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姓氏、名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的姓氏、名号

古人的姓和氏

上古时期,姓和氏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以母系氏族社会就已经有了姓,不少古姓就从女旁就是明证。例如:姬、姜、嬴、姚等,可以说那时的姓实际上是氏族的称号。远古传说中的氏族,黄帝是姬姓,炎帝是姜姓,少皞是嬴姓。古书常说的“百姓”一词,最早可能指众多的氏族。

姓是有社会意义的。姓的社会意义主要是用来区别氏族,区别氏族关系重大,同一氏族的任何成员不能通婚。《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说:“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古人已经认识到近亲婚姻对后代遗传的危害。另外,姓又与权利密切相关。在氏族社会,同一氏族的成员都享有平等的权利。而进入奴隶社会,只有贵州才有姓,奴隶是没有姓的。到了春秋、战国,平民仍然没有姓,只有名,如《老子庖丁解牛》中的“庖丁”,《左传晋灵公不君》中的“灵辄”等。

上古姓和氏是有区别的。姓是一种族号,氏则是姓的分支。姓是不变的,氏是同一氏族子孙繁衍而成的各支特有的称号,是不断变化的。例如:周人是姬姓,下面又分孟氏、游氏、季氏、孙氏。据说周人的姬姓是黄帝传下来的,是不变的。陈国的陈完,以陈为氏,出奔齐国后,便由陈氏改为田氏,是变化了的。氏可以变,可以自立,这种自立的情况是比较复杂的:大致说来,可以以所居的地名为氏,如南宫适、西门豹、百里奚:可以以受封的采邑为氏,如解狐、知罃;也可以以官名为氏,如司马牛、乐正克;还可以以祖先的字或谥号为氏,如孔丘是宋公孔嘉之后,嘉的字是孔父。

姓和氏是逐渐合一,约在战国以后。到了汉代,从天子到庶民都可以有姓,这样姓便成了通称。古代贵族男子称氏,女子称姓。称氏是为了“明贵贱”,称姓是为了“别婚姻”。因此,贵族妇女的姓比名更显得重要。

表现在下面两种情况:

(一)未出嫁的女子为了区别,便在姓上冠以孟(伯)、仲、叔、季,以表示排行。例如:

孟姜伯姬仲子叔姬季芈

(二)已嫁女子为了区别,大致有如下几种办法。

1、在姓上冠以她所自出的国名或氏。例如:

秦嬴齐姜郑姬国姜

2、在姓上冠以所嫁别国国君受封的国名。例如:

息妫秦姬江芈芮姜

3、在姓上冠以所嫁别国国卿大夫的氏或邑名。例如:

秦姬(秦遄妻)赵姬(赵衰妻)孔姬(孔圉妻)

棠姜(棠公妻;棠,邑名。)

4、死后在姓上冠以配偶或本人的谥号。例如:

武姜(郑武公妻)穆姬(秦穆公妻)文嬴(晋文公妻)

文姜(鲁桓公妻)

还可以用姓下加“氏”的办法称呼妇女。如武姜称姜氏,秦嬴称嬴氏等等。封建社会一直沿用这种办法。解放前广大农村妇女受压迫最深,仍沿用这种办法,例如称“赵李氏、周王氏”等。

古人的名号

古人有名也有字。据说婴儿出生三个月便由父亲命名。《楚辞离骚》说:“肇赐余以嘉名。”幼有名,长有字。男子二十成人,举行结发加冠的冠礼,这时才取字;女子十五许嫁,举行结发加笄(jī)的笄礼,随之也取字。字和名相为表里,所以字又叫表字。字是由名滋生的,它们在意义上往往有联系。例如:屈原,名平,字原;端木赐,字子贡;宰予,字子我;宋代曾巩,字子固;诸葛亮,字孔明等。以上名和字是同义词。名和字也可以是反义词,例如:孔子学生曾点,字晳。(《说文解字》:“点,小黑点也。”“晳,人色白也。”)唐代韩愈,字退之。从名和字的关系中,还可以了解到古代的社会生产、生活状况。如孔子的学生冉耕,字伯牛,据此可以证明春秋时已有了牛耕。

由于词义的不断变化,有的名与字之间今天已经不易看出它们的联系。例如:孔子的学生樊须,字子迟。“须”与“迟”都有等待义。

周代贵族男子的字前常加孟(伯)、仲、叔、季表示排行,字后加“甫”或“父”表示男性,所构成的字全称共三个字。例如:

伯禽父仲山甫仲尼父叔兴父

比较常见的是省去“父”、“甫”字。例如:

伯禽仲尼叔向季路

有时也可以省去排行。例如:

禽父尼父羽父

因为“子”字是春秋时男子的尊称、美称,所以当时男子取字最普遍的方式之一是加“子”字。例如:

子犯(狐偃)子胥(伍员)子有(冉求)子产(公孙侨)

子渊(颜回)子牛(司马耕)

名和字因时代不同次序也有所变化。上古时期,名和字连着说时,通常是先称字,后称名。例如:

季(字)友(名)叔梁(字)纥(名)孔父(字)嘉(名)

汉代以后,次序有了变化,往往是先说名后说字。例如:

鲁国孔融(名)文举(字)广陵陈琳(名)孔璋(字)

庐陵萧君圭(名)君玉(字)长乐王回(名)深父(字)

应该注意,古代尊卑分明,尊对卑称名,卑自己也称名。但对尊辈,不能称他的名,只能称他的字,对父母甚至连字也不能称。如《论语公冶长》:“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指颜回,孔子直呼其名;“赐”是子贡自称其名。

古人除了名和字外,还有别号。名和字是由尊长代取的,别号则往往是自己取的。别号可以是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字,如晋代葛洪自号抱朴子,陶潜自号五柳先生,李白自号青莲居士。常见的别号一般是两个字,如苏轼,字子瞻,号东坡。于是别号和字没有显著区别,甚至以别号为常。人们称苏轼为苏东坡,称白居易为白乐山,称陆游为陆放翁等。

称号还有一种特殊类别,即谥号。古代帝王、贵族、大臣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根据其生平行为加给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史记乐书》:“闻其谥而知其行。”当然古代统治者的谥号往往名不符实。一般说来,带有褒义的,有“文、武、昭、景、惠、穆”等;带有贬义的,有“灵、厉、幽、焬”等;表示同情的,有“哀、怀、愍、悼”等。例如:

齐景公秦穆公卫灵公陈怀公

后世谥号除了皇帝外,大多用两个字,如忠武侯是诸葛亮,昭明太子是萧统。

《古代汉语(上)》易国杰姜宝琦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