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的民风民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白岘十番锣鼓:“十番锣鼓”起源于唐代,由当时的庙会音乐结合傩文化整合而成,是出庙会时的重要节目,广泛流传于我县白岘一带,深受当地百姓喜爱。“十番锣鼓”俗称“十番头”其乐器分大小件两组。大件组有大鼓1只、铙2幅、大锣2面、头1支,小件组有板鼓1只、京锣1面、中钹1幅、小锣1面、叫锣1面、京鼓1只、尺板及木鱼各1件,15人各执乐器一齐演奏,声势浩大,气氛热烈。

2、泗安旱船:旱船是一项富有特色的民间文化艺术,在我县许多乡镇都有流传,尤其以泗安镇更为突出。农历春节期间,旱船调演活动频繁,意在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旱船表演时,“船娘子”立于船中,一人手拿“连响”站在船边,或敲连响或唱词,还有些地方加入一位“小丑”,一手拿蒲扇,一手摇桨,在旱船周围来回走动,增加了旱船调演的乐趣,其伴奏乐器一般为锣、鼓、镲等,演员根据伴奏的变化进行表演。

3、小浦马灯:马灯”是长兴东部地区所流传的民间艺术形式。“马灯”历时久远,早在南北朝时期,陈武帝打仗时,身骑白马,继而击败北齐进攻,屡战屡捷,当地农民为纪念其功绩,扎白马逢节活动。马灯有自己的曲调,其采用民间韵味浓厚的正阳腔、反阳腔、紫竹调、美佳人等曲调,“马灯”舞蹈部分分成带马、走灯、收马三部分,具有完整性。其阵形或为月亮阵,或为长蛇阵,或为四角阵,或为绞丝阵,不一而足。其配乐乐器有唢呐、锣鼓、长笛,角色有“马夫”、“小丑”等,用白马、白布、竹篾等扎成。技艺、舞姿与民乐的巧妙搭配充分显示了长兴的民间文化底蕴。“马灯”曾于九一年参加湖州丝绸文化节演出时获特等奖。

4、五色傩舞傩:文化原是流传于我国西北、西南、岭南一带的一种古老文化,但在我省长兴,这一古老文化也有流传。傩,其本义有“鬼惊貌”、“鬼见而惊”、“行有节度”等多层意思,也表示有节度地驱鬼逐疫。傩文化,即面具文化。长兴的傩文化历史上地域分布很广,尤以水口、城山等地为最具代表性。但是,由于它装神弄鬼的内容,仅在民间流传,几乎为《县志》等文字资料所不载。罗村“文革”前每年阴历四月十二定为社日,全村五个自然村,分别选用红、白、青、黑、黄五色面具,头插雉毛,赤一臂,以跳和舞为主。表演前后都要举行“开脸”(开箱)、“封脸”(封箱)仪式,燃烛、焚香、化纸、念咒,惟恐冒犯神鬼。每年农历十月中旬连续三五日举行傩祭。他们戴上面具,穿上袍服,放铳鸣炮,载歌载舞行进在山路上,几个村的队伍**在茗理楼前空地上比试傩舞。长兴还有滩簧。滩簧是长兴的一个地方戏种,又名“三敲板”,流行于东长兴一带,以唐火毛、陶三毛等艺人最著名。滩簧一般由几个人轮换扮演角色上场,不勾画脸谱。但凡神仙鬼怪,一律都戴面具上场。傩戏、傩舞的伴奏全是锣鼓喧天、火铳鞭炮齐鸣的“十番锣鼓”。

形成原因:因县志无记载,因此,傩戏如何会传到长兴,至今无从考证。

5、饮茶:城乡人民多习惯饮绿茶。农村冬春则细,夏秋则粗。正月敬茶尤为讲究,可分糖茶,冻米糖茶,烘青豆糖茶,茶叶茶,烘青豆茶五种。烘青豆茶为佳品,即用上年青黄豆仁去衣、煮熟(熟而青,不黄为宜),烘燥,存放于石灰甏,名曰烘青豆;橙子取皮切丝用食盐腌制,放在瓶中密封保管;胡萝卜切丝腌制,晒干,存放石灰甏中,名曰“丁香萝卜干”;又用野苏子,俗称?子;正月来客时,将上述四种掺合,加少量细芽茶叶冲泡,味咸而鲜,芳香扑鼻,名曰烘青豆茶。盛行于城东、虹溪、和平一带至今不衰。

6、关蚕房门:收蚁,俗称收蚕。是日,门挂连枝桑叶,蚕娘头戴红色月季花,以示收蚕,他人不许入内,俗称“关蚕房门”。近亲登门,需赠一芽鲜桑叶,象征“送蚕花”。是日起,蚕农家忌一切异气,停炒鱼肉荤菜。老蚕,又称“上山”,门口悬挂草帚,上布红棉,以示老蚕,闲人莫入。收蚕至老蚕,有祀拜蚕花五圣的习惯,名曰“求蚕花”。是期蚕茧丰收者,再祀拜蚕花五圣,名曰“谢蚕花”。

解放后,推广应用养蚕新技术、新方法,传统旧俗随之消失

7、蚕乡禁忌:处于吴越中心地带的杭嘉湖平原,自古就有着种桑养蚕的悠久历史。在漫长的蚕桑生产过程中,形成了独具桑文化的生产习俗和信仰习俗。遍布蚕乡的古老禁忌,也是一个引人注目的民俗事象。

自古以来民间生产大都伴随各种各样的禁忌。但是象养蚕那样禁忌之多,却是罕见的。据《西吴蚕略》、《吴兴蚕书》、《广蚕桑说》等书记载,不论在蚕室内或在蚕室外,禁忌项目名目极多:

蚕初生时忌室内扫尘、忌灸爆鱼肉、忌油火纸于蚕室内吹灭、忌侧近舂捣、忌敲击门窗、忌槐锡箔、忌蚕室内哭泣、忌秽言淫辞、忌末满月产妇作蚕娘、忌灶前热汤泼灰、忌产妇孝子入家、忌烧皮毛乱醋五辛、躁腥爵香等物、忌当日近风、忌西晒日照、忌温热时猛风骤寒、忌寒凉中突然过热、忌不洁净人入蚕室、忌蚕室近污秽、忌吸烟、忌油漆,并忌一切烟熏,等等。这些传统的禁忌,既反映了蚕农的祖先对各种蚕病灾祸的恐惧心理,并带有一定迷信的色彩,但其中也包含着对养蚕经验的摸索,并不完全是消极的东西。如在维持环境整洁安静,保持蚕室最佳温、湿度、预防传染蚕病等方面,对蚕丝生产是有利的。

“养蚕用白银,种田吃白米”,蚕丝生产在农家的经济收入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过去,一旦进入养蚕的关键时刻,哪怕是亲朋好友,都得严格遵守“禁往来”的乡规,甚至连官府的征收也要停止。曾任湖州推事的明代学者谢肇浙说过:“吴兴以四月为蚕月,家家闭户,官府勾摄及里干往来庆吊,皆罢不行,谓之“蚕禁”。以此保障蚕事顺利,不受干扰。蚕农在饲养小蚕时,往往关闭大门,熟人有事要走边门或后门,生人是不准进蚕房门的。万一有人冒昧行事,主妇就会端出一盆冷水,兜头向外人泼去。有的则端出一盘冷饭,上面放一根菜,——一边跟着生人向外走,一边把饭朝外拨出。在长兴一带,在冒犯规矩的生人出门之后,主家就用一只竹罩,放一副盅、筷,及少量的酒和饭菜,还有一个小稻草卷,到生人回去的三岔口或大路旁,点燃草卷,倒掉食物,意为送走生人带来的鬼祟。但这种祛祟的风气,早巳消失。那种唯恐不洁之物入侵蚕房的禁忌,如今已被严格的消毒管理所代替。

禁忌一旦成为一种风俗现象,便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强烈的渗透力。虽然某些禁忌已演变得面目全非,但仍残存在人们的思想意识中,并不知不觉地改变着蚕乡人的语言习惯。蚕农平时说话,有许多忌讳,有的字避开不说,往住改用另一个字来表达。例如“葱”不好叫葱,要叫“香头”,唯恐蚕宝宝被“冲’’掉。“酱”不好叫酱,要叫咸酸”,生怕蚕得“僵”病,“姜”也要说成“辣烘”。而“笋”要说成“萝卜”或“钻天”,因为蚕死后身体会伸直。在吴语中“虾”音与“浮肿”同义,意会蚕得白肚病,因此“虾”便叫做“弯转”。又因“爬”、“游”、“逃”与蚕的生病状态有相似之处,所以就将“爬”说成“行”,“油”说成“滑漉漉”,而视为避邪之物的桃枝,则说成“掌头”、“涨头”。“四”与“死”谐音,更是大忌,因此蚕进入“四眠”就称“大眠”。

凡此种种,不胜枚举。在民间歌谣《蚕花本子》中,说得就更为详尽了:……看蚕娘娘顶认真,百样事情都要改。青姜改做辣头子,茄子改做落苏筷,粪笋改做粉一团,扫帚改做擂地光,犬儿改做办念子,猫儿改做官家郎,老鼠改做夜明珠,青儿改做窝一窝,见了百脚叫吴蚣,小小花蛇叫秤梗,肉儿改做天堂地,虫虾改做倒宿娘,豆腐改做白马肉,鸡儿改做太子样。口头语言改不尽,只有一样不好改,见了婆婆叫娘娘。

这段歌词中的语言禁忌状况,现已很难一一解释清楚了,但如果你指着活蹦活跳的虾儿问儿童,他们仍然会细声雅气地告诉你——“弯转!”

8、洪桥龙舟:洪桥龙舟又名龙舟,是长兴县洪桥镇的一项重要的民俗民间的健身活动项目。洪桥龙舟分水龙舟和岸龙舟,原先以水龙舟为主。1995年以后,随着农村交通条件的逐步改善,开始形成了水龙舟与岸龙舟相结合的龙舟文化新格局。洪桥龙舟的制作有龙头,龙身,龙尾三部分构成。主要制作材料有木材,竹子,彩布及有关配件和其他装饰品,经人工构思加工制作后,如龙显现,形象逼真。民间划龙舟时间主要以端阳为主,即农历五月初前后总共七天时间。

9、长兴百叶龙:长兴百叶龙是我省代表性龙舞之一,源于清光绪初年流传在民间的《花龙灯》。1956年在长兴天平桥村传统民间龙舞《百叶龙》的基础上,经浙江省群艺馆和长兴县文化馆共同整理、加工、改编,从而形成了现今《百叶龙》的雏形。它作为中国汉民族一种独特的民间舞蹈,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据传说,“百叶龙”源于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一个美丽的民间传说:很久以前,苕溪岸边住着一对农家夫妇,妻子怀孕生下一个四脚蛇形怪胎。村里族长说是妖怪,命人丢入荷花池里。之后,每当母亲来到池边淘米时,小蛇便游上来吃奶。一天族长碰见母亲在喂奶,他冲上去一锹斩断了蛇尾。霎时间,天上乌云翻滚,四脚蛇想上天,无奈无尾上不去,这时池边飞来一只蝴蝶粘在它的尾部,帮助它飞上天。四脚蛇升天成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