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间孔镜入路的选择(课堂PPT)

合集下载

2024版椎间孔镜技术ppt课件

2024版椎间孔镜技术ppt课件

2024/1/28
26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1/28
27
优势
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疗效确切。相比传统开放手术,椎间孔镜技术具 有更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024/1/28
6
02
椎间孔镜手术操作流程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2024/1/28
7
术前准备与评估
01
02
03
术前检查
包括X线、CT、MRI等影 像学检查,明确病变部位 和范围。
2024/1/28
术前讨论
组织多学科专家进行术前 讨论,制定手术方案。
术前准备
包括备皮、消毒、麻醉等 准备工作。
8
手术步骤详解
体位与定位
患者取俯卧位,通过C型臂X光机 定位病变椎间隙。
穿刺与建立工作通道
在病变椎间隙穿刺,建立工作通 道。 2024/1/28
椎间孔镜置入
将椎间孔镜通过工作通道置入病 变部位。
病变处理
通过椎间孔镜观察病变情况,进 行相应处理,如切除突出髓核、
松解神经根等。 9
术后处理及并发症预防
01
02
03
04
术后观察
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病情 变化。
2024/1/28
术后用药
给予抗生素、止痛药等药物治 疗。
功能锻炼
指导患者进行术后功能锻炼, 促进康复。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积极预防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 发症,如感染、出血、神经损
医生经验和技能水平
医生应根据自身经验和技能水平选择 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法。
患者年龄和身体状况

《椎间孔镜》ppt课件(2024)

《椎间孔镜》ppt课件(2024)

2024/1/30
19
术前评估及准备工作
01
评估患者身体状况
了解患者年龄、性别、病史、过 敏史等相关信息,评估手术风险

03
术前宣教
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解释手术目的 、方法、预期效果及可能的风险
,取得患者配合。
2024/1/30
02
术前检查
完善相关术前检查,如血常规、 尿常规、心电图、X线、CT或MRI
8
手术入路及暴露方法
入路选择
根据病变部位和手术需求 ,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 如后外侧入路、经椎间孔 入路等。
2024/1/30
暴露方法
通过逐层切开皮肤和肌肉 ,暴露病变椎体和椎间孔 ,注意保护周围血管和神 经。
止血措施
在手术过程中,及时采取 止血措施,如使用止血纱 布、电凝等,减少术中出 血。
9
镜下操作技巧与注意事项
椎间孔镜手术是同类手术中对病人创伤最小、效果最好的椎间盘突出微创疗法。
2024/1/30
5
适应症与禁忌症
2024/1/30
适应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 、腰椎退行性病变等腰椎疾病。
禁忌症
合并严重心肺功能不全、凝血功 能障碍等严重疾病的患者;存在 严重脊柱畸形或脊柱不稳定的患 者;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等。
《椎间孔镜》ppt课 件
2024/1/30
1
2024/1/30
目录
CONTENTS
• 椎间孔镜基本概念与原理 • 椎间孔镜手术操作技巧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 椎间孔镜在临床应用中的优势与
局限性 • 椎间孔镜手术前后护理要点 • 总结与展望
2
01
椎间孔镜基本概念

椎间孔镜ppt课件完整版x(2024)

椎间孔镜ppt课件完整版x(2024)
2024/1/29
暴露方法
通过逐层切开皮肤、皮下 组织、肌肉等,充分暴露 病变部位,为手术操作提 供良好视野。
止血措施
在手术过程中,采取必要 的止血措施,如电凝、填 塞等,减少术中出血。
9
关键步骤与注意事项
关键步骤
准确定位病变部位,选择合适的手术器械进行操作,如椎间孔镜、刮匙、射频 电极等。在操作过程中,注意保护周围神经、血管等重要结构。
复发处理
根据复发原因和患者具体情况制 定再次手术或保守治疗方案。
14
04
术后康复与随访管理
Chapter
2024/1/29
15
术后早期康复锻炼指导
术后第一天
指导患者进行床上翻身、坐起等 动作,避免长时间卧床导致压疮
、肺部感染等并发症。
2024/1/29
术后第二天
鼓励患者下床活动,进行简单的步 行训练,逐渐增加活动量,促进身 体机能的恢复。
智能化发展
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技术的应 用将推动椎间孔镜手术向智能 化发展,提高手术精准度和效 率。
普及与推广
随着椎间孔镜技术的不断成熟 和普及,越来越多的医生和患
者将接受并应用该技术。
22
06
案例分享与经验总结
Chapter
2024/1/29
23
成功案例展示
患者基本情况
年龄、性别、病史等
手术过程及技巧
定义
椎间孔镜是一种用于脊柱微创手术的先进内窥镜设 备,通过小切口将镜头和手术器械引入椎间孔内, 实现对病变部位的可视化操作。
作用
椎间孔镜手术主要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 管狭窄症等脊柱退行性疾病,具有创伤小、恢复快 、并发症少等优点。
2024/1/29

椎间孔镜Beis技术ppt课件

椎间孔镜Beis技术ppt课件

软组织 4.纤维环成型 5.后纵韧带成型 6.黄韧带成型
7.髓核摘除
25
椎间孔扩大成型,套筒置入腹侧
26
术后影像变化 ----腹侧减压
术后
27
椎体骨赘切除
椎间孔镜的动力时代 已经到来
28
侧隐窝扩大
29
纤维环成型
30
手术前后对比
31
后纵韧带成型或切除
32
图和视频
黄韧带成型
33
BEIS技术概要
1. 终板呈线 状
2. 上关节突 呈三角
3. 椎间孔呈 耳状
关 节 突
13
穿刺示意图
穿刺针
椎体
上关节突
椎弓根
14
测量旁开距离
15
工具测量位置标准
直尺
16
头倾角变化
盘镜
Tessy s
BEISS
尾侧

头侧
17
套筒与椎间盘的关系
Tessy BEIS
盘镜
s
18
旁开距离变化
远外 侧
Tessys与
BEISS 盘镜
– 可治疗2度以内脊柱滑脱,脊柱感染性疾病 (结核、布氏病、术后感染等),脊柱不稳 、终板炎、临椎病等。
形成保留中后柱的组合微创手术
上腰椎及胸椎后路手术可由椎间孔镜替 11
Easy----容易
改变入路:
– 上关节突尖部与下位椎体后上缘连线 – 扩孔到中线
12
侧位透视标准
椎体
椎间盘
椎体
谢 谢
39
背 侧
19
使手术容易的入路
分区
1区--中央椎管, 2区--神经根通道, 3区--椎间管内 4区--椎间管外

椎间孔镜入路的选择52页PPT

椎间孔镜入路的选择52页PPT

END
13、遵守纪律的风气的培养,只有领 导者本 身在这 方面以 身作则 才能收 到成效 。—— 马卡连 柯 14、劳动者的组织性、纪律性、坚毅 精神以 及同全 世界劳 动者的 团结一 致,是 取得最 后胜利 的保证 。—— 列宁 摘自名言网
15、机会是不守纪律的。——雨果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 好斗的 本能, 但它同 时还满 足了人 对掠夺 ,破坏 以及残 酷的纪 律和专 制力的 欲望。 ——查·埃利奥 特 12、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 。纪律 是教育 过程的 结果, 首先是 学生集 体表现 在一切 生活领 域—— 生产、 日常生 活、学 校、文 化等领 域中努 力的结 果。— —马卡 连柯(名 言网)

椎间孔镜入路的选择ppt课件

椎间孔镜入路的选择ppt课件

传统手术缺陷
住院时间长:术后24小时下床,7-15天出院,费用相对高。
出血多:传统手术分离组织广泛,出血量比较大。传统开 刀的切口感染或脂肪液化、切口裂开,一直是无法避免的 问题。
并发症多:术中损伤牵拉肌肉,韧带,切除部分骨质,造 成椎体失稳、滑脱;术中创伤大,需要输血;损伤神经几 率大。
微创技术始终是医学发展的方向和潮流
为什么选择脊柱微创 手术?
传统手术缺陷
创口大:传统长切口,2-5cm,疤痕呈长线状,影响美观。 疼痛大:传统手术需要切除部分椎板,术后切口部位常伴
有疼痛、酸胀、麻木感。 恢复慢:传统手术由于切口大,且会造成切口附近肌肉、
血管和相应神经的损伤,有可能伴随某些组织感染并发症, 因此患者恢复速度慢。
椎间孔镜的 优势
开放手术——经皮微创 全麻手术——局麻手术 直视手术——窥镜手术 椎板间孔——椎板间孔和椎间孔手术 空气介质——流水介质 器械摘除——器械/双极/激光/刨刀/磨钻 出血50毫升——5毫升 卧床4-6周——日间手术
独创的椎间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镜下
腰椎--颈椎--摘除--修复--椎管狭窄-融合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历史
1963年,Smith等首先报道用木瓜蛋白酶进行髓核 化学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揭开了微创技 术治疗椎间盘疾病的序幕。
1975年,Hijikata等报道了经皮腰椎间盘切除术。 1982年,瑞士Schreiber首次将内镜用于经皮后外
侧穿刺髓核摘除术,称之为椎间盘镜。 1996年,Ditsworth研制出经椎间孔入路的同轴内
6、安全性高: 局麻,术中能与病人互动,不伤及神经和血管基本不 出血,手术视野清晰,大大降低误操作的风险; 7、康复快:术后次日可下地活动, 降低患者费用. 8、病人满意度高: 立即缓解疼痛,大小便自理,护理简单口服抗生 素即可,可行门诊手术;皮肤切口仅5--7mm,符合美学观点。 9、扩展范围广:结合经皮固定技术,可微创方式完成脊柱滑脱与不 稳的融合及固定;此基础平台易于扩展至颈椎椎间盘内窥镜手术。 该套系统可常规处理脊柱结核和肿瘤活检,椎间孔镜翻修手术.

椎间孔镜技术介绍ppt课件-2024鲜版

椎间孔镜技术介绍ppt课件-2024鲜版
椎间孔镜技术介 绍ppt课件
2024/3/28
1
CATALOGUE
目录
2024/3/28
• 椎间孔镜技术概述 • 椎间孔镜技术优势分析 • 椎间孔镜技术操作流程详解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 椎间孔镜技术与其他治疗方法比较 • 总结与展望
2
2024/3/28
01
CATALOGUE
椎间孔镜技术概述
02
避免传统开放手术对脊柱稳定性的 破坏,减少术后脊柱不稳等问题的 发生。
9
减少并发症风险
椎间孔镜技术具有高清晰度的视野, 能够准确地识别并切除病变组织,降 低手术风险。
减少术后神经损伤、感染等并发症的发 生率,提高手术安全性。
2024/3/28
10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椎间孔镜技术能够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疼痛、麻木等症状,提高 患者的生活质量。
椎间孔镜技术优势分析
2024/3/28
7
创伤小、恢复快
局部麻醉下操作,手 术切口小,对组织损 伤小。
减少术后感染、出血 等并发症的发生。
2024/3/28
术后疼痛轻微,恢复 快,可早期下床活动。
8
保留脊柱稳定性
2024/3/28
01
通过椎间孔镜技术,可以精确地切 除病变组织,同时保留正常的脊柱 结构和稳定性。
定位技巧
利用影像学资料和体表标志进行定位,确保手术准确到达病变部位。
2024/3/28
15
镜下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
2024/3/28
操作要点
在镜下清晰显露病变部位,进行必要 的切除、减压、固定等操作,注意保 护周围组织和神经。
注意事项
保持镜下视野清晰,避免损伤周围组 织和神经,注意控制出血和感染等风 险。

椎间孔镜技术PPT课件

椎间孔镜技术PPT课件
实际的旁开距离还需要依病人的身体大小和肥胖程度 作适当调整。肥胖、椎间孔狭小、小关节面假性关节病的 病人旁开的距离要大一些。对向下掉的髓核,进入点要偏 向头侧和外侧。
19
5.穿刺
用18G穿刺针沿标定线方向穿刺至下位椎体的上关节突前下 缘处,逐级扩张。
6.扩椎间孔
使用骨钻时,用C型臂从前后和侧面确定器械和骨钻顶端的 位置。骨钻的最前端不能超过中线,以避免刺激或损伤神经。
2级导管
1
2级顶杆
定位调节器
2
数量 1 1 1 1 1
3
4 2 1 2 1 5 1 1
等渗冲洗液、C臂机、高频电刀(双 极射频)、显影设备
术前常规影像学检查
摄正侧位X线片,确定椎间孔形态和大小、髂嵴 高度和脊椎形态,确定穿刺部位和方向;
摄腰椎过伸过屈动态X线片,判定腰椎稳定性;
行腰椎CT和MR检查,观察腰椎问盘突出部位和程 度、是否伴有腰椎管狭窄和椎间盘钙化,确定手术方 式、工作通道的置入位置与方向。
7.放置工作管道及镜下操作
8.应用双击射频
采用独特设计的可伸屈和转向的射频双极电极可 以通过椎间孔镜的工作通道达到工作区域用于止血、 消融髓核、以及通过组织收缩的作用封闭纤维环直径 3 mm以下的裂口。
9.术后即刻检查
10.术后注意事项及护理
静脉输注广谱抗生素至术后24-48小时,再口服抗 生素6~10 d。
椎间孔镜手术适应症:
适于各种类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极外侧形突出及脱 出型、游离型、巨大型、骨化形成等),有明确的根性压 迫症状为最佳手术适应症。
椎间孔狭窄(小关节突增生、内聚、外侧黄韧带肥厚 下陷)
椎间孔镜手术禁忌症:
1、椎间盘突出合并中央性骨性椎管狭窄。 2、椎间盘突出合并节段不稳。 3、伴有明显的多节段退变。 4、腰椎Ⅱ°以上滑脱 5、神经元性疾病 6、重要脏器功能不全及有出血倾向 7、孕妇 8、精神异常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费用相对降低。
五、出血少:术中几乎不出血。微创手术视野清楚,加上采用双极射
频等20先20/4进/8 止血器械,有助于减少出血量。
9
椎间孔镜的 优势
开放手术——经皮微创 全麻手术——局麻手术 直视手术——窥镜手术 椎板间孔——椎板间孔和椎间孔手术 空气介质——流水介质 器械摘除——器械/双极/激光/刨刀/磨钻 出血50毫升——5毫升 卧床4-6周——日间手术
2020/4/8
10
独创的椎间孔镜下
腰椎--颈椎--摘除--修复--椎管狭窄--融 合
2020/4/8
11
腰椎间盘突出症阶梯治疗
5
4 3
2
1
2020/4/8
12
开放手术
传统保守 开放手术
卧床休息
口服止痛药物
推拿按摩
胶原酶 经皮切吸 激光
牵引 经皮介入 脊柱内窥镜
局部封闭 针灸
射频 臭氧
物理治疗 运动疗法
25
第三步:椎间盘造影
2020/4/8
26
第四步:置换导丝导杆
2020/4/8
27
第五步:软组织扩张
2020/4/8
28
第六步:椎间孔扩大术
2020/4/8
29
利用环钻去除部分上关节突
2020/4/8
30
第七步:置入工作套筒
2020/4/8
31
第八步:置入内镜
2020/4/8
32
第九步:摘除突出的髓核
今天,腹腔镜技术已经成为普外科医生最基 本的必备技术
微创技术始终是医学发展的方向和潮流
2020/4/8
4
为什么选择脊柱微创 手术?
2020/4/8
5
传统手术缺陷
创口大:传统长切口,2-5cm,疤痕呈长线状,影响美观。 疼痛大:传统手术需要切除部分椎板,术后切口部位常伴有
疼痛、酸胀、麻木感。 恢复慢:传统手术由于切口大,且会造成切口附近肌肉、血
管和相应神经的损伤,有可能伴随某些组织感染并发症, 因此患者恢复速度慢。
2020/4/8
6
传统手术缺陷
住院时间长:术后24小时下床,7-15天出院,费用相对高。 出血多:传统手术分离组织广泛,出血量比较大。传统开刀
的切口感染或脂肪液化、切口裂开,一直是无法避免的问 题。 并发症多:术中损伤牵拉肌肉,韧带,切除部分骨质,造 成椎体失稳、滑脱;术中创伤大,需要输血;损伤神经几 率大。
康复快满意度高
安全性

次日可下床,,口服抗生
局部麻醉,术中可 素可以给院内可节
与病人沟通,不伤 省病床有效减少病
及神经和血管基本
床紧张
不出血,视野清晰
适应症广
能处理几乎所有类 型椎间盘突出, 包括部分椎管和椎 间孔狭窄以及骨
化和钙化
扩展范围 广 颈椎境,治疗椎管狭
窄 椎间孔狭窄,器械 椎间盘的置换和融
窥镜下椎间盘摘除术。 2000年,美国首次成功的利用经皮腰椎射频消融
髓核成形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2020/4/8
3
腹腔镜技术给我们的启示
1987年,法国外科医师Philipe Mouret做了世界 上第一例胆囊切除手术
1991年,云南曲靖市第二人民医院荀祖武教 授完成中国第一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48
6、安全性高: 局麻,术中能与病人互动,不伤及神经和血管基本不出 血,手术视野清晰,大大降低误操作的风险; 7、康复快:术后次日可下地活动, 降低患者费用. 8、病人满意度高: 立即缓解疼痛,大小便自理,护理简单口服抗生素 即可,可行门诊手术;皮肤切口仅5--7mm,符合美学观点。 9、扩展范围广:结合经皮固定技术,可微创方式完成脊柱滑脱与不稳 的融合及固定;此基础平台易于扩展至颈椎椎间盘内窥镜手术。该 套系统可常规处理脊柱结核和肿瘤活检,椎间孔镜翻修手术.
合与固定
2020/4/8
14
YESS技术
1996年发明同轴内窥镜
2020/4/8
15
TESSYS技术
Thomas Hoogland等一组人开发
不要从L5-S1入手 术前做椎间盘造影 侧突病例相对困难 小关节成型再进入 每一步正侧位透视 如果扩孔方向错误,将不能完全摘除突出组织 如果扩孔深度过深,将有硬膜囊损伤的风险
盘切除术相一致;
3、适应症广:能处理几乎所有类型椎间盘突出,部分椎管狭窄、椎
间孔狭窄、钙化等骨性病变。
4、并发症低:创伤小,形成血栓和感染的几率低;术后不会在后方
重要结构处留下瘢痕,造成椎管和神经的粘连。
5.全程冲洗: 可将致痛的化学介质带出体外避免坏死组织残留、并发
症和20后20/4遗/8 症极低。
2020/4/8
16
椎间孔镜技术原理
在椎间孔安全三角区做手术
•由外向内的技术,适应症广 •创伤更小
多种衍生技术 •椎管狭窄、椎体固定
•椎间盘造影 •椎间孔成型 •碎片摘除 •减压 •髓核成型 •纤维环成型 •全脊柱手术
2020/4/8
17
摘除髓核示意图
C型臂下显示
椎间孔镜下看到
椎间孔镜下看到摘取髓核碎片摘除的髓核碎片 手术后神经根清晰可
2020/4/8
33
突出、游离的髓核组织
2020/4/8
34
椎间盘组织太大,只能与镜筒一起拖出来
2020/4/8
35
测量取出的椎间盘组织长度 7cm直径1cm,令人惊叹!
2020/4/8
36
第十步:双极射频消融、汽化椎间盘
2020/4/8
37
修补损伤的纤维环
2020/4/8
38
松解神经根
2020/4/8
49



2020/4/8
家 50
2020/4/8
2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历史
1963年,Smith等首先报道用木瓜蛋白酶进行髓核 化学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揭开了微创技 术治疗椎间盘疾病的序幕。
1975年,Hijikata等报道了经皮腰椎间盘切除术。 1982年,瑞士Schreiber首次将内镜用于经皮后外侧
穿刺髓核摘除术,称之为椎间盘镜。 1996年,Ditsworth研制出经椎间孔入路的同轴内
2020/4/8
7
15年前行腰椎全椎板手术切口与椎 间孔镜手术切口对比
2020/4/8
8
一、创口小:微小切口,5mm-7mm,基本不留疤痕,有“钥匙孔”之

二、疼痛轻:患者疼痛感小,手术采取局部麻醉,患者在清醒的状态
下完成手术。
三、恢复快:不对骨质造成损伤,使术后恢复时间缩短。
四、住院时间短:一般情况下手术后24小时可下床,即刻可以进食,
椎间孔入路适用于几乎所 有类型椎间盘突出 可以达到后路的工作区域
2020/4/8
21
椎间孔
2020/4/8
22
椎间孔镜组成
穿刺针和导丝
软组织扩张系统
椎间孔扩大系统
工作套筒
内窥镜
摄像和光源系统
手术工具
C臂机
2020/4/8
23
第一步:体位和麻醉
2020/4/8
24
第二步:经皮穿刺
2020/4/8
2020/4/8
18
PELD适应症选择
1. 保守介入无效椎间盘突出 2. 严重椎间盘突出或者脱出 3. 椎间盘突出术后复发返修 4. 颈椎椎间盘突出症 5. 短期突出膨出不是适应症
2020/4/8
19
脊柱内镜下的各种手术入路
2020/4/8
20
椎间孔途径
后外侧、远外侧、椎板间入 路都有局限性 后外侧入路IN-OUT技术无法处理游离型病变
等离子
MED
椎间孔镜
YESS
处理几乎所有 的椎间盘突出
增生骨质 椎管狭窄 神经孔狭窄
钙化的 B—Twin 髂骨进行融合 外加经皮固定 人工椎间盘置换
人工髓核置换
2020/4/8
13
椎间孔境手术系统的介绍
微创 在CT或C臂下 目的直接
定位穿刺手术 可摘除任何椎 切口5-7mm 间盘的碎片直
接性减压
椎间孔镜 手术 系统
2020/4/8
39
椎板间孔内窥镜中手术所见
2020/4/8
40
手术结束标准
硬膜囊自主搏动 行走神经根在直腿抬高时可以移动----即刻
解除神经压迫和粘连
20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0/4/8
41
术前影像学检查
2020/4/8
42
术中穿刺靶点位置
2020/4/8
43
工作通道放置位置
2020/4/8
44
镜下所见神经根及取出髓核
经皮介入椎间孔镜下 椎间盘髓核摘除术
2020/4/8
1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历史
1857年Virchow在尸检中发现椎间盘破裂、 突出,归因于外伤,称椎间盘突出组织为 “椎管内内生软骨瘤”。
1934年美国Barr和 Mixter提出腰椎间盘突出 症这一疾病概念,首次揭示引起腰腿痛的 真正病因。
我国国内于1946年由骨科前辈方先之教授首 先开展了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
2020/4/8
45
术前与术后核磁对比
2020/4/8
46
术前与术后核磁对比
2020/4/8
47
1、微创:无论盘内还是盘外,均可通过侧方入路到达目标区域。避
免传统后路手术对椎管和神经的干扰,不咬除椎板,不破坏椎旁肌肉
和韧带,对脊柱稳定性无影响。
2、目的直接: 手术效果与椎间盘手术的黄金标准---显微镜下椎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