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诚信是金教案江影红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诚信是金教案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诚信是金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诚信的含义,认识到诚信是一种美德,是做人的根本。
2. 培养学生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的良好习惯。
3.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践行诚信,学会与人和谐相处。
二、教学重点:1. 诚信的含义及其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 学会诚实守信、言行一致。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践行诚信。
2. 如何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
四、教学准备:1. 课件、视频等教学资源。
2. 课堂讨论素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课件或视频展示诚信的相关故事或事例,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诚信?为什么我们要讲究诚信?2. 学习诚信:讲解诚信的含义,让学生了解诚信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如诚实、守信、守约等。
3. 讨论诚信:a. 诚信对于一个人来说有什么重要性?b.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诚信?c. 遇到诚信问题时,如何应对?4.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诚信事例,如诚信考试、诚信经营等,让学生从中体会到诚信的价值。
5. 诚信实践: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从生活中找到诚信的实践机会,如:a. 回家后,向家人讲述诚信的重要性,并承诺今后做到诚信。
b. 在学校,积极参加诚信活动,如诚信考试、诚信汇报等。
c. 在日常生活中,遵循诚信原则,如守信、守约等。
7. 课后反思:教师在课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表现,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的诚信意识。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诚信的理解和认识。
2. 课后收集学生的作业和实践成果,评估他们在生活中践行诚信的情况。
3. 通过与学生、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和学校中的诚信表现。
七、扩展活动:1. 组织一次以“诚信”为主题的班会,让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生活中的诚信经历。
2. 开展诚信知识竞赛,测试学生对诚信知识的掌握程度。
3. 举行诚信签名活动,让学生公开承诺践行诚信。
八、教学反馈:1. 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和实践成果,给予积极的反馈,鼓励他们继续坚持诚信。
《品德与社会》教案诚信是金

《品德与社会》教案-诚信是金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诚信的含义和重要性,知道诚信是金,是做人的基本原则。
2. 培养学生诚实守信、不说谎、不作弊的良好品质。
3.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实践诚信,形成诚信意识,成为诚信的人。
二、教学重点:1. 诚信的含义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和品质。
三、教学难点:1. 让学生理解诚信在生活中的实践和应用。
2. 如何培养学为诚信的人。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故事、案例等情境,让学生体验诚信的重要性。
2. 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诚信的理解和体会。
3. 实践教学法:组织学生参与诚信实践活动,将诚信理念付诸实践。
五、教学内容:1. 诚信的含义:讲解诚信的定义,让学生明白诚信是一种道德品质。
2. 诚信的重要性:通过故事、案例等,展示诚信在个人成长和社会交往中的重要作用。
3. 诚信的实践: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诚信,如诚实守信、不作弊、守时等。
4. 诚信的故事:分享诚信典型事迹,引导学生学习诚信的品质。
5. 诚信的反思:让学生反思自己在诚信方面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关于诚信的小故事,引发学生对诚信的思考。
2. 讲解诚信的含义和重要性:详细阐述诚信的定义,并通过案例展示诚信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诚信的理解和体会,互相交流如何在生活中实践诚信。
4. 诚信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诚信实践活动,如诚信承诺、诚信宣传等,让学生将诚信理念付诸实践。
5.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写出自己在诚信方面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讨论积极性和对诚信的理解程度。
2. 实践活动:评估学生在诚信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如诚信承诺的履行情况。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诚信知识的理解和应用,通过作文、心得体会等形式进行。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诚信企业,了解企业诚信的重要性。
《品德与社会》教案诚信是金

《品德与社会》教案-诚信是金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诚信的含义,认识到诚信是一种美德,是做人的根本。
2. 培养学生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的良好习惯。
3.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运用诚信,与人交往时能够诚实待人,遵守承诺。
二、教学重点1. 诚信的含义及其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诚信并付诸实践。
2. 如何引导学生在生活中遇到诱惑时坚守诚信原则。
四、教学方法1. 情景模拟:通过设定情景,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诚信的重要性。
2. 案例分析:分析现实生活中典型的诚信案例,引导学生认识诚信的价值。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诚信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应用,促进学生思考。
4.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模拟诚信行为,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
五、教学内容1. 诚信的含义:讲解诚信的定义,让学生明白诚信是一种美德,是做人的根本。
2. 诚信的重要性:分析诚信对于个人成长、人际关系和社会和谐的影响。
3. 诚信的具体表现:列举日常生活中诚信的具体行为,让学生认识到诚信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4. 诚信的实践:引导学生如何在家庭、学校和社交场合中践行诚信,养成诚实守信的习惯。
5. 诚信的挑战:讨论在面临诱惑时如何坚守诚信原则,培养学生面对困难时诚信的勇气和信念。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关于诚信的短故事或情境,引发学生对诚信的思考,导入新课。
2. 讲解诚信:详细讲解诚信的含义、重要性及其在个人成长、人际关系和社会和谐中的作用。
3. 分享诚信案例:分享一些国内外知名的诚信案例,让学生了解诚信的价值和实践。
4.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诚信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应用,以及如何践行诚信。
5.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谈谈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诚信,以及遇到诚信问题时如何应对。
七、课堂活动1. 诚信知识竞赛:设计一个关于诚信的知识竞赛,激发学生学习诚信的兴趣。
2. 诚信情景剧:让学生分组编写和表演关于诚信的情景剧,增强学生对诚信的理解。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诚实是金教案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诚实是金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理解诚实的含义,认识到诚实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诚实待人的良好品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故事导入、讨论交流、实例分析等方法,让学生体验诚实的重要性。
(2)运用角色扮演、小组合作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诚实行为。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认识到诚实是做人的基本原则,是金子般的品质。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诚实待人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让学生理解诚实的含义,认识到诚实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诚实待人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诚实的内涵。
2. 如何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实践诚实行为。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图片等多媒体资料。
2. 准备相关的故事案例、讨论话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PPT展示诚实是金的谚语。
(2)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诚实是金?2. 讲述诚实的重要性(1)讲述诚实的故事,让学生感受诚实的力量。
(2)引导学生讨论:诚实为什么这么重要?3. 分析诚实与生活的关系(1)展示生活中诚实的正面例子和反面例子。
(2)引导学生分析:诚实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4. 培养诚实行为(1)进行角色扮演:学生模拟生活中的诚实行为。
(2)小组合作: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诚实待人。
5. 总结与反思(1)让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对诚实的认识。
(2)布置作业:让学生在生活中实践诚实,并记录感悟。
六、教学评价1. 评价标准(1)学生对诚实含义的理解程度。
(2)学生在生活中的诚实行为表现。
2. 评价方法(1)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诚实知识的理解。
(2)观察法:观察学生在生活中的诚实行为。
七、教学拓展1. 开展“诚实小卫士”评选活动,激励学生在生活中践行诚实。
2. 组织学生参加关于诚实的实践活动,如诚信故事演讲、诚信海报设计等。
八、教学反思1. 教师需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确保教学目标得以实现。
《品德与社会》教案诚信是金

《品德与社会》教案-诚信是金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诚信的含义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
3. 提高学生在与他人交往中遵守承诺、履行约定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诚信的定义与内涵2. 诚信的重要性3. 诚信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4. 培养诚信品质的方法5. 诚信与法律的关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诚信的含义、重要性以及培养诚信品质的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诚信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并将其付诸实践。
四、教学方法1. 情景模拟:通过设置相关情景,让学生在模拟实践中体验诚信的重要性。
2.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从多角度理解诚信。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课堂讲解:结合教材内容,进行系统讲解,帮助学生掌握诚信的相关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以一个诚信的案例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诚信的含义与内涵:详细讲解诚信的定义,让学生明白诚信的重要性。
3. 分析诚信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通过列举实例,让学生了解诚信在生活中的具体表现。
4. 讨论如何培养诚信品质: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成为一个诚信的人,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方法。
5.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谈谈对本课内容的理解和体会,并提出自己在诚信方面的改进措施。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情景模拟和小组讨论中的积极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诚信的理解和认同。
2. 作业与练习:通过布置相关的作业和练习题,评估学生对诚信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3. 诚信行为表现:关注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诚信行为,如守时、遵守规则、诚实表达等。
七、教学资源1. 教材:《品德与社会》相关教材。
2. 案例材料:收集一些关于诚信的典型案例,用于课堂分析和讨论。
3. 视频资料:寻找与诚信相关的视频资料,以便在课堂上进行播放和讨论。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周:讲解诚信的含义与内涵,让学生理解诚信的重要性。
品德与社会《诚信是金》优秀教案

品德与社会《诚信是金》优秀教案一、单元目标和课时划分:○教学目标1、知道老实自尊自爱的表示,顾惜自身的名誉。
能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懂得守时、说到就做到,都是守信的表示。
懂得社会需要诚信,诚信是商业胜利的法宝,是现代社会正常运行的基本保证。
2、了解撒谎的危害性,学习正确地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问题,不隐瞒错误。
学习反省自身的生活和行为,培养同学区分是非的能力。
体会同学之间真诚相待,讲信用的可贵。
3、引导同学开展社会调查,培养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建立自身的诚信小档案,努力做一个讲信誉的人。
○课时分配诚信是金(共九课时)老实,不需要理由拍手拉勾不要变诚信就在身边活动示范案例我不能说谎活动目的1、理解老实的含义和其重要性,知道撒谎的危害性。
2、知道因为“偶尔撒一次慌”也会失去他人的信任。
3、能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体会老实是令人轻松坦荡的事活动准备:同学:找列宁小时侯的故事、讲砍倒樱桃树小男孩的故事老师:vcd----《狼来了》的故事片、课件活动过程:一、动画故事导入,明确活动主题1、播放同学熟悉的动画故事片《狼来了》。
2、老师问:故事中的小孩为什么会被狼吃掉?3、同学回答。
小男孩一次又一次撒谎,山下的农民伯伯一次又一次被骗后,不再相信他。
真的有狼来时,他只有活活地被狼咬死。
这都是他撒谎种下的恶果。
4、老师相机板书活动主题:我不能说谎5、说谎带来的后果是可怕的,我们不能说谎,绝不能说谎!二、小组讨论交流,揭示老实含义1、活动一:小组讨论老实的行为有哪些?课件出示教材第二页两幅图生汇报:老实就是说出自身真实的想法老实就是要敢于说“不知道”老实就是要勇于供认错误、勇于改正错误老实就是不隐瞒他人的错误…………2、活动二:夸夸我自身老实的表示。
同学说说:在家里,我是老实的好小朋友……在学校,我是老实的好同学……老师小结:真正老实的小朋友不只在几件事、几天不说谎,要做到事事不说慌,天天不说慌。
3、活动三:讲讲身边老实的人和事。
4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教案——《诚信是金》教案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教案——《诚信是金》教案认知目标:认识诚信,结合学生在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和以往的生活经验,了解诚信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理解诚信的含义,懂得诚信是中华民族的美德。
能力目标:理解诚信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使学生懂得并学会怎样做一个讲诚信的人。
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知道诚信的重要性,在生活中做到发现诚信、感悟诚信、体验诚信,做诚信的主人。
教学重点:认识并做到在生活中要讲诚信。
教学难点:1、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去发现诚信,将诚信内化为美德,外化为行动。
2、在教学中,接纳学生生活的过程中,需要对小学生的行为习惯、道德品质,能够及时的、正确的进行把握。
能够对学生的价值取向做及时的更正、定位和适时的引导。
教学准备:1、收集古今有关诚信的经典事例。
2、利用收集媒体中的相关报道,回忆自己的生活经历,调查周围人的方式,了解有关不诚信害人害己的事例。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谈话引入从前面的学习中我们了解到了什么是“诚”,什么是“信”,今天我们将继续来探讨“诚信”这一话题。
老师带来了一个故事想和大家一起交流探讨。
在探讨之前,我们先来共同分享一个有趣的故事。
出示课件《哪个更重要》:有一个年轻人走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到了一个渡口的时候,他已经拥有了“健康”、“美貌”、“诚信”、“机敏”、“才学”、“金钱”、“荣誉”这七个背包囊。
船到江心的时候,突然,风起浪涌,小船上下颠动起来,艄公说:“船小负载重!客官你必须丢掉一个背包,才能安全的渡过难关。
”思索了一会,年青人哪个都不舍得丢----同学们假如你是这个年轻人,你会丢掉哪个背包?(学生思考并回答)但年轻人却把诚信丢进了水里。
现在,这个年青人带着剩下的六个背包,来到了一个人才招聘会的现场。
同学们,假如你是××学校招聘教师的校长,你想不想让他成为你学校的一位教师,或者你是负责招聘的某单位主管,你会不会聘请他为你们单位的员工?大家交流一下。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诚信是金教案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诚信是金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诚信的含义,知道诚信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的良好品质。
3.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实践诚信,形成诚实守信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1. 诚信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2.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诚信。
三、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诚信的意义。
2. 如何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实践诚信。
四、教学准备1. 教材: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
2. 课件:关于诚信的故事、图片等。
3. 教学道具:诚信卡、诚信标志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教师出示诚信卡,引导学生观察诚信卡上的图案和寓意。
1.2 学生分享对诚信的理解和认识。
2. 学习诚信的重要性2.1 教师讲解诚信的含义,让学生明白诚信就是诚实、守信、信任。
2.2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探讨诚信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3. 感悟诚信3.1 教师讲述一个关于诚信的故事,引导学生感受诚信的力量。
3.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谈谈对诚信的认识。
4. 实践诚信4.1 教师提出一些诚信实践任务,如:诚实待人、守时完成作业等。
4.2 学生签订诚信承诺,表示要言行一致,做到诚信。
5. 总结与反思5.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回顾自己的诚信表现。
5.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提出今后要努力的方向。
6. 课后实践6.1 学生在家完成一道诚信作业,如:帮助家人做家务、诚实待人等。
6.2 学生记录自己的诚信实践过程,并进行自我评价。
教学评价:通过课后实践和学生的自我评价,了解学生对诚信的认识和践行情况,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六、教学延伸1. 开展“诚信小故事”分享活动,让学生在课余时间搜集诚信故事,并在课堂上互相分享,以此激发学生对诚信的认同感。
2. 开展“诚信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践行诚信,如:诚信购物、诚信考试等。
七、教学反馈1. 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了解学生对诚信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品德课《诚信是金》教学设计
化龙镇东沙小学江影红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诚实守信的重要意义;知道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懂得诚信是人立身之本,诚信无小事,诚信是金。
2、能力目标:学习收集整理有关诚信方面的故事、案例、名言谚语等,并简单应用相关信息,能够清楚地讲述生活中的诚信故事;正确认识不诚不信所带来的伤害;初步懂得并学会怎样在生活中做一个讲诚信的人。
3、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诚信的重要性,树立诚信意识,在生活中做到发现诚信、感悟诚信、体验诚信,逐步养成诚实守信的的良好品质,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诚信范畴。
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并做到在生活中要讲诚信。
教学难点:让学生在生活中关注诚信问题,将诚信内化为美德,外化为行动。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
(1)搜集有关诚信的名人名言(为制作诚信卡做准备)
(2)搜集诚信故事(课堂交流用)
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我力图让学生通过:情境体会、主动交流、认识明辩、感知领悟等方式让学生在情境中明辨是非、在探究中认识真理、在感知中深化思想、在交流自问中将诚信内化成自己自觉的行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故事引入。
(课件出示)
《曾子杀猪》:曾子的妻子到市场上去,她的儿子要跟着一起去,一边走,一边哭。
妈妈对他说:“你回去,等我回来以后,杀猪给你吃。
”妻子从市场回来了,曾子要捉猪来杀,他的妻子拦住他说:“那不过是跟小孩子说着玩的。
”曾子说:“决不可以跟小孩子说着玩。
小孩本来不懂事,要照父母的样子学,听父母的教导。
现在你骗他,就是教孩子骗人。
做妈妈的骗孩子,孩子不相信妈妈的话,那是不可能把孩子教好的。
”曾子于是把猪给杀了。
2、学生谈谈自己看完故事后的感想。
3、出示孔子名言,学生齐读。
(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
(2)言必信,行必果。
(3)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4、教师小结,板书课题“诚信是金”。
5、背诵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确“诚信”的深层含义。
“诚信是诚实守信的全称。
诚实,即忠诚老实,就是忠于事物的本来面貌,不隐瞒自己的真实思想,不掩饰自己的真实感情,不说谎,不作假,不为不可告人的目的而欺瞒别人。
守信,就是讲信用,讲信誉,信守承诺,忠实于自己承担的义务,答应了别人的事一定要去做。
忠诚地履行自己承担的义务是每一个现代公民应有的职业品质。
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
”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通过说一说、演一演等活动,使学生的头脑被“诚信”所占据,认识到“诚信”不可丢,也为认识“诚信”的重要性(诚信是人立身之本)做了铺垫,自然地引出了课题《诚信是金》。
(二)师生探究,学习新课
1、引导说一说社会生活中不诚信的事例。
“我国的诚信现状不容乐观。
有的人欺上瞒下,弄虚作假;有的人假冒伪劣,短斤少两;有的人抄袭剽窃,欺世盗名,这样的例子可不少见。
央视2014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小品《扶不扶》典型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缺乏诚信的困境。
因此,大力宣传诚信理念,弘扬诚信之风,批评失信行为,很有必要。
”
2、播放安徽阜阳假奶粉事件的课件及相关图片。
3、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看法。
4、说一说:假如社会没有诚信,你认为这会是一个怎样的社会呢?
5、学生交流,汇报。
6、课件出示古今诚信故事,学生交流。
8、感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诚信,正气的旋律。
设计意图:从通过已发生的社会上不诚信的案例,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了不诚不信给他人带来的伤害、不便和烦恼;再通过“没有诚信的社会是怎样的一个社会”的话题引发学生激烈的讨论,进一步懂得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再通过浅显易懂的诚信故事,增强了学生诚信意识,牢固树立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讲“诚信”的道德观念,并决心做一个讲诚信的好少年。
(三)拓展升华,诚信自问
1、讨论:我们如何做一个有诚信的好少年呢?
2、学生生以同桌为单位进行交流,之后进行汇报。
3、教师小结。
设计意图:在学生牢固树立诚信光荣的道德观念的同时,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将美德外化为行动,即让学生讨论“在生活中怎样做一个有诚信的好少年”,既抓住了本课的教学重点,又突破了难点,再通过教师的要点总结,从而巩固了学生强烈的诚信意识,更加坚定了学生在生活中的诚信行为。
(四)制作诚信卡,总结全课
1、出示制作诚信卡的要求(出示课件)
2、学生制作诚信卡
3、将制作好的诚信卡进行交流,交流后让学生将诚信卡装入成长记录袋。
4、教师总结:假如没有诚信,整个社会会失去安全感,人与人会失去最起码的信任,受伤害的是包括自己在内的所有人。
就让我们从现在做起,立起诚信为本的牌匾,让诚信伴我们一生。
5、出示材料,再次明确“诚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地位:
诚信不仅是我国古代道德体系的基础和根本价值取向,也是我国当代道德体系的基础和根本价值取向,更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基石。
首先,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素。
诚信价值观属于个人层面的基本价值准则。
在当代社会道德规范体系中,诚信作为一个最为重要和基本的道德规范,不仅是对个人的基本道德要求,也是对整个社会的基本道德要求。
如今,诚信不再是一种单纯的道德信念,只靠人们的内心自觉来实现,它还是一种规范要求,其原则精神已融入当代法律规范和经济制度之中。
其次,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基础。
诚信是人类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道德原则,也是人的自由发展应有的品质,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离不开诚信这一道德基石。
当前我国社会各个领域诚信缺失现象严重,以至于出现了某种程度的诚信危机。
积极倡导和培育以“诚信”为道德基础的核心价值观,加强以诚信为主要内容的公民道德建设,是全面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有效途径。
再次,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价值取向。
诚信是现代社会普遍适用的基本伦理原则。
诚信价值观不仅具有内生外化的结构和效应,而且具有动机与效果相统一、自律与他律相统一、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相统一的特性。
正是这些特性,使诚信成为普遍的社会伦理原则,对社会和个人都起着规范和引导的作用。
设计意图:制作“诚信卡”的活动,让每位同学都积极参与学习,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每位学生在参与制作诚信卡的过程中,强化了诚信思想,更加明晰了诚信的重要作用,并理论联系实际,在真正懂得“诚信是金”的同时,也能自觉的将诚信做为今后生活的基本准则,真正成为一个讲诚信的人。
板书设计
诚信是金
诚信是人立身之本
假如没有诚信?……
做诚信的好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