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司马光》完美版
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文《司马光》原文+注释+翻译+赏析+试题

司马光体裁:文言文题文: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
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作者:名字:司马光年代:宋朝描述:司马光(1019~1086),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散文家。
北宋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运城安邑镇东北)人,汉族。
出生于河南省光山县,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
司马光自幼嗜学,尤喜《春秋左氏传》。
翻译:原文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
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译文:司马光和一群小孩子在庭院里面玩,一个小孩站在大缸上面,失足跌落缸中被水淹没,其他的小孩子都跑掉了,只有司马光拿石头砸开了缸,水从而流出,小孩子得以活命。
赏析:赏析一:创作背景司马光立志编撰《通志》,作为统治者的借鉴,治平三年(1066)撰成战国迄秦的《通志》八卷上觐宋英宗,英宗命设局续修,并供给费用,增补人员。
宋神宗即位后,以其书“有鉴于往事,以资于治道”,赐书名《资治通鉴》,并亲为写序。
此时王安石在宋神宗的支持下行新政,司马光竭力反对,与安石在帝前争论,强调祖宗之法不可变。
神宗命他为枢密副使,坚辞不就。
熙宁三年(1070),自请离京,以端明殿学士知永兴军(现陕西省西安市),次年退居洛阳,任西京留守御史台,以书局自随,继续编撰《通鉴》,元丰七年(1084)成书。
书成后,司马光官升为资政殿学士。
赏析二:思想内容课文讲了司马光小时候砸破水缸救出小伙伴的故事。
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司马光的不慌张,沉着冷静。
解释:关键词:庭庭院。
关键词:瓮口小腹大的一种容器。
关键词:皆全,都。
关键词:弃去逃走。
关键词:光指司马光。
关键词:破打开,打破。
关键词:迸涌出。
《司马光》ppt课件完美版(2024)

2024/1/28
13
对后世历史学发展的影响
2024/1/28
对历史编纂学的影响
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为后世历史编纂学树立了典范,推动了历 史编纂学的发展。
对历史观和方法论的影响
其客观、实证的历史观和方法论为后世历史学家提供了重要的思想 武器和方法指导。
对历史教育的影响
其通史编纂形式为历史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案例,促进了历史 教育的普及和提高。
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 通史《资治通鉴》,对后世影响深远 。
2024/1/28
6
02
《司马光》内容概述
2024/1/28
7
主要内容与结构
2024/1/28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详细叙述司马光在童年时期砸缸救人的英勇事迹。
司马光的成长历程
介绍司马光从小勤奋好学,逐渐成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历史学 家。
10
03
司马光在历史学领域的贡献
2024/1/28
11
《资治通鉴》的编纂背景及过程
编纂背景
北宋时期,历史文献丰富但缺乏 系统整理,司马光深感历史教育 的重要性,遂决定编纂一部通史
。
编纂过程
历经19年,动员大量人力物力,对 浩繁的历史资料进行甄别、筛选和 编纂,最终完成294卷的巨著。
创新之处
采用纪传体通史形式,以时间为经 ,以事件为纬,将1362年的历史囊 括其中,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杰出政治家和军事家之一
2024/1/28
18
05
司马光在文化艺术领域的成就
2024/1/28
19
书法造诣与作品欣赏
深厚的书法功底
司马光精通楷、行、草、隶等多种书体,其书法 风格独特,笔力遒劲。
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司马光》精品课件

24.司马光
一、
文言文
人之初,性本善。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文言文语言凝练、意义深远、形象生动,读起 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司 马光》就是这样一篇文言文。让我们一起来领略 一下文言文的魅力吧!
资料宝库
司马光(1019~1086), 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史 学家、散文家。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
足跌没水中。 瓮:口小肚大的陶器。
水缸
翻译:有一次,司马光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 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有个小孩爬到缸沿上玩, 一不小心,掉到缸里。缸大水深,眼看那孩子快 要没顶了。
皆:全,都。 光:司马光。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
破之,水迸,儿得活。
迸:涌出。
翻译: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吓得边哭边喊,跑到外 面向大人求救,司马光却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块大 石头,使劲向水缸砸去,“砰!”水缸破了,缸里的水流 了出来,被淹在水里的小孩得救了。
思考:
同伴失足落水,其他孩子是怎样的 表现,司马光又是怎样做的?
其他的孩子:吓得都跑开了。 (惊慌失措) 司马光:用大石头砸破大水缸。(非常冷静)
三
四、你能讲讲吗?
1
2
3
4
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田者。 田中有株,兔走 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 冀复得兔。兔不 可复得,而身为 宋国笑。今欲以 先王之政,治当 世之民,皆守株 之类也。
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 截树桩。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 野兔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 死了。于是,农民便放下他的农 具日日夜夜守在树桩子旁边,希 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然而野兔 是不可能再次得到了,而他自己 也被宋国人耻笑。而今居然想用 过去的治国方略来治理当今的百 姓,这都是在犯守株待兔一样的 错误呀。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24《司马光》(课件)

多读:读通读顺,读出节奏,边读边想。可以借助注释、插图、组词、联络上下文和生活经历的方法理解字义。将字的意思串起来,理解句子意思。
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和同学父母一起尝试读更多的小古文吧!
课堂练习
30
难点稳固
课 外 拓 展 延 伸
登瓮
持石击瓮
迸
水中
弃去
【课堂练习】
一群小孩子在院子里玩耍,一个孩子爬到瓮上玩,失足掉进瓮中,
被水吞没,其他的小孩子都吓跑了,只有司马光拿着石头把瓮砸破,水涌了出来,孩子得救了。
本文是一篇文言文,我们学过的其他课文都是白话文,通过这节课让我们分清楚了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也感受到了文言文的魅力和语言表达的特色,我们学习文言文要多读,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司马光-持石击瓮
理清课文思路,并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群儿〔 〕,一儿〔 〕,足跌〔 〕。众〔 〕,光〔 〕,水迸,儿〔 )。
看图,背诵课文。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群儿戏于庭,
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假设你在广场看到有人持刀行凶,你要这样做:
庭院里
跑掉了
大水缸里
一块大石头
砸
得救了
整体把握
课文解读
课文大意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庭:庭院。 瓮:盛物的陶器,口小肚大。 一群小孩子在庭院里面玩,一个小孩站在大缸上面,失足跌落缸中,一下子就被水吞没了。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皆:全,都。 光:司马光。 其他的小孩子都跑掉了,司马光拿石头砸破了缸,水从缸中流出,小孩子得以活命。
司马光
wèng
diē
bèng
人教版(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司马光》精品课件

活动二
根据老师所教的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小组学习课文第二句话。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 儿得活。
咬文嚼字
抛弃
பைடு நூலகம்
众人
司马光 打击 指瓮 涌出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都 离开 拿着
打破
得救
经过 持石击瓮
结果 小儿得救
咬文嚼字
读一读课文,试着翻译成现代汉语。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一群儿童在庭院里玩耍,一个小孩爬(到)大缸 (上玩耍),一失足就掉到了缸中,并没入水中。其 他小孩(见出了事情)都吓跑了,只有司马光拿起石 头把瓮打破,水流出来,这个小孩子便得救了。
课堂练习
生字填空
群儿戏于 ,一儿____瓮,足 没 水中。 皆 去,光 石击瓮破之, 水迸,儿得活。
小结
谈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群儿/戏于庭, 一儿/登瓮,足跌/ 没水中。众/皆弃去 ,光/持石/击瓮/破 之,水迸,儿/得活 。
1.揭题: 认识“司”,学习复姓
今天就让我们学习一篇文言 文《司马光》。(板书:司 马光)。学生齐读课题。板 书:司{音节si,部首乙,组 词{司机,司令}师指导书写
活动一
跟老师一起读课文,读准文章的节奏。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 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 破之,水迸,儿/得活。
提示:1.在课本上圈画生字,小组交 流识字。
学习文言 文的方法。
嬉戏 庭院
失足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一群小孩 在
登上
淹没
起因 儿童落水
学生自 学
根据老师所教的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小组学习课文第二句话。 “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部编版新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司马光》课件

这本书收录了许多中华传统美德故事,可以帮助 学生了解中华传统美德,培养他们的道德品质。
3
《中国古代文学名著》
这是一本介绍中国古代文学名著的书籍,可以帮 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优秀作品 。
学习成果评估方法
课堂表现
作业完成情况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回答问题 、参与讨论等,以评估他们对课文的理解 和思考能力。
02
课文内容解析
课文背景介绍
时代背景
课文讲述了北宋时期的故事,当时的 社会文化背景是儒家思想占主导地位 ,强调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人物背景
司马光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史 学家、文学家,他的家族世代为官, 家学渊源深厚。
课文结构解析
01
02
03
开头
描述故事的起因,即小朋 友们在花园里玩耍,其中 一个孩子掉进了大水缸里 。
教学目标设定
知识目标
情感目标
掌握课文中的生字、生词,理解课文 内容。
引导学生体会司马光的聪明才智和勇 敢精神,培养其积极向上的品质。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 能力。
教学内容概述
课文内容解析
对《司马光》一文进行深入解析,包括故事情节、人物形象 等方面。
重点难点解析
针对课文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 解课文。
部编版新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司 马光》课件
• 课程导入 • 课文内容解析 • 司马光人物介绍 • 教学互动环节 • 课后作业与延伸阅读
01
课程导入
课程背景介绍
历史背景
介绍司马光的生平事迹和所处的 历史背景,让学生了解故事发生 的环境。
文化背景
部编版小学语文《司马光》课文原文及赏析

部编版小学语文《司马光》课文原文及赏析
《司马光》课文原文:
宋朝有个叫司马光的孩子,非常聪明。
有一天,他和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
一个小朋友不小心掉进了大水缸里。
水缸里的水很深,小朋友快要被淹没了。
其他的孩子们都吓傻了,不知道该怎么办。
司马光却很冷静,他立刻捡起一块大石头,用力向水缸砸去。
水缸被砸破了,水哗哗地流出来,掉进水缸的小朋友得救了。
大家都称赞司马光的机智勇敢。
赏析:
《司马光》这篇课文讲述了宋代名臣司马光小时候的一段故事,展现了他临危不惧、机智勇敢的品质。
首先,课文通过描绘司马光在面对紧急情况时的冷静和果断,教育孩子们在遇到困难和危险时,不应慌张无措,而应保持冷静,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司马光的选择是用石头砸破水缸,这是一个既简单又有效的解冑方案,体现了他的智慧和勇气。
其次,课文也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助精神。
当小朋友掉进水缸时,其他的孩子虽然惊慌失措,但并没有放弃救助。
而司马光的行动更是展现了他的责任感和爱心,他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帮助了陷入危险的同伴。
最后,课文通过讲述司马光的故事,引导孩子们学习和欣赏中国古代的优秀人物和文化。
司马光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他的事迹和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
总的来说,《司马光》这篇课文以生动的故事和鲜明的人物形象,寓教于乐,让孩子们在阅读中接受品德教育,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人文素养。
第24课《 司马光》课件(完美版)

级
语
文 上
如果掉进
册
去,就更
不容易出
来了。
此时众人的反应如何?
2 补全情节。
0
2 3
跌入瓮中的孩子
司
年
马
三 年 级
其余孩子
光
语 文
司马光
上
册
其余孩子的反应
2
0 2
众皆弃去
3
年 三
众( 众人)
司 马 光
年
级 语
全,都 弃( 抛弃)
文
上
册
去(离去)
其他孩子都丢下他,吓跑了。
用有的.....有的......有的写出
司马光(节选)
2
3
光生七岁,凛然①如成人,闻②讲《左氏春秋》,爱 司
年
马
三 年
之,退③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④。自是⑤手不释书,至不
光
级 语
知饥渴寒暑。
文
上
注释:①凛然:稳重的样子。
册
②闻:听,听到。
③退:回去。
④大指:同“旨”,主要意思。
⑤自是:从那以后。
2 0
译文:司马光7岁时,已
2
3 年
经像成人一样稳重。听人讲
2
0 2 3 年 三 年
司马光
司 马 光
级
语
文
上
册
2
姓氏歌
0 2
你姓什么我姓李
3 年
什么李?
司 马
三
木子李
光
年 级
他姓什么他姓张
语 文
什么张?
上
弓长张
册
古月胡 口天吴
双人徐 言午许
中国姓氏有很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你能不看着停顿,能正确通顺流利朗读课文 吗?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sī
diē jiē qì chí
司马光 跌 皆 弃 持
庭院 登山 众多
朗读课文,注意做到读准字音,不添字,不 漏字,不回读。继续思考预习任务3。
留心听老师朗读课文,注意标点符号的停顿, 注意句子中间的停顿,在句子中间停顿的地方画 上“/”。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 活。
在读懂课文句子意思的基础上,展开想象, 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做到故事完整,语 句通顺连贯。
四人小组讲故事,互评交流;推选代表在班 上讲。听故事交流要求:(1)留心听,评议标准: 用自己的话讲;故事完整;语句通顺连贯。(2) 哪些地方可以讲得更好些。
用句子“这件事情表现了司马光……的美好 品质。”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体会到的司马光的 美好品质,并说说自己是怎样体会出来的。
借助PPT的停顿提示,跟老师读课文。
对比以前课文朗读的句子中间停顿,同桌交 流一下,这篇课文朗读的句子中间的停顿有什么 不一样?
部编版《司马光》完美版2
借助注释和课文插图 ,利用自己原有的语文知 识,用现在的语言,说说 课文句子的意思。
部编版《司马光》完美版2
群儿/戏/于庭:(司马光和)几个同伴在庭院玩游 戏。
四人小组讨论讨论:这篇课文与其他课文在 语言上有什么不同?
再见
司马光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宋时期 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政治家。他主持编纂了 著名的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1)轻声朗读课文,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到不会读的字,拼读 一下字上的音节,看看自己能不能将课文朗读下 来。
(2)读完课文后,把会认读的字词圈画出来, 借助拼音,把生字词读准。
(3)借助注释,思考:课文讲了小时候的司 马光的一件什么事情?
背诵课文,注意词句间的停顿。
复习 司马光 跌 皆 弃 持
庭院 登山 众多
默读课文,然后说一说课文句子的意思。 (司马光和)几个同伴在庭院玩游戏。 有一个同伴爬上大瓮。 失足跌入大瓮沉没在水里。 其他的同伴全部不管跑掉了。 司马光举起石头击打大瓮使大瓮破了一个大洞。 (大瓮里的)水涌了出来。 那个同伴得以活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