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语文:《画》教学设计及分析

小学一年级语文:《画》教学设计及分析
小学一年级语文:《画》教学设计及分析

新修订小学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画》教学设计及分析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Teaching Design and Analysis of "Hua"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小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画》教学设计及分析

教材分析

《画》是北大版课程一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文中有一幅经过装裱的山水画和一首五言谜语诗。画上有山、水、花、鸟,给人以山水相衬、鸟语花香的美感。课文以“画” 这个谜底为中心,抓住山水画的形象特征展开描述,图文对应,妙趣横生。在教学本课时,要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教学理念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有浓厚的诵读古诗的兴趣,让学生在读中积累,读中感悟,激发学生收集背诵古诗词的兴趣,培养学生呤诵古诗词的爱好。通过多种形式和不同层次要求的诵读,使学生有所体会、感悟、获得情感熏陶,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感受到诗中所描绘的景物的美

2、会认五个生字,会写四个生字。

3、知道诗中的三对反义词。

教学过程

一、“一日五人背古诗”,引出新课

1、一日五人背古诗。(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2、引出新课。

3、揭示课题《画》。

(1)板书“huà”,检查学生拼读拼音情况。

(2)书写“画”,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

二、口述学习目标

三、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读准每一个拼音,读准每一个字。

2、读给同桌听,互相检查。

3、读给大家听,进行评议。

4、范读,读出节奏。

5、再读。

四、卡片认读生字。

1、开火车认读生字,并说出识记方法。

2、拼字游戏。同桌合作用字卡拼出这首诗,看哪组同桌拼得又快又好。

(此环节的设计,既巩固了生字的认读,又活跃了课堂气氛)

五、诵读古诗,展开想象。体会感情。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目录(1-6)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目录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目录 ?识字 ? 1.天地人 ? 2.金木水火土 ? 3.口耳目 ? 4.日月水火 ? 5.对韵歌 ?口语交际:我说你做?语文园地一 ?快乐读书吧 ?汉语拼音 ? 1.a o e ? 2.i u ü y w ? 3.b p m f ? 4.d t n l ? 5.g k h ? 6.j q x ?7.z c s ?8.zh ch sh r ?语文园地二 ?9.ai ei ui ?10.ao ou iu ?11.ie üe er ?12.an en in un ün ?13.ang eng ing ong ?语文园地三 ?课文 ? 1.秋天 ? 2.小小的船 ? 3.江南 ? 4.四季 ?口语交际:我们做朋友?语文园地四 ?识字 ? 6.画 ?7.大小多少 ?8.小书包 ?9.日月明 ?10.升国旗?课文 ? 5.影子 ? 6.比尾巴 ?7.青蛙写诗 ?8.雨点儿 ?口语交际:用多大的声 音 ?语文园地六 ?9.明天要远足 ?10.大还是小 ?11.项链 ?语文园地七 ?12.雪地里的小画家 ?13.乌鸦喝水 ?14.小蜗牛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 册目录 ?识字 ? 1.春夏秋冬 ? 2.姓氏歌 ? 3.小青蛙 ? 4.猜字谜 ?口语交际:听故事,讲 故事 ?语文园地一 ?快乐读书吧 ?课文 ? 1.吃水不忘挖井人 ? 2.我多想去看看 ? 3.一个接一个 ? 4.四个太阳 ?语文园地二 ? 5.小公鸡和小鸭子 ? 6.树和喜鹊 ?7.怎么都快乐 ?8.静夜思 ?9.夜色 ?10.端午粽 ?11.彩虹 ?语文园地四 ?识字 ? 5.动物儿歌 ? 6.古对今 ?7.操场上 ?8.人之初 ?口语交际:打电话 ?语文园地五 ?课文 ?12.古诗二首 ?池上 ?小池 ?13.荷叶圆圆 ?14.要下雨了 ?15.文具的家 ?16.一分钟 ?17.动物王国开大会 ?18.小猴子下山 ?口语交际:一起做游戏 ?语文园地七 ?19.棉花姑娘 ?20.咕咚 ?12.小壁虎借尾巴 ?语文园地八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 册目录 ?课文 ? 1.小蝌蚪找妈妈 ? 2.我是什么 ? 3.植物妈妈有办法 ?口语交际:有趣的动物 ?语文园地一 ?快乐读书吧 ?识字 ? 1.场景歌 ? 2.树之歌 ? 3.拍手歌 ? 4.田家四季歌 ?语文园地二 ?课文 ? 4.曹冲称象 ? 5.玲玲的画 ? 6.一封信 ?7.妈妈睡了 ?口语交际:做手工 ?语文园地三 ?8.古诗二首 ?登鹳雀楼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家长如何辅导学生

今年9月份,全国就要统一使用部编本小学语文新教材了(详情请戳→沪教版语文停用,全国统编教材上线!一年级新课本抢先看!),老师家长们比较关心的11个问题,对这套教材做了些说明,一起来看看吧~ 1、一年级为何要改为先认字 再学拼音? 过去都是一年级刚上学就学拼音,然后再用拼音去认字。这回改了:把拼音学习推后个把月,先认一些汉字,再学拼音,而且边学拼音边认字。 这个改变体现一种更切实的教学理念。 其实,传统的语文教育都是从认字开始,是在没有注音帮助的情况下进行的。以前的蒙学的办法,就是让孩子反复诵读,慢慢就会认字了。部编本多少有点回归传统。入学教育以后,第一篇识字课文,就是“天、地、人、你、我、他”,六个大的楷体字扑面而来,会给刚上学的孩子留下深的印象,可能是一辈子的印象。接下来是“金、木、水、火、土”,“云对雨,雪对风”,很传统,也很有趣。 为什么这样安排?要的是孩子们对汉字的原初感觉。“第一印象”不是字母abc,而是汉字“天地人”,这个顺序的改变是别有意味的:把汉语、汉字摆回到第一位,而拼音只是辅助学汉字的工具,不是目的。 先认字后学拼音,还有一个考虑,是幼小衔接,放缓坡度。对于一年级刚上学的孩子而言,一上来就是拼音,比较难,等于给了下马威,并不利于培养对语文课的兴趣。

现在把拼音学习推后一点,能减少他们的畏难情绪。我看拼音学习再往后推一两个星期也无妨,总之是要想办法让小学生觉得语文学习挺有意思的,一开始就要注意培养认字读书的兴趣,这比什么都重要。 2、汉语拼音对刚上学的孩子比较难 教学有什么建议? 要先明确,学拼音是为了识字,当然,还有普通话正音。拼音是认字的工具,但别当作阅读的工具。汉语拼音只是拐杖,学会认字就可以不要这个拐杖了。所以,拼音教学要实事求是,降低难度。 例如,发音是比较难学的。学拼音当然要教发音的方法,但也不要过分要求。一年级能拼读音节就可以了,不一定要求能直呼音节。拼音字母表是要熟记的,但不强求背诵默写。声母、韵母的音节能够书写即可,是否工整不必讲究。 大致说来,就是一年级拼读准确,二年级要求熟练一点儿,也就可以了,别增加其他额外的负担。 有许多学校一年级还学英语,英文字母和汉语拼音老是混淆,老师教学的压力是很大的。还有就是南方方言区的老师,为了训练一个发音,可费老劲了,效果还不好。

2019年部编版小学语文一至六年级教材目录(完整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至六年级教材目录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教材目录 识字 1.天地人 2.金木水火土 3.口耳目 4.日月水火 5.对韵歌 口语交际:我说你做 语文园地一快乐读书吧 汉语拼音 1.a o e 2.i u ü y w 3.b p m f 4.d t n l 5.g k h 6.j q x 7.z c s 8.zh ch sh r 语文园地二 9.ai ei ui 10.ao ou iu 11.ie üe er12.an en in un ün 13.ang eng ing ong 语文园地三 课文 1.秋天 2.小小的船 3.江南 4.四季 口语交际:我们做朋友 语文园地四 识字 6.画 7.大小多少 8.小书包 9.日月明 10.升国旗 课文 5.影子 6.比尾巴 7.青蛙写诗 8.雨点儿 口语交际:用多大的声音 语文园地六 9.明天要远足 10.大还是小11.项链 语文园地七 12.雪地里的小画家 13.乌鸦喝水 14.小蜗牛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教材目录 识字 1.春夏秋冬 2.姓氏歌 3.小青蛙 4.猜字谜 口语交际:听故事,讲故事 语文园地一快乐读书吧 课文 1.吃水不忘挖井人 2.我多想去看看 3.一个接一个 4.四个太阳 语文园地二 5.小公鸡和小鸭子 6.树和喜鹊 7.怎么都快乐8.静夜思9.夜色 10.端午粽11.彩虹 语文园地四 识字 5.动物儿歌 6.古对今 7.操场上 8.人之初 口语交际:打电话 语文园地五 课文 12.古诗二首 池上小池 13.荷叶圆圆 14.要下雨了 15.文具的家 16.一分钟 17.动物王国开大会 18.小猴子下山 口语交际:一起做游戏 语文园地七 19.棉花姑娘20.咕咚 21.小壁虎借尾巴 语文园地八

【教育资料】小学语文一年级《画》一

【教育资料】小学语文一年级《画》一 1、能对照图画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懂得为什么说这是一幅画。 2、学会画、远、色、近、无、声、惊7个生字,掌握有-无远-近等反义词。 3、会正确地朗读,背诵课文,默写课文。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初步观察图画,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 一、观察图画,导入新课。 1、今天学习14课《画》。(板书课题) 叫学画字:半包围结构,八笔。书写时田字要居中,第一笔横要盖住田字,但不要过长。最后两笔要对称。 2、小朋友多很喜欢画,今天老师就请你们来仔细看一幅画。(出示放大的课文插图)。

你们看这幅画上画了些什么?(让学生从远说到近。) 话的是什么季节?(春天)你怎么知道的?(让学生根据观察进行思考。) 3、这幅画很美,画出了春天美丽的自然景色。现在我们再来读课文,看看课文是怎么来写的。 二、范读课文。 三、自学课文。 要求学生读准字音,并想办法记住字形。 四、教学生字,初步理解课文大意。 1、叫学远色。 跟远意思相反的词是什么? 谁会写这个远字(书空) 色,指什么?(颜色)(指名分析字形。) 远看山有色是什么意思?(远看山有颜色)

2、叫学近、无声。 近,前鼻音,与进比较。 无,跟无意思相反的词是什么? 声,上下结构,上面是士不是土,下面遇色比较,注意不要写错。声音的声,歌声的声。 近听水无声是什么意思?(走近听流水没有声音。) 3、春去花还在的在什么意思?(这儿是开着的意思。)这句话什么意思?(春天过去了,花儿还没有谢。) 4、叫学惊。 惊,惊慌、害怕。为什么惊用竖心旁? 人来鸟不惊的意思谁能来说说? 5、现在谁能把四句话连起来说说意思。 五、齐读课文后小结: 课文说远远看去,山色十分鲜明,走近从山上流下的溪水,却听不到一点流水的声音。春天过去了,可是花儿仍旧没谢,人走过去,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 课文及儿歌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课文及儿歌 汉语拼音4 轻轻的 小兔小兔轻轻跳, 小狗小狗慢慢跑, 要是踩疼了小草, 我就不跟你们好。 汉语拼音5 猜一猜 两棵小树十个杈, 不长叶子不开花。 能写会算还会画, 天天干活不说话。 汉语拼音6 在一起 小黄鸡,小黑鸡, 欢欢喜喜在一起。 刨刨土,捉捉虫, 青草地上做游戏。 汉语拼音7 过桥 计算题,三四道, 一排等号像小桥。 算对了,走过桥, 做错了,过不了。 想一想,算一算, 快快乐乐过了桥。 汉语拼音8 欢迎台湾小朋友

一只船,扬白帆, 飘呀飘到台湾。 接来台湾小朋友, 到我学校玩一玩。 伸出双手紧紧握, 热情的话儿说不完。 汉语拼音9 你栽树,他培土,我去提水。 小白兔 小白兔,穿皮袄, 耳朵长,尾巴小, 三瓣嘴,胡子翘, 一动一动总在笑。 汉语拼音10 小猫爱吃鱼。小狗爱吃肉。小马和小牛爱吃草。 有礼貌 大公鸡,有礼貌, 见到太阳就问好。 太阳公公眯眯笑, 奖他一顶大红帽。 汉语拼音11 课后,大家一起叠飞机,做贴画,捏泥娃娃,有趣极了。 月儿弯弯 月儿弯弯挂蓝天, 小溪弯弯出青山, 大河弯弯流入海, 街道弯弯到校园。 复习三 拼一拼

三个圆圈,三条直线。 拼出小鸭,嘴巴扁扁。 拼出小兔,尾巴短短。 还能拼什么?你来试试看。 汉语拼音12 远处一座座山,近处一块块田。左边一片树林,右边一座果园。 登山 一二三,一二三, 林文孙燕去登山。 林文登到半上腰, 风儿给他擦擦汗。 孙燕登到山顶上, 白云夸她意志坚。 汉语拼音13 老师教我们用计算机画画。小文画了一朵红花。小青画了一只白鹅。我画了一条 美丽的彩虹。 彩虹 雨过天睛白云飘, 蓝天架起彩虹桥。 赤橙黄绿青蓝紫, 数数颜色有七道。 复习四 秋叶飘飘 红色的蝴蝶, 黄色的小鸟, 在空中飞翔, 在风中舞蹈。 不是蝴蝶,不是小鸟, 是红叶舞,黄叶飘, 像秋姑娘发来的电报, 告诉我们秋天己经来到。

部编版小学语文画杨桃精选教案

画杨桃(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 认识“靠、而”等5 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倒”,会写“摆、课”等五个左右结构的字。 2. 朗读课文,读出同学对话时的语气。 3. 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能说一说课文发生了什么事。教学重点:初步感 知课文内容;读出对话的语气。 教学过程: 第一板块课题质疑,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生齐读。(出示实物——杨桃)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水果吗?2 .教师补充介绍杨桃。(课件出示相关文字:“杨桃”,学名“五敛子”,又名“羊桃”“阳桃”??) 3.小朋友们,今天咱们要学习的课文叫《画杨桃》。看到这个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让学生围绕课题质疑。教师提炼并梳理主要问题。)预设:①杨桃是什么? ②是谁在画杨桃。 ③画出来的杨桃是怎么样的? ④画杨桃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 3.看来小朋友们的疑问很多,那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去读读课 文。 板块二:初读正音,整体感知

1、带着我们刚刚提出的这些问题,自由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注意将含有本课生字的词语读准确。 读完后想一想,你都知道了什么? 预设:① “我”和同学们在画杨桃。②“我”把杨桃画成了五角星,同学们都笑我。③后来在老师的帮助下,同学们不再笑“我”了,并且觉得“我”画的是对的。 师过渡:真棒,你们看,我们自己多读几遍课文,就可以解决很多问题了。而把这些我们知道的串在一块儿,就是这篇课文的大致内容了。来,自己试着把这段话补充完整吧。 2 、以填空的形式 课件出示:老师在图画课上布置了画杨桃的任务,(“我” )画出的杨桃却是(五个角的什么东西),这引得了同学们的(哈哈大笑)。后来在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知道了自己的错误)。老师的(教诲)让我终生难忘。 3. 强调“诲”字读音,第四声。 第三板块初识人物,认真作画 过渡:课文的大致内容我们清楚了,那现在让我们走进课文中 1. 这一天上图画课,老师把两个杨桃摆在讲台上,要同学们画那么文中的“我”看到的杨桃是怎样的呢?请小朋友们默读下第一自然段,划一划相关的句子。 预设:我看到的杨桃根本不像平时看到的那样,而像是五个角的什么东

对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地认识与思考

对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的认识与思考 东方第一小学杨关辉 统编教材注重经典性和人文性,内容上着力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且贴近当代学生的生活,体现了时代性,它既有利于教师的教学,又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标志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语文学科的全面落实。本文我主要 以二年级下册部编版语文教材为例谈谈我对部编语文教材的认识与思考。 一、部编版教材更强调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部编版教材中,涉及传统文化的篇目有很多,如古诗、寓言故事、历史名 人故事、古代神话故事、以及大量的名言警句等等,这都浓缩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歌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二年级下册部编版语文教材中共有七首古诗,我们可以与孩子们一起沉浸在这浓浓的诗歌 氛围中吟诵经典,一起迎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春天,并积 累有关“春”主题的诗句;一起学习“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顽强品质; 一起同情“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的劳动人民;一起欣赏“微微风簇浪,散 作满河星”的江上夜景。本册教材还从先秦诸子百家的典籍文献中精心挑选了最 具代表性的故事进行了改写,以寓言的形式呈现给孩子们,让孩子们能从篇幅短小的故事中明白深刻的道理,如《亡羊补牢》告诉孩子们要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揠苗助长》告诉孩子们要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等等。另外识字单元的第二课《传统节日》让孩子们对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有了了解,认识了春节、元宵节、 清明节、端午节、乞巧节、中秋节、重阳节这些节日的时间和风俗习惯。在本课 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举例子让孩子把传统节日与西方的节日区分开,并且可以让孩子们积累少数民族的节日和风俗,扩大他们的知识面。除了古诗、寓言故事、传统节日之外,《语文园地七》的《二十四节气歌》让孩子们对古时候农 民的农事生活有了大概定位;第五课《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向我们弘扬了雷锋 叔叔乐于助人的优秀品质,随后教材又在《语文园地二》的“日积月累”板块给 出了三句关于助人为乐的谚语,加深孩子们的理解;《语文园地四》的“日积月累”板块则向我们出示了三句关于诚信的名言警句,告诉我们“有言必行”的重 要性。这些都是在向我们展现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多么的博大精深,需要新的一代传承下去。 小小情境图,浓浓中国味。不仅仅是部编版教材中的课文蕴含着深厚的中国 传统文化,课本中的插图也具有浓厚的中国风味道。以第一课《古诗二首》中的 《村居》为例,草长莺飞,杨柳拂堤,春烟弥漫,三五儿童提绳拽线,欢呼雀跃,欢快地放着风筝,一只只风筝随风飞舞,尽情飘荡,编者只是几笔便勾勒出一幅含有中国水墨画风格的明媚欢快的春光图。在教学的过程中引领孩子们结合情境 图体会中国传统文化,很容易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二、部编版教材更强调阅读的重要性。 从一年级的“和大人一起读”到二年级的“我爱阅读”,孩子们开始转入了“独立自主”的阅读,二年级上册的“快乐读书吧”中推荐阅读《“没头脑”和“不高兴”》的故事,这标志着孩子们真正意义上开始进入了整本书的阅读,这 与涧西区目前推行的新教育中的十大行动之一----营造书香校园密切相关。“和大人一起读”是亲子阅读的一种模式,能够给孩子们营造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 “快乐读书吧”是读整本书的模式,能够培养孩子们良好的阅读习惯。二年级下

“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特色与使用建议

“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培训笔记 “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特色与使用建议 一、编写“背景” 二、“部编本”语文教材的总体特色 1、体现核心价值观,做到“整体规划,有机渗透” 2、接地气,满足一线需要,对教学弊病其纠偏作用 语文课注重两个延伸:往课外阅读延伸 往语文生活延伸 3、加强了教材编写的科学性 4、贴近当代学生生活,体现时代性 三、七个创新点 1、选文的问题 和原来人教版作比较,课文数量总的是减少了,(32课)但这不等于教学总量减少,而是几个板块内容的调整,使教学内容更丰富,也更有效。 A、减少汉语拼音的难度,让拼音教学服务于识字教学。新教材一开始 就是识字教学(5-6课)然后才是拼音教学。 B、选文的四个标准:经典性、文质兼美、适宜教学、时代性 2、更加灵活的单元结构体例 “部编本”分单元组织教学,若干板块的内容穿插安排在各个单元之中。3、重视语文核心素养,重建语文知识体系 ﹡在教材的呈现和教学中并不刻意强调体系,防止过度的操作。

﹡但总是要让一线教师使用这套教材有“干货”可以把握,最好能做到一课一得。 备课时注意一: 重新学习研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了解掌握其中对各个学段内容目标的要求,特别是知识和能力的要求。 备课时注意二: 参考教师用书所建议的小学和初中的语文知识点和能力点的系列,可以把这个系列和课标的要求对照,互为补充。 备课时注意三: 研究这些“要点”(知识点、训练点、也就是讲课的重点)如何分布到各个单元、到每一课,要有梯度、螺旋式提升,这就是体系。 4、阅读教学实施“三位一体”,区分不同课型 “部编本”语文教材有意识改变课型混乱的状况,加大了精度和略读两种课型的区分度。 改“精读”为“教读”,改“略读”为“自读” 老师们在教学实践中格外注意两个问题:阅读方法阅读速度 5、把课外阅读纳入教材体制 建议老师们采取1+X的办法,即采用讲一篇课文,附加若干篇课外阅读的文章。 6、识字写字教学更加讲究科学性 要关注300字教学的问题 汉语拼音的教学要注意两点:

小学一年级语文:《画》教材理解

《画》教材理解 一年级语文教案 ●一、教材简说 本课有一幅经过装裱的山水画和一首五言谜语诗。画上有山、水、花、鸟,给人以鸟语花香、山水相衬的美感。课文扣住“画”这个谜底,抓住画的形象特征展开描述。图文对应,能使学生有滋有味地循图读文,感悟诗中所描绘的生机勃勃的景象,从而受到美的熏陶。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和练习朗读。难点是了解诗意。 ●二、学习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4个字。认识“辶、忄”两个偏旁。 2.知道“远”和“近”、“有”和“无”、“来”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词。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懂得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 ●三、教学建议 (一)识字写字 1.识字。 (1)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时,可以要求学生一边读,一边画出生字,并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音。本课11个生字中,“色”是平舌音,“声、春”是翘舌音,“近、春、人”是前鼻音,“听、声、惊”是后鼻音,“远、无”是整体认读音节,要指导学生读准。可让学生互相认读生字、正音。 (2)在学会新偏旁“辶、忄”的基础上,让学生自主识记字形,并交流识记的方法。以下方法供参考。 ①偏旁归类。如,“远、近、还”都有“辶”。 ②换一换。用给熟字换笔画或偏旁的方法来记,如,“天”变成“无”,“入”变成“人”,“听”变成“近”。 ③编字谜。如,“春”:“三人日下去春游”,“来”:“米上加横竖出头”。 2.写字。 指导写字,除继续巩固“撇、捺”的写法外,重点是练写“点”。要区分短“撇”和“点”。这四个字笔画不多,要注意笔画的位置,把字写匀称。教师可在田字格中范写,作具体指导。

人:第二笔从竖中线和横中线交叉处偏左一点起笔。 火:要指导学生掌握它的笔顺,第四笔“捺”从竖中线和横中线交叉处起笔。 ●六:最后一笔是“点”,不要写成“捺”。 (二)朗读感悟 1.让学生根据记忆,说说他们看到的春天的山、水、花、鸟是怎样的,再次感受大自然的美。 2.读读课文,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质疑。如,为什么人走近了听,还是听不到水声?春天开的花,为什么春天已经过去了,花还没谢? 3.表演想象,感悟诗意。在学生反复朗读后,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并根据个人的感悟配上动作进行朗读表演。如,读到“近听水无声”时,做出侧耳听的动作;读到“人来鸟不惊”时,做出摆手的样子。明白这首诗写的是一幅山水画。 4.诗中有几对意思相反的词,要指导学生通过比较了解它们的意思。如,“远”和“近”意思相反,是比较而言的。可以举例说明,如,“教室里,第一排座位离黑板近,最后一排座位离黑板远。”“来”和“去”可让学生通过做动作来理解。 5.指导背诵。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之后,基本能背诵。可让学生介绍自己记忆、背诵课文的方法,如,抓住“山、水、花、鸟”四个字来背诵,抓住“远”和“近”、“去”和“来”两组意思相反的词来背诵。 (三)课后练习 把“我会说”中六对反义词做成头饰给学生戴在头上,在音乐伴奏下做找朋友的游戏。 (四)实践活动 1.从自己认识的字中找一找意思相反的,看谁找得多,记得多。 2.课外收集谜语,开展猜谜活动。 (五)教学时间 教学本课可用1—2课时。 ●四、教学设计举例 (一)引发记忆,谈话导入 春天有哪些景物让你们觉得很美?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三)再读课文,引导质疑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全集(页)

小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望溪二小蒋燕() 一、指导思想: 以第三次全教会《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精神为指导,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致力于构建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在语文方面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 我们班级的学生共33个,很多孩子的爸爸妈妈都在外地打工,大部分家庭经济不富裕、家长文化素质低下,以致本班的孩子大部分学习习惯差,个性强。再加上一年级孩子特别好动,班级纪律性较差,这都给有效管理班级和正常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由于幼儿园的受教育差别,我们班的孩子对于拼音的原有水平是参差不齐,这也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包括“入学教育”“汉语拼音”“识字”“课文”“语文园地”“口语交际”几个部分。教材的开头是入学教育,用四幅图,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了解学习常规。然后是汉语拼音部分,共13课,在学习拼音的同时认识70个常用字。而后是识字(一)、10篇课文,识字(二)、又10篇课文。两个识字单元各4课,每课认字12-14个。20篇课文分作4个单元,大体按由浅入深的顺序编排,每个单元的课文在内容上有一定的联系。在每个单元之后设语文园地,以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此外,全册设6个口语交际话题,安排在每个单元后面,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

识字的编排,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全册要求认识400个常用字,写其中100个笔画简单的字。 教材特点: (一)综合性 教材采用多种方式体现语文学科的综合性,以便使初入学的儿童受到比较全面的语文启蒙教育,不仅在汉语拼音、认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等方面打好基础,而且在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等方面做好奠基的工作。学习内容的安排、学习能力的培养,从一开始就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例如,在汉语拼音阶段,适当出现短语、句子和儿歌,学生在学习拼音的同时认识部分汉字,把学拼音、识汉字、发展语言结合起来,不但增加了趣味性,及早获得成就感,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又如,在课后练习和语文园地中,设计了读读说说、读读画画、读读做做、读读演演等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形式,体现语文能力的整体发展,以及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融合。 (二)科学性 汉语拼音、识字、阅读、口语交际的编排,都注意遵循儿童学习语文的规律。以认字和写字为例,要求认的字,都是最常见的、出现频率最高的;要求写的字,都是最常用的、最简单的。儿童最先认的字,是与他们的生活关系最密切的“爸、妈、我”。全册要求认识的400个字,都是出现频率最高的常用字。此外,识字的安排重视汉字本身的规律,采用象形字、会意字、看图识字、按事物归类识字等形式,使儿童在识字的同时了解汉字文化,认识身边的事物。要求写的100个字,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独体到合体的顺序编排,每课只写3-4个字。结合写字指导,帮助学生逐步掌握汉字的笔画笔顺、间架结构,打好写字基础,使每个学生不仅能把字写对,而且能把字写好。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画教案

6画 学习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认识“辶、”2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掌握意思相反的词:“远”和“近”、“有”和“无”、“来”和“去”。 3.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懂得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 学习重点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认识“辶、”2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掌握意思相反的词:“远”和“近”、“有”和“无”、“来”和“去”。 学习难点 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懂得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 教学过程 一、借助谜语,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从开学到现在,我们已背过不少儿歌,现在我们一起背诵其中的一首(课件:出示谜语)《我会猜》)“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这首儿歌是个谜语,谁知道谜底?(生说“手”) 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习一首谜语诗,看看谁能猜出来是什么。(课件出示)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认读生字。 1、观察这幅美丽的山水画,你来看一看都有什么?这些景你觉得美吗?美丽的景色就像画一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课《画》,这篇课文中也有山,有水,有花,有鸟,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篇课文是怎么描写的。 (引导学生从整体观察图画,再由远到近地观察,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然后教师范读课文,让学生很快进入古诗描绘的优美的情境中。) 三、初读古诗,认识生字 (一)自学生字。(课件出示自学提示) 1.轻声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在诗中画出生字,并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音。 2.小组合作认读生字。 (二)检查识字。

1.课件出示课文,用红色标出生字。 2、方法多样,学习生字。 (1)学生自由读。 (2)教师加上拼音后指名学生领读,要求大声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 (3)开火车、齐读等多种方法巩固读音。 (4)出示不带拼音的生字以抢读方式检验学生掌握程度。 3.交流识字方法(学生说,老师总结)。 4.再用生字口头组词。 四、精讲点拨,理解诗意 1.指名读诗,把字音读准确。 2.学习质疑。(我们把诗读正确了,诗中有什么地方你还不懂的吗?) 如:为什么山远看还能看得清楚颜色?为什么近着听,却听不到水的声音?为什么春天去了,花没有谢掉?为什么人来了,鸟不惊?等。你喜欢把哪句诗讲给大家听? 3.根据学生的提问,观看屏幕,理解诗意。 A.“远看山有色”:多媒体课件演示“山”的图片,师描绘远山:远远看去,一座座青色的山峰连绵起伏,多美呀!为什么山远看还能看得清楚颜色?(画上的山)用你的声音读出远山的美来。引读“远看——” B.“近听水无声”:演示“水”的图片,师述:哗哗的流水从山间流出,请一位同学上台来听流水的声音,其他同学把耳朵贴在书上听一听,能听到流水的声音吗?为什么?(画上的水)。那么,这一行该怎么读呢?为什么你要这么读?谁也想来读? C.“春去花还在”:演示“花”分解图片,师述:春天到了,百花盛开,现在春天过去了,花怎么还在开放呢?(画上的花)。人在画外看,却如画中游。谁能把这一行读好呢? D.“人来鸟不惊”:演示“鸟”的分解图片,师述:枝头上站着一只可爱的小鸟,咱们来跟它打个招呼吧。请一个同学上来,和下面的同学一起说:“嗨,小鸟,你好呀!”哎呀,小鸟不理我们,这是怎么回事呀?(画上的鸟)。谁会读这行诗? 5.指导学生把整首诗连起来读好。(出示古诗,注意停顿,不要唱)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古诗文合集(修订版)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古诗文 合集(修订版) 一年级上册 【课文】 3江南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6画[唐]王维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日积月累】 1.咏鹅[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2.悯农(其二)[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3.古朗月行(节选)[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4.风[唐]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一年级下册 【课文】 8静夜思[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2-1池上[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12-2小池[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日积月累】 1.春晓[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赠汪伦[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3.寻隐者不遇[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4.画鸡[明]唐寅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 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二年级上册 【课文】 8-1登鹳雀楼[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8-2望庐山瀑布[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8-1夜宿山寺[唐]李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18-2敕勒歌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小学语文部编版教材目录及课文生字

三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1 大青树下的小学作者:吴然 晨绒球汉艳服装扮读静停粗影 2 花的学校 落荒笛舞狂罚假互所购猜扬臂 3 *不懂就要问 口语交际:我的暑假生活 习作:猜猜他是谁 第二单元 4 古诗三首 山行/赠刘景文 夜书所见 寒径斜霜赠刘盖菊残君橙送挑 5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铺泥晶紧院印排列规则乱棕迟 6 秋天的雨 盒颜料票飘争仙淡闻梨勾曲丰 7 *听听,秋的声音 习作:写日记 第三单元 8 去年的树 冷离等剩斧砍谷柴煤油诉睁接 9 *那一定会很好 10 在牛肚子里旅行 旅咱怜救命拼扫胃管刚流泪算 11 *一块奶酪 习作:我来编童话 第四单元 12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 洞准备暴墙壁饿蜘蛛漂撞饱晒 13 *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

14 *不会叫的狗 口语交际:名字里的故事 习作:续写故事 第五单元 15 搭船的鸟 搭亲父沙啦响羽翠'嘴悄吞哦捕 16 金色的草地 蒲英盛耍喊欠钓而察拢趣喜睡 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 第六单元 17 古诗三首 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 望洞庭 断楚至孤帆饮初镜未磨遥银盘 18 富饶的西沙群岛 富优浅错岩虾挺鼓数厚宝贵 19 海滨小镇 滨灰渔遍躺载靠栽亚夏除踩洁 20 美丽的小兴安岭 脑袋严实挡视线坛显材软刮库 习作:这儿真美 第七单元 21 大自然的声音 妙演奏琴柔感受激击器滴敲鸣 22 父亲、树林和鸟 朝雾蒙鼻总抖露湿吸猎翅膀重 23 带刺的朋友 刺枣颗忽乎暗伸匆沟聪偷追腰 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 习作:我有一个想法 第八单元

24 司马光 司庭登跌众弃持 25 掌声 掌班默腿轮投调摇晃烈勇 26 灰雀 雀郊养粉粒男或者冻惜肯诚 27 *手术台就是阵地 口语交际:请教 习作:那次玩得真高兴 三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1 古诗三首 绝句杜甫 惠崇春江晚景苏轼 三衢道中曾几 融燕鸳鸯惠崇芦芽梅溪泛减 2 燕子作者:郑振 拂聚拢形偶尔倦支痕幅 3 荷花作者:叶圣陶 瓣露蓬胀裂姿势仿佛随 4* 昆虫备忘录作者:汪曾祺 口语交际:春游去哪儿玩 习作:我的植物朋友 第二单元 5 守株待兔 守株待宋耕触颈释其 6 陶罐和铁罐作者:黄瑞云 骄傲谦虚懦弱何尘哟代价 7 鹿角和鹿腿作者:《伊索寓言》 鹿塘映欣赏匀称致传哎狮叹 8* 池子与河流作者:俄国克雷洛夫 口语交际:该不该实行班干部轮流制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小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第三次全教会《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精神为指导,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致力于构建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在语文方面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 我们班级的学生共57个,基本是外地来温打工者的孩子,大部分家庭经济不富裕、家长文化素质低下,以致本班的孩子大部分学习习惯差,个性强。再加上一年级孩子特别好动,班级纪律性较差,这都给有效管理班级和正常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由于幼儿园的受教育差别,我们班的孩子对于拼音的原有水平是参差不齐,这也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包括“入学教育”“汉语拼音”“识字”“课文”“语文园地”“口语交际”几个部分。教材的开头是入学教育,用四幅图,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了解学习常规。然后是汉语拼音部分,共13课,在学习拼音的同时认识70个常用字。而后是识字(一)、10篇课文,识字(二)、又10篇课文。两个识字单元各4课,每课认字12-14个。20篇课文分作4个单元,大体按由浅入深的顺序编排,每个单元的课文在内容上有一定的联系。在每个单元之后设语文园地,以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巩固

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此外,全册设6个口语交际话题,安排在每个单元后面,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 识字的编排,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全册要求认识400个常用字,写其中100个笔画简单的字。 教材特点: (一)综合性 教材采用多种方式体现语文学科的综合性,以便使初入学的儿童受到比较全面的语文启蒙教育,不仅在汉语拼音、认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等方面打好基础,而且在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等方面做好奠基的工作。学习内容的安排、学习能力的培养,从一开始就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例如,在汉语拼音阶段,适当出现短语、句子和儿歌,学生在学习拼音的同时认识部分汉字,把学拼音、识汉字、发展语言结合起来,不但增加了趣味性,及早获得成就感,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又如,在课后练习和语文园地中,设计了读读说说、读读画画、读读做做、读读演演等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形式,体现语文能力的整体发展,以及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融合。 (二)科学性 汉语拼音、识字、阅读、口语交际的编排,都注意遵循儿童学习语文的规律。以认字和写字为例,要求认的字,都是最常见的、出现频率最高的;要求写的字,都是最常用的、最简单的。儿童最先认的字,是与他们的生活关系最密切的“爸、妈、我”。全册要求认识的400个字,都是出现频率最高的常用字。此外,识字的安排重视汉字本身的规律,采用象形字、会意字、看图识字、按事物归类识字等形式,使儿童在识字的同时了解汉字文化,认识身边的事物。要求写的100个字,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独体到合体的顺序编排,每课只写3-4个字。结合写字指导,帮

(完整版)小学语文部编版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小学语文部编版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2019年6月19日,阳谷铜谷小学的全体语文教师在会议室参加了小学语文部编版的教材培训活动。通过这次培训学习,使我对新教材有了较清晰的认识,加深了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与体会,对具体实施有了一定的思考。 一、对新课程的思考 在本次培训中,来自山东省青岛、北京市的几位名师根据不同类型的课文展示,为我们做了精彩的示范课,并通过几位专家对高年段的语文教学建议中,使我对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有新的诠释,对教科版教材有了新的理解和把握。做为一名一线教师,我将根据新的语文能力实践系统,致力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语文课程的呈现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努力给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素质教育的空间。 先说识字教学的深入研究。五年级学生不论是识字量,还是写字量已经近达饱和,许多孩子,甚至一些老师在教学中忽略了识字教学,重在阅读。这就造成了一些孩子夹生现象严重,错别字及不规范的字比比皆是。这就给我们老师敲响了警钟,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将识字教学贯穿在整个教学中,扎实有效的进行落实。平时还要做到一课一听写,一单元一听写。很好地完成小学阶段识字教学的任务。再者是阅读教学的改革。部编版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大多反映生活实际的,贴近生活,已与学生的阅读理解。并且教师应指导学生阅读长文章要加快速度,不回读,长文短教,指导学生使用概括语。让学生读书为本,大量阅读。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首先要精备教案,所设计的问题不宜过碎。这也是我们许多老师课堂上所谓的“面面俱到”,对学生的“不放心”。这样一节课下来,重难点没有很好的凸现出来,反而眉毛胡子一把抓。 二、对教师角色的思考 1.教师应该是课程改革的推动者、课程的实施者及课程的解释者,通过教师的实施和解释,课程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所接受和理解。 2.教师将成为课程研究的设计者。教师在推行新课程的过程中必然发现许许多多这样哪样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不断的思考和改进,提出看法,不断的完善和改进我们的教材。 三、对课堂教学的思考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古诗词汇总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古诗词汇总 一年级上册(共6首) 【日积月累】P16 1.咏鹅[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课文】P58 2.江南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日积月累】P64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日积月累】P77 4.悯农(其二)[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日积月累】P91 5.古朗月行(节选)[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日积月累】P101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日积月累】P113 6.风[唐]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一年级下册(共7首) 【日记月累】P13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柳绿花红莺歌燕舞冰雪融化泉水叮咚百花齐放百鸟争鸣 【日积月累】P27 7.春晓[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日积月累】P40 8.赠汪伦[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课文】P43 9.静夜思[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日积月累】P52 10.寻隐者不遇[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日记月累】P64 小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竹篮子打水——一场空 芝麻开花——节节高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课文】P67 11.池上[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课文】P68 12.小池[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日记月累】P79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有雨山戴帽,无雨半山腰。 早晨下雨当日晴,晚上下雨到天明。蚂蚁搬家蛇过道,大雨不久要来到。 【日记月累】P99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荀子》 读书百遍,而义自见。——董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董其昌 【日积月累】P114 13.画鸡[明]唐寅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二年级上册(共7首) 【日积月累】P13 14.梅花[唐]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日积月累】P26 有山皆图画,无水不文章。儿垂钓[唐]胡令能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画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 画教案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6画 学习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认识“辶、”2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掌握意思相反的词:“远”和“近”、“有”和“无”、“来”和“去”。 3.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懂得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 学习重点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认识“辶、”2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掌握意思相反的词:“远”和“近”、“有”和“无”、“来”和“去”。 学习难点 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懂得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 教学过程 一、借助谜语,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从开学到现在,我们已背过不少儿歌,现在我们一起背诵其中的一首(课件:出示谜语)《我会猜》)“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这首儿歌是个谜语,谁知道谜底( 生说“手”) 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习一首谜语诗,看看谁能猜出来是什么。(课件出示)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认读生字。 1、观察这幅美丽的山水画,你来看一看都有什么这些景你觉得美吗美丽的景色就像画一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课《画》,这篇课文中也有山,有水,有花,有鸟,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篇课文是怎么描写的。 (引导学生从整体观察图画,再由远到近地观察,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然后教师范读课文,让学生很快进入古诗描绘的优美的情境中。) 三、初读古诗,认识生字

(一)自学生字。(课件出示自学提示) 1.轻声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在诗中画出生字,并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音。 2.小组合作认读生字。 (二)检查识字。 1.课件出示课文,用红色标出生字。 2、方法多样,学习生字。 (1)学生自由读。 (2)教师加上拼音后指名学生领读,要求大声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 (3)开火车、齐读等多种方法巩固读音。 (4)出示不带拼音的生字以抢读方式检验学生掌握程度。 3.交流识字方法(学生说,老师总结)。 4.再用生字口头组词。 四、精讲点拨,理解诗意 1.指名读诗,把字音读准确。 2.学习质疑。(我们把诗读正确了,诗中有什么地方你还不懂的吗) 如:为什么山远看还能看得清楚颜色为什么近着听,却听不到水的声音为什么春天去了,花没有谢掉为什么人来了,鸟不惊等。你喜欢把哪句诗讲给大家听 3.根据学生的提问,观看屏幕,理解诗意。

部编小学语文教材的解读(二)

部编小学语文教材的解读(二) 下面,结合老师们接触这套新教材之后可能比较关心的若干问题,来做些说明。一共有十一个问题。 一、一年级为何要改为先认字,再学拼音? 过去的教学都是学生一年级刚上学就学拼音,然后再用拼音去认字。这回改了:把拼音学习推后个把月,先认些汉字,再学拼音,而且边学拼音边认字。这个改变体现一种更切实的教学理念。其实,传统的语文教育都是从认字开始,是在没有注音帮助的情况下进行的。以前的蒙学的办法,就是让孩子反复诵读,慢慢就会认字了。“部编本”多少有点回归传统。入学教育以后,第一篇识字课文,就是“天、地、人、你、我、他”,六个大的楷体字扑面而来,会给刚上学的孩子留下很深的印象,这个印象可能是一辈子的印象。接下来是“金、木、水、火、土”“云对雨,雪对风”等,很传统,也很有趣。为什么这样安排?要的是孩子们对汉字的原初感觉。留给孩子们的“第一印象”不是字母abc,而是汉字“天地人”,这个顺序的改变是别有意味的:把汉语、汉字摆回到第一位,而拼音只是辅助学汉字的工具,不是目的。 先认字后学拼音,还有一个考虑,那就是幼小衔接,放缓坡度。对于刚上一年级的学生而言,一上来就学拼音,比较难,等于给了一个下马威,不利于培养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趣。现在把拼音学习推后一点,能减少他们的畏难情绪。我看拼音学习再往后推一两个星期也无妨,总之是要想办法让小学生觉得语文学习挺有意思的,一开始就要注意培养认字读书的兴趣,这比什么都重要。 二、对刚上学的孩子而言,汉语拼音学习比较难,教学有何建议? 老师们要明确,学拼音是为了识字,当然,还有普通话正音。拼音是认字的工具,但别当作阅读的工具。汉语拼音只是拐杖,学会认字就可以不要这个拐杖了。所以,拼音教学要实事求是,降低难度。 例如,发音是比较难学的。学拼音当然要教发音的方法,但也不要过分要求。一年级能拼读音节就可以了,不一定要求能直呼音节。拼音字母表是要熟记的,但不强求背诵默写。声母、韵母的音节能够书写即可,是否工整不必讲究。大致说来,就是一年级拼读准确,二年级要求熟练一点儿,也就可以了,别增加额外的负担。有许多学校一年级还学英语,英文字母和汉语拼音老是混淆,老师教学的压力是很大的。还有就是南方方言区的老师,为了训练一个发音,可费老劲了,效果还不好。如果认识到汉语拼音就是一个认字的“拐杖”,普通话正音无非是为了沟通,那老师的压力会小一点,辐射到学生那里负担也会轻一点,效果不见得就差。 其实,《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年版)》已经降低了难度,有些学校可能不注意。说到普通话的学习,也要实事求是,方言区的学生会用普通话沟通,就可以了,不一定要求说得多么标准、漂亮。如果方言区的老师能结合所在地区学习普通话的发音难点,来补充设计更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那就更好了。总之,学拼音就是帮助认字,不能代替认字。拼音对学普通话有正音作用,但不要把读拼音当作学普通话的办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