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结构原理及选择方法简介

镜头结构原理及选择方法简介
镜头结构原理及选择方法简介

定调节系统)。

拍摄照片以比较光圈。

光圈关闭时光圈打开时

常用镜头参数的含义

常用镜头参数的含义 1。佳能 AL:非球面镜片,英文全称 Aspherical 。标记有此“ AL ”文字的佳能镜头,表明其在设计中采用的不是球面镜片。这样做的目的是减少镜片的数量,在降低重量和减小体积的同时,能提供更好的光学性能。非球面镜片一般用来解决广角和变焦镜头中的眩光和边缘变形等问题。另外在长焦镜头中也能提高光学素质。宾得的镜头也同样使用“ AL ”来表示其使用了非球面镜片。 DO:衍射光学,英文全称 Diffractive Optical 。标记有此“ DO ”文字的佳能镜头,配备多层衍射光学镜片,同时具有萤石和非球面镜片的特性。简单地理解,这“ DO ”标识一般属于高档的佳能镜头。 EF:电子卡口,英文全称 Electronic Focusing 。这是佳能专门为其 EOS 系列相机使用的电子自动对焦镜头,是我们较常见的佳能镜头。它能够应用在全画幅和 APS 画幅的佳能 SLR 和 DSLR 上,其显著特点是在接口处有一个红色圆点用于对准机身卡位。 EF-S:APS 画幅数码单反专用电子卡口。这是佳能专门为其 APS 画幅数码单反相机设计的电子镜头,同样也是我们较常见的佳能镜头。它只能够应用在 APS 画幅的佳能 DSLR 上,其显著特点是在接口处有一个白色方形用于对准机身卡位。EMD:电磁光阑,英文全称 Electromagnetic Diaphragm 。拥有此项技术的镜头可以电子控制开放和收缩光圈。 Float:浮动功能,英文全称 Floating System 。这是佳能的一种镜头设计方法。在近距离拍摄时,采取浮动设计的镜片会对近距离的像差进行补偿,以获得更优良的像质。 FP:焦点预置,英文全称 Focus Preset 。拥有此标识的镜头,一般也属于佳能的高档专业镜头。焦点预置功能可以让镜头记忆一定的对焦距离,设置距离以后,镜头便能自动回复到所设置的对焦距离,此对焦回复功能甚至在手动对焦模式下亦有效。 FT-M:全时手动,英文全称 Full time Manual 。拥有全时手动的佳能镜头,可以在 AF (自动对焦)状态下,再手动调整镜头焦点。 IS:影像稳定器,英文全称 Image Stabilizer 。这类镜头安装了佳能特有的影像稳定器,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抵消手抖动而引起的影像模糊。这也是佳能高档专业镜头普遍拥有的标识之一。 L:豪华,英文全称 Luxury 。它只会出现在佳能的专业镜头标识信息中,是顶级佳能民用镜头的标志。这类镜头通常前端还有红色装饰圈,也就是咱们常说的“红圈头”。 S-UD:S-UD 玻璃,英文全称 Super-UD glass 。这样的标识说明该镜头使用了S-UD 玻璃镜片。 S-UD 玻璃的光学性能接近萤石,一片 S-UD 镜片的作用与一片萤石镜片的作用相当。 UD:UD 玻璃,英文全称 UD glass 。这样的标识说明该镜头使用了 UD 玻璃镜片。 UD 玻璃的光学性能接近萤石,两片 UD 镜片的作用与一片萤石镜片的作用相当。 USM:超声波马达,英文全称 Ultra-Sonic Motor 。使用 USM 技术的镜头可以实现无声、快速响应的自动对焦。另外,标有“ Ultrasonic ”字样的镜头也同

公共选择理论的主要流派与主要理论观点

公共选择理论的主要流派与主要理论观点 公共选择理论有三个学派,他们是罗切斯特学派、芝加哥学派和弗吉尼亚学派。 罗切斯特学派:赖客是该学派的领袖人物。该学派有两个特点:一是坚持用数理方法来研究政治学,在投票、互投赞成票、利益集团和官员研究中使用数学推理;二是坚持把实证的政治理论与伦理学区分开来。其更多的运用理性选择理论和政治行为的博弈理论。赖客认为,政治活动是一个博弈过程,政党竞争是一个零和博弈,一方所得是另一方所失,每个政党的最优策略是让对手规模尽可能大,而自己只需保持略有优势(有时甚至是一票之差)就可以战胜对手。因此,在多数票选举制度下,最终将会形成在规模上略有差异,但仍然是势均力敌的两个政党。因而,冲突和冲突和解是公共选择理论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该学派始终一贯地把实证的政治理论用来研究选举、政党策略、投票程序控制、政党联盟形成、立法机构和政府官员。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该学派论著的大部分内容都是理论性的和抽象的,基本上不涉及制度内容。这一派的成员大多对西方传统的政治学偏好制度主义持反感态度,而注重空间投票模型的研究。同时,该学派的大多数论著不讨论规范问题,他们试图站在中性立场上来研究民主选举中的多数票循环、互投赞成票所造成的缺乏效率、利益集团政治学、官员斟酌权等公共选择论题。 芝加哥学派:代表人物有贝克尔、佩茨曼等。芝加哥学派的自由主义色彩尤其是“反历史”的色彩最为明显。该学派认为,经济学家可以观察、解释和描述历史过程,但是不能影响历史过程;改变这个世界的努力总的来说是枉费心机的,是对本来就稀缺的资源的一种浪费。根据这个基本思想,该学派排除了经济学家向政府提供政策建议以及政府干预的必要性。芝加哥政治经济学建立在效用和利润最大化的强假设前途上,它从价格理论和实证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政府,把政府主要看作是受追求自身利益的理性的个人所利用的、在社会范围内对财富进行再分配的一种机制。其否认政府是为公众谋利益的,它认为,政治市场只不过是满足起决定性作用的利益集团成员再分配偏好的技术上有效率的机制。它把私人

设计原理复习资料

设计原理 精简复习题 1、(单项选择)disegno最早的意思是 “素描、描画”。中文古代文献中与之相对应的词语是“经营“ 2.(简答或名词解释)现代设计的含义 现代设计含义:指的是把一种计划、设想、规划、问题解决的方法,通过视觉的方式传达出来的活动过程。 现代设计含义核心内容包括三个方面: ①计划,构思的形成 ②视觉传达方式,即把计划、构想、设想、解决问题的方式利用视觉的方式传达出来 ③计划通过传达之后的具体应用 现代设计内涵:是和时代社会相结合,并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变化的。 3.(简答)现代设计的基本形态(五大类): 1)现代环境设计:包括城市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环境设计 2)现代产品设计:或者称为工业设计 3)视觉传达设计:包括广告设计、包装设计、书籍装帧设计、以及企业形象及标志设计 4)染织服装设计:包括时装设计与成衣设计、染织品设计 5)非物质设计:包括各类数字多媒体设计 4.(多选、简答)线条的类型和特性 线条的类型: ①从性质上,分为实际、隐藏和精神的线 ②从方向上,分为水平线、垂直线和斜线 ③从形式上,分为直线和曲线 线条特性: ①线条,是有意味的形式,是最能表达人类的情绪和感情的形式。 ②线条的方向具有一定程度的象征性。 ③线条可以组成符号,是一种交流的方式。 5.(多选)空间的概念及分类: 概念:空间是由界面围合产生的。界面的三要素:基面、垂直面、顶面。从性质上可以分:物理空间和心理空间 6.(多选或简答)二维平面幻想空间的营造方法①重叠②大小③垂直定位④透视⑤错视空间 7.(多选)三维立体空间的类型:①闭合空间②开放空间③中界空间(灰色空间) 8. (名词解释)动线、主轴线、序列 动线:空间构成就是在人的视知觉和运动觉和感知中得以认知的,所以,空间的组织要把空间的连续性排列和时间的先后顺序有机地统一起来,形成一个空间动态的主线。 主轴线:组织有序的空间是有前后层次和有主、副空间之分的,一般会按照一定意义进行主体空间排布,并寻求相同或相似的媒介形态来限定,形成整体造型主导整个空间形态,其形成的造型线路称为主轴线。 序列:是为了展现空间的总体势或者突出空间的主题而创造的空间先后次序组合关系。 9.(多选)创造空间的方法 ①减法②加法③综合运用,或根据一定的模式进行变化创造 10. (名词解释)色彩三要素

八大品牌镜头技术标识讲解

八大品牌镜头技术标识讲 解 The final revision was on November 23, 2020

八大品牌镜头技术标识讲解 发表于 2008-11-28 19:15:03 镜头型号标识,正如一个镜头的身份识别系统一样,相同焦段相同光圈的镜头只有通过镜头标识来区分200mmF2.8GIFED是尼康“小竹炮”而EF70-200mmF2.8LISUSM是“爱死小白”一样,AF-S、VR、G属于EF、L、IS、USM属于佳能镜头特有的标识,所以单单看镜头标识就可以分出是哪个厂家的哪款镜头。商的AF镜头不下数百只,加上手动镜头更是数不胜数,如何来区分这些镜头首先从了解它的镜头标识些标识是所有镜头厂家通用的,譬如AF表示自动对焦、F表示光圈、Fisheye表示鱼眼镜头、mm表示焦头等等,但也有一些标识是一个或几个厂家特有的,所以需要对各个厂家的镜头标识作一个细致的介绍AFD:Arc-FormDrive弧形马达,早期的EF镜头都搭载AFD马达,对焦速度不如USM马达,对焦声音也Aspherical非球面镜片。DO:Multi-LayerDiffractiveOpticalElement多层衍射光学镜片,佳能于2镜头上,它同时具有萤石和非球面镜片的特性,能有效抑制色散和校正球面以及其他像差,目前主要用有3只镜头:EF400mmF4DOISUSM、EF70-300mm、EF800mmDOISUSM。EF:ElectronicFocus电子对焦,佳称,也是佳能原厂镜头的系列名称。EF-S:APS-C画幅数码单反相机专用电子卡口。这是佳能专门为其相机设计的电子镜头,它只能够应用在APS-C画幅的佳能DSLR上,其显着特点是在接口处有一个白色位。EMD:Electronic-MagneticDiaphragm电磁光圈。所有EF镜头的电磁驱动光圈控制元件,是变形一体化组件,用数字信号控制,灵敏度和精确度都很高。FL:Fluorite莹石,一种氟化钙晶体,具有差的能力比UD超低色散镜片还要好。FP:FocusPreset焦点预置。FTM:Full-timeManualFocusing全ImageStabilizer影像稳定器,即镜头防抖系统。佳能第一只防抖镜头是1995年发布的EF75-300mmIS 款防抖镜头。L:Luxury豪华,佳能高档专业镜头的标志,也是众多摄影爱好者为它不惜倾家荡产的镜的红色标线。MM:Micro-MOTOr微型马达,这是传统的带传动轴的马达,比较费电,不支持全时手动对档次镜头。SF:SoftFocus柔焦。S-UD:SuperUltra-lowDispersion高性能超低色散镜片,光学性能TiltShiftLens移轴镜头。移轴镜头主要用在建筑、风景和商业摄影领域,目前佳能的TS镜头共有3款TS-E45mm和TS-E90mm。UD:Ultra-lowDispersion超低色散镜片,两片UD一起用大体与用一片萤石镜UltraSonicMOTOr超声波马达,它分环形超声波马达(Ring-USM)和微型超声波马达(Micro-USM)两种达在佳能的镜头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即使是最低端的业余镜头。实例说明:EF70-200mmF4LISUSM镜口、焦距为70-200mm、最大光圈恒定F4、具备IS防抖系统和USM超声波马达的L级别专业镜头,俗称康镜头讲解:AI:AutomaticIndexing自动最大光圈传递技术。尼康手动镜头,发布于1977年,识别字采用绿色数字。AI-S:AutomaticIndexingShutter自动快门指数传递技术。尼康手动镜头,发布于小光圈数字采用橙色数字。AF-I:内置马达及内含CPU接点的镜头,尼康称为“I”设计,1992年推出

公共选择理论

公共选择理论 公共选择学派概述 公共选择理论的发展线索 现代公共选择理论(social choice或者collective choice)发端于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思·阿罗(Arrom)的经典著作《社会选择与个人价值》(Social Choice and Individual V alue, K.A.Arrow,1951)。阿罗证明,简单加法不足以在个人偏好中间排出一个一致的共同次序。假如大家没有对自己的偏好进行分门别类地设定共同的标准,又假如有两个以上的投票人和两个以上的选择,则人们就不可能制定出达到一致的集体选择的投票程序。在这种情况下,一项合理的共同的决定只能来自一个可以胜任的公共权力。这时,政府就不单是负责代表个人潜在的共同偏好的估价人了,因为所谓共同偏好是非常含糊不清的,有时又极不协调一致,所以,政府在集中和协调它们时拥有很大的主动行动余地。 以上就是称为“阿罗悖论”的思想。这个结果证明:真正的民主政体是不存在的,也是不可能存在的。 阿罗不可能定律之所以被引入公共财政学,就是由于它促使人们对于国家干预的合理性进行思考:国家干预是否可能产生更有效或更好的结果?而所谓“更有效”和“更好”,究竟指什么?后一个问题属于对国家干预的规范的考察,前一个问题属于对国家干预的实证的考察。因此,后人在两条不同的路线上继续阿罗纳工作,其中一条路线偏重于逻辑的、数字的分析,属于规范的、形式的研究,这方面的代表人物是英国经济学家森(Sen);另一条路线侧重于对国家干预的实证的、行为的分析,这就是以布坎南为代表的“公共选择”学派所做的工作。 以布坎南为代表的公共选择学派主要有两方面的研究成果:一是“政治市场”学说,把国家的预算决策过程看成是类似市场的由公共品的供求双方相互决定的过程。这个学说的中心是对投票制度的分析,其中特别是对“中间投票人”等定理作了论述。“中间投票人”定理的发现者邓肯·布莱克(D.Black)在1948年指出,多数选举制度最终会使人们选择的政策成为符合“中间”选民偏好的政策。该定理表明,对社会来说,该选举制度远远不是最合适的解决办法。从理论上讲,可行的选举中最好的选举法是一致通过法(Lidahl均衡就贯穿了该法),而由于寻求一致,会要求人们付出极高的“交易费”,所以该法是很难实行的。1962年出版的布坎南与塔洛克(G.Tullock)合著的《一致的计算》(《Calculation of Consents》)就是论证这一论点的。公共选择学派的另一个研究成果是对财政制度中官僚主义行为的分析。塔洛克发现,资本主义企业和行政部门的区别不在于个人在其中的表现不一样,而在于规定他们追求个人目标时的自治程度的行为法则和制度约束在私人企业中要比在政府部门中严格得多。由此产生了一种反常的结果: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私人企业中的个人活动最有可能符合公共利益,而在行政机构中,人们却最有可能恣意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而不管这些个人利益是否符合公共利益。 公共选择理论研究的主题 公共选择理论所关心的主题始终是:在国家或社会中的个别成员的偏好与政府作出的公共选择之间的关系。毫无疑问,在个人与政府机构的公共选择之间的关系上,存在着许多种可能性:(1)习惯或宗教法典,即依靠共同接受的习惯或宗教法典作出有关共同事务的决定,我们可以在原始部落中发现这种集体选择的

公共选择理论简介

公共选择理论简介 作者:杜晓中国政治学 2003-10-13 以詹姆斯、布坎南等人为代表的公共选择学派是本世纪60年代初在美国出现的一个新的经济学流派。这一学派创立了公共选择理论,通过对"法律——制度——结构"这一社会框架的研究,试图弥补传统西方经济学侧重个体在经济生活中的供求行为分析的片面性,从而解决政治学与经济学长期隔绝的问题。 一.公共选择理论产生的原因 1.二次世界大战后,凯恩斯理论成为西方经济学界的主导理论,受凯恩斯理论的影响,西方各国纷纷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随着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政府职能进一步扩大,政府的规模也不断扩大,这造成了政府机构膨胀,资源浪费等后果,国家干预陷入困境。在这种情况下,西方经济学界出现了一股声势浩大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复兴的浪潮。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主张反对国家干预,恢复自由放任。而公共选择理论则在这股声势浩大的反对浪潮中应运而生。 2.进入20世纪后,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巩固,西方经济学的研究重点从解释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的合理性转向对资源配置与效率问题的研究。在这同时,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也发生了重大变革。以马歇尔为代表的一大批经济学家大量地将数学工具引入经济学,使用数学工具研究经济在给经济研究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使经济学家过分注重指标分析和模型建立,使经济学越来越抽象、越来越脱离实际。一些不满经济学现状的经济学者主张恢复古典经济学的以"经济人"假设为前提,以分析"交易过程"为核心的方法论,并将这种方法论延伸到对政治市场的分析。 二.公共选择学派的基本观点 公共选择理论是以西方经济学中"经济人"的假设引入对政治体制和政府行为的分析为基础的。在传统的西方经济学中,政府与厂商、消费者具有性质完全不同的行为。"经济人"的假设只属于厂商和消费者,只有他们才是利己的、理性的,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人",在私利及贪欲的驱使下,对经济生活中自己的位置作出最有利于个人的判断和设计,而政府则是超出这一狭隘的个人利益的,政府以其自己的公正与准确超乎众人之上,在追求公众的利益之时,政府以它的公正赢得公众对它的信任和支持。因此,公正与准确是政府固有的一种天赋。公共选择理论则认为,其实,政府官员与厂商和消费者一样,也是具有理性和私利的"经济人",他们也具有自己的动机、愿望和偏好,他们同样关心自己在政治活动中的成本和收益,在交易过程中他们也同样追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同样的人不可能仅仅因为从经济市场转入政治市场之后就由仔细求利的自利者转变成为大公无私的"利他者",政府官员作为单个的个人在政治市场上会对不同的决策规则和集体制度作出最有利与自己的反应(即公共选择问题)。 在把个人偏好转化为社会决策的机制或程序的选择时,这些机制或程序通过直接方式或者指定代表的间接方式,显示公民对广义公共物品的数量和质量的偏好。于是,在选民和国家之间就必须插入一个媒介——选举制度。但是,由于所采用的规则不同,影响选民、政治家或政党的有关行为的成本——收益也不同,因而会表现出不同的"需求"结构。而且,不论以何种方式作出公共选择,最终实施社会决策的是官僚和官僚机构,其最终的决策也就很难体现公共利益的最优化。而特殊利益集团、官僚和立法官员追求私利的行为,一方面导致过多的公共物品供

尼康镜头型号解释(入门篇)

尼康镜头型号解释 与佳能一样,尼康也有全画幅镜头与非全画幅镜头两大类,它们之间型号上的差别就是:非全画幅镜头带有“DX”标识(上图中号码⑨)。 ①AF-S:型号开头的一组字母代表镜头的对焦方式,曾经出现过“Ai”(手动对焦)、“Ai AF”(自动对焦)、“Ai AF-S”(超声波马达自动对焦)、“AF-S”(超声波马达自动对焦)还有“PC”(移轴、手动对焦)、“PC-E”(移轴、手动对焦)等几种,相当复杂。不过现在只要记着AF与AF-S即可,前者没有镜头超声波对焦马达,后者则有,可以在D40、D60、D5000等没有机身对焦马达的单反上实现自动对焦。 ②NIKKOR(尼克尔):尼康镜头的统称,所以平时我们可能会听到“尼克尔镜头”这样的说法。在我们辨识镜头的时候,这个NIKKOR没有多少意义,可以忽略。 ③70-200mm(18-200mm):这是镜头的焦距,有范围的(例如70-200mm)代表这是一只变焦镜头,没有范围、只有一个定值(例如50mm)代表这是一只定焦镜头。 ④f/2.8(f/3.5-5.6):这是代表这只镜头在不同焦段的最大光圈值。如果变焦镜头的最大光圈值是一个定值(例如f/2.8)代表这是一只恒定光圈镜头,在镜头的广角端和长焦端都能保持一定的最大光圈;如果变焦镜头的最大光圈值是一个范围值(例如f/3.5-5.6),前面一个数值代表该镜头在广角端的最大光圈,后面一个数值代表该镜头在长焦端的最大光圈。如果是定焦镜头,最大光圈是一个定值(特殊镜头除外)。 ⑤G:现在的尼康镜头,主要有D型和G型两种。面世较早的D型,代表Distance(距离),是尼康特有的功能,能将镜头对焦距离信息传到机身,实现更精确的曝光控制、3D-RGB矩阵测光、i-TTL闪光等特性。而G型,就是镜头取消了光圈调节环的新型镜头,在保持D型镜头传递距离信息的基础上,优化了与自动单反的拍摄操作。但由于不能在镜头上调节光圈,G型镜头在一些尼康全手动单反上,或者是通过转接环装到其他品牌的单反上,就只能用最大光圈拍摄。 ⑥ED(超低色散)镜片:Extra-low Dispersion的简称,一般光学玻璃制成的镜片都存在一定的色散现象,焦距越长色散越明显。而尼康研制的超低色散玻璃则可以有效减少色散现象。除了ED镜片,尼康还有Super ED镜片,提供更好的色散消除效果。(ED镜片对应佳能的UD镜片) ⑦VR(光学防抖):Vibration Reduction的简称,与佳能的IS类似,都是通过镜头内的传感器检测镜头的抖动,然后以相反方向驱动光学组件,补偿抖动带来的图像模糊。最新的第二代VR最高可达到降低四级安全快门的效果。 ⑧II:代表相同规格镜头的第二代(优化改进版之类)。 ⑨DX:尼康非全画幅数码单反格式的名称,与之对应的尼康全画幅数码单反格式是FX。带有DX标识的尼康镜头即为非全画幅专用的小像场镜头,但与佳能不同的是,尼康的DX镜头也可以安装并使用在FX全画幅数码单反上,只是拍摄的画面四周会出现一个黑色的圈(FX全画幅单反带有DX模式,自动裁切画面中间不受成像圈影响的部分)。

公共选择理论

一、布坎南的生平 布坎南,1919年10月2日生于美国田纳西州,1940年毕业于中田纳西州师范学院,获得理学学士学位,1941年获得文学硕士学位。1948年,在芝加哥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在芝大期间,布坎南受教于芝加哥学派创始人之一的著名经济学家F.H奈特,奈特属于自由派经济学家,布坎南受其影响很深,并曾为之撰写传记。1949年,布坎南接受田纳西大学的聘请,成为该校的教授,并开始了他的学术生涯。1955-1956年,布坎南靠富布赖特奖学金在意大利进行了为期一年的研究,受到了欧洲财政学派的影响,从而使他对政治决策问题有了新的认识。从意大利回国后,1956-1968年,布坎南在弗吉尼亚大学任麦金太尔讲座经济学教授,并于1958-1969年担任杰斐逊经济研究中心主任。1968年任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授,1969-1983年在弗吉尼亚理工学院及州立大学任教授,并兼任公共选择中心主任。1983年后到乔治·梅森大学任教。布坎南一生多次获得荣誉奖,并在多个重要机构任咨询职务。1962年创立公共选择学会,并于同年任美国南部经济学会主席。1967-1969年任美国经济学会执行委员,1972年任该学会副主席。1977年获迈阿密大学法学经济学中心颁发的法学经济学奖。1980-1981年当选蒙特·佩策林学会执行委员。1982年任美国西部经济学会副主席。布坎南的著作甚丰,主要有:《财政理论和政治经济》(1960年);《赞同的计算:宪法民主的逻辑基础》(与塔洛克合著,1962年);《民主进程中的财政》(1966年);《公共产品的需求与供给》(1968年);《公共选择理论:经济学在政治方面的应用》(与R.托尼逊合著,1972年);《自由的限度》(1975年);《赤字民主:凯恩斯勋爵的政治遗产》(与查理德·瓦格纳合著,1977年);《凯恩斯先生的结论:对于把经济理论滥用于政治投机活动的分析以及对宪法纪律的建议》(1978年);《自由、市场和国家:八十年代的政治经济学》(1986年)。 二、布坎南的公共选择理论 (一)公共选择理论产生的背景 经济是现实的产物,经济理论也是为现实服务的,经济学理论之所以有其存在的价值,乃是因为它符合了它所处时代的要求;同时,现实的社会经济现象更是理论产生必不可少的背景。布坎南所提出的公共选择理论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其产生的原因大致可分为以下两点。首先,公共选择理论产生于自由主义经济学

西方行政学说史及笔记—第十六讲:公共选择理论

第十六讲:公共选择理论 一.公共选择学派简介 公共选择理论是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末,于60年代末70年代初形成的一种学术思潮。公共选择学派在政治家的动机、政府干预、财政政策、民主制度等方面得出了一系列不同于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结论。主要特征就是:用经济学方法分析政治过程(即政治家、投票者、官僚们的公共选择行为,也即非市场的集体决策)。 1948年,英国北威尔士大学的经济学教授邓肯·布莱克(Duncan Black,1908~1991年)在美国《政治经济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集体决策的理论根据”的文章,首次将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引入对政治行为的分析之中,该文为公共选择理论奠定了基础。但当时并未产生太大影响。 60年代是公共选择学派逐渐成型的阶段。这一阶段,布坎南等人主张恢复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主张在经济研究上回到古典学派,分析规则和制度对经济的影响,把政治因素纳入经济分析之中.此后,随着K·J·阿罗、J·M·布坎南和G·塔洛克等人相继发表有关非市场决策问题的论著。由此,一门处在经济学与政治学、法学交叉领域的新学科逐步形成了,这就是公共选择理论,也是一种新的公共经济理论(政治经济学)。其宗旨是要把市场制度中的人类行为与政治制度中的政府行为纳入同一分析的轨道,即经济人模式,从而修正传统经济学把政治制度置于经济分析之外的理论缺陷。 早在18世纪下半叶的法国,出现了科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异常繁盛的局面。许多思想家相信,社会科学的许多问题可以通过精确的实证研究和科学推理得到解决。在法国科学院,博尔达(Borda,1733-1799)、孔多塞(Condorcet, 1743-1794)和拉普拉斯(Laplace, 1749-1827)这三位院士用数学方法对政治学中的投票问题作了深入的研究。1784年,博尔达在科学院宣读了他的第二篇论选举形式的文章之后,他所提议的记分投票制被科学院用在院士选举之中,直到1800年,因一个新院士拿破仑的反对,才被废止。19世纪英国数学家和小说家刘易斯〃卡罗尔(Lewis Carroll, 1832-1898)也曾对委员会制度作过实证的分析。这些研究成果在以后的漫长岁月中一度湮没无闻,直到邓肯〃布莱克在用类似方法研究同样问题时,才重新发现和介绍了他们。在1991年的一篇文章中,G〃塔洛克将邓肯〃布莱克奉为现代公共选择理论的开山祖师(Founding Father)。这无疑是一种公允的评价。 继布莱克之后,肯尼斯·阿罗(Kenneth Arrow)在《社会选择与个人价值》(1951)、安东尼·道恩斯(Anthony Downs)在《民主的经济理论》(1957)、奥尔森(Olson)在《集体行动的逻辑》(1965)、布坎南(Buchanan)和塔洛克(Tullock)在《同意的计算》(1962)中分别发展了公共选择理论。稍后,人们发现,在公

设计原理模拟试卷

设计原理模拟试卷4 一、选择题 1.在设计的艺术手法中,(艺术装饰)是最传统又最常用的方法 2.包豪斯是由着名建筑家(格罗皮乌斯)1919年创立于德国的一所设计学院 3.美国的新奥尔良市的“意大利广场”的设计师是(摩尔) 4.设计的基本价值是(实用价值) 5.意大利孟菲斯设计集团创立者是(索特萨斯) 6.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由(张璪)提出的 7.为母亲设计的栗子山别墅的设计者是(文丘里) 8.计算机人机界面交互的发展经历的重大变化是(从机器语言命令道图形用户界面) 9.《建筑的七盏明灯》与《威尼斯之石》是(拉斯金)的代表作 10.包豪斯《BAUHAUS》学习的创办人(格罗皮乌斯) 11.成为第一位被《时代》周刊作为封面人物采用的设计师是(罗维) 12.(柯布西耶)提出了着名的机械美学思想 13.流水别墅的设计师是(赖特) 14.(密斯.凡.德罗)的名言”少就是多” 15.《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是(文丘里)的代表作 16.英国最早期传奇式的家具设计师(托马斯.奇彭代尔)及其作品,是18世纪的代表 二、多项选择题 1.常见的设计企业管理结构:垂直上结构、矩阵式结构 2.人类文化的三大部分有:器物文化、行为文化、观念文化 3.设计企业可分为哪两种基本类型:企业内的设计部门、独立的设计公司 4.康德认为美有两种:自由美、依存美 5.产品设计的基本要素有:需求、功能、造型、技术条件

6.人类城市规划设计中的三种实验:城市复兴、去中心化、文脉主义 7.室内设计的四个主要内容是:空间设计、装修设计、陈设设计、物理环境设计 8.招贴广告的字体分为:标题、广告语、正文 9.以空间存在形态分,广告的三大类型是:平面广告、电波广告、网络广告 10.CI的组成子系统是:MI理念识别系统、BI行为识别系统、VI视觉识别系统 11.染织图案造型的基本形式有:写实造型、纯形造型、装饰造型、组合型造型 12.非物质设计的特征有:服务化、情感化、互动化、共享化 三、名词解释 1、控制论P65 答:控制论重点研究动态的信息与控制、反馈过程,使系统在稳定的前提下正常工作 2、信息论P65 答:信息论的方法是现代设计的前提,具有高度综合性,信息论主要是研究信息的获取、变换、传输、处理等问题 3、系统论P65 答:系统原理是设计思维的问题求解活动的根本方法和原理 4、人机工程学P66 答:人机工程学就是使设计更加宜人化,符合人的生理与心理需要,研究中心就是“人-机-环境“系统 5、艺术解构P73 答:艺术解构是现代艺术流派中的一种艺术手法,是以古今艺术或设计艺术为对象,根据设计的需要,进行符号意义的分解,分解成语词、纹样、标志、单形、乐句之类,使之进入符号zhu贮备,有待设计重构 6、艺术抽象 答:艺术抽象是一种形象思维过程,它不舍弃感性形象,而是用具象的概括和形象地简化来把握事物的本质,它是对某些形象特征的抽取、提炼和侧重 7、艺术装饰P73 答:在设计的艺术手法中,装饰是最传统又最常用的方法

自考09235设计原理设计概论复习75768新选.

设计原理(设计概论) 一、填空题 第一部分 1.按设计的目的不同将设计大致划分为: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环境设计三个大类。 2.VI指的是企业的视觉识别系统 3.包装设计一般包括三个主要方面:容器造型设计,包装结构设计,包装装潢设计。 4.展示设计是对为了实现某种功能目的而进行展示的空间环境。 5.展示设计包括“物”,“场地”“人”和“时间”四个要素。 6.在进行产品设计时必须要考虑产品三个基本要素是产品的功能,形式以及产品生产的物质技术条件。其中功能和形式的问题是设计界的经典问题。 7.20世纪现代主义设计的著名口号形式服从功能。 8.手工艺产品的种类以使用的材料来分包括有陶瓷器,漆器,玻璃制品,皮毛制品,防止,刺绣,染织,竹木制品,纸制品等。 9.环境设计区别于产品设计的是环境设计创造的是人类的生存空间,而产品设计创造的是空间的要素。 10.环境设计的特征在于其跨学科的综合性,以及协调各个构成要素之间关系的整体性。 11.室内设计一般包含四个主要内容空间设计、装修设计、陈设设计、物理环境设计 其中属于虚体设计的是空间设计。 12.新石器时代的代表性文化有仰韶文化,屈家岭文化,河姆渡文化,青莲岗文化,大汶口文化等 13.漆器的造型设计主要分为实用型,仿青铜器型,仿动物型设计三种。 14.中国从此进入了一个以瓷为主的时代是在东汉 15.越窑青瓷与刑窑分别代表了南方北方制瓷业的最高成就。 16.米斯的设计原则少即是多 17.后现代主义最早的建筑作品文丘里母亲住——宅栗子山庄 18.提出形式追随功能的是路易斯*沙利文 19.新艺术运动的发源地法国 20.后现代主义设计最初形成于美国 21.设计的宗旨在“为人造物”,这个物指的是产品 22.中国的工艺美术进入了真正的陶器时代魏、晋、南北朝 23.人类最早的创造方法,也可以说是创造的摇篮仿生法 24.织金锦又称纳石失,由金钱,纹纬,地纬三种纬线组成 30.陶瓶按照着色分成,黑绘,红绘和白描三种 31.消费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行为,广义的消费包括生产消费生活消费,生产消费 33.西周时期,奴隶制“礼制”渐衰,取代尚待“酒器组合”,以注重石器组合 34.亚里斯多德将美得以显现的方式定义为只需,匀称和确定性 35.设计风格的研究采用自下而上的研究方法,且必须遵循实践性原则的要求

【CN110007546A】移轴镜头接片装置及用其进行斜移和竖、横移轴接片的方法【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259712.8 (22)申请日 2019.04.02 (71)申请人 北京萨伏伊影像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 100089 北京市海淀区云会里金雅园 过街楼六层6259室 (72)发明人 周若谷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劲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11589 代理人 王闯 (51)Int.Cl. G03B 17/56(2006.01) F16M 11/04(2006.01) F16M 11/12(2006.01) (54)发明名称 移轴镜头接片装置及用其进行斜移和竖、横 移轴接片的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摄影摄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 种移轴镜头接片装置及用其进行斜移和竖、横移 轴接片的方法。该移轴镜头接片装置包括相连接 的固定部和开合部;所述固定部和开合部用于夹 紧和支撑移轴镜头的摆动组件,所述固定部的底 部具有用于与相机支架或相机云台连接的水平 连接部和斜倾连接部;当倾斜连接部与相机支架 或相机云台连接的情况下,镜头机身部分通过移 轴组件可相对于镜头光学镜片部分斜向移动,这 样,机身可按照“X ”形轨迹进行移动,且机身可以 通过卡口组件保持横拍或竖拍姿态,用这种方式 移动机身可将不同移轴位置的影像无缝连接成 一个视野更为宽广的矩形影像。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8页 附图10页CN 110007546 A 2019.07.12 C N 110007546 A

权 利 要 求 书1/2页CN 110007546 A 1.一种移轴镜头接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相连接的固定部和开合部;所述固定部和开合部用于夹紧和支撑移轴镜头的摆动组件,所述固定部的底部具有用于与相机支架或相机云台连接的水平连接部,所述固定部的底部具有用于与相机支架或相机云台连接的斜倾连接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轴镜头接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倾连接部基面与水平连接部基面夹角为4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轴镜头接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和开合部周向对接,所述固定部的第一端与所述开合部的第一端铰接,所述固定部的第二端与所述开合部的第二端通过锁紧件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轴镜头接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连接部的侧边为燕尾轨,以与相机支架或相机云台上的燕尾槽配合;所述斜倾连接部的侧边为燕尾轨,以与相机支架或相机云台上的燕尾槽配合;安装时,所述水平连接部或倾斜连接部与所述相机支架或相机云台通过相机支架或相机云台上的紧固件紧固。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轴镜头接片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固定部或开合部上与水平连接部基面平行的水平仪,以及设置于固定部或开合部上与倾斜连接部基面平行的水平仪。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轴镜头接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的第一端与所述开合部的第一端通过开合轴铰接,所述开合轴为阻尼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轴镜头接片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滑板,滑板的侧边为燕尾轨,以与相机支架或相机云台上的燕尾槽配合,滑板的燕尾轨与所述水平连接部的燕尾轨互相垂直,滑板与所述水平连接部通过螺丝连接,所述固定部与相机支架或相机云台通过滑板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轴镜头接片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固定部或/和开合部与摆动组件之间的适配件,以使镜头接环适配于移轴镜头。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轴镜头接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部上方还包括向前延伸的可拆卸的托架。 10.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移轴镜头接片装置进行斜移接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在移轴镜头的摆动组件上安装移轴镜头接片装置,将所述固定部的斜倾连接部与相机支架或相机云台连接; S2、通过与斜倾连接部基面平行的水平仪将移轴镜头接片装置调至准确的45度侧倾; S3、相对于移轴组件转动卡口组件使相机机身旋转,转动时根据相机机身内置的电子水平仪或附加于相机机身上的水平仪将机身转动至横置或竖置,通过移轴组件将机身沿当前的移轴轨道向移轴轨道第一侧移轴,并拍摄第一张照片; S4、通过移轴组件将机身沿当前的移轴轨道向移轴轨道第二侧移轴,并拍摄第二张照片; S5、将移轴组件转动90度,以使移轴方向旋转90度,相对于移轴组件转动卡口组件使相机机身旋转,转动时根据相机机身内置的电子水平仪或附加于相机机身上的水平仪将机身转动至横置或竖置(与S3中保持一致),并拍摄第三张照片; 2

公共选择理论

公共选择理论 本章介绍公共选择理论(Theory of Public Choices)。公共选择理论是西方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它以经济学的分析方法研究政治问题,因而也是现代政治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公共选择理论的主要研究对象是集体决策的过程和政治个体(包括选民和政治家)的行为特征,其研究重点是经济政策的制订过程。公共选择理论开创性地以人的自利为出发点,研究政治个体、政府和国家的行为,从而使人们对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有了新的认识,有的学者从而提出了“政府失灵”的论点。 本章第一节简单介绍公共选择理论的产生、发展、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论;第二节讨论投票理论,包括投票的规则、投票的中间人定理、阿罗投票悖论等,这部分内容是理解公共产品需求理论的基础;第三节介绍公共产品的需求理论,我们将分别讨论公共产品的个人需求和社会需求的决定问题;然后简要介绍有关利益集团和寻租的问题;最后讨论政府失灵的理论。 第一节公共选择理论概述 公共选择理论在西方经济学的各个分支中,属于比较年轻而且影响不是很大的流派,但是由于其在理论方面的独到创见,使其在经济学和政治学中占有一席之地。公共选择理论最主要的贡献在于把“经济人假设”引入政治领域,推翻了以往认为政治家都拥有优良的品质、政府自然“为公”的传统政治理论。 一、公共选择理论发展简介: 公共选择理论最早可追溯至1958年邓肯?布莱克(D. Black)发表的《委员会与选举理论》,在这篇文献里,作者分析了投票程序对于公共选择的影响。然而,使公共选择理论真正成为一个经济学流派、并且不断扩大其影响的则是“公共选择”之父布坎南(J?M?Buchanan)。 1957年,布坎南和沃伦?纳特(Knight)在弗吉尼亚大学创办“托马斯?杰斐逊中心”,其宗旨是“促进以个人自由为基础的社会秩序”。但是,其宗旨与当时流行的凯恩斯主义格格不入,在当时,人们对于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表示了无比的信任,认为政府是天然为人民谋福利的,政府官员也都是道德高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谦谦君子”。因此,该中心备受校方的排挤。到1968年,布坎南和公共选择学派另一位代表人物塔洛克(G ?Tuock)不得不转往其他大学谋求发展。 1969年,布坎南和塔洛克来到弗吉尼亚理工学院,创办了“公共选择研究中心”,并创办《公共选择》杂志。布坎南在1972年所著的《公共选择理论》一书中,明确指明这个组织的目标:“……我们将把40年来人们用来研究市场失灵的所有方法,原封不动地用来研究国家和公共经济的一切部门。”这种“政府失灵”的思想很快得到人们的认可,因为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经济深受“滞胀”之苦,人们开始质疑凯恩斯主义干预经济的正确性和必要性。但是,这个研究中心也是命运多舛,1982年,弗吉尼亚理工学院做出决定,居然将“公共选择研究中心”作为一个单位(包括教员、职员、设施和学生)全部移交给了乔

建筑设计原理(选择题)

《建筑设计原理》 ——名词解释、判断题、单选题、多选题 一、判断题 1、所谓空间的质,就是指一定的采光、通风、日照条件.(√) 2、“墙倒屋不塌”这种建筑结构是指大跨度结构体系.(×) 3、以墙和柱承重的梁板结构体系,早在公元前两千多年前的埃及建筑中就已经被广泛使用了。(√) 4、拱的跨度愈大,支承它的墙则愈薄。(×) 5、古今中外,尽管在形式处理方面有极大的差别,但凡属优秀作品,必然遵循一个共同准则——多样统一。(√) 6、美国建筑大师莱特把自己的建筑称之为“有机建筑”。(√) 7、人们常把黑色看成是“万全的颜色”。(×) 8、工业建筑群体布局,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组织好交通运输路线。(√) 9、人们把我国古典园林比之为山水画的长卷. (√) 10、沙里宁认为“装饰即罪恶”。(×) 11、高直的尖拱和飞扶壁结构体系,有助于造成高耸、空灵和令人神往的神秘气氛.(√) 12、板梁结构体系的特点是墙体本身既要起到围隔空间的作用,同时又要承担屋面的荷重,把围护结构和承重结构这两重任务合并 在一起。(√) 13、一切拱形结构都是人类为了谋求更大室内空间的产物。(√) 14、著名的黄金分割比为1:1.615。(×) 15、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中“借景”的处理手法也是一种空间的渗透。(√) 16、密斯·凡德罗认为“平面布局是根本”;“没有平面布局就缺乏条理,缺乏意志”。(×) 17、我国古典建筑由于采用木构架和玻璃屋顶,色彩富丽堂皇,所强调的是对比。(√) 18、尺度所研究的是建筑物的整体或局部给人感觉上的大小印象和其真实大小之间的关系问题。(√) 19、莱特设计的“西塔里森”不仅利用了自然环境的视觉,同时还扩大到听觉。(×) 20、各生产车间的布局应考虑到如何使之尽量地符合于生产工艺流程的要求,如果是排出烟雾或其它有害气体的车间,应考虑它对 环境的污染,一般应将这样的车间布置在上风位.(×) 21、日本建筑师矶崎新设计的松尾神社被誉为“日本第一个后现代作品”。( ×) 22、暖色可以使人紧张、热烈、兴奋。(√) 23、大跨度结构的最大特点是把承重的骨架和用来围护或分隔空间的帘幕式的墙面明确地分开。(×) 24、以静态均衡来讲,有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对称的形式;另一种是非对称的形式。(√) 25、技术美学的主要特点在于它重视艺术构思过程的逻辑性。(√) 26、当今西方流行的后现代建筑思潮中,虚构、讽喻、拼贴、象征性等都是建筑师惯常使用的手法。(√) 27、皮阿诺、罗斯杰、福斯特为高技派代表人物。(√) 28、解构主义代表人物有艾森曼、屈米、盖里、利博斯金德、哈迪德、藤井博已等人。(√) 29、冷色使人感到安定、优雅、宁静。(√) 30、某些单层工业厂房,由于跨度大而采光要求又高,及时沿两侧开窗也满足不了要求,于是除开侧窗外还必须开天窗。(√) 二、单选题 1.在欧洲逐渐发展起来的,具有相当稳定性的露明半框架结构是指 ( B ) A、硬山架檩结构 B、半木结构 C、榫卯结构 D、筒形结构 2.以墙柱形成空间的垂直面,以粱板形成空间的水平面的结构体系是( A ) A、墙柱承重梁板结构 B、框架结构 C、大跨度结构 D、悬挑结构 3.将承受荷载后的重力和水平推力集中于四角的拱是 ( A ) A、筒形拱 B、交叉拱 C、开放拱 D、叠形拱 4.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大楼的结构形式属于 ( B ) A、框架结构 B、框架——剪力墙结构 C、网架结构 D、井筒结构 5.本世纪初出现的主张建筑应适应工业化时代,又一次否定古典建筑的建筑设计思潮是( C )

镜头常用术语 参数说明和镜头焦距选择方法

一、镜头常用术语参数说明和镜头焦距选择方法 镜头之主要功能为,收集被摄影物体反射光并将其反射光聚焦于CCD上其投射至CCD上之图像是倒立,摄影机电路具有将其反转功能,其成像原理与人的眼睛相同。 A. LENS 种类: 1. 固定焦距式( Fixed Focal lens ) 2. 伸缩式( Zoom lens ) 3. 自动光圈或手动光圈( auto iris or manual iris ) B. 依据焦距数字大小区分: 1. 标准镜头 2. 广角镜头 3. 望远镜头 C. 依据光圈区分: 1. 固定光圈式( fixed iris ) 2. 手动光圈式( manual iris ) 3. 自动光圈式( auto iris ) EX : 依据影像讯号调整光圈大小,优点灵敏度高. EE : 依据photo sensor 变化调整. D. 伸缩镜头(Zoom lens ): 伸缩调整方式: 1. 电动伸缩镜头(motorized zoom lens ) 2. 手动伸缩镜头(manual zoom lens ) 镜头倍数: 6倍, 8倍, 10倍, 12倍等 E. 镜头特有术语及其代表意义: 1. Iris ( 光圈) 2. Focus ( 聚焦) 3. Zoom ( 变焦) 4. F-stop ( 光圈孔径) 5. Focus length ( 焦距) F. F & f 代表意义 F :代表光圈孔径: F1.2 , F1.4 , F1.6 , F1.8 , F2.0,数值越小代表光圈可开启越大进光量越强;F. 代表焦距范围f : 4mm ; f : 6mm ; f : 8mm 等;zoom lens f : 8-48 ; f : 8-80 ; f : 7.5-120 等G. 镜头与摄影机选用: camera lens (标准) (广角) (超广角) 1/3" 6 mm 4.2 mm 1/2" 12 mm 6 mm 4.2 mm 2/3" 16 mm 8 mm 4.8 mm 1" 25 mm 12.5 mm 8 mm H. 镜头搭配摄影机注意事项: 1. 安装方式C or CS mount , 不同规格时请加转换环或调整摄影机镜头座位置 2. 镜头规格表上标示使用于何种尺寸摄影机, 请依照标示使用. 3. DC drive & Video drive 请配合摄影机规格使用. 4. 镜头驱动电压需使用正确( 6v or 9v~12v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