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骨转移

合集下载

乳腺癌转移到骨头的常见症状

乳腺癌转移到骨头的常见症状

乳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一直呈现上升趋势。

由于发病隐匿,不少患者确诊的时候都是晚期,危及患者的生命,骨转移是常见的转移方式,对于乳腺癌也不例外,下面一起来看一下乳腺癌转移到骨头的常见症状。

在临床上,绝大多数的乳腺癌患者在出现骨转移的早期是没有特别明显的症状的,除非是作古同位素扫描才能够发现,骨骼的变化。

但是随着病情的恶化,患者就会出现疼痛。

转移到不同部位,疼痛的部位也不同。

如果是转移到了肋骨上就会出现胸痛。

当然也有可能会引起后背疼痛。

也有的患者会出现腿疼。

相对于癌细胞转移到身体的其他器官上来讲,转移到骨头上,并不会对患者的生命带来直接的危害。

出现了骨转移也要及时的治疗,因为不及时治疗的话,有可能最后引起患者瘫痪,而且骨转移所带来的疼痛患者也难以忍受。

需要及时治疗。

乳腺癌晚期出现骨转移很难治愈,治疗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肿瘤,避免其继续恶化转移,延长患者生存期限。

在临床上,骨转移的治疗主要是化疗为主,化疗虽然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病情的恶化,改善症状,疼痛减轻,但是化疗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也会杀死人体的正常细胞,所以化疗通常会出现“杀敌一千自折八百”的现象,正常细胞受到损害后,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乏力、食欲不振、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下降等症状。

化疗会出现反复的情况,如果大剂量的化疗,甚至会提前结束患者的生命。

乳腺癌骨转移中医药也是比较常见的治疗方法,中医治疗具有很强的整体观念,治疗乳腺癌骨转移注重的是整体的治疗效果,从整体观念出发,以辩证论治为依据,抑制癌细胞的发展,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长期服用中药还可以缩小肿瘤的大小,甚至肿瘤还有消失的可能。

临床上,在诸多的中医药疗法中,汲取中医药精髓的“三联平衡疗法”受到很多患者和家属的好评。

该疗法既攻邪不伤正、扶正不恋邪,又能辩证施治,还具有不手术、不放化疗、不住院、无痛苦、无风险、无毒副反应,花费少等特点。

通过天然中草药,对病人机体内环境的调节,可以有效实现减轻病人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病人生命的效果。

乳腺癌骨转移能不放疗吗?骨转移怎么治效果好

乳腺癌骨转移能不放疗吗?骨转移怎么治效果好

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乳腺癌早期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很多患者都是到了晚期才确诊。

到了晚期容易出现转移的情况,如骨转移,其治疗难度大。

放疗是治疗骨转移的一种重要手段。

但是,是否需要进行放疗,取决于患者的具体情况。

那么,乳腺癌骨转移能不放疗吗?如果乳腺癌骨转移比较严重,那么放疗是必不可少的治疗方式之一。

骨转移病灶会导致骨骼组织破坏,放疗可以杀灭骨转移病灶,减缓疼痛,减少骨折的风险。

而且,较低剂量的放疗对于一些较小的骨转移病灶也能够起到治疗作用。

然而,放疗也有一定的副作用,如疲劳、皮肤炎症、口干等。

此外,放疗的效果也会因患者的身体状况、原发癌症的类型和分期、转移病灶的数目和位置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因此,在治疗乳腺癌骨转移时,放疗是否必要应该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评估。

临床上放疗常与全身性的化疗联合使用,能够更全面的抑杀癌细胞,控制病情发展,延长患者生命,但是化疗也会伴随一系列的副作用,损伤机体,一定要慎重选择。

针对放疗的副作用,有不少患者会寻求中医药的治疗,通过减轻毒副作用,增强患者免疫功能,抑制肿瘤细胞,增强机体对放射线的敏感性,起到增效减毒的功效,使治疗顺利完成,进一步延长患者生命。

对于无法耐受放疗副作用的患者,可以采用中医保守治疗,全面调理机体内环境,扶正补虚、理气活瘀,把提高元气与抗癌同时进行,控制病情发展,缓解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中医治疗癌症副作用小,整体观念强,注重标本兼治,能够将扶正与祛邪并行,应及时配合治疗,三联平衡理论,是袁希福老中医在先人的基础上,结合40余年的临床实践经验的总结。

它立足于中医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的思想,从癌症患者普遍存在的元气亏虚痰凝血瘀、癌毒聚集等病因病机出发,采用疏通、扶正、祛毒等方法,有的放矢、重点用药,从而调节人体阴阳平衡,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综上所述,乳腺癌骨转移需要进行放疗的情况较为常见,但每个患者的情况不同,放疗也有其副作用和局限性。

乳腺癌骨转移治疗方案

乳腺癌骨转移治疗方案

乳腺癌骨转移治疗方案乳腺癌是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之一,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常常会面临骨转移的问题。

骨转移会导致患者出现骨疼痛、骨折等症状,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

因此,制定合理的骨转移治疗方案对乳腺癌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一、药物治疗1. 靶向治疗:针对HER2阳性乳腺癌骨转移患者,使用靶向药物如曲妥珠单抗(Herceptin)可以显著改善预后。

曲妥珠单抗是一种针对HER2/neu过度表达的单克隆抗体,通过阻断HER2信号通路,抑制肿瘤生长和扩散。

2. 激素治疗:对于雌激素或孕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骨转移患者,使用激素调节剂如阿曲珠单抗(Aromasin)、来曲唑(Femara)等药物可以延缓疾病进展。

这些药物能够抑制体内雌激素的合成或阻断其作用,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生长。

3. 化疗药物:化疗在乳腺癌骨转移治疗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使用多种化疗药物如紫杉醇(Taxol)、多柔比星(Adriamycin)等,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减轻骨转移的症状。

二、局部治疗1. 放疗:局部放射治疗是一种常用的骨转移治疗方法,可以减轻骨疼痛、预防骨折、减少肿瘤生长。

放疗可针对骨转移灶进行局部治疗,通过破坏肿瘤细胞,控制病情发展。

2. 手术治疗:对于骨转移严重的患者,手术治疗也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手术可以切除骨转移灶,减轻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三、辅助治疗1. 骨强化治疗:骨强化治疗可以通过使用氮杂环酮类(Bisphosphonates)药物或抗RANKL抗体如丹宁酸钠(Zometa)来改善患者的骨密度,预防骨折和骨疼痛。

2. 康复治疗:对于乳腺癌骨转移患者,进行康复治疗也是十分重要的。

康复治疗包括物理疗法、营养支持、心理治疗等多种方式,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疼痛,增强体力,提高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乳腺癌骨转移治疗方案涉及药物治疗、局部治疗和辅助治疗。

其中,针对具体的分子亚型和激素受体状态,选择合适的靶向药物和激素调节剂非常重要。

此外,放疗和手术治疗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

乳腺癌骨转移途径

乳腺癌骨转移途径

乳腺癌骨转移路径(一)适用对象。

1、第一诊断为乳腺癌(ICD10:C50)。

2、既往有乳腺癌病史。

出现骨疼痛、骨折、AKP升高或高钙血症等可疑骨转移的常规初筛。

3、乳腺癌分期>T3N1M0患者的常规检查。

4、复发转移乳腺癌患者的常规检查。

(二)诊断依据。

1、初筛诊断方法:骨放射性核素扫描(ECT)。

2、骨转移影像学确诊检查方法:骨X线/CT/MR。

3、骨活检:必要时可获病理诊断。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1、考虑癌组织ER/PR、Her-2、年龄、月经状态以及疾病进展是否缓慢。

2、疾病进展缓慢的激素反应性乳腺癌可以首选内分泌治疗。

3、疾病进展迅速的复发转移病人应首选化疗。

4、Her-2过表达可考虑化疗联合曲妥珠单抗治疗。

5、乳腺癌骨转移本身一般不直接威胁生命,而不合并内脏转移的患者生存期相对较长,所以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强烈化疗。

6、内分泌治疗更适合长期用药,可尽量延长用药时间以延长疾病控制时间。

*进展缓慢的复发转移乳腺癌的特点1、原发和(或)复发转移灶肿瘤组织ER阳性和(或)PR阳性。

2、术后无病生存期较长(如术后2年以后才出现复发转移)3、仅有软组织和骨转移或无明显症状的内脏转移(如非弥漫性肺转移和肝转移,肿瘤负荷不大,不危及生命的内脏转移)(四)治疗目的1、预防和治疗骨相关事件(SREs)。

2、缓解疼痛。

3、恢复功能,改善生活质量。

4、控制肿瘤进展,延长生存期。

(五)可以门诊或住院治疗。

(六)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C50 乳腺癌疾病编码。

2、明确有骨转移。

(七)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尿、便)常规、凝血功能、生化检查(包括电解质、肝功、肾功、血脂);2.胸腹部CT、心电图;3. 根据临床需要选做:超声心动、头颅CT或MR。

(八)治疗方案1、化疗、内分泌治疗、分子靶向治疗等。

2、双膦酸盐治疗。

3、手术治疗。

4、放射治疗。

5、镇痛和支持治疗。

内分泌治疗方案1、绝经后复发转移乳腺癌:一线内分泌治疗首选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阿那曲唑、来曲唑、依西美坦片。

乳腺癌骨转移科普知识

乳腺癌骨转移科普知识

乳腺癌骨转移科普知识乳腺癌骨转移听起来挺吓人的,就像一个调皮捣蛋的小怪兽从乳腺这个“小城堡”逃窜到骨头这个“大堡垒”里去搞破坏了。

不过咱们可不能被它吓倒,得好好了解了解这个“家伙”。

你可以把乳腺癌想象成一群邪恶的小喽啰,它们一开始在乳腺这块“领地”上兴风作浪。

可有些时候呢,这些小喽啰不安分,就像想扩张地盘的强盗一样,沿着身体里的“小路”(血管、淋巴管啥的)跑到骨头那儿去了。

骨头本来是我们身体的“承重墙”啊,支撑着我们能蹦能跳的,这下可好,小怪兽一来就想在这墙上乱刻乱画。

一旦发生骨转移,那感觉有时候就像有无数只小蚂蚁在骨头里爬来爬去,还时不时咬上一口,让患者疼痛难忍。

这疼痛啊,就像是有人在你的骨头里装了个小闹钟,还专挑你不注意的时候突然“闹铃大作”,让你措手不及。

但是呢,咱们也不是毫无办法。

现在的医学就像是拥有超能力的魔法棒。

医生们会像超级英雄一样,通过各种检查手段,像X光、骨扫描这些神奇的“透视眼”,先把小怪兽的行踪摸得一清二楚。

治疗骨转移就像是一场和小怪兽的大战。

放疗就像是发射激光炮,对准骨头里的坏家伙一阵猛攻,把它们打得屁滚尿流。

而药物治疗呢,那些抗癌药物就像是小勇士,跑到身体里去和癌细胞这个“坏蛋”展开激烈搏斗。

有时候,为了防止骨头这个“堡垒”被小怪兽破坏得太严重,还会有像“加固工程”一样的治疗。

像使用双膦酸盐类药物,这就好比给骨头穿上一层坚固的铠甲,让小怪兽啃不动。

患者自己呢,也得像个坚强的战士。

保持好的心态,不能让这个病把自己吓哭,要像个打不倒的不倒翁一样。

饮食上也得讲究,多吃些营养丰富的食物,把身体养得壮壮的,就像给身体这个“大部队”补充弹药一样。

虽然乳腺癌骨转移是个麻烦的事儿,但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就像大家一起组队打游戏一样,医生、患者还有家人朋友共同作战,那这个小怪兽迟早会被我们打败的。

所以啊,不要太悲观,乐观面对,就当是一场特殊的人生挑战,我们肯定能战胜它的!。

乳癌转移骨头的治疗方案

乳癌转移骨头的治疗方案

摘要: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随着病情的发展,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癌细胞转移至骨骼的情况。

骨转移是乳腺癌晚期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活质量。

本文将对乳癌转移至骨头的治疗方案进行探讨,包括药物治疗、放射治疗、手术治疗、靶向治疗以及中医治疗等,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关键词:乳腺癌;骨转移;治疗方案;药物治疗;放射治疗;手术治疗;靶向治疗;中医治疗一、引言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球每年新发病例超过200万。

乳腺癌的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骨转移是乳腺癌晚期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活质量。

骨转移的发生通常预示着乳腺癌晚期,治疗难度较大。

因此,针对乳癌转移至骨头的治疗方案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二、药物治疗1. 内分泌治疗:内分泌治疗是乳腺癌治疗的重要手段,对于雌激素受体(ER)和/或孕激素受体(PR)阳性的患者效果显著。

常用的内分泌药物包括芳香化酶抑制剂(如来曲唑、阿那曲唑等)、抗雌激素药物(如他莫昔芬)等。

2. 化疗药物:化疗药物如紫杉醇、多西他赛、卡培他滨等在治疗乳癌骨转移方面也具有一定的疗效。

化疗药物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DNA合成和有丝分裂,达到抑制肿瘤生长的目的。

3. 靶向治疗:针对HER2阳性的乳腺癌患者,可以使用靶向药物如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等。

这些药物可以特异性地抑制HER2蛋白的表达,从而抑制肿瘤生长。

三、放射治疗放射治疗是治疗乳癌骨转移的重要手段之一,具有以下作用:1. 缓解疼痛:放射治疗可以有效地缓解骨转移所致的疼痛,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2. 抑制肿瘤生长:放射治疗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延缓病情进展。

3. 预防病理骨折:放射治疗可以预防因肿瘤侵蚀骨骼而导致的病理骨折。

四、手术治疗对于部分骨转移患者,手术治疗也是一种可行的治疗方案。

手术治疗的目的包括:1. 解除肿瘤压迫:对于肿瘤压迫神经、血管等情况,手术可以解除压迫,缓解症状。

乳腺癌晚期骨转移会怎么样?还能治疗吗

乳腺癌晚期骨转移会怎么样?还能治疗吗

乳房是女性美的象征,而乳房也是诸多疾病都比较青睐的一个部位。

其中严重的莫过于乳腺癌。

乳腺癌晚期骨转移是指乳腺癌细胞转移到骨骼系统,是乳腺癌晚期常见的一种严重并发症。

那么,乳腺癌晚期骨转移会怎么样?乳腺癌患者骨转移的出现会造成疼痛、骨质疏松、易骨折、高钙血症等严重的并发症,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期。

针对乳腺癌晚期骨转移,应该综合运用多种治疗手段进行治疗,比如化疗、放疗、手术等。

控制骨转移的同时,也需要对并发症进行治疗,比如对疼痛进行镇痛治疗,对高钙血症进行纠正等。

当乳腺癌到了晚期,尤其是出现其他脏器组织的扩散转移时,有很多患者为了避免人财两空的情况出现不愿接受治疗,也有一些患者被医生拒之门外。

乳腺癌晚期出现转移治疗确实会更加棘手,但并非无药可救,患者通过合理、有效的治疗后,还是能够控制病情,延长生存时间的。

乳腺癌晚期出现转移,手术切除的机会不大,常用的方法有放化疗和中医治疗,其中放化疗对癌细胞有较强的杀伤能力,短期效果明显,可以抑杀机体内的癌细胞,控制病情,抑制扩散转移,延长生存时间,但放化疗是一把双刃剑,在杀死癌细胞也会损伤正常细胞,产生一系列的副作用,增加患者痛苦,甚至影响到治疗的顺利进行。

与放化疗相比,中医短期内缩小瘤体的效果没有那么明显,但副作用小,基本上不会损伤机体,像年老体弱、广泛转移,失去西医治疗机会的患者也能使用。

中医治疗具有较强的整体观念,不仅仅着眼于局部的癌肿,更是从患者全身的特点加以考虑,在控制病情发展,抑制肿瘤细胞扩散转移的同时,也会调节患者机体内的环境,补充元气,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和抵抗力,缓解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中医作为我国的传统医学,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对于癌症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袁希福老中医是中原袁氏中医世家第八代传人,自幼便在家族的影响下对中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家中多本古医书已经被袁希福熟记于心,之后便在中医肿瘤方面不断专研,师承余桂清教授,经过四十余年的不断临床实践,提出了三联平衡理论,帮许多患者恢复了正常生活。

乳癌骨转移的治疗方案

乳癌骨转移的治疗方案

一、引言乳腺癌是全球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乳腺癌的生存率得到了显著提高。

然而,乳腺癌骨转移是乳腺癌晚期患者常见的一种严重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

本文将对乳癌骨转移的治疗方案进行探讨。

二、乳癌骨转移的诊断1. 临床表现:乳癌骨转移的临床表现多样,主要包括骨痛、活动受限、局部肿胀、病理性骨折等。

2. 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是诊断乳癌骨转移的重要手段,包括X射线、CT、MRI、骨扫描等。

3. 生化指标:血清碱性磷酸酶(ALP)、血清钙等生化指标的变化有助于诊断乳癌骨转移。

4. 肿瘤标志物:乳腺癌相关肿瘤标志物(如CA153、CA125等)的升高可能提示乳癌骨转移。

三、乳癌骨转移的治疗方案1. 乳腺癌原发灶治疗(1)内分泌治疗:内分泌治疗是乳腺癌骨转移治疗的重要手段,适用于雌激素受体(ER)阳性和/或孕激素受体(PR)阳性的患者。

常用的内分泌药物包括芳香化酶抑制剂(AI)、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RM)等。

(2)化疗:化疗适用于乳腺癌骨转移进展迅速、症状明显、无禁忌症的患者。

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蒽环类药物、紫杉类药物、长春新碱等。

2. 骨转移灶治疗(1)放射治疗:放射治疗是治疗乳腺癌骨转移的主要手段,可有效缓解骨痛、防止病理性骨折等。

放射治疗可分为局部放疗、全脑放疗和全身放疗。

(2)骨水泥填充术:对于病理性骨折或严重骨质疏松的患者,可行骨水泥填充术,以减轻疼痛、防止骨折。

(3)药物治疗:针对骨转移灶,可使用以下药物进行治疗:a. 双磷酸盐类药物:双磷酸盐类药物可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减少骨吸收,常用药物有唑来膦酸、帕米膦酸等。

b. 降钙素:降钙素可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减轻骨痛,常用药物有鲑鱼降钙素、鳗鱼降钙素等。

c. 骨生长因子:骨生长因子可促进骨形成,改善骨质疏松,常用药物有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等。

3. 症状缓解治疗(1)镇痛治疗:针对骨痛症状,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阿片类药物等进行镇痛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版权所有
Page 20
乳腺癌骨转移治疗 — 抗肿瘤治疗
6.止痛药治疗 止痛药是缓解乳腺癌骨转移疼痛的主要方法。应遵循WHO癌症三
阶梯止痛指导原则:首选口服或无创给药途径;按阶梯给药;按时给 药;个体化给药;注意具体细节。
(1)非甾体类抗炎止痛药: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 (2)阿片类止痛药:吗啡缓释片、可待因等 (3)辅助用药:三环类抗抑郁药、抗癫痫药等
骨痛加剧或出现的新骨痛 病理性骨折 椎体压缩或变形、脊髓压迫 骨放疗后症状 高钙血症
乳腺癌骨转移机制
乳腺癌原发灶的生长和增殖并获得转移特征;突破基底膜侵入细胞外基质;血管内渗 与转运;黏附滞留;迁徙到血管外,形成微转移;最后定植于骨并在其中克隆生长。 乳腺癌骨转移最常见的转移部位是富含红骨髓的骨骺干骺端,其原因可能是与骨骺内 结构复杂,血流缓慢,血供丰富,骨髓产生特异的黏附分子能够捕获乳腺癌DTCs, DTCs在形成克隆增殖钱,在富血供微环境中通过“休眠”逃避化疗杀伤。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版权所有
Page 16
乳腺癌骨转移治疗 — 抗肿瘤治疗
2.单药化疗方案 紫杉醇类: 紫杉醇 175mg/㎡(1d) 21d为1周期 或 紫杉醇 80mg/㎡(1w) + 多西他赛 60—100mg/㎡(1d) 21d为1周期
3.HER-2阳性患者化疗方案 曲妥珠单抗用法:(1)首剂剂量 4mg/kg,之后2mg/kg (1w) (2)首剂剂量 8mg/kg,之后6mg/kg (3w)
移的预防性治疗,如脊柱或股骨转移。 (2)放射性核素治疗:对于缓解全身性骨转移疼痛有一定疗效。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版权所有
Page 19
乳腺癌骨转移治疗 — 抗肿瘤治疗
5.手术治疗 主要目的:最大限度解决对神经的压迫,减轻功能,恢复肢体功 能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手术方式:骨损伤固定术 骨损伤置换术 神经松解术
群或者第3代AI(阿那曲唑、来曲唑、依西美坦)
(附:最新研究显示CDK4/6抑制剂Palbociclib联合芳香化酶抑制剂可作为绝经后晚期乳腺癌一线治 疗)
(2)绝经前乳腺癌骨转移患者,通常首选他莫昔芬,若辅助
阶段已使用他莫昔芬,可以考虑抑制卵巢功能加用AI.
(附:长期内分泌治疗耐药率发生较高,BOLERO-2研究显示依维莫司联合内分泌治疗较单纯内分泌 治疗可显著延长既往内分泌治疗失败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
查,以确定是否有骨破坏并了解骨稳定性。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
可以在临床早期发现骨转移的异常信号,敏感性和特异性都很高,临床并
不作为常规推荐。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版权所有
Page 6
乳腺癌骨转移诊断方法
骨活检是诊断乳腺癌骨转移的金标准
针对临床可疑骨转移灶,尤其是那些不含软组织转移或内脏转移的单发骨病 灶,应争取进行穿刺活检以明确病理诊断。
(4) 双膦酸盐的注意事项 a.在使用双膦酸盐前,应检测患者血清电解质水平,重点关注血肌
酐、血清钙、血磷和镁等指标 b.长期使用唑来膦酸联合治疗时应每日补钙和维生素D,剂量为钙
1200-1500mg/d及维生素D3 400-800U. c.肌酐清除率大于30ml/min无需调整剂量,肌酐清除率小于
版权所有
Page 8
乳腺癌骨转移治疗及进展
乳腺癌骨转移治疗主要目的: (1)缓解疼痛,恢复功能,改善生活质量 (2)预防和治疗SREs (3) 控制肿瘤进展,延长患者生存期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版权所有
Page 9
乳腺癌骨转移治疗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版权所有
Page 10
乳腺癌骨转移治疗 — 抗肿瘤治疗
(21d为1周期)
GC 方案: 吉西他滨+卡铂
(21d为1周期)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版权所有
Page 15
乳腺癌骨转移治疗 — 抗肿瘤治疗
2.单药化疗方案 蒽环类:多柔比星 60-70mg/㎡(1d) 21d为1周期 或 多柔比星 20mg/㎡(1w) + 表柔比星 60-90mg/㎡(1d) 21d为1周期 或 脂质体多柔比星 70mg/㎡(1d) 21d为1周期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版权所有
Page 4
乳腺癌骨转移临床表现
乳腺癌骨转移多见为多发性溶骨性病变,有些患者在溶骨病变治疗后的修 复可以在影像学中表现为过度钙化而被误诊为成骨性改变,对这部分患者 应追溯其首诊时的影像片(X线或CT)是否有溶骨性改变。
乳腺癌骨转移的特点:伴有疼痛的骨转移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但骨转 移本身一般不直接威胁患者生命;有效的治疗手段多,不合并内脏转移的 患者生存期相对较长。
Page 13
乳腺癌骨转移治疗 — 抗肿瘤治疗
治疗方案 通常选用蒽环类或紫杉类药物为基础化疗方案,其他可选择的
药物有长春瑞滨、吉西他滨、卡培他滨和铂类药物等
(附:联合化疗适用于病情进展迅速、存在内脏危象、或需要迅速控制症状、控制疾病进展的患者 单纯骨转移患者一般不主张采用联合化疗)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版权所有
Page 26
乳腺癌骨转移治疗 — 抗肿瘤治疗
7.骨改良药物——地诺单抗 地诺单抗:一种有独特作用机制的骨吸收抑制剂,其特异性靶向核 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F-kB ligand, RANKL),抑制破骨细胞活化和发展,减少骨吸收,增加骨密度,在体 内不会产生中和性抗体,故几乎不会产生耐药。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版权所有
Page 12
乳腺癌骨转移治疗 — 抗肿瘤治疗
2.化学治疗 适应症: (1)原发或复发转移肿瘤组织雌激素受体(ER)或孕激素受
体( PR)阴性; (2)术后无病生存期短; (3)疾病发展迅速; (4)合并内脏转移; (5)对内分泌治疗无反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版权所有
Page 17
乳腺癌骨转移治疗 — 抗肿瘤治疗
3.靶向治疗 对于HER-2阳性乳腺癌骨转移患者建议给予HER-2靶向治疗 (1)NCCN乳腺癌治疗指南建议帕妥珠单抗联合曲妥珠单抗加用紫
杉醇类为HER-2转移性乳腺癌一线用药的首选。 (2)针对抗HER-2治疗失败后的患者建议应持续阻断HER-2活性,
30ml/min应进行调整剂量或延长输注时间 d.有下颌骨坏死风险,应进行口腔检查,保持每日口腔卫生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版权所有
Page 25
乳腺癌骨转移治疗 — 抗肿瘤治疗
(5)双膦酸盐的不良反应及停药指征 不良反应:常见有发热、无症状性低钙血症;口服剂常见副作用是 胃肠道反应; 停药指征:a.使用中监测到不良反应,且明确与双磷酸盐有关; b.治疗过程中出现肿瘤恶化,出现其他脏器转移并危及生命 c.临床医生认为有必要给药时 d.经过其他治疗后骨痛缓解,不是停药指征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版权所有
Page 22
乳腺癌骨转移治疗 — 抗肿瘤治疗
(2)双膦酸盐临床用药 第1代双膦酸盐以氯屈磷酸盐为代表的非含氮的双膦酸盐 第2代双膦酸盐是含氮的双膦酸盐,包括帕米膦酸二钠、阿仑
膦酸钠。 第3代双膦酸盐包括含有杂环结构的含氮的唑来膦酸和不含环
状结构含氮的伊班膦酸。
(附:摘自临床肿瘤学杂志2016年09月《乳腺癌骨转移药物治疗现状和进展》:Rosen等发现对于溶 骨性骨改变,唑来膦酸较帕米膦酸具有更为显著的SREs保护作用,另一项III期临床试验证明唑来膦 酸对SREs的抑制作用劣于伊班膦酸,且伊班膦酸的肾毒性较其他双膦酸盐较低)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版权所有
Page 21
乳腺癌骨转移治疗 — 抗肿瘤治疗
7.骨改良药物——双膦酸盐 (1)双膦酸盐临床应用
适应症:高钙血症 骨痛 治疗和预防SREs
目的:降低SREs发生率
(附:2017年版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提出:针对乳腺癌骨转移患者,如果预期的生 存期大于等于3个月,且血肌酐低于30mg/L,在治疗病情所需的化疗和激素治疗的同时,应及时给予 双膦酸盐治疗)
首选方案是T-DMI. (3)对于HER-2阳性/激素受体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优先考虑
抗HER-2治疗联合化疗。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版权所有
Page 18
乳腺癌骨转移治疗 — 抗肿瘤治疗
4.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是乳腺癌骨转移姑息性治疗的有效方法,主要作用是为
了缓解骨疼痛,减少病理性骨折的危险。 (1)体外照射:有症状的骨转移灶;选择性用于负重部位骨转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版权所有
Page 23
乳腺癌骨转移治疗 — 抗肿瘤治疗
(3)双膦酸盐的使用方法
唑来膦酸:唑来膦酸盐
伊班膦酸:伊班膦酸盐
4mg 静脉注射大于15min 6mg 静脉注射大于15min
1次/3-4w 1次/3-4w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版权所有
Page 24
乳腺癌骨转移治疗 — 抗肿瘤治疗
1.内分泌治疗 适应症: (1)原发或复发转移灶肿瘤组织雌激素受体(ER)或孕激素受体
( PR)阳性 (2)术后无病生存期较长 (3)既往内分泌治疗曾获益
(参考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7年版)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版权所有
Page 11
乳腺癌骨转移治疗 — 抗肿瘤治疗
治疗方案: (1)绝经后乳腺癌骨转移患者,一线内分泌治疗首选氟维司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版权所有
Page 5
乳腺癌骨转移诊断方法
骨放射性核素扫描( ECT)是最常用的骨转移初筛方法。

有灵敏度高、早期发现异常骨代谢灶、全身成像等优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