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格森生命哲学

柏格森生命哲学
柏格森生命哲学

一、生命哲学概述

1、生命哲学的基本特征

生命哲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上半时期在德、法等国流行的一种具有非理性主义特征的哲学思潮。

它把揭示人生命的性质和意义作为全部哲学研究的出发点,进而推及人的存在以及全部的认识和实践。

换言之,就是说由对生命的揭示而推及对整个世界的揭示。

第一,生命被生命哲学家赋予了本体论意义。生命在这里不再是自然科学所研究的物质性存在,生命是一种富于创造性的可以自由释放的能量,世界就是一个具有活力、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生命存在;生命就是主体对自己存在的体验、领悟,也就是心灵的内在冲动、活动和过程;

第二,生命哲学提供了不同于传统哲学的世界观。传统哲学的关注点是世界的本质和本体,在那样的观点之下,世界是孤寂的、静止的和分裂的,哲学所探索的是世界的精神或者物质本原;生命哲学认为世界是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整体,世界是生命的自由创造,是一个人化的和有价值的世界。

第三,生命哲学强调生命和激情对理性和经验的超越作用。生命哲学所反对的理性是以机械论为基础的理性,反对对生命和世界做机械的分割,而认为生命和世界都是连续不可分的整体,都是有激情的蓬勃发展的绵延的存在。

2、生命哲学的历史背景和思想渊源

生命哲学的研究思潮最早出现于19世纪末,当时的西方世界科学和文化的发展开始出现一系列重要变更,对生命现象的研究就成了当时人们关注的一个核心话题。

科学方面的变更主要表现在近代生物科学的产生,它促使人们对生命现象有了新的认识,并进行着新的探索。

文化方面主要表现为以德国为中心的浪漫主义运动,它发扬和突出了西方思想中强调生命和激情的传统,超越了近代以来的在形而上学阴影之下的理性的界限。

3、生命哲学的发展

生命哲学的流传主要是在德法两国。

德国的生命哲学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哲学家狄尔泰、齐美尔等

。他们主要是从对生命意义的揭示出发,来探讨精神生活、文

化——历史和价值问题,并且把这种探讨作为全部哲学的核心。

与德国生命哲学思考同时,法国也出现了类似的思潮。法国的

集大成者是柏格森,他的生命哲学对西方世界产生了很大影响,

不仅德国以及周边的很多生命哲学家都深受其影响,而且,后来

的英美实用主义以及其他的例如天主教现代派等都深受其影响。

二、柏格森其人及其代表作

1、生平和作品

柏格森(1859—1941)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叶法国哲学界中影响最大的哲学家。柏格森出身于一个音乐家之家,年就读于巴黎高等师范,毕业后一度在中学任教,后来任法兰西学院教授,在此期间,他的讲课引起了巨大轰动巴黎上流社会的一些人物也前去听讲。1914年被评为法国科学院院士,1928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主要著作有《时间与自由意志》《物质与记忆》《笑的研究》《形而上学导论》《创造进

化论》《道德和宗教的两个起源》

2、柏格森哲学的出发点

柏格森哲学的基本出发点和动力是要改造

形而上学

什么是形而上学?——亚里士多德:物理

学之后;超越自然科学而靠思辨把握的学科(哲

学),旧形而上学的根本问题,是它不能正确

地把握生命,这是因为旧形而上学往往纯粹用理

智的手段来处理生命的问题。

柏格森从生命的本质现象——时间着手。

牛顿物理学绝对时空观不是真正的时间,而只是科学的时间

真正的生命的时间是“绵延”,它是生命本身异质性的延伸,而不是可以度量的。

绵延就像一段音乐,我们总体上把握它,而不是把它区分为一个个组成它的音符

生命是宇宙的一个基本事实,它不仅指个人的生命或有机体的生命,更指宇宙内在的生命力。这个生命是永恒的生成,它永不中断,不可分割,因而叫它绵延十分恰当。

柏格森认为传统形而上学的根本特点是只用理性的方法来对待客观世界,而没有看到世界实际是一个永不停息的生成过程

3、科学和哲学的形而上学

柏格森哲学与传统哲学的根本区别就是要以时间取代空间作为形而上学的对象。

他认为在哲学史上总是把时间和空间给混淆起来,用研究空间的方法来研究时间。

空间的语言总是被常识习惯所支配,而常识和习惯却是科学的开端,而非哲学的开端。

在常识中人们谈论的是绵延的度量,而非绵延本身。

科学从物质世界出发,提炼出可以重复以及可以计算的东西,而这些东西一旦被提炼出来,它们就不再流动,这样就不再有绵延存在了。

科学是用理智的方法为人们构建一个世界,而在这世界中,人们是往往忽略其时间效应的,假定它的各个组成部分固定不变,以利于人们牢靠地把握它,科学的目的是为了人们生活的方便。

而近代以来科学的进步促使人们使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哲学形而上学。

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哲学由于采用了和科学一样的理智的方法,导致在世界、运动、变化之外,也就是在我们的感觉和意识之外去寻找事物的实在性。结果就是,它只是或多或少地安排概念,每一个系统都是一个假设的构造。

就是说他认为,哲学不是具体科学的综合,它决不能像实证科学那样把心灵生活和内在的生命与空间的物质对象等同对待。哲学应当有自己的研究对象,这个对象就是时间,即真正的绵延。

时间的绵延是这个由知性构成的世界背后真正的实在,哲学必须研究这个。

而哲学要研究时间的绵延,必须从生命开始,因为对一个有生命之物来说,时间是它的生命的真正本质,是他的实在性的意义所在。

而一直以来,人们看待生命总是从外面来看,即把具有生命的人仅仅看做是一个空间对象,科学和理智可以把它剖析细致,并指出每一个阶段的特征以示区别。(人的不同阶段)

其实生命的每一时期都是变化,都是连续的,生命本身只是同时间有关。因此,哲学必须从生命内部,从时间里把握生命。

正是基于这样的对生命、时间绵延以及哲学的理解,柏格森从不同的角度对时间—绵延的概

念作了阐发。

4、时间与纯粹绵延

时间不可重复,不会间断,而生命冲动本质上是纯粹时间之流,他每时每刻都在创新,它不可分析、不可定义。

首先,柏格森认为需要区分两种时间

一种时间是真正的时间,即生活和具体的时间;一种是科学的时间,即度量和抽象的时间。而绵延就是真正的时间,它是纯粹的、不搀和任何空间要素的纯粹时间;

而科学的时间则受空间概念的影响,

真正的时间是哲学形而上学的对象,而科学的时间是理智为了适应人们生活目的的需要而构造出来的。

而真正的时间就是绵延,它是时间的质,连续不断的变化,没有明显的界限和分离的迹象,没有任何人为的、量的因素渗透进来,不可估量,是纯粹的内在的心理过程;

而常识的空间是量的积累,是无限可分的,有度量,是外在的。

而科学在计算时间时候,总是借助于空间里的符号来测量,以致把内在的纯粹的时间都变成了可以度量的空间了。

比如,人们在欣赏一曲动人的音乐的时候,我的内心与乐曲旋律相互交融而处于彼此不分的状态,体验着一个单一而不断变化着的绵延。但是当我试图把它变成由符号组成的线谱时,这种绵延就被打碎了。一个个音乐符号把这个旋律变成了一串在空间中排列着的东西。

而如果我们把绵延看成许多的瞬间,由一种统一性的像一根线一样串成一串,那么不管这段绵延时间有多段,其瞬间的数目也将是无限多的,因为这些连续的瞬间之间是可以有其它的瞬间的,这样下去永无止境,如果这样真正的时间——绵延就会分解成一堆瞬间的灰尘,其中没有一个瞬间是绵延的,因为都是一刹那而已。

由于理智的科学总是习惯于借助符号,用广延性来表达时间,无意中引进了空间的概念,在时间里为一的东西在空间是多,是许多同质的单位相加,这样虽然可以赋予时间以一种统一性,但是却牺牲了真正的时间。

所以,纯粹的绵延不是一个量,只是我们在企图测量它,这样它就变成了空间。

因此,柏格森认为,实证科学既然借助于符号的统一性和无限可分性来表达时间,也不能把握真正的运动。

在柏格森看来,运动就是时间的绵延,是与空间无关的。但是科学告诉我们运动是可分和可计量的。

一提到运动,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一个运动着的物体在空间上从一个位置移到另一个位置,根本很少考虑它同时间的本质关系。因为人们生活中经常是用静止的眼光看运动,把时间和运动当作是可以无限划分的线来看待的。

古代的芝诺悖论否定运动,但是它却表明了一点,物体要运动,必须在某个时刻同时在一点上,又不在一点上。而这表明,运动是不占有空间的,我们不能在空间里把握运动。那种放电影式的理解运动其实是取消了运动。所以一旦把运动的东西放到空间里来理解,就会取消运动。

柏格森认为,人们内心体验到的纯粹绵延才是真正的实在,它不是固定的、永恒不变的本体,而是不可分割的质的变化流,是变化本身。

在绵延中,过去包容在现在里,并且向未来持续地涌进,在这种联成一气的过程里,才有生命的永恒性。它生气勃勃,健行不息。绵延就像一条河流。

这样的话,按照柏格森的理论,时间的绵延是唯一的实在和实体,并且绵延本身也在不停地流动着,那么这样的话,绵延就变成了自身的运动。

按照传统的观点看,绵延就是把运动本身当成了实体,而运动从另一个意义上讲就是没有实体的自身的运动,而没有实体的运动在传统哲学那里是不可以想象的

但是,柏格森看来,人们之所以这么想,正是因为空间的概念渗透我们的语言习惯和思维方式的结果。

在空间中,运动和变化总是有一定的物质承担者,即实体,而实体的概念也是由人的概念给与的。

但是在时间的绵延之中,实在的只有绵延本身的运动,即对绵延而言,实在就是流动性和变化性;

意思就是说,没有现成的事物,只有正在创造的事物,没有事物自我保持的状态,只有正在变化的状态。

那么,这样看来,所谓的实在就只是一种运动的倾向而已了。

这样,绝对的运动、真正的时间以及纯粹的绵延都是一回事。

我们在外在世界是无法把握到他们的,而只能在自我意识中凭借直觉才能把握到它。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绵延本身就是一股意识之流,只能深入其中直觉地体验它,无法外在地把握。

自我意识是一股不断持续的流,即纯粹绵延的时间之流,只是由于我们的注意力才使它凝固和分开,使其中某些东西突出起来

在自我意识中,每一个自我意识状态继承和包括了过去所有的意识状态,有宣告下一个新的意识状态的产生;没有任何过渡,每一状态都伸展、渗透到别的意识状态中。

它就是真正的自我,也就是绵延。

与这个真正的自我对应的就是我们在心理学和哲学上讲的与环境有关的自我。

我们在心理学上和传统哲学上,总是在追问人的各种感觉和情绪背后那个真正的自我,但这样的自我只能是表面的自我,是空间的理智方法分析绵延的结果。

而语言的出现更是加深了这样的局面。

绵延具有本原性、创造性、新奇性,它是五彩缤纷但又不可说,不可预见的。

为何不可预见呢?

因为,时间里的意识之流和空间里的东西不一样,不像空间里的运动,根据因果关系可以预见一个动作或者意识将在前方某个点上产生某个后果。

纯粹延绵的意识之流是无法预知的,因为这个空间的事物是根本不同的。

任何两个状态不可能相似,因为他们处于时间之流中,是一个生活过程中的两个不同瞬间,因为同样的瞬间不可能发生两次,任何一个看似重复出现的感情都是一个全新的感情,意识之流的每一个瞬间都是不确定的,所以不能用因果性或者规律性来界定意识之流,即纯粹的绵延。

5、生命进化与理智

真正的绵延是我们自己身上体验到的生命,因而真正的实在也就是生命。

生命是一种本原的冲动力。这种生命的冲动力无时无刻不在创造着自身和创造着新的东西,这个生命本原的冲动力在意识之流上在时间的绵延上不断地创造着自身和新事物。

柏格森认为整个宇宙自然都是由生命的这种冲动的生命里产生的。

生命的冲动产生万物的方式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生命冲动的自然运动,即生命冲动的向上喷发,它产生一切有生命的形式;

另一种是生命冲动自然运动的逆转,即向下坠落,它产生一切无生命的物质事物。

而生命和物质本身也是相互抑制的,即二者是相互影响的。即生命冲动向上运动总是企图克

服向下坠落的倾向,而向下坠落的物质必然牵制向上的喷发;

这样在这两种倾向的交接点和汇合处构成了生物有机体。即在二者的结合处产生了既有生命形式又有物质躯体的生物有机体

柏格森说,植物生命、本能生命和理智生命,这是生命进化运动在同一个增长活动中分类出的三个不同分叉方向。

他认为三者并没有一个等级地位的上升问题,也不像人们所认为的理智高于本能,本能是理智的初级形态,理智是本能的发展。很多的昆虫,例如蚂蚁和蜜蜂,拥有者比人完善得多的本能。

并非理智高于本能,只是二者在把握实在的方式上是不同的;

本能只是发现在手头合适的工具,而理智则是努力去完善那些不完善的工具。

人具有理智和本能两种活动方式。

理智具有抽象性和固定性的特点,它习惯于按照形式,机械地对待每一事物,期望在量的分析中找到一切事物的因果关系。

这样的理智肯定不能把握流变,因此,理智就不能认识以流变为本质的生命。

为什么如此呢?因为理智的抽象性和固定性是通过语言来实现的。但是就语言来说,有一个缺陷,就是用一个词来称呼许多不同的东西。

但是每个人的心里状态是不同的,而其世界上的每一个事物也是不同的,但是经过语言处理后,理智就抹杀了事物的个性,使事物丧失了自己内在的本质,只留下外在的同异。

所以,思维越是用理智进行思考生命,它就离生命的本质越远。

柏格森并不是否认理性和理智的作用,而是要为理性和直觉划分出地盘和范围。

他认为理智对于自然科学和人类的生活是很有用的,但是在哲学领域必须以直觉来超越理性概念,以直觉来研究和思考哲学。

6、直觉—通往实在之路

柏格森认为,真正能获得关于实在的内在知识的方法就是直觉。认识生命、绵延和真正的自我,必须摆脱理性思维的习惯,走一条相反的路,即直觉之路。

如何达到直觉呢?这需要人的意志的努力,只有使人的心灵从理性思维习惯方向扭转过来,超出感性经验、理性思维的范围,抛弃一切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等逻辑思维形式,甚至不用任何语言符号,才能达到真正的实在的直觉。

直觉是一种生命的本能,它同生命的冲动是方向一致的,所以他能够把握生命。

直觉与时间有关,而与空间无关,它是一下子置身于具体绵延历程的那种努力,总是有机地把握而不是分割事物。

直觉就是直接意识,是把自己置身于对象之内,以便与其中独特的、从而是无法表达的东西相符合。这种东西就是绵延和生命。

直觉地思维就是在绵延中思维,直觉从运动开始思维,像绵延自身那样来安排和想象它。

但是直觉的概念依然给人很模糊的感觉,柏格森认为这样很正常,因为直觉的思维开始与不确定,不论我们的思想有多大力量也不能很明白地了解它。

因为,诸如绵延、直觉这样的概念是无法像理智所定义的概念那样的清晰明白的。

但是,他同时认为这种明白也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是用已有的基本观念组合成一个新观念,把它组织得清楚明白,在这里理智知识把新东西拆开以发现旧东西,再重新组合它们,一次这样的观念虽貌似全新,其实是全旧的;

另一种,全新的绝对单一的观念,他不可能从分析中得到,不可能从先前的因素来构成,它

的清楚明白只能从当下的体验中得到,例如绵延和直觉就是这样的概念。

柏格森认为每个人都有直觉意识,知觉意识和记忆有关。

记忆不同于感觉,感觉感觉到的对象都是当下直接存在的,占据空间因而是可以计算的事物,来自于物质;而记忆是过去影响的保存,是脱离物质的。记忆是物质与精神的交叉点,它把物质和精神统一起来。

而记忆也同时间绵延有关的,即记忆中没有可以重复的东西,它记载着绵延的每一瞬间,他们都是独一无二的,记忆并不是把每一瞬间分离的方法储存,而是以一种滚动的形式,把过去的意识包含在现在当前的意识之中。

传统形而上学在关于知觉和外部世界,及身心关系问题上,也都错了。

通常人们的看法:客体是客体,主体是主体,客体作用于主体。人们把客体称作物质,把大脑的运动叫做意识。

然而,作用于我们神经系统的客体总是具体的事物,而不是抽象的物质概念。“物质”只是理智发明的抽象概念,而不是具体的事物。

世界是影像的集合——我们排除形而上学的概念和理论,在我们面前的只有影像。

在众多的影像中,唯有我们的身体与众不同,我们无法凭知觉认识它,只能通过情感从内部认识它。并且,它能做选择,能储存它所发现的东西。

什么是影像?

容易引起误解。

通常将它理解为只是存在于我们的头脑或心灵里的东西,而不可能是外部世界的一部分。柏格森认为于宙万物都是影像,除此之外,再无任何精神或物质的实体。影像并不是心灵产生的,体现的是身心的统一。

想用“影像”这一概念来超越近代以来心物对立的传统世界观

柏格森是从生命进化和人的活动,即实践的角度来讨论它的

知觉是生命的活动,而生命是过去、现在与未来的绵延,所以知觉必然有其历史的积淀,这就是记忆。记忆并不是一种心理过程,而首先是生命自我保存的一种能力。

柏格森是从生命进化和人的活动,即实践的角度来讨论它的

知觉是生命的活动,而生命是过去、现在与未来的绵延,所以知觉必然有其历史的积淀,这就是记忆。记忆并不是一种心理过程,而首先是生命自我保存的一种能力。

记忆的分类

机械的记忆:一种身体习惯,一有适当的刺激,就能自动开始运作。比如记单词或者背数学公式

它并不是过去生命经验的积累,不是生命中的一个事件,而只是一种半自然的天性或倾向。被记忆的东西也不是我们生命经验的一部分,而始终是外在于生命的东西

这种记忆只是一种表象

纯粹的记忆:是在时间中发生的我们日常生活一切事件的记录。是一种生命自发的行动

我们的历史经验以记忆影像的形式储存在心灵的下意识区,在每个特定的时间记忆只能调出一些影像给意识;如果我们所有的记忆在一个时候一涌而上,那么我们就什么都做不成,记忆也就失去了它们最重要的实践功能。大脑的功能就是不让所有记忆影像一下子都进入意识,而是在不同的时候选择不同的记忆。

记忆的实质

是一种原始历史经验。它不是我们的心理行为或者大脑功能,而是我们的存在方式。它让时间成为存在本身

因而在我们面对某个事物的时候,保存在我们记忆里的千万往事和当前的经验彼此渗透,不

断堆积,最后缩成一个单一的直觉,这样就一下子产生了对事物的完整意识。

由此看来,由于每个人意识的存在都离不开记忆,因而直觉也必定在每个人的意识里潜藏着,只不过人们习惯于理性思维,没有注意。只要我们心灵能够违背自身,逆转方向进行超出人类的努力,就可以运用直觉方法来认识实在。

柏格森的直觉主义生命哲学,指出了理性在研究生命、心理活动以及人类历史和人的创造性方面的局限性,进而限制了理性,认为应当通过直觉的方法,认识真正的实在。

他的哲学就其超越了传统的理智认识方法的局限性来说是有其合理性的,但是他过分夸大直觉的作用,并把直觉同理性完全对立起来,贬低和忽视了理性的意义,因而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五、道德观

《道德和宗教的两种起源》是柏格森最后一部主要著作。

柏格森不像传统哲学家那样,从纯粹理论的角度来处理道德和宗教的问题,而是从人类社会生活出发来处理这两个问题。

道德的起源

道德的起源不在理性,而在下理性和超理性。道德的明显特征是人的义务感

人为什么会有义务感?因为人是社会的动物。

柏格森把社会分为封闭社会和开放社会两种。

封闭社会:原始部落——今天的文明社会

特征:社会成员抱团扎堆,对其他人漠然置之,防范着攻击或者进犯,警惕着疆界,事实上,处于永无休止的斗争中。

封闭社会的形成,不是出于高尚的理想,而是出于人类自我保存的生存本能,所以它是封闭的,排他的。

封闭社会对它的每个成员有所规定和强制,所谓道德,就是这种规定与强制。久而久之,被迫成为习惯,有了义务感

因为这种道德起源的强制性,人们为了自己社会的名义,道德效力往往只及于自己社会的成员,而对“非我族类”则可以无所不用其极。封闭社会的道德是静态和专制的。

开放社会的道德:不是专属某一个封闭社会,而是属于全人类的理想社会。这种道德不是通过社会压力使人遵守,而是通过那些道德理想主义者的感召力。

开放的道德是出于对人类普遍的爱,这种爱归根结底是生命的冲动,可见,开放的道德是起源于超理性的东西。

封闭道德与开放道德的混合

实际生活中,两种道德是共存和混合的。理性在它们中间起到了沟通的作用。

它一方面把普遍性引进封闭的道德,使它不至于狭隘;另一方面又把义务感引进开放的道德,使它可以制度化。开放的道德只有得到理性的认可才会在社会中生效;而封闭的道德则要从开放的道德那里不断得到生活的源头活水。

因此,实际上道德包括了“一个由不受个人感情影响的社会要求命令的秩序体系,和由代表了人性中最美好的东西的人们向我们每一个人所作的一组呼吁。”

哲学的意义和价值

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地统一起来的科学世界观。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恩格斯说:“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是在于它的物质性”。(《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83页)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意识是高度发展的物质——人脑的机能,是客观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是按照它本身所固有的规律运动、变化和发展的,“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事物矛盾双方又统一又斗争,促使事物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因此,事物的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的规律,是物质世界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最根本的规律。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客观物质世界的运动京戏化在人脑中的反映。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既唯物地又是辩证地解决了人的认识的内容、来源和发展过程的问题。它认为物质可以变成精神,精神可以变成物质,而这种主观和客观辩证统一的实现都必须通过实践。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认识来源于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这就是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的无限发展的过程。因此,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辩证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就座,是无产阶级政党中战略和策略的理论基础,是无产阶级和主大革命人民科学地认识世界和革命地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它是马克思主义的本源、灵魂和根本理论基础。马克思和恩格斯用唯物主义改造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用辩证法改造以前的唯物主义,并辩证唯物地概括了当代的自然科学成就和总结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实践经验,创立了最完备的彻底唯物主义的新型哲学——唯物辩证法(即辩证唯物主义),它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哲学的价值 罗素的《哲学的价值》(张丰乾主编《哲学觉解》第34——39页》一文阐释了哲学的功用与价值。哲学对于追求物质利益的“现实人”来说是无用的,因为它不提供物质食粮。而对于追求精神发展的人来说,哲学非常有用。它能够为人的心灵发展提供心灵食粮,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在罗素看来,“只有在心灵的食粮中才能找到哲学的价值;也只有不漠视心灵食粮的人,才相信研究哲学并不是白白浪费时间”。 哲学虽然和别的学科一样,也要获取知识,提供一套科学统一体系的知识,但它对它的问题提供确定的答案的功用很有限。相对于各种科学能提供确定的答案而言,哲学的很多问题没有确定的答案。可以说,不确定性是哲学的重要特点。哲学的责任就在于研究这类不确定性问题,“使我们觉察到它们的重要性,研究解决它们的门径,并保持对于宇宙的思考兴趣,使之蓬勃不衰,而如果我们局限于可明确地肯定的知识范围之内,这种兴趣是很容易被扼杀的。”。哲学的价值就在于在不确定性中追求真理。也就是说哲学的研究要有很强的问题意识。“哲学虽然对于所提出的疑问,不能肯定地告诉我们哪个答案对,但却能扩展我们的思想境界,使我们摆脱习俗的控制。因此,哲学虽然对于例如事物是什么这个问题减轻了我们可以肯定的感觉,但却大大增长了我们对于事物可能是什么这个问题的知识。”,给我们指点出人们所不怀疑的各种可能性。 哲学不能局限于追求本能兴趣的个人世界,而应关注整个外部世界,思考人生、世界中的重大问题,罗素称之为哲学的主要价值。要摆脱个人狭隘的视野,实现哲学的价值,出路是哲学的冥想。真正的哲学冥想是通过沉思去扩大客体的种种知识,拓展精神的视野,获得精神的满足。一个自由的心智是不受习惯的信仰和传统的偏见所束缚,它能恬淡地、冷静地、以纯粹追求知识的态度去看事物,把知识重成是不含个人成分,纯粹可以冥想的东西。与来自感官的知识相比,自由的心智更关注抽象的普遍的知识。 关于哲学价值的讨论,罗素作了如下的总结:哲学之应当学习并不在于它能对于所提出的问题提供任何确定的答案,而在于这些问题的本身;原因是,这些问题可以扩充我们对于一切可能事物的概念,丰富我们心灵方面的想象力,“通过哲学冥想中的宇宙之大,心灵便会变得伟大起来,因而就能够和那成其为至善的宇宙结合在一起。”。

第三讲柏格森的生命哲学

第三讲柏格森的生命哲学 ——理解生命 “所谓的生命,就在于记忆和延续。”——柏格森 19和20世纪之交是新旧哲学的交替时期,西方主要国家(英、法、德等)涌现出林林总总、形形色色的哲学派别和哲学家。他们对传统哲学都持不同程度的批判态度,但又自觉或不自觉地保留着传统哲学的痕迹。本讲主要讲生命哲学,说明新旧哲学交替时期的过度特征。 生命哲学是广泛传播于西方各国、并贯穿于20世纪的哲学流派。 它的主要代表人物在德国有狄尔泰、奥伊肯、在英国有怀特海,在法国有柏格森。生命哲学这些倡导者的理论没有明显的因袭相承关系,但他们的理论有一些相似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教材31——32页) 1、生命哲学家赋予生命的本质以本体论的意义,生命的本原不 是自然科学研究的物质,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精神,而是一种富有创造力的活力,一种可以自由释放的能量,可称为“活力”或“生物 能”。 2、生命哲学提供了一种与传统哲学不同的世界观。传统哲学的 中心是“存在”,它的意义是本原、本质;生命哲学的中心点是:“生成”,它的意义是过程,是创造。生命本质是活动,活动本质是自由创造。更重要的是,世界不是冷漠、孤寂的,它是有价值的、“人化” 的世界。 3、生命哲学又是一种新的人生观和道德观,几乎所有的生命哲 学家都涉足伦理和美学领域。他们普遍认为,人的道德生活应当是创造,而不是服从;应该是实践,而不是沉思;应该是进取而不是保守。 生命哲学家中有两位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奥伊肯和柏格森,足见这一哲学思潮的影响和贡献之大。 柏格森的哲学是一种非理性哲学,就这个特征而言,他的哲学与叔本华、尼采一脉相承。 在柏格森看来。当时盛行的崇拜理智以及以理智为工具的科学都是有缺陷的,都不能了解生命与自我、运动与世界等等的真相,而他的哲学就是要改正这些缺陷,建立一门真正科学的形而上学,让人们真正地认识自我、生命、时间、运动与世界。 一、柏格森其人及主要著作 柏格森是最具原创性的现代法国哲学家之一,他在世时,俨然是现代法国哲学的代表,名声如日中天,甚至远播西方以外的世界,20世纪一二十年代我们中国人就曾经被他的哲学所吸引,西方世界 的柏格森热也在中国发生过。然而,与黑格尔的命运相仿佛,柏格森

柏格森的生命哲学

柏格森的生命哲学:柏格森倡导的生命哲学是对现代科学主义文化思潮的反拨。他提倡直觉,贬低理性,认为科学和理性只能把握相对的运动和实在的表皮,不能把握绝对的运动和实在本身,只有通过直觉才能体验和把握到生命存在的“绵延”,那唯一真正本体性的存在。“它使人置身于实在之内,也不是从外部的观点来观察实在,它借助于直觉,而非进行分析。”《形而上学导论》这种体认、领悟实在的方法,在哲学史上叫做直觉主义。在《创造的进化》中,他还提出和论证了生命的冲动。“生命冲动”即是主观的非理性的心理体验,又是创造万物的宇宙意志。“生命冲动”的本能的向上喷发,产生精神性的事物,如人的自由意志、灵魂等;而“生命冲动”的向下坠落则产生无机界、惰性的物理的事物。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具有强烈的唯心主义和神秘主义的色彩,但它对种种理性主义认识形式的批判和冲击,对于人类精神解放确有重要意义,因而不仅成为现代派文学艺术的重要哲学基础,而且对现代科学和哲学也影响很大。同时代的哲学家詹姆斯·怀特海,文学家普鲁斯特,画家莫奈,音乐家德彪西等都对柏格森学说非常称赏。 柏格森认为,他的思想既不同于经验主义只研究其实在事物,而不研究其实在性;也不同于唯理主义只研究概念,而不研究思想;更不同于实证主义只研究形式,而不研究意识。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只从外部静止的角度去考察事物,而不是从内在的、活动的方面去考察事物,因而不可避免地陷入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的片面性中。柏格森围绕着时间——生命问题,以直觉为方法,提出了一系列与当时思想界的科学主义和理性主义不同的新见解。在哲学的本体论上,他提出创造进化论来说明世界的本原。他一反传统的哲学,认为世界的真实的实在和本原,既非精神,又非物质,而是一种神秘的“生命冲动”,只有它才构成哲学研究的对象,才是哲学的基本问题。而所谓“生命冲动”则是指内在于生命中的“生命欲”或意志,有了这种冲动,生命就变化、发展,因此,生命的冲动是创造进化的动力,也就是说世界上一切事物的产生,都是以生命(心理意识或精神)的冲动为根本动因的,它们的发展、变化都不过是在无限的生命之流中,亦即在一种意识之流中。这样柏格森就从根本上否认了客观世界、客观实在的物质性,以及它们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在认识论上,他主张直觉,反对理性。怎样认识世界?如何把握生命冲动?柏格森认为,理性(理智)是无能为力的,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途径就是靠直觉。所谓直觉就是一种使认识摆脱经验和理性的内心活动,它能使认识对象与认识的主体融合在一起,即“突然地看出处于对象里面的生命冲动,看到它的整体”,从而把握到无法言传的实在。显然,柏格森的直觉主义,是企图把认识过程归结为人的意识的自我体验或内心反省,这无疑具有神秘化的色彩。正是从这一思想出发,柏格森竭力贬低理性思维的能力,贬低它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认为理性思维是通过概念、符号、分析、综合等形式认识真理,同时理性还受到功利的支配,因而只能停留在静止的、表面的、相对的地步,不能把握生命的整体,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和真理。在社会观上,他从根本上否认人是一种社会存在,否认人的社会性,否认人具有创造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把社会看成纯属“自然的”状态,把社会的人和一般生物等同起来,把人的存在价值引向撇开现实生活的神秘主义的境界。由此出发,他提出了所谓“封闭的社会”和“开放的社会”的理论。封闭的社会受静态的道德和宗教支配,只会遵守道德规范和信奉教条;开放的社会受动态的道德和宗教的支配,向往英雄的崇高行为,重视圣者的神秘经验。他所说的这两种社会理论,完全是一种宗教的教义,是一种麻醉人民的理论。

《世界上所有的夜晚》的生命哲学意蕴

《世界上所有的夜晚》的生命哲学意蕴 迟子建 小说 《世界上所有的夜晚》 在深刻的现实主义意味之外具有深刻的生命哲学意蕴, 具体体现在哪里? 《世界上所有的夜晚》在迟子建的创作中是一篇备受瞩目的小说,如现有研 究所分析的那样,迟子建在这部小说中表现出了其大部分作品都较为缺失的现实 主义精神。然而如果迟子建只是把笔触停留在现实层面的话,这篇小说的价值也 就仅仅局限在了批判和反思社会现象的领域。 不过作为一位一直关注个体生存的 作家,迟子建显然没有就此止步,她在大胆揭露社会现实、 表现自我的痛与悲的同 时,更对个体生命进行了本体意义上的思考,并寻求着自我存在的出路。如此,也 就使得这篇小说在现实批判之外具有了深刻的生命哲学意味,显现出了超越性的 终极关怀色彩。 这正是目前学术界尚未注意到但实则促成了这篇小说取得成功的 重要原因。 《世界上所有的夜晚》蕴涵的生命哲学意蕴,具体表现为揭示个体荒诞生存 的存在主义文化意味和推崇个体自然生存的庄禅文化意味两个方面。 一、揭示个体荒诞生存的存在主义文化意味 存在主义是一种生命哲学 ,其深入思考了现代人荒诞的生存状态,并且自觉 寻求着实现个体存在及自我价值的途径。 迟子建在这篇小说里就以个体生命作为 关注点,追问了生存和死亡的本相。 小说中多次写到了死亡,恰如蒋子丹在文章《当悲的水流经慈的河――世界 上所有的夜晚及其他》中所说的,“死亡是《世界上所有的夜晚》主旋律, 它在小说里一遍遍奏响,密集到令人不能喘息的程度。”但是,迟子建虽一 次次奏响了死亡,却奏出了完全不同的旋律。小说中死亡涉及到的人物分别有蒋 百、金秀、云领母亲、魔术师、陈绍纯,对前三位人物的死,迟子建突出了导致死 亡发生的社会原因,对不合理的社会现象进行了质疑和批判。而对魔术师和陈绍 纯的死,迟子建则有意地忽略了现实性因素,着重渲染了这两次死亡当中的偶然 性和荒诞色彩。 小说一开篇,迟子建就安排了魔术师的死,让他死于一次交通事故。 众所周知, 小说中的“我”有迟子建自身的影子,“我”失去魔术师
1/8

康德哲学的价值问题

康德哲学的价值问题 温纯如/文 提 要:本文从人的最高本质“人本身”出发,来探讨康德哲学的价值问题。从价值理论看,康德哲学是以人的价值理念为核心来研究人的认知价值、道德价值和审美价值的理论系统。 关键词:康德哲学;价值;认知;道德;审美 一 关于康德哲学的价值来源问题。从康德三大批判来看,康德先验哲学是关于真、善、美的系统的统一体。康德力图在他的哲学体系中体现人的全部认识能力,这是一种先验的认识能力。康德把这种认识能力归结为人的心灵所具有,这就是认知能力、评价能力和意志能力。那么这种人的心灵能力怎样同他的哲学体系相对应呢?在《判断力批判》导言中,他把全部心灵能力分为: 1.知识的能力、愉快和不愉快的情感及欲望的能力;2.认知能力为知性、判断力及理性;3.先验的原理为:规律性、合目的性及最后目的; 4.应用为自然、艺术及自由。实际上,人的心灵三种能力在康德那里是通过哲学体系的三种学说体现的,一是理论哲学,二是实践哲学,三是美学。作为探寻人类认知先天规律性的理论哲学,它的应用对象就是自然界;作为达其最后目的的实践哲学,它应用于自由领域;作为探寻合目的性的美学,它应用于人类艺术之中。这样,康德由人的心灵先验能力出发,剖析出知、情、意,归结出真、善、美的先验哲学体系。 康德不是把他哲学价值的来源归结为经验和神,而是来源于“人”,来源于人的“心灵”。但这种人的“心灵”,不是自然的也不是经验的,而是理性的。理性心灵不是别的,就是人的理性本体,而它就是人的最高本质“人本身”或“人是人”。关于德国古典哲学的理论实质问题,马克思在其《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曾指出德国理论所证明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德国理论是从坚决彻底废除宗教出发的,从而也归结为这样一条绝对命令:必须彻底推翻那些使人成为受屈辱、被奴役、被遗弃和被蔑视的东西的一切关系。马克思进一步指出废除一切旧关系是关于人的解放问题,而人的解放是从宣布人本身就是人的最高本质这个理论出发的解放。马克思所讲的,正是由康德所开创的德国古典哲学理论的实质问题。 康德的三大批判理论根基就是建立在人的最高本质,即“人是人”(或“人本身”)这一理性本体之上。康德用人的理性本体,也就是人的最高本质来取代哲学中的神的最高本体地位,把属于人的东西归还于人,“人是人”占据着哲学中最高地位,实质上这是否定“神”本体在哲学中对人的压抑,这对人是一种莫大的解放。它为实现人的自由、尊严、平等和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这一“人是人”理论也确立了人的价值来源,它也成为康德“三大批判”探索价值的依据。康德“三大批判”体现了人的真、善、美的价值,也就是认知的科学价值,伦理的道德价值和美学的审美价值诸方面。 康德哲学的价值理论是以先验论的形式表现的。康德认为他在理论理性批判中,发现了认知能力的先天原则,在实践理性批判中发现了意志能力的先天原则,在判断力批判中发现了审美的先天原则。他在规定这三类知识的原则和范围中,创立了他的三大批判哲学理论体系。而康德认为这种先天原则的基础不在此处,正是在人的最高本质“人是人”那里。在康德看来,这种先

柏格森思想评价及反思

柏格森思想评价 一位影响世界思潮 的哲学明星 哲学领域 西方学术界对柏氏哲学有许多称呼:生命哲学、直觉主义(直觉哲学)、变的哲学、绵延哲学、创造进化哲学等等,这些名称从不同角度,标明了柏氏哲学与其它哲学不同的特.点,也标志着柏氏哲学与西方哲学传统之间的区别。他关于意识不断绵延、创新的理论开拓了法国的现象学——存在主义. 心理学领域 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他的生命哲学的反动。的确,这种反理性主义的思潮并没有彻底揭示人存在的目的及本质,相反,带来了种种消极后果。但是从客观上讲,他对心理学的影响却不可忽视,因为他的基调也掺杂在现代心理学的交响乐中。与他同步的那些心理学思潮,表现在对理性的不信任,并最大限度地贬损理性,从詹姆士、麦独孤,到弗洛伊德、荣格,直到马斯洛,无论他们从什么角度去发挥他们对心理学的看法,都体现出了舍理性取非理性的趋向有可能导向主观唯心论甚至神秘主义化,从正面来讲,他也可以为我们展示心灵的另一面,这一面在“光天化日”之下是不可能暴露出来的,也许他使得心理学走向全面揭示“人”的方向。 文学领域 文学现代主义得益于柏格森的哲学,从而放弃了启蒙运动的理性主义遗产和达尔文进化论的文学自然主义倾向。柏格森的意识流思想和维护生命固有的内在创造力,为文学艺术的创作活动提供了哲学基础,许多作家不同程度地接受了柏格森的观点。巴特勒、贝尔纳、劳伦斯都深受柏格森的影响,甚至宣称没有读过柏格森的著作的沃尔夫也最终因柏格森的哲学而改变了他的时间与意识观点。 艺术领域 对于时间的独特阐释与界说是柏格森的哲学、美学的本源和出发点。柏格森从时间角度出发研究艺术问题,为美学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在古典时期,人只有在与对象世界的相互依赖中,才能感到自身存在的真实可靠,只有在对象世界中才能反观自己,内在生命只有被客体化为空间形式,才能得到表达。柏格森认为,这是把生命的时间形式空间化了,并没有把握住生命的全部。柏格森论艺术就是从这种“真正的时间”出发的。他视艺术为这种真正时间的产物,艺术作品是一种时间的,而非空间的存在。柏格森的哲学、美学思想对西方现代文艺的其他领域,如,音乐、雕塑、电影等也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而且在其身后,这种影响力的余波还久久的回荡着。柏格森描述时间是一条川流不息的河,不借可以标出的力量而流向任何一个方向,是一种状态的连续,其中每一种状态都包含着既往,预示着未来。 一位受人批判, 成为替罪羊的哲学家

论柏格森生命哲学及其伦理意义

2006年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 Jul.2006第26卷第六期 总第44期 226 论柏格森生命哲学及其伦理意义 刁新强 (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重庆 400715) [摘 要]同许多现代西方资产阶级哲学家一样,柏格森企图使自己的哲学 超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两条对立的哲学路线之外。他所利用的洞察世界的方法 不是概念的、分析的、理智的方法,而是非理智的、直觉的方法。 [关键词]柏格森;直觉主义;生命哲学 同尼采、叔本华等许多现代西方资产阶级哲学家一样,柏格森企图使自己的哲学超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两条对立的哲学路线之外。不过他不象实证主义、马赫主义等科学主义思潮的哲学家那样把哲学等同于实证科学或归结为科学方法论、认识论。他不否定哲学要研究世界的本质、基础是什么等所谓“行而上学”的问题。他同尼采、叔本华等反理性主义者一样企图建立一种新的行而上学他与传统哲学的区别在于不把世界看作是静止的、僵固的东西。他所使用的方法是非理智的和直觉的方法。柏格森认为这种新哲学的建立揭示了人的真正本质以及人在世界中的地位。但是柏格森与尼采、叔本华等人有所不同,他力图避免使他的新哲学与科学明显的割裂开来。他认为科学是一种认识世界的特殊方法,科学的认识应从正确的前提出发,而这个前提只有用直觉方法建立起来的哲学才能提供。 一、对机械自然观的批判 柏格森是利用十九世纪以来科学的新发展与机械的自然观不能解 释这种发展这个矛盾来论证自己的哲学的。当时除了物理学发生了革命外,生物学、生理学等与生命有关的科学及关于历史和社会的科学也发展了起来。这种科学研究的对象具有明显的流动、变化和发展的特性。柏格森把这些学科称为“关于活的东西的科学”。他们显然不能局限于用力学和数学中所运用的机械论的方法来解释。由于这些科学的出现和发展,就有必要对科学研究的方向、科学对世界的描述、以及科学认识的方法和原则等问题重新进行考察。着也就是要揭露机械论的缺陷和错误,提出新的科学研究的方法。对机械论的批判成了他的哲学论说的出发点。柏格森认为,机械论的主要缺陷首先在于把机械的因果制约性绝对化了,排斥了世界的发展和创新。机械论的因果制约性原则认为,一定的结果总是可以有一定原因引起,而一定的原因也导致一定的结果。这种因果制约性甚至可以用精确的数学公式来表示,按照这种因果制约性解释的世界必定是一个封闭的世界。柏格森认为机械论的另一个主要缺陷是忽视了世界的整体性。按照机械论的观点,发展的过程像小孩子玩积木一样,每一事物都是由一些固定的、现成的部分拼凑起来的柏格森。柏格森认为这种由部分来说明整体的观点对于生命有机体是不适用的。 二、绵延、生命冲动和创造进化论 在柏格森哲学中,绵延、生命冲动指的是一种生命的活动和过程。但这不是指现成的生命活动和生命过程。显示的生命活动和生命过程是一种物质的活动和过程。而在柏格森看来生命却是一种心理意识的活动。他说:“生命是心理的东西”、“意识、或毋宁说超意识是生命之流”。[1] 柏格森有时把绵延、生命冲动等同于作为心理意识活动主体的自我。绵延、生命冲动就是指自我的绵延、自我生命的活动。柏格森说:“至少有这样一种实在,我们都是运用知觉从内部来把握它,而不是运用单纯的分析。这中实在就是在时间中流动的我们的人格,也就是绵延的自我。”[2] 但是,柏格森不是把生命冲动当作是人的自我,而是进一步把他当作周围世界的基础和本质,也就是认为我们周围一切事物都是由生命冲动所派生的。在具体说明生命冲动怎样派生万物时,柏格森力图使自己的理论与受机械论支配的理论区别开来,又力图使自己的理论具有科学分得色彩,他别是使之与生物进化论融合起来,他把自己的理论叫做创造进化论。在柏格森看来,宇宙见的一切,无论是有生命的东西还是无生命的东西,都是由生命冲动所派生的。显示世界事物的千差万别只不过表明生命冲动派生万物的方式千差万别。在这万千的派生方式中可以区分出两种不同的类型或者说两种不同倾向。一种是生命冲动的自然运动,既他的向上喷发,他产生一切生命形式;一种是生命冲动的自然运动的逆转,即向下坠落,他产生一切无生命的物质事物。这两种倾向根本对立、互相抵制。生命冲动的向上运动总是企图克服向下坠的倾向,克服物质事物的阻碍,而生命冲动的向下坠落也必然牵制其向上的喷发。在生命冲动受坠落的物质牵制而发生“停顿”而与物质交接的地方,产生既有生命形式又有物质躯体的生物有机体。不仅如此,柏格森还把上至人的感情意志活动、下至无机物的存在,都当作生命冲动的产物。他认为那些沿着生命冲动的自然方向前进未受阻拦的生命构成了精神性的事物,例如人的意志、灵魂。而那些作为生命冲动的逆转而未获得任何生命形式的东西则构成了无机自然界,即所谓惰性的、物理的物质。柏格森一再强调生命冲动是 任意的、盲目的、偶然的发生的过程。[3] 他一再提到生命冲动的过程是一种自动创造的过程,不服从任何自然规律或理性规律。柏格森还强调,生命冲动作为一种纯粹的活动性,倾向是不可能有任何相对的静止和稳定、不可能有任何间断性的。 三、反理性主义和直觉主义 柏格森的反理性主义和直觉主义与叔本华、尼采等人是一脉相承的。他公开否认人类的理智能够认识实在,否认人们以理智的形式和理智的方法所表现和获得知识具有实在的、客观真理的意义,他公开鼓吹为了达到实在,获得真理必须依靠非理性的直觉。柏格森论证其反理性主义的基本论据是:理智的认识的任务只是为了实践的需要,而实践只能是主观的东西,不能达到实在;理智的认识形式和方法只能是静止、僵固的东西,不能达到处于不断流变中的生命冲动,从而不能达到实在。柏格森认为,立志以及以理智为基础的科学的根本特点在于它们与实践密切相关,它们是适应时间的需要而产生的,是为了解决实践所提出的问题服务的。更直接的说是为了满足人们某种实际利益服务的,因为实践所要解决的问题总是与人们的实际利益相关。在他看来,只要人们的认识服从某种实际需要、与人们的某种行动相关,那这种认识便必然知识抓住事物之适应人们的实际需要的那一面,而忽视了其他方面,从而忽视了事物类在的、本质的东西。既然理智的认识是与时间相关的,因此它们便必然抛弃事物的本质,不能达到实在。柏格森论证他的理性主义的另一主要手法是:把一切立志的认识形式都说成是绝对僵固的、静止不变的东西,把一切理智的认识方法都当作是以绝对静止的、僵固的观点来认识事物的方法。柏格森的反理性主义同他的直觉主义是密切相关的。他贬低理性是为了太高直觉。他虽然曾一再表白他并不企图根本否定和取消理智的认识,而只是指出理智不能像他所推崇的直觉一样认识实在本身。实际上他是要使理智从属于直觉。因为他认为直觉是一种最高级、最深刻的认识形式,他认为科学属于理智的领域,哲学则属于直觉的领域,哲学和科学可以而且应当统一,但只能是在知觉的基础上统一也就是使科学超出理智的界限,或者说使理智超出其本身的界限,达到与知觉融合在一起。然而无论从对象、方式以及目的来说,知觉与理智都完全不同。 四、历史影响 尽管柏格森的哲学思想当中有许多不合适宜的地方,但以他和德国的狄而泰、齐美尔等人为代表的生命哲学,是现代西方反理性主义哲学思潮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最典型的表现形式,是由叔本华 等人的反理性主义通向现代存在主义的重要桥梁,具有承前期后的作用。柏格森哲学具有广泛和深刻的影响力,他在二十世纪初期曾轰动一时,以至出现所谓“柏格森狂”,他波及到整个资产阶级的科学文化领域,包括数学、物理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部门。影响最大的则是哲学和文学艺术。柏格森哲学对工人运动也产生过很大影响,二十世 纪初在法、意等国工人运动中的无政府主义的工团主义,就曾利用了柏格森的理论。柏格森哲学还曾涉及到解放前的中国,早在五四时期,柏格森哲学就成了当时中国资产阶级哲学当中最有影响的哲学之一。 参考文献: [1]柏格森.《创造进化论》.1928英文版,第257、261页. [2]柏格森.《形而上学导论》.商务印书馆,1963,第4页. [3]全增嘏.《西方哲学史、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第533页. On the Philosophy of Life From Henri Bergson and Ethic Means Abstract: Just as many of contemporary western philosopher, Bergson try to make his philosophy to surpass Materialism and Idealism that are two contrary philosophies. The methods he used to inquire into the world are not the concept, the analysis and the reason method, but unreasonable and intuitive methods. Key words : henri Bergson; intuition; philosophy of life 作者简介:刁新强,男(1978—),河南信阳人,西南大学政法学院2004级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应用伦理研究。收稿日期:2006-5-14

尼采的生命哲学

尼采的死亡哲学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导读讨论稿 有言称“哲学是对死亡的联系”。的确,死亡对于人类来说是个永恒的谜,人类对于死亡的思索也是永无止境的,生与死更是古今中外哲学家们苦思冥想、孜孜不倦探索的哲学话题。死亡哲学的内容固然千头万绪,且见仁见智,但无论如何,死亡的意义或价值问题都是它的一个基本的或轴心的问题。而所谓死亡的意义或价值问题,说透了就是一个赋予有限人生以永恒(或无限)的意义或价值问题,因而归根到底是一个人生的意义或价值问题。 1.珍爱、敬仰生命 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第一卷中对死亡的说教者一节中,死亡的说教者说到“世上充满了多余的人,生命被这些过多的多数人糟蹋了,但愿用‘永生’之说把他们从此生中骗走。”尼采将死亡的永生论者、厌世者、看破红尘者、多愁善感者、禁欲者、虚无主义者都是死亡说教者的别称。 “在死亡的说教者中间,有些是灵魂的痨病患者:他们刚刚诞生,就已经开始死亡,渴望倦怠和断念的教义”。死亡的说教者有这么7种类型——内藏淫乐或自加撕裂的猛兽的可怕者,灵魂的痨瘵者,认为“人生只是苦恼”者,认为“肉欲是罪恶”者,认为“生育是苦事”者,认为“同情是需要”者,爱劳苦、紧急、新鲜、陌生者。从查拉图斯特拉对于死亡说教者的批判中我们可以得知尼采是一个重视生命者,他抨击基督徒宣扬的将全部希望寄予“来世的生活”。尼采认为虽然死亡不可避免,但是对于生命决不能怀有轻视的态度,相反,我们要尊重、珍爱和敬仰生命。 2自由的死和成就之死 什么是“自由的死”或死的自由呢?尼采回答说,这就是“当我愿意死,死就来到”。那么,究竟我在什么时候愿意死呢?自然是“在适当的时候死去”。在《查》中,查拉图斯特拉教导人们要在最恰当的时候死亡。然而究竟在什么时候死才死得其时呢?于是尼采提出了“成就之死”的问题。成就之死就是一个人在通过自己的创造性活动赋予自己、人类和大地以新的意义之后死去。这样的死是光荣的,是美丽的,值得庆祝的。尼采认为人生的轨迹是先上升后下降的,死得其时也就是在我们人生轨迹的巅峰时刻死去,这样的死亡才死而无憾,这样的死亡才是死亡的真正意义所在。 查拉图斯特拉呼喊着:“我希望有宣传速死的说教者来临”,尼采认为最卑劣的人就是在没有创造能力时苟延残喘的人。因此,人们应该不惜任何代价追求个体价值之实现,而不能如蝼蚁苟且偷生。这与尼采对于生命的珍视并不矛盾,虽然尼采认为不能苟活于世,但是并不代表我们不需珍视生命,只是生命之美在于生命的创造力,在于生命的内在力量,当我们不断超越自我,创造价值时,我们的生命便会绽放出绚烂之花;但如果我们如行尸走肉般苟活于世,生命的意义也就不复存在,生命便黯淡无华,甚至走向腐朽。因此我们在敬仰生命的同时,更应在创造中生成和超越,使生命价值走向更高更完美的境界。 人类虽然不能“战胜”死亡,但是人们仍然可以通过劳作、游戏和创造,获得自足的幸福。尼采憧憬着自由的死去,他以查拉斯图拉的口吻说道:“当你们死,你们的精神和道德当辉灿着如落霞之环照耀着世界”。 因而,所谓“成就之死”实际上讲的是“成就之生”,所谓“失败之死”,实际上讲的是“失败之生”。尼采认为,许多人的生和死都是失败的,因为他们毫无创造精神和进取精神,结果,少年斑白,精神先老,虽生犹死。这些人是死得太晚了。“生者何其多, 悬挂在枝头何其久长。但愿来一次风基, 将一切腐物和被虫蛀之物从枝头抖落。”而强者的死是荣誉—“颇有建树的人死了, 他胜果系早, 被心怀希望和期许的人们包围着。如此死去也罢, 乃是

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对现代教育的意义

存档日期:存档编号: 浅析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对现代教育的意义 [摘要]柏格森是20世纪初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他的生命哲学思想值得我们梳理和思考。他的哲学思想包括生命的冲动、绵延、直觉等,而这些思想对现代的教育具有重要积极意义。 [关键词]生命哲学,现代教育,意义 亨利·柏格森是法国著名的哲学家,也是生命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他的生命哲学思想关注自我主观的、非理性的心理体验,鼓励人们用直觉去感受渗透着生命本质的绵延。所以,认识和了解柏格森的哲学思想对当前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发展有着一定的启示作用。 一、柏格森生命哲学思想的形成背景 (一)时代背景 在柏格森生活的时代中,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人的内心世界以及精神生活的空虚。因此,柏格森呼吁哲学家们应该承担起拯救生命于困境和危机的责任。他认为哲学是非常真实而普遍的人类冲动的一种反映,哲学应该满足个人的需要并服务于社会。 (二)思想基础 (1)早期生命哲学思想的影响。 希勒发展了康德的“美是感性与理性钱桥梁”的思想,并以“形式冲动”来统率“感性冲动”,认为审美者仅仅通过形式化的游戏冲动,就能够获得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理性认识,将感性直观引入哲学中,开辟了以感性生命为对象的哲学。叔本华和尼采是最早以现实与感性的人作为哲学的出发点,以“生命”为核心建立哲学体系的哲学家,他们都把“生命意志”看作世界的本源,试图从感性的现实生命而不是从理性地抽象生命出发,去解释整个世界。狄尔泰认为要把握生命现象,不能依靠传统的理性主意方式,而是通过感性体验生命。 (2)进化论的影响。 达尔文《物种起源》一书影响很大,柏格森也受到进化论额影响。柏格森从不同的角度对达尔文的理论做出了自己的独特反应。他首认为,无论在日常生活还是科学研究中,我们分析心灵主要是一种生命的实用器官,其兴趣不在于真实

柏格森生命哲学

一、生命哲学概述 1、生命哲学的基本特征 生命哲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上半时期在德、法等国流行的一种具有非理性主义特征的哲学思潮。 它把揭示人生命的性质和意义作为全部哲学研究的出发点,进而推及人的存在以及全部的认识和实践。 换言之,就是说由对生命的揭示而推及对整个世界的揭示。 第一,生命被生命哲学家赋予了本体论意义。生命在这里不再是自然科学所研究的物质性存在,生命是一种富于创造性的可以自由释放的能量,世界就是一个具有活力、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生命存在;生命就是主体对自己存在的体验、领悟,也就是心灵的内在冲动、活动和过程; 第二,生命哲学提供了不同于传统哲学的世界观。传统哲学的关注点是世界的本质和本体,在那样的观点之下,世界是孤寂的、静止的和分裂的,哲学所探索的是世界的精神或者物质本原;生命哲学认为世界是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整体,世界是生命的自由创造,是一个人化的和有价值的世界。 第三,生命哲学强调生命和激情对理性和经验的超越作用。生命哲学所反对的理性是以机械论为基础的理性,反对对生命和世界做机械的分割,而认为生命和世界都是连续不可分的整体,都是有激情的蓬勃发展的绵延的存在。 2、生命哲学的历史背景和思想渊源 生命哲学的研究思潮最早出现于19世纪末,当时的西方世界科学和文化的发展开始出现一系列重要变更,对生命现象的研究就成了当时人们关注的一个核心话题。 科学方面的变更主要表现在近代生物科学的产生,它促使人们对生命现象有了新的认识,并进行着新的探索。 文化方面主要表现为以德国为中心的浪漫主义运动,它发扬和突出了西方思想中强调生命和激情的传统,超越了近代以来的在形而上学阴影之下的理性的界限。 3、生命哲学的发展 生命哲学的流传主要是在德法两国。 德国的生命哲学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哲学家狄尔泰、齐美尔等 。他们主要是从对生命意义的揭示出发,来探讨精神生活、文 化——历史和价值问题,并且把这种探讨作为全部哲学的核心。 与德国生命哲学思考同时,法国也出现了类似的思潮。法国的 集大成者是柏格森,他的生命哲学对西方世界产生了很大影响, 不仅德国以及周边的很多生命哲学家都深受其影响,而且,后来 的英美实用主义以及其他的例如天主教现代派等都深受其影响。 二、柏格森其人及其代表作 1、生平和作品 柏格森(1859—1941)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叶法国哲学界中影响最大的哲学家。柏格森出身于一个音乐家之家,年就读于巴黎高等师范,毕业后一度在中学任教,后来任法兰西学院教授,在此期间,他的讲课引起了巨大轰动巴黎上流社会的一些人物也前去听讲。1914年被评为法国科学院院士,1928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主要著作有《时间与自由意志》《物质与记忆》《笑的研究》《形而上学导论》《创造进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及其当代价值

知识词典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及其当代价值 没有关于本体论的理论,就没有哲学 哲学中的本体论问题,学术界争议颇多,其中既有关于译名的争论,也有关于本体论自身的争论。我认为,我们不应该拘泥于本体的词义学考证,也不能因为各种唯心主义的、神学的,以及旧唯物主义形而上的本体论而否认它在哲学中的地位。哲学中本体论存在依据的最深层的根源不是人的哲学思辨,我们不能依据某些错误的本体论观点而对本体论作为哲学问题采取拒斥态度。本体论问题存在的必然性和必要性是人的实在处境和生存需要。人生活在世界之中。人是生活于世界中的人,人面对的是人的世界。人的生存依赖世界,人必须了解世界和改造世界。作为不同于具体自然科学的哲学学说不能无视这个最根本的事实。对客观世界的具体把握是实证科学,而对包括人自身在内的世界的总体性把握是哲学。世界如何(它的本质和状态)?属于本体论问题;世界如何认识(认识世界的途径、方法和规律)?属认识论问题;世界的意义(应该如何)?属于价值论问题;如此等等。任何一个够得上称为哲学问题的问题都必然直接或间接地与世界客观实在性问题相关联。在哲学史上哲学领域不断分化又不断扩大,新的问题会不断出现。但无论怎样变化,对世界自身的认识始终是它的基础部分。本体论问题并不能涵盖全部哲学,但本体论问题的解决方式,对一个哲学体系具有基础性的决定性意义。 世界是惟一的,但关于世界存在的本体论学说却是多样的。我们可以不同意本体理论中的思辨形而上学学说,不同意柏拉图、黑格尔的理念论和绝对观念论,不同意生命哲学、唯意志主义哲学以及各种非理性主义的本体论学说,但我们不能反对本体论问题。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变革归结为对本体论问题的抛弃。其实即使是拒斥本体论的哲学仍然是以拒斥的形式包含着一种对世界实在性的看法。尽管自古至今,各种各样的本体论学说都是为自己的哲学体系寻求基石,主张各异,但从根本上说它的核心始终离不开人类面对的世界即存在,问题只是它以什么样的哲学观点对存在进行诠释。 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的立足点不是为了构造哲学体系,也不是寻找所谓安身立命的依据,而是建立既能认识世界又能改造世界的不同于以往的哲学。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的可能性、必要性和客观基础,都是以对世界的本质和人与世界关系的科学理解为依据的。离开世界本身争论世界观问题,以及争论所有的哲学问题都无异于民间笑话中瞎子争匾,自说自话。 本体论问题并不单纯局限于世界的本性问题,它关系到认识领域、实践领域、生活领域中的种种问题。实践是对象化的活动,对象化的活动必须有对象,而对实践的看法取决于对实践对象的看法。康德的实践理性、黑格尔的实践观念,虽然都强调实践但并不改变它的唯心主义本性,因为它对世界的看法是唯心主义的或者是二元论的。认识是对象化的知识,它必须有对象才可能有认识。因而认识论的性质取决于本体论的性质;唯理论与经验论都各有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之分,这并不取决于理性与经验自身,而是取决于它的本体论前提。马克思主义也强调哲学必须从天上降到地上,反对德国的思辨哲学;但马克思主义的生活世界、现实世界或者象他们所说的实际生活都是以自然界优先地位为前提的人的现实生活世界,即在人与自然关系基础上发生的包括经济生活、政治生活与思想生活在内的人的实际生活过程。它既有主客体关系又有以物为中介的人与人的关系。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而实践就

论柏格森直觉主义对梁漱溟哲学的影响

论柏格森直觉主义对梁漱溟哲学的影响 论文导读:柏格森哲学不仅在西方世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中对梁漱溟的影响最大。本文试图简要评介柏格森直觉主义。柏格森哲学,论柏格森直觉主义对梁漱溟哲学的影响。关键词:直觉主义,柏格森哲学,梁漱溟 柏格森哲学不仅在西方世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且还渗透到了远在东方的中国现代新儒家的思想中。柏格森生命哲学大约是在辛亥革命后期传入我国,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得到广泛的传播,与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一道,成为对现代中国思想文化界影响最大的西方资产阶级哲学思潮。中国对柏格森的研究随着1920年《民铎》杂志出版柏格森专号而达到高潮,当时中国的不少的思想家,尤其是新儒家学者都在不同程度上接受过柏格森哲学的影响,其中对梁漱溟的影响最大,柏格森生命哲学成为梁漱溟哲学思想的主要来源之一。本文试图简要评介柏格森直觉主义,并分析其对梁漱溟哲学的影响及二者的异同。 一、柏格森直觉主义的基本内容 柏格森在《创造进化论》中说,直觉是一种本能。他给直觉下过几个定义,其中一个是:“所谓直觉,就是一种理智的交融,这种交融使人们自己置身于对象之内,以便与其中独特的,从而无法表达的东西相符合”。[1]综合柏格森对直觉的相关论述,可以把他关于直觉的思想归结为以下几个要点: 第一,直觉是理智的交融。柏格森以小说为例说明这一点。他说:“作家可以给他的主人的性格加上各种各样的特征,可以任其所好地描绘

主人的言行举止。但是,如果我有一刹那能使自己与主人本身同一起来,我就会体验到一种单纯而不可分割的感受,这种感受是与作家的上述这一切描绘不等值的。……这个人物是我一下子整个地把握到的。”[1]实际上,柏格森说的那“入戏”的过程就是直觉过程。就是说,认识者用心灵去感知对象的内在本质。对象若是认识者自己(深层意识或人格),直觉就是内省;对象若是外物(包括宇宙整体),直觉就是体会或体验。直觉是心灵直接接触,把握对象的内在本质。 第二,直觉不使用僵固的、现成的概念,不使用符号。柏格森认为直觉“是一种单纯而不可分割的感受”,他说,把握小说中主人公自身的过程就是直觉的过程,所把握到的东西就是生命的纯绵延,这种东西不是从外部可以感知的。语言、概念、逻辑线索等等,把人物的符号交代给你,而直觉则使你切身感受到符号下面涌动的真实生命。因此,要把握的真正实在是符号所不能给予的,而且直觉的对象是绝对的变易、纯粹的绵延,直觉的结果是与此相一致的一种独特的经验,所有这些也不可能用任何现成的,不变的概念、符号表达出来。 第三,直觉产生于本能。柏格森认为直觉产生于本能,本能中蕴含着走向直觉的基本要素,直觉从本能那里承袭的东西是生命的本性、有机性、内在性、以及对自身的共鸣,本能从来没有脱离生命。因此,他完全有可能揭示生命的奥秘。柏格森指出,“本能是在生命形态的基础上铸成的。如果说智力是用机械的方式对待一切事物,那么本能则是用有机的方式对待事物。假如沉眠于本能中的意识觉醒了,假如本能能够激起认识,而不是被怠懈为行动,假如我们能够向本能提问,

生命哲学名言

生命哲学名言 1、一个伟大的灵魂,会强化思想和生命。——爱默生 2、在我们所具有的一切缺点中,最为粗鲁的乃是轻视我们的存有。 3、我们只有献出生命,才能得到生命。——泰戈尔 4、得其志,虽死犹生,不得其志,虽生犹死。 5、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郭小川 6、珍惜生命就要珍惜今天。——谚语相关于生命的名言警句 7、生命不等于是呼吸,生命是活动。——卢梭 8、人生的价值,即以其人对于当代所做的工作为尺度。——徐玮 生命 9、做人也要像蜡烛一样,在有限的一生中发一分热,发一份光, 给人以温暖,给人以光明。——肖楚女 10、人生有两出悲剧:一是万念俱灰,另一是踌躇满志。 11、我们的生命是天赋的,我们惟有献出生命,才能得到生命。 12、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列夫·托尔斯泰 13、生命是珍贵之物,死是的罪恶。 14、生命是一条艰险的狭谷,只有勇敢的人才能通过。——米歇 潘 15、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16、生命是单程路,不论你怎样转变抹用,都不会走回头,你一 旦明白和接受这个点。人生就简单得多了。

17、我们的生命是三月的天气,能够在一小时内又狂暴又平静。——爱默生 18、生命是单程路,不论你怎样转变抹用,都不会走回头,你一 旦明白和接受这个点。人生就简单得多了。 19、有生命,那里便有希望。 20、鱼生于水,死于水;草木生于土,死于土;人生于道,死于道。 21、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 青年好范畴。——吴玉章 22、生命是单程路,不论你怎样转变抹用,都不会走回头,你一 旦明白和接受这个点。人生就简单得多了。 23、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 者也。 24、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了解生命而且热爱生命的人。——罗曼·罗兰 25、人生如一本书,愚蠢者草草翻过,聪明人细细阅读。为何如此?因为他们只能读它一次。——保罗 26、人生不是一支短短的蜡烛,而是一支由我们暂时拿着的火炬。 27、生命的意义是在于活得充实,而不是在于活得长久。 28、在我们所具有的一切缺点中,最为粗鲁的乃是轻视我们的存有。 29、人为某事而诞生,并不是为无所事事而诞生。——武者小路 实笃 30、尊重生命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的生命,是生命进程中的伴随物,也是心理健康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