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分析实验

合集下载

《电力系统分析》实验报告

《电力系统分析》实验报告

本科生实验报告实验课程电力系统分析学院名称专业名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学生姓名学生学号指导教师实验地点6C901实验成绩二〇一九年九二〇一九年十二月1电力系统分析实验报告摘要电力系统分析是电气工程专业的主干基础课程,是学生进入电力系统专业的主要向导和桥梁。

而MATLAB仿真中的Simulink建模是对电力系统进行建模分析的一个重要工具。

关键词:电力系统;MATALB;建模实验一电力系统分析计算一、实验目的1.掌握用Matlab软件编程计算电力系统元件参数的方法.2.通过对不同长度的电力线路的三种模型进行建模比较,学会选取根据电路要求选取模型。

3.掌握多级电力网络的等值电路计算方法。

4.理解有名制和标幺制。

二、实验内容1.电力线路建模有一回220kV架空电力线路,导线型号为LGJ-120,导线计算外径为15.2mm,三相导线水平排列,两相邻导线之间的距离为4m。

试计算该电力线路的参数,假设该线路长度分别为60km,200km,500km,作出三种等值电路模型,并列表给出计算值。

2模型1 15.75欧22.8欧1.8e-4欧52.5欧76欧6e-4欧131.25欧190欧 1.5e-3欧2.多级电力网络的等值电路计算部分多级电力网络结线图如图1-1所示,变压器均为主分接头,作出它的等值电路模型,并列表给出用有名制表示的各参数值和用标幺制表示的各参数值。

图1-1 多级电力网络结线图线路额定电压电阻(欧/km) 电抗(欧/km)电纳(S/km)线路长度(km)L1(架空线)220kv 0.08 0.406 2.81*10-6 200L2(架空线)110kV 0.105 0.383 2.81*10-6 60L3(架空线)10kV 0.17 0.38 忽略15变压器额定容量Pk (kw) Uk% Io% Po(kW)32.作出等值电路仿真模型,线路采用中等长度模型,用字母标出相应的参数以220KV为基本级,SB=100MVA按精确求解要求,求出有名制和标幺制表示的各参数值。

电力系统分析实验报告

电力系统分析实验报告

电力系统分析实验报告电力系统分析实验报告引言:电力系统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它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稳定的电力供应。

为了确保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对电力系统进行分析是非常重要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电力系统的分析,探讨电力系统的性能和效能,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一、电力系统的基本原理电力系统由发电厂、输电网和配电网组成。

发电厂负责将化学能、机械能等转化为电能,输电网将发电厂产生的电能输送到各个地区,配电网将电能供应给终端用户。

电力系统的基本原理是通过电压和电流的传输,实现电能的转换和分配。

二、电力系统的分析方法1. 潮流计算潮流计算是电力系统分析中最基本的方法之一。

通过潮流计算,可以确定电力系统中各节点的电压和电流分布情况,从而评估系统的稳定性和负载能力。

潮流计算需要考虑各个节点的功率平衡和电压平衡,以及各个元件的参数和状态。

2. 短路分析短路分析是评估电力系统安全性的重要手段。

通过短路分析,可以确定电力系统中各个节点和支路的短路电流,从而评估设备的额定容量和保护措施的有效性。

短路分析需要考虑系统的拓扑结构、设备参数和保护装置的动作特性。

3. 阻抗分析阻抗分析是评估电力系统稳定性和负载能力的重要方法。

通过阻抗分析,可以确定电力系统中各个节点和支路的阻抗,从而评估系统的电压稳定性和电力传输能力。

阻抗分析需要考虑系统的拓扑结构、设备参数和负载特性。

三、实验结果与讨论在本实验中,我们选取了一个具体的电力系统进行分析。

通过潮流计算,我们确定了系统中各个节点的电压和电流分布情况。

通过短路分析,我们评估了系统的安全性,并确定了保护装置的动作特性。

通过阻抗分析,我们评估了系统的稳定性和负载能力。

实验结果显示,系统中存在一些节点电压偏低的问题,可能会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建议采取增加变压器容量、调整负载分配和优化配电网结构等措施。

此外,我们还发现系统中某些支路的短路电流超过了设备的额定容量,可能导致设备的损坏和安全事故。

电力系统分析实验报告

电力系统分析实验报告

电力系统分析实验报告本文主要介绍电力系统分析实验报告的相关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结果及分析等。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掌握电力系统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通过对电力系统的模拟和实验,深入理解电力系统的构成和工作原理,并提高对电力系统的分析和调试能力。

实验原理:电力系统是由发电机、变电站、电网和负载等组成的,其中发电机将燃料等能源转换为电能,经变电站进行升压变换后,输往各个地方的电网上,供相应的用户使用。

而电量的传输和分配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短路故障、过流保护、功率因数等。

因此,在电力系统的设计、建设和维护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详尽分析和性能评估。

主要实验器材:1. 变压器模型2. 电感器、电容器、电阻器等模型3. 处理器、仿真软件等实验过程:1. 构建电力系统模型,包括发电机、变电站、输电线路、配电站和负载等。

2. 对不同模型参数进行设置和调整,如线路长度、阻抗等。

3. 进行各种测试和实验,如短路故障测试、过流保护测试、功率因数测试等,并记录实验数据。

4. 使用仿真软件,对电力系统进行分析和模拟,得出相关结论。

5. 对实验数据和仿真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并提出改进建议。

实验结果及分析:通过实验和仿真,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 线路长度和阻抗大小会对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传输效率产生影响。

2. 不同短路故障类型的处理方式不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应对。

3. 过流保护的设置和参数调整需要根据负载情况和线路容量进行优化。

4. 功率因数的影响因素包括谐波、电路阻抗等,需要进行综合考虑。

总结:本次实验通过对电力系统的模拟和实验,深入了解了电力系统的构成和工作原理,并掌握了电力系统的分析和调试方法。

同时,也发现了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和改进方向。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对电力系统的学习和研究,提高自己专业能力和技能水平。

电力系统实验报告

电力系统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电力系统基本元件的特性和参数测量方法。

2. 理解电力系统运行的基本原理,包括稳态运行和暂态过程。

3. 学习使用电力系统仿真软件进行潮流计算和分析。

4. 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二、实验内容1. 电力系统基本元件特性实验(1)实验原理本实验主要研究电力系统中常用元件的特性,包括电阻、电感、电容和变压器。

通过测量元件在不同条件下的电压、电流和功率,分析其特性。

(2)实验步骤1. 测量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绘制伏安曲线。

2. 测量电感元件的伏安特性,分析其频率响应。

3. 测量电容元件的伏安特性,分析其频率响应。

4. 测量变压器变比和损耗。

(3)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得到了电阻、电感、电容和变压器的伏安特性曲线,分析了其频率响应和损耗情况。

2. 电力系统稳态运行实验(1)实验原理本实验研究电力系统在稳态运行条件下的电压、电流和功率分布。

通过仿真软件模拟电力系统运行,分析稳态运行特性。

(2)实验步骤1. 建立电力系统模型,包括发电机、变压器、线路和负荷。

2. 设置电力系统运行参数,如电压、频率和负荷。

3. 运行仿真软件,观察电压、电流和功率分布情况。

4. 分析稳态运行特性,如电压分布、潮流分布和功率损耗。

(3)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仿真实验,得到了电力系统稳态运行时的电压分布、潮流分布和功率损耗情况。

分析了不同运行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3. 电力系统暂态过程实验(1)实验原理本实验研究电力系统在发生故障或扰动时的暂态过程。

通过仿真软件模拟故障或扰动,分析暂态过程的电压、电流和功率变化。

(2)实验步骤1. 建立电力系统模型,包括发电机、变压器、线路和负荷。

2. 设置故障或扰动参数,如故障类型、故障位置和故障持续时间。

3. 运行仿真软件,观察电压、电流和功率变化情况。

4. 分析暂态过程特性,如电压恢复、频率变化和稳定裕度。

(3)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仿真实验,得到了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或扰动时的暂态过程特性。

电力系统分析综合实验报告

电力系统分析综合实验报告

电力系统分析综合实验报告本实验旨在通过对电力系统进行分析和综合实验,从而了解电力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电力负荷的管理和电路的运行条件。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使用PSCAD软件进行电力系统的模拟,并最终得出分析结果。

第一部分:实验目的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熟悉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了解电路的运行条件和电力负荷的管理,通过实验来了解电力系统的基本运行流程和原理。

同时,实验中更加重视学生解决问题、创新思维、团队协作和实验数据记录。

第二部分:实验内容本实验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非线性电力系统的建模使用PSCAD软件来建立非线性电力系统的模型,包括电源、负载和传输线等组成部分。

通过一个简单的电路来进行模拟,检验电源、负载和传输线的正常工作状态。

2. 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使用系统柔性和频率响应等分析方法,对电力系统进行稳定性分析。

通过仿真和实验搭建一个简单的电路来进行稳定性分析,只有在系统稳定的状态下才能进行正常的供电操作。

3. 电路负载管理和分析使用实际电路负载来进行各类负载管理和分析,包括负载均衡和负载优化。

通过对负载进行分析并进行优化调整,以达到电系统的最佳工作状态。

4. 设备运行条件分析通过对设备的状态进行分析,寻找设备的运行条件,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

在分析过程中,需要对各种设备产生的功率损失和电流负载进行考虑。

第三部分:实验步骤本实验的步骤大致如下:1. 建立非线性电力系统模型首先,需要在PSCAD软件中建立一个非线性电力系统模型,包括电源、负载和传输线等组成部分,并进行电路的初始化设置。

2. 进行电路的基本操作进行电路的基本操作,包括开关的合闭、电源的开启和负载的接入等,以检验电路的正常工作状态。

3. 进行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通过进行仿真和实验来进行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只有在系统稳定的状态下才能进行正常的供电操作。

如果系统不稳定,则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

4. 进行负载分析和负载管理通过对负载进行分析和管理,以达到电系统的最佳工作状态。

电力系统分析计算实验报告

电力系统分析计算实验报告

电力系统分析计算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电力系统分析计算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对电力系统的分析和计算,了解电力系统的性能指标以及计算方法,为电力系统的设计、运行和维护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验原理1.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电力系统由电源、输电线路、变电站以及用户组成,其主要功能是将发电厂产生的电能传输到用户处。

电力系统一般按照功率等级的不同分为高压、中压、低压电力系统。

2.电力系统的拓扑结构:电力系统的拓扑结构是指电源、变电站、输电线路等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连接关系。

常见的电力系统拓扑结构有环形、网状和辐射状等。

3.电力系统的性能指标:电力系统的性能指标包括电压、电流、功率因数、谐波等。

其中,电压是电力系统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性能指标之一,有着直接影响电力设备运行稳定性和用户用电质量的作用。

4.电力系统的计算方法:电力系统的计算方法主要包括短路电流计算、负荷流计算、电压稳定计算等。

通过这些计算方法可以了解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为系统的运行和维护提供参考。

1.收集电力系统的基本信息:包括装置的类型、额定容量、接线方式等。

2.进行短路电流计算:根据电力系统的拓扑结构和装置参数,计算各个节点的短路电流。

3.进行负荷流计算:根据电力系统的负荷信息和装置参数,计算各个节点的负荷流值。

4.进行电压稳定计算:根据电力系统的电源参数、负载参数和线路参数,计算各个节点的电压稳定性。

5.分析计算结果,评估电力系统的性能,找出可能存在的问题。

6.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改进措施,优化电力系统的运行。

四、实验结果通过上述计算,我们得到了电力系统各节点的短路电流、负荷流值以及电压稳定性等指标。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发现了电力系统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案。

五、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电力系统的分析和计算方法,掌握了评估电力系统性能的指标和工具。

我们发现电力系统的设计和优化非常重要,可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减少能源损失。

电力系统分析实验报告

电力系统分析实验报告

电⼒系统分析实验报告
实验⼀基于PSASP的电⼒系统潮流计算实验
⼀、实验⽬的
掌握⽤PSASP进⾏电⼒系统潮流计算⽅法。

⼆、实验内容
1、进⼊PSASP主画⾯
点击开始\程序\电⼒软件\PSASP6.2\电⼒系统综合分析程序,弹出PSASP封⾯后,按任意键,即进⼊PSASP主画⾯,在该画⾯中完成如下⼯作:
1) 指定数据⽬录
第⼀次可以通过“创建数据⽬录”按钮,建⽴新⽬录,以后可通过“选择数据⽬录”按钮,选择该⽬录。

2) 给定系统基准容量
在系统基准容量项中,键⼊该系统基准容量100MVA。

建⽴了数据之后,该数不要轻易改动。

2、⽂本⽂本⽅式下的数据输⼊
在PSASP主画⾯中点击“⽂本⽀持环境”按钮,进⼊⽂本⽀持环境。

点击“数据”,下拉菜单中选择“基础数据”,下拉第⼆级菜单:
(1)建⽴母线数据
点击“母线”,弹出母线数据录⼊窗⼝,在窗⼝中依次录⼊该系统的母线数
点击“交流线”,弹出交流线数据录⼊窗⼝,在窗⼝中依次录⼊该系统的交
(3)建⽴两绕组变压器数据
点击“两绕组变压器”,弹出两绕组变压器数据录⼊窗⼝,在窗⼝中依次录
(4)建⽴发电机及其调节器数据
点击“发电机及其调节器”,弹出发电机及其调节器数据录⼊窗⼝。

⾸先指定母线名和潮流计算⽤的母线类型,然后分三页分别录⼊有关数据。

该系统的发电机数据如下:。

电力系统实验报告

电力系统实验报告

电力系统综合实验实验报告1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一,观察发电机的四种运行状态。

2.通过实验二,观察系统在不同电压和不同拓扑结构中的静稳极限,观察失稳之后各相电压和电流波形。

3.通过实验三,观察不同短路情况下,短路切除时间对于电力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2实验内容2.1实验一:发电机不同象限运行实验2.1.1实验内容通过改变发电机的转速和励磁分别改变发电机的有功功率P与无功功率Q,实现发电机在不同象限的运行。

2.1.2理论分析发电机的四种运行状态:1.迟相运行(常态运行):发电机向电网同时送出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容性)。

2.进相运行(超前运行):发电机向电网送出有功功率,吸收电网无功功率。

3.调相运行:发电机吸收电网的有功功率维持同步运转,向电网送出无功功率(容性)。

4.电动机运行(非正常运行):发电机同时吸收电网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维持同步运行。

2.1.3实验步骤1.按照双回线方式,依次接入断路器,双回线,电动机,无穷大电网,组成简易电力系统。

2.测试各个接线端子的是否能够正常使用,闭合断路器。

3.启动发电机,并网运行。

4.改变发电机设定转速改变其有用功率,改变发电机励磁改变其无功功率,使其运行在四个象限,四个象限各取三组数据。

在正常状态下,设定三组不同转速使其保持正常运行状态,记录机端电压,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然后降低转速,使其运行于第二象限,再次记录三组调相数据;接着降低励磁电压,使发电机运行于第三象限,记录三组电动机数据;最后提高转速使点击运行与第四象限,获得3组进相数据。

2.1.4实验结果具体现象如图所示,图. 1转速设定值0.90图. 2转速设定值0.91图. 3转速设定值0.89图. 4转速设定值0.875图. 5转速设定值0.865图. 6转速设定值0.855图. 7转速设定值0.860 4.P > 0, Q < 0 第四象限图. 8转速设定值0.882图. 9转速设定值0.892图. 10转速设定值0.9022.2实验二:线路静态稳定极限测试实验2.2.1实验内容测试线路的静态稳定运行极限,测试不同电压等级和不同电抗条件下,电压静态稳定极限的变化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1 WDT-ⅢC型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试验台的正确使用(1)一、试验台上电在试验操作台的“操作面板”左下方有一个“电源开关”,此开关向整个台体提供操作电源和动力电源,以及四台微机装置的工作电源,并给信号灯用直流24V稳压电源供电。

因此,在下面叙述的各部分操作之前,都必须先投入“电源开关”(向上扳),此时反映各开关位置的绿色指示灯亮,同时四台微机装置上电、数码管均能正确显示;在结束试验时,其它操作都正确完成之后,同样必须断开操作“电源开关”(向下扳)。

二、无穷大电源系统的投入、切除操作1.无穷大电源的投入操作在投入“电源开关”之后,自耦调压器原方已接通了动力电源。

调整自耦调压器的把手,使其输出电压调至零。

按下无穷大系统的“系统开关”的“红色按钮”,“系统开关”合上后,其“红色按钮”的指示灯亮,“绿色按钮”指示灯灭,表示无穷大母线得电。

调整自耦调压器的把手,同时观察操作面板上“系统电压”表的指示,将其输出至无穷大母线上的电压,调整到试验的要求值(一般为380V),至此,完成无穷大电源的投入工作。

此时,可通过“系统电压”表下方对应的“电压切换”开关观测三相电压是否对称。

注意:“电压切换”开关有三个线电压(V AB、V BC、V CA)和三个相电压(V AN、V BN、V CN)和关闭(OFF)共七个切换位置,监视电压表时一定要注意切换开关位置,清楚相电压或线电压额定值以免造成过电压,以下相同。

2.无穷大电源的切除操作无穷大电源的切除操作大多数是在试验完成之后,发电机已与系统解列,所有线路均已退出工作之后进行。

按下“系统开关”的“绿色按钮”,其“绿色按钮”的指示灯亮,“红色按钮”的指示灯灭,表示系统开关已断开,无穷大电源切除操作即告完成。

实验2 WDT-ⅢC型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试验台的正确使用(2)三、原动机调速系统的操作作为发电机的原动机,是一台2.2kW直流电动机,其励磁为恒定方式,调节其电枢电压来改变电机出力。

电枢电压的供电电源是由市电380V交流电源通过整流变压器降压后,经可控硅整流再通过平波电抗器后供给的。

可控硅的控制是由“操作面板”左下部的“TGS-03B型微机调速装置”完成。

发电机(也是原动机)的调速方式有三种:(1)模拟方式,它是通过调整指针电位器来改变可控硅输出电压;(2)微机手动方式,它是通过“增速”、“减速”按钮来改变发电机的转速;(3)微机自动方式,它是由微机自动将机组升到额定转速。

并列之后,通过“增速”、“减速”按钮来改发电机的频率及功率。

1.模拟方式下的开、停机操作1.1模拟方式下的开机操作将指针式电位器(旋钮)调整至零,微机调速装置输出为零,在“微机调速”面板上的“开机方式”选择区,按下“模拟方式”按钮,此时“模拟方式”指示灯亮,即选择的开机方式为“模拟方式”。

在“操作面板”上按下“原动机开关”的“红色按钮”,其“红色按钮”的指示灯亮,“绿色按钮”指示灯灭,表示可控硅整流装置上已有三相交流电源。

同时,可控硅冷却风扇运转,发电机测功角盘的频闪灯亮,为发电机开机作准备。

在“微机调速装置”面板上按下“开机/停机”按钮,对应开机灯亮。

在“模拟调节”区顺时针旋转指针电位器,增加输出量,加大可控硅导通角,可以观察“原动机电压”表有低电压指示。

继续旋转电位器,可以观察到发电机组开始顺时针启动加速,此时应观察机组稳定情况,监视发电机的频率。

然后缓慢加速直至到额定频率,即50H Z。

1.2 模拟方式下的停机操作逆时针旋转模拟调节指针电位器,使其输出为零,这时机组速度随惯性减为零,按下“开机/停机”按钮,对应停机灯亮。

按下“原动机开关”的“绿色按钮”,其“绿色按钮”的指示灯亮,“红色按钮”的指示灯灭,表示原动机的动力电源已切断。

同时可控硅冷却风扇停止运转,发电机测功角盘的频闪灯灭。

在“开机方式”选择区松开“模拟方式”按钮,“模拟方式”指示灯灭,“微机自动”指示灯亮,即结束了模拟方式的开停机操作,为下一次试验作准备。

2. 微机自动方式下的开、停机操作2.1微机自动方式下的开机操作当微机调速装置的按钮全松开时,则“开机方式”选择为“微机自动方式”,此时“微机自动”指示灯亮,数码管显示“发电机转速”为零。

合上“原动机开关”即给三相可控整流装置供电。

按下“停机/开机”按钮,此时“开机”指示灯亮,“原动机电压”表的电压值增大,发电机开始启动,然后逐渐逼近额定频率。

2.2微机自动方式下的停机操作松开“停机/开机”按钮,此时“开机”指示灯灭,“停机”指示灯亮,控制量递减直至为零,发电机减速逐渐停止转动。

当发电机转速为零时,跳开“原动机开关”时,可控硅冷却,风扇停止运转,发电机测功角盘的频闪灯灭,即微机自动方式下的开停机操作结束。

3. 微机手动方式下的开、停机操作3.1微机手动方式下的开机操作在“开机方式”选择区,按下“微机自动/手动方式”,则开机方式选择为“微机手动”方式,此时“微机手动”指示灯亮。

合上“原动机开关”即给三相可控整流装置供电。

按下“停机/开机”按钮,此时“开机”指示灯亮,“停机”指示灯灭。

调速器处于待命状态。

在“微机调节”区按下“增速”按钮,同时“增速”指示灯亮,则调速装置显示的“控制量”增加,原动机的电枢电压也增加,发电机开始缓慢启动,转速开始上升;松开“增速”按钮,对应指示灯灭,显示的“控制量”变化停止,由于惯性的影响,发电机转速将会继续增大,逐渐稳定在某一频率,转速相对稳定。

继续按“增速”按钮,转速也继续上升,同时调节发电机到额定频率。

3.2微机手动方式下的停机操作按“减速”按钮,显示的“控制量”缓慢减小,发电机转速逐渐降低,当“控制量”递减直至为零时,发电机减速,逐渐停止转动。

松开“停机/开机”按钮,停机指示灯亮,松开“微机方式”按钮。

跳开“原动机开关”即完成了微机手动方式下的开、停机操作,为下一次试验作准备。

注意:由于惯性影响,发电机转速会滞后控制量,操作时应予以注意。

实验3 WDT-ⅢC型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试验台的正确使用(3)四、同步发电机励磁系统的操作本套试验装置的同步发电机有三种励磁方式可供选择:(1)手动励磁方式,它是市电交流220V通过变压器降压后,经自耦调压器调至需要电压,再通过三相整流桥整成直流向同步发电机励磁绕组供电,励磁调节由试验人员手动操作自耦调压器来实现。

(2)微机它励方式,它是市电交流380V通过变压器降压后,经可控硅整流向发电机励磁绕组供电,由“微机励磁调节器”将计算结果转换成触发可控硅的触发角度,形成六路双窄脉冲,经功率放大和脉冲变压器隔离后去触发可控硅,从而使可控硅整流桥输出可调的直流电流。

(3)微机自并励方式,它是发电机机端电压通过变压器降压后,经可控硅整流向发电机励磁绕组供电,由“微机励磁调节器”将计算结果转换成触发可控硅的触发角度,形成六路双窄脉冲,经功率放大和脉冲变压器隔离后去触发可控硅,从而使可控硅整流桥输出可调的直流电流。

在微机它励方式或微机自并励方式下,自动励磁调节任务由“WL-04B型微机励磁调节器”来承担1. 励磁调节器运行调整的操作方法以励磁调节器选择“微机他励”方式为例,说明励磁调节器运行调整的操作方法。

(1)开启发电机组按调速器使用说明启动同步发电机组,开机升速到额定转速后。

(2)建立发电机电压在试验台的“操作面板”上,将“励磁方式”切换开关切向“微机他励”位置,选定为微机他励方式选择控制方式(恒IL方式起励、恒 方式起励(仅在它励方式下有效)、或恒UF方式起励)。

按下“灭磁开关”按钮。

松开“灭磁”按钮,“灭磁”指示灯熄灭,发电机开始建压。

若以恒UF方式运行,则自动建压到与母线电压一致(当母线电压在85%~115%范围内),或额定电压(当母线电压在85%~115%以外区域)。

若以恒IL方式运行,则自动建压到IL=15%IL N。

(3)发电机电压的调整发电机建压后,可操作“增磁”、“减磁”按钮升高或降低发电机机端电压。

(4)灭磁方式如果要励磁系统推出运行,则有三种灭磁方式。

手动逆变灭磁。

手动按下“微机励磁调节器”上的灭磁按钮,则可控硅工作在逆变状态,发电机转子实行逆变灭磁。

逆变灭磁完成后,然后按下“操作面板”上的“励磁开关”的“绿色按钮”,断开发电机的励磁回路,为下一次开机作准备。

自动低频逆变灭磁。

停机前不操作发电机励磁系统的任何按钮,当发电机频率降至43Hz以下时,“微机励磁调节器”会自动执行低频灭磁功能,实现自动逆变灭磁,此后可以跳开发电机的励磁开关。

手动跳励磁开关灭磁。

直接按“操作面板”上“励磁开关”的“绿色按钮”,此时其“绿色按钮”的指示灯亮,表示发电机的励磁开关已断开发电机的励磁绕组,通过灭磁电阻进行灭磁。

2. 手动励磁方式的操作当发电机启动成功后,在试验台的“操作面板”上,将“励磁方式”切换开关切向“手动励磁”方向,选定为手动励磁方式。

然后将“操作面板”上的“手动励磁”旋钮逆时针调到输出最小值。

按下发电机“励磁开关”的“红色按钮”,其“红色按钮”的指示灯亮,“绿色按钮”的指示灯灭,表示同步发电机励磁开关已投入,此时,可以从“励磁电流”表、“励磁电压”表和“发电机电压”表看到发电机励磁系统的工作状态。

顺时针调节“手动励磁”旋钮,则增加励磁,逆时针调节则减小励磁。

手动励磁方式的停运。

将“手动励磁”旋钮逆时针旋至最小,最后按下“励磁开关”的“绿色按钮”,此时,其“绿色按钮”的指示灯亮,“红色按钮”的指示灯灭,表示发电机励磁投切开关已断开,发电机励磁绕组已停止供电,手动励磁方式的停止操作即告完成。

实验4 WDT-ⅢC型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试验台的正确使用(4)五、同步发电机的准同期并列发电机的并列操作是在原动机启动操作,发电机励磁启动操作、无穷大电源投入操作以及输电线路开关投入操作等完成之后进行的,也就是说,在“操作面板”上的“发电机开关”两侧均有电压的情况下,才能进行发电机的并列操作。

1.微机准同期控制器操作方法1.1自动准同期并列操作试验台的“操作面板”上的“同期方式”选择开关切换到“全自动”位置时,微机准同期装置按全自动方式工作。

按一下同期命令按钮,则均压、均频、合闸等操作全由准同期控制器完成。

1.2半自动准同期并列操作试验台的“操作面板”上的“同期方式”选择开关切换到“半自动”位置时,微机准同期装置按半自动方式工作。

按准同期控制器的指示灯的亮熄指示进行均压均频操作,或根据显示器显示的发电机开关两侧频率和电压,或显示的频差、电压差的大小及其方向,进行均压均频操作。

当合闸条件满足时,准同期控制器发出合闸命令实现同步发电机同期并列操作。

2.手动准同期方式的操作当“发电机频率”接近50Hz且发电机开关两侧电压接近相等的前提下,将“操作面板”上的“同期方式”选择开关切换到“手动”方式,此时“发电机开关”两侧的电压施加到“同期表”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