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酸的测定

合集下载

8第六章 氨基酸定量测定

8第六章  氨基酸定量测定

1.原理: 强离子交换树脂-二乙烯苯树脂: 交联度大,8-12%。 树脂的结构紧密,孔隙度小,适用于分子较小的氨 基酸的分离。选用Na型的树脂。

吸附:一般在pH2.2溶解样品,由于pH比较低,氨 基酸的H+解离被抑制,氨基酸带正电荷,可以与阳 离子交换树脂发生交换。
样品 液
分离 柱
M
Na+

pK1
COOCH2(CH2)4+NH3
+NH 3
pK2 9.0
COO CH2(CH2)4+NH3 NNH2 NH2
赖氨酸的等当电=( pK1+pK2)/ 2 = 9.75
洗脱:当pH2.2,3.3,4.9等缓冲液相继流经树脂时, 随着pH逐渐升高,氨基酸失去正电荷,与树脂结合 减弱,从树脂上脱落下来。由于氨基酸的氨基不同, 因此与柱子的结合能力不同。 酸性氨基酸带的正电荷少,等电点比较低,碱性氨 基酸带的正电荷多,被置换下来的pH比较高。
吹数分钟(或置于70~80℃烘
箱中烘干)即可观察到紫红色
的氨基酸斑点,脯氨酸例外,
为黄色斑点。
用铅笔圈出氨基酸斑点,量出溶剂前沿的距离及 各斑点中心与起点之间的距离,并计算各氨基酸 的Rf值。
原点到层析点中心的距离
Rf= 原点到溶剂前沿的距离
标准氨基酸薄层层析色谱
氨基酸的性质与Rf之间的关系
层析的分离是基于氨基酸的非极性性质。 物质的极性越小(即非极性越大),在有机溶剂中分 配就越多,迁移率Rf就越大;

混合样
加样
洗脱剂
分离结果
影响电离的基团:氨基、羧基、胍基、咪唑基、酚基。
洗脱顺序: 酸性氨基酸,中性氨基酸,芳香族氨基 酸,碱性氨基酸 日立832型氨基酸分析仪的洗脱顺序: 天门冬,苏,丝,谷,脯,甘,丙,半胱,缬,蛋, 异亮,亮,酪,苯丙,赖,氨,组,精

质谱法测定氨基酸序列

质谱法测定氨基酸序列

质谱法测定氨基酸序列
质谱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分析方法,可以用于测定氨基酸序列。

下面是质谱法测定氨基酸序列的一般步骤:
1. 样品准备:将待测的蛋白质样品进行消化,将其降解为氨基酸序列。

常用的消化方法包括酸解、碱解和酶解等。

2. 样品纯化:将消化后的氨基酸序列进行纯化,去除其中的杂质,以便后续的质谱分析。

3. 质谱分析:将纯化的氨基酸序列进行质谱分析,得到每个氨基酸的质谱图。

质谱图可以反映每个氨基酸的特征离子峰,通过比对可以确定氨基酸的种类和顺序。

4. 数据处理:对得到的质谱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确定氨基酸序列。

常用的数
据处理方法包括基线校正、背景消除、峰识别和定量分析等。

5. 氨基酸序列解析:根据处理后的数据,解析氨基酸序列。

常用的解析方法包括人工解析和计算机辅助解析等。

6. 结果验证:对解析后的氨基酸序列进行验证,确认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常用的验证方法包括比对数据库中的已知序列和进行生物学实验等。

质谱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测定氨基酸序列的方法,可以广泛应用于蛋白质组学、生物化学、生物制药等领域的研究。

氨基酸的测定方法

氨基酸的测定方法

食物中氨基酸的测定方法测定食物中的胱氨酸使用过甲酸氧化-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法,测定色氨酸使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它氨基酸使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法。

一、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法1.原理食物蛋白质经盐酸水解成为游离氨基酸,经氨基酸分析仪的离子交换柱分离后,与茚三酮溶液产生颜色反应,再通过分光光度计比色测定氨基酸含量。

一份水解液可同时测定天冬,苏,丝,谷,脯,甘,丙,缬,蛋,异亮,亮,酪,苯丙,组,赖和精氨酸等16种氨基酸,其最低检出限为10pmol。

2.适用范围GB/T14965-1994食物中氨基酸的测定方法。

本法适用于食物中的16种氨基酸的测定。

其最低检出限为10pmol。

本方法不适用于蛋白质含量低的水果、蔬菜、饮料和淀粉类食物的测定3.仪器和设备3.1真空泵3.2恒温干燥箱3.3水解管:耐压螺盖玻璃管或硬质玻璃管,体积20~30ml。

用去离子水冲洗干净并烘干。

3.4真空干燥器(温度可调节)3.5氨基酸自动分析仪。

4.试剂全部试剂除注明外均为分析纯,实验用水为去离子水。

4.1浓盐酸:优级纯4.26mol/L盐酸:浓盐酸与水1:1混合而成。

4.3苯酚:需重蒸馏。

4.4混合氨基酸标准液(仪器制造公司出售):0.0025mol/L4.5缓冲液:4.5.1 pH2.2的柠檬酸钠缓冲液:称取19.6g柠檬酸钠(Na3C6H5O7.2H2O)和16.5ml浓盐酸加水稀释到1000ml,用浓盐酸或50%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2.24.5.2 pH3.3的柠檬酸钠缓冲液:称取19.6g柠檬酸钠和12ml浓盐酸加水稀释到1000ml,用浓盐酸或50%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至pH至3.3。

4.5.3 pH4.0的柠檬酸钠缓冲液:称取19.6g柠檬酸钠和9ml浓盐酸加水稀释到1000ml,用浓盐酸或50%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4.0。

4.5.4 pH6.4的柠檬酸钠缓冲液:称取19.6g柠檬酸钠和46.8g氯化钠(优级纯)加水稀释到1000ml,用浓盐酸或50%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6.4。

氨基酸含量测定

氨基酸含量测定

氨基酸含量测定一、前言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必不可少的基本单位,对于食品、药物等行业来说,氨基酸含量的测定是一项重要的质量控制工作。

氨基酸含量测定可以用于判断蛋白质的含量、质量以及不同品种之间的比较等方面。

因此,本文旨在介绍氨基酸含量测定的原理、方法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应用。

二、原理氨基酸含量测定的原理是利用氨基酸的吸光度和该氨基酸与特定试剂的反应,通过测定吸收光度计的吸光度来计算氨基酸的含量。

一般常见的试剂为二氧化硫,根据氧化剂配合体法,氨基酸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配位物,该配位物具有明显的吸收峰,通过测定这个吸收峰的强度来计算氨基酸的含量。

三、方法1.试剂和仪器试剂:1) 二氧化硫(SO2)2) 酸性亚硫酸钠(NaHSO3)3) 酸性氯化亚铜(CuCl2)溶液4) 氢氧化钠(NaOH)仪器:1) UV-Visible分光光度计2) 恒温取样器3) 小型离心机2.操作步骤样品的制备:1) 将样品细碎并过筛,取适量的样品称入瓶中;2) 加入1ml 6M HCl和氧化氢,使样品完全溶解;3) 将样品续滴2M NaOH至pH7~7.5。

标准溶液制备:将前列腺酸溶液定为含有氨基酸100μg/ml的标准溶液,并用氢氧化钠调至pH7~7.5。

反应溶液的制备:1) 取1ml标准溶液,加入2ml0.1M NaHSO3溶液,均匀混合;2) 加入0.05ml 0.3% w/v CuCl2溶液,混合,并加入2ml3M NaOH;3) 用恒温取样器将反应溶液恒温于37℃。

反应光谱测定:1) 以反应溶液A0的吸光度为零点,在325nm波长处记录各个样品的吸光度;2) 在温度控制下,对反应溶液建立光谱,以每分钟一个波长的扫描模式记录吸光度;3) 在反应6~8分钟时,将反应液离心,将清液移出,并过滤。

数据处理:得到的吸光度值(A)除以样品的光程,得到透过率(T),以此计算出氨基酸的含量。

四、应用氨基酸含量测定对于食品、药物等行业的质量控制非常重要。

氨基酸测定方法

氨基酸测定方法

氨基酸测定方法一、引言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因此对于蛋白质的研究和分析,氨基酸的测定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常用的氨基酸测定方法主要有色氨酸法、二硫化物法、硫酸铜法、乙醇胺法、二甲基乙二胺法等。

本文将从样品处理、试剂配制、实验步骤和数据处理等方面详细介绍氨基酸测定方法。

二、样品处理1. 样品收集:选择适当的组织或液体样品进行采集,如血清、尿液等。

2. 样品预处理:根据不同样品特点进行预处理,如尿液中可加入少量硝酸使其变为无色透明状态。

3. 样品保存:在低温条件下保存样品以避免其蛋白质降解。

三、试剂配制1. 氢氧化钠溶液:取固体氢氧化钠加入去离子水中搅拌至完全溶解。

2. 硫代乙酰胺溶液:取固体硫代乙酰胺加入去离子水中搅拌至完全溶解。

3. 氨基酸标准溶液:将各种氨基酸按照一定比例加入去离子水中,调节pH值至7.0左右。

4. 还原剂:取固体羟肟酸钠加入去离子水中搅拌至完全溶解。

四、实验步骤1. 样品处理:取适量的样品加入硫代乙酰胺溶液中,混合均匀后放置于60℃恒温水浴中反应20分钟。

2. 加入还原剂:将还原剂加入反应体系中,混合均匀后再次放置于60℃恒温水浴中反应20分钟。

3.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将氢氧化钠溶液加入反应体系中,混合均匀后放置于60℃恒温水浴中反应30分钟。

4. 加入试剂:取适量的氨基酸标准溶液和待测样品分别加入反应体系中,混合均匀后放置于室温下静置10分钟。

5. 测定吸光度:使用分光光度计在570nm波长下测定反应体系的吸光度值。

五、数据处理1. 绘制标准曲线:将不同浓度的氨基酸标准溶液分别测定吸光度值,绘制标准曲线。

2. 计算待测样品中氨基酸含量:根据待测样品的吸光度值和标准曲线计算其中氨基酸含量。

3. 数据统计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如平均值、方差等。

六、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卫生和安全,避免试剂进入眼睛和口腔。

2. 样品处理时要避免过度稀释或过度浓缩,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氨基酸的测定实验报告

氨基酸的测定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氨基酸的基本性质和分类。

2. 掌握氨基酸的测定方法,包括茚三酮比色法和纸层析法。

3. 通过实验,学会运用化学分析方法测定氨基酸的含量。

二、实验原理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具有酸碱两性。

在酸性条件下,氨基酸可以与茚三酮反应生成紫色产物,通过比色法测定氨基酸含量。

纸层析法是一种分离、鉴定氨基酸混合物的常用技术,通过分析氨基酸在层析纸上的迁移距离,可以判断氨基酸的种类。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试剂:茚三酮、氨基酸标准品、盐酸、无水乙醇等。

2. 仪器:分光光度计、电子天平、移液器、层析缸、层析滤纸等。

四、实验步骤1. 茚三酮比色法测定氨基酸含量(1)配制标准溶液:准确称取一定量的氨基酸标准品,用无水乙醇溶解,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标准溶液。

(2)样品处理:准确称取一定量的待测样品,用盐酸溶解,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样品溶液。

(3)反应:将标准溶液和样品溶液分别加入反应管中,加入等量的茚三酮,置于沸水浴中加热5分钟。

(4)比色:用分光光度计在57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

(5)计算:根据样品溶液的吸光度,从标准曲线上查得氨基酸含量。

2. 纸层析法分离氨基酸(1)点样:将标准氨基酸和待测样品分别点在层析滤纸的原点处。

(2)层析:将点样的滤纸放入层析缸中,加入适量层析溶剂,使溶剂前沿距离滤纸底部约2cm。

(3)观察:待溶剂前沿到达滤纸底部后,取出滤纸,晾干,观察氨基酸在滤纸上的迁移距离。

(4)分析:根据氨基酸在滤纸上的迁移距离,判断氨基酸的种类。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茚三酮比色法测定氨基酸含量通过实验,得到了标准曲线,根据样品溶液的吸光度,从标准曲线上查得氨基酸含量。

2. 纸层析法分离氨基酸通过实验,得到了标准氨基酸和待测样品在层析滤纸上的迁移距离,分析了氨基酸的种类。

六、实验总结1. 本实验成功掌握了氨基酸的测定方法,包括茚三酮比色法和纸层析法。

2. 通过实验,加深了对氨基酸性质和分类的认识。

氨基酸测定方法

氨基酸测定方法

4。

1 光度分析法[5] [6]β-氨基丙酸和茚三酮溶液在弱酸的条件下可以生成蓝紫色物质[7],其颜色深浅主要与β-氨基丙酸的浓度有关。

因此可利用此显色反应采用比色法定量测量β—氨基丙酸。

我在实验中发现很多因素如浓度、pH 值、反应温度、以及反应时间等对此显色反应有很大的影响.如忽视这些因素会使实验产生很大的误差.就此显色反应的最佳条件我做了初步的探究.4.1。

1试剂的配制:缓冲液的配制:配制pH= 6。

00的NaAc -HAc 缓冲溶液β—氨基丙酸标准溶液的配制:用电子天平准确称取1。

020 g β-氨基丙酸(生化纯),溶于250ml pH=6.00缓冲溶液中,得到C = 4.080 g/L 标准溶液.茚三酮试剂的配制:称取0.5g 茚三酮溶于100ml 蒸馏水中,得到5g/L 的茚三酮水溶液。

4.1。

2标准曲线的确定分别准确移取0.30ml 、0。

40ml 、0。

50ml 、0.60ml 、0.70ml 、0。

80ml 、0.90ml 、1。

00ml 标准液于8个比色管中,用pH=6.00的缓冲溶液稀释到5.00ml 再加入1ml 茚三酮水溶液充分摇匀,将其放在沸水浴中加热10min 。

冷却到室温,用7230型分光光度计在569nm 下测其吸光度.以吸光度和浓度作一个标准曲线。

4。

1。

3样品的测定稀释待测液于0.24mg/ml-0.73mg/ml,调pH 值到6.00,以相同的反应条件,测其吸光值并与上面的标准曲线对照查出稀释液的浓度,再乘以稀释倍数即为β-氨基丙酸的浓度。

4.1.4 标准曲线的测定结果β-氨基丙酸浓度在0.24mg/ml —0.73mg/ml 范围内与茚三酮水溶液反应,颜色表现出由浅蓝到深蓝的递增变化。

用茚三酮比色法测得的一组数据得到的标准曲线如图1:吸光度加入标液体积(ml)图 1 标准曲线的测定Fig 1 Determination of the standard curve注:在沸水中加热10min ,β—氨基丙酸标准溶液5ml 、茚三酮水溶液1ml 、缓冲溶液pH=6.004.1。

氨基酸的定量测定

氨基酸的定量测定

6、三硝基苯磺酸法
原理: 三硝基苯磺酸(TNBS)是定量测定氨基酸的重要试剂之一。 TNBS 在偏碱性的条件下与氨基酸反应,先形成中间络合物。 中间络合物在光谱上有2个吸收值相近的高峰,分别位于355nm 和420nm 附近。然而溶液一旦酸化,中间络合物转化成三硝基苯 -氨 基酸(TNP-氨基酸),420nm 处的吸收值显著下降,而350nm 附近 的吸收峰则移至340nm 处。 利用 TNBS 与氨基酸反应的这一特性,可在420nm 处(偏碱性 溶液中)或在340nm(偏酸性溶液中)对氨基酸进行定量测定。在 340nm 处,各氨基酸的吸收度大致相近,而在420nm 处的吸光度因 2 氨基酸种类而异;在加入适量 SO3 时,吸收值升高。 本法允许的测定范围是 0.05~0.4μmol 氨基酸。
1、甲醛滴定法
计算结果:
氨基酸态氮含量=
(V2 V1 ) c 0.014 100 % m
式中:c——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V1——用中性红作指示剂滴定时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体积,mL V2——用百里酚酞作指示剂滴定时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体积, mL m——测定用样品溶液相当于样品的质量,g 1 0.014—— N2毫摩尔质量,g/mmol
100%
式中:VHClO ——所消耗的高氯酸标准溶液的体积 cHClO ——所消耗的高氯酸标准溶液的浓度 M——被测氨基酸的摩尔质量 m——被测氨基酸的质量
4
4、非水溶液滴定法
②回滴法(适用于不易溶解于冰醋酸而能溶解于高氯酸的氨基酸):精确称取氨 基酸样品30~40mg 左右,溶解于5mL高氯酸标准溶液中,加2滴甲基紫指示剂,剩 余的酸以醋酸钠溶液滴定,颜色变化由黄,经过绿、蓝至初次出现不褪的紫色为 终点。 氨基酸含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甲醛滴定法 (以测定氨杞精口服液中的氨基酸含量为例)
计算: 氨基酸态氮=〔 c×(V2-V1)
×0.014×100) 〕/W×100 V1——用中性红为指示剂
时,碱液所消耗的体积 V2——用百里酚酞乙醇液
为指示剂时标液消耗量
应用: 氨杞精口服液是由天然原料提
取的氨基酸粉(含20多种氨基酸), 加上构祀子、黄精煎煮液配制而 成的口服液。其中氨基酸为主要 有效成份, 采用甲醛滴定法测定 氨基酸的总量做为质量控制方法, 操作简便 。
仪器 附磁力搅拌器的酸度计;25mL酸式 滴定管; 10mL胖肚吸管。
双语例句
电位滴定法 (以测定酱油中的氨基酸含量为例)
操作方法:
(1)样品处理:先测出待测酱油的比重,然后吸取酱油5.00mL于
100mL容量瓶中,加水定容。吸取定容液20.00mL于250mL烧杯中,
加水60mL,放入磁力转子,开动磁力搅拌器使转速适当。用
个别氨基酸的定量测定
a)赖氨酸 b)色氨酸 c)苯丙氨酸 d)酪氨酸 e)脯氨酸 f)羟脯氨酸 g)胱氨酸 h)谷氨酸
氨基酸的分离及测定
a)薄层色谱法 b)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法 c)气相色谱法 d)高效液相色谱法
茚三酮法 (以测定蜂蜜及果葡糖浆中的氨基酸含量为例)
反应原理
氨基酸在一定pH条件下与茚三酮起反应,生成蓝紫色化合物,可 比色(570nm)定量。 注意:茚三酮受阳光、温度、湿度、空气等影响易被氧化呈淡红或深 红色,使用前要进行纯化,方法如下:
结论
1)采用茚三酮显色法测定的 蜂蜜及果葡糖浆的氨基酸含 量在0~150 μg/mL范围,该 法具有线性好、准确性及精 密度高等特点。
2)蜂蜜与果葡糖浆混合物中 的氨基酸含量和果葡糖浆掺 入量呈良好的负线性关系。 采用茚三酮显色法测定蜂蜜 样品的氨基酸含量,可以快 速判断蜂蜜中是否掺入了果 葡糖浆。
氨基酸测定
047312120赵璐璐 047312117王梦园
氨基酸的定义
它是含有氨基和 羧基的一类有机化合 物的通称。大分子蛋 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 是构成动物营养所需 蛋白质的基本物质。 是含有一个碱性氨基 和一个酸性羧基的有 机化合物。氨基连在 α-碳上的为α-氨基 酸。组成蛋白质的氨 基酸均为α-氨基酸。
取10g茚三酮容于40ml热水中,加1克活性炭,摇匀静置30分钟, 过滤,将滤液放入 冰箱中,即出现蓝色结晶,过 滤,用2ml冷水洗涤结晶,置 干燥皿中干燥,装瓶备用。
双语例句
茚三酮法 (以测定蜂蜜及果葡糖浆中的氨基酸含量为例)
1.材料与方法:葵花蜜、洋槐蜜等; 茚三酮、谷氨酸、磷酸氢二钠、磷 酸二氢钾、硼酸等。7200可见分光 光度计等 2.实验方法 2.1氨基酸标准曲线的绘制
⑤ 显色: a.喷适当的溶液,使斑点显色, 即喷雾显色。 b.喷有荧光反应的物质,在紫 外光下观察斑点。 c.将涂有荧光指示剂的薄层板 放在紫外灯下观察。
(涂板时把荧光指示剂加入 到固体吸附剂中)
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法 (乳制品中羟脯氨酸)
样品的处理
取含蛋白20 mg的各种样 品于水解管中,加12 mL的6 mol/L盐酸,滴入几滴苯酚, 充氮后封管,置于1100C烘箱 中保持22 h,冷却后经滤纸过 滤到50 mL容量瓶中,用超纯 水反复冲洗水解管及滤纸,最 后定容至刻度。 取1 mL的样液于蒸发皿中在蒸 气浴上蒸干,加超纯水重复三 次,残留物用0.02mo1/L HCl 定容至10 ml。 0.45μm滤膜过 滤,备用上机。
(3)空白滴定:吸取80mL蒸馏水于250mL的烧杯中,用NaOH
标准溶液滴定至pH8.2,然后加入10.00mL中性甲醛溶液,再用
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pH9.2,记下加入甲醛后消耗的NaOH溶液体
积。
氨基酸态氮%
(V1

V2)
C

0.014

100
m 20 100
薄层色谱法 (以测定味精中的氨基酸含量为例)
Rf = a / b
b
溶剂前沿 样点
a
点样原点
薄层色谱法 (以测定味精中的氨基酸含量为例)
操作方法: ① 薄层板制备 ② 样品液制备 ③ 点样:距薄板底端2cm处, 用针画一标记作为原点。再以点 样距扳子宽窄可点几个点同时 展 开,点与点之间间隔1~2cm。
可用毛细玻璃管、微量吸管或 微量注射器。注意要等一个点干 了再点另一个点。 ④ 展开:点样完了,放入密闭容 器中(展开槽),倾斜一定角度 10~30°,下端浸入展开剂1cm, 千万别让溶剂浸过了样点。到离 顶端一部分,取出样板、晾干、 显色。
评价某种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包括两个方面:一是 各种必需氨基酸含量是否丰富,二是必需氨基酸的构 成是否符合一定比例。
随着食品科学的发展和营养知识的普及,食物蛋白质中必 需氨基酸含量的高低及氨基酸的构成,愈来愈得到人们的重 视。为提高蛋白质的生理效价而进行食品氨基酸互补和强化 的理论,对食品加工工艺的改革,对保健食品的开发及合理 配膳等工作都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因此,食品及其原料中 氨基酸的分离、鉴定和定量也就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pH6.18的标准缓冲液校正好酸度计,然后将电极清洗干净,再插
入到上述酱油液中,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酸度计指示pH8.2,记
下消耗的NaOH溶液体积。
(2)氨基酸的滴定:在上述滴定至pH8.2的溶液中加入10.00mL
的中性甲醛溶液,再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pH9.2,记下消耗的
NaOH溶液体积。
标准曲线绘制 精确吸取经脯氨酸标准溶液0 mL, 0.5 mL,1.0 mL,1.5 mL, 2.0 mL, 2.SmL, 3.0 mL分别加入到100 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到刻度, 进氨基酸分析仪分析,以峰面积 和浓度绘制标准曲线如图。
双语例句
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法 (乳制品中羟脯氨酸)
样品的检测与分析 分别取市售不同的胶原蛋白
原理: 取一定量经水解的样品溶
液,滴在制好的薄层板上, 在溶剂系统中进行双向上行 法展开,样品各组分在薄层 板上经过多次的被吸附、解 吸、交换等作用,同一物质 具有相同的Rf值,不同成分 则有不同的Rf值,因而各种 混合物可达到彼此被分离的 目的。然后用茚三酮显色, 与标准氨基酸进行对比,鉴 别各种氨基酸种类,从显色 斑点颜色的深浅 可以大致确定其 含量。
食品中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
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组成的高分子化合物,目前各种 氨基酸已达175种以上,但是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主 要是其中的20种,按照α-氨基酸侧链R基团的结构可 分为: ①脂肪族类:甘氨酸、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 亮氨酸。 ②羟基类:丝氨酸、苏氨酸 ③酸性氨基酸:天冬氨酸、谷氨酸 ④碱性氨基酸:赖氨酸、精氨酸、组氨酸 ⑤酰胺类:天冬酰胺、谷氨酰胺 ⑥含硫类:半胱氨基酸:脯氨酸
准确称取100mg谷氨酸(纯度不低 于99% ),溶于100 mL水中,即母 液。用此母液及磷酸缓冲液配制终 质量浓度分别为0,20 , 40 , 60 , 80 ,100 ,150 μg/mL的标准溶液。 取5 mL标准溶液,加入1.0 mL 5 mg/mL茚三酮溶液,沸水加热5 min,冷却后加水定容至10mL ,于 570 nm处测定吸光度,绘制谷氨 酸标准曲线 。
食品中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
在构成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中,亮氨酸、异亮氨 酸、赖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苏氨酸、色氨酸和 缬氨酸等8种氨基酸在人体中不能合成,必须依靠从 食品摄入,故被称为必需氨基酸,它们对人体有着极 其重要的生理功能。
限制氨基酸:是指食物蛋白质中一种或几种必需 氨基酸缺少或数量不足,就会使食物蛋白质合成为机 体蛋白质的过程受到限制,亦即限制了此种蛋白质的 营养价值,这类氨基酸就称为限制氨基酸。
双指示剂:① 40%中性甲醛溶液: 以百里酚酞作指示剂,用氢氧化 钠将40%甲醛中和至淡蓝色。 ② 0.1%百里酚酞乙醇溶液, (9.4~10.6)③ 0.1%中性红 50%乙醇溶液,(6.8~8.0) ④ 0.1 mol/L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 操作:取相同两份样品20~ 30mg→分别于250ml三角瓶→各 加50ml蒸馏水 一份加中性红 3滴→用0.1mol/L NaOH滴定终 点(由红变琥珀色),记录用量, 另一份加百里酚酞乙醇液3滴加中 性甲醛20ml→摇匀→用 0.1mol/L NaOH 滴至淡蓝色。 分别记录两次所消耗的碱液双m语l数例。句
粉、明胶、奶粉等样品,按上 述样品处理方法进行处理后进 样,测定不同样品中17种水解 氨基酸和经脯氨酸的含量。 若样品中检出有经脯氨酸,则 说明有胶原蛋白的存在,可作 为乳粉中是否添加动物胶原水 解蛋白的依据。
该方法样品处理简便易操 作,可以对羟脯氨酸直接进行 分析,避免了衍生产物的多样 性,也不涉及样品中氨基酸衍 生不彻底等问题,能快速、准 确地判断乳制品中是否添加了 动物胶原水解蛋白。
茚三酮法 (以测定蜂蜜及果葡糖浆中的氨基酸含量为例)
2.5蜂蜜与果葡糖浆混合物中 氨基酸含量的测定 根据1.3.3节测定结果,分别 用氨基酸含量最低和最高的果 葡糖浆将冬蜜、葵花蜜、洋槐 蜜按不同比例混合成果葡糖浆 含量为0 , 20% , 40% ,60% , 80%的蜂蜜样品,采用茚三酮 显色法测定每个样品的氨基酸 含量。 2.6数据处理方法 每个实验做3次平行试验,实 验结果用平均值表示。平均值 及其他统计参数(标准差及相 对标准偏差)的计算采用excel 软件处理。
2.2回收率及精密度实验 用去离子水将谷氨酸和果葡糖浆 配制成谷氨酸含量分别为 50,25,12.5 , 6.25 μg/mL的果葡 糖浆样品。以未加谷氨酸的果葡 糖浆为空白,采用茚三酮法测定 其中的氨基酸含量。计算回收率 和相对标准偏差(RSD ) 。 2.3果葡糖浆中氨基酸含量的测 定 :取13份不同的果葡糖浆样 品各5g,编号分别为HFCS1至 HFCS13,采用茚三酮法测定每 个样品的氨基酸含量。 2.4蜂蜜中氨基酸含量的测定取 冬蜜、拎蜜、洋槐蜜、葵花蜜、 龙眼蜜,采用茚三酮法测双定语例每句个 样品的氨基酸含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