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牙症的中医研究进展
磨牙症病因的研究进展

磨牙症病因的研究进展
阎英;凌均棨
【期刊名称】《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年(卷),期】2009(36)2
【摘要】磨牙症是常见的口腔副功能活动,是指咀嚼食物以外的时段内,上下牙齿相互紧咬或磨动的现象.本文就磨牙症的病因,如睡眠脑电波、咀嚼肌电、(牙合)因素、颅颌面形态学和心理社会因素等研究作一综述.
【总页数】3页(P194-196)
【作者】阎英;凌均棨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口腔医学研究所,广东,广州,510055;中山大
学光华口腔医学院口腔医学研究所,广东,广州,51005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83
【相关文献】
1.磨牙症的病因研究与治疗进展 [J], 张清彬;谭乐成
2.儿童磨牙症致病因素的研究进展 [J], 周丽娟
3.磨牙症的病因研究与治疗进展 [J], 李建社
4.再谈磨牙症——纠正病因误区 [J], 唐旭
5.磨牙症的病因学研究进展 [J], 黄禾;杨劲;陈玉琴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顾植山运用乌梅丸磨牙案

顾植山运用乌梅丸磨牙案*导读:王某,男,33岁,2011年9月27日初诊。
夜寐磨牙多年,常于下半夜1~4点发生,余无特殊不适,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小弦。
处……王某,男,33岁,2011年9月27日初诊。
夜寐磨牙多年,常于下半夜1~4点发生,余无特殊不适,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小弦。
处方:炒乌梅20克,熟附片(先煎)4克,北细辛(先煎)4克,川花椒3克,淡干姜3克,川黄连6克,炒黄柏6克,潞党参10克,炒当归10克,川桂枝10克,北五味6克,7剂,每日1剂,水煎服,首剂夜间服。
10月18日二诊,夜间磨牙已有减轻,近期小便较频,上方微调,加益智仁10克,怀山药15克,台乌药10克,紫油桂(后下)2克,7剂。
10月25日三诊,夜间磨牙已消失,小便亦调。
按:顾植山从厥阴病欲解时运用乌梅丸的效案、奇案不胜枚举。
此外,从各位龙砂医学流派传承人跟师顾植山学习后运用乌梅丸的临床反馈信息看,临床但见在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出现相关症状,各种病症,没有明显的实热、燥热等与厥阴病相反症象者;或在厥阴风木当值运气时段,皆可使用乌梅丸。
笔者临床体会,若同时兼见厥逆、口干等厥阴病特征者,收效把握更大,往往一剂中的。
曾有一吕姓老年男性,苦于后背部燥热多年,每于下半夜发生,痛苦不堪,西医检查未见明显异常,遍访国内名医诊治,不能收效,顾师仅根据下半夜发生这一特点,果断选择乌梅丸,一剂药即治愈多年顽疾,传为美谈。
乌梅丸成了一首屡试不爽的奇方、良方、验方。
2014年《第三届龙砂医学国际论坛论文汇编》中收录了多位顾师弟子临证学用乌梅丸的有效验案,从汇编所载录医案看,涉及内、外、妇、儿各科,肺、心、肝、脾等各系统,既有扩张性心肌病、呼衰亡阳出汗等危急重症,亦有高血压、糖尿病、严重失眠、严重毛发脱落、慢性结肠炎、顽固咳嗽等疑难顽证,病症烦多,非方证对应所能罗列矣。
睡觉磨牙中医辩证治疗

睡觉磨牙中医辩证治疗 寐乃阳藏阴之态,若体有外动,皆藏而不全,精不自守,神不固一所致。
寐而嚼牙者,是其心神在动。
心者,火也,开窍于舌;牙者,肾之所属,水也。
心火下行以温养肾水,肾水上行以克其心火蔓延,水火既济,阴阳和谐,此可谓之平人也。
欲寐而心神不藏于心者,则不能入寐,心神全藏于心,方可称正常入寐矣。
入寐有深浅,系心神藏于心多少然,藏而不全藏者,心神必动也,舌亦动,舌动而牙亦动也,故嚼牙之态显矣。
此者轻疾之初使然,重者梦呓,甚重者梦游,次第疾患者皆归元神之阳藏阴不善是也。
寐中心神受扰,故亦不能全藏,扰甚者阳全出于阴方醒。
寐中嚼牙,梦呓,梦游三者,细究之可辨有三,一曰肾水旺乘心火,二曰轻微肝火燎风萌动扰心。
三曰心火自不能阴阳平衡. 睡觉磨牙虽然不是什么大病,但是很多人却因此忧心忡忡,四处求医,不免耗费钱财,甚至被骗。
笔者初学医时,很多同学朋友问我中医可否治疗夜间磨牙,我说 应该可以,但是自己没有治疗此病的经验。
有人说磨牙是因为有寄生虫,其实绝大部分磨牙的病人是没有寄生虫的,因为他们吃了很多杀寄生虫的药物,结果还是磨牙。
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的因素,比如说劳累过度,精神紧张,缺钙,服用镇静药物等等。
有一部分磨牙靠中医的调理是能取得不错的疗效的,笔者有幸治愈了多例磨牙,管窥之见,不吝赐教。
岳美中先生的医论医案医话,十分佩服先生的医术和医德。
岳老曾经运用黄连温胆汤加减治愈过一例磨牙,以后我也运用黄连温胆汤加减,对于那些 形体肥胖,痰湿体质的人和脾胃不和的病人效果颇佳。
对于浑身无力,呼吸气短的气虚之人,我采用补中益气汤加减,重用黄芪。
老年人有瘀血体征者,面色黧黑,口唇发紫, 根据海上名医颜德馨老先生的经验,采用血府逐瘀汤加减,一般五服中药基本就能收工。
对于心火亢盛,平时经常口腔溃疡的人,多喝点竹叶代茶饮也有效果。
也有一部分孩子,平时就爱动,注意力不集中,这时从肝胆论治,平息肝 风,用天麻钩藤饮加减,效果也不错,里面的石决明最好不用,多用点天麻钩藤,因为石决明容易伤及小儿脾胃。
从肝论治磨牙症临证体会

基 金项 目:上 海 市 中 医专 家社 区 师 带徒 项 目,编 号 : ZYSDT一23 2;上 海市静安 区 中医药临床 重点专科 建设项 目中 医 内科 ,编 号 :JA2016 Z05
# 通 讯 作 者 :张 天 嵩 ,E-mai 1:ztsdoctor@126.com
疏 、宜柔 、宜缓 ,常用药物有香 附伍郁金 ,柴胡伍 白芍 ,柴 胡伍 枳实等。肝火 当辨其虚实 ,实者 宜清宜泄 ,常用药物 有 丹皮伍栀 子 ,菊花伍夏枯 草等 ;虚者宜 补 ,补法 有二 , 一 为补其 本脏 ,多用生地 、白芍 、枸杞 、菟 丝子 、牛膝 、当 归等 ;_-. ̄l m J取 “虚则补其 母 ”之法 ,滋养 肾阴 ,药用 地黄 、 山萸 肉 、女贞子 、龟板等 。此外 ,考虑 到本病 多兼 心火偏 盛 ,在清肝火 的基础 上 ,亦需 辅 以镇心 、清心 、宁神 。镇心 者 ,用龙骨伍珍珠母 ;清心者 ,用黄连伍淡竹 叶 ;宁神者 , 用石菖蒲伍郁金 、百合伍 生地 。 3 典型病例
按 :患者夜 间磨牙 彻夜不 息属肝 风 ;手汗淋漓 属心 经有热 ,营卫失和 ;舌苔黄腻而脉滑 为湿热内蕴之象 。治 疗方 中重用龙骨 、牡蛎 、珍珠母镇 肝潜 阳熄风 、防风搜肝 风 ;以牡丹 皮清肝 ,黄连 、淡竹 叶清心热 、宁心神 ;桂 枝 、 白芍调和营卫 ,且能柔肝 ;茯苓 、豆蔻 、黄芩 、石菖蒲化 中 焦湿热 ;黄芪 、浮小麦益气止 汗。药证 相符 ,故获效 。药后 患者汗出症状 明显好转 ,仍有磨 牙 ,舌苔转为薄 白,湿 已 去其半 ,仍 以重镇为主 ,再加郁 金 、百合 、苏梗清心安神 、 疏 肝理 气 。三诊 ,患者夜 问磨 牙已明显减少 ,仍守本法 调 治 ,其疾 已瘳 。
白术可治小儿磨牙

白术可治小儿磨牙作者:李芝华来源:《婚育与健康》2014年第01期小儿经常会在夜间发生磨牙现象,民间传说中药白术可以治好这种病,故有民谚“小儿磨牙,白术可拿”。
事实果真如此吗?磨牙多缘于脾胃问题小儿发生夜间磨牙现象的原因多种多样:譬如,当发育尚不完备、自身脾胃功能还不健全的小儿,在遇到格外喜欢的食物时,容易狼吞虎咽,有的家长纵容乃至支持孩子的这种不良做法。
这种经常性的饥饱不适,就会成为饮食失调、消化不良的病因,也是发生夜间磨牙的原因之一。
再如,一些孩子平时不注意饮食卫生,使一些致病因子随着不干净的食物或脏手由口而入,蛔虫、蛲虫等肠道寄生虫“应运”疯长,当它们自由自在地在人体活动时,一方面通过代谢产生毒素,另一方面直接牵动腹壁,通过大脑中枢引起咀嚼肌的反射性收缩,从而产生磨牙。
还有的孩子白天东奔西颠、贪玩好耍,或大哭大闹、烦躁不安,造成身体过于疲劳或过于兴奋,一直到晚上睡熟时尚不能消失,有关神经还在继续进行着白天的工作。
于是乎,上下牙之间就打起架来,发生摩擦。
补脾益胃的“神品”——白术白术治疗小儿夜间磨牙是可行的方法之一。
白术,为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产于浙江、安徽、江苏、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等地,以浙江的产量最高、质量最优,其中又以于潜、昌化、天目山一带生长的野生白术为佳,号称“于术”。
因其盘结丑怪,犹如野兽之形,还被称为”猴子术”“狗头术”。
中医认为,白术有补脾、益胃、燥湿、和中的功能,用以治疗脾胃气虚、不思饮食、倦怠少气、虚胀泄泻、痰饮水肿、黄疸湿痹、小便不利、头晕自汗、胎气不安等证,被历代本草奉为“安脾胃之神品”“除风痹之上药”“消痞积之要药”“健食消谷第一要药”等。
它的这些功能,在临床上运用十分广泛,并经常与其他药物相结合,充当君、臣、佐、使各种角色。
药理及动物实验证实,白术具有明显持久的利尿、降血糖、抗血凝、抗菌和增强肌力的作用。
白术治磨牙的验方以上分析可知,白术对各种原因引起的小儿磨牙具有决定或辅助性治疗作用。
捏脊并按摩疗法对难治性夜磨牙症的疗效观察

捏脊并按摩疗法对难治性夜磨牙症的疗效观察【摘要】现代生活压力大,导致难治性夜磨牙症患者逐渐增多。
本研究旨在观察捏脊并按摩疗法对难治性夜磨牙症的疗效。
通过对捏脊并按摩疗法的原理及临床观察方法的介绍,展示了实验结果分析和疗效观察过程。
我们发现捏脊并按摩疗法对难治性夜磨牙症有显著的改善作用,疗效观察过程中患者的症状明显减轻。
这表明捏脊并按摩疗法在治疗难治性夜磨牙症方面具有潜力和临床意义。
未来研究应进一步探究该疗法的机制,并扩大样本规模,以进一步验证其治疗效果。
本研究为临床实践提供了有益的信息和启示。
【关键词】捏脊按摩疗法、难治性夜磨牙症、疗效观察、临床观察方法、实验结果分析、症状、临床意义、展望未来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难治性夜磨牙症,即夜间持续性磨牙,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主要表现为在睡眠中出现不自主地磨牙行为。
这种症状不仅会引起患者牙齿的磨损和松动,同时还可能导致头痛、面肌疼痛、颞颌关节紊乱等并发症。
目前,针对难治性夜磨牙症的治疗方法较为有限,常规的牙套矫正、口腔保健等方法并不能很好地解决该问题。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捏脊并按摩疗法对难治性夜磨牙症的疗效,并评估其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通过对一定数量的患者进行观察和分析,我们希望能够确定该疗法在治疗夜磨牙症方面的作用机制,并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我们还将借此机会深入了解难治性夜磨牙症的症状和治疗挑战,为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减轻其痛苦提供更多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为医学领域的相关疾病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并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选择和参考建议。
2. 正文2.1 捏脊并按摩疗法的原理捏脊并按摩疗法的原理涉及到中医的理论基础。
按中医理论认为,人体的脊柱是重要的气血经络之所在,脊柱的神经和脏腑器官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
而夜磨牙症在中医看来是由肾气不足导致的一种病症,捏脊并按摩可以通过调理脊柱上的穴位和经络,促进气血顺畅,调节肾气,从而达到治疗夜磨牙的目的。
磨牙症的辨证论治思考

磨牙症的辨证论治思考
王伟
【期刊名称】《中医临床研究》
【年(卷),期】2011(3)1
【摘要】磨牙症是临床常见一种疾病,目前尚无特殊治疗方法。
本文旨在探讨磨牙症的病因病机以及辨证论治方法。
着重对磨牙症的关键病机环节、辨证治疗的思路以及疗效机制的研究等问题进行了思考。
【总页数】1页(P110-110)
【关键词】磨牙症;越鞠丸;针刺
【作者】王伟
【作者单位】河南省信阳市中心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337.4
【相关文献】
1.中医辨证论治失眠症研究进展及思考 [J], 马捷;李峰;宋月晗;刘晶;刘燕;刘晓萌;毛萌
2.伴有磨牙症与不伴有磨牙症TMJDS的临床及肌电图比较 [J], 方达峰
3.咬合板治疗磨牙症的磨牙信息监测研究 [J], 殷新民;张静露;张道珍;姚宗信
4.两种不同磨耗程度磨牙症患者的磨牙声比较 [J], 孙英;杨连平;石涛涛
5.《辨证论治实验方法学——实验小鼠诊法与辨症》首部辨证论治实验方法学专著问世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磨牙症病因的研究进展5页word

磨牙症病因的研究进展【摘要】磨牙症是常见的口腔副功能活动,是指咀嚼食物以外的时段内,上下牙齿相互紧咬或磨动的现象。
本文就磨牙症的病因,如睡眠脑电波、咀嚼肌电、因素、颅颌面形态学和心理社会因素等研究作一综述。
【关键词】磨牙症;脑电波;因素;颅颌面形态AAdvancement of etiology about bruxism YAN Ying, LING Jun-qi. (Institute of Stomatology Research, Guang-hua College of Stomatology,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055, China)[Abstract] Bruxism is a common oral parafunctional activity. It is generally defined as the activity of grinding or gnashing of the teeth at times other than during the mastication. 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was to provide additional data relative to the study methods of bruxism, such as electroencephalogram, electromyogram, occlusal factors, craniomaxillofacial morphology and psychosocial factors.[Key words] bruxism;electroencephalogram;occlusal factor;craniomaxillofacial morphology磨牙症是人在非生理功能状态下咀嚼肌产生不自主的收缩,上下牙彼此磨动或紧咬的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磨牙症的中医研究进展
发表时间:2017-01-17T10:38:16.043Z 来源:《系统医学》2016年16期作者:谢建先1 高彦宇1 张雪2 李永鑫1 寇楠1 李庆
[导读] 磨牙症是指人在病理状态下由于咀嚼肌产生不自主地进行收缩,使上、下颌牙齿产生磨动或者紧咬。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2.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 100700
【摘要】磨牙症是人群多发疾患之一,也是临床的一种常见病,多数学者认为该疾病的发病原因是由多因素协同致病,但对本病的病因病机及治疗目前尚无统一的定论。
本文就磨牙症的中医研究状况作一综述。
【关键词】中医治疗;磨牙症;综述
【中图分类号】R78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867(2016)16-146-01
磨牙症是指人在病理状态下由于咀嚼肌产生不自主地进行收缩,使上、下颌牙齿产生磨动或者紧咬,并导致下颌正常生理休息位中断的症状。
磨牙症的发生率为9.78%~30.7%[1]。
磨牙症会损害牙釉质,甚至伤害牙本质,并可给患者带来精神负担。
磨牙症,中医称之为齘齿,大人小孩都可罹患本病。
1 磨牙症中医历史沿革
中医关于磨牙症的记载源远流长,经历了错综复杂的过程,首见于《黄帝内经》的记述,《灵枢?热病》云:“腰折,瘈疭,齿噤齘也。
”汉代也有关于齘齿的记载,《金匮要略》云:痉为病,胸满,口噤,卧不着席,脚挛急,必齘齿,可与大承气汤。
《素问悬解》释“齘”为“切齿”,但并没有并没有明确指出是睡眠中咬牙。
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九曰:“齘齿者,睡眠而相磨切也,此由血气虚,风邪客于牙床筋脉之间,故因睡眠气息喘而邪动,引其筋脉,故上下齿相磨切有声,谓之齘齿。
”此处直指齘齿是睡眠中咬牙。
唐宋时期只对其称谓有所改动,而对其诊断和治疗并无太多论述。
清?张璐《张氏医通》云:“小儿寤寐,不时咬牙及啮乳者,然所致各有不同。
……若发搐目赤者,肝经风热,并宜六味丸。
”明确了指出龄齿的病因病机乃因惊,因风,因热而致,病有虚实之分,以心、肝两经为主。
清?程杏轩《医述》云:“梦中咬牙者,风热也。
由手、足阳明二经积热生风,故令相击而有声也。
必在梦中者,风属阳,动则风行于阳,静则风归于里”,“齘齿者,湿热化,痉病也。
……算走筋,木泄土故也。
”既讲了齘齿的病因病机,又将齘齿与口噤不开做了鉴别。
清?陈飞霞《幼幼集成》云:“咬牙一证,唯痘疹见此为危候,余则皆无大害,亦有因病战栗,鼓颔而斗牙者,治其本证,则自止矣。
”指出因他病而战栗者,如高热、抽风、疟疾发作,破伤风等,当治疗原发病,则咬牙自止,与梦中齘齿不同。
清?王清任《医林改错》则更明确地将口噤与咬牙做了鉴别:“或曰:既无风火,如何口噤咬牙?余曰:口噤自是口噤,咬牙自是咬牙,……口噤是虚,咬牙是实。
……独半身不遂,有口噤,绝无咬牙,亦有口噤太甚,下牙里收,其声如锉似咬牙,实非咬牙,亦虚证也。
”近代著名医家秦伯未先生著作《中医临证备要》也指出此证多见于热证,并称“常人和小儿睡中上下齿磨切有声,也属胃火偏旺。
”此外,近代认为患有严重蛔虫等寄生虫病的人亦常睡中磨牙,此乃虫扰于内,神不安宁之表现。
2 病因病机
《诸病源候论卷廿九》:“齿齘者,睡眠而相磨切也,此由血气虚,风邪客于牙床筋脉之间,故睡眠气息喘而邪动,引其筋脉,故上下齿相磨切有声,谓之齘齿。
” 因为足阳明胃经与手阳明大肠经均向上循行入齿中,且两经相互衔接,故胃肠热亢易循经上入齿中,扰动心神,从而引动牙床筋脉导致磨牙。
中医传统理论认为胃热扰神为磨牙症的直接致病因素,而西医认为精神因素引起咀嚼肌张力增加从而导致磨牙症的发生几率增高,中西医两家观点不谋而合。
清?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卷廿三》云:“齿齘乃睡中上下相磨有声,由胃热也”。
自此,后世医家多从胃热论治磨牙。
近代中医学认为,睡眠磨牙一证不外乎虚实两大类,其病因主要有:一是心胃火亢盛,热邪上扰;二是饮食内伤,饮食停滞不化,气机不利,胃不和则卧不安所致;三是蛔虫引起,由于虫积于内,扰动不安;四是气血虚弱,筋脉失其濡养。
其主要病机为邪气内扰,牵动阳明经脉,致面口筋肉错动而于睡梦中上下牙齿相互磨切作声,则发为齘齿。
关于磨牙症的现代研究也揭示了磨牙症主要的病因是神经精神情志因素,如个性内向、心理受挫、焦虑等。
人在情绪激动、紧张以及焦虑时会引起面部肌肉的活动,神经紧张会导致咀嚼肌肌张力增加,从而增高磨牙症的发生机率。
有科学研究显示有53.3%的患者在神经紧张时磨牙频率增加,并且这53.3%的患者在临床检查时发现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咬合异常,提示只有在咬合干扰存在的前提下,神经紧张才会增加磨牙症的发病几率,这从病因学上支持上述分析。
3临床治疗研究
曹元成[1] 强调磨牙症的致病原因有:肠内寄生虫病,特别是是肠蛔虫病;胃肠道及口腔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如精神运动性癫痫与癔病等;白天情绪激动、过度疲劳抑或情绪紧张等精神因素;睡前进食不当,如进食不易消化级辛辣等刺激性的食物,刺激大脑神经引起咀嚼肌持续收缩。
并指出脑为元神之府,为诸精神所统,如果在睡眠中有磨牙等举动异常都是和脑的作用息息相关,治宜补肾填精、安神健脑,自拟定神汤:生地、山萸肉、龙眼肉、五味子、牡蛎、龙骨、鹿角胶、丹皮、乌梅、磁石、石菖蒲、紫石英、炙甘草各适量,水煎服,或者口服安神丸。
盛灿若[2]认为磨牙症基本病机是胃热扰神,本病属本虚标实,其临证擅长于远近配穴,远取任督脉穴位及手足阳明经为主,以镇心安神,调理脏腑运化的功能;近取局部穴位为主,以疏通口周经脉气血。
常用腧穴有百会,印堂,中脘,建里,内庭,合谷,三阴交,颊车,颧髎。
在临床中用上法针灸治疗磨牙症效果极佳,每每针刺后即可控制病情,个别严重患者只需配合镇心安神、息风止痉的汤药亦能收到良效。
刘桂玲指出磨牙症主要为优思劳倦太过,损伤心脾气血,气血不足,心神失其濡养;抑或性情急躁,气郁化火,上扰心神引起本病。
主要取穴为百会、印堂、承浆、膻中、中脘,双侧选取太阳、安眠、神门、合谷、足三里、内庭,以养心安神,疏肝健脾,疏通阳明经气为主。
且其中百会、印堂连接G6805 电针仪,留针30分钟,每周4 次,10 次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两个疗程观察治疗效果,并辅助心理疏导疗法。
24 例患者中,夜间磨牙消失为8 例,比例为33.3%;夜间磨牙次数明显减少或偶有发作为12 例,比例为50.0%;夜间磨牙无任何改变有4 例,比例为16.5%;24例总有效率为83.3%。
刘维忠、王世彪[3]提出磨牙症多属于有胃火盛、心火亢或肝风内动或胃肠有虫等导致。
点揉法取穴有三:内庭、合谷、太冲。
点揉方
法:首先用手掌大鱼肌按摩以上三个穴位直至发热,再用大拇指分别点揉以上穴位各五分钟,两侧先后进行按摩点揉,每日两到三次,坚持治疗即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4 小结
磨牙症已成为现代口腔医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但西医对本病的病理机制及危害等方面仍尚未完全明了,且其治疗具有效果不明显、服药时间长,副作用较大,病情易反复发作等缺陷。
中医对本病的病因病机认识尚不完全统一,但不少专家学者通过辨证论治进行了大量的尝试,运用中药汤剂及针灸等分型论治磨牙症,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曹元成.磨牙症的中医治疗[N].21世纪药店,2014 -4 -21(C06)
[2] 陈栋,孙建华等.盛灿若从心胃论治磨牙症针刺验案[J].江苏中医药,2014,46(11):41-42
[3] 刘维忠、王世彪.穴位点按治疗磨牙症[N].中国中医药报,2016-6-2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