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标:非车载充电机与BMS通信协议详解
非车载充电机(充电桩)与BMS(电池管理系统)通讯协议解析——CANScope协议解析功能介绍

非车载充电机(充电桩)与电动汽车BMS通讯协议解析CANScope协议解析功能介绍CANScope分析仪广州致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一款综合性的CAN总线开发与测试的专业工具,集海量存储示波器、网络分析仪、误码率分析仪、协议分析仪及可靠性测试工具于一身,并把各种仪器有机的整合和关联;重新定义CAN总线的开发测试方法,可对CAN网络通信正确性、可靠性、合理性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评估;帮助用户快速定位故障节点,解决CAN 总线应用的各种问题,是CAN总线开发测试的终极工具。
CANScope支持各种车载CAN-bus应用协议的解析,特别是支持充电桩与电动汽车BMS(电池管理系统)的通讯协议解析与验证,只要用户将CANScope接入被测系统,即可实现协议数据的解析。
可用于电动汽车CAN协议解析、正确性验证等,如图 1所示。
图 1 CANScope总线分析仪解析示意图操作步骤1. 将仪器测试头接入被测系统CAN总线,打开CANScope软件,选择正确的波特率,启动。
如果正确连接与设置,将会有数据出现,如图 2所示;图 2 打开CANScope软件2. 点击菜单“高级”操作中的“报文解析列表”,进入解析界面,如图 3所示;图 3 打开报文解析列表3. 报文解析列表界面中,点击“加载协议”,选择“J1939_bms.dbc”文件打开,然后点击菜单栏上的“分类显示”,如图 4所示。
图 4 加载DBC文件4. 此时接收数据即可进行协议解析,用户可以使用分类显示获取实时值或者刷新显示查看具体的帧时序关系。
如图 5所示,为握手阶段的解析。
图 5 握手阶段的解析如图 7所示,为充电阶段的解析。
图 7 充电阶段的解析图 8 充电结束阶段的解析小技巧:在动态测量时,软件会将有变化的数据标红,这是由于这个数据有变化。
测试与仿真插件为了方便客户测试充电机与BMS的通讯协议完整性,CANScope中带有协议测试与仿真插件,如图9所示。
国标充电桩通讯协议

国标充电桩通讯协议
国标充电桩通讯协议是指充电桩与车载 BMS 电池管理系统之间
的通信协议。
根据最新发布的《电动汽车充电接口及通信协议国家标准》(GB/T 32185-2018) 规定,充电桩与车载 BMS 之间的通信采用CAN 通讯方式。
在充电桩与车载 BMS 之间的通信中,充电桩会发送一系列的帧ID,车载 BMS 会对这些帧 ID 进行识别,并根据国标协议对报文内
容进行解析。
具体来说,国标充电桩通讯协议包括以下帧 ID:
- 充电请求帧 ID:用于充电桩向车载 BMS 发送充电请求。
- 充电应答帧 ID:用于车载 BMS 向充电桩发送充电应答。
- 充电状态帧 ID:用于充电桩向车载 BMS 发送充电状态信息。
- 充电完成帧 ID:用于充电桩向车载 BMS 发送充电完成信息。
- 故障帧 ID:用于充电桩向车载 BMS 发送故障信息。
充电桩与车载 BMS 之间的通信协议采用 CAN 通讯方式,充电桩会发送一系列的 CAN 报文,车载 BMS 会对这些报文进行识别和解析,以实现充电桩与车载 BMS 之间的通信。
具体 CAN 报文格式可以参考国标协议。
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与非车载充电机之间的通信协议

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与非车载充电机之间的通信协议编制说明一、 制定背景和意义电动汽车产业化现阶段面临的最大困难是技术的成熟度问题,要实现产业化,其前提必然是统一的标准和规范。
为保证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规范化和标准化,需制定电动汽车充电通信协议的标准,目前针对电动汽车的非车载充电通信协议国内外没有统一的标准。
本标准的目的就是针对电动汽车非车载充电在行业内形成统一的标准,为建立标准化、规范化的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奠定良好的基础。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电动车辆分技术委员会动力蓄电池及其应用工作组通讯协议标准起草组负责起草。
二、 制定原则本标准的制定原则是立足国内,参考国际上在该领域的现有成果,结合中国的具体情况,本着科学、开放、适用和促进国内技术发展的原则,对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与非车载充电机之间的通信协议进行深入研究,制定出适合我国国情并且反应国内外电动汽车充电通信协议研究领域最新成果的标准。
三、 标准起草过程1.2009 年3 月27 日,电动车辆分技术委员会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及其应用标准化工作组在天津召开了工作组首次会议。
根据会上讨论意见,电动车辆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走访了相关单位,综合各单位对该标准参与起草的申请情况和企业技术基础,确定了通讯协议标准起草组。
根据第一次工作组会议精神,标准起草工作组各成员单位按照分工进行了诸多富有成效的工作。
标准起草工作组在广泛收集资料并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标准草案稿。
2.2009年8月17日,在天津召开标准讨论会,针对该标准草案进行了讨论,会后,对标准草稿进行了讨论和修改。
3.2009年9月,标准起草工作组在天津与日产(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与日本东京电力公司进行了技术交流,了解了目前国外标准制定情况。
4.2010年1月13—14日,在天津召开标准讨论会,会后,对标准草案进行了修订。
5.2010年3月10日,形成标准征求意见稿。
四、 标准说明1、标准内容总体概括本标准共6章,1个规范性附录。
2016年BMS新国标解读

0x1cecf456 13 29 00 06 ff 00 02 00
• byte0:13 控制字结束多包传输 • byte1:29 收到41字节数据 • byte3: 06 收到6包数据 • byte5-7:00 02 00 PNG为512识别报文
向BMS发送握手成功辨识报文
• 当充电机接收到了 BMS 发送到电池身份编 码信息 BRM 后,回复辨识报文 CRM 给 BMS。
43 0x1801f456 aa 41 00 00 ff ff ff ff 充电机回BMS能够识别 1
握手阶段报文解析
• 第一帧:充电机发送 请求通讯CRM 报文
帧ID
数据(HEX)
0x1801f456 00 41 00 00 ff ff ff ff
• byte0:00 请求BMS握手,如果BMS有回 应变为AA。
BMS新国标报文解读
陈小祥 2016/1/28
BMS报文ID帧识别
• 帧ID是唯一识别码,我们通过ID来识别不 同的信息,
• 如果数据包数据不超过8个字节,数据直接 在ID帧后出现
• 如果如果数据包数据超过8个字节采用多包 协议TCPM传输。
• 帧4位ID最后2位代表着传输方向 • 0xXXXXF456为充电机到BMS • 0xXXXX56F4 为BMS到充电机
车辆识别报文。
BMS发PNG512多包数据
• PNG512数据解析
帧ID
数据(HEX)
0x1ceb56f4 01 00 01 01 06 bc 02 fa
0x1ceb56f4 02 0b ff ff ff ff ff ff
0x1ceb56f4 03 ff ff ff ff ff ff ff
0x1ceb56f4 04 ff ff ff ff ff ff ff
快充报文解析

非车载充电机与BMS通讯协议解析1、充电握手阶段
BRM:详见数据包传输格式。
2、参数配置阶段
BCP:详见数据包传输格式。
3、充电阶段
BCS:详见数据包传输格式。
4、充电结束阶段
5、数据包传输格式
整个快充报文交互过程中,以下地址以数据包的格式发送信息:BRM(BMS和车辆辨识报文)、BCP(动力蓄电池充电参数)、BCS(电池充电总状态)。
整个充电过程中,数据包均以以下格式进行传输:
帧ID 数据长度数据备注
1CECxxxx 0x08 10 xx xx xx xx ?? ?? ?? 通知发送数据包1CECxxxx 0x08 11 xx xx xx xx ?? ?? ?? 应答接收数据包1CEBxxxx 0x08 01 xx xx xx xx xx xx xx 数据
1CEBxxxx 0x08 02 xx xx xx xx xx xx xx 传输
1CEBxxxx 0x08 03 xx xx xx xx xx xx xx 内容
·
·
·
1CECxxxx 0x08 13 xx xx xx xx ?? ?? ?? 结束应答
注释:xx为数据包个数,??为参数组编号(PGN)。
BRM的PGN:000200H;
BCM的PGN:000600H;
BCS的PGN:001100H。
非车载传导式充电机与电动汽车之间的数字通信协议

非车载传导式充电机与电动汽车之间的数字通信协议
非车载传导式充电机与电动汽车之间的数字通信协议通常采用以下几种:
1. SAE J1772:这是一种北美标准的数字通信协议,用于交流
充电接口的通信。
它定义了一种基于串行通信的消息传输方式,用于车载充电机与充电桩之间的通信。
2. GB/T 20234.3-2011:这是中国国家标准的数字通信协议,
主要用于交流和直流充电桩之间的通信。
它定义了一种基于串行通信的消息传输方式,支持多种通信协议和数据格式。
3. CHAdeMO:这是一种由日本电动车协会开发的通信协议,
主要用于直流快充充电接口的通信。
它定义了一种基于CAN
总线的消息传输方式,支持车载充电机与充电桩之间的双向通信。
4. CCS:这是一种由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和美国汽车制造商协会合作开发的通信协议,主要用于直流快充充电接口的通信。
它基于CAN总线和以太网技术,支持车载充电机与充电桩之
间的双向通信。
这些协议通常规定了通信的消息格式、数据传输速率、错误检测和纠正等方面的规范,以确保充电机与电动汽车之间的可靠通信。
充电机通信协议测试方法

充电机—BMS通信协议测试方法本文主要针对GB/T27930《电动汽车非车载传导充电机和电池管理系统之间的通信协议》中规定的充电机与BMS交互报文的协议ID及通信速率的测试方法进行说明。
测试工具是金楚瀚BMS模拟器,这是一款按国标制作的标准BMS通信模块,主要模拟BMS报文发送机制。
用来测试充电机的报文是否符合国标。
一、操作界面:二、连接方式:模拟系统的CANH,CANL分别和充电枪的CANL,CANL连接。
模拟系统外加24V电源使人机界面能正常显示。
三、报文交互:此BMS系统以CHM或CRM报文检测为起始,可模拟SOC显示、BEM发送。
报文内容可填。
在此我们主要分析报文头部分,也即CAN ID。
报文ID报文内容(暂略)发送方0x1826f456充电机0x182756f4BMS0x1801f4560000000000000000充电机0x1801f456Aa00000000000000充电机0x1cec56f410290006ff000200BMS0x1cec56f40000000000000600BMS0x1807f456充电机0x1808f456充电机0x100956f4BMS0x100af456充电机0x181056f4BMS0x181156f4BMS0x1812f456充电机0x181356f4BMS0x1cec56f40000000000001500BMS0x1cec56f40000000000001600BMS0x181756f4BMS0x101956f4BMS0x101af456充电机0x181c56f4BMS0x181df456充电机四、参数设置五、显示及调试如上图所示,如通信不能正常进行,主页会显示错误具体原因,软件工程师即可从此定位具体哪条报文出错,并检查报文格式与通讯速率。
新国标非车载充电机与BMS通信协议详解

新国标非车载充电机与BMS通信协议详解随着电动汽车的发展,非车载充电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了保证充电的安全和效率,充电机与电池管理系统(BMS)之间需要进行通信。
因此,新国标出台了非车载充电机与BMS通信协议。
新国标的通信协议主要包括通信协议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应用层。
首先是物理层,物理层主要定义了通信所需要的硬件电气特性,包括电压、电流、传输速率等。
新国标规定了通信的电压范围为9V到40V,电流范围为0A到50A,传输速率为250kbps到2Mbps。
其次是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主要负责数据包的传输和错误检测。
新国标使用了CAN总线作为数据链路层的传输介质,CAN总线能够提供可靠的传输和错误检测。
数据包分为两种类型:命令帧和数据帧。
命令帧用于控制充电机的行为,数据帧用于传输电池的状态。
数据包还包括校验码,用于检测数据传输过程中是否出现错误。
最后是应用层,应用层主要定义了充电机与BMS之间的通信协议。
通信协议中包括了多个命令和数据的定义,用于实现充电机和BMS之间的功能交互。
其中,命令包括启动充电、停止充电、查询电池信息等;数据包括电池的电量、电流、电压等信息。
通信协议还定义了命令和数据的格式和长度,以及对应的数据类型和单位。
总的来说,新国标的非车载充电机与BMS通信协议详细规定了通信的物理特性、数据传输方式和通信命令的定义。
这样一来,充电机和BMS之间可以进行可靠、安全、高效的通信,提高了充电的效率和充电系统的安全性。
通过此协议的实施,能够有效促进充电设备的互操作性和标准化,推动电动汽车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国标:非车载充电机与BMS通信步骤详解
一.握手阶段
(1)充电机发送CRM报文(ID:1801F456)其中第一个Byte为00(表示此时充电机主动发送识别,请求握手)。
(2)当BMS收到充电机的CRM报文后,启动数据传输协议TCPM(由于数据长度大于8,共41)传输电池组身份编码信息BRM:
①首先BMS发送RTS报文(ID:1CEC56F4),通知充电机准备发送多少包数
据。
②当充电机收到BMS发送的RTS报文后,作出应答信号,回复CTS给
BMS(ID:1CECF456)。
③当BMS接收到充电机的应答报文CTS后,开始建立连接发送数据DT
(数据长度为41Byte,共分为6包,ID:1CEB56F4)。
④当充电机接受到了接收完BMS发送到数据报文DT后,回复CM给BMS
用于消息结束应答(ID:1CECF456)。
(3)当充电机接收到了BMS发送到电池身份编码信息BRM后,回复辨识报文CRM给BMS (ID:1801F456第一个Byte为AA)。
(4)若上述3步中任何1步骤出现异常,通讯将不能往下进行,等待超时复位。
握手阶段CAN卡接收数据解释:
帧ID 帧格式帧类型数据长度数据
1801F456 数据帧扩展帧0x08 00 01 00 00 00 00 00 00 CRM
1CEC56F4 数据帧扩展帧0x08 10 29 00 06 ff 00 02 00 TPCM_RTS
1CECF456数据帧扩展帧0x08 11 06 01 ffff 00 02 00 TPCM_CTS
1CEB56F4 数据帧扩展帧0x08 01 00 01 00 04 8c 0a f8
1CEB56F4 数据帧扩展帧0x08 02 15 ff ff ff ff ff ff TPCM
1CEB56F4 数据帧扩展帧0x08 03 ffffff ff ff ff ff
1CEB56F4 数据帧扩展帧0x08 04 ff ff ff ff ff ff ff TPCM_DT
1CEB56F4 数据帧扩展帧0x08 05 ff ff ff ff ff ff ff
1CEB56F4 数据帧扩展帧0x08 06 ff ff ff ff ff ff ff
1CECF456 数据帧扩展帧0x08 13 29 00 06 ff 00 02 00
1801F456 数据帧扩展帧0x08 aa 01 00 00 00 00 00 00 CRM
二.参数配置阶段
(1)BMS发送蓄电池充电机参数BCP给充电机,启动数据传输协议TCPM(由于数据长度大于8,共13)。
①首先BMS发送RTS报文(ID:1CEC56F4),通知充电机准备发送多少包数据。
②当充电机收到BMS发送的RTS报文后,作出应答信号,回复CTS给BMS
(ID:1CECF456)。
③当BMS接收到充电机的应答报文CTS后,开始建立连接发送数据DT(数
据长度为13Byte,共分为2包,ID:1CEB56F4)。
④当充电机接受到了接收完BMS发送到数据报文DT后,回复CM给BMS
用于消息结束应答(ID:1CECF456)。
(2)充电机发送时间同步信息CTS给BMS(ID:1807F456)。
(3)充电机最大输出级别CML给BMS(ID:1808F456)。
(4)BMS发送电池充电准备就绪状态BRO给充电机(ID:100956F4)。
(5)充电机接收到BMS发送到BRO信息后回应充电机输出准备就绪状态CRO (ID:100AF456)。
(6)若上述5个步骤中任一步骤出现异常通讯将不能往下进行,等待超时复位。
参数配置阶段CAN接收数据帧解释:
1CEC56F4 数据帧扩展帧0x08 10 0d 00 02 ff 00 06 00 TPCM_RTS
1CECF456 数据帧扩展帧0x08 11 02 01 ff ff 00 06 00 TPCM_CTS
1CEB56F4 数据帧扩展帧0x08 01 a2 01 76 0c 8c 0a e2TPCM_DT
1CEB56F4 数据帧扩展帧0x08 02 18 66 f4 01 9a 16 ff TPCM
1CECF456 数据帧扩展帧0x08 13 0d 00 02 ff 00 06 00TPCM_EM
1807F456 数据帧扩展帧0x07 00 00 00 00 00 00 00CTS
1808F456 数据帧扩展帧0x06 68 10 d0 07 b8 0b CML
100956F4 数据帧扩展帧0x01 aa BRO
100AF456 数据帧扩展帧0x01 aa CRO
三.充电阶段
(1)BMS发送电池充电级别BCL给充电机(ID:181056F4).Byte1和Byte2是电压,Byte3和Byte4是电流。
(2)BMS发送电池充电总状态BCS给充电机,启动数据传输协议TCPM(由于数据长度大于8,共9)。
①首先BMS发送RTS报文(ID:1CEC56F4),通知充电机准备发送多少包数据。
②当充电机收到BMS发送的RTS报文后,作出应答信号,回复CTS给BMS
(ID:1CECF456)。
③当BMS接收到充电机的应答报文CTS后,开始建立连接发送数据DT(数
据长度为9Byte,共分为2包,ID:1CEB56F4)。
④当充电机接受到了接收完BMS发送到数据报文DT后,回复CM给BMS
用于消息结束应答(ID:1CECF456)。
(3)充电机发送充电状态CCS给BMS (ID:1812F456)。
(4)BMS通过数据传输协议发送单体电压BMV给充电机(具体步骤和握手阶段的数据传输协议一样)可选。
(5)BMS发送蓄电池组温度BMT给充电机.(具体步骤和握手阶段的数据传输协议一样)可选。
上述所有充电参数,在充电过程中按照协议要求的报文周期固定的发送,当充电过程中出现异常或者充电满时将停止充电,同时发送充电停止报文如下:
(6)BMS发送终止充电报文BST给充电机命令其结束充电及充电结束的原因(ID:101956F4)。
(7)充电机发送终止充电报文CST告知BMS充电结束及充电结束的原因。
(ID: 101AF456)。
上述任一步骤异常都将导致充电机终止充电。
充电阶段阶段CAN接收数据帧解释:
181056F4 数据帧扩展帧0x05 e2 18 76 0c 02BCL
1CEC56F4 数据帧扩展帧0x08 10 09 00 02 ff 00 11 00 TPCM_RTS
1CECF456 数据帧扩展帧0x08 11 02 01 ff ff 00 11 00 TPCM_CTS 1CEB56F4 数据帧扩展帧0x08 01 9a 16 a0 0f 7d 51 32TPCM_DT
1CEB56F4 数据帧扩展帧0x08 02 58 02 ff ff ff ff ff TPCM
1CECF456 数据帧扩展帧0x08 13 09 00 02 ff 00 11 00TPCM_EM
1812F456 数据帧扩展帧0x06 00 00 a0 0f 00 00CCS
181356F4 数据帧扩展帧0x07 40 42 02 40 02 00 10BSM
1CEC56F4 数据帧扩展帧0x08 10 09 00 02 ff 00 15 00 TPCM_RTS
1CECF456 数据帧扩展帧0x08 11 02 01 ff ff 00 15 00 TPCM_CTS 1CEB56F4 数据帧扩展帧0x08 01 9a 16 a0 0f 7d 51 32TPCM_DT
1CEB56F4 数据帧扩展帧0x08 02 58 02 ff ff ff ff ff TPCM
1CECF456 数据帧扩展帧0x08 13 09 00 02 ff 00 1500TPCM_EM
1CEC56F4 数据帧扩展帧0x08 10 09 00 02 ff 00 16 00 TPCM_RTS
1CECF456 数据帧扩展帧0x08 11 02 01 ff ff 00 16 00 TPCM_CTS 1CEB56F4 数据帧扩展帧0x08 01 9a 16 a0 0f 7d 51 32TPCM_DT
1CEB56F4 数据帧扩展帧0x08 02 58 02 ff ff ff ff ff TPCM
1CECF456 数据帧扩展帧0x08 13 09 00 02 ff 00 16 00TPCM_EM
101956F4 数据帧扩展帧0x04 00 00 00 00BST
101AF456数据帧扩展帧0x04 00 00 00 00CST
四.充电结束阶段
(1)BMS发出统计数据BSD (ID:181C56F4)。
(2)充电机发出统计数据CSD (ID:181DF456)。
(3)若上述两步骤正常发送充电机将恢复到原始状态,重新请求握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