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单元设计--英歌舞
非遗系列主题班会之英歌舞 课件(共25张PPT).ppt

CHAOSHAN YINGGEWU
贰 英歌舞历史发展
贰英歌舞历史发展
英歌的源流众说纷纭,有几种说法,有畲族说、水浒说、 傩起源说、从山东经莆田再入潮说、外江戏说、练武说、 综合说。 潮汕英歌,实际就是古时畲民唱的秧歌,再与湖南花鼓 戏结合,形成潮汕秧歌。 初期的秧歌是边打鼓击节边唱; 后来,只留下打击动作,就没有唱了。 潮汕英歌中扮一 百零八好汉的队伍,打鼓击节,且舞且喊,舞、击结合, 这是宋人笔记常称的“打夜胡”、“打野胡”。
CHAOSHAN YINGGEWU
贰英歌舞历史发展
傩文化说
从时间序列上看,傩文化是目前关于潮汕英歌源流的最古老的说法。傩文化发源的时期,潮汕大地尚 处于一片荒蛮,先民的神鬼意识和图腾崇拜是傩文化产生的基础。现代英歌舞多附会为“水泊梁山 108将攻打大名府”的故事,其实这只是“流”,傩文化才是它的“源”。首先,英歌舞始终保持着 “驱鬼逐疫”的实用功能,在过年或其他民俗节日里演出;其次,英歌舞不戴面具而画脸谱,这是傩 面具的进化形式;《水浒传》中并无英雄舞蛇,英歌队伍中探路的舞蛇源自闽南民系对蛇的崇拜。
CHAOSHAN YINGGEWU
叁 英歌舞表演特征
叁英歌舞表演特征
脸谱妆容
英歌队一般设有两领舞者,分别为红面红须的“头槌”, 多装扮为秦明或关胜;黑面黑须的“二槌”,装扮成李逵。 另外“舞蛇者”为时迁,主要是协助指挥引舞。有些可能 还有“三槌”鲁智深,“四槌”武松。司鼓的扮演者一般 为宋江或林冲,这是脸谱最常见的。此外有些英歌队还有 举号令旗的公孙胜,这些角色比较固定,也为观众熟悉。
CHAOSHAN YINGGEWU
伍英歌舞社会影响
大班综合美术活动:潮汕英歌舞

大班综合美术活动:潮汕英歌舞
郑咏璇
【期刊名称】《早期教育:艺术教育》
【年(卷),期】2022()11
【摘要】活动目标1.了解英歌舞是潮汕地区一种民间舞蹈,感受英歌舞人物造型的魅力。
2.初步运用美术材料表现运动中的英歌舞演员动作,进一步提高人物造型能力。
3.能大胆地参与讨论,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总页数】2页(P22-23)
【作者】郑咏璇
【作者单位】汕头市濠江区美育幼儿园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
【相关文献】
1.大班美术活动:潮汕赛龙舟
2.大班综合美术活动:毕业季的礼物
3.大班综合美术活动:美丽的哈尼族女装
4.大班综合美术活动:最炫民族风
5.大班综合美术活动:我心中的丹顶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幼儿大班英文舞蹈教案及反思

幼儿大班英文舞蹈教案及反思教案标题:幼儿大班英文舞蹈教案及反思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为幼儿大班提供一堂有趣、互动且以英文为主题的舞蹈课。
通过舞蹈活动,幼儿将有机会学习与英文相关的词汇、表达方式和动作,同时培养他们的音乐感知和动作协调能力。
教案目标:1. 通过舞蹈活动,引导幼儿熟悉英文词汇和表达方式。
2. 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和动作协调能力。
3. 提升幼儿的自信心和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准备:1. 音乐设备和音乐播放器。
2. 舞蹈教材或视频资源。
3. 幼儿喜爱的英文歌曲。
4. 舞蹈道具(如彩带、球等)。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与幼儿互动,询问他们对舞蹈的喜好和了解程度。
2. 介绍今天的主题:“英文舞蹈”。
解释英文舞蹈的概念,并引发幼儿的兴趣。
活动一:学习舞蹈动作(15分钟):1. 播放一首简单的英文歌曲,引导幼儿跟随音乐做一些基本的舞蹈动作,如摇摆、跳跃等。
2. 逐渐增加舞蹈动作的难度,引导幼儿尝试更多有趣的动作,如旋转、踢腿等。
活动二:学习英文词汇(15分钟):1. 播放一首英文儿歌,引导幼儿一起唱歌并模仿动作。
2. 在歌曲中选择几个重要的英文词汇,通过反复唱歌和展示动作,帮助幼儿记忆和理解。
活动三:创作舞蹈小品(20分钟):1.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首他们喜欢的英文歌曲。
2. 引导每个小组一起创作舞蹈动作,结合歌曲的节奏和歌词意境。
3. 每个小组轮流表演他们的舞蹈小品,其他小组鼓励和欣赏。
总结与反思(5分钟):1. 回顾今天的舞蹈活动,与幼儿一起讨论他们的收获和体验。
2. 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意见,提供积极的反馈和建议。
3. 引导幼儿思考如何将所学的英文舞蹈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如与家人分享或在学校表演等。
教案反思:本节课的教案设计了一系列的活动,旨在通过舞蹈活动提高幼儿的英文词汇和表达能力,并培养他们的音乐感知和动作协调能力。
通过引入、学习舞蹈动作、学习英文词汇和创作舞蹈小品等环节,幼儿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表达自己。
初中舞蹈美育潮汕英歌教学设计

潮汕英歌课时:1 课时课型:表演课型教材分析:1、舞蹈内容①教材出处:《潮汕英歌》一课选用了岭南英歌素材民间舞,具有广东岭南特色与地域文化。
英歌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一定的传承价值意义。
②英歌表演特点:快而不乱、动中求静;稳扎稳打、矫健有力;动作幅度大、内在力度鲜明。
③道具由来:“槌”以硬木制成的圆木制长度37厘米,直径3厘米。
根据官府欺压一说,官员没收兵器平民截棍习武防身后成为英歌棒槌的缘由。
④审美特点:具有舞姿造型,体态动律特征,情感表达特征,人物造型特征,运动节奏特征。
2、音乐内容动作素材部分为鼓点伴奏,节奏速度分为中板速度,节奏速度略慢,声音雄浑、粗矿,短句舞蹈部分音乐选自学院派组合音乐。
学生分析:初一年级学生,这一阶段学生处于青春发育期,羞涩内向突出特点,实践与创新的能力较强,能快速掌握音乐节奏与舞蹈风格特点,肢体表达能力与学习速度俱佳。
核心素养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会英歌素材基本动作,掌握其风格性。
2、过程与方法:示范英歌动作,通过地方音乐引导学生找出节奏点与舞蹈风格,还原古代行军打仗队形做表演。
3、情感态度价值观:关注本土文化有保护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
在团队中树立互帮互助,团结拼搏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英歌道具使用以及舞蹈风格特点。
难点:动作张力以及风格特点的把握。
教学准备:英歌道具、PPT课件、音乐参考教学设计:认真观看课件与老师交流自己的见解。
广东学生分享自己在家乡看到的民间英歌舞蹈表演。
讨论自己对英歌舞蹈与道具英歌棒的好奇之处。
头顶背到身后,面的英雄人物,作。
2、学习短句动作,理解其动作形成与武术的关系,能连贯的表现英歌舞蹈短句。
3、不断熟悉动作顺序,加强动作要求,区别不同动作的情感表达。
教学建议:1、教学设计加强学生的舞蹈呈现和讨论表达。
2、教室提前准备好中国大鼓,作为英歌舞蹈的伴奏,还原潮汕英歌舞蹈的民间风情。
英歌舞教学讲解

英歌舞教学讲解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英歌舞是一种充满活力和激情的表演形式,结合了音乐、歌曲和舞蹈,能够让人们感受到快乐和愉悦。
在英歌舞教学中,教师需要详细地讲解每一个动作和步骤,以确保学生能够准确地学习和表演。
在英歌舞教学讲解中,教师应该先介绍歌曲的背景和意义。
学生需要了解歌曲的内涵和情感表达,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演绎舞蹈动作。
教师可以讲解歌曲的歌词和曲调,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节奏和情感。
接着,教师需要详细地讲解每一个舞蹈动作和步骤。
教师可以先示范一遍舞蹈动作,然后逐步讲解每一个动作的要领和技巧。
学生可以跟着教师一起练习,直到达到标准的表演水平。
在讲解舞蹈动作时,教师需要重点强调动作的节奏和舞蹈的表现力,让学生能够准确地表达音乐和情感。
教师还应该注意教学方法和策略。
在英歌舞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小组教学或个别辅导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舞蹈动作。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水平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受益并进步。
在英歌舞教学中,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表现和情绪。
教师可以通过鼓励和赞扬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表现欲望,让他们更加投入到舞蹈的学习和练习中。
教师还要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体验。
英歌舞教学讲解是一项需要细致和耐心的工作。
教师需要了解歌曲和舞蹈的内涵,详细讲解每一个动作和步骤,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关注学生的表现和情绪,以确保学生能够准确地学习和表演英歌舞。
通过精心的教学讲解,学生们将能够享受到学习英歌舞的乐趣和成就感,同时提升自己的舞蹈技巧和表演能力。
【2000字】。
第二篇示例:英歌舞教学是一种结合了英语学习和舞蹈表演的教学活动,通过这种形式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和舞蹈技能。
英歌舞教学适合各个年龄段的学生参与,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和舞蹈节奏感,还能够增强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自信心。
在英歌舞教学中,老师会选择一首英文歌曲,并设计一套舞蹈动作,让学生在跟着音乐的节奏和歌词学唱歌曲的跟着老师的指导学习舞蹈。
美术大单元课程设计潮汕英歌舞与牛皮艺术的多元交融之旅

1.有哪些地方有英歌舞活动?英歌舞起源于哪 里?如何发展的? 3.潮汕英歌舞的历史背景和地理环境会对它的 发展有什么影响? 4. 潮汕英歌舞在当地文化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集一手资料 2. 向学生简要介绍潮汕英歌舞 的概念和起源,并展示相关的 音乐和视频片段。 3. 引导学生探讨潮汕英歌舞的
看和聆听潮汕英歌舞的 音乐和视频片段。 2. 在小组中分享对潮汕 英歌舞的初步了解和印 象,展示他们的研究成 果,如制作海报、口头
美术大单元课程设计
潮汕英歌舞与牛皮艺术的多元交融之旅
小组成员:
目录
一、设计思路及课标依据 二、课程设计概况 三、大单元目标 四、单元活动主题及学业质量评价
本单元课程的大概念
潮汕英歌舞是印刻在潮汕人心中的情感符号, 是人们表达情感和美好愿望的精神载体。
本单元课程的设计思路
潮汕特色本土文化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遇产 中国优秀民间民俗文化
本单元课程的活动主题及学业质量评价
《民间大型舞蹈艺术潮汕英歌舞》大单元学习计划表
主题一:欣赏认识潮汕民间大型舞蹈艺术潮汕英歌舞活动 课时1-2
问题设置+学习目标
教师活动
概念与术语:地理位置,潮汕文化 学科:音乐、地理、历史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问题设置:
1.课前布置作业:在潮汕地区收 1. 听取教师的讲解,观
3.牛皮材质并非唯一或必须的。在设计和创作过程中,可以灵活选择适合的材质, 如合成皮革、纺织品、纸张等,以实现艺术效果和表达意图。同时,要尊重动物 保护和环境保护原则,确保材料的合法性和可持续性。
本单元课程的单元目标
学生将会知道
重要内容
学生将体验到潮汕英歌舞的文化内涵和艺术表达。他们将了解潮汕英歌舞在地理、历史和文 化中的重要地位,感知其独特的舞蹈元素和表现形式。同时,学生将通过使用牛皮等材料, 体验艺术创作的过程,培养创造力和审美能力。他们将运用综合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设计和 制作牛皮艺术装置、手工面具、舞台布景等,展示潮汕英歌舞的特色和魅力。通过参与演出 和表演活动,学生将锻炼舞台表演技巧,增强自信心和团队合作能力。整个学习过程旨在促 进学生对潮汕英歌舞及其文化背景的理解,培养他们的创造力、艺术欣赏能力和跨学科学习 能力。
大班英语公开课教案《sing dance paly》

大班英语公开课教案《sing dance paly》教案主题:《Sing Dance Play》大班英语公开课教案教学目标:1. 学习与熟悉一些常见的英语歌曲,并通过唱歌提高英语听力和发音能力。
2. 通过跳舞和玩游戏,帮助学生活动身体,锻炼协调能力和反应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能够与他人进行简单的合作。
教具准备:1. 音乐播放器及音乐资源。
2. 相关道具和素材。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打招呼,检查学生的情绪状态,让学生感受到课堂的愉快氛围。
2. 引入主题《Sing Dance Play》。
通过简单的谈话或用图片介绍课程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
正文活动:1. 歌曲学习(Sing)- 播放简单、易学的英语歌曲,如《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或《Old MacDonald Had a Farm》等。
- 让学生先听一段,然后一起跟着歌曲唱。
- 反复练习直到学生能够熟练唱出整首歌曲。
2. 舞蹈学习(Dance)- 播放欢快的舞曲,如《If You're Happy and You Know It》或《Hokey Pokey》等。
- 老师示范舞蹈动作,让学生一起模仿跳舞。
- 练习几次后,可以尝试增加一些变化或创造新的舞蹈动作。
3. 游戏活动(Play)- 进行简单的合作游戏,如《Pass the Ball》或《Simon Says》等。
- 解释游戏规则,然后让学生按照规则进行游戏。
-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适当给予奖励或表扬。
总结活动:1. 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巩固学习的成果。
2.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的感受和体验,促进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3. 展示学生的表演,让他们展示所学的歌曲、舞蹈或游戏。
拓展活动(可选):1. 给学生发放《Sing Dance Play》的手册,让他们继续在家里练习和享受英语学习的乐趣。
2. 邀请学生家长参加学习展示活动,让他们一起感受孩子们的成长和进步。
[教学设计]潮汕英歌舞
![[教学设计]潮汕英歌舞](https://img.taocdn.com/s3/m/ac9c89aca98271fe900ef95e.png)
[教学设计]潮汕英歌舞潮汕英歌舞在广东省潮汕地区,尤其是在潮汕的农村地区,到了农事活动的时候,为了祭祀神灵,祈求神灵保佑,就会有英歌舞的表演;春节期间的游神,秋收后的庆功或者祭祀民俗活动,我的家乡也保留着英歌舞这种节目。
而现在,英歌舞从以前祈求神灵保佑的仪式变成了庆祝喜事的活动。
这种叫做“英歌”的化妆歌舞表演,一直深受当地群众欢迎。
英歌又有秧歌、莺歌、因歌等多种写法,它的来源应是北方秧歌。
潮汕英歌舞是一种令舞者、观者都能浑身震颤、热血沸腾的民间舞蹈形式。
“锣鼓响,心蓬浅”描绘的就是英歌舞带来的那种群情昂奋、争相观看的热闹场面:英歌锣鼓一响便观众如潮,犹如一大朵彩云在漂浮、移动。
舞者时而稳如泰山,时而舞若银蛇,时而如雄鹰展翅,时而如猛虎下山。
那锵锵锣鼓声,与感召力极强的螺号声、舞者的吆喝声此起彼伏,震撼大地,气冲蓝天。
这和谐的舞与鼓,组成了潮汕文化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英歌舞的由来有三种说法,一种是“及时雨说”,一种是秧歌说,一种是傩舞说。
“及时雨说”就是在明末清初绍兴名士张岱的《陶庵梦忆》这本书中“及时雨”一节就有这样的说法。
这一节里描写的是求雨的场面。
张岱认为,可能是因为水浒英雄的大哥宋江绰号就叫“及时雨”。
秧歌说就是说英歌舞是从山东鲁北的“大鼓子秧歌”和鲁西的“柳林秧歌”脱胎来的。
因为英歌与“秧歌”在潮州话里的发音是比较相似的。
还有一种说法是现在的英歌是从古代的傩舞进化而来的。
傩舞是一种反映宗教意识和艺术特征的形式。
潮汕英歌舞至今已流传了几百年。
关于她的演变,虽然众说纷纭,但有两点是一致的:一是表演梁山泊英雄好汉攻打大名府的故事;二是武术表演的成份很重。
这就决定了潮汕英歌舞粗犷有力、豪迈威武,赞美英雄的风格特征。
舞中表演者的脸谱是根据梁山泊中的人物形象、性格特征而定的。
如杨志,红脸红须;李逵,黑须满腮,倒钩;鲁智深,和尚装束;武松则为白脸……他们的服装跟戏曲中的“紧身短打”相似,上身坎肩,脚是“人”字形的裹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操场、大礼堂、多媒体网络教室、投影机
其 他
学习活动设计(针对该专题所选择的活动形式及过程)
1、对参训学员进行角色分组;
2、根据角色分组分段进行动作分解讲解和演示;
3、熟悉潮汕大锣鼓音乐韵律和节拍;
4、配合潮汕大锣鼓音乐韵律和节拍进行舞蹈动作训练;
5、行进中的舞蹈训练。
教学评价
1、评价学生对潮汕大锣鼓音乐旋律和节拍的熟悉程度;
主题单元问题设计
1、什么是“英歌舞”?
2、你了解潮汕“英歌舞”的历史发展吗?
3、“英歌舞”有哪些基本动作?
4、“英歌舞”的节奏感怎样?
5、“英歌舞”与其他舞蹈相比,有什么不同?
6、如何弘扬民间传统文化艺术?
专题划分
1、潮汕大锣鼓与英歌舞;
2、英歌舞训练;
3、融入感情的表演。
专题一
潮汕大锣鼓与英歌舞
所需课时
2、中国舞蹈网:/minzu/20070421_955.html
3、“英歌舞”舞蹈视频光盘
常规资源
潮汕大锣鼓乐谱、“英歌舞”动作分解图解
教学支撑环境
大礼堂、多媒体网络教室、投影机
其 他
专家讲座
学习活动设计(针对该专题所选择的活动形式及过程)
1、播放潮汕“英歌舞”视频光盘;
信息化资源
1、“英歌舞”教学光碟;
2、英歌舞:/wenhua/wfcz/tswf/200803/730.html
3、中国舞蹈网:/minzu/20070421_955.html
常规资源
潮汕大锣鼓乐谱、“英歌舞”动作分解图解
1、领会历史人物的感情特点;
2、在舞蹈中融入感情;
3、认识民间传统文化艺术传承的意义。
对应课标(本专题所达到的课程标准)
1、学会有感情的舞蹈表演;
2、认识民间传统文化艺术传承的意义。
本专题问题设计
1、舞蹈是如何表达感情的?
2、如何弘扬民间传统文化艺术?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1、英歌舞:/wenhua/wfcz/tswf/200803/730.html
2、中国舞蹈网:/minzu/20070421_955.html
3、“英歌舞”舞蹈视频光盘
常规资源
教学支撑环境
学校操场、大礼堂、多媒体网络教室、投影机
4课时
专题一概述(对专题内容进行简要的概述,并可附上相应的思维导图)
通过请乐社专家举办专题讲座、观看潮汕大锣鼓与英歌舞表演视频、上网搜集英歌舞资料等活动,引导参训学生了解潮汕大锣鼓与英歌舞的历史来源和发展过程。
本专题学习目标(描述该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了解潮汕大锣鼓与英歌舞的历史发展;
2、掌握网络信息搜索方法。
为活跃校园文化,搞活第二课堂,宣传地方传统文化艺术,我校组建了一支“英歌舞”舞蹈队,主要由4-6年级学生中对“英歌舞”有兴趣且有一定舞蹈基础的学生组成。经过反复训练,现该舞蹈队已初具规模。每逢学校重大节日,该舞蹈队都能出色完成演出任务,博得全校师生的一致好评,为弘扬地方传统文化艺术尽了一份力量。
主题学习目标(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2、请乐社专家举办专题讲座;
3、布置学生分组搜集潮汕“英歌舞”资料;
4、交流和分享。
教学评价
1、评价对潮汕“英歌舞”历史发展的了解程度;
2、评价对潮汕“英歌舞”的音乐和舞蹈动作特色的理解。
专题二
英歌舞训练
所需课时
8周
专题二概述(对专题内容进行简要的概述,并可附上相应的思维导图)
配合潮汕大锣鼓的韵律节拍,通过对潮汕“英歌舞”舞蹈动作的分解讲解,掌握各旋律周期对应的舞蹈动作和行进中的舞蹈表演。
作 者
揭阳教师进修学校林永彬
主题单元标题
科,打+ 表示相关学科)
思想品德
音乐
化学
信息技术
劳动与技术
语文
美术
生物
科学
数学
外语
历史
社区服务
体育
物理
地理
社会实践
其他(请列出):艺术
适用年级
4-6年级
所需时间
10周
主题学习概述(对主题内容进行简要的概述,并可附上相应的思维导图)
对应课标(本专题所达到的课程标准)
1、学会对舞蹈的欣赏;
2、体验舞蹈动作与音乐配合产生的震撼力。
本专题问题设计
1、什么是“英歌舞”?
2、你了解潮汕“英歌舞”的历史发展吗?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1、英歌舞:/wenhua/wfcz/tswf/200803/730.html
1、评价学生对舞蹈角色的人物感情要素领会程度;
2、评价舞蹈动作表达感情的掌握程度。
其 他
学习活动设计(针对该专题所选择的活动形式及过程)
1、组织学生分组搜集跟舞蹈本身相关的历史人物的资料,研究分析角色特点以及需表达的感情特色;
2、掌握不同表演角色的表演特色和表演技巧,学会将人物感情融入舞蹈表演当中;
3、讨论潮汕“英歌舞”作为民间传统文化艺术的历史文化价值,如何弘扬和传承。
教学评价
知识与技能:了解潮汕英歌舞的历史发展,掌握英歌舞的动作、节奏、韵律;
过程与方法:欣赏舞蹈作品,能关注舞蹈与音乐的协调以及舞蹈动作的目的性、抒发性和人体、动作、节奏之美,在艺术享受中得到启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学习“英歌舞”的现实意义,促使他们对“英歌舞”的热爱,弘扬地方传统文化艺术。
对应课标
舞蹈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标》明确指出:艺术课程作为义务阶段是学生的必授课程,对学生的人格成长、情感陶冶以及智能的提高等,具有重要的价值。对学生的生活、情感、以及文化素养和科学认识等产生直接与间接的影响。艺术课程不仅仅培养学生的艺术能力,同时还培养学生的整合创新、开拓贯通等多种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评价学生对“英歌舞”舞蹈动作的掌握程度。
专题三
融入感情的表演
所需课时
4课时
专题一概述(对专题内容进行简要的概述,并可附上相应的思维导图)
结合对潮汕“英歌舞”历史由来的了解,领会角色的感情特点,掌握不同表演角色的舞蹈风格与特色,将历史人物的感情融入舞蹈当中,赋予舞蹈表演以生命力。
本专题学习目标(描述该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本专题学习目标(描述该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熟悉潮汕大锣鼓的音乐旋律;
2、掌握舞蹈动作要领;
3、学会舞蹈表演。
对应课标(本专题所达到的课程标准)
掌握舞蹈基本动作
本专题问题设计
1、“英歌舞”有哪些基本动作?
2、“英歌舞”的节奏感怎样?
3、“英歌舞”与其他舞蹈相比,有什么不同?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