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诗创作教案
幼儿园诗意园地:儿童诗歌创作教案

幼儿园诗意园地:儿童诗歌创作教案Article一、引言幼儿园是孩子们学习、成长和发展的重要场所,诗歌是幼儿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儿童诗歌创作教案作为幼儿园中的一项重要教学内容,旨在引导儿童发现、创作和欣赏诗歌,培养其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本文将探讨儿童诗歌创作教案的深度与广度,并结合个人观点和理解,为您呈现一份全面而有价值的文章。
二、评估儿童诗歌创作教案的深度与广度1. 诗歌教育的理论基础儿童诗歌创作教案的深度与广度首先要建立在对诗歌教育的深刻理解上。
诗歌教育的理论基础包括儿童诗歌创作的特点、意义以及与儿童成长和发展的关系。
只有理解了诗歌对儿童的重要性,才能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
2. 教学内容的设置儿童诗歌创作教案需要全面而有序地设置教学内容,包括对诗歌形式、韵律、意境等方面的讲解,并结合儿童的实际情况进行引导和教学。
深入了解每位学生的兴趣和特点,个性化地设置教学内容,是提高教案深度与广度的关键之一。
3. 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方法与手段方面,儿童诗歌创作教案应该采用多样化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故事阅读、诗歌欣赏、绘本共享等,以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和有效性。
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实际创作,激发他们对诗歌创作的兴趣和热情。
4. 课程评估对于儿童诗歌创作教案的评估,不仅要关注教学过程的学生反馈,还要重视课程效果的评估。
通过观察学生的诗歌创作作品以及写作过程中的表现,评估课程的实际效果,从而做出及时的调整和改进。
三、共享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儿童诗歌创作教案应该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为目标,而非追求一味的技巧和成果。
通过儿童诗歌创作教案,学生可以在欢乐的氛围中体验诗歌的奇妙之处,感受到语言的美妙和表达的乐趣。
教案的深度与广度应该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启发他们对诗歌的感悟和创作力,而非简单地追求诗歌技巧的提高。
总结与回顾在本文中,我们对儿童诗歌创作教案的深度与广度进行了全面评估。
通过对诗歌教育的理论基础、教学内容的设置、教学方法与手段、课程评估等方面的探讨,我们希望能够为您提供一份全面、深刻和灵活的文章。
《学写儿童诗》上课教案

《学写儿童诗》上课教案第一篇:《学写儿童诗》上课教案《学写儿童诗》作文指导课六年级潘英群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初步认识和了解儿童诗,感知儿童诗的写作和表达方式。
2、能力目标:提高童诗创作的选材能力,遣词造句的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孩子的想象创新和审美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热爱生活,崇善爱美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了解儿童诗的特点,并创设情境让学生尝试创作诗歌;2、引导学生大胆想象,让童言自然地流淌,童心尽情地表达。
教学过程:课前组织学生观看儿童诗朗诵《妈妈是地上的一颗星》一、谈话引入,启迪诗思。
同学们,刚才大家观看的是儿童诗朗诵《妈妈是地上的一颗星》,喜欢儿童诗吗?想不想用自己的笔来描绘五彩斑斓的童年生活呢?好,这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学写儿童诗。
(板)学写儿童诗二、走进诗园,借鉴写法。
1、下面,老师先带同学们走进赏诗园,欣赏两首儿童诗,看我们能否从中得到一些写诗的灵感。
多媒体出示儿童诗《致老鼠》2、喜欢这首诗的请举手,指名读诗,问:你最喜欢哪一句?为什么?《爸爸的鼾声》这首诗,作者很会想象,把爸爸的鼾声比作了火车开动的声音,把鼾声停了想象成火车到站了,充满童真童趣。
再读诗,师小结:儿童诗是自由的,有着丰富的想象,这首诗的一大特点是充满想象。
板书:大胆想象3、多媒体出示《影子》,谁想读读这首诗?师:《影子》这首童诗最打动你的是哪些句子?师小结:儿童诗通常会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把句子写得很生动形象。
板:巧用修辞表达生动4、师小结:同学们,只要我们大胆想象,巧用修辞,生动表达,就能写出有趣的儿童诗。
板书:富有情趣过渡语:想象力是写好儿童诗的前提,下面我找个同学来读读这段话“在儿童诗的世界里,看似两件不相关的事物往往因为想象而使它们有了传神的诗意。
在儿童诗的世界里,花儿会笑,鸟儿会唱,草儿会舞,鱼儿会说话,月亮会爬树……所以,写好儿童诗最主要的是要有丰富而大胆的想象。
”三、进行想象训练:既然想象力这么重要,下面,我们就来做个小游戏,名字是“放飞想象的翅膀”。
《儿童诗》教案

《儿童诗》教案教案:《儿童诗》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儿童诗》。
本课包括三首儿童诗:《小池》、《春晓》和《悯农》。
这些诗歌描绘了自然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农民劳动的尊重。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中的诗歌。
2. 能够理解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3. 能够运用诗歌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进行创作。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理解诗歌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 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中的诗歌。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学生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自然景色,引导学生欣赏并思考:你们在生活中见到过美丽的景色吗?这些景色给你的感受是什么?2. 朗读课文: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节奏。
教师进行示范朗读,并指导学生正确朗读。
3. 解析诗歌: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小池》中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等。
4. 翻译诗歌: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翻译诗歌,理解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模仿课文中的诗歌进行创作,鼓励学生发挥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自己喜欢的景色。
6.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互相分享自己的创作和感受。
7. 汇报展示: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汇报展示,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六、板书设计1. 《小池》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2. 《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3. 《悯农》悯农辛勤劳作粒粒皆辛苦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背诵课文中的诗歌。
2. 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翻译诗歌,并写在练习本上。
3. 请学生模仿课文中的诗歌进行创作,并将作品写在练习本上。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思考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和欣赏诗歌,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 拓展延伸: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其他儿童诗作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文学素养。
儿童诗教案15篇

儿童诗教案15篇四、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体会《我想》的意境及情感教育(一)作者想象师:请同学们把课文认真读一读,看看作者的想象好在哪里?1:第一节作者用了比喻和拟人进行想象,作者想象“小手长成花苞牵着阳光悠啊悠,悠出声声春天的歌”让人回味无穷。
板书:安----悠(歌唱)第二小节作者用“长成一座绿色的篷帐”概括了我们所有的想象。
板书:接------长(篷帐)第三小节作者把蓝天比喻成课堂很美。
板书:装------望(蓝天)师:第三小节作者只写了天空的景象,没写天底下看到的情况,是不是作者的想象不够丰富?如果高洪波把想到的都写下来,课本装得下吗?在这里他是选取典型的画面“白云、太阳、天”表达儿童对蓝天的遐想和喜爱之情。
师:第四小节想象奇特,“飞”字用得好,写出了儿童对美好愿望的向往与追求。
板书:种------飞(远方)(二)体会作者构思特点,模仿写诗师:请同学们再读读这首诗,看看每一节的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特点?1:作者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每一节都是先写我想怎么样,再想象做什么、结果是什么.师:对!你能模仿着写一写吗?(学生模仿写作师巡查)分享:我想把鼻子装在蜜蜂上,带着毛嘟嘟的身体,在花丛中飞舞,闻啊,闻——闻花朵的清香。
我想变成一对翅膀让想飞的人们\ 在天空中自由地飞翔尽情欣赏祖国的秀美风光我想变成一双眼睛\ 让盲童们感受人间的温暖看见世界的光芒我想变成一幅清亮的喉嗓让聋哑儿童拥有甜美的声音能够尽情歌唱。
我想变成一片花瓣悄悄地站在枝头眺望着春天那美丽的面庞我想变成一个西瓜\ 躺在绿油油的田野里享受那夏日的艳阳我想变成一片雪花\ 快乐地飘啊飘用我的粉妆玉砌装点祖国山河大江。
(三)情感教育同学们的想象力真是太丰富了,老师相信你们的明天就像你们的遐想一样美好,但无论你走多远,有多辉煌,请别忘了家里还有牵挂你的和你牵挂的人。
请同学们齐读课文最后一节。
五、升华总结1、作者高洪波以“想”为诗眼,写了一个孩子一连串美妙的幻想,想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想把脚丫接在柳树根上,想把眼睛装在风筝上,想把自己种在土地上。
儿童诗创作教案

儿童诗创作教案第一篇:儿童诗创作教案《学写儿童诗》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学写儿童诗》来源于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轻叩诗歌的大门》教材分析:第六组《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第二个板块“与诗同行”中提出了“自己动手写写诗”的活动建议。
其中提供了两首同龄人的诗《致老鼠》《爸爸的鼾声》,可作为引导学生欣赏儿童诗和感受儿童诗特点的阅读材料,而综合性活动的开展又为学生提供了创作儿童诗的平台。
对于儿童诗的特点,学生已经有了初步的感知,所以这节课就重在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调动已有的生活积累进行儿童诗的创作,从中领悟出一些儿童诗的写法。
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1、降低习作难度,激发创作热情。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让语文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回忆儿童诗的特点,模仿说诗句,补充诗句等力求让学生在与伙伴的交流中自然感知、了解儿童诗的基本特点,降低习作难度,激发创作热情。
2、把握教材特点树立开放意识教师心中必须有整体、全体意识,建立开放式的语文教学。
到了高年级应该让孩子们能独立创作诗,愿意用诗的这种表达方式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
本节课通过创设情境,欣赏体味,激活想象等形式去感悟儿童诗的特点,体会怎样创作儿童诗,力争使每个学生的兴趣点得以充分展示,发挥自身优势,拥有施展才华的充分的空间。
3、尊重个体差异面向全体学生在教学中设计让全体学生都动起来、学起来、交流起来的教学环节。
学生在这种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中,既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也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从而调动了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进而增强了学生的主体意识。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感悟儿童诗的特点,能自主选题,发挥想象,创作简单的儿童诗。
过程与方法:通过品读赏析,了解儿童诗的特点,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初步掌握儿童诗的创作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创作儿童诗的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尝试用儿童诗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儿童诗创作和教学设计

儿童诗创作和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小学语文教材第四册第五单元的诗歌创作部分。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教授学生如何进行儿童诗的创作,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生活、感受生活,用诗歌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具体内容包括诗歌的基本概念、诗歌的韵律与节奏、诗歌的表现手法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儿童诗的基本概念,掌握儿童诗的韵律与节奏,学会运用儿童诗的表现手法。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感受生活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通过诗歌创作,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掌握儿童诗的基本概念,学会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并用诗歌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儿童诗的表现手法进行创作,以及如何评价学生的诗歌作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学具:笔记本、文具盒、课本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诗歌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讲解儿童诗的基本概念、韵律与节奏、表现手法等,让学生对儿童诗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3. 实践:让学生进行诗歌创作实践,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并用诗歌的形式表达出来。
4. 讨论:分组让学生互相交流、讨论自己的诗歌作品,共同提高。
六、板书设计黑板上书写儿童诗创作的基本概念、韵律与节奏、表现手法等内容,方便学生随时查阅和回顾。
七、作业设计1. 请用儿童诗的形式,描述一下你最喜欢的季节。
答案示例:《我喜欢春天》春天来了,阳光明媚,花儿开放,鸟儿欢唱,我可以奔跑在绿茵茵的草地上,感受春天的温暖和美丽。
2. 请用儿童诗的形式,描绘一下你最喜欢的动物。
答案示例:《我喜欢小狗》小狗可爱,毛茸茸,忠诚陪伴,摇尾巴,我可以和小狗一起玩耍,感受友谊的温暖和快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践,让学生掌握了儿童诗的基本创作方法,大部分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诗歌创作。
儿童诗教案

儿童诗教案儿童诗教案(通用25篇)儿童诗教案1活动目标理解作品的内容和意境,丰富相应的词汇。
在活动中培养耐心倾听的习惯,萌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教具学具准备:电脑课件,字卡(“神奇”、“长出”、“开出”、“游出”、“敲响”),录音机,磁带,小鼓一面。
知识经验准备:活动前向幼儿介绍一些有关动植物生长的知识。
活动过程播放歌曲《小雨点》,幼儿自由舞蹈,导人活动。
播放雷雨声录音,提问:小雨点从天空落下来,像什么?发出什么声音?教师展示电脑课件,启发幼儿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加以欣赏。
提问:①雨点落到什么地方?长出什么?鼓励幼儿用身体动作去理解“长出”、“游出”、“开出”。
②雨点落到雨伞上发出的声音,让你想到什么?欣赏配乐诗朗诵。
让幼儿闭上眼睛完整欣赏,充分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
提问:为什么说雨点是神奇的?启发幼儿用一句完整的话描述美丽的大自然,教幼儿要爱护大自然。
拓展活动:请幼儿根据儿童诗的结构,进行简单的'仿编。
活动渗透美术活动:启发幼儿把对雨天的感受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科学领域的活动:向幼儿介绍一些动植物生长的知识。
园内渗透:将散文中各个画面内容附上相应的字卡,张贴在活动室墙面上,让幼儿自由讲述。
园景中渗透:下雨天带幼儿到户外去看雨、听雨。
家庭中渗透:雨天让家长引导幼儿看雨,启发幼儿大胆想象。
儿童诗:《神奇的雨点》“刷刷刷!”云妈妈把雨点儿当种子从空中播下……播进竹园,长出春笋儿。
播进草丛,钻出蘑菇儿。
播进树林,开出花朵儿。
播进池塘,游出蝌蚪儿雨点儿,落到雨伞上,敲响了一面面小彩鼓:叮叮咚!叮叮冬!雨点儿,顺着雨伞滑到地上,开出一朵朵水花花。
水花花,笑嘻嘻,亲亲娃娃们的脚丫丫。
哦,娃娃们也长高啦!活动分析本活动选取的儿童诗《神奇的雨点》语言清新而俏皮,很符合中班幼儿的欣赏品味。
活动中,教师通过电脑课件、配乐磁带等辅助手段,引导幼儿掌握儿童诗,体会诗歌的语言和意境。
在此基础之上,引导幼儿学习仿编儿童诗,扩大了幼儿的想象空间,提升了幼儿运用语言的能力。
儿童诗教案优秀范文

儿童诗教案优秀范文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了儿童诗教案,希望你们能喜欢。
儿童诗教案优秀范文一1、我的梦想是2、仿照课文尝试写首诗歌。
【补充资料】爱之歌黑塞〖德国〗我是一头鹿,你就是那小鹿,小鸟是你,我就是那树,太阳是你,我就是那白雪,白天是你,我就是那梦。
夜晚,从我入睡的嘴飞出,一只黄金鸟,飞向你,歌声嘹亮,翅膀斑斓,它对你唱一支爱之歌,它唱着我给你的歌。
这或许对你有用。
儿童诗教案优秀范文二教材分析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五年级《儿童诗两首》,是本册教材第二组中的最后一篇,也是一篇略读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童年”,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体会词句表达的感情。
从习作上,本单元的重点是丰富语言积累,交流和描绘自己的童年生活。
设计理念《儿童诗两首》是作家高洪波先生写的,两首儿童诗的语言优美明快,前一首孩子气十足,动词用得很准确;后一首用了打比方的方法,富有形象感。
根据本课的思想内容,写作特点和教材中所处的特殊位置,我在教学设计中充分考虑其略读课文特点,减少束缚,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
引导学生通过自主独立的读书,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
要求学生边读边想象,能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
感悟儿童诗的特点,这样可以激发学生读儿童诗和写儿童诗的兴趣。
学生情况分析:本班学生共42人,男生23人,女生19人,学生都是附近农村的,父母虽然都在身边,但是农村基础教育薄弱,几乎没有家庭辅导。
学生整体感悟不深,浮于比较表面的东西学生能较容易地体会到,而对于较深层次的内容学生很难感悟出来。
其次是学生的整体朗读水平一般。
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目标(1)通过自学,认识本课生字。
(2)鼓励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把自己喜欢的内容背诵下来。
(3)通过朗读,感悟儿童诗的特点,尝试写一首儿童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写儿童诗》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学写儿童诗》来源于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轻叩诗歌的大门》
教材分析:
第六组《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第二个板块“与诗同行”中提出了“自己动手写写诗”的活动建议。
其中提供了两首同龄人的诗《致老鼠》《爸爸的鼾声》,可作为引导学生欣赏儿童诗和感受儿童诗特点的阅读材料,而综合性活动的开展又为学生提供了创作儿童诗的平台。
对于儿童诗的特点,学生已经有了初步的感知,所以这节课就重在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调动已有的生活积累进行儿童诗的创作,从中领悟出一些儿童诗的写法。
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
1、降低习作难度,激发创作热情。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让语文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回忆儿童诗的特点,模仿说诗句,补充诗句等力求让学生在与伙伴的交流中自然感知、了解儿童诗的基本特点,降低习作难度,激发创作热情。
2、把握教材特点树立开放意识
教师心中必须有整体、全体意识,建立开放式的语文教学。
到了高年级应该让孩子们能独立创作诗,愿意用诗的这种表达方式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
本节课通过创设情境,欣赏体味,激活想象等形式去感悟儿童诗的特点,体会怎样创作儿童诗,力争使每个学生的兴趣点得以充分展示,发挥自身优势,拥有施展才华的充分的空间。
3、尊重个体差异面向全体学生
在教学中设计让全体学生都动起来、学起来、交流起来的教学环节。
学生在这种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中,既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也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从而调动了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进而增强了学生的主体意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感悟儿童诗的特点,能自主选题,发挥想象,创作简单的儿童诗。
过程与方法:通过品读赏析,了解儿童诗的特点,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初步掌握儿童诗的创作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创作儿童诗的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尝试用儿童诗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了解儿童诗的特点,并创设情境让学生尝试创作诗歌;
2、引导学生大胆想象,让童言自然地流淌,童心尽情地表达。
教具准备:PPT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聊诗激趣,导入课题(1分钟)
同学们,诗歌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而儿童诗则是诗歌王国中最为自由的一种体裁,是诗歌王国里的小精灵,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儿童诗的世界,去亲近这个小精灵。
(板书课题)
二.赏诗引路,捕捉诗意
(一)赏读儿童诗《爸爸的鼾声》(5分钟)
1、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简短的儿童诗,你们试着读一读。
(出示儿童诗《爸爸的鼾声》)
爸爸的鼾声
就像是山上的小火车
使我想起
美丽的森林
爸爸的鼾声
总是断断续续的
使我担心火车会出了轨
咦
爸爸的鼾声停了
是不是火车到站了
你们喜欢这首小诗吗?你喜欢哪一句?同学们,请齐读第二句,说说作者由
爸爸的鼾声想到了哪些事物?这样写美吗?这首诗歌的最大特点就是充满想像。
(师相机板书:充满想象)
2、在儿童诗的世界里,看似两件不相关的事物往往因为想象而使它们有了传神的诗意。
3、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体会有感情朗读儿童诗《爸爸的鼾声》。
(二)赏读儿童诗《不学写字有坏处》(6分钟)
1、儿童诗不仅充满想象,而且富有童趣,老师这里有一首非常经典的儿童诗,出示儿童诗《不学写字有坏处》。
不学写字有坏处
小虫写信给蚂蚁,
他在叶子上咬了三个洞,
表示()()()。
蚂蚁收到他的信,
也在叶子上咬了三个洞,
表示()()()。
小虫不知道蚂蚁的意思,
蚂蚁不知道小虫的念想,
怎么办呢?
2、让我们自由地读一读这首小诗,猜一猜小虫和小蚂蚁说的分别是哪三个字?
师:你们的想像真有趣,这首诗歌最大的特点就是富有童趣,你喜欢吗?(板书:富有童趣)
3、小结。
师:同学们,如果我们留心观察,经常可以看到草叶上有小虫子和小蚂蚁咬的洞。
这些自然现象,我们早已司空见惯。
如果针对这些普通的现象,展开丰富的想象,你也能写出一首首充满童趣的小诗来。
(三)赏读儿童诗《小蚱蜢》(8分钟)
其实,儿童诗不仅充满想象、富有童趣,还巧妙的运用了修辞手法。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小蚱蜢》。
出示诗歌,并抽生读:
小蚱蜢
小蚱蜢,
学跳高,
一跳跳上狗尾草。
腿一弹,
脚一翘,
哪个有我跳得高!
草一摇,
摔一跤,
头上跌个大青包。
1、这首诗有趣吧?作者有没有运用修辞方法呢?正是因为作者巧用修辞,才把这首诗写得既生动又有趣。
(板书:巧用修辞)
2、你能说说吗,这首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呢?
3、请同学们诵读下面两首诗,看看作者分别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使诗歌生动有趣的?
爸爸的呼噜
呼噜噜,
呼噜噜,
爸爸打呼噜。
小宝宝听了,
连忙躲进被窝大叫,
打雷了!打雷了!
云
云像一个忙碌的画家
天空中画出一幅又一幅的图画
像一个贪玩的小捣蛋
常忘了回家
4、为了让诗歌生动有趣,还可以采用多种修辞方法。
它需要我们在具体的创作过程中巧妙地选择,灵活地运用。
三、激发想象,萌生诗意(6分钟)
1、写好儿童诗最主要的是要有丰富而大胆的想象,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的
想象力,先让我们来做个热身运动吧!
2、让我们走进魔法训练营。
出示:“○”
看到“○”,你想到了什么?
3、师:有一个孩子,他由“○”他想到了“蛋”,由“蛋”他想到了:
出示
蛋
这个鸡蛋不圆嘛!
也可以滚吧?
滚呀滚
啪嗒……
师:想想看发生什么事了?(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并回答)
师:从蛋里跑出的是一个个惊喜!你们的回答更让我惊喜!
4、师:有一个女孩,看到这个“○”,她想到了眼睛,也写了一首诗,不过,她要请我们同学帮忙写完,行吗?
(1)出示:
是天空的眼睛,
是春天的眼睛,
奶奶的眼睛看不清,
是奶奶的眼睛。
……
学生自由填诗。
(2)现在,让我们一起把这首我们自己创编的儿童诗自由地读一读。
四、尝试创作,步入诗境(12分钟)
1、在刚才的训练中,我们了解了一些写诗的方法,增添了一些童趣。
产生了丰富的想像力,我觉得你们都是一个个小诗人,想不想自己动笔写写儿童诗?
敢不敢尝试一下?敢不敢挑战自己?
2、有一次,爸爸打了一个大喷嚏,这很正常吧。
可是我们的小诗人把他打喷嚏的样子用诗描绘了下来,他是怎么描绘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出示诗歌)
看——张大嘴巴,
抽动鼻子,
闭上眼睛,
爸爸打了一个大喷嚏。
师:他写得像吗?写得好吗?可小作者觉得写得还不够传神,于是又往下写了一句:
吓得妈妈站住脚,
师:你能继续帮他往下写吗?
吓得我
吓得小猫
吓得小狗
吓得汽车
……
师:我们把这些诗句连起来,就成了一首有趣的儿童诗,不信,大家连起来一起读一读。
3、许多优秀的歌曲,本身就是一首美妙的诗。
如歌曲《母亲》,出示诗歌。
你入学的新书包,
有人给你拿。
你雨中的花折伞,
有人给你打。
你,
有人。
你,
有人。
你能用这样的句式,继续往下写吗?看谁写得又多又好。
4、展示交流学生的作品。
五、总结(1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有趣的儿童诗,愿儿童诗这颗梦想的种子能够播撒在你们的心田,希望同学们在童诗的天地里插上想象的翅膀,自由自在地遨翔,
最后成为一个个童诗高手,不过,只有多看多想多写,才是创作成功的秘诀哟!
六、作业布置
我们的生活中并不缺少诗,每一个心动的瞬间,每一个精彩的片断,都是精彩的诗歌。
相信我们班的同学都是生活中的有心人,请同学们课后自由命题,创作一首有趣的儿童诗。
附:板书设计
学写儿童诗
充满想象
富有童趣
巧用修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