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征与托物言志的区别(课堂PPT)
象征和托物言志的区别

象征和托物言志的区别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象征和托物言志的区别|象征和托物言志的区别1、象征(“以物征事”的简称)是借助物象来表现某种概念、思想、精神、品德等。
如以“梅”象征高洁、清秀、淡雅、朴素;以“菊”象征高洁与傲霜斗雪的坚强。
托物言志是借助物的象征义来表达胸怀心志。
2、象征分为整体象征和局部象征;托物言志都是整体的。
3、象征具有文化意义上的不确定性,如“海燕”,说象征“革命者”可以,说象征“春的使者”也可以;而托物言志具有文化意义的确定性,如“梅”、“菊”的意义具有确定性。
4、象征重在表现事物的客观意义和精神实质;托物言志重在言志,表现作者主观的思想感情。
“托物言志”和象征的区别是什么托物言志,即将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
于是,这个“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的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者。
作者的个人之“志”,借助于这个具体之“物”,表达得更巧妙、更完美、更充分、更富有感染力。
如“松、竹、梅”岁寒三友,常用于表示高洁的志向;“泥土”常用于抒发谦逊的情怀;“蜡烛”常用于颂扬无私奉献的精神。
“托”借、假托的意思,可以从志向、情趣、理想、追求、来描述物表现志。
通过描绘具体事物的形象来表达思想感情(多用于诗歌、散文创作)。
是间接表现主观主题思想的方式之一。
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描写或刻划,间接表现出作者的志向、意愿。
采用托物言志,关键是志与物要有某种相同点或相似点,使物能达意而志为物核。
托物言志常借用比拟、象征等手法。
象征是以物喻人,和借喻很相似,尽管只出现了喻体,但实际上是“指桑骂槐”。
托物言志属于作文的整体手法,后者是文章中的局部写法。
二者在某些时候是可以相融的。
总的说,它们是相辅相承的关系。
象征和托物言志两种手法都是以物写人,都是通过赋予意象某种人格化特征,来寄托作者的某种情感。
但二者又不是一回事。
象征是以物喻人,和借喻很相似,尽管只出现了喻体,但实际上是“指桑骂槐”。
初中语文人教七年级下册托物言志与象征PPT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自尊自爱,令人敬重
• 象征手法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人某物的具体形象, 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
某人某物的具体形象
象征
某种抽象的概念、 思想和情感
莲——君子 牡丹——富贵 菊——隐士
托物言志
借托
表达
借托对具体外物的描写或叙述来表 达自己的志向和意愿。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 矣!
例文出濯淤清解泥涟而而读不不—染妖—《爱莲说》
莲
象征
君子
身处污浊环境而不同流合污、 不随俗浮沉
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不炫耀自己
中通:托物言志是借助物的象征义来表达胸怀志趣。
思考:《陋室铭》运用的表现手法是 托物言志还是象征?
物
志
陋室
安贫乐道 高洁傲岸
想一想: 学过的诗词、文章里,哪些运用
了托物言志,哪些运用了象征手法 ?
采用托物言志写的文章的特点是 用某一物品来比拟或象征某种精神、品格 、思想、感情等。
《爱莲说》主题思想:
作者以“莲”自喻,托物言志,借 抒写爱莲之情,表达了自己洁身自好 ,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婉曲地批判 了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污浊世风。
托物言志
(有象征义)
区别:象征是局部的,托物言志是针对文章整体而言的 。
• 象征手法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人某物的具体形象, 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
某人某物(具体的)
象征
某种概念、思想和情感 (抽象的)
作用:可把抽象的精神品质化为具体可感知的 形象,使文章立意高远,含蓄深刻,给读者留 下深刻的印象。
象征和托物言志的区别

象征和托物言志的区别|象征和托物言志的区别1、象征(“以物征事”的简称)是借助物象来表现某种概念、思想、精神、品德等。
如以“梅”象征高洁、清秀、淡雅、朴素;以“菊”象征高洁与傲霜斗雪的坚强。
托物言志是借助物的象征义来表达胸怀心志。
2、象征分为整体象征和局部象征;托物言志都是整体的。
3、象征具有文化意义上的不确定性,如“海燕”,说象征“革命者”可以,说象征“春的使者”也可以;而托物言志具有文化意义的确定性,如“梅”、“菊”的意义具有确定性。
4、象征重在表现事物的客观意义和精神实质;托物言志重在言志,表现作者主观的思想感情。
“托物言志”和象征的区别是什么?托物言志,即将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
于是,这个“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的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者。
作者的个人之“志”,借助于这个具体之“物”,表达得更巧妙、更完美、更充分、更富有感染力。
如“松、竹、梅”岁寒三友,常用于表示高洁的志向;“泥土”常用于抒发谦逊的情怀;“蜡烛”常用于颂扬无私奉献的精神。
“托”借、假托的意思,可以从志向、情趣、理想、追求、来描述物表现志。
通过描绘具体事物的形象来表达思想感情(多用于诗歌、散文创作)。
是间接表现主观主题思想的方式之一。
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描写或刻划,间接表现出作者的志向、意愿。
采用托物言志,关键是志与物要有某种相同点或相似点,使物能达意而志为物核。
托物言志常借用比拟、象征等手法。
象征是以物喻人,和借喻很相似,尽管只出现了喻体,但实际上是“指桑骂槐”。
托物言志属于作文的整体手法,后者是文章中的局部写法。
二者在某些时候是可以相融的。
总的说,它们是相辅相承的关系。
象征和托物言志两种手法都是以物写人,都是通过赋予意象某种人格化特征,来寄托作者的某种情感。
但二者又不是一回事。
象征是以物喻人,和借喻很相似,尽管只出现了喻体,但实际上是“指桑骂槐”。
如曾巩的《咏柳》:“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表达手法之象征与托物言志 课件(共27张ppt).ppt

谢谢!
(7)那片水已经剩了一点点,而她们的长大,还不是借助那一点水吗?看她们的样子,也就是刚 刚过了童年而进入青春期。那可是戈壁滩,是茫茫大漠,她们会摇曳,会挣扎多久呢?水涸地 裂,沙丘涌动,她们都活不了。我已经看到,离水稍远的几株已经干枯颓折。 (8)不过我想,既然作为一种生命,站立于这个世界上,就有她生命的意义和可能。这个生命就 会不讲方式,不图后果地向上生长,直至呼出最后一息。苇,或被风收去,或被沙掩埋,都会 以她最后的努力,度过她最美丽的时光。苇,你的意思不是萎,是伟! (9)西部,戈壁,荒漠,苇,我把这样的字眼在寂寞的旅途上相连,竟就连出了一种美妙的景象。
问:作者写苇,显然不仅仅是在写苇,作者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结合全文,说说作者所要 表达的情感是什么?
答:托物言志。作者借对苇身处荒漠却顽强活着的生命意识及身处逆境却顽强向上精神的赞美, 表达了自己也会在任何恶劣的环境中珍惜生命,努力生活的愿望。(或来歌颂那些具有沙漠中 的苇一样顽强生命的人。)
象征与托物言志总结
表达手法之象征/托物言志
目
壹 象征
录
贰 托物言志
叁 象征和托物言志的异同点
肆 象征和托物言志在阅读中的运用
象征
01
定义
象
借用某种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以表达真挚的感
情和深刻的寓意,这种以物征事,借助物象来表现某种概念、思想、
精神、品德的艺术表现手法叫象征。
例如:
1.玫瑰象征爱情
丁香的花小如丁,数不清的小花汇到一起,一簇簇的,紫中带白,白中映粉,远远望去,花 如云,花如海,花如霞。这情景给寒冬里走过来的人以张力,创造的热情,想象的驰骋。
丁香,花香袭人,在花草中,它的香气最为浓郁了。倘若你漫步街头,往往是还没有看见花, 香气已先冲入鼻中,一代代的哈尔滨人就是在这沁人心脾的芬芳中梦想自己的未来。
比喻象征托物言志课件

象征
总结词
象征是通过使用具体的事物或符号来代表抽象的概念或情感的修辞手法。
详细描述
象征使用具体的事物或符号来代表抽象的概念或情感,如“玫瑰代表爱情”、“ 白鸽代表和平”。例如,“在那个黑暗的夜晚,月亮象征着希望和光明。”
03
比喻象征托物言志的写作技巧
选择恰当的比喻对象
比喻对象应与主题紧密相关
选择与主题紧密相关的比喻对象,能够更好地表达作者的意图和 情感。
详细描述
生活中的事物和现象,如自然景观、人物形象、社会现象等,都可以成为比喻、象征、 托物言志的灵感来源。通过仔细观察和体验生活,我们可以积累丰富的素材,为创作提 供源源不断的灵感。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记录和整理素材,加深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
。
勇于尝试与创新
总结词
勇于尝试和创新,不断探索适合自己的比喻、象征、 托物言志等修辞手法,提高自己的创作能力。
比喻象征托物言志能够生动形象地描绘人物 、情节和环境,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感受作 品所传达的信息。
比喻象征托物言志通过具象化事物来引发读 者的联想和想象,使作品更具有艺术性和审 美价值。
深化主题思想
比喻象征托物言志通过具象化事 物来表达抽象的概念和情感,使 作品的主题思想更加鲜明和深刻
。
比喻象征托物言志能够引导读者 深入思考作品的主题思想,使读 者对作品的理解更加深入和全面
02
细节描写能够引发读者的想象
通过细节描写,能够引发读者的想象,让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作者的意
图和情感。
03
细节描写需要注意真实性和合理性
细节描写需要符合实际情况和逻辑,避免过于夸张或不合理的描述。
语言生动形象
使用形象的语言表达
注意语言的简洁明了
比喻象征托物言志 ppt课件

比喻象征托物言志
4
象征与托物言志
象征:用特定物象寄寓某种抽象的概念、情 怀或精神品质。
托物言志:用特定物象的象征意义来表达个 人志趣、追求。
注:托物言志与象征都借用物象来寄寓情怀,
可以说托物言志是象征中比较特殊的一种,其“物”
即为象征里的象——物象,但托物言志最终表现重
点在于个人志向,象征则包含更为广泛的情怀。
比喻象征托物言志
5
秋兴八首
[唐] 杜甫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喻象征托物言志
6
诗歌鉴赏
比喻象征托物言志
7
白蝴蝶
戴望舒
给什么智慧给我, 小小的白蝴蝶,
翻开了空白之页, 合上了空白之页?
翻开的书页: 寂寞;
合上的书页: 寂寞。
比喻象征托物言志
8
诗歌鉴赏
比喻象征托物言志
9
比喻 象征 托物言志
比喻象征托物言志
1
比喻象征托物言志
2
象征手法是文艺创作中,通过特 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 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和 感情的艺术手法。
比喻象征托物言志
3
比喻与象征
1、各自的侧重点不同。 比喻:形貌关联性。 象征:意义关联性。 2、各自的作用不同。 比喻:重在表现事物的形象性。 象征:重在表现事物的含蓄性, 深刻性。
象征与托物言志的区别(精选.)

象征与托物言志的区别1、象征(“以物征事”的简称)是借助物象来表现某种概念、思想、精神、品德等。
如以“梅”象征高洁、清秀、淡雅、朴素;以“菊”象征高洁与傲霜斗雪的坚强。
托物言志是借助物的象征义来表达胸怀心志。
2、象征分为整体象征和局部象征;托物言志都是整体的。
3、象征具有文化意义上的不确定性,如“海燕”,说象征“革命者”可以,说象征“春的使者”也可以;而托物言志具有文化意义的确定性,如“梅”、“菊”的意义具有确定性。
4、象征重在表现事物的客观意义和精神实质;托物言志重在言志,表现作者主观的思想感情。
象征手法就是文艺创作中,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和感情的艺术手法。
文学创作中运用象征手法,常见的有以下三种情况: 1.用象征手法构思全文。
如安徒生的《丑小鸭》全文描述的是丑小鸭的经历,其实是作者本人生活经历的艺术写照。
作者在丑小鸭这一形象中融入了深切的生活体验和感受:只要不懈追求,努力进取,即使身处逆境,也终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2.用象征手法刻画主要形象。
3.用象征手法进行暗示,创造气氛或抒发感情。
托物言志就是通对物品的描写和叙述,表现自己的志向和意愿 .借物喻人,就是借某一事物的特点,来比喻人的一种品格。
这也是作文中用来表现、突出中心思想的常用的一种写作方法。
月亮正面:在清凉的夜里,总是你和最孤独的旅人相伴。
反面:因为靠别人而发光,所以白天不敢露面。
白雪正面:不论别人从何种目光对待它,它总是露出清纯的笑脸。
反面:总是爱用洁白的面具去掩饰人间的丑恶。
天平正面:你是公平公正的象征。
反面:你徇私枉法,谁给你的东西多,你的重心就偏向谁。
象征手法写作指导:1、象征:是文学创作中的一种重要的表现方法,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一具体事物的形象(象征体),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感情(被象征的本体)。
2、象征的手法有两种表达形式。
一种是像《坚硬的风景》那样,让读者在诗与文的不言之中去意会其象征之意,一种是像《门》那样,直抒胸臆地点示出象征之意。
象征、借物喻人和托物言志的区别

象征、借物喻人和托物言志的区别象征、借物喻人和托物言志的区别1、象征(“以物征事”的简称)是借助物象来表现某种概念、思想、精神、品德等。
如以“梅”象征高洁、清秀、淡雅、朴素;以“菊”象征高洁与傲霜斗雪的坚强。
托物言志是借助物的象征义来表达胸怀心志。
2、象征分为整体象征和局部象征;托物言志都是整体的。
3、象征具有文化意义上的不确定性,如“海燕”,说象征“革命者”可以,说象征“春的使者”也可以;而托物言志具有文化意义的确定性,如“梅”、“菊”的意义具有确定性。
4、象征重在表现事物的客观意义和精神实质;托物言志重在言志,表现主观的思想感情。
“托物言志”和象征的区别是什么?托物言志,即将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
于是,这个“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的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者。
的个人之“志”,借助于这个具体之“物”,表达得更巧妙、更完美、更充分、更富有感染力。
如“松、竹、梅”岁寒三友,常用于表示高洁的志向;“泥土”常用于抒发谦逊的情怀;“蜡烛”常用于颂扬无私奉献的精神。
“托”借、假托的意思,可以从志向、情趣、理想、追求、来描述物表现志。
通过描绘具体事物的形象来表达思想感情(多用于诗歌、散文创作)。
是间接表现主观主题思想的方式之一。
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描写或刻划,间接表现出的志向、意愿。
采用托物言志,关键是志与物要有某种相同点或相似点,使物能达意而志为物核。
托物言志常借用比拟、象征等手法。
象征是以物喻人,和借喻很相似,尽管只出现了喻体,但实际上是“指桑骂槐”。
托物言志属于作文的整体手法,后者是文章中的局部写法。
二者在某些时候是可以相融的。
总的说,它们是相辅相承的关系。
象征和托物言志两种手法都是以物写人,都是通过赋予意象某种人格化特征,来寄托的某种情感。
但二者又不是一回事。
象征是以物喻人,和借喻很相似,尽管只出现了喻体,但实际上是“指桑骂槐”。
如曾巩的《咏柳》:“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宿灵鹫禅寺
杨万里
初疑夜雨忽朝晴,乃是山泉终夜鸣。
流到前溪无半语,在山做得许多声! • 诗中用“山泉”来比某些人失意时满怀匡
时济世之情,牢骚满腹,宏论滔滔;一旦 得志做官, 就会沉默不言,心安理得地做 起“太平”官。用以嘲讽那些言行不一的 人,批判他们成为“既得利益者”后,全 然忘却昔时的抱负、因循保守的表现。 3
• 总之,托物言志属于创作的整体手法,象 征可以是作品中的局部写法。而整体象征 则是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了。因此二者在
7
象征与托物言志的区别
1
• (1)象征和托物言志都是借助具体物象来表 现某种概念、思想、精神、品德等。都是 通过赋予意象某种人格化特征,来寄托作 者的某种情感。
• (2)象征是托物感怀,重在表现事物的客观 意义和精神实质,用以表达作者对某种精 神品德赞美之情。《白杨礼赞》借白杨树 赞美中华民族,特别是北方农民不屈不饶 的抗日精神。
• 托物言志重在言志,表达作者主观的理想 和志向。清·郑燮《竹石》:“咬定青山不 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用郑燮自己的话说是 “画竹子以慰天下劳人”。所以这首诗表 面上写竹,其实是写人,写作者自己正直 倔强的性格,表达自己决不向任何邪恶势 力低头的决心。
4
• (3)象征分为整体象征和局部象征,局部象 征的描写可多可少。如以“梅”象征高洁、 清秀、淡雅、朴素,以“菊”象征高洁与 傲霜斗雪的坚强等是大家公认的,可以不 必多加描写。托物言志都是整体的,需要 作者在作品中对情感所寄托的物详细加以 描写的。
5
• (4)象征具有文化意义上的不确定性。如 “雷电”,可以象征打破黑暗世界的革命 力量,也可以象征统治黑暗社会的暴君, 这是根据作者的情感表达需要而决定的。 而托物言志具有文化意义的确定性。因为 托物言志都是整体的,是含蓄地表达作者 坚定”依托在某个 具体之“物”上。因此作品中要用比喻、 比拟、象征等手法来详细描绘具体事物的 形象,突出物与自己的志向品性有某些相 似的特征(异质同构),让读者与自己产生共 鸣,达成共识,来间接表达自己的情趣、 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