都对科学精神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科学精神的不断发展推动了人类对于自然界的认识和改造,对人类社会的进步起到了重要作用。
《自然辩证法》自然科学和哲学主要内容

《自然辩证法》是恩格斯在概括了19世纪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的基础上,总结出的自然发展史。
它是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阐述自然科学和哲学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自然观:自然辩证法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的统一为基础,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自然界的看法。
它将自然界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强调自然界的发展是辩证的、历史的,并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
2. 自然科学:自然辩证法关注自然科学的发展,包括自然科学的历史发展、科学方法论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它认为自然科学是揭示自然界规律的重要手段,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3. 科学技术与社会:自然辩证法关注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它认为科学技术是与社会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受到社会制度、经济发展等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对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4. 科学技术方法论:自然辩证法探讨科学技术研究的一般方法和适用某些学科的特殊研究方法,包括观察、实验、归纳、演绎等。
它强调科学方法在研究中的应用,以实现对自然界的深入认识。
5. 哲学:自然辩证法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关注自然、社会和思维三大领域的知识。
它在哲学层面探讨自然界的本质、规律以及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和改造。
《自然辩证法》是一部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基础,探讨自然科学、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著作。
它既具有哲学性质,又具有自然科学特点,是连接哲学与自然科学的纽带和桥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斯宾塞:将工作建立在当代科学之上,认为物理学的概念含有心灵上的成分,背 后的真理是不可知的。
布尔,杰文斯与克利福德同样也对科学的哲学进行了研究,但对于科学家的影响 很小。
马赫:请求人们注意力学哲学的基础(少数物理学家对他的见解进行研究) 认为科学只能把我们通过感官所了解的自然界构成模型,力学绝不是终极真理, 而是上述模型的一个角度,其他角度(化学,生理学等)也是必要的。
科学思想的一般趋势:
十七与十八世纪中,取代了中世纪教会大一统主义的民族主义的影响开始明朗化
1,不但科学,就是一般的思想,也都具有了极显著的民族色彩。 2,各国的学术活动各自分道扬镳,欧洲各国的国语也代替了拉丁文,成为科学 写作的工具。 3,知识分子的旅行,使重要的发现得以传播。 如 :伏尔泰于1726年到英国,亚当·斯密(Adam Smith)于1765年到法国,华滋 华斯(Wordsworth)与科尔里奇(Coleridge)于1798年到德国,使牛顿的天文学, 重农学派的经济学,康德与谢林的哲学,驰名于本国以外的国家。
物质与力:
• 或许从哲学的观点来看,物理科学新发展的最早的和唯一的重要影响,是 拉瓦锡证明物质通过一切化学变化常住不灭以后所造成的影响。
由触觉得来的物质概念,是常识给予科学的最早的概念之一
科学与文学 十八世纪中,只有在法国,科学才渗透到文学中去,到十九世纪初叶,科学与文学 的这一联系,仍然维持着高度的水平、主要是由于科学院成为法兰西学院的一部分 的缘故。
法国与德国科学的中心:
• 法国科学的中心是科学院,在巴黎,人们早已经在采用精密科学的方法了。
• 而德国科学的中“自然哲学”,这种自然哲学的结论是根据可疑的哲学理 论得来的。1830年左右,这种影响才消逝了,一半应归功于高斯的数学与李比希 的化学工作。
十九世纪的初叶,世界科学的中心在巴黎。
1793年法国革命政府封闭了科学院,但不久它就发现它还需要科学人员 的帮助。1795年科学院重开,成为法兰西学院的一部分。拉普拉斯、拉 格朗日与蒙日(Monge)的数学,拉瓦锡所倡导的新化学,与阿雨 (Hauy)创立的几何晶体学,合起来形成了物理科学的光辉星座。 帕斯卡尔与费马在十七世纪所发明的概率理论,由拉普拉斯发展成为一 个体系,不但用来估计物理测量的误差,而且用来从理论上说明牵涉到 大数目的人事问题,如保险,以及政府管理和商业管理的统计。 居维叶对比较解剖学进行了精密的研究,并且以科学院常任秘书的身份, 使科学精神在各学科中都保持着高度的标准。
英国科学 英国科学最显著的特点,或许是它的个人主义的精神。光辉的天才的研究成 果往往是非学院出身的人物——如波义耳、卡文迪什和达尔文——完成的。
十九世纪前半期,牛津与剑桥两大学虽然已经是高等普通教育的不可比拟的 学府,但仍然没有具备大陆上的研究精神。
不过,十九世纪中叶,牛津大学与剑桥大学都进行了改革,不但在传统的古 典学术研究方面,而且在现代学术研究方面也卓有成效——数理物理学再度在 剑桥得到温暖的孕育之所,随后又创立了卡文迪许实验室的实验学派(麦克 斯韦,汤姆生,卢瑟福)与生物学学科(贝特森,兰利,福斯特),剑桥便 成为科学研究的重要中心。
科学与哲学日渐分离
在文艺复兴与牛顿时代,由于科学家创立了适宜于研究自然的新的归纳方法 和实验方法,科学与哲学间的联系因而渐呈松懈。在康德的时代以前,哲学 家仍然设法使他们的体系把物理科学的成果包括在内。我们所谈到的时代, 主要由于黑格尔派的影响,使科学与哲学日渐分离。
黑格尔的同一性哲学,从一种假设出发,认为精神现象就是实际世界,自然与人也是创造性的心灵的一 个思想活动的结果,认为这个创造性的心灵在种类上与人的心灵相似。根据这一家说,人的心灵即使在 没有引导的条件下,也同样可以揣摩造物主的思想,并通过自己内部的活动,重新发现这种思想。“同 一性哲学”就是从这一观点出发,用先验的方法创造其他科学的成果。
实际上我们完全可以创造另一套非欧几里得公理,随着爱因斯坦的出现,人们意识到三 维世界以外的多维世界。因此旧论战消失于新的解决方案——
经验不能引导我们直接到达真理,经验只不过是食物的外观在我们心灵出现的一种过程。 我们所构造的自然界的画面,部分先验的取决于心灵成分,部分取决于经验。
在十九世纪的大半时期,多数科学家(尤其是生物学家), 都以为找到了自然界模型终极的实在,不加批判的接受当时 的科学。而一些物理学家与哲学家相对谨慎。
哲学家自身也同样的盲目, 歌德作为诗人,他的洞察力使他相信白光比彩色光更加纯粹,然后众所周知这种理论经 不起一丁点科学的推敲。然而支持这种理论的只有歌德对牛顿的辱骂与黑格尔学派的调 解。无怪乎科学界不屑于阅读哲学家的著作。
英国发生的旧论战的新表演 a, 惠威尔——数学的性质是先验的。 认为数学的公理是必须的,自然科学的假说,仅仅有可能从经验中归纳得出。每一种认 识活动中,都有心灵的成分,同直接由感觉而来的成分相互合作。 b, 赫谢尔与穆勒——欧几里得公理是由经验中归纳得来。
因此,持续到十九世纪上半期为止的欧洲各国学术活动各自为政的现象,到 下半期已不复存在。交通的便利增进了个人间的接触,科学期刊与学会会议, 使一切研究者随时都可以得知新的成果,而科学也就再度国际化了。
国际间的壁垒虽然打破了,但知识的分科愈渐专门,各部门间的隔阂又复增 加。在康德、费希特(Fichte)与施莱尔马赫(Schleier-macher)诸人的影响 下,哲学仍然把知识的各部门都包罗在内,而且还侵入科学思想中。
在神学,法律,语言,艺术等方面,的确由我们的道德本性产生出来,因而在道德科学领域,这个方法 多少有一些成就。但是,即便承认黑格尔用先验方法构造道德科学的重要结果大体上是成功的,仍然没 有任何证据表明“同一性假设”是正确的。自然界的事实才是检验的标准。黑格尔的哲学在这一点是完 全崩溃的。
黑格尔派对实验家表示轻蔑,科学家则讨厌黑格尔派,不理会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