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文《我的空中楼阁》原文
我的空中楼阁

静景
生动、灵动,恍然神往
孤帆一片日边来
落霞与孤鹜(wù )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返回)
第8段:本质上,它是一幢房屋;形 式上,却像鸟一样,蝶一样,憩于 枝头,轻灵而自由!
形容动作轻小灵活,姿 态活泼飘逸,象征对庸 俗现实的一种超脱。 小屋无拘无束 的独立自主精 神的概括
移情手法,写 小屋之神。
静景
1
山上有了小屋,好 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 一片风帆,辽阔无边的 天空掠过一只飞雁,是 单纯的底色上一点灵动 的色彩,是山川美景中 的一点生气,一点情调。
动景
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 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 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 是单纯的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 彩,是山川美景中的一点生气, 一点情调。 动景
新醒目,写出了小屋与山的搭配浑然天成。 2、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辽阔无 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是单纯的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彩, 是山川美景中的一点生气,一点情调。 比喻。四个比喻角度各异,前两个比喻以“飘”“掠”的动 态写静止的美,后两个比喻直接点出了小屋给人的色彩印象
和气氛感觉,渲染小屋的风姿和气势。
解题
①指山上的小屋;
②喻指作者美好的生活理想和心灵追求: 自由、安静、独立的生活。
段意
第一部分: (1--8段)立足小屋之外,看小屋和 周围环境的关系。
1、(1--3自然段)写小屋和山的关系。(山外 远观全景)
书后练习二,修辞方法
1、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
两个比喻,形象地勾画了山和小屋的姿态,点染了小屋的清
2、(11--12自然段)写小屋的空气和光线。 3、(13--14自然段)写小屋和外界的交通。 4、(15--18自然段)写夜晚小屋“迷于雾失楼台” 的情景。 修辞:无需挂画,门外有幅巨画——名叫自然 比喻。运用了暗喻,将大自然比成一幅巨画,意 境阔大,又十分自然。
《我的空中楼阁》课文

我的空中楼阁
哎呀妈呀,说起我那空中楼阁,那可真是老带劲了!你瞅瞅,就在那半山腰上,跟个仙儿似的飘着,每次回去都得爬个小坡儿,累得我这老腰直哼哼,但一想到那景儿,嘿,值了!
那房子啊,不大不小,刚好够我这小身板折腾。
一到晚上,
月亮跟个大银盘子似的挂在天上,星星点点,跟撒了把芝麻似的。
我站在小阳台上,凉风嗖嗖地吹,那感觉,别提多美了!有时候,我还整点小酒,对着月亮来一口,那感觉,就像是跟嫦娥姐姐喝
交杯酒似的,美滋滋的。
邻居们都说我这地方选得好,空气清新得跟刚洗过澡似的,
连呼吸都透着股甜味儿。
我得意洋洋地说:“那是,咱这可是正宗
的‘氧吧’,纯天然,无污染,比那城里的雾霾天儿强多了!”
不过呢,这空中楼阁也有不方便的时候,比如说买菜吧,得
下山走好远,但这也算锻炼身体了不是?还有啊,一到冬天,那
风跟小刀子似的,刮得人脸生疼,但咱有暖气啊,一进屋,暖洋
洋的,跟春天似的。
最让我得意的是,我这楼阁还有个秘密基地——阁楼。
上面
堆满了我的宝贝,什么书啊,画儿啊,还有我自己做的小手工,
都是我这些年的心血。
有时候,我就躲上面,听听歌,写写东西,感觉自己就像个隐士似的,老有范儿了!
总而言之,我这空中楼阁啊,虽然不大,但在我心里,那就
是我的小天堂,我的避风港。
每次回来,都觉得心里踏实,舒坦!。
高中语文第一册:我的空中楼阁

思考并回答课后第三题
学.科.网
读下文,回答文后的问题
雅 舍
梁实秋
我不论住在哪里,只要住得稍久,对那房 子就会发生感情,非不得已我还舍不得搬。这 “雅舍”,我初来时仅求其能避风雨,并不敢 存奢望,现在住了两个多月,我的好感油然而 生。虽然我已渐渐感觉它是并不能蔽风雨,因 为有窗而无玻璃,风来则洞若凉亭,有瓦而空 隙不少,雨来则渗如滴漏。纵然不能蔽风雨, “雅舍”还是有它的个性。有个性就可爱。 ……
思
考
●从《陋室铭》到梁实秋的“雅舍”, 再到“空中楼阁”,从一些相似的 特征中,由中国散文寄予的关于 “自己的房子”的理想,可以分析 出怎样的文化心态?
参
•
考
这个问题可以做一个大的讨论, 简要地说,浸润几千年“天人合一” 文化传统的知识分子,在生活细节 上往往体现着“独立之人格,自由 之精神”的特征。
重点字词
眉黛(dà i)——古代女子以黛画眉,故称眉为黛。黛, 青黑色的颜料。 • 憩(qì )——停歇。 • 游目骋怀——游目,目光由近及远,随意观看。骋怀, 敞开胸怀,尽情畅想。放开视野四下观望,放开胸怀 尽情畅想。晋王羲之《兰亭集序》:“所以游目骋怀, 是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 俯仰天地——俯,低头;仰,抬头。尽情观赏天地景 色。
• 你还喜欢哪些句子或段落?请细加品味。 • 小结:音乐美从句子形式上体现;诗意美 从词汇的来源体现美;画面美从表达方式 上体现;形象美从修辞上体现。 • 课堂练习 • 仿照下列句子,再把“人生”比喻成“大 海”、“天空”,造两个句子。 • “如果说人生是一首优美的乐曲。那么痛 苦则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音符中你认为最有 文采的句子。 • 二、图示本文的段落结构。 • 三、联系全文思考:标题“我的空中楼 阁”有几层含义?读了本文使你产生了 什么样的联想?
高中语文人教普通版第一册第二单元第6课:《我的空中楼阁》课件

• 1.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揣摩作者的向往和 情怀。 • 2.品味文本的语言美,领悟如诗如画的意境。
下面的字词你能读准吗?
游目骋怀 (chěng) 绚烂(xuà n) 翩然(piān) 花蕊(ruǐ) 山脊(jǐ) 眉梢(shāo) 缥缈 (piāo) 阡陌 (qiān) 憩于枝头(qì ) 笼罩(lǒng) 点缀( zhuì ) 眉黛(dà i) 宁谧(mì ) 绽开 (zhà n)
显出小屋的静
显出小屋的小巧 美而浓的树荫把小屋笼罩起来
我出外,小屋是我快乐的起点 白天它是清晰的 山下亮起灿烂的万家灯火 山下的灯把黑暗照亮了
一片白,那是窗 论“领空”,却又是无限的 “领空”,是我开放性的院子 右盼有绿野阡陌 无形的围墙也围住了一些花 浪漫的文学性 我归来,小屋是我幸福的终点 夜晚它是朦胧的 山上闪出疏落的灯光 山上的灯把黑暗照淡了
李乐薇(1930- )江苏南 京人。早年曾肄(yì )业于上海大 夏大学,后一直在台湾从事文艺教 育工作,是台湾当代散文家。她的 散文作品,文笔清丽脱俗,语言优 美动人,风格柔和、婉约、含蓄, 善于借助富有物质感的形象来表现 无形的主观意念,刻意于意象的经 营,能够运用有声、有光、有色、 有味、有形的物象幻化暗示出微妙 的“自我的情绪”,透露着浓郁的 现代派艺术信息。
语言
(音乐美、画面美、修辞美、诗意美、对称美)
环境
(独立、安静)
美
生活
情怀
(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自由、宁静、快乐)
《我的空中楼阁》是一 篇清新隽逸的美文,整篇文 章情采飞扬,流光溢彩,用 诗一般的语言创设了诗一般 的超然意境,尤其是其中的 和谐之美更是溢于言表。
再
见
托物言志
《我的空中楼阁》

《我的空中楼阁》《我的空中楼阁》一九二三年八月的一晚,我和平伯同游秦淮河,平伯是初泛,我是重来了。
我们雇了一只“七板子”,在夕阳已去,皎月方来的时候,便下了船。
于是桨声汩——汩,我们开始领略那晃荡着蔷薇色的历史的秦淮河的滋味了。
秦淮河里的船,比北京万生园,颐和园的船好,比西湖的船好,比扬州瘦西湖的船也好。
这几处的船不是觉着笨,就是觉着简陋,局促;都不能引起乘客们的情韵,如秦淮河的船一样。
秦淮河的船约略可分为两种:一是大船;一是小船,就是所谓“七板子”。
大船舱口阔大,可容二三十人。
里面陈设着字画和光洁的红木家具,桌上一律嵌着冰凉的大理石面。
窗格雕镂颇细,使人起柔腻之感。
窗格里映着红色蓝色的玻璃;玻璃上有精致的花纹,也颇悦人目。
“七板子”规模虽不及大船,但那淡蓝色的栏杆,空敝3的舱,也足系人情思。
而最出色处却在它的舱前。
舱前是甲板上的一部,上面有弧形的顶,西边用疏疏的栏杆4支着。
里面通常放着两张藤的躺椅。
躺下,可以谈天,可以望远,可以顾盼两岸的河房。
大船上也有这个,但在小船上更觉清隽5罢了。
舱前的顶下,一律悬着灯彩;灯的多少,明暗,彩苏的精粗,艳晦,是不一的,但好歹总还你一个灯彩。
这灯彩实在是最能勾人的东西。
夜幕垂垂地下来时,大小船上都点起灯火。
从两重玻璃里映出那辐射着的黄黄的散光,反晕出一片朦胧的烟霭6;透过这烟霭,在黯黯的水波里,又逗起缕缕的明漪。
在这薄霭和微漪里,听着那悠然的间歇的桨声,谁能不被引入他的美梦去呢?只愁梦太多了,这些大小船儿如何载得起呀?我们这时模模糊糊的谈着明末的秦淮河的艳迹,如《桃花扇》及《板桥杂记》里所载的。
我们真神往了。
我们仿佛亲见那时华灯映水,画舫凌波7的光景了。
于是我们的船便成了历史的重载了。
我们终于恍然秦淮河的船所以雅丽过于他处,而又有奇异的吸引力的,实在是许多历史的影象使然了。
秦淮河的水是碧阴阴的;看起来厚而不腻,或者是六朝金粉所凝么?我们初上船的时候,天色还未断黑,那漾漾的柔波是这样恬静,委婉,使我们一面有水阔天空之想,一面又憧憬着纸醉金迷之境了。
高一语文我的空中楼阁1

随笔网 / 日记网 / 作文网 / 诗词网 / 合同范本 / lps59hkm 吗,要不是你联合应龙将我镇压在古宅里,他会消失吗,他会不见吗。”山神说:“什么,你这话是什么意思,我什么时候联合应龙了。”九尾 说:“你们当初不顾我的劝说联合应龙将寻传一族镇压在玉脉之中,才会变成今天这样。暮笙、应龙不知所踪。”说完天空飘起了雪白的梨花, 一片片花瓣四处散落,似雪一般清冷但比雪多了一份空灵,一份凄婉。山神和九尾大惊失色,警惕地看着周围,山神将我拉在他的身后,他和九 尾对视一眼说:“她来了”。我莫名其妙地说:“是什么让你们都如此紧张,山神摇摇头示意我不要说话。我不由得害怕起来,经历了这么多事 每次都能很快镇定下来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山神,我一直认为没有山神搞不定的事,现在不仅他就连九尾都开始紧张起来,看来这次来了一 个狠角色。不一会,从远方传来了清脆悦耳,悠扬委婉的古琴声,琴声由远及近,曲子平缓自然到激烈昂扬不一会变成了刺耳的声音,似乎要穿 破耳膜,脑袋好像快要炸裂一般,我痛苦地捂着耳朵,但这声音无孔不入,身体里的各个器官似乎都要碎裂一样,山神和九尾也露出了痛苦的表 情,山神拉着我和九尾,山神的整个身体变成了火红色的壁垒将我和九尾包裹在其中,这壁垒将我们和外界隔绝开来,听不到任何动静。仔细看 壁垒还有细小的鳞片,鳞片里有蓝色的细小血管,我情不自禁地想要摸摸这诱人的壁垒,九尾抓住我的手说:“别碰,这壁垒有毒。这是炎火, 别说你一个凡人之躯,就是一般的妖怪碰一下也会烈火焚身而死。”我好奇地说:“这么厉害”。九尾轻蔑的笑笑说:“看来你还不知道山神究 竟是什么啊”。我说:“山神告诉过我”。我装作不屑的样子,从鼻孔发出哼的一声,然后把头扭到一边。九尾看了我一会说:“这是炎龙,山 神的真身之一。”随后我们陷入了沉默之中,我和她各占据了壁垒的一个角落,也不知道外面究竟怎么样了我正想开口问问九尾外面怎么样了的 时候,壁垒开始摇晃起来壁垒由红色逐渐变成了白色然后透明逐渐消失,山神不见了看着外面,梨花消失了,地面一片焦土,像置身于刚刚熄灭 的大火之中,热浪翻滚,我大声呼喊山神,我做好了没有人回答的准备,空气里有声音传来说:“山神已经死了”。我难以置信地说:“不可能, 山神怎么会死呢,你是谁,快出来,你骗人。”我看着周围,多希望山神跑出来说:“别听她胡说八道,我不是在这呢吗”。但是出来的却是我 意想不到的一个人,她穿着和山神很像的衣服唯一不同的是,她的衣服上没有麒麟,而是白色的莲花。 我的心开始剧烈的跳动,全身无力,汗水 浸湿了我的衣服,我突然很想喝水,喉咙就像被谁掐住了透不过气。看着她的脸,那张脸在过去的十几年中是我一直无比熟悉的脸,每天生活在
高一语文我的空中楼阁1

我的空中楼阁

树点缀小屋: 山上近看 静 小巧 别致 含蓄有风度
山下远观 若隐若现 轻灵自由
小屋之美, 美在既组成了自然风景,又被自然风景点缀
披文入情
第9段: 小屋的“小”与“大”
有限的领土和无限的领空,袖珍的花园和开放 性的院子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 骋怀,足以极视听之乐。 ——王羲之《兰亭集序》
披文入情
第10段:
小屋的花园。
有形的围墙围住一些花,无形的围墙展示着自然。
披文入情
第11段: 小屋清新的空气。 第12段: 小屋的光线。 富有科学的时间性和浪漫的文学性
披文入情
第13段:
小屋独立安静的环境。
第14段:
小屋的交通。
山坡是幸福的阶梯,山路是“我”的空中走廊
披文入情
第15段:
点题。
语言
(修辞美、诗意美)
环境
(独立、安静)
美
生活
情怀
(向往理想生活)
(自由、宁静、快乐)
小屋:生活的第一件艺术品。
白天清晰,夜晚朦胧。
披文入情
第16-18段:
小屋的装饰。
室外的鸟语和大自然
二、立足小屋看外界(9-18) (定点换景)
领土有限——领空无限 有形围墙——无形围墙
立足于小屋 看外界景色
空气——清新 光线——科学性、浪漫性 幸福的阶梯 空中走廊 空中楼阁 白天清晰 夜晚朦胧
比喻奇特,生动传神
品味文中的“语言美”(诗意美)
山如眉黛——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王观《卜算子》) 山也虚无——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王维《汉江临眺》) 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 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 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 雁飞残月天(温庭筠《菩萨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课文《我的空中楼阁》原文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
十分清新,十分自然,我的小屋玲珑地立于山脊一个柔和的角度上。
世界上有很多已经很美的东西,还需要一些点缀,山也是。
小屋的出现,点破了山的寂寞,增加了风景的内容。
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是单纯的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彩,是山川美景中的一点生气,一点情调。
小屋点缀了山,什么来点缀小屋呢?那是树!
山上有一片纯绿色的无花树;花是美丽的,树的美丽也不逊于花。
花好比人的面庞,树好比人的姿态。
树的美在于姿势的清健或挺拔、苗条和婀娜,在于活力,在于精神!
有了这许多树,小屋就有了许多特点。
树总是轻轻摇动着。
树的动,显出小屋的静;树的高大,显出小屋的小巧;而小屋别致出色,乃是由于满山皆树,为小屋布置了一个美妙的绿的背景。
小屋后面有一棵高过屋顶的大树,细而密的枝叶伸展在小屋的上面,美而浓的树荫把小屋笼罩起来。
这棵树使小屋给予人另一种印象,使小屋显得含蓄而有风度。
换个角度,近看改为远观,小屋却又变换位置,出现在另一些树的上面,这个角度是远远地站在山下看。
首先看到
的是小屋前面的树,那些树把小屋遮掩了,只在树与树之间露出一些建筑的线条,一角活泼翘起的屋檐,一排整齐的图案式的屋瓦。
一片蓝,那是墙;一片白,那是窗。
我的小屋在树与树之间若隐若现,凌空而起,姿态翩然。
本质上,它是一幢房屋;形势上,却象鸟一样,蝶一样,憩于枝头,轻灵而自由!
小屋之小,是受了土地的限制。
论“领土”,只有有限的一点。
在有限的土地上,房屋比土地小,花园比房屋小,花园中的路又比花园小,这条小路是我袖珍型的花园大道。
和“领土”相对的是“领空”,论“领空”却又是无限的,足以举目千里,足以俯仰天地,左顾有山外青山,右盼有绿野阡陌。
适于心灵散步,眼睛旅行,也就是古人说的游目骋怀。
这个无限的“领空”,是我开放性的院子。
有形的围墙围住一些花,有紫藤、月季、喇叭花、圣诞红之类。
天地相连的那一道弧线,是另一重无形的围墙,也围住一些花,那些花有朵状有片状,有红,有白,有绚烂,也有飘落。
也许那是上帝玩赏的牡丹或芍药,我们叫它云或霞。
空气在山上特别清新,清新的空气使我觉得呼吸的是香!
光线以明亮为好,小屋的光线是明亮的,因为屋虽小,窗很多。
例外的只有破晓或入暮,那时山上只有一片微光,一片柔静,一片宁谧。
小屋在山的怀抱中,犹如在花蕊中一般,慢慢地花蕊绽开了一些,好象群山的退了一些。
山是不
动的,那是光线加强了,是早晨来到了山中。
当花瓣微微收拢,那就是夜晚来临了。
小屋的光线既高于科学的时间性,也高于浪漫的文学性。
山上的环境是独立的,安静的。
身在小屋享受着人间的清福,享受着充足的睡眠,以及一天一个美梦。
出入的环境要道,是一条类似苏花公路的山路,一边傍山,一边面临稻浪起伏的绿海和那高高的山坡。
山路和山坡不便于行车,然而便于我行走。
我出外,小屋是我快乐的起点;我归来,小屋是我幸福的终站。
往返于快乐与幸福之间,哪儿还有不好走的路呢?我只觉得出外时身轻如飞,山路自动地后退;归来时带几分雀跃的心情,一跳一跳就跳过了那些山坡。
我替山坡起了个名字,叫幸福的阶梯,山路被我唤做空中走廊!
我把一切应用的东西当做艺术,我在生活中的第一件艺术品-------就是小屋。
白天它是清晰的,夜晚它是朦胧的。
每个夜幕深重的晚上,山下亮起灿烂的万家灯火,山上闪出疏落的灯光。
山下的灯把黑暗照亮了,山上的灯把黑暗照淡了,淡如烟,淡如雾,山也虚无,树也缥缈。
小屋迷于雾失楼台的情景中,它不再是清晰的小屋,而是烟雾之中、星点之下、月影之侧的空中楼阁!
这座空中楼阁占了地利,可以省去许多室内设计和其他的装饰。
虽不养鸟,每天早晨有鸟语盈耳。
无需挂画,门外有幅巨画——名叫自然。
高中语文《我的空中楼阁》赏析
1.点题之笔
本文题为“我的空中楼阁”,“空中楼阁”一语双关:既指“我”居住的“小屋”建于山上,在烟雾迷蒙中,犹如构筑在天空中的楼阁一般,又指幻景中的“空中楼阁”,理想中“独立”“安静”的生活环境。
文章前一部分重在自然景物的真实描写,尽管有着丰富的联想、想像,但写的是实实在在的山、树、房屋的形势、情姿。
后一部分则重在人对自然景物的感受。
明明是极小的“袖珍型”花园,有限的围墙,而“我”却因有无限的“领空”而陶醉;明明是“高高的山坡”,崎岖的“山路”,“我”却把它称做“幸福的阶梯”“空中走廊”。
文章最后点题,写“小屋迷于雾失楼台的情景中。
读到这里,我们会恍然大悟,其实作者所写的小屋是虚构的,只是作者心目中理想的生活居所,是作者向往的自由生活所在。
2.托物言志
作者穷尽笔力写自己心爱的小屋,但并不是纯客观地写小屋,而是在描写中处处渗透着作者的主观感情,使各种各样的景物带上强烈的主观色彩,寄寓着作者的主观志向和情趣。
因此,这些外在景物实际上是作者内在精神的体现,所
谓小屋、绿树、花、山,它们的活力、轻灵、自由、开放,无不是作者自身精神外化了的景物特征。
由此可以推知,贯穿于全文的对小屋与周围环境的描摹与赞美,强烈地表达着作者对自由生活、独立人格的追求与向往,这就是作者的“志”。
以对小屋的描写为例,作者特意让小屋踞于“高高的山坡”上,强调“山路和山坡不便于行车”,这里已暗含远离“人境”之意;文章最后,作者又特意强调这小屋已成了“空中楼阁”,而这空中楼阁又占了“地利之便”,可以充分享受自然,而不需人为的装饰,表明了作者对超然物外的自由和独立生活的向往。
全文虽未明言情志,情志却无处不在,景语即为情语;景物描写越生动、形象,蕴含的情志就越具有感染力。
3.多角度描写
本文从多角度、多侧面描写小屋及周围的环境,构成一个立体的画面,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这里有近看,树点缀了小屋,给小屋设置了一个美妙的绿的背景,使小屋“含蓄而有风度”;有远观,小屋在树之间若隐若现,凌空而起,“轻灵而自由”。
还有仰视:“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
”有俯瞰:“小屋在山的怀抱中,犹如在花蕊中一般。
”此外有白天所见,有夜晚所见;有从屋外对小屋的描写,有屋内对屋外的捕捉;还有对有限与无限、有形与无形的描写与想像,可谓笔法灵活,变化多端。
总之,作者以心爱的小屋为焦点,从各个角度进行观察和描绘,写出了小屋在各种视角下的各个方面,写出了小屋的神韵。
只有心灵自由,襟怀开阔,胸无尘滓,而且爱屋情笃,才能如此放纵笔墨,视点任意东西南北。
4.生动的语言
生动的比拟。
作者将景物人格化,赋予景物以人的动作、神态和精神,从而展示作者的志向和情趣。
这样的语言比比皆是,如:“小屋的出现,点破了山的寂寞。
”“树的美在于姿势的清健或挺拔,苗条或婀娜,在于活力,在于精神。
”“这棵树使小屋给予人另一种印象,使小屋显得含蓄而有风度。
”
巧妙的比喻。
参看“有关资料”。
对称的句式。
文中很多地方使用这样的句式,不仅强化了语言的节奏感,而且恰当地表现了事物的差别,或者精确地表达了作者的感觉和情趣。
例如:“花好比人的面庞,树好比人的姿态。
”“树的动,显出小屋的静;树的高大,显出小屋的小巧。
”“论‘领土’,只有有限的一点……论‘领空’却又是无限的……左顾有山外青山,右盼有绿野阡陌。
”
高中语文课文《我的空中楼阁》分段
第一部分:(1——8自然段)立足小屋之外,看小屋和周围环境的关系。
1、(1——3自然段)写小屋和山的关系。
小屋“点破了山的寂寞”,给山川美景增添了“一点生
气,一点情调”。
这是立足于山外,是远观,看全景。
2、(4——7自然段)写小屋和树的关系。
树为小屋“布置了一个美妙的绿的背景”,使小屋更显得“含蓄而有风度”。
这是立足山上,是近看,看局部。
3、(8自然段)继续写小屋和树的关系。
立足点又移到远远的山下,仰望远观,“小屋在树与树之间若隐若现”,仿佛“凌空而起”,更加“姿态翩然”了。
第二部分:(9——18自然段)立足于小屋,看周围环境和小屋的关系。
1、(9——10自然段)写小屋的花园和山上的云霞。
花园极小,“领土”有限,可是小屋的“领空”却是无限的;花园里繁花绚烂,天上的云霞也如花一样绚烂。
2、(11——12自然段)写小屋的空气和光线。
因为在山上,空气特别清新,而光线则富于变化,富于“浪漫的文学性”。
3、(13——14自然段)写小屋和外界的交通。
小屋在高高的山坡上,只有一条山路和外界交通,环境是“独立的、安静的”。
4、(15——18自然段)写夜晚小屋“迷于雾失楼台”的情景。
缥缈若“烟雾之中,星点之下,月影之侧的空中楼阁”点明了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