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密概论第3讲

合集下载

第1讲 概论-(2)OSI安全体系结构

第1讲 概论-(2)OSI安全体系结构
Attack
An assault on system security that derives from an intelligent threat. That is, an intelligent act that is a deliberate attempt (especially in the sense of a method or technique) to evade security services and violate the security policy of a system.
网络备份系 统
网络反病毒
内外网隔离 及访问控制
系统
加强网 络安全 的措施
网络安全检 测
审计与监控
内部网不同 网络安全域 的隔离及访
问控制
网络与信息安全
13
网络与信息安全
14
网络与信息安全
4
NIS的另一种层次结构
安全服务
安全控制
物理安全
网络与信息安全
5
物理安全
• 指在物理介质层次上对存储和传输的网络信息的 安全保护。物理安全是网络信息安全的最基本保 障。
• 该层次上常见的不安全因素包括三大类:
(1) 自然灾害
(2) 电磁辐射
(3) 操作失误
网络与信息安全
6
安全控制
指在网络信息系统中对存储和传输信息的操作和进程进行控制和管理, 重点是在网络信息处理层次上对信息进行初步的安全保护。
安全控制可以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1) 操作系统的安全控制。包括对用户的合法身份进行核实(比如,开机时要求键入 口令)和对文件的读/写存取的控制( 比如,文件属性控制机制)等。
2

落实保密工作的情况报告【三篇】

落实保密工作的情况报告【三篇】

落实保密工作的情况报告【三篇】保密是指采取一定的手段和防范措施,以达到保密的目的。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落实保密工作的情况报告的文章3篇 ,欢迎品鉴!全县的保密工作在县委的恰当领导和市国家保密局吉北下,大力开展保密法律法规教育、保密意识和保密常识教育,会同非政府人社部门将保密教育培训列入党校主体班次教学计划。

积极开展保密管理、党政领导干部保密常规管理、国家机密人员分类管理等工作,抓好各项工作全面落实,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主动贡献。

一、加强保密宣传教育,提高广大干部群众保密意识(一)深入细致搞好保密教育培训工作1.今年5月由组织部、人社局、保密局共同安排,组织1次全县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县委、县政府和主要部门负责人,举办《当前保密工作形式和任务》讲座,观看保密教育片,这次培训的保密工作领导和重要涉密人员人次。

2.今年8月在县委党校的年长科级干部暨省直机关培训中,以《保密科学知识严防常识》(图文本)为教材,讲授了现代网络泄露和防范措施,对2个教学班80名学员展开了保密专题培训。

3.8月17日组织全体县级领导及各镇(街道)负责人和重点涉密人员270多人进行保密专题党课教育,分析保密工作过去与未来发展,正确认识当前保密工作形势,明确保密工作任务,党课由县保密委员会主任授课,取得了良好的宣传和教育效果。

(二)坚实积极开展保密宣传月活动一是组织领导干部和重点涉密人员观看《全国窃密泄密案例警示教育展》《保密宣传教育多媒体展示片》等保密教育片,进一步增强全体党员干部的保密观念和保密技能,通过观看保密教育片,大家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和警示,充分认识到当前保密形势的严峻性和重要性,务必严谨、认真做好保密工作,严格执行保密纪律,落实保密措施,切实做到万无一失。

二是向涉密人员发放《领导干部和涉密人员保密行为手册》《涉密人员管理手册》等保密宣传书籍236本,发放保密宣传单5000多份、保密宣传鼠标垫500张。

三是要求干部职工通过刊物、报纸、书籍、互联网等多种媒介自学,增强发现泄密隐患的能力,积极推广适用技术,提高技术防范水平,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保密概论第5讲

保密概论第5讲

第五章保密组织机构第一节保密委员会及其工作机构第二节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及其职责第三节保密工作管理体制保密工作概论授课人:吴同斌第五章保密组织机构保密组织机构是指对保密工作进行规划、领导、实施、检查、考核的组织体系。

我国保密工作实行的管理体制是指党和国家对保密工作实行的领导体制,保密组织机构的设置及其隶属关系,各类保密组织机构的职责、权限及其工作方式,以及保密管理的基本原则、制度。

第一节保密委员会及其工作机构保密委员会,是党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对保密工作实施领导的专门机构,是党管保密工作的专门组织。

中央保密委员会是我国保密工作的最高领导层,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地、州、盟)、县(市、区)三级党委保密委员会是各地区保密工作的领导机构。

1997年,中共中央做出决定,进一步明确中央保密委员会是党中央统一领导党政军保密工作的领导机构,各级党的保密委员会是党管保密的专门组织,必须认真履行职责。

上级党的保密委员会要加强对下级保密委员会工作的指导和监督。

各级保密委员会都是由本级党委组建,受本级党委直接领导,代表本级党委对其职权范围内的保密工作进行领导,并对本级党委负责。

保密委员会的负责人一般由本级党委领导班子中的领导同志担任;委员由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担任,保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负责处理保密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除地方各级党委保密委员会外,中央和国家机关、地方各级党政部门以及企事业单位也都设立保密委员会(保密领导小组),负责本部门、本单位以及本系统的保密工作。

地方各级保密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一)在本级党委的领导下,统一领导本行政区域的保密工作,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保密工作的指导思想、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决定,贯彻执行上级保密委员会和本级党委有关保密工作的指示;(二)制定本地区保密工作发展规划和年度保密工作安排;(三)研究决定本行政区域保密工作的重大问题;(四)组织开展保密宣传教育工作;(五)提出保密立法建议;(六)制定保密技术发展规划并指导、组织实施;(七)开展保密检查监督工作,组织、协调查处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的重大泄密事件,特别是对本级党委组织人事部门管辖干部的泄密案件的查处工作;(八)向本级党委和上级保密委员会报告工作,并提出改进和加强保密工作的意见、建议。

保密概论第1讲

保密概论第1讲

第一章保密基础知识第一节保密工作概要第二节国家秘密及其确定第三节商业秘密和工作秘密第一节保密工作概要一、保密工作的概念(一)“保密”需要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内加以保护和隐蔽,这种行为一般称之为“保密”。

(二)“保密工作”是指与政党、国家的安全和利益密切相关的保守国家秘密的一切活动。

二、保密工作的特征(一)政治性:任何危害国家秘密安全的行为都必须受到法律追究。

(二)群众性:保密工作必须依靠国家工作人员和广大群众共同来做。

(三)防御性:保密工作的直接目的是防止国家秘密被泄露。

(四)专业性:保密工作渗透融合在各行各业、各项工作之中。

三、保密工作的指导思想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为依据,坚持积极防范、突出重点,既确保国家秘密又便利各项工作的方针,实行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保密部门与业务部门相结合,依法管理国家秘密,不断提高技术防范能力和现代化管理水平,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

四、保密工作的指导方针和基本原则(一)指导方针:保守国家秘密的工作实行积极防范、突出重点、依法管理的方针,既确保国家秘密安全,又便利信息资源合理利用。

(二)基本原则:第一,党委统一领导保密工作的原则;第二,保密工作归口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第三,保密工作属地管理与系统管理相结合的原则;第四,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保密工作的原则;第五,保密管理与业务管理结合的原则;第六,管理与服务相结合的原则。

第二节国家秘密及其确定一、国家秘密的概念和特征(一)概念:国家秘密是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

(二)特征(三要素):1、“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

这是构成国家秘密的关键性要素,是国家秘密的本质特征,也是区分国家秘密与非国家秘密的主要标准。

(1)国家事务重大决策中的秘密事项;(2)国防建设和武装力量活动中的秘密事项;(3) 外交和外事活动中的秘密事项以及对外承担保密义务的秘密事项;(4)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秘密事项;(5) 科学技术中的秘密事项;(6)维护国家安全活动和追查刑事犯罪中的秘密事项;(7)经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确定的其它秘密事项。

武汉大学《密码学》课件第十三讲 HASH函数

武汉大学《密码学》课件第十三讲 HASH函数
z 目的:
与AES配套 增强安全性
z 与SHA-1比较:
结构相同 逻辑函数相同 摸算术相同
27
三、SHA-2 HASH函数
1、 SHA-2的概况
SHA参数比较
Hash码长度 消息长度 分组长度 字长度 迭代步骤数 安全性
SHA-1 160 <264 512 32 80 80
SHA-256 256 <264 512 32 64 128
SHA-384 384 <2128 1024 64 80 192
SHA-512 512 <2128 1024 64 80 256
注:1、所有的长度以比特为单位。
2、安全性是指对输出长度为n比特hash函数的生日攻击产生碰撞的工作量大约为2n/2

28
三、SHA-2 HASH函数
2、 SHA-512
注意:在① 、②步后,数据长度为1024的N倍。 将数据分成N块,每块1024位,进行迭代处理。
30
三、SHA-2 HASH函数
L位 消息
N×1024位
L 10…0 消息长度
1024位 M1
1024位 M2
1024位 MN
512位 IV F
+ H1 F
+ H2
z F块处理 z +为摸264加
⑹压缩函数
z 每轮对A,B,C,D,E进行20次迭代,四轮共80次迭代。 t为迭代次数编号,所以 0≤t≤79 。
z 其中,ft(B,C,D) = 第t步使用的基本逻辑函数; <<s 表示 32位的变量循环左移s位 W t表示从当前分组BLK导出的32位的字 K t表示加法常量,共使用4个不同的加法常量 +为 模232加法

保密学概论课程第五章 通信、计算机及其网络的保密管理

保密学概论课程第五章 通信、计算机及其网络的保密管理

第五章通信、计算机及其网络的保密管理第一节通信、计算机及其网络的基本常识第二节计算机信息系统保密管理的基本要求第一节通信、计算机及其网络的基本常识一现代通信通信是人类社会传递信息、交流文化、传播知识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

现代通信技术从传输媒质上可分为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两大类,包括以下常用的通信手段。

1 程控电话程控电话又叫“存贮程序控制电子交换机”,是指在有线电话通信网中使用程控交换机的电话。

特点:接续速度快,使用效率高,功能多,用途广。

应用:(1)通信范围划分:市内电话,郊区电话,国内外长途直拨;(2)使用对象划分:住宅电话,公用电话,办公电话;(3)使用方式划分:普通电话、磁卡/投币式公用电话,移动电话;(4)服务功能划分:缩位拨号,热线电话,三方通话等;程控电话的业务种类很多,每部电话机可同时具备多种功能,用户可根据自己的需要有选择地使用。

2 传真通信传真是一种新兴的图像通信手段,它具有传输速率高、通信费用低、接收质量好、使用方便等优点。

常用的是:传真三类机。

3 移动电话又称手机,大哥大。

大哥大实际是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手持终端的俗称。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由移动台(手机、便携台、车载台)、基站、移动交换机等设备组成。

移动交换机主要用于处理信息的交换和整个蜂窝电话系统,同样可以通过多个基站与移动交换机实现整个服务区任意两个“大哥大”之间的通信,也可以经过中继线与市话局相连,实现“大哥大”与市话用户的通信。

4 数据通信数据通信是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和现代通信技术的扩展而产生的新兴通信手段。

我国目前在大中城市开通的数据通信,主要是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公用电子信箱和再电话网上开放数据通信。

公用电子信箱优点:操作简便,安全可靠,价格便宜。

在公用电话网上开放数据通信,是指用户可以利用现有程控电话网或租用市内专线电路进行本地、国内、国际数据通信,不仅申请使用的手续十分方便,上网操作的方法也很简单。

保密概论第6讲

保密概论第6讲

第六章保密法律法规第一节保密法律、法规、规章的概念第二节保密法律、法规、规章的关系第三节《保密法》及其《实施办法》第四节保密工作有关法规保密工作概论授课人:吴同斌第六章保密法律法规依法治国是我国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依法实施保密管理,是做好保密工作的根本保障。

保密法是调整保密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从内容上讲,保密法是确定、使用和保守国家秘密以及有关各方因此而发生的相互关系的法律规范。

从形式上讲,保密法既包括了保守国家秘密的基本法律,也包括了其他一切形式的保密法律规范。

第一节保密法律、法规、规章的概念及相互关系一、保密法律保密法律,是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是保密法律体系中的基本组成部分。

我国的保密法律主要包括两类:(一)根本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十三条的保密规定,是整个保密法律制度的母法,具有最高的法律约束力。

我国现行《宪法》第五十三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

(二)有关法律一方面,是指保守国家秘密的专门法律,这是保密法律规范的基本表现形式,即狭义的保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是制定一切保密法规、规章和具体保密制度的基本依据,在整个保密法律、法规体系中起主导、决定作用。

另一方面,是指我国基本法律中的有关保密法律规范。

如《刑法》、《专利法》、《档案法》、《国家安全法》以及《全民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惩治泄密犯罪的补充规定》等法律中的有关保密法律规定,是保密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保密法规保密法规,是由国务院、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民族自治机关和经济特区人大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保密法规是保密法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量的保密法律规范都是以这种形式表现出来的。

保密法规包括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

(一)行政法规。

是由国务院制定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实施办法》、《专利法实施细则》、《档案法实施办法》等法律实施办法中的有关保密规定,以及国务院制定或批准的《发明奖励条例》等其他单行的行政法规中的有关保密规定。

网络攻击与防范安全概论培训课件(PPT 104张)

网络攻击与防范安全概论培训课件(PPT 104张)

国内的几个安全事件
(10) 承受能力原则。
•1998年8月22日,江西省中国公用多媒体信息网 安全系统的“动态化”原则是指整个系统内应尽可能多的具有可变因素和良好的扩展性。
被告人王磊犯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六个月;
( 169台)被电脑“黑客”攻击,整个系统瘫 被告人王磊犯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六个月;
子海关、电子证券、网络书店、网上拍卖、网络 国内学者给出的定义是:“信息安全保密内容分为:实体安全、运行安全、数据安全和管理安全四个方面。
安全测评是依据安全标准对安全产品或信息系统进行安全性评定。
购物、网络防伪、CTI(客户服务中心)、网上 漏洞扫描是针对特定信息网络存在的漏洞而进行的。
如保护CA认证中心采用多层安全门和隔离墙,核心密码部件还要用防火、防盗柜保护。
30分钟后 在全球的感染面积
RPC DCOM蠕虫
2003年8月11日首先被发现,然后迅速扩散,这时候 距离被利用漏洞的发布日期还不到1个月 该蠕虫病毒针对的系统类型范围相当广泛(包括 Windows NT/2000/XP) 截至8月24日,国内被感染主机的数目为25~100万台 全球直接经济损失几十亿美金
应用信息系统高速发展
• 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电子税务、电子银行、电 凯文•米特尼克(1964年生)
2002年3月底,美国华盛顿著名艺术家Gloria Geary在eBay拍卖网站的帐户,被黑客利用来拍卖 Intel Pentium芯片 次日,继工行之后,中国银行也再出差错,中行银期转账全面暂停,网银、柜台均无法操作
• 网络安全
– 指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 到保护,不因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 坏、更改、泄露,确保系统能连续、可靠、正 常地运行,使网络服务不中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保密工作的历史第一节革命战争年代的保密工作第二节新中国成立后的保密工作第三节新时期的保密工作第三章保密工作的历史蔡晓峰青岛市保密局副局长课程目录⏹第一节古代保密思想制度简述⏹第二节革命战争年代的保密工作⏹第三节新中国成立后的保密工作⏹第四节新时期的保密工作第一节古代保密思想制度简述⏹我国有文字记载的保密思想可以追溯到四千多年前的商、周时代。

⏹《周易》中对保密的思想以及君、臣各自应承担的保守秘密的责任做了最初的阐述。

《易·系辞上》中有:“子曰:乱之所生也,则言语以为阶。

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害成。

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

古代的保密制度是随着保密思想的产生而建立的。

夏、商时期已初步有了兼有保密职能的官位“文书”,负责处理有关的政务和军务秘密事项。

这大概是保密制度最早的雏形。

西周时期保密事务由六官中的大宰主理,来往文书的保密得到相当程度的重视,相关的保密制度也较以前健全。

如当时发明了“一合而再离,三发而一知”的阴书。

即将三支竹简竖放排列,横着书写文书内容,写完后,将三支竹简分开,每支简只有三分之一的内容。

然后将三支简分三次递送。

收文者只有收齐三支简才能全部知晓其内容。

由于是分开递送,所以泄密的可能性很小。

秦汉时期⏹秦代,诏令与公务密事的有关奏章须经尚书至丞相府办理或转送皇帝。

为了保密的需要,规定了“依次传行”的公文传递方式。

⏹汉代对泄密的官员定有“泄漏省中语” “泄密书”等多种罚名。

唐代把对泄露秘密者的惩罚写进了《唐律》之中。

《唐律疏议·职制》“漏泄大事”条规定了“事应密”的概念,它包括司法秘密,军事秘密,文书秘密等,确定了什么是秘密事项及秘密事项的范围和原则,同时在《唐律》中还规定了泄漏秘密罪的处罚原则。

《唐律》规定:“诸漏大事应密者,绞”对于知晓国家秘密的人,也有四条禁令:一不准泄露秘密;二不准延误期限;三不准违章失职;四不准忘误公事。

宋、元、明、清各朝代保密制度基本上都是《唐律》的基础上演变发展的,官员应遵循的保密规定增多,泄露秘密的罪名也增加许多,涉及到军事,政治的许多方面。

保密机构的设置也逐渐完善。

如中书省,枢密院,锦衣卫,军机处等。

第二节革命战争年代的保密工作⏹党的“一大”三易会场⏹党的“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明确指出:“在党处于秘密状态时,党的重要主张和党员身份应保守秘密”。

这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保密工作规定。

⏹党的“二大”通过的《党章》规定“泄露本党秘密”者,“必须开除”。

从中也可以看出,党内的保密纪律是十分严格的。

⏹1926年1月,中共中央下发了《中共中央组织部通知——加强党的秘密工作》的文件。

这是建党以来第一个关于保密工作的专门性文件。

文件提出了几个重要问题:1.保密工作必须同当前政治斗争相结合;2.把保守党的秘密提到是否革命的高度;3.秘密交通传递文件要严格按保密规定执行等。

⏹1927年8月7日,党在汉口召开了重要会议,深刻分析了当时的形势,通过了一系列重要文件。

文件中要求全党转入秘密斗争,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学生运动都要做好保密工作。

这是党处在革命低潮时期制定的保密工作总方针。

⏹为加强对秘密工作的领导,党成立了以周恩来同志为首的中共中央秘密工作委员会。

这是受中央政治局直接领导的从事保密工作的专门机构。

中央秘密工作委员会成立后,先后制定了《中共中央秘密工作条例》、《中共中央秘密工作委员会关于秘密技术工作的规定》等保密工作重要文件,对全党的保密工作提出了许多具体要求。

⏹抗日战争爆发后,党根据抗日战争的新形势,提出了公开工作与秘密工作相结合的保密工作新方针,同时提出了保密工作走群众路线,不能搞关门主义、神秘化的思想。

⏹1942年,毛泽东同志在延安亲笔为保密工作题写了“保守机密,慎之又慎”几个大字,这给当时从事保密工作的同志以极大的教育和鞭策。

这个题词,不仅仅在当时,直到现在已成为我们党保密工作的座右铭。

⏹在解放战争中,中国共产党成立了中央保密委员会,同时各级党政军单位也成立了保密委员会。

中央保密委员会的工作由中共中央秘书长和军委总参谋长亲自领导。

进一步加强了党对保密工作的领导,提高了保密工作领导的权威性和有效性,党的保密工作起了划时代的变化。

⏹1948年,制定了《中共中央保密委员会章程》,规定了中保委的性质、任务、组织及工作方法。

《章程》规定,保密委员会不是行政领导机构,而是业务指导机构。

这一做法一直沿用到今天。

第三节新中国成立后的保密工作⏹1950年,党中央和国务院相继作出了《关于加强保守党与国家机关机密的决定》和《关于各级政府工作人员保守国家机密的指示》等重要决定,及时地将保密工作继续纳人党和国家的重要工作,以保证新生政权的巩固和社会的安定与稳定。

⏹1951年,国家在政务院党组下设立了保密委员会,负责领导政府各部门的保密检查工作。

这是建国后中央政府成立的第一个保密机构。

同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公布了《保守国家机密暂行条例》,这是建国后在较短的时间内诞生的第一部保密法规,它基本上适应了当时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它对于新中国保密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对于促进当时保密工作的顺利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958年中共中央针对科学技术交流、交往中存在的问题适时地做出了《关于科学技术保密问题的规定》。

从建国之初到60年代⏹规范保密规章制度,建立健全保密组织和机构,坚持多种形式、多层次地开展保密检查和保密宣传教育,使保密工作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强化保密教育,广大人民群众的保密观念和保密意识普遍较强,能自觉地遵守保密纪律、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使我国的保密工作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

60年代中期(“文化大革命”时期)⏹“文化大革命”使党的保密工作受到巨大冲击。

十年动乱,从组织上、制度上、思想上对有着优良传统的保密工作破坏殆尽。

⏹党中央、国务院为了制止这种无政府主义的破坏,保守党和国家秘密的安全,先后发出多项文件,教育了“红卫兵”和群众组织,维护了国家秘密的安全。

⏹1978年,中共中央恢复建立了中央保密工作领导机构——中央保密委员会,并着手在人员、机构等方面不断地加强保密工作。

⏹1980年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调整中央保密委员会和加强保密办事机构的通知》⏹1983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中央保密委员会的体制改革和机构设置的报告》第四节新时期的保密工作⏹党的第二代领导人邓小平同志对保密工作非常重视,强调“保密委员会要搞个班子,搞十几、二十个政治可靠、懂得科学技术的干部,天天检查找岔子。

”⏹1988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以上简称《保密法》),这是一部为适应改革开放、加强保密工作的重要法律。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十分关心和重视保密工作。

1996年底,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全国保密工作会议,并做了重要讲话。

会后,中共中央又下发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形势下保密工作的决定》(中发【1997】16号),进一步强化了全党的保密工作。

江泽民在讲话中指出“保密工作历来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工作。

革命战争年代,保密就是保生存、保胜利,和平建设时期,保密就是保安全、保发展”。

这是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我们保密工作的指导思想。

近年来,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就加强新形势下的保密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提出明确要求。

胡锦涛总书记在有关部门报送的关于网络窃密案件的报告上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必须尽快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增强敌情观念,完善技术手段,严格网络管理,确保网络安全。

⏹开展保密技术检查工作:“十五”期间,国家保密局成立了保密技术检查中心和涉密信息系统安全保密测评中心,各省(区、市)保密局也相应建立了省、地两级保密技术检查机构,主要承担对党政机关办公场所和周边环境、计算机信息系统、互联网上网信息、重要涉密会议和重大涉密活动的保密技术检查工作。

同时还组织开展了多次全国性的保密技术检查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2008年中央和国家机关保密大检查⏹2009年全国地方党政机关保密大检查⏹2010年中央和国家机关网络抽查2006年5月,中央保密委员会下发《全国保密科学技术“十一五”发展规划》(中保委发[2006]5号),明确了“十一五”期间我国保密科学技术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和任务措施。

随后召开了全国保密科学技术工作会议,对“十一五”期间保密科学技术工作全面部署。

保密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工作⏹近年来,国家保密局高度重视保密学科建设,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保密学科建设取得了显著进展。

保密学科建设的初步开展,开创了系统培养保密专业人才的新途径,开创了保密科学研究的新思路,对保密工作的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保密基础理论初步形成⏹随着保密工作的深入发展,国家保密局和各地保密工作部门相继开展保密理论研究,组织编写出版了一系列保密理论著作。

《保密工作概论》、《保密管理工作概论》、《保密法学总论》、《保密法概论》、《信息技术保密学》、《信息安全保密教程》等著作,对保密工作相关的管理、法律、技术等特点和规律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

2、保密学科建设初步开展⏹2007年7月,国家保密科学技术研究所与北京交通大学联合成立了研究生培养基地,开设信息安全与保密法、信息安全保密两个研究方向,着力培养博士、硕士层次的复合型保密专业人才;2007年开始招收硕士,2008年开始招收博士,目前在读硕士16人,在读博士19人。

⏹2008年6月,国家保密局与南京大学共建国家保密学院。

⏹2010年5月20日,哈尔滨工程大学国家保密学院成立。

⏹继南京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广州中山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及复旦大学之后,2011年5月,中国海洋大学国家保密学院成立。

湖南大学、北京交通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也相继成立。

保密法修订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自1989年5月1日施行以来,对于保守国家秘密、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0年4月29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修订通过《保密法》,国家主席令予以公布,自2010年10月1日起施行。

⏹保密工作、保密事业发展的一件大事,对于全面加强新形势下保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至少有三个方面的重要意义:⏹第一,修订颁布保密法,是加强新形势下保密工作的迫切需要。

⏹第二,修订颁布保密法,是贯彻落实党和国家保密工作方针政策的必然要求。

⏹第三,修订颁布保密法,是进一步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举措。

修订的主要内容1、增加了针对涉密信息系统的保密措施分级保护、技术保护、检查合格涉密信息系统使用中有关行为作了严格规范(十个不得)2、加强了对涉密机关、单位和涉密人员的保密管理从事涉及国家秘密的各类活动,应当严格遵守保密规定保密要害部门、保密要害部位技术防护企业事业单位,实行保密资质管理(军工、涉密集成等)对涉密人员按照涉密程度实行分类管理(核心、重要、一般)3、完善了国家秘密的确定、变更和解除制度定密责任人制度限定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最小范围)完善解密审查制度(自行解密、审核解密)4、明确了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的行政管理职能规章制定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