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的形成、特征及影响
自然灾害的形成和应对措施

自然灾害的形成和应对措施深不可测的海洋、广袤无垠的草原、连绵不绝的山脉,自然环境是人类的家园,也是人类的垂青和依赖,然而,我们也要面对自然灾害的威胁和咆哮。
自然灾害的形成和应对是一个复杂而又必须掌握的课题。
一、自然灾害的形成自然灾害的形成是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其中包括自然因素、人为因素和环境因素等多方面的原因。
1. 自然因素自然因素主要指的是地球自然运动和活动所导致的现象,包括地球地震、火山喷发、飓风、气旋等。
地震是指由地球内部的板块运动所引起的地面晃动,它能够造成地面沉降、火山喷发和海啸等影响。
火山喷发是指火山口所喷出的浓烟、火山灰等物资,能够对周围环境造成巨大的影响。
而飓风和气旋则是一种强风势的环流气旋系统,能够造成飘扬物品被卷走、建筑物被破坏等影响。
2. 人为因素人为因素指的是人类活动所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影响,如过度开发、过度采伐、过度肆意、过度开采等造成的严重环境污染和破坏。
这些人为因素能够使得自然环境的恶化,从而引起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也就是自然灾害。
3.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涉及了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复杂的气候变化、水土流失以及海洋污染等因素。
这些影响都能够作为自然灾害的产生因素。
二、自然灾害的应对措施面对自然灾害的威胁,我们不能够束手无策,应该采取一定的应对措施,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防止自然灾害造成的巨大影响。
1. 意识倡导和科技支持应该通过一系列的宣传活动,倡导人们重视自然灾害的威胁,并加强科技支持,提高人们的科技素质。
这对于灾后救援和灾中急救都非常重要。
2. 常态化的预警系统和应急预案的制定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和常态化的预警体系,能够在自然灾害发生之前的早期预警,为接下来的救援和应对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3. 建设防灾减灾配套措施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例如建设高抗震防灾房屋、加固公路桥梁、加强灾后清理和复建等工作,避免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和物质财产损失。
4. 增强国家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加强国家灾害管理能力的建设,增强国家的防灾减灾和抗灾救灾能力,提高国家的综合应对能力。
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气象灾害:干旱、暴雨、洪涝、台风、寒潮、 气象灾害:干旱、暴雨、洪涝、台风、寒潮、
冻害、异常高温、干热风、暴雪、 冻害、异常高温、干热风、暴雪、 冰雹、冻雨、浓雾、 冰雹、冻雨、浓雾、沙尘暴等
地质灾害: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 地质灾害: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塌陷等 海洋灾害:海啸、海冰、风暴潮、咸潮、 海洋灾害:海啸、海冰、风暴潮、咸潮、赤潮等 生物灾害: 病虫害、鼠害、草害、 生物灾害: 病虫害、鼠害、草害、蛇灾等
实例l 1976年唐山 级大地震 实例l、1976年唐山7.8级大地震。 年唐山7.8级大地震。 实例l——突发性 实例l——突发性 实例2 夏秋季节发生于东南沿海地区的台风, 实例2、夏秋季节发生于东南沿海地区的台风,南 美洲西海岸发生的“厄尔尼诺”现象。 美洲西海岸发生的“厄尔尼诺”现象。 实例2——周期性 实例2——周期性 实例3 火山活动可以导致火山爆发、冰雪融化、 实例3、火山活动可以导致火山爆发、冰雪融化、 泥石流、大气污染等一系列灾害。 泥石流、大气污染等一系列灾害。 实例3——群发性 实例3——群发性
生命 人类 生 财产 自 然 灾 害
辨析以下案例,哪些是自然灾害,哪些不是?为什么? 辨析以下案例,哪些是自然灾害,哪些不是?为什么? (1)1952年 (1)1952年9月17日,日本附近的海底火山——明神礁 17日 日本附近的海底火山 明神礁 爆发,水蒸气和硫磺气构成的气柱有几百米高, 爆发,水蒸气和硫磺气构成的气柱有几百米高,喷出 的火山熔岩和碎屑堆成高出海面90米的火山岛。 90米的火山岛 的火山熔岩和碎屑堆成高出海面90米的火山岛。 不是自然灾害,因为没有造成损失。 不是自然灾害,因为没有造成损失。 (2)1996年 (2)1996年8月10日,菲律宾的坎拉翁火山突然向空中 10日 喷出1500多米高的黑色烟柱, 1500多米高的黑色烟柱 喷出1500多米高的黑色烟柱,致使当时正在攀登此山 的一支国际登山队的4名队员死亡。 的一支国际登山队的4名队员死亡。 是自然灾害,既是自然事件,还造成人员死亡。 是自然灾害,既是自然事件,还造成人员死亡。
自然灾害分类及影响

飓风与龙卷风不能混淆。后者的时间 很短暂,属于瞬间爆发,最长也不超过数 小时。它的形状 。
(4)减轻台风灾害的措施
(1)加强台风的监测与预报 (2)加固防洪大堤 (3)加强防护意识与自救能力
2、 干旱
(1)概念区 别
干旱:因长时期无降水或降水量少而造 成的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一种现象。
• 太阳的外部结构
厚温亮密 度度度度
太阳大气的结构: 光球层
紫 外 线 波 段 拍 摄 的 太 阳
日
边缘为色球层
冕
层
(
日
全
蚀
可
见
)
黑子实际上
光球层
并不黑,只是因 为它的温度比太
太阳光球常 出现一些暗黑的 斑点,叫作黑子。
阳表面其他地方 低,所以才显得 暗一些。
黑子
色 球
耀 斑
太阳色球有时会出现一块突然 增大、增亮的斑块,叫做耀斑。
人员伤亡
生理伤害(死亡、伤残等)
1、两方面 心理和精神伤害(恐慌、忧愁、痛苦等)
2、影响因素
灾害的强度
年龄、性别、收入、 个人对灾害的 居住条件、健康状况 应急反应不同
人员伤亡不同
表 现
妇女、儿童、老人、残障人易受自然灾害的损伤 青壮年男性则是相对不易受灾害损伤的群体
财产损失
直接财产损失:自然灾害对作物、牲畜、林木、房屋、道路、
3.请你谈谈应该如何防御地震? a.平时的措施;b.地震来临时;c.地震后;
动物预兆
震前动物有预兆,群测群防很重要。 牛羊骡马不进圈,猪不吃食狗乱咬。 鸭不下水岸上闹,鸡乱上树高声叫。 冰天雪地蛇出洞,大猫携着小猫跑 兔子竖耳蹦又撞,鱼跃水面惶惶跳。 蜜峰群迁闹轰轰, 鸽子惊飞不回巢。 家家户户都观察,综合异常作预报
八种自然灾害_分布、成因、措施、危害

地震、滑波、泥石流等八种自然灾害,分布、成因、措施、危害一、泥石流定义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
泥石流具有突然性以及流速快、流量大、物质容量大和破坏力强等特点。
发生泥石流常常会冲毁公路铁路等交通设施甚至村镇等,造成巨大损失。
三、形成的原因泥石流是介于流水与滑坡之间的一种地质作用。
典型的泥石流由悬浮着粗大固体碎屑物并富含粉砂及粘土的粘稠泥浆组成。
在适当的地形条件下,大量的水体浸透山坡或沟床中的固体堆积物质,使其稳定性降低,饱含水分的固体堆积物质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发生运动,就形成了泥石流。
四、我国泥石流分布的特点1、我国泥石流的分布主要受地形的、地质和降水条件的控制、尤其在地形条件上表现较为明显。
泥石流在我国集中分布在青藏高原与次一级的高原和盆地之间的接触带上,此外青藏高原东部的低山丘陵或平原的过渡带也是泥石流集中分布地。
在两个地带中,泥石流又多集中分布在一些沿大断裂,深入阶段发育的河流沟谷两侧。
这也是我国泥石流发生的密度最大,活动最频繁、危害最严重的地带。
在每一个大型构造带中,高频率的泥石流的发生多集中在混合花岗石、片麻岩、片岩、千枚岩等变质岩系及页岩、泥灰岩、泥岩、煤系等软弱岩系和第四系堆积物分布区。
2、泥石流的分布还与大气降水、冰雪融化有关。
高频率的泥石流往往分布在气候干湿季较明显、局部暴雨强度大、较软湿、冰雪融化快的地区,如四川、云南、陕西、甘肃、西藏等地,低频率的稀性泥石流主要分布在东北和南方地区。
五、减轻崩塌、滑坡、泥石流的措施防治水土流失,减轻崩塌、滑坡以及泥石流灾害的措施有许多种,生物措施就是其中之一,而且效果好。
生态环境恶化,坡面植被覆盖率低,乱砍滥伐现象严重,经常会造成水土流失。
而许多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就是水土流失恶性发展的直接结果。
由此可见,崩塌、滑坡、泥石流与水土流失之间互为因果关系。
生物措施。
常见自然灾害

常见自然灾害【课程标准】运用资料,说明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和危害,了解防灾避灾的措施。
一、【寒潮】特点:一种大范围强冷空气活动,主要发生在北半球中高纬地区的深秋到初春季节寒潮灾害特点:降温大、风力强、影响范围广、出现降温、大风、暴雪、冰害等灾害性天气。
危害:强烈降温:使农作物遭受冻害(秋季和春季危害最大)大风:吹翻船只,摧毁建筑物,破坏牧场暴雪、冻雨:压断电线、折断电线杆,造成通信和输电线路中断,交通运输受阻等沙尘暴:房屋倒塌、交通供电受阻或中断,火灾、人畜伤亡等;污染环境;破坏植物生长等。
有利影响:.适度的寒潮南侵,可带来大范围的雨雪天气,减少北方的扬尘天气。
东北、西北的冬雪积累,在保持土壤湿度的同时,春天积雪的消融,还可缓解春播的旱情。
.寒潮携带大量冷空气向低纬“倾泻”是地面热量进行大规模交换,促进了全球的热量平衡。
.还可以净化大气。
寒潮带来的雨雪,不仅增加了空气湿度,而且还会使空气中的病毒随雨雪降落。
.寒潮带来的低温,还可以杀死潜伏在土壤中过冬的害虫和病菌,减轻来年的病虫害。
.寒潮还可带来风力资源,是我国北方草原牧区宝贵的动力资源。
寒潮的防御措施.加强对寒潮的监测和预报,提早做好防寒准备。
.提高人的防灾意识,做好应急预案。
.培育耐寒的作物品种。
(技术).实行地膜覆盖。
.发展塑料大棚农业。
.制造烟雾,预防霜冻等。
.加强防寒和饲料储备工作。
(牧区)思考:我国山脉走向对寒潮的影响?.东西向山地,如天山、阴山、秦岭和南岭等,山体北侧冷空气堆积,灾害加剧;山体南侧相对温暖,灾害减弱。
.南北走向的山脉,形成冷空气的通道,使冷空气可以分流南下,影响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和两广地区甚至海南岛。
.我国青藏高原的海拔高于寒潮天气系统的上界,因此很少受到寒潮影响。
我国几乎不受寒潮影响的地区有青藏高原、滇南谷地,受寒潮影响较小的地区有云贵高原、四川盆地、海南、台湾等思考:东北地区寒潮危害严重的原因有哪些?.我国东北地区紧邻冬季风的源地,冬季风越过大兴安岭,使东北地区气温骤降。
中国自然灾害与防治

中国自然灾害与防治一、中国的地质灾害(一)地震灾害1.我国地震分布特点:西多东少四个地震多发区:青藏、新疆、华北和台湾。
地震带的分布基本上遵循活动性断裂带的分布。
2.我国地震灾情特点:东重西轻(1)灾情总体特征——东重西轻(2)灾情变化趋势——因地震死亡人数减少,经济损失却有加重趋势(二)滑坡、泥石流灾害1.我国滑坡、泥石流灾害的成因①山地面积广、山高谷深、地势陡峻,②地质构造复杂、上层岩性相对松软,③夏季降水丰富、多暴雨、久雨,④人类不合理开发、植被破坏严重,⑤受重力和水力作用以及山地开发程度不断加大等;2.时间分布特点(1)泥石流:与集中降水的时间规律相一致,具有明显的季节性规律(原因:爆发时受连续降雨、暴雨,尤其是特大暴雨的激发)(2)滑坡:表现出常发性,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一般在雨季或春季冰雪融化时多发,尤其是大雨、暴雨、久雨中更多。
3.空间分布特点:主要发生在山区。
从太行山到秦岭(黄土高原),经鄂西、四川、云南到藏东一带滑坡发育密度极大;青藏高原以东的第二级阶梯,特别是西南地区为我国泥石流、滑坡灾害的重灾区。
4.地域上的总特点:广泛性和相对集中性-----范围广、频次高、强度大5.灾害的严重后果:人员伤亡大、经济损失严重、交通运输受阻等6.防治措施:①加强地质灾害的监测和预警(或预报)②植树造林、生态退耕、改善生态环境③修建护坡工程、改造或加固岩土体、合理采矿等④完善防灾、减灾的法律及制定规划⑤加强管理和教育、提高公众防灾意识;(三)地质灾害多发区——西南地区1.西南地区地质灾害多发的原因:①地质构造复杂,构造运动强烈,多地震,诱发滑坡和泥石流;②地貌类型多变,地势起伏大,大斜坡多,易发生滑坡;③降水多,尤其是山区多暴雨、久雨天气,极易发生泥石流;④人为因素,如开垦、开矿等,诱发或加剧滑坡和泥石流。
人为因素对地质灾害的影响严重,一方面是因人类的过度开发使一些坡地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现象加剧;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泥石流经常发生区域的人口和财产不断增加,导致了地质灾情日益严重。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1第一章第一节《自然灾害及其影响》ppt课件

•
低着头,心情就放松了,但那种放松对学习一点好处也没有,之所以会放松,就是因为觉得即便是自己开小差,老师也不知道。如果你往前看,不时地和老师眼神交会一下,注意力必然会集中起来。和老师眼神交汇的那种紧张感会让你注意力集中,并充
实地听完整堂课。
•
3、课前预习
•
课前预习新课内容,找出不理解的地方标记下来。预习后尝试做课后练习题,不要怕出错,因为老师还没有讲,出错也是正常的。
一、自然灾害 1.自然异变与自然灾害 自然异变为自然灾害的诱因,是自然灾害发生的首要 条件,自然灾害是自然异变导致的一种结果,但并非唯 一结果,其相互联系与区别如下表:
属性
衡量标准
自然 只具有单一的自 变化程度或强度
异变 然属性
自然 既具有自然属性,人类社会和自然
灾害 又具有社会属性 资源的损失
难读到老师的表情。认真听讲不单纯是指听老师说的话,把握老师的表情和语调之类的小细节也是很有必要的。说话比平时更用力,或者表情严肃地强调的那个部分几乎百分之百地会出现在考试中。但是如果坐在后面,那种重要的提示就全都错过了。
•
与此相反,如果坐在前面,首先心情就很不同,自己比别人靠前的感觉让你听课时的态度变得更积极。与老师眼神交会的机会增多,感觉就好像是老师在做一对一个人辅导。
的自然异常变化
灾害的承受体,包括人在内的物质文化环境、 受灾体
自然资源
灾情 因灾导致人的生命、财产、资源损失的情况
图解自然灾害系统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自然灾害的判断方法 判断一种事件或现象是不是自然灾害,要同时具备两个条 件:①是否以自然异变为诱因;②是否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 失、社会失稳或资源破坏。也就是说必须同时具备自然属性和 社会属性。如果缺少条件②,那只可能是一种自然异变或自然 现象;如果缺少条件①,那可能只是一种人为灾害。
2021年高考地理 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分布及影响素材

自然灾害
类型
分布
成因
影响
其他典型
灾害
气象
灾害
(热带
气旋)
孟加拉湾北部及沿海地区,中国东南沿海、日本和东南亚国家,加勒比海和美国东部海岸
广阔的暖洋面(热带、副热带);充足的水汽;下热上冷的大气层结
狂风、暴雨、风暴潮
干旱:渐发性、降水不稳定的干旱、半干旱地区。
寒潮:北半球中高纬地区的深秋到初春季节
地质
灾害
(地震)
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和环太平洋地带
岩层断裂或错位,地球内能的急剧释放
建筑物破坏、交通线中断、人员伤亡等
滑坡和泥石流:一般发生在山区,危害极大
水文
灾害
(洪涝)
中低纬度,河流中下游地区
强降水形成洪水;排水不畅,积水形成涝渍
淹没农田、村庄、道路等
热带风暴潮:由台风引起,来势猛、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
温带风暴潮:增水过程相对平缓
生物
灾害
(病害)
农作物分布区、森林分布区
与作物所处环境有关
农作物、树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病枯死
虫害:松材线虫是最具危险性的森林虫害。鼠灾:重灾区是农田、牧场及森林
7H20856 5178典29339 729B犛33189 81A5膥
940779 9F4B齋24790 60D6惖32742 7FE6翦30510 772E眮25767 64A7撧37292 91AC醬2y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 灾害形 成 的过 程 有 长有 短 ,有缓 有 急 。有 些 自然 灾 害 ,当致 灾因素 的 变化 超 过一 定 强 度 时 ,就 会 在 几天 、 几小 时甚 至 几分 、几
秒钟 内表现 为灾 害行为 , 火山爆 发 , 震 、洪水 、飓风 、风暴潮 、 雹等 , 类 灾 害称为 突发 性 自然 灾害 ~旱 灾 、 像 地 冰 这 农作 物和 森林 的 病 、虫、 草 害等 , 虽然一 般要 在 几 个 月的 时 间 内成 灾 ,但 灾害 的形 成和 结 束仍 然 比较 快 速 、 明显 ,所 以也把 它们 列 入 突发性 自然 灾 害。 另#  ̄ 有 l- -
互联 系 人 类要 从科 学的 意 义上认 识这 些 灾害的 发 生 、发展 以及尽 可 能减 小 它们所 造成 的危 害 , 已是 国际社会 的 一个 共 同主题 。 地 球 上的 自然 变异 , 包括人 类 活动 诱 发的 自然 变异 , 无时 无地 不 在发 生 , 高低 温试 验 箱 当这种 变异给 人 类社 会 带 来危 害 时 ,即构 成 自然 灾 害。 因为 它给人 类 的 生产和 生 活带 来 了不 同程度 的损 害 ,包括 以 劳动 为媒 介的人 与 自然之 间 ,以及 与之 相 关的 人与 人之 间的关 系?
一
些 自然 灾害是 在 致 灾 因素 长期发 展 的情 况 下,逐 渐 显现 成 灾的 ,如 土地 沙漠 化 、水 土流 失 、环境 恶化 等 ,这 类 灾害通 常 要 几年 或 更长 许 多自然 灾害 ,特 别是 等级 高、 强度 大 的 自然 灾 害发 生 以后 ,常 常诱 发 出一 连 串的其 他 灾 害接 连 发 生 ,这 种现 象叫 灾害链 、灾 害链
眠 障碍 ,社会 退缩 以及 强烈 警 觉的 焦虑障 碍
一
一
一
一
∞
m
Ⅻ
Ⅻ
一
一
一
№
№
和 混乱 ,通 常很短 暂 ,有最低 点 ,有时 可以预 报 。 自然 灾 害的影 响 灾难影 响行 为和精 神 健康 的 方式有 多种 :
( 1)灾难会 带 来 实质 性 的创伤 和精 神 障碍 ; ( 2)绝 大 多数 的痛苦 在灾后 一 两年 内消 失 ,人 们能 够 自我调 整 ;
2 J第 期 0 年 生适 l 3
科技 与
。
信 息 资 讯 窗
・
5 9
斜 芬 知 ・
自然 灾 害 的 彭 成 、 特 征 & 韵 响
“ 自然 灾害” 是人 类 依赖 的 自然界 中所发 生 的异 常现 象, 自然 灾 害对人 类 社会 所 造 成的 危 害往 往 是触 目惊心 的 它们之 中既有 地 震 、 火 山爆 发 、 泥石 流 、海啸 、台风 、洪水 等 突发 性 灾 害 ; 有 地 面沉 降 、土 地 沙漠化 、干 旱 、海 岸线 变化 等 在较 长时 间 中 才能逐 渐 显现 的 也 渐 变性 灾害 ; 有 臭氧层 变化 、 水体 污染 、水 土 流失 、酸 雨 等人 类 活 动导 致 的环境 灾 害。这 些 自然 灾害和 环境 破 坏 之 间 又有 着复 杂 的相 还
龙 卷风 、飓 风 以及 其 它 自然 灾 害过后 ,受 害者表 现 出恶念 、 焦虑 、压 抑 和其 它情 绪 问题 ,这 些 问题 可 以持 续一 年 。一 种极 度 的 灾难 的持
续 效 果 ,称 为 创伤 后 应激 障碍 ,即 经历 了创 伤 以后 ,持 续的 、不 必要 的 、无 法控 制的 无 关事 件 的 念头 ,强 烈的 避 免提 及 事件 的 愿望 .睡
自然 灾害 的形 成 与发展 凡 危 害动 植物 的各 类事 件 通称 之 为 灾害 。纵 观 人类 的历 史可 以 看 出, 灾害 的发 生 原 因主要 有 二 个 : 一是 自然 变异 ,二是 人 为影 响 。 因此 ,通 常把 以 自然 变 异 为主 因的 灾害称 之 为 自然 灾害 ,如 地 震 、风 暴 ,海 哺 ; 以人 为影 响 为主 因的 灾 害称之 将 为人 为 灾害 ,如人 为 引起 的 火灾 、交通 事故 和酸 雨等
( )由 灾难 引起 的慢 性精 神 障碍非 常 少见 : 3 ( 有 些 灾难 的整体 影响 可能 是正 面 的 ,因为 它可 能会增 加社 会 的凝 聚 力 ; 4)
(5)灾 难 扰 乱 了 组 织 、 家 庭 以 及 个 体 生 活
自然 灾 害会 引起 压 力 、 焦虑 、压 抑 以及 其 它 情绪 和 知 觉 问题 。影 响 的 时 间 以及 为什 么有 些人 不能尽 快适 应 仍 然是 未知数 。 在 洪水 、
中国 自然 灾害种 类繁 多 。地 震 、台风 、暴 雨 、洪 水 、内涝 、高温 、雷 电 、大 雾 、灰 霾 、泥 石 流、 山体 滑坡 、海 啸 、道路 结冰 、龙 卷风 、 冰 雹 、暴风 雪 、崩塌 、地 面塌 陷 、沙 尘暴等 等 ,每年 都要 在全 国和 局部 地 区发 生 ,造成 大 范围 的损 害或局 部地 区的毁 灭性 打击 。
害类型 的确 定就要 根据 起 主导 作 用的 灾 因和 其主要 表现 形 式 而定
自然 灾 害的特 征 突 然 、是不 可预 测 的 。 自然 灾 害通常 是 剧烈 的 ,其破 坏 力极 大 。持 续 时间 有 长有 短 。 灾难 包括 了很 多因素 ,它们会 引起 受 伤和 死亡 ,巨大 的财 产损 失 以及相 当程 度 的 混乱 。一 次 灾难 事件持 续 时 间越 长 ,受 害者 受到 的成 胁就 越 大 ,事件 的影 响也 就越 大 另一个 影响 灾难程 度 的主 要特 征 ,是 人 们是 否 获得 了足够 的 预警 。 自然 灾害有 许 多重 要 的特 征 ,它们 突 然、有 力.无 法控 制 .引起破 坏
灾害 都是 消极 的 或破 坏 的作 用 。所 以说 , 自然 灾害是 人 与 自然 矛盾 的 一种 表现 形 式 ,具 有 自然和社 会两 重属 性 ,是 人 类过 去 、现在 、将
来所 面对的 最严 峻的挑 战之 一 . . 世 界 范 围 内重 大 的突发 性 自然灾 害 包括 : 灾、 洪涝 、 台风 、风 暴潮 、 冻害 、雹 灾 、海啸 、地 震 、 火山 、滑坡 、泥石 流 、森林 火灾 、 旱 农 林病 虫 害等。
时 间的发展 ,则称之 为缓 发性 自然 灾害 。
中最 早发 生 的起 作 用的 灾 害称 为原 生 灾 害 ; 由原 生 灾害所 诱 导 出来 的 灾 害则称 为 次 生 灾害 。 自然 灾害 发 生之后 ,破 坏 了人 类生存 的 和 而
谐 条件 , 由此 还 可 以 出一 系列其 它 灾害 ,这 些 灾 害泛称 为衍 生 灾害 。如 大旱 之后 ,地 表与 浅部 淡 水极 度 匮 乏 ,迫使 人 们饮 用 深层 舍 氟量较 高的地 下水 ,从 而导致 了氟病 ,这些 都称 为衍 生 灾害 。 当然 , 灾害的 过程 往 往 是很 复 杂的 , 有 时候 一 种 灾 害可 由几 种 灾 因 引起 ,或 者一 种 灾 害 因会 同 时引起 好 几种 不 同的 灾害 。这 时 ,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