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认同爱国主义教育

合集下载

讲解报告:提升“五个认同”,坚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讲解报告:提升“五个认同”,坚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讲解报告:提升“五个认同”,坚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前言在新时代背景下,提升国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

本报告旨在通过阐述“五个认同”,解析如何提升国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感,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二、五个认同的含义1. 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坚定国民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忠诚与热爱,认识到伟大祖国的历史、文化、制度和发展成就。

2. 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强调国民对中华民族的共同身份认同,促进民族团结、民族融合。

3. 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加深国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道德观念的理解和传承,弘扬民族精神。

4.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坚定国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信心,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

5. 对党的领导的认同:强化国民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信任和支持。

三、提升五个认同的策略1. 教育引导- 加强国民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培养学生的国家观念和民族自豪感。

- 专业培训:对公职人员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培训,确保政策执行的导向和力度。

2. 文化交流- 传承中华文化:鼓励和支持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发挥文化在民族认同中的纽带作用。

- 推动文化多样性:尊重和保护各民族文化,促进文化多样性,共同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3. 媒体宣传- 正面宣传引导:运用各类媒体平台,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成就,传播正能量。

- 网络空间治理:加强网络空间管理,营造健康、积极的网络环境,抵制不良信息。

4. 社会保障-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各民族群众基本生活,增强国民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 促进就业与创业:为各民族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和创业支持,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5. 法治建设- 依法治国: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障各民族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 民族区域自治:充分发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优势,保障各民族自治权益。

开展五个认同感恩教育内容研讨

开展五个认同感恩教育内容研讨

开展五个认同感恩教育内容研讨
为增强广大师生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近日,沙河镇中心小学开展“五个认同”主题教育。

学校利用周一国旗下讲话和主题班队会向同学们介绍了“五个认同”的发展历程及其深刻的内涵。

让学生们明确了解爱国主义是认同伟大祖国的首先表现,全国各族人民都要强化国民意识,胸怀爱国主义。

认同中华民族就要意识到中华民族是一个经历风雨锻造出来的一个命运共同体。

认同中华文化首先要解决文化认同问题,只有实现了文化认同才能谈得上其他认同。

认同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走上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今中国的主题,是党和国家思想政治工作的主线。

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从本质上、道路上、理论上和制度上进行。

本次主题教育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增强了广大师生“五个认同”意识。

后续学校将继续开展征文和演讲活动,正确引导同学们热爱祖国,热爱传统文化,倡导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要将“五个认同”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融人到整个社会实践中。

五个认同主题班会教案

五个认同主题班会教案

五个认同主题班会教案阿尕尔森镇中学主题班会召开记录表时间主题五观、五个认同、三个离不开班级班主任八年级班杜玉活动目的:为了让学生真正了解马克思主义五观、五个认同、三个离不开的涵义,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吸引学生广泛参与,引导学生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学习、奋发向上。

具体内容教案一: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宗教观。

1、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国家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机器,是使一切被支配的阶级受一个阶级控制的机器。

2、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有它自身形成、发展到消亡的客观规律。

3、马克思主义宗教观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础理论或基本原理内容构成。

4、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马克思的历史观称为唯物史观。

社会的变革便是历史。

5、马克思主义文化观马克思就“文化”的界定,提出了“扬弃”的原则。

二:五个认同新疆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多民族共同生活的家园。

在长期历史进程中,生活在新疆的各族儿女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休戚与共,共同开发建设了新疆,共同为创造一体多元中华文化作出了积极贡献,共同维护了边疆稳固、国家统一、民具体内容教族团结,共同铸造了荣辱与共、生死相依、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优良传统,共同凝聚了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

要强化对伟大祖国的认同。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共同捍卫了祖国的统一。

要强化对中华民族的认同。

中华民族是我国56个民族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凝聚而成的,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是多元一体的各民族共有的大家庭。

要强化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各民族都为创造和发展中华文化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中华文化、中华文明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是各民族优秀文化的集中体案现。

要强化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是中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探索,在认同的基础上而作出的选择。

三:三个离不开 1981年,中共中央在转发《中央书记处讨论新疆工作问题的纪要》的通知中进一步指出: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事业中,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

五个认同爱国主义教育

五个认同爱国主义教育
推动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在未来的发展中,加强民族团结将有助于推 动国家的统一和稳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 复兴。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首位。
03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由之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未来发展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保障, 必须长期坚持、全面贯彻、不断发展。
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全面深化改革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强大动 力,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
要点三
维护国家统一与促进 民族团结
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维护国家统一和 促进民族团结的原则,为国家的长治 久安和各民族的共同繁荣作出了卓越 贡献。
中国共产党的未来发展
1 2 3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共产党将继续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实现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主题,必须以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
动力变革。
Part
05
认同各民族大团结
各民族大团结的历史渊源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多元 一体的格局。
民族团结的历史传统
中华民族注重团结协作, 强调集体主义精神,为国 家和民族的共同利益而奋 斗。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全民族的共同努力

五个认同宣讲提纲

五个认同宣讲提纲

五个认同宣讲提纲
1. 强调国家的发展目标和重要性:认同国家的发展目标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国家的发展直接影响到每个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2. 强调个人的责任和作为:每个人应该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作为,积极参与到国家的发展中,为国家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3. 强调团结和合作的重要性:只有团结一致,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国家的发展目标。

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通过团结和合作才能实现更大的成就。

4. 强调守法和诚信的原则:守法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只有在法律框架下行事,才能保证社会的秩序和稳定。

诚信是社会交往的基本准则,只有诚信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信任。

5. 强调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是每个公民的基本情感,只有热爱自己的国家,才能积极参与到国家的建设和发展中。

爱国主义精神是国家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重要来源。

五个认同活动方案

五个认同活动方案

五个认同活动方案第1篇五个认同活动方案一、背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

为了进一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高人民群众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我们计划开展“五个认同”活动,以此激发社会正能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二、目标1. 提高人民群众对国家、民族、文化、道德和法治的认同感。

2.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正能量。

3. 增强社会凝聚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三、活动内容1. 国家认同活动(1)活动主题:爱国主义教育(2)活动内容:组织爱国主义讲座、观看爱国主义影片、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让人民群众深刻了解国家的发展历程、伟大成就和民族精神,增强国家认同感。

2. 民族认同活动(1)活动主题:民族团结进步(2)活动内容:开展民族知识讲座、民族艺术表演、民族文化展览等活动,增进各民族之间的了解和友谊,促进民族团结。

3. 文化认同活动(1)活动主题: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活动内容:组织传统文化讲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传统节日庆祝等活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认同感。

4. 道德认同活动(1)活动主题:道德榜样学习(2)活动内容:开展道德榜样评选、道德讲座、道德实践活动等,倡导文明风尚,提高道德素质。

5. 法治认同活动(1)活动主题:法治宣传教育(2)活动内容:组织法治讲座、法治知识竞赛、法治文艺演出等活动,提高人民群众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

四、组织实施1. 成立活动领导小组,负责活动的整体策划、组织实施和监督评估。

2. 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明确职责,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3. 加强宣传,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参与。

4. 定期对活动进行总结,对优秀组织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五、时间安排1. 活动启动:即时启动,为期一年。

2. 各项活动按照时间节点有序推进,确保活动效果。

六、预期效果1. 提高人民群众的国家认同感、民族认同感、文化认同感、道德认同感和法治认同感。

五个认同教案

五个认同教案

《“五个认同”教育教案》教学目标:1. 使学生深刻理解“五个认同”的内涵和重要意义。

2. 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团结精神。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和宗教观。

4. 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学重难点:重点:1. 准确把握“五个认同”的具体内容和相互关系。

2. 激发学生对“五个认同”的认同感和践行意识。

难点:如何将“五个认同”教育有机融入教学过程,使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并在实际生活中践行。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多媒体教学法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 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展现国家繁荣发展、民族团结进步的视瓶或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激发学生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之情,从而自然引入“五个认同”的主题。

二、“五个认同”的内涵讲解(20 分钟)1. 国家认同(1)讲解国家的定义、特征和重要性,让学生明确国家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是我们生活、发展的根基。

(2)通过列举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如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文化繁荣等,增强学生对国家的自豪感和认同感。

(3)引导学生思考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强调个人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支持,而个人也应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2. 民族认同(1)介绍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和多元民族构成,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是一个团结统一的大家庭。

(2)讲述各民族之间相互交流、融合、共同发展的故事,强调民族团结是国家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3)引导学生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和文化差异,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反对民族歧视和。

3. 中华文化认同(1)阐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包括语言文字、哲学思想、文学艺术、传统节日等方面。

(2)通过展示中华文化的经典作品、传统技艺等,让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3)强调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我们要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推动中华文化的创新发展。

切实增强“五个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民族的简报

切实增强“五个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民族的简报

切实增强“五个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民族的简报【原创版】目录1.增强“五个认同”的重要性2.“五个认同”的内涵3.如何增强“五个认同”4.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5.促进民族团结的具体措施正文一、增强“五个认同”的重要性在新时代,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时期,全国各族人民共同承担着这一伟大的历史使命。

在这个过程中,增强“五个认同”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民族团结具有重要意义。

二、“五个认同”的内涵“五个认同”是指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这五个认同是我们国家民族关系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石。

1.对伟大祖国的认同,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基石。

2.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是增强各民族团结、共同发展的前提。

3.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关键。

4.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是全国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保证。

5.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追求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三、如何增强“五个认同”1.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的深厚感情。

2.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

3.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增强各族人民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和支持。

4.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共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果。

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

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各族人民只有增强共同体意识,才能更好地应对外部挑战,实现民族团结、共同发展。

五、促进民族团结的具体措施1.深入开展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工作,保障各民族群众基本生活。

2.加大对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党
视频——爱的奉献
• 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能 够发展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是强国富民、各民族共同繁 荣发展的必由之路。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最终达到经济普遍繁 荣和各族人民和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道路 本质特征的要求。
2009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华诞, 盛大阅兵式、群众游行。
• 我国有56个民族相互依存、共 同发展、凝聚而成中华民族大 家庭,各民族兄弟姐妹都是中 华民族一家人。
新疆的少数民族
• 新疆共有47个民族成份,其中世居民族有 13个。各民族中,维吾尔族897.67万人, 占总人口的45.73%;汉族780.25万人,占 39.75%;哈萨克族138.16万人,占7.04%; 回族87.63万人,占4.46%;柯尔克孜族 17.12万人,占0.87%;蒙古族16.96万人, 占0.86%;塔吉克族4.35万人,锡伯族4.08 万人,满族2.41万人,乌孜别克族1.42万人, 俄罗斯族1.13万人,达斡尔族0.67万人,塔 塔尔族0.47万人,其他少数民族共10.79万 人。
2008年 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令全 世界瞩目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
我国第一个经济特区—深圳
我们能做什么--读经典红色书籍
我们能做什么--唱经典红歌
1.《龙的传人》
Hale Waihona Puke 11.《我和我的祖国》2.《唱支山歌给党听》12.《东方红》
3.《爱我中华》
13.《春天的故事》
4.《天路》 5.《没有共产党就没 有新中国》
• 我国各民族共同创造、交融发 展的中华文化丰富多彩、博大 精深、光辉灿烂。
秦始皇陵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维吾尔“木卡姆”—中华灿烂文化 中的瑰宝,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布达拉宫—汉藏艺术交流融合的结晶
哈萨克族传统体育文化—姑娘追
• 不同氏族部落或地区的男女青年交错组合,一男一女两人一组。活动开始, 二人骑马并辔走向指定地点。去的时候,小伙子可以向姑娘逗趣、开各种玩 笑,甚至可以接吻、拥抱,按习惯,怎么嘻闹逗趣都不为过,姑娘也不会生 气。到达指定地点以后,小伙子立即纵马急驰往回返,姑娘则在后面紧追不 舍,追上后便用马鞭在小伙子的头上频频挥绕,甚至可以抽打,以报复小伙 子的调笑,小伙子不能还手。不过姑娘一般是不会真打的,特别是如姑娘本 来就喜欢小伙子,那她就会把马鞭高高举起,轻轻落下。但如果是姑娘不喜 欢的小伙子,在去的路上又说了许多脏话或做了不少过分的动作,那姑娘就 会毫不客气,挥鞭狠狠抽打。过去,此活动是哈萨克族男女青年反抗宗法封 建礼教、摆脱父母包办婚姻和自由恋爱的一种方式,许多人就是通过这种戏 谑性的追逐互相认识、互相了解而萌发了爱情,最终结成伴侣的
推进历史进程的共产党人
焦裕禄(1922——1964) 山东淄博人。1962年底,他 被调到当时遭受内涝、风沙、盐 碱三害,粮食产量最低的河南兰 考县任县委书记。为了改变兰考 的落后面貌,他坚持实事求是, 走群众路线,带领全县干部群众 艰苦奋斗,向自然灾害做斗争。 他身患肝癌,但仍忍着剧痛,坚 持工作,以身殉职,
—爱国主义教育
2020/4/29
中国最西边的城市—喀什
中国海拔最高的城市—拉萨
中国最南边的城市—三亚
特别行政区—澳门
特别行政区—香港
祖国的宝岛—台湾
中国最东边的城市—抚远
中国“北极村”—漠河
美丽的阿图什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 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共同捍卫了祖国的 统一。维护祖国统一是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 所在,各族人民只有把自己的命运同祖国的 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国家才能繁荣富强, 个人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各族人民包括宗 教人士和广大信教群众,都要强化自己的国 民意识,要把维护祖国统一和加强民族团结 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旗帜鲜明地维护国家 利益和祖国尊严,同一切分裂祖国行为作坚 决的斗争。
被群众誉为“党的好干部”。1 964年5月14日逝世于郑州。 先葬于郑州烈士陵园,后遵其遗 嘱迁葬于兰考。 陵墓前有汉白玉 碑,
高2.72米,上镌“焦裕禄同 志之墓”,背面记其生平简历。 墓背影壁墙上镌有“为人民而死, 虽死尤荣”九个大字。
推进历史进程的共产党人
推进历史进程的共产党人
推进历史进程的共产党人
蒙古族传统体育文化—博克
云南少数民族最隆重的节日—泼水节
中国古代大型寺庙建筑的典范—曲阜孔庙
中国的“国粹”,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京剧
•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已成 为各族人民的广泛共识。
• 对一切违背和危害党的领导、 危害我国社会主义政权、危害 国家制度和法治、损害广大人 民利益的行为,必须旗帜鲜明 地反对,这是维护各族人民共 同利益之所在,也是各族群众 的政治底线,坚决不能动摇。
14.《五星红旗》 15.《中国人》
6.《十里送红军》 16.《北京欢迎你》
7.《保卫黄河》
17.《我的中国心》
8.《红旗飘飘》
18.《团结就是力量》
9.《在希望的田野上》19.《超越梦想》
10.《大中国》
20.《北京北京》
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