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入口控制(门禁)系统测试记录(二)
安全防范系统检测要求

安全防范系统检测要求1、安全防范系统的系统检测应由国家或行业授权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并出具检测报告,检测内容、合格判据应执行国家公共安全行业的相关标准。
2、安全防范系统检测应依据工程合同技术文件、施工图设计文件、工程设计变更说明和洽商记录、产品的技术文件进行。
3、安全防范系统进行系统检测时应提供:1)设备材料进场检验记录;2)隐蔽工程和过程检查验收记录;3)工程安装质量和观感质量验收记录;4)设备及系统自检测记录;5)系统试运行记录。
4、安全防范系统综合防范功能检测应包括:1)防范范围、重点防范部位和要害部门的设防情况、防范功能,以及安防设备的运行是否达到设计要求,有无防范盲区;2)各种防范子系统之间的联动是否达到设计要求;3)监控中心系统记录(包括监控的图像记录和报警记录)的质量和保存时间是否达到设计要求;4)安全防范系统与其他系统进行系统集成时,应按本规范第3.2.7条的规定检查系统的接口、通讯功能和传输的信息等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5、视频安防监控系统的检测:1)检测内容:①系统功能检测:云台转动,镜头、光圈的调节,调焦、变倍,图像切换,防护罩功能的检测;②图像质量检测:在摄像机的标准照度下进行图像的清晰度及抗干扰能力的检测;检测方法:按本规范相关规定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价,主观评价应不低于4分;抗干扰能力按《安防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要求》进行检测;③系统整体功能检测:功能检测应包括视频安防监控系统的监控范围、现场设备的接入率及完好率;矩阵监控主机的切换、控制、编程、巡检、记录等功能;对数字视频录像式监控系统还应检查主机死机记录、图像显示和记录速度、图像质量、对前端设备的控制功能以及通讯接口功能、远端联网功能等;对数字硬盘录像监控系统除检测其记录速度外,还应检测记录的检索、回放等功能;④系统联动功能检测:联动功能检测应包括与出入口管理系统、入侵报警系统、巡更管理系统、停车场(库)管理系统等的联动控制功能;⑤视频安防监控系统的图像记录保存时间应满足管理要求。
070804_出入口控制(门禁)系统分项工程质量检测记录表

编号: 单位(子单位)工程名称 分项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施工执行标准名称及编号 分包单位 检测项目(主控项目) (执行本规范第8.5节的规定) 识别灵敏度 1 识别器功能 识别速度 误识率/拒识率 防破坏功能 独立工作功能、工作准 确性 响应时间 指令开、关锁功能 2 控制器功能 强行通行报警功能 信息存储功能 防破坏功能 后备电源自动投入功能 对控制器的控制功能 信息传输功能 3 系统控制功能 通行情况实时监控功能 强行通行报警功能 设备 运行 完好率/接入率 运行情况 分包项目经理 检测记录 备 注 出入口控制(门禁)系统 子分部工程 检测部位 项目经理 070804 安全防范系统
系统软件的管理功能 图形化界面 4 系统管理软件 电子地图 数据记录 安全性 5 6 系统联动功能 数据存储记签字 (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 日期
检测机构负责人签字
日期 郑州市工程质量监督站监制
出入口管理系统(简称门禁系统)

出入口管理系统(简称门禁系统)出入口管理系统(简称门禁系统)具有对门户出入控制、实时监控、紧急报警等多种功能,它将时刻自动记录人员的出入情况,限制内部人员的出入区域,出入时间,保护机房设备的使用安全,带有寻更及防入侵报警功能。
用户通过不同权限的授权门禁卡进入不同的区域。
规范内部员工出入,杜绝外来人员随意进出,既方便了内部管理,又增强了内部的保安,从而为用户提供一个高效和具经济效益的工作环境。
作为一个现代化的机房,为了保证机房内部的设备安全及数据保密,应在机房内及重要辅助房间入口应设计了门禁管制设备,通过该系统控制机房区人员流向与安全。
1、基本组成部分门禁系统由门禁控制器、感应读卡器(本次选用指纹识别仪)、通讯转换器、管理软件组成。
指纹识别仪:通过指纹识别感应原理,识别指纹。
门禁控制器:存储感应卡权限和刷卡记录,并中央处理所有读卡器上传信号,负责和计算机通讯和其他数据存储器协调,配合管理软件的智能处理中心。
电锁:电动执行机构。
通讯转换器:对所有数据存储器进行联网和远距离通讯。
管理软件:通过电脑对所有单元进行中央管理和监控,进行相应的时钟、授权、统计管理工作。
(本次集成至大楼门禁系统,不在本次范围内)电源:提供系统运作电源和电锁的执行结构的电源供应。
2、人员进出形式单向感应式(指纹识别仪+控制器+出门按钮+电锁)使用者在门外出示经过授权的指纹,经读卡器识别确认身份后,控制器驱动打开电锁放行,并记录进门时间。
使用者离开所控房间时,在门内同样要出示经过授权的感应卡,经读卡器识别确认身份后,控制器驱动打开电锁放行,并记录出门时间。
适用于安全级别较高的环境,不但可以有效地防止外来人员的非法进入,而且可以查询最后一个离开的人和时间,便于特定时期(例如失窃时)落实责任提供证据。
本次机房设计按照此模式设计。
3、门禁设计3.1、门禁分区设计本次包含三层的信息通信机房和二十三层的会议电视机房内的门禁系统在公网接入机房、信息通信机房、信息UPS机房、会议电视机房、会议电视UPS机房各配置进出门指纹识别出入管理系统;本次配置的门禁控制器统一接入至原有大楼门禁管理系统内。
出入口控制(门禁)系统检验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第8.2.5条
安全防范系统安装及施工自检测试完成后,经 建设方同意可投入系统试运行;试运行周期 期应不少于1个月;试运行时应及时完成试运 行记录
第8.2.6条
监理(建设) 单位验收记
录
专业工长(施工员)(签名)
专业承包安装单位 检查评定结果
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签名):
监理(建设)单位 验收结论
专业监理工程师(签名): (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签名):
施工班组长(签名) 年月日 年月日
出入口控制(门禁)系统检验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三)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339—2003的检查项目
施工单位检查评定记录
5.控制柜(箱、台)等的安装质量检验应按 GB 50303第6章有关规定执行
第8.2.4条ຫໍສະໝຸດ 采用逐点测试的形式对下列设备(部件、单元) 的电气性能和功能进行自检
工 程 (1)各类探测器 实 施 (2)各类控制器 及 质 (3)各类执行器 量 控 制
表C01-0804_出入口控制(门禁)系统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

分包项目经理 检查评定记录
备注
准确性
1
控制器独立工 作时
实时性
信息存储
2
系统主机接入 控制器工作情况
时
信息传输功能
准确性
3 备用电源自动 实时性
信息的存储和恢复
4 系统报警功能 非法强行入侵报警
接入率 5 现场设备状态
完好率
6
出入口管理系 软件功能
出入口控制(门禁)系统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
编号: 表C.0.1-0804
单位(子单位)工程名称 分项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出入口控制(门禁)系统
子分部工程
安全防范系统
验收部位
智能建筑及表C010804_出入口控制(门
项目经理
施工执行标准名称及编号
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339-2003
分包单位
监理工程师签字
(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
日期
年月日
检测机构负责人签字
日期
年月日
统
数据存储记录
实时性
7 系统性能要求 稳定性
图形化界面
பைடு நூலகம்
分级授权 8 系统安全性
操作信息记录
需求一致性 9 软件综合评审 文档资文档资料标准化料
标准化
10 联动功能 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检测意见:
控制器抽检数量不低 于20%且不少于3 台,合格率100%为 合格;各项系统功能 和软件功能全部检 测,功能符合设计要 求时为合格,合格率 100%时系统检测合 格
出入口控制系统考试题 2

出入口控制系统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在现行国家标准GB50348-2004《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中将出入口控制系统定义为:利用( D )对出入口目标进行识别并控制出入口执行机构启闭的电子系统或网络。
A、自定义符识别B、模式识别技术C、自定义符识别或模式识别技术D、自定义符识别或/和模式识别技术2、出入口管理涵盖着门禁、停车(库)场、楼宇(可视)对讲等业务领域,是(C )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A、人防B、技防C、安全防范D、安全管理3、出入口控制系统的组成可以归纳为:中央管理、( A )、控制、执行等四大部分。
A、识读B、识别C、读卡D、辨认4、有关智能感应卡的国际标准(ISO/IEC 14443)和RFID标准(ISO/IEC 15693)已将(C )作为标准工作频率。
A、125kHzB、134.5kHzC、13.56MHzD、915MHz5、为保证系统在突然断电、掉电时,系统能正常工作,系统的控制部分应内置后备电源或电池,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主电源故障后,电池应维持一定时间的数据保存时间,门禁系统还需保证不少于( C )小时的正常操作。
A、4B、6C、8D、106、电动栏杆机属于执行部件中的( D )。
A、闭锁设备B、解锁设备C、阻挡设备D、出入准许指示装备7、总线式门禁管理系统:门禁控制器采用( B )与管理计算机进行通讯。
A、TCP/IP协议B、RS-422/485通讯协议C、无线网络协议D、有线网络协议8、基于人工刷卡的识别方式通常采用低频射频卡,识别距离约为( B )公分。
A、10B、1-10C、20D、1-209、停车库(场)管理系统是一个以( C )为车辆出入停车库(场)凭证、用计算机对车辆停车计时收费、车位检索、安全防范等进行全方位智能管理的系统。
A、接触式IC 卡B、接触式ID卡C、非接触式IC卡D、非接触式ID卡10、停车库(场)管理系统基于人工刷卡的识别方式通常采用(B ),最小识别距离约为50公分。
访客对讲系统测试记录

访客对讲系统测试记录
测试记录:
日期:2024年5月10日
测试人员:XXX
测试目标:
1.测试访客对讲系统的语音通话功能。
2.测试访客对讲系统的视频传输功能。
3.测试访客对讲系统的门禁控制功能。
测试步骤:
1.打开访客对讲系统的电源。
3.观察是否成功接通,测试语音通话功能。
4.按下设备上的视频通话按钮,测试视频传输功能。
5.测试门禁控制功能,输入正确的密码并观察门禁是否打开。
测试结果:
1.语音通话功能正常,通话清晰,双方可以正常交流。
2.视频传输功能正常,画面清晰,无显著延迟。
3.门禁控制功能正常,输入正确的密码后门禁迅速打开。
存在问题:
1.在测试视频传输功能时,部分画面出现了一些画面卡顿的情况,需
要进一步优化。
改进措施:
1.与技术团队沟通,对视频传输功能进行优化。
测试总结:
通过本次测试,访客对讲系统的语音通话功能、视频传输功能和门禁
控制功能都表现良好,基本满足了用户需求。
但仍存在部分问题需要解决,以提升系统的稳定性和用户体验。
在后续的开发和测试中,我们将持续关
注并改进这些问题,并及时与用户沟通,解决用户反馈的其他问题。
出入口控制(门禁)系统检测方案

出入口控制(门禁)系统检测方案1 检测方案目的为确保出入口控制(门禁)系统检测符合国家标准《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339-2013规定,制定此检测方案。
2 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出入口控制(门禁)系统中对系统前端设备、系统监控功能、系统管理软件功能、通行数据记录和依据设计要求的系统联动功能的检测。
3 编制依据CECS 182:2005《智能建筑工程检测规程》GB 50339-2013《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4 使用设备系统检查5 试验方法5.1 岀人口控制系统的前端设备(各类读卡器、识别器、控制器、电锁等)抽检的数量不应低于各类设备总数的20%,且不少于3台I数量少于3台时,应全数检测。
系统功能、软件功能和数据记录等应全数检测。
检测结果符合设计要求为合格,被检设备的合格率应为100%。
5.2 系统前端设备检测应符合下列要求:5.2.1 识别器对有效卡的识别应给出放行信号;5.2.2 识别器对无效卡、无效时段、无效时限应拒绝放行,并应符合设计要求;5.2.3 识别器对误闯通行向监控中心的报警功能,监控中心应有误闯记录;5.2.4 识别器的“误识”和“拒识”情况;5.2.5 识别器的防破坏功能应符合设计要求;5.2.6 识别器的识别速度应符合设计要求;5.2.7 非接触式识别器的识别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5.2.8 生物特征识别器的识别速度、识别距离、“误识率“和“拒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5.2.9 电锁开锁功能和在断电情况下手动开锁功能应符合设计要求。
5.3 系统监控功能检测应包括下列内容:5.3.1 管理计算机与现场控制器的信息传输;5.3.2 对人员通行情况的实时监控功能;5.3.3 系统对非法强行入侵、误闯时的报警功能;5.3.4 管理计算机对控制器开锁或闭锁操作;5.3.5 在管理中心对现场的控制器进行授权、取消授权、时间区设定、报警布/撤防等操作;5.3.6 对控制器通信回路的自动检测功能,当通信线路故障时,系统给出报警信号;5.3.7 主/备电源自动切换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