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听诊(2)
心脏听诊---Auscultation of the Heart

S1: Character of auscultation 1) Area: apex 2) Pitch 3) Lasting time: 4) Together with apex impulse
S2: Vibration of the closure of AV, PV, during the beginning of ventricular diastole, Indicates the beginning of ventricular diastole
A2: hypertension P2 : pulmonary hypertension in MS, MI A2: AS ,AI P2 : PS, PI
Change in quality of heart sound
When the myocardial muscle is damaged severely, S1 is similar to S2. The heart sound like a pendular— pendular uallyaccompany with tachycardia—embryocardia.
• Protodiastolic gallop rhythm
• S3 gallop, ventricular gallop rhythm. • S1 + S2 + pathologic S3
In early diastole, the blood through into ventricle from atrium in failing myocardium, the ventricular wall tension is poor, produce vibration. Reflex that the ventricular function
心脏体格检查 (2)

心脏被肺遮盖部 分叩诊为相对浊音
代表心脏的真实 大小和形态
方法:
板指:以左手中指第2 指节紧贴于被检部位, 其他手指微抬起,勿接 触体表
叩打指:取右手中指, 自然弯曲,以指端叩击 板指的第二指骨前端
叩击要点: 一个部位每次连叩2~3下,叩击力度
一致 叩击力度宜轻叩诊 方向垂直,富有节奏与弹性,频率不
枪击音、Duroziez双重杂音、毛细血管 搏动征
动脉血压测定
注意事项: 测定前安静休息至少5分钟,排空膀胱 取仰卧或坐位 肘部置于心脏同一水平
站立或坐位平第四肋(相当于乳头水平) 卧位平腋中线 上臂伸直并轻度外展,手掌向上
注意事项: 袖带气囊部分对准肱动脉,缚于上臂 血压计的袖带宽度应能覆盖上臂长度的2/3 袖带下缘应距肘弯横纹上2—3cm,松紧以能插
--舒张期杂音 --连续性杂音 性质:吹风样、隆隆样、叹气样、机器样 传导: 分级: 体位、呼吸对杂音的影响:
周围血管检查
桡动脉: 脉率,节律,强弱,双侧是否对称
脉压差增大所致血管体征: 水冲脉、枪击音、毛细血管搏动征
脉压差缩小、血流减少所致血管体征: 交替脉、奇脉、脉搏消失(无脉症)
放气速度为0.27千帕(2毫米汞柱)/秒 按Korotkoff法分为5期:
第1期:听到第一次声响时的汞柱值为收缩压
第2期:随着汞柱下降,声音逐渐加强 第3期:继而出现吹风样杂音 第4期:然后声音突然变小而低沉 第5期:最终声音消失为舒张压 收缩压与舒张压之差为脉压
手掌尺侧(小鱼际)或示指、中指 指腹并拢触诊心尖搏动
1、望触结合确定心尖 搏动点
2、心尖搏动触诊:
“两步法”
心脏触诊内容及要点
心脏检查2心脏听诊5学时1教学提纲

收缩期一贯型—二尖瓣关闭不全
舒张早期递减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收缩中期递增递减型—主动脉瓣狭窄 舒张中、晚期递减递增型—二尖瓣狭窄
连续型—动脉导管未闭
收缩期杂音(SM)的强度通常分6级
级别
听诊特点
记录方法
1 很弱,安静环境下仔细听
1/6
功
2 弱,较易听到
2/6
能 性
3 不太响亮,中等强度
3/6
4 响亮,通常伴震颤
最响部位
• 1、一般杂音在某瓣膜听诊区最响,提示病 变部位位于该区相应瓣膜
• 2、胸骨左缘3、4肋间闻及响亮粗糙的收缩 期杂音,室间隔缺损
• 3、先天性主动脉缩窄收缩期杂音在背部肩 胛间区最响
③杂音性质
收缩期杂音(SM)房 半月室瓣瓣::吹喷风射样样
功能性 器质性
舒张期杂音(DM)房室瓣:隆隆样 半月瓣:叹气样
0.8s
S2
下一张
上
一 标志
张
机制
特点
音调 性质 历时 心尖搏动
最响部位
S1
心室收 缩开始
二、三尖瓣 关闭
较低
较钝
较长 0.1s
同时
心尖部
S2
心室舒 张开始
鉴别
主、肺动脉瓣 关闭
较高
较S1 较短 清脆 0.08s
之后
心底部
S3
S2之后 0.120.18s
快速充盈末
心室肌被动舒 张产生的紧张
性震动
低
4/6
器 质
5
很响亮,
性
听诊器体件边缘接触胸壁即可听到,有明显震颤
6
极响亮, 听诊器体件距胸壁一定距离亦能听到,有强震颤
兽医基础-22心血管系统检查

1、窦性节律:窦房结兴奋起源发生率乱,如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
缓、窦性心律不齐。 2、异位节律:窦房结以外的异位兴奋灶所引起的心律紊乱,如期外收缩 (过早搏动)、阵发性心动过速等。 3、传导系统机能障碍所引起的心律紊乱,如传导阻滞等。
二、血管检查
(一)动脉的检查:1、检查部位 马、骡脉搏检查时,检查者站于马左前侧,以左手握笼头,用右手食指、 中指压于下颌缘内侧,前后触摸即可触觉到有一细胶管状物在指下滑动, 随即以手指轻压其上,即可触知脉搏搏动。羊脉搏检查,检查者蹲于羊的
兽医基础
主讲: 电话: 科室:兽医教研室
项目三
心血管系统检查
Q1:掌握心脏的检查方法。
Q2:熟悉心音的听诊部位和特征。
Q3:熟悉脉搏的检查部位和方法。
(1)心脏叩诊:主要是判定心脏大小、
疼痛等变化。此项检查在马最常用,其他 动物少用。尤其是反刍动物因其心脏几乎 完全被肺掩盖,查不出心脏的大小,但在 牛发生创伤性心包炎时,叩诊心区疼痛,
1、正常心音:心音是心室收缩与舒张活动所
产生的音响。心机能正常时,在心脏部听诊, 可听到两个有节律的类似“嗵-哒”的两个交
替出现的音响。前者为第一心音,后者为第二
心音。第一心音的特点是音调低,持续时间长, 尾音也长,但到第二心音发生时间间隔较短。 发生于心缩期。其出现与脉搏一致。第二心音 的特点是音调高,响亮而短,尾音消失快,到
呈浊音或鼓音,有一定诊断意义。
叩诊方法:对大动物,应用锤板叩诊法;小
动物可用指指叩诊法。
按常规叩诊方法,沿肩胛骨后角向下的垂线 进行叩诊,直至心区,同时标记由清音转变 为浊音的一点;再沿与前一垂线呈45°左右 的斜线,由心区向后上方叩诊并标记由浊音 变为清音的一点;连接两点所形成的弧线, 即为心脏浊音区的后上界。
202X年心脏查体视触叩诊-(2)

(三)听诊(tīngzhěn)内容:二率/律、四音6项 ①心率 ②心律 ③心音 ④额外心音 ⑤杂音⑥心包摩擦音
第三十八页,共九十页。
1.心率(xīn lǜ):心搏次数
/min。
⑴ 正常
(zhèngcháng)
成人:60-100次/ min。 3岁 :>100次/ min
⑵ 异常 : (yìcháng)
第九页,共九十页。
(三)心前区异常(yìcháng)搏动
☞ 胸骨左缘第2肋间搏动→肺动脉扩张(kuòzhāng); ☞ 胸骨左缘第3~4肋间搏动→右心室肥大; ☞ 剑突下搏动→肺气肿伴右心室肥大.
第十页,共九十页。
二.心脏 触诊 (xīnzàng)
第十一页,共九十页。
二.心脏 触诊 (xīnzàng)
三. 心脏 叩诊 (xīnzàng)
重难点!
第二十页,共九十页。
1.目的:确定心界大小和形状 2.方法(fāngfǎ):体位、板指 ① 间接叩诊法,力度适中; ② 坐位-板指与肋间垂直;
卧位-板指与肋间平行。
第二十一页,共九十页。
第二十二页,共九十页。
3.顺序
重点(zhòngdiǎn)记忆!!!
⑴生理②胸壁薄,肋间隙宽,运动,激动 增强
(shēnglǐ)
①高热,贫血,甲亢,心肌肥厚 增强 ⑵病理②扩张心肌病,AMI,心包积液
(bìnglǐ)
减弱
第八页,共九十页。
③ 负性心尖搏动
定义:心脏收缩时,心尖搏动内陷者。
见于: ①粘连性心包(xīnbāo)炎,系心包(xīnbāo)与周围组
织广泛粘连 ②重度右室肥大。
见于:二尖瓣狭窄。
第二十八页,共九十页。
体检中心出科考试题及答案

体检中心出科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体格检查的基本方法有:(A)A、视诊触诊扣诊听诊嗅诊B、视诊触诊扣诊问诊切诊C、视诊触诊问诊听诊嗅诊D、问诊视诊听诊巡诊嗅诊2、视诊的概念是:(A)A、以视觉来观察患者全身或局部表现的一种诊断方法B、通过观察病情变化和检查结果来分析病情的方法C、通过查看心电图、胸片、CT等检查了解病情的方法D、通过查看病历资料了解患者病情的一种方法3、全身视诊的主要内容是观察(A)A、发育营养表情体位姿态等B、心尖搏动心界大小心率快慢心影位置等C、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位等D、病灶的大小活动度质地有无压痛等4、触诊(A)A、可明确视诊所不能明确的体征B、仅能触及体表可见的包块,不能触及深部病变C、可用于神经系统、呼吸系统、造血系统等系统的检查D、将很快被现代化仪器设备所取代5、浅部触诊法常用的触及深度约为(A)A、1公分左B、3公分左右C、5公分左右D、7公分左右6、深部滑行触诊法常用于(C)A、胸壁病变的检查B、腹壁病变的检查C、腹腔深部包块和胃肠病变的检查D、肝脾病变的检查7、冲击触诊法是否属于触诊法(A)A、是B、不是C、不确定8、触诊的方法有(A)A、浅部触诊法深部滑行触诊双手触诊法深压触诊法等B、双手触诊法深部触诊法深压触诊法局部触诊法等C、间接触诊法局部触诊法双手触诊法冲击触诊法等D、浅部触诊法直接触诊法间接触诊法深压触诊法等9、腹部检查压痛、反跳痛时,常用的方法是(C)A、深部滑行触诊法B、双手触诊法C、深插触诊法D、冲击触诊法10、确定胸腹水的有无或多少,最常用的体检方法是(C)A、视诊B、触诊C、扣诊D、听诊二、简答题(只答要点,不需展开论述,每小题20分,共80分)Ⅰ、浅表淋巴结及头颈部检查:(1)颈部淋巴结检查顺序?(6分)(2)检查浅表淋巴结三个主要部位(6分)(3)发现淋巴结肿大应如何描述?(8分)Ⅱ、胸部视诊:(1)主要胸部体表标志、主要垂直标志线及主要自然陷窝?(写出名称即可)(2)胸廓视诊主要内容?(8分)Ⅲ、心脏听诊:(1)心脏4个听诊区位置?(8分)(2)心脏听诊顺序?(6分)(3)心脏听诊主要内容?(6分)Ⅳ、腹部视诊:(1)腹部体检时的体表标志及九分区?(写出名称即可)(10分)(2)腹部视诊主要内容?(10分)Ⅰ、(1)答:一般顺序为耳前、耳后、耳下、乳突区、枕骨下区、颈后三角、颈前三角。
2听诊心音及分裂

听诊体位
平卧位 左侧卧位 坐位前倾
平卧位
左侧卧位
坐位前倾
心脏检查
听诊
瓣膜听诊区 听诊顺序
听诊内容 1、心率 、 2、心律 、 3、心音 、 4、杂音 、
杂音
1形成机制 形成机制 2分析要点 分析要点 3临床意义 临床意义
心脏瓣膜听诊区
为心脏各瓣膜开 闭时产生的声音 传导至体表最易 传导至体表最易 听清的部位 听清的部位。 与各瓣膜的解剖 位置并不完全一 位置并不完全一 致
心律失常
1、过早搏动: 过早搏动:
听诊特点: 听诊特点:①在规则心跳基础上提前出现 其后有—较长间歇(代偿间歇) 一次心 跳,其后有—较长间歇(代偿间歇) 期前收缩的第一心音增强,第二心音减弱; ② 期前收缩的第一心音增强,第二心音减弱; 联律出现:二联律、 ③联律出现:二联律、三联律 房性、室性、 分 类:房性、室性、交界性 临床意义: 临床意义:可见于正常人与器质性心脏病
S1和S2的鉴别 S1和S2的鉴别
鉴 别 点 最响部位 声音强度 S1和S2间距离 S1和S2间距离 与心尖搏动关系 S1 心尖区 响 较短 一致 S2 心底部 弱 较长 不一致
第三心音
出现在心室舒张早期 出现在心室舒张早期,第 心室舒张早期, 二心音之后0.12 0.20s。 0.12一 二心音之后0.12一0.20s。 S3的产生是由于心室 S3的产生是由于心室 快速充盈时, 快速充盈时,血流冲击心 室壁引起室壁( 室壁引起室壁(包括乳头 肌和腱索)振动所致。 肌和腱索)振动所致。 成人一般听不到。 成人一般听不到。
3 4
2
5
1
心脏瓣膜听诊顺序
二尖瓣区 肺动脉瓣区 主动脉瓣区 主动脉瓣第二听诊 区 三尖瓣区 二尖瓣区 主动脉瓣区 主动脉瓣第二听诊 区 肺动脉瓣区 三尖瓣区 少用) (少用)
心脏评估听诊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心脏听诊是临床医学中重要的诊断方法之一,通过听诊可以了解心脏的搏动情况、心音变化以及是否存在杂音等,从而对心脏功能及疾病进行初步评估。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听诊,掌握心脏听诊的基本技巧,了解正常心脏听诊的特点,并对常见的心脏疾病进行初步诊断。
二、实验目的1. 熟悉心脏听诊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掌握心脏听诊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3. 了解正常心脏听诊的特点。
4. 初步诊断常见的心脏疾病。
三、实验材料1. 听诊器2. 实验对象:健康志愿者3. 实验记录表四、实验方法1. 听诊器的使用:首先熟悉听诊器的结构,包括胸件、耳塞和连接管。
正确佩戴听诊器,调整胸件与皮肤接触的紧密程度,确保听诊效果。
2. 听诊部位:听诊部位包括心尖区、肺动脉瓣区、主动脉瓣区、三尖瓣区和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
3. 听诊顺序:按照以下顺序进行听诊:- 心尖区:心尖搏动、心音、杂音。
- 肺动脉瓣区:肺动脉瓣关闭音、肺动脉瓣第二心音、杂音。
- 主动脉瓣区:主动脉瓣关闭音、主动脉瓣第二心音、杂音。
- 三尖瓣区:三尖瓣关闭音、三尖瓣第二心音、杂音。
- 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主动脉瓣关闭音、主动脉瓣第二心音、杂音。
4. 听诊技巧:听诊时,注意听诊器的方向、听诊力度和听诊时间。
根据需要,可进行深呼吸、体位改变等操作,以观察心音和杂音的变化。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正常心脏听诊:- 心尖区:第一心音清晰,第二心音较第一心音弱,心音强度适中。
- 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较心尖区第二心音弱,有时可听到肺动脉瓣关闭音。
- 主动脉瓣区:第二心音较心尖区第二心音强,有时可听到主动脉瓣关闭音。
- 三尖瓣区:第二心音较心尖区第二心音弱,有时可听到三尖瓣关闭音。
- 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第二心音与主动脉瓣区相似。
2. 常见心脏疾病听诊特点:- 心脏扩大:心尖搏动增强,心音遥远。
- 心脏瓣膜病:可听到杂音,如收缩期杂音、舒张期杂音、连续性杂音等。
- 心律失常:可听到心律不齐、早搏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心音分裂(splitting of heart sounds)
正 常 三 尖 瓣 较 二 尖 瓣 延 迟 关 闭 0.02~0.03s,肺动脉瓣迟于主动脉瓣约 0.03s,各种原因造成S1 或S2 的两个主要 成分之间的间距延长,导致听诊时闻及其 分裂为两个声音.
3)心音分裂(splitting of heart sounds)
胸壁 肺部 心包
影响S1强度的因素
1、房室瓣的解剖病变性质;
2、心室压力在收缩期的上升速度; 3、心室舒张期的充盈情况; 4、心室收缩时房室瓣所处的位置。
①第一心音强度的改变
放音1,2 1:正常心音 2:S1亢进伴开瓣音
S1 增强:二尖瓣狭窄; 心动过速及心肌收缩 力增强时(高热,贫血, 甲亢,激动);完全 性房室传导阻滞时房 室分离,当心室紧跟 心 房 收 缩 ( 约 0.1S) 时亦可使S1 增强“大 炮 音 ” ( cannon sound)
小
结
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位于第五肋 间左锁骨中线内0.5cm,心前区未触及 震颤,无心包摩擦感;叩诊心界在正常 范围内。心率90次/分,律齐,未闻及 第三心音和第四心音。
第一心音无增强,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 (P2)增强,P2>A2,无心音分裂,未 闻及额外心音。
Thanks for your attention !
②第二心音强度的改变
影响S2的主要因素: 循环阻力的大小、血压的高低和 瓣膜的解剖改变。 S2: 主动脉瓣成分(A2) 肺动脉瓣成分(P2)
肺动脉瓣区的S2亢进(P2)
肺循环阻力增高, 肺血流量增加时, P2亢进,一般不 传向心尖部。 见于如肺心病、 左向右分流先心 病、左心衰竭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主动脉瓣第二心音增强
开瓣音
开瓣音在心尖内侧听
诊最清楚,在心尖部 有舒张中期杂音的干 扰,开瓣音不宜听清。
③心包叩击音(pericardial knock)
缩窄性心包炎患者在S2后约0.09–0.12s出 现的中频、较响而短促的额外心音。心包 增厚,阻碍心室舒张以致心室在舒张过程 (早期)中被迫骤然停止导致室壁振动,
收缩中晚期喀喇音 (mild and late systolic click)
放音17
此种额外音多位于心尖 部及其内侧最清楚。在 心尖部及其内侧除能听 到收缩中、晚期喀喇音 外,尚伴有收缩晚期杂 音,有病理意义,称为 二尖瓣脱垂综和征。
医源性额外音
1. 人工瓣膜音 金属瓣膜开关时撞击金属支架的 金属乐音:音调高、响亮、短促。 2. 人工起搏音 起搏引起局部肌肉收缩或电极在 心腔内摆动引起的振动。
正常心音
放音4
S1 减 弱 : 二 尖 瓣 关
闭不全;一度房室
传导阻滞,主A瓣关
闭不全;心肌炎、
心肌病、心肌梗塞、 心力衰竭时,心肌 收缩力减弱。
The first sound of atrial fibrillation
S1 强弱不等:心房 颤动当 R-R间 期 较 短时(房室瓣位置 低)S1↑, R-R间 期较长时(房室瓣 位置高)S1↓;
心脏听诊(2)
唐家荣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 同济医院心内科
心音的改变与临床意义
心音强度的改变
第一心音强度的改变 第二心音强度的改变 心音性质改变 心音分裂 第一心音分裂 第二心音分裂
心音的改变与临床意义
1)心音强度改变的机制
心脏因素 心室收缩力、心排血量、血管内压力 瓣膜位置的高低 瓣膜的活动性 瓣膜与周围组织的碰击 心音传导
奔马律与生理性S3的区别
生理性S3 病因 年轻人 奔马律 严重心肌疾患☆
心率
<100次/分
>100次/分
与S1、S2间距相等
S3与S2间距 较近
☆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塞、重症心肌炎与心肌病
等严重心功能不全时。
②开瓣音(opening snap)
开瓣音:二尖瓣开放拍击 声,心尖内侧第二心音后 0.06s,音调高、历时短促 而响亮、清脆,呈拍击样。 机制:二尖瓣狭窄时,血 液自左房迅速流入左室时, 弹性尚好的瓣叶迅速开放 后又突然停止所致瓣叶振 动引起的拍击样声音。 临床意义:二尖瓣分离术
在胸骨左缘最清楚。
④肿瘤扑落音(tumor plop)
左心房粘液瘤患者,S2 后约0.08~0.12s, 较开瓣音(0.06s)晚,声音类似,音调 较低,随体位改变。左心房粘液瘤在舒张 期进入左室,撞碰房、室壁和瓣膜,瘤蒂 柄突然紧张产生振动。 在心尖部或胸骨左缘3、4肋间较清楚。
收缩早期喷射音期
特点: 音调低、强度弱、在S2之后,与S1和S2的 间距相仿,左室奔马律在心尖区或其内侧,右室 奔马律在剑突下或胸骨右缘第5肋间明显 。
放音19
舒张早期奔马律(protodiastolic gallop)
病人左侧卧位用 钟型听诊头在心 尖部听诊最清楚, 是一种低调的声 音。如果是右心 病变则应在胸骨 左下缘听诊最清 楚。
循环阻力增高,循环 血流量增多时,主动 脉压高,主动脉瓣关 闭有力,A2亢进, 可向心尖部传导,故 心尖部的第二心音主 要是主动脉瓣成分。 见于如高血压,主动 脉粥样硬化。
第二心音强度减弱
当体循环或肺循环阻力降低,压力降低或 血流量减少时均可分别导致第二心音的A2 和P2↓↓。 S2(A2)减弱:低血压、主动脉瓣狭窄和 关闭不全。 S2 (P2)减弱:肺动脉瓣狭窄和关闭不全
(early systolic ejection sound)
紧接于S1之后的高频爆裂样声音,高调短 促而清脆。心底部最清楚。 发生机制: 1 主、肺动脉扩大在心室射血时引起动 脉壁振动; 2 主、肺动脉阻力增高,瓣叶用力开启; 3 狭窄的瓣叶开启突然受限。
放音15
肺动脉收缩期喷射音: 肺动脉瓣区最响,吸 气时增强,呼气时减 弱; 见于:肺动脉高压、 原发性肺动脉扩张、 轻中度肺动脉瓣狭窄、 房间隔缺损、室间隔 缺损等。
放音21
重叠型奔马律(summation gallop)
重叠型奔马律 (summation gallop):为舒 张早晚期奔马律 重叠出现。舒张 期四音律,心肌 病或心力衰竭。
重叠性或舒张中期奔马律
是加强的S3和S4重叠所致, 心动过速可使舒张期缩短, 心室快速充盈与心房收缩 同时发生,两音重叠,下 面是一位冠心病患者的重 叠性奔马律,开始为正常 心音,然后加入重叠音, 形成重叠性奔马律。
心音分裂: S2分裂
生理性分裂 ( physiologic splitting) 出现在深吸 气末,多见于青 少年。胸骨左缘 2、3肋间明显。
放音11
心音分裂: S2分裂
放音13
通 常 分 裂
( general splitting):最常见。 右室排血时间延长: 二尖瓣狭窄 伴肺动脉高压、肺动脉瓣狭窄 伴肺动脉高压等; 肺动脉瓣关闭延迟:完全性右 束支传导阻滞; 主动脉瓣提前关闭:二尖瓣关 闭不全、室间隔缺损。 该分裂受呼吸的影响: 深吸气末 时分裂变宽,呼气末时变窄。
放音14
额外心音(extra cardiac sound)
正常心音之外听到的附加心音。多数
为病理性,S2之后出现者常见,也可出
现在S1之后。从而构成三音律(triple
rhythm)和四音律(quadruple
rhytnm)。
额外心音(extra cardiac sound)
舒张期附加心音
舒张晚期奔马律(late diastolic gallop)
又称为收缩期前奔马律 或房性奔马律,增强的 S4。听诊特点为音调较 低,强度较弱,接近S1, 距S2较远,在心尖部稍 内侧最清楚。与心房收 缩有关,多由于心室舒 张末期压力增高或顺应 性减退,心房加强收缩 产生异常音有关,见于 各种引起心室肥厚的心 脏病。
心音分裂: S2分裂
固 定 分 裂 ( fixed splitting):
P2分裂不受吸气、 呼气的影响,S2分 裂的时距较固定。 见于房间隔缺损。
放音12
Atrial septal defect, ASD
心音分裂: S2分裂
反常分裂(paradoxical splitting)逆分裂 (reversed splitting) 主动脉瓣关闭迟于肺动脉瓣, 深吸气末时分裂变窄,呼气末 时变宽: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 滞; 主动脉瓣狭窄、重度高血 压时,左心排血受阻,也可出 现S2逆分裂。
放音10
心音分裂: S2分裂
S2 分裂远比S1 分裂多见。也更具有临床意义。 可分为: 生理性分裂(physiologic splitting) 通常分裂(general splitting)(最常见) 固定分裂(fixed splitting) 反常分裂(paradoxical splitting)逆分裂 (reversed splitting)
主动脉收缩期喷射音 主动脉收缩期喷 射音 主动脉瓣区最清 楚,不受呼吸影 响,见于高血压, 主狭,主A缩窄, 主动脉瘤
放音16
收缩中晚期喀啦音 (mild and late systolic click) 一种高调、短促、清脆的如关门落锁的 Ka-Ta样声音,由于房室瓣(多数为二尖 瓣)在收缩中、晚期突入左房,瓣叶突然 紧张或腱索突然拉紧产生震动所致,临床 上称为二尖瓣脱垂。
2)心音性质改变
当心肌严重受损时,出现心音性质的改变 第一心音失去原有的低钝性质而且明显减 弱,第二心音也弱,S1、S2极相似,“单 音律”,当心率增快,收缩期与舒张期时 限几乎相等,S1、S2均减轻时,听诊类似 钟摆声,“钟摆律”“胎心律” 见于病情严重、大面积急性心肌梗塞和重 症心肌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