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造纸行业转型升级技术路线和行动计划(2016-2018年)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山东造纸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山东造纸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本刊讯 2014年10月21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了《山东造纸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总结了山东省造纸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了造纸产业发展趋势。
指出山东省造纸产业存在优质原料缺口大,对外依存度高;同质化竞争;下游产业链不完整;纤维原料没有充分综合利用;研发投入及创新能力有待提高等主要不足。
提出到2017年及2020年,山东省造纸产业转型升级力争达到以下阶段性目标。
(一)主要产品产量与经济指标2017年山东省造纸产量达到1950万t,比2013年增长9.6%,2020年达到2100万t,比2013年增长18%,全产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分别达到1400亿元和1530亿元,比2013年分别增长18.6%和29.7%。
(二)原料结构2017年山东省原生纸浆产量达到550万t,比2013年增长30%左右,2020年达到650万t。
重点增加高得率浆、废纸和非木材清洁生产纸浆比重。
(三)企业规模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骨干优势企业规模进一步提高。
到2020年,山东省年产量500万t左右的造纸企业达到2家,年产量100万~500万t的造纸企业达到5家。
(四)节能减排重点企业达到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制浆造纸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要求。
提高“三废”管理水平和资源、能源循环利用率,到2020年造纸全行业单位浆、纸产品平均综合能耗和取水量年均分别降低1%和1.5%,污染物COD排放总量降低5%。
(五)科技创新及产品提升通过鼓励对造纸关键技术的科研攻关和项目的产业化建设,提升造纸产业技术水平,包括提升造纸工艺、设备及生产管理水平等。
同时引导企业主要产品向食品卡纸、轻型纸、特种纸、高档生活用纸、高档包装用纸及纸板以及非木浆纸产品方向发展。
利用多元化技术生产环保型、高附加值、功能性优质产品,提升副产品利用价值。
(六)淘汰落后产能逐步淘汰资源消耗高、效率低的制浆、造纸生产线,到2020年淘汰落后产能300万t左右。
广东省工业企业创新驱动发展工作方案(2016-2018年)

广东省工业企业创新驱动发展工作方案(2016-2018年)广东省人民政府为贯彻落实《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创新驱动发展先行省的意见》(粤发〔2015〕10号)、《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2016-2020年)〉的通知》(粤府〔2016〕31号)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工业转型升级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的通知》(粤府〔2015〕35号),提高工业企业创新能力和水平,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工作思路。
以创新驱动作为促进工业发展的核心战略和总抓手,完善企业主体、市场导向、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工业创新体系,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配置资源链,全面推动技术、产品、品牌、模式、质量、管理等创新。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着力点,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业深度融合,提升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有效供给质量和效率,促进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成长,推动优势重点产业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迈进,初步构建创新型经济发展格局。
(二)主要目标。
通过三年努力,我省工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发展步伐加快,工业规模持续壮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企业创新能力显著提高,质量效益明显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居全国前列。
力争到2018年底,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设立研发机构比例达23%以上,其中大型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实现全覆盖;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提升至1.3%左右。
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达50%和30%。
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至25万元/人左右,年均增长5.2%左右。
二、重点任务(三)加强企业研发载体建设,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1.推动工业企业加快建设研发机构。
按照“有专职人员、有固定场所、有专项经费、有专门设备、有具体项目”的要求,支持企业加快建设研发机构,打造企业研发创新载体。
广东省东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广东省东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多划基本农田占用方案(佛山至东莞城际铁路广州南至望洪段项目)编制单位:东莞市国土资源局编制日期: 2015 年 9 月目录一、前言 (1)(一)编制目的 (1)(二)编制原则 (1)(三)编制依据 (2)(四)编制程序 (3)二、概况 (4)(一)东莞市概况 (4)(二)东莞市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6)(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与实施情况 (8)三、占用多划基本农田的必要性 (12)(一)项目概况 (12)(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4)(三)占用多划基本农田的理由 (16)四、项目用地的合理性分析 (17)(一)项目用地选址的合理性分析 (17)(二)项目用地规模的合理性分析 (25)五、占用多划基本农田的可行性分析 (27)六、占用多划基本农田情况 (29)(一)土地利用情况 (29)(二)占用多划基本农田情况 (30)(三)占用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基本农田情况 (32)(四)耕地占补平衡方案 (32)七、占用多划基本农田影响评估 (36)(一)占用多划基本农田影响评估 (36)(二)减缓措施 (37)八、结论 (39)(一)结论 (39)(二)建议 (39)附表 1 东莞市多划基本农田占用登记表 (41)附图 (42)附件47一、前言(一)编制目的为规范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多划基本农田管理,根据《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关于划定基本农田进行永久保护的通知》(国土资发,2009? 167 号)、《国土资源部关于严格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管理的通知》(国土资发, 2012? 2 号)、《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管理规定的通知》(粤府办,2013?3 号)、《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印发 <广东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管理规定 >、<广东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管理规定 >相关配套文件的通知》(粤国土资规划发, 2013? 83 号)等要求,进行广东省东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2020 年)多划基本农田占用方案(佛山至东莞城际铁路广州南至望洪段项目)的编制。
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州市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穗府〔2016〕9号

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州市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正文:----------------------------------------------------------------------------------------------------------------------------------------------------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州市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穗府〔2016〕9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现将《广州市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执行中遇到问题,请径向市环保局反映。
广州市人民政府2016年5月11日广州市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5〕17号,以下简称《水十条》)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粤府〔2015〕131号,以下简称《省实施方案》),深入推进我市水污染防治工作,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方案。
总体要求: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改善水环境质量为核心,按照“干净、整洁、平安、有序”的城市环境创建总体要求,全面落实《水十条》和《省实施方案》,以广佛跨界河流水环境综合整治为重点,对水环境实施分流域、分区域、分阶段科学治理,系统推进广州市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保护和水资源管理。
坚持政府市场协同,注重改革创新;坚持全面依法推进,实行最严格环保制度;坚持落实各方责任,严格考核问责;坚持全民参与,推动节水洁水人人有责,形成“政府统领、企业施治、市场驱动、公众参与”的水污染防治新机制,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多赢,为建设美丽广州而奋斗。
基本原则:坚持目标管理、循序推进。
以水环境质量目标管理为主线,按照“只能更好、不能变坏”的要求,确定饮用水源、城市水体、近岸海域等水体质量改善目标和进度要求,明确我市实施《水十条》的路线图和时间表。
广州市产业用地指南(2018年版)

广州市产业用地指南(2018年版)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广州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委员会目录总则..................................................................................................................1第一部分限制/禁止用地项目目录. (4)4一、基本规定...................................................................................................................4二、限制/禁止用地项目目录 (5)第二部分产业用地布局指南................................................................................................................................................3737一、基本规定.................................................................................................................37二、用地布局指南 (38)第三部分工业用地指南 (47)47一、基本规定.................................................................................................................47二、用地指南.. (49)第四部分现代服务业用地指南....................................................................................................................................106106一、基本规定...............................................................................................................106二、用地指南 (108)第五部分基础设施用地指南............................................................................................................................................115115一、电力生产与供应业用地.......................................................................................115二、燃气生产和供应业用地.......................................................................................118三、铁路工程业用地...................................................................................................119四、道路交通用地.......................................................................................................122五、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用地.......................................................................................126六、水上运输业用地...................................................................................................128七、航空业用地.. (129)八、邮政业用地...........................................................................................................133九、管道运输业用地...................................................................................................133十、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用地.......................................................................................138十一、排水工程用地...................................................................................................140十二、水利管理业用地...............................................................................................141十三、环境治理业用地.. (145)第六部分社会事业用地指南............................................................................................................................................148148一、教育设施用地.......................................................................................................148二、文化设施用地.......................................................................................................151三、体育设施用地.......................................................................................................154四、医疗卫生设施用地...............................................................................................156五、社会福利设施用地...............................................................................................159六、特殊用地 (160)附件一:指南实施建议....................................................................................................................................................................162162附件二:指南使用指引.................................................................................. (166166)总则第一条为深入推进广州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用地空间布局,促进产业用地集约利用,提高产业用地管理水平,实现《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确定的产业发展目标,根据《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令第61号)、《关于支持新产业新业态发展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用地的意见》(国土资规〔2015〕5号)、《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节地技术和节地模式推荐目录(第一批)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17〕37号)、《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完善工业用地供应制度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指导意见(试行)》(粤国土资规字〔2017〕3号)和《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州市提高工业用地利用效率试行办法的通知》(穗府函〔2015〕20号)等,结合广州市产业用地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指南。
广东省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印发《广东省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实施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

广东省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印发《广东省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实施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广东省财政厅,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广东省商务厅,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布日期】2023.04.27•【字号】粤发改资环函〔2023〕545号•【施行日期】2023.04.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法制工作正文广东省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印发《广东省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实施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粤发改资环函〔2023〕545号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广东省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实施方案(2023-2025年)》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广东省财政厅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广东省商务厅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2023年4月27日广东省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实施方案(2023-2025年)推行清洁生产是贯彻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的重要举措,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重要手段,是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十四五”全国清洁生产推行方案》《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广东省生态文明建设“十四五”规划》,经省人民政府同意,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国家工作部署以及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以节约资源、降低能耗、减污降碳、提质增效为目标,以推进技术进步为主线,以清洁生产审核为抓手,系统推进工业、农业、服务业、建筑、交通运输等领域清洁生产,加快实施重点行业、重点领域清洁生产改造,创新清洁生产推行方式,培育壮大清洁生产产业,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东莞市达林纸业有限公司

东莞市达林纸业有限公司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建设单位:东莞市达林纸业有限公司评价单位:深圳市宗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2012年12月1建设项目概况(1)项目由来东莞市达林纸业有限公司位于东莞市中堂镇槎滘村新沙(详见附图1地理位置图)。
厂址中心坐标:北纬23° 4'37.17";东经113°37'16.40"。
项目前身“东莞市奇利纸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并于2005年4月委托广东工业大学编制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并经东莞市环境保护局的审批,(审批编号:东环建【2005】425号),允许年产瓦楞原纸、挂面纸3万吨,设置3200型纸机1台,配套1台8t/h锅炉,允许排放生产废水量为2112吨/天,核准CODcr排放量为58.41吨/年,SO2排放量为35.64吨/年。
“东莞市奇利纸业有限公司”已经于2009年6月19日经东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变更登记,更名为“东莞市达林纸业有限公司”,同时进行技术改造,并于2009年12月委托九江市环境科学研究所编制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并于2010年3月11日通过东莞市环境保护局的审批同意(审批编号:东环建【2010】2-063号)。
技改后允许年产生活用纸(擦手纸)2万吨(其中:再生擦手纸1万吨/年;本色擦手纸0.5万吨/年;高档擦手纸0.5万吨/年),设置2台2800型纸机、配套1台8t/h和1台5t/h的燃煤锅炉;技改后允许排放生产废水量为600吨/天,核准CODcr排放量为16.63吨/年(含生活污水),SO2排放量为15吨/年。
技改后,项目分为两次验收,第一次验收部分:对1台2800型纸机和1台8t/h的燃煤锅炉进行验收,其废水、废气处理设施于2011年8月23日通过了东莞市环境保护局的验收(编号:东环建【2011】21511号)。
第二次验收部分:对另1台2800型纸机和1台5t/h的燃煤锅炉进行验收,其废水、废气处理设施于2012年6月11日通过了东莞市环境保护局的验收(编号:东环建【2012】20642号)。
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东莞市环境污染防治总体实施方案(2016—2020年)》的通知

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东莞市环境污染防治总体实施方案(2016—2020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6.11.09•【字号】东府办〔2016〕101号•【施行日期】2016.11.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正文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东莞市环境污染防治总体实施方案(2016—2020年)》的通知东府办〔2016〕101号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府直属各单位:《东莞市环境污染防治总体实施方案(2016—2020年)》业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6年11月9日东莞市环境污染防治总体实施方案(2016—2020年)为统筹推进“十三五”时期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目标,加强全市环境污染防治力度,深化环保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绿色发展战略,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步伐,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深入贯彻落实《环境保护法》,严格执行国务院颁发的“大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以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为契机,坚持系统精准治污,实施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强化环境污染防治和环境基础能力建设,全面提升环境管治水平,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环境污染突出的问题,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东莞绿色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为东莞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环境保障。
(二)总体目标到2017年,主要污染物排放持续稳定下降,全市空气质量明显好转,重污染天气进一步减少,水环境质量得到阶段性改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城镇生活污水、固体废物处理率稳步提高,为2018年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环境基础;到2020年,大气、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土壤污染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增强,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基本建立,再现“天蓝、地绿、水净”的生态环境面貌,力争2019年建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造纸行业转型升级技术路线和行动计划(2016-2018年)造纸工业是广东省工业传统支柱产业之一,具有资金投入大、技术密集型、规模效益显著、产业关联度高等特点。
目前,造纸行业发展面临着资源、环境、市场容量等方面约束,为促进行业转型升级,现提出2016-2018年全省造纸行业转型升级技术路线和行动计划。
一、行业现状广东省造纸行业规模以上企业206家,主要以废纸和木浆为原材料,生产包装纸、生活用纸、文化用纸和特种纸。
2015年,广东省纸及纸板产量达2078.3万吨,占全国总产量17.7%,同比增长4.3%,产、销量均居全国第一位;造纸及纸制品业工业增加值达453.7亿元,同比增长4.9%,利润总额达87.16亿元,同比增长18.8%。
(一)比较优势。
1. 龙头企业发展势头良好。
广东省纸及纸板产能超过10万吨企业45家,其中超过100万吨以上企业5家,30-100万吨企业17家;全国产量前30名企业中有5家广东企业,其中玖龙纸业、理文纸业、东莞建晖纸业、东莞金洲纸业、广州造纸集团分别列第1、2、17、19、29位。
同时,维达纸业、中顺纸业的生活用纸销售量位居全国同行前列。
2. 产业集聚效应明显。
广东省造纸企业主要分布在广州、东莞、佛山、江门、珠海、肇庆和湛江等地区,基本形成东莞包装纸产业基地、湛江林浆纸产业基地、江门银洲湖纸业基地、广宁特种纸等产业基地,集聚了全省近80%企业。
3. 工艺技术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广东省造纸行业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拥有现阶段全球最先进的制浆造纸设备,造纸企业设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约占80%,其中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约占60%。
4. 节能环保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十一五以来,广东省共淘汰造纸落后产能约176万吨,行业节能降耗水平不断提高。
广东省实施的制浆造纸主要产品能耗限额(DB44/515-2013)标准,优于国家即将于2016年7月实施的能耗标准,但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一定的差距。
(二)存在问题。
1. 部分品种竞争激烈,产品结构有待优化。
近几年,广东省造纸部分品种产能增长过快,新闻纸等部分品种需求基本饱和,市场价格竞争过于激烈,企业利润水平不断下滑。
同时,企业未能及时调整产品结构,产品同质化竞争现象严重,特种纸数量和品种较少。
2. 节能环保压力大、成本高。
近年来,造纸行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和能耗标准不断提高,企业节能环保治理成本提高,提升节能减排水平的压力不断加大。
3. 部分小规模企业竞争力低。
广东省有部分造纸企业规模较小,其生产技术及装备相对落后,产品档次较低,消耗资源能源较高,市场竞争力较差。
据不完全统计,现阶段广东省相对落后的造纸设备约占造纸设备总数量的10%。
二、行动目标到2018年底,全省造纸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节能环保、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升,逐步实现由造纸大省向造纸强省的转变。
主要目标如下:(一)广东省造纸工业继续保持增长,产量及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纸及纸板产量达到2200万吨。
(二)产品结构不断优化,低定量、高强度、功能化、差异化产品比重超过30 %,适应多元化纸张产品的结构需求。
(三)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比现行标准限额值下降5%,单位产品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持续下降。
(四)全省造纸行业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自动化控制系统覆盖面达80%以上,建立3个企业能源中心,推广实行1个全过程智能化管理系统。
三、技术路线(一)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突破。
1. 发展高速造纸机高端自动化控制技术。
重点研究发展高速宽幅条件下的高端过程集散控制系统(DCS+MCS),包括盘磨的恒能耗控制技术、连续配浆的全自动控制技术、靴式宽压区压榨的液压控制技术、无绳引纸控制技术、全自动换卷、恒线压卷绕卷纸机控制技术等。
2. 发展高性能纸基功能材料关键技术。
发展和推广生物质精炼技术,木材纤维、非木材纤维、人造纤维的提纯和机械处理技术,长纤维成形和湿纸幅干燥技术,耐高温稳定性技术,纸张结构设计和性能考核评价技术等。
(二)工艺设备改造。
1. 淘汰落后产能设备。
淘汰落后的制浆造纸设备,更换淘汰产量低、能耗高、污染大的制浆造纸设备。
淘汰槽式洗浆机、地池浆制浆工艺、侧压浓缩机、5.1万吨/年以下的化学木浆生产线、单条3.4万吨/年以下的非木浆生产线、单条1万吨/年及以下、以废纸为原料的制浆生产线、幅宽在1.76米及以下并且车速为120米/分以下的文化纸生产线、幅宽在2米及以下并且车速为80米/分以下的白板纸、箱板纸及瓦楞纸生产线等落后设备工艺。
2. 工艺优化改造。
推广应用高效黑液提取、碱回收和废液资源化利用等非木材植物纤维清洁制浆技术。
优化蒸煮工艺,短纤维采用中浓打浆,加强浆料的重杂质、轻杂质及粘胶物的净化,利用氧漂、过氧化氢漂白等无氯或无元素氯漂白,从源头减少污染物排放。
废纸制浆增加热分散系统,分散去除胶粘物。
优化造纸化学品和施胶工艺,开发应用高强度高抗潮施胶剂,大力推广生物酶制剂的应用。
3. 装备升级改造。
推广应用造纸过程能量评估技术,发展高效节能打浆、压榨和干燥技术与装备。
利用纤维分级筛分级各类纤维,优化浆料配比。
结合不同产品特点,优化或采用流浆箱稀释水定量调节系统,双层飘片式流浆箱技术、特种纸多层斜网成型器、网部无驱动顶网成型器、纸机网部胸辊高频摇振箱、靴式压榨、膜转移施胶机等,提高产品质量。
4. 生产管理智能化改造。
在碎浆、复卷至仓库等工序加快机器人应用,建立自动化仓库管理系统,推广应用高精度传动控制系统(DS)、智能马达控制系统(MCC)、断纸检测分析系统(WMS)、在线质量控制系统(QCS)、稀释水/唇板横幅定量控制系统、蒸汽及冷凝水回收控制系统(可调热泵)、电磁感应加热横幅厚度控制系统、纸病检测系统(WIS)、高速复卷机控制系统、液压控制系统、全自动换卷复卷机控制系统等自动控制系统,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立全工厂智能化管理系统。
(三)节能减排改造。
1. 优化动力及能源工序。
加大锅炉增效技改,提高锅炉自动控制水平,提高燃烧效率和产汽率。
优化自供电企业能源系统,对能量转换环节(动力锅炉、汽轮发电机组)、利用环节(制浆、造纸、办公及生产辅助系统)、回收环节(冷凝水及废热回收系统)进行分析、诊断与优化。
建立能源管理中心,系统、科学、准确、实时调度生产能量配给,优化热电厂运行。
2. 工艺技术节能减排。
推广造纸干燥部密闭气罩余热深度回用技术。
提升三段供汽、冷凝水及热泵系统工艺技术及装备,提高烘缸干燥效率。
采用透平式真空泵代替水环真空泵,对电机进行能效提升改造,降低产品能耗。
3. 资源综合利用。
推广纸机白水多圆盘分级与应用技术,完善企业和园区建设,根据纸种和品位不同实现梯级用水,生活用纸产生的废水供包装纸生产,包装纸产生的废水供纱管纸生产;治理后的废水回用于生产、生活相关环节。
加强对废气治理和综合利用的研发,产能10万吨以上企业废水厌氧处理产生的沼气收集后供锅炉燃烧或发电等。
污泥资源化利用技术。
加强对造纸污泥、废渣的生态综合治理及资源化利用,高品位纸产生的污泥用于低品位纸生产,污泥生态处理后用于花卉、园林绿化和种植,污泥压滤干燥后燃烧,利用污泥制砖等。
(四)产品结构优化。
1. 重点支持发展高附加值、技术含量高的特种纸。
支持高性能纸基功能材料研发及产业化,发展高性能精细过滤纸、高性能抄去法无石棉纤维复合密封材料、生物活性纸、无尘纸系列产品、无纺壁纸以及特种纸基功能材料的生产制造技术。
发展电子标签、能源储备用的纳米纸,高性能纤维纸基材料,高效空气过滤材料等。
发展装饰纸原纸,冷、热转移纸,拷贝纸、烘焙纸,防油无菌等食品包装用纸,耐晒、防油等特殊功能的涂布白卡纸,不锈钢、铝材包装纸等工业用特种纸等。
2. 发展差异化的文化、包装及生活用纸产品。
发展低定量、高强度的高档包装纸和纸板,适于快速喷墨的数码印刷纸,高性能涂布卡纸,物流行业应用的新型标签用纸;发展环保型、健康型的高档生活用纸及一次性卫生用品等,发展未漂白的生活用纸;发展白度适当的文化用纸。
(五)产业集群优化发展。
1. 不断规范和完善现有产业集群发展。
引进造纸助剂、造纸机械制造、机械维修、包装印刷企业以及科研院所、质检机构,延长集群产业链。
鼓励东莞、湛江等地在现有园区中建设集中供电、供汽、供水、排污等公共设施,推行实施阶梯用水。
支持广宁特种纸基地林浆纸一体化生产及特种纸的研发。
2. 支持粤西地区规划建设造纸产业基地。
引导珠三角部分先进造纸产能转移到粤西地区,利用港口码头优势,打造木浆进出口仓储物流贸易基地。
陶瓷产业转型升级关键工艺技术一览表四、行动计划(一)推进实施一批重点项目。
发挥企业主体责任,引导重点项目纳入省各专项资金项目库,落实技术改造事后奖补等政策。
2016-2018年每年选取10个项目,从特种纸研发及产业化、节能减排、智能制造、两化融合贯标、机器人应用、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组织开展试点示范项目建设,并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向其他造纸企业推广应用,加快企业转型升级。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造纸协会)(二)继续推动淘汰落后产能。
制定年度淘汰落后产能计划,分解落实淘汰落后产能目标。
严格落实行业能耗、水耗、生态环保、安全生产、技术准入等标准,对技术装备落后、能耗及排放不达标的项目,列入淘汰落后产能年度任务加快淘汰。
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提高淘汰落后产能标准,对主动淘汰落后产能的按规定给予财政保障。
鼓励开展主要污染物排放权有偿使用和交易,支持并购淘汰小型落后企业,增强产业集中度。
2016-2018年,全省计划淘汰造纸落后产能12.46万吨,其中2016年淘汰10.24万吨,2018年淘汰2.22万吨。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环境保护厅、安全监管局、质监局、财政厅,各有关市政府)(三)实施造纸转型“三品”战略。
开展改善消费品供给专项行动,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的“三品”战略,完善造纸产品标准质量体系,支持企业开发适应市场需求、满足消费升级需要的产品,支持特种纸的研发制造,完善造纸行业产品结构。
开展产学研用合作,每年组织专题科技成果产业对接活动,加快推进成果转化,促进新产品研发。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商务厅、科技厅、财政厅、质监局)(四)狠抓人才培养。
3年对全省较大造纸企业高管、技术骨干人员开展一轮管理和技术水平提升专题培训。
鼓励企业开展在职培训,支持骨干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开办技术人员定向培训。
鼓励企业招生代培,将扶贫和人才培养结合起来,协同育人,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有效性。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教育厅,省造纸协会)五、保障措施(一)加强统筹协调。
由省经济和信息化委负责统筹推进造纸行业转型升级工作,省各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加强配合沟通,全面落实各项支持企业转型升级的政策措施,发挥各项财政专项资金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加大支持,统筹协调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共同推进造纸行业转型升级项目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