氰氟草酯工艺研究

合集下载

25%氰氟草酯水乳剂的研制

25%氰氟草酯水乳剂的研制

25%氰氟草酯水乳剂的研制摘要:对25%氰氟草酯水乳剂进行的配方研制,通过对表面活性剂、增效剂和有机溶剂的选择,确定出最佳配方,对其进行的冷贮、常温和热贮稳定性检测,制剂的各项质量指标达到水乳剂要求。

关键词:氰氟草酯;水乳剂;检测;配方;文章编号:1674-3520(2015)-12-00-01一、前言随着人们对环境的认识越来越深,农药水基化剂型发展越来越受关注,水乳剂是水基化剂型重要发展方向,本文是笔者对氰氟草酯水乳剂[1]的试验介绍。

二、材料和方法(一)材料氰氟草酯原药(南京耐瑟斯化工有限公司;含量≥95%);S-85(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AEO-9(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7(脂肪醇聚氧乙烯醚),EL-105(蓖麻油聚氧乙烯醚),NP-10-P(磷酸酯),JP-20(江苏钟山化工有限公司),Tersperse2208(亨斯迈化学品有限公司),SK-355(星飞化工有限公司),SK-551(星飞化工有限公司),601#[2](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MF-35(美丰农化有限公司);非离子增效剂3710(北京格林泰姆科技有限公司),Terwet1118(亨斯迈化学品有限公司),有机硅408(市场购买);三乙醇胺(邢台蓝星助剂厂);丙三醇(市场购买);DF-150(百合化学),DF-204(百合化学),BL-100(苏州百斯盾化学有限公司),消泡剂883(百合化学),消泡剂886(百合化学),消泡剂AF(上海汇平化工);四氯乙烯(上海新天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四甲苯(浙江森太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二甲苯(温州市三立化工有限公司);(二)25%氰氟草酯水乳剂制备方法按照配方中具体比例准确称取氰氟草酯原药、表面活性剂加入到有机溶剂中,混合成均匀溶液,然后将称好的去离子水、慢慢滴入油相中,边滴边搅拌,最后按配比加入防冻剂和消泡剂,混合搅拌,再进行高速剪切,对其进行检合格后,出料即可得到25%氰氟草酯水乳剂。

氰氟草酯合成路线-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氰氟草酯合成路线-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氰氟草酯合成路线-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主要是对氰氟草酯合成路线的整体介绍和概括,下面是对概述部分的一个可能的编写方案:引言概述氰氟草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它是由氰基和氟基组成的化合物,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生物活性。

因此,氰氟草酯的合成路线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本文旨在总结和阐述氰氟草酯的合成路线,并重点介绍其中的关键步骤和要点的研究进展。

通过对不同的合成方法和策略的分析和比较,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氰氟草酯的合成过程,为其大规模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在引言部分,我们将对氰氟草酯的合成路线进行简要介绍,并说明本文的目的和意义。

正文部分将详细阐述氰氟草酯合成路线的关键步骤和要点,并探讨不同合成方法的优缺点。

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对整个文章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氰氟草酯合成路线的发展方向。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系统地总结和介绍氰氟草酯的合成路线,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参考和指导。

通过本文的学习,读者将能够了解氰氟草酯合成的关键步骤和要点,掌握不同合成方法的优缺点,并为进一步的研究和开发提供思路和启示。

以上是针对概述部分的一个初步编写方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完善。

在写作过程中,可以参考相关文献和研究成果,确保文章内容准确、清晰、有条理。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包括对整篇文章的章节划分和各章节的内容概述。

在本文中,文章结构如下:1. 引言1.1 概述引言部分将对氰氟草酯合成路线的背景和重要性进行简要介绍。

可以提到氰氟草酯的应用领域、市场需求和重要性等方面的信息。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即本节,将对文章的整体结构进行介绍。

将会提到文章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以及各个部分的主要内容和目的。

1.3 目的在本节中,将明确本篇文章的目的,即介绍氰氟草酯的合成路线,包括合成路线的要点和关键步骤。

目的是让读者对该合成路线有一个整体了解,并可以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氰氟草酯工艺研究

氰氟草酯工艺研究

氰氟草酯工艺研究报告目录1 研究目的及国内外概况2 文献报道的技术路线分析3 本研究选择的工艺技术路线4 试验方法:装置(工艺流程)示意图、主要试剂及原材料物性规格等4.1 工艺流程示意图4.2 主要试剂及规格4.3 中间体物化性质5 试验结果与讨论5.1中间体S-甲基磺酰乳酸甲酯(简称甲酯)的合成5.2中间体R-2-(4-羟基苯氧基)丙酸乙酯(简称乙酯)的合成5.3中间体R-2-[4-(4-氰基-2-氟苯氧基)苯氧基]丙酸乙酯(简称丙酸乙酯)的合成5.4中间体R-2-[4-(4-氰基-2-氟苯氧基)苯氧基]丙酸(简称丙酸)的合成5.5原药氰氟草酯的合成6 三废种类及三废量7 技术经济评价在土壤中和典型的稻田水中降解迅速,故对后作安全。

主要用于防除重要的禾本科杂草。

氰氟草酯不仅对各种稗草(包括大龄稗草)高效,还可防除千金子、马唐、双穗雀稗、狗尾草、牛筋草、看麦娘等。

该品种原药已有美国陶氏益农公司(2006.02.07)及上海生农生化制品有限公司(2007.04.09)在我国进行了登记,登记作物为水稻,主要用于秧田和直播田防除重要的禾本科杂草如稗草、千金子等,使用剂量为75~105克/公顷,对莎草科和阔叶草无效。

除草剂是保证农业生产所不可缺少的物质,经测算,如果农田不除草,作物损失将达到50~70%,在发达国家,除草剂用量占农药总量的40~50%,我国近年来除草剂的使用量增长也较快,现已达到农药总量的30%多,且增长趋势很强。

我省洞庭湖区是鱼米之乡,也是杂草千金子的生成地,对水稻危害较重,氰氟草酯是一个在极低剂量即对杂草呈现很高活性和选择性的稻田芽后除草剂。

尤其对稗草、千金子、看麦娘、小康草等有卓越的效果,对稻类作物非常安全,且其具有低毒、低残留的特点。

目前氰氟草酯的制剂登记为100克/升氰氟草酯乳油。

国内氰氟草酯原药价格约150万元/吨,经我们探索试验表明,其原材料成本约为33.6万元/吨,预计生产成本为43.7万元/吨。

除草剂氰氟草酯的合成

除草剂氰氟草酯的合成
本文只测定了瑞拉洗脱流速对解吸影响结果见图2以152025mlmin菌素高产菌gao一1一gr一2对病原菌的抑制作用尚需进流速洗脱时在收集管2卜26管处提取物稀释液对靶标菌行盆栽试验进一步验证以及植物病原微生物的抑菌机理的生长有很好的抑制作用但洗脱液的流速为15mlmin的鉴定
第49卷第5期 2010年5月
2.1.3 物料比对反应的影响 实验中选择对苯二酚与3,4-二氟苯腈的不同物料比
第5期
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见图1。
张继旭,等:除草剂氰氟草酯的合成
331
甲基苯磺酰氧基)丙酸丁酯的不同物料比进行对比研究,
结果见图4。
注:1)物料比为对苯二酚与3,4-二氟苯腈的摩尔比;2)室温反应,氢氧化钾 的用量为对苯二酚的2倍,DMSO作为溶剂。
图2 路线2合成氰氟草酯手性液相分析结果
注:1) 物料比为(S)-2-(4-甲基苯磺酰氧基)丙酸丁酯与4-(4-氰基-2-氟苯氧 基)苯酚的摩尔比;2) DMF为溶剂,碳酸钾作碱,反应温度80 ℃,反应时间4 h。
图4 不同物料比对反应收率的影响
由图4可知:随着(S )-2-(4-甲基苯磺酰氧基)丙酸丁酯 用量的增加,收率逐渐提高,当其物料比为1.1∶1时,收率 达到88.2%。再增加(S )-2-(4-甲基苯磺酰氧基)丙酸丁酯 用量,收率变化不大。实验所得较佳反应物料比为1.1∶1。
摘要:对苯二酚和3,4-二氟苯腈通过选择性单醚化反应合成中间体4-(4-氰基-2-氟苯氧基)苯酚,再与(S )-2(4-甲基苯磺酰氧基)丙酸丁酯反应得到氰氟草酯,所得产物经过MS和1H NMR确证。在较佳的反应条件下,反 应总收率为82.2%,氰氟草酯的化学纯度为98.6%,ee值为98.0%。 关键词:氰氟草酯;合成;3,4-二氟苯腈;对苯二酚 中图分类号:TQ46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0413(2010)05-0329-03

【亲耕田】氰氟草酯使用技术最全资料

【亲耕田】氰氟草酯使用技术最全资料

【亲耕田】氰氟草酯使用技术最全资料使用技术(1)秧田:稗草1.5-2叶期,每公顷用10%乳油450-750毫升(每亩30-50毫升),加水450-600千克(每亩30-40千克),茎叶喷雾。

(2)直播田、移栽田和抛秧田:稗草2-4叶期,每公顷用10%乳油750-1005毫升(每亩50-67毫升),加水450-600千克(每亩30-40千克),做茎叶喷雾。

防治大龄杂草时应适当加大用药量。

注意事项(1)千金在土壤中和稻田中降解迅速,对后茬作物和水稻安全,但不宜用做土壤处理(毒土或毒肥法)。

(2)与千金混用无拮抗作用的除草剂有广灭灵、杀草丹、扫茀特、除草通、丁草胺、快杀稗、农思它、使它隆。

千金与2,4-滴丁酯、2甲4氯、磺酰脲类以及苯达松、盖草能混用时可能会有拮抗现象,可通过调节千金用量克服。

如需防除阔叶草及莎草科杂草,最好施用千金7天后再施用防阔叶杂草除草剂。

(3)施药时,土表水层小于1厘米或排干(土壤水分为饱和状态)可达最佳药效,杂草植株50%高于水面,也可达到较理想的效果。

旱育秧田或旱直播田施药时田间持水量饱和可保证杂草生长旺盛,从而保证最佳药效。

施药后24-48小时灌水,防止新杂草萌发。

干燥情况下应酌情增加用量。

(4)10%千金乳油中已含有最佳助剂,使用时不必再添加其他助剂。

(5)使用较高压力、低容量喷雾。

风险控制水稻幼苗期施药过量(每亩用量5克),可产生不同程度药害。

(1)育苗秧田:表现为心叶卷曲,叶尖变黄、变褐枯干,有时在外叶上部产生褐斑,幼苗矮小,生长停滞;(2)移栽田:表现为着药叶片的叶尖、叶缘产生漫连紫褐色斑,随后纵向蜷缩枯干,分蘖减少,根系短小。

千金子是稻田恶性杂草,3叶期前植株体小,不易被发现,3叶期后生长迅速,防除不及时对水稻产量影响较大。

野老牌稻笑10%氰氟草酯乳油能防除稻田禾本科杂草,对千金子有较好的防除效果,而且对水稻安全性高,可用于各种栽培方式的稻田,在水稻苗期至拔节期均可施用,可以作为水稻生长中后期补救性用药。

氰氟草酯生产DMF水溶液处理工艺探讨

氰氟草酯生产DMF水溶液处理工艺探讨

氰氟草酯生产DMF水溶液处理工艺探讨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了氰氟草酯生产过程中的废水处理方法。

首先对氰氟草酯合成反应釜残产生的DMF水溶液进行水质分析,发现其PH值呈酸性、含水、含DMF、含氯化钾、氟化钾等无机盐和少量副产有机物;首先采用氢氧化钠中和至中性,然后进行除盐、精馏、脱酸处理得到纯度较高的DMF和回收水,实现DMF和产生的废水套用回氰氟草酯合成,实现清洁生产。

关键字:氰氟草酯;DMF水溶液;工艺引言随着国家环保要求越来越严格,化工企业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治理污染物,实现达标排放。

目前国内外针对氰化物类化合物的废水处理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但是关于氰氟草酯生产含盐废水的处理还没有一套完整可行的方案。

因此开展本课题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概述1.2农药污染现状及危害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化学品在农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但是由于化学品自身性质以及使用方法不当等原因,导致大量的有机化合物、重金属离子及其他有害物质进入到环境之中,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其中,除草剂作为一种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其不合理或过度使用已经成为全球性的环境污染问题之一。

目前常用的除草剂主要包括酰胺类、咪唑啉酮类、三氮苯类、磺酰脲类、酚酸类等几种类型。

这些除草剂具有高效、低毒、选择性强等优点,被广泛用于玉米、大豆、水稻等农作物田间杂草防除。

然而,由于除草剂施用后难以降解,会长期残留于土壤、水体和大气中,并通过降水、径流、渗透等途径进入生态系统,最终对生态平衡和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据统计,我国每年使用的除草剂占世界总量的30%以上,其中绝大部分属于中等毒性(NOEL)以下品种。

因此,研究开发出一种高效、环保的除草剂替代产品迫在眉睫。

而氰氟草酯作为一种新型的芳氧基丙酸类除草剂,不仅具有与传统除草剂相当甚至更好的除草效果,还兼具安全、低毒、易降解等特点,备受关注。

1.2农药废水处理技术目前,国内外对于含有有机物和氮、磷等营养物质的工业废水都采用生物法进行处理。

氰氟草酯的精准使用

氰氟草酯的精准使用

氰氟草酯是芳氧苯氧丙酸类除草剂中惟一对水稻具有高度安全性的品种,和该类其他品种一样,也是内吸传导性除草剂。

由植物体的叶片和叶鞘吸收,韧皮部传导,积累于植物体的分生组织区,抵制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ase),使脂肪酸合成停止,细胞的生长分裂不能正常进行,膜系统等含脂结构破坏,最后导致植物死亡。

从氰氟草酯被吸收到杂草死亡比较缓慢,一般需要1~3周。

杂草在施药后的症状如下:四叶期的嫩芽萎缩,导致死亡。

二叶期的老叶变化极小,保持绿色。

氰氟草酯对水稻等具有优良的选择性,选择性基于不同的代谢速度,在水稻体内,氰氟草酯可被迅速降解为对乙酰辅酶A羧化酶无活性的二酸态,因而对水稻具有高度的安全性。

因其在土壤中和典型的稻田水中降解迅速,故对后茬作物安全。

主要用于防除重要的禾本科杂草。

氰氟草酯对千金子高效,对低龄稗草有一定的防效,还可防除马唐、双穗雀稗、狗尾草、牛筋草、看麦娘等。

对莎草科杂草和阔叶杂草无效。

氰氟草酯以其对水稻高度安全性和对千金子等禾本科杂草高效、低毒无残留的特点,随着水稻直播面积的不断扩大及禾本科杂草对氰氟草酯的耐药性的上升,用量逐年上升,2016年取代了五氟磺草胺霸主地位,已发展成为水稻第一大品种。

氰氟草酯在我国共有234个登记,登记含量10%、15%、20%、25%、30%、40%不等,登记剂型有乳油、水乳剂、可分散油悬浮剂、可湿性粉剂等,登记范围均为水稻直播田,登记对象大多为千金子和稗草。

氰氟草酯在我国南方及长江流域使用广泛,市场吵得火热,杂草抗性的地区使用亩剂量已经高攀到60克有效成分,效果还不尽人意,为更好使用好氰氟草酯产品,延长其生命,结合市场调查和本人实践经验,对氰氟草酯的精准使用,提出如下建议:(当然市场号称加强型的氰氟草酯除外)(1)选准剂型:由于氰氟草酯原药为白色结晶固体,比重为 1.2375(20℃),沸点363℃,熔点48~49℃,蒸气压8.8×10-9 mmHg(20℃),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中:乙腈57.3%,甲醇37.3%,丙酮60.7%,氯仿59.4%,不溶于水等物理特性,加工剂型对药效的影响差异较大,同等有效成分用量,剂型效果表现为乳油>可分散油悬浮剂>水乳剂>可湿性粉剂。

25%氰氟草酯水乳剂的研制-7页word资料

25%氰氟草酯水乳剂的研制-7页word资料

25%氰氟草酯水乳剂的研制一、前言随着人们对环境的认识越来越深,农药水基化剂型发展越来越受关注,水乳剂是水基化剂型重要发展方向,本文是笔者对氰氟草酯水乳剂[1]的试验介绍。

二、材料和方法(一)材料氰氟草酯原药(南京耐瑟斯化工有限公司;含量≥95%);S-85(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AEO-9(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7(脂肪醇聚氧乙烯醚),EL-105(蓖麻油聚氧乙烯醚),NP-10-P(磷酸酯),JP-20(江苏钟山化工有限公司),Tersperse2208(亨斯迈化学品有限公司),SK-355(星飞化工有限公司),SK-551(星飞化工有限公司),601#[2](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MF-35(美丰农化有限公司);非离子增效剂3710(北京格林泰姆科技有限公司),Terwet1118(亨斯迈化学品有限公司),有机硅408(市场购买);三乙醇胺(邢台蓝星助剂厂);丙三醇(市场购买);DF-150(百合化学),DF-204(百合化学),BL-100(苏州百斯盾化学有限公司),消泡剂883(百合化学),消泡剂886(百合化学),消泡剂AF(上海汇平化工);四氯乙烯(上海新天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四甲苯(浙江森太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二甲苯(温州市三立化工有限公司);(二)25%氰氟草酯水乳剂制备方法按照配方中具体比例准确称取氰氟草酯原药、表面活性剂加入到有机溶剂中,混合成均匀溶液,然后将称好的去离子水、慢慢滴入油相中,边滴边搅拌,最后按配比加入防冻剂和消泡剂,混合搅拌,再进行高速剪切,对其进行检合格后,出料即可得到25%氰氟草酯水乳剂。

三、25%氰氟草酯水乳剂应符合表1要求表1 25%氰氟草酯水乳剂控制项目指标项目指标氰氟草酯质量分数,% 25.0+1.5 -1.5PH值范围 5.0-8.0倾倒性倾倒后残余物,% ≤ 5.0洗涤后残余物,% ≤ 1.0乳液稳定性(稀释200倍)合格持久起泡性(1min后),mL ≤ 30低温稳定性合格热贮稳定性合格注:正常情况下,低温稳定性和热贮稳定性试验,每三个月至少进行一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
5
方法二,采用对苯二酚与 S-磺酰乳酸酯反应(R2 为甲磺酰基或对甲
苯磺酰基)。
HO CH3
+ R2 O
H
COOR1
HO
S
CH3
HO
OH
COOC2H5
R
该方法文献收率为 77.4%,光学纯度为 96% ee。但该方法中,
对苯二酚容易生成二取代杂质。
R3 O
方法三,采用
OH
与 S-磺酰乳酸酯反应
HO
除草剂是保证农业生产所不可缺少的物质,经测算,如果农田 不除草,作物损失将达到 50~70%,在发达国家,除草剂用量占农 药总量的 40~50%,我国近年来除草剂的使用量增长也较快,现已 达到农药总量的 30%多,且增长趋势很强。我省洞庭湖区是鱼米之 乡,也是杂草千金子的生成地,对水稻危害较重,氰氟草酯是一个在 极低剂量即对杂草呈现很高活性和选择性的稻田芽后除草剂。尤其对 稗草、千金子、看麦娘、小康草等有卓越的效果,对稻类作物非常安 全,且其具有低毒、低残留的特点。目前氰氟草酯的制剂登记为 100 克/升氰氟草酯乳油。国内氰氟草酯原药价格约 150 万元/吨,经我们 探索试验表明,其原材料成本约为 33.6 万元/吨,预计生产成本为 43.7 万元/吨。因此推广应用氰氟草酯将对我省及全国农作物的增产增收 将发挥重要作用,开发高效除草剂氰氟草酯将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采用 S-乳酸甲酯与甲基磺酰氯反应制得。
5.1.1 配比条件试验
采用条件:
批号
JZ-12 JZ-13 JZ-14 JZ-15 JZ-20 JZ-21 JZ-22 JZ-23 JZ-16 JZ-17
表 5.1.1 物料配比试验
L-乳酸甲酯:甲磺 酰氯:三乙胺 (mol/mol)
L-乳酸甲 酯
投料量 (mol)
CH3
HO
H
+
COOCH3
S
O
H3C S Cl O
O
H3C S O
CH3
O
H
COOCH3 S
3.2 中间体 R-2-(4-羟基苯氧基)丙酸乙酯的合成
采用 S-甲基磺酰乳酸甲酯与对苯二酚进行醚化反应
7
HO
O
CH3
CH3
+
H3C S O
H
HO
OH
O COOCH3
COOC2H5
HO
S
R
3.3 中间体 R-2-[4-(4-氰基-2-氟苯氧基)苯氧基]丙酸乙酯的合成
溶于乙醇、二氯甲烷等有机溶剂。结构式为:
CH3
HO
OH
COOC2H5
4.3.3 中间体 R-2-[4-(4-氰基-2-氟苯氧基)苯氧基]丙酸乙酯性质
白色固体,熔点:55~58℃,分子量:329,溶于乙酸乙酯、甲
醇等有机溶剂。结构式为:
N F
CH3
OH
O
COOC2H5
4.3.4 中间体 R-2-[4-(4-氰基-2-氟苯氧基)苯氧基]丙酸性质
钠水溶液中进行皂化反应
N F
CH3
N
OH
O
COOC2H5
R
3.5 原药氰氟草酯的合成
F
CH3
OH
O
COOH
R
选用适当的催化剂,使 R-2-[4-(4-氰基-2-氟苯氧基)苯氧基]丙酸
与正丁醇直接进行酯化反应:
N
F
CH3
N
O
+ H
C4H9OH
F
CH3
O CH
O
COOH
O
CO2C4H9
R
R
4 试验方法:装置(工艺流程)示意图,主要试剂及原材料物性规格
白色固体,熔点:145~146℃,分子量:301,溶于甲苯等有机
溶剂。结构式为:
N F
CH3
OH
O
COOH
11
4.3.5 原药氰氟草酯性质
纯品为白色结晶体,熔点 50℃,蒸气压为 1.2×10-6Pa(20℃),水
中溶解度为 0.7mg/l(20℃,pH7);其它溶剂中溶解度(重量%,20℃):
甲苯 47.3、丙酮 60.7;pH4 时稳定,pH7 时分解缓慢,在 pH 为 1.2
产量 (g)
含量 (%)
收率 (%)
该中间体采用 3,4-二氟苯腈与 R-2-(4-羟基苯氧基)丙酸甲酯进
行缩合反应而制得,反应式为:
CH3
N
N F
F
HO
OH
+
COOCH3
F
O
R
文献未报道收率,光学纯度为 88.7R/11.3S。
CH3 OH
COOCH3
R
2.4 中间体 R-2-[4-(4-氰基-2-氟苯氧基)苯氧基]丙酸的合成
该中间体采用在甲醇/氢氧化钾体系中皂化制得。
6
N F
CH3
N
F
OH
O
COOCH3
O
R
该方法文献收率 76%,光学纯度 88.5R/11.5S。
CH3 OH
COOH
R
2.5 原药氰氟草酯的合成
文献报道的合成方法是,将 R-2-[4-(4-氰基-2-氟苯氧基)苯氧基]
丙酸在甲苯中与氯化亚砜进行酰化,然后于四氯化碳中用吡啶做缚酸
剂与正丁醇酯化。
N N

4.1 工艺流程示意图
4.1.1 中间体 S-甲基磺酰乳酸甲酯
8
甲磺酰氯
乳酸甲酯、二氯甲烷、三乙胺
磺磺酰酰化化反反应应
水 水洗
二氯甲烷
相分离
蒸馏
4.1.2 中间体 R-2-(4-羟基苯氧基)丙酸乙酯
甲酯
对苯二酚、乙醇
废水 S-甲基磺酰乳酸甲酯 硫酸
氢氧化钠
成盐反应
减压脱水

醚化反应
氢氧化钠
酸化
酯化
采用 3,4-二氟苯腈与 R-2-(4-羟基苯氧基)丙酸乙酯进行缩合反
应制得,反应式如下:
CH3
N
HO
OH
+
COOC2H5
R
N F
F
F
CH3
OH
O
COOC2H5
R
3.4 中间体 R-2-[4-(4-氰基-2-氟苯氧基)苯氧基]丙酸的合成
将 R-2-[4-(4-氰基-2-氟苯氧基)苯氧基]丙酸乙酯在稀的氢氧化
F O
F O
CH3
N
+ O H
SO2CI
COOH
R
CH3
N
O
+ H
C4H9OH
COOCl
R
F
CH3
OH
O
COOCl
R
F
CH3
O CH
O
CO2C4H9
R
该方法所产氰氟草酯原药的化学纯度为 99%,未报道收率及光
学纯度。
3 本研究选择的工艺技术路线
3.1 S-甲基磺酰乳酸甲酯的合成
采用 L-乳酸甲酯(S 构型)与甲磺酰氯进行磺酰化反应
废水
4.1.4 中间体 R-2-[4-(4-氰基-2-氟苯氧基)苯氧基]丙酸
丙酸乙酯
乙酸乙酯
甲苯
氢氧化钠 皂化
中和
萃取
脱溶
结晶
过滤
盐酸
废水
乙酸乙酯
甲苯
干燥
R-2-[4-(4-氰基-2-氟苯氧基)苯氧基]丙酸 9
4.1.5 原药氰氟草酯
丙酸
苯、催化剂
酯化
水洗
脱溶
产品
4.2 主要试剂及规格
名称 L-乳酸甲酯 甲磺酰氯 三乙胺 氢氧化钠 对苯二酚 苯 甲苯 二氯甲烷 乙醇 盐酸 硫酸 乙酸乙酯 3,4-二氟苯腈 碳酸钾 正丁醇 催化剂 二甲基亚砜
产生毒害。
氰氟草酯是芳氧苯氧丙酸类除草剂中唯一对水稻(移栽和直播)
具有高度安全性的品种,对水稻等具有优良的选择性,选择性基于不
同的代谢速度。在水稻体内,氰氟草酯可被迅速降解为对乙酰辅酶 A
羧化酶无活性的二酸态,因而对水稻具有高度的安全性。因其在土壤
中和典型的稻田水中降解迅速,故对后作安全。主要用于防除重要的
O
O
H3C S O
CH3
O H
COOR1 S
其中 R1 为甲基或乙基
A 法与 B 法的收率没有大的区别,都可达 95%以上;缚酸剂为
三乙胺;溶剂可用甲苯和二氯甲烷,用甲苯反应时间较长(17 小时),
用二氯甲烷反应时间短(2.5 小时),但二氯甲烷易挥发,损耗大;对
甲苯磺酰氯与甲磺酰氯对反应没有明显影响,二者价格差不多,从生
乙醇
甲苯、水

甲苯
蒸馏
萃取
相分离
水洗
蒸馏
R-2-(4-羟基苯氧基)丙酸乙酯
废水
废水
4.1.3 中间体 R-2-[4-(4-氰基-2-氟苯氧基)苯氧基]丙酸乙酯
乙酯 碳酸钾
盐酸、水
3,4-二氟苯腈、二甲亚砜
缩合反应
过滤
减压脱溶
中和
过滤
干燥
废渣
二甲亚砜
R-2-[4-(4-氰基-2-氟苯氧基)苯氧基]丙酸乙酯
产成本考虑,选甲磺酰氯成本低。
2.2 中间体 R-2-(4-羟基苯氧基)丙酸甲酯(或乙酯)的合成
方法一,采用苯酚与 S-磺酰乳酸酯反应。
该方法有二步反应,收率低(48%),反应时间长。未报道产品
的光学纯度。
HO
O
CH3
+ H3C S O
O
H
COOCH3 S
CH3
OH
HO
COOCH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