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地形学案

合集下载

高二区域地理中国的地形学案

高二区域地理中国的地形学案

高二区域地理中国的地形学案1. 简介中国作为一个庞大的国家,拥有多样化的地形和地貌。

区域地理以探究中国的地理环境为核心,通过研究地形学,可以深入了解中国各个地区的地貌特征、地势变化和地质背景,为我们解析地理现象和推动地理科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本文档将介绍中国的地形学概念,探讨中国地形的主要特征,并分析其对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2. 中国地形学概念地形学是研究地球表面形态和地表遗迹(地貌)的学科。

在中国的地形学中,主要研究对象包括山地、平原、高原、盆地、丘陵、塬、河流、湖泊、海洋等。

其中,中国的地形主要由喀斯特、冰川、河谷、河流、丘陵、山地等地貌类型组成。

不同地区的地貌类型反映了地质构造运动、河流侵蚀和风蚀作用等自然过程的结果。

3. 中国地形的主要特征中国地形的主要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3.1 高原中国西部地区拥有广阔的高原地貌,其中最著名的是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的平均海拔高度超过4000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之一。

高原地势平坦,山脉连绵起伏,河流纵横交错。

高原地形对于中国的气候、水资源和生态环境都有着重要影响。

3.2 平原中国东部地区是平原地貌的主要分布区域。

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和珠江流域都是中国最重要的平原地区。

平原地形相对平缓,土地肥沃,适合农业的发展。

这些平原地区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3.3 山地中国是世界上山地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拥有大量的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长白山、华山等都是中国山地地貌的代表。

山地地形复杂多样,对于气候的形成、水资源的储存和土地利用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同时,山地也是中国旅游业的重要资源,吸引着大量的国内外游客。

2.2中国的地形高原和平原的学案

2.2中国的地形高原和平原的学案

2.2中国的地形主要的四大高原、三大平原和四大盆地【学习目标】1、在地形图上指出四大高原、三大平原和四大盆地的分布和特点。

2、会从地形种类和分布、海拔高度、地势起伏等方面表述地形特点,并分析地形对农业、气候、河流等的影响。

【学习方法】读图分析、合作探究【学习指导】:地形复杂多样一中国的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1 读中国地形图,中国主要有1,2 ,3 ,4 ,5 五种地形。

2、在地形图上画出中国的四大高原用圆圈符号、三大平原用三角符号和四大盆地用长1自主、合作学习四大高原二、读课本P23阅读“四大高原”回答下列问题:1、峰峦起伏,冰川纵横的高原是,是世界最高的高原,有“”之称,平均海拔米以上。

2、可以开着汽车追黄羊的高原是,是我国第二大高原,地势。

3、水土流失最严重的高原是,长期的水土流失,形成了高原“”的地表形态。

4、喀斯特地貌广布的是高原,地形崎岖,石灰岩分布广泛。

5、下列表述正确的是①青藏高原雪山连绵②内蒙古高原地表坦荡③黄土高原黄土广布④云贵高原地形崎岖67、世界上海拔最高,我国面积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__高原;地面坦荡,一望无际的是________高原;黄土广布,地表千沟万壑的是________高原;地表崎岖,喀斯特地貌显著的是______________高原。

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是_________________ ;我国海拔最高的盆地_________________2自主学习四大盆地1、连线:塔里木盆地又称“紫色盆地”,物产丰富,农耕发达准噶尔盆地矿产资源丰富,号称“聚宝盆”四川盆地面积广大,分布有我国最大的沙漠柴达木盆地纬度位置偏高,受到西风湿润气流的影响2我国海拔最高的盆地是,降水最多的盆地是,能受到大西洋湿润气流影响的盆地是,已发现有较大的内陆油气田的盆地是3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是,是世界最大的流动沙漠。

3自主、合作学习三大平原和丘陵一、读课本P26阅读“三大平原”部分,回答问题:1、我国第一大平原是,由三部分组成黑土面积广大,有些低地常年积水,成为;以黄河为塑造主力的平原是,“鱼米之乡”是。

中国的地形学案(学生用)

中国的地形学案(学生用)

第二部分中国的地形学案考纲浏览:1、中国地形的基本特征、各类地形的特征和分布,地形对中国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2、中国地震带和火山分布。

热点提示:结合等高线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考察局部地形区的环境特征是近年高考的重点。

自主学习和探究:特别提示:在学习中国主要地形时,应结合中国空白政区图,先将山脉画到图上,并写上名称,然后再填写出其两侧相应的地形区名称。

⒈地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阶梯界线主要地形海拔一__________米以上二_____大高原、三大盆地__________-2000米三______大平原、三大丘陵500米以下第三级阶梯向东,是我国大陆向海洋自然延伸的部分,是属于我国的近海大陆架,它包括_______、_________海的全部,东海的大部分和南海的一部分。

大陆架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石油、天然气)、海洋生物资源和化学资源等。

⒉地势意义:――水汽输入、水运沟通、水能丰富(即“三水”)地势决定河流流向,有利于________、________;使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___交通,方便_____和_____的经济联系,同时阶梯交界处落差大、_____资源丰富,但不利______。

[补充]位于我国一级阶梯和二级阶梯交界线上的水电站主要有:黄河的龙羊峡、刘家峡、李家峡等,长江及其支流上的龚嘴、二滩等;位于我国二、三级阶梯上的水电站有:黄河的小浪底等,长江上的三峡、葛洲坝等,西江上游的天生桥、龙滩、岩滩等。

(将这些水电站绘到《中国政区空白图》上)⒊地形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种基本类型都有,但以山地____%为多,高原__%,盆地_____%,平原___%,丘陵___%,山区即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部分占三分之二。

意义:①有利影响:地形多种多样,为我国因地制宜发______________提供了有利条件。

初中中国地形教案

初中中国地形教案

初中中国地形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的地形特点,包括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以及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和特点。

2. 掌握中国主要山脉的名称、走向和分布。

3. 理解地形对农业、气候、河流等的影响。

教学重点:1. 中国的地形特点和主要地形区的分布。

2. 主要山脉的名称、走向和分布。

教学难点:1. 中国地形的阶梯状分布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 主要山脉的走向和分布。

教学准备:1. 教材或地理知识资料。

2. 中国地形图或相关图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中国地形图,注意地势的高低变化。

2. 提问:你们观察到中国的地形有什么特点?二、讲解中国地形特点(15分钟)1. 讲解中国地形呈阶梯状分布,西高东低。

2. 讲解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和特点,如青藏高原、黄土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等。

三、讲解主要山脉(15分钟)1. 讲解主要山脉的名称、走向和分布。

2. 提问:你们知道这些山脉对中国的地形有什么影响吗?四、讲解地形对农业、气候、河流等的影响(10分钟)1. 讲解地形对农业的影响,如高原、平原、丘陵等地形的农业特点。

2. 讲解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如山脉对气候的阻挡作用。

3. 讲解地形对河流的影响,如阶梯状分布的地形对河流的流向和流量的影响。

五、总结和练习(10分钟)1. 总结中国地形的特点和主要地形区的分布。

2. 练习题目:根据地形图,填写主要山脉的名称和走向。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地形图,让他们通过自己的观察来发现中国地形的特点。

同时,要通过讲解实例,让学生理解地形对农业、气候、河流等的影响。

在讲解主要山脉时,可以结合地图,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山脉的走向和分布。

中国的地形学案

中国的地形学案

区域地理《中国的地形》编写人:任耀华审核:高二地理组时间:2017-10-10【考点】:地形的总体特征,各类地形的特征和分布。

地形对中国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教学目标】:1.运用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2.识记我国山脉的走向与分布,我国三大平原、四大高原、四大盆地的分布与特征。

3.掌握地形对中国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教学重点】:1.评价地势特征对自然环境及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2.该部分知识常作为综合题的背景与高中地理知识相结合。

一、填图识图1、在下图中填出各地形区的名称,并能熟练记忆。

(1)主要山脉东西走向⑦、○24阴山、⑭昆仑山、⑥、⑤南岭东北—西南走向①、②太行山、③、○21雪峰山、⑱长白山、⑲、④台湾山脉西北—东南走向○25阿尔泰山、⑯南北走向⑳、⑰弧形山脉⑧(2)四大高原:由大到小依次是图中的⑨高原、○23内蒙古高原、○22高原、○10云贵高原。

(3)四大盆地:自北向南依次是图中的⑬准噶尔盆地、⑫、⑮柴达木盆地、⑪。

(4)三大平原:平均海拔由高到低依次是图中的○27平原、○28华北平原、○29平原。

(5)主要丘陵:由北到南依次有图中的○30、○31山东丘陵、○32。

2、填出下列各省级行政区的名称以及穿过的山脉名称。

⑴80°E经线穿过的山脉:。

⑵90°E经线穿过的山脉:。

⑶100°E经线穿过的山脉:。

⑷110°E经线穿过的山脉:。

⑸120°E经线穿过的山脉:。

⑹130°E经线穿过的山脉:。

⑺位于秦岭以北的山脉:。

⑻位于秦岭以南的山脉:。

二、讨论探究1、描述我国主要地形区及特征(四高、四盆、三平):2、描述我国地形特征,并分析对我国地理环境的影响。

3、描述中国地形类型构成并评价其影响。

三、地形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地形对气候影响地形不仅影响宏观气候,也影响局部小气候。

地形对宏观气候的影响表现在四个方面:①形成独特的高山高原气候区,如青藏高原、天山山脉由于海拔高,形成了独特的高山高原气候区。

中国的地形学案(3课时)

中国的地形学案(3课时)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中国的地形(1)【学习目标】结合地形图,指出并记住我国主要山脉的名称、走向和分布。

【学习内容】山脉纵横交织【学习过程】1、阅读课文P21—P23,初步了解中国主要的山脉。

2、认一认:说出下图字母所代表的山脉名称。

(1) 东西走向的山脉(三列):北:K___________—L __________ 中:E___________—M___________南:N_______________(2) 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西:A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 C 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 中:H___________—I___________ 东:J_________________(3) 弧形山脉:P____________________,其最高峰是_________________(在图中标出其位置),位于_________与____________交界处。

(4) 南北走向的山脉:G________________(5) 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O_____________ F_____________(A 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 D___________3、小组合作,完成P22活动题1、2。

4、阅读P23“中华五岳”,在图2-1上找出五岳,并试着说出其所在省。

1、下列山脉中属于东西走向的是( )A.横断山脉B.长白山—武夷山C.祁连山D.昆仑山—秦岭2、下列山脉与大兴安岭走向一致的是( )A.昆仑山B.秦岭C.巫山D.祁连山 3、写出下列山脉在图中对应的数字.天山______ 秦岭______ 台湾山脉______大兴安岭______ 太行山______ 巫山______ 南岭______ 喜马拉雅山______跟踪测试1.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写出下列代号表示的山脉名称:A ,B ,C ,D ,a ,c ,e ,④,⑤,⑦。

中国地形教案

中国地形教案

中国地形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中国的主要地形类型,如高原、平原、盆地、丘陵、山地等。

(2)掌握中国各地形类型的分布特点和主要代表地区。

(3)学会运用地图和地形图分析地形特征。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2)通过实地考察、网络搜索等途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增强国土观念。

(2)培养学生珍惜和保护自然资源的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中国的主要地形类型及其分布特点。

(2)中国各地形类型的主要代表地区。

2. 教学难点:(1)如何运用地图和地形图分析地形特征。

(2)如何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中国地形地貌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中国地形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中国的主要地形类型及其分布特点。

(2)让学生自主查找资料,了解中国各地形类型的主要代表地区。

3. 合作探究:(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中国各地形类型的分布特点和主要代表地区,形成共识。

(2)展示交流:让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本组的讨论成果,其他同学提问、补充。

4. 教师点拨:(1)总结归纳:教师对全班的讨论成果进行总结归纳,明确中国的主要地形类型及其分布特点。

(2)案例分析:教师通过具体案例,讲解如何运用地图和地形图分析地形特征。

5.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感受中国各地形类型的特征,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6. 课堂小结:通过学生的展示交流、教师的点拨和实地考察,让学生对中国的地形有更深入的了解,巩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四、课后作业1. 让学生回家后,通过网络或图书资料,了解中国各地形类型的主要代表地区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2.1中国的地形 学案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1(1)

2.1中国的地形 学案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1(1)

科目地理年级八班级周次课题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中国的地形课时主备人辅备人备课组建议读图分析归纳我国地形特点,将地理空间分布的生收集、归纳资料,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为学生的学体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供中国地形分布图和填结合,指导学生思考分析问题。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举例说明我国多种多样的地形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2.运用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分布和特点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等各类地形图的技能。

3.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影4.了解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范围以及主要的灾害性5.举例说明我国的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6.了解我国主要的河流和湖泊,以及长江和黄河的开发(二)过程与方法运用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分布和特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等各类地形图的技能。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重点1、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点以及地响。

2、中国地形多种多样的特点,对不同地形区应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分析地势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培养学生树立因地制宜的观点。

教学准备投影仪、投影片、中国地形图挂图、板图。

教法提示教学过程二次备课札记第一课时课〕当我们了解了我国疆域和行政区划之后,下认识我们的祖国。

提问〕我们已经学过了一些国家的地理,请同学地理环境都包括哪些要素呢?回答〕地形、气候、河流、动植物等。

地形情况也是中国自然地理环境的主要内容之们就来学习。

〕第一节中国的地形形的第一个特点是从地势的角度描述的,所以地高低起伏的总趋势,换句话说也就是中国那边高,题。

提问〕这是一张分层设色的中国地形图,图上不表的海拔高度大约是多少,请同学们读图分析中高那边低?谈谈你是如何分析的。

由此你能得出请同学们各抒己见。

图、讨论、回答:西部棕黄色的区域代表海拔4000部浅黄色的区域代表海拔1000――2000米,东部代表海拔500米以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域地理《中国的地形》编写人:任燿华审核:高二地理组时间:2017-10-10【考点】:地形的总体特征,各类地形的特征和分布。

地形对中国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教学目标】:1.运用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2.识记我国山脉的走向与分布,我国三大平原、四大高原、四大盆地的分布与特征。

3.掌握地形对中国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教学重点】:1.评价地势特征对自然环境及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2.该部分知识常作为综合题的背景与高中地理知识相结合。

一、填图识图1、在下图中填出各地形区的名称,并能熟练记忆。

⑴主要山脉、山、®西lb-东艇向©©⑶四大盆地:自北向南依次是图中的⑬准喝尔盆地、⑫_________________ .⑮柴达木盆地、(4)三大平原:平均海拔由高到低依次是图中的©________ 平原、㉘华北平原.@ _____________ 平原。

(5)主要丘陵:由北到南依次有图中的㉚____________ 、◎山东丘陵、©_____________ o2.填出下列各省级行政区的名称以及穿过的山脉名称。

⑴8()。

E经线穿过的山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⑵90。

E经线穿过的山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100° E经线穿过的山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⑷110。

E经线穿过的山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⑸120。

E经线穿过的山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⑹130。

E经线穿过的山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⑺位于秦岭以北的山脉:(8)位于秦岭以南的山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讨论探究1、描述我国主要地形区及特征(四高、四盆、三平):2、描述我国地形特征,并分析对我国地理环境的影响。

3、描述中国地形类型构成并评价其影响。

三、地形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地形对气候影响地形不仅影响宏观气候,也影响局部小气候。

地形对宏观气候的影响表现在四个方面:①形成独特的高山高原气候区.如青藏髙原、天山山脉由于海拔髙,形成了独特的高山高原气候区。

②导致非地带性气候区形成的原因之一,如位于赤道地区的东非高原本应该形成热带雨林气候,但是由于海拔较高,气温较低,气流对流运动减弱,从而形成了热带草原气候;马达加斯加岛东侧本应该是热带草原气候,但是由于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受地形抬升多地形雨, 加上沿海暧流增温增湿作用,最终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

③雨影效应,如南美洲巴塔哥尼亚高原干旱环境的形成。

④影响大气环流•如北美南北向的落基山脉阻挡了西风深入,而东四向的阿尔比斯山脉利于西风深入:北美中央大平原贯穿南北利于冷空气南下和暧空气北上,而中国东西向的阴山、秦岭、南岭等对冬季风的阻挡明显。

⑤在干旱地区山地易形成“雨极”,如我国祁连山、天山降水多于周国地区,是四北地区的“雨极”。

地形对局部小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①影响局部气温。

海拔高度要影响气温,一般而言,海拔越髙,气温越低。

山体的阴坡和阳坡要影响气温,一般而言,同一海拔,山体阳坡气温髙于阴坡。

山体阴风坡和背风坡要影响气温,一般而言,同一海拔,迎风坡气温低于背风坡(焚风效应)。

山脉t亚口要影响气温,一般而言,当暧空气通过t亚口时,坝口后方气温较髙:当冷空气通过t亚口时,土亚口后方气温较低。

河谷地形要影响气温,一般而言,河谷地形水汽较多且不利于散热,气温高于同纬度苴它地区气温。

②影响局部降水(地形雨)。

就同一山体而言,从山麓到山顶,降水先增加后递减,降水最多的地方在山腰:山体的迎风迎风坡降水远远大于背风坡。

地形雨的形成对山体髙度有一定的要求,一般要求相对髙度高于500米。

就同一地区不同山体而言,海拔髙的山体降水量较多。

③影响风速。

山脉与风向大致垂直,可降低风速:山脉与风向平行,对风速削弱作用较弱;山脉隘口可增加风速。

2、地形对河流的影响“气候是河流之父,地形是河流之母”,地形对河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①地形影响河流流向,如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大部分河流自西向东流。

②地形影响河流的流域面积和水系形状,如秦岭是长江流域和黄流流域的分界线,南岭是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分界线;盆地多为向心状水系,平原多树枝状水系(羽毛状水系)。

③地形影响河流的流速,一般而言,山区河流流速较快,平原区河流流速较慢。

④地形影响河道剖面,一般而言,山区河流多呈“V”字型,平原区河流多呈“U”字型。

⑤地形影响河流的航运条件,一般而言,平原、盆地地形河流航运条件较好,山地、丘陵河流航运条件较差。

⑥地形影响河流的水能状况,一般而言,平原、盆地内部水能较贫乏,山地、丘陵、盆地、高原边缘处水能较丰富。

3、地形对植被、土壤、地质灾害的影响山地的坡向要影响植被分布,阳坡一般为喜阳植被,如马尾松;阴坡一般为喜阴植被,如冷杉。

山地海拔高度也要影响植被分布,如珠穆朗玛峰南坡从山麓到山顶植被由常绿阔叶林一落叶阔叶林一针阔混交林一针叶林一草甸草原一荒漠。

在植被一立的情况下,山地、丘陵等地形区水上流失较严重,上壤肥力会逐渐下降:平原区泥沙会逐渐沉积,有利于土壤肥力的保持。

滑坡、泥石流、塌方等地质灾害与地形关系密切。

山地、丘陵多滑坡泥石流,陡崖、块状山,坡度较大的山地多塌方。

5、地形对工农业生产的影响首先,地形要影响农业生产的类型。

在气候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平原区适合发展种植业,丘陵、山地因坡度大小和海报髙低有所不同。

一般而言,坡度小于25°可修筑梯田发展种植业,坡度大于25°发展成林业或养殖业;从山麓到山顶可依次发展种植业一果园一毛竹(或经济林)一薪柴林一原始林(或次生林)。

其次,地形要影响农业的机械化水平。

平原区机械化水平就较高, 山区机械化水平较低。

地形对工业影响较小。

6、地形对交通运输等工程建设的影响地形对交通运输的影响主要表现在:①影响交通运输线的定向与形状,丘陵山地交通运输线一般分布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形态上一般呈“之”字型,平原地区交通运输线呈网状分布。

②影响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山区交通运输方式多以公路为主,而后才是铁路。

③影响交通运输建设成本。

一般而言,平原地区交通运输建设成本低于山区。

④影响交通运输网的密度,山区交通网密度小,平原区密度大。

⑤位于大地形单元交界处易形成交通要道,如西北地区和华北地区的交通联系几乎都要经过河西走廊,大型山脉的坯口也易形成交通要逍,如中尼公路、中巴公路就经过多个t亚口。

许多工程建设也需考虑地形地质因素。

如水库需要避开断层,坝址多选择在峡谷处,地铁多修筑在背斜下方等。

7、地形对人口、聚落、旅游的影响地形影响人口的分布,一般而言,海拔越髙,人口数量越少,密度越小,热带地区人口分布在海拔较高的地区;平原、盆地、丘陵的人口密度较大,山区、高原的人口密度较小。

地形影响聚落形态,平原地区多为群居式,聚落规模较大,呈带状(河流较多的平原区)和多边形(河流较少的平原区):山区聚落多为散居式,聚落规模较小,多分布于河流阶地、洪(冲)积扇和河漫滩平原、河谷。

地形影响聚落分布,平原区是聚落分布的理想场所,聚落较多;山区A. 昆仑山脉B. 天山山脉C. 大兴安岭D. 台湾山脉聚落较少,多分布于地势较低的河谷。

&独特的地形地貌本身就是旅游资源 中国地理练案1读中国地形图,完成1〜3题。

1、 图中①、②山脉分别是 A.阴山、大兴安岭 B.阴山、天山 C.南岭、雪峰山 D.阿尔泰山、祁连山 2、 ③所在的地形区是 A.内蒙古高原 B.黄土高原 C.云贵高原 D.青藏高原 3、 位于地势二、三级阶梯分界线上的山脉是 A •④ B •⑤C. (6) D ■⑦下列四地处于我国几个主要地形区:①塔里 木盆地、②秦岭、③珠江三角洲、④长江中下游 平原,回答4-5题。

85°. E —» 40° N113|° E iorE34° N —)・23° N4 四地所示位置对应的地形区名称正确的是 A. a —(Db —@c —®d —® B ・ a —® b —④ c —® d —@ C. a —@ b —@ c —② d —① D. a —® b —@ c —①d —@5、关于四地所处地形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 地所处地形区内有丰富的石油资源B. b 地所处地形区为我国暖温带和中温带的分界线 c. c 地所处地形区是我国最大的盆地 46C.丙D.D. d 地所处地形区常见的自然灾害是春早 下图为我国四座重要山脉,读后回答6〜8题: A •甲 B •乙 7.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①地有我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 C.③地应大力发展立体农业 8、 下列山脉位于高原和平原之间的是 B.②地水土流失严重 D.④地风沙危害严重下列山脉都是我国垂要的地理分界线,回答9〜10题。

9、对以上山脉的判断正确的是:A.①一六盘山B.③一昆仑山C.④一南岭D.⑥一长白山10、关于山脉分界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②山脉一一年降水量200mm以上与以下、内蒙古高原与黄土高原的分界线B.③山脉一一内流区与外流区、高原气候与热带季风气候区的分界线C.⑤山脉一一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小麦与水稻种植区的分界线D.⑥山脉——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种植业区与畜牧业区的分界线我们的祖先在浸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极其丰雷的文化,留下了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

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4月4日或5日)、竣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等。

为保护传统节日文化,我国将这些主要传统节日增加为法定假日。

每年的“端午节”,珠辽三角洲各地都进行龙舟竟赛,吸引世界各地的游客和商人前来观光,进行文化交流以及从事商业贸易等活动。

据此回答11-13题。

1K五月初举行龙舟竞赛的有利条件是A•节日期间人多B•春耕完成,正值农闲C.河流进入汛期D•天气晴朗,适宜比赛12、龙舟竞赛在珠江三角洲延续了2 0()()多年,其自然原因主要是A•光热充足,降水丰富B•地势低平,河网密布C・基塘、湖泊众多 D.河流无明显的枯水期13.华人若在欧洲南部进行龙舟竞赛,最适宜在A.3〜5月B・6〜8月 C.9〜11月 D.12月〜次年2月读东经1063地形剖面图及沿剖面各地年平均降水量曲线图,回答14〜16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