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测煤层气采收率

合集下载

煤层气采收率的影响因素及提高采收率策略研究

煤层气采收率的影响因素及提高采收率策略研究

煤层气采收率的影响因素及提高采收率策略研究煤层气采收率是指在煤层气开采过程中,实际采取的有效采出煤层气量与煤层中可供采出的煤层气总量的比值。

煤层气采收率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煤层气资源属性、煤层地质条件、采收工艺等。

本文将就这些影响因素及提高采收率的策略进行论述。

首先,煤层气资源属性对采收率有着重要影响。

其中,煤层厚度、煤储层渗透率、孔隙度、煤储层压力等是影响煤层气产量和采收率的重要因素。

煤层厚度越大,煤层气产量潜力越高;煤储层渗透率及孔隙度越大,煤层气渗流能力越强;煤储层压力越大,煤层气释放及产出的能力越高。

因此,在选择煤层气开采区块时应注重煤层资源属性的评价和选择。

其次,煤层地质条件对采收率也具有重要影响。

主要包括地层倾角、构造形态及构造应力状态等。

地层倾角对煤层气采收率有直接影响,倾斜度越大,地层越容易产生破裂,增加煤层气的释放和产出能力。

构造形态也直接影响地下煤层气储存的规模和分布,选择盆地内凹陷带或据盆山构造边界区煤层气丰度较高的地区,利于提高采收率。

构造应力状态对煤层气渗流性能影响较大,应合理确定钻井设计参数,以充分开采煤层中的煤层气。

第三,采收工艺对采收率也具有一定影响。

主要包括抽采工艺、注采工艺及增透工艺等。

目前,常见的抽采工艺有常压采气、人工增渗采气和压裂压排采气等。

注采工艺有煤层气水平井注气采出、增气井注入等。

增透工艺主要包括增透剂注入、甲烷抽采、煤层气重新饱和等。

合理选择采取何种采收工艺,能够最大程度地提高采收率。

为了提高煤层气采收率,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首先,优先选择资源丰度较高、煤层厚度足够的区块进行开采,提高煤层气资源的开采效益。

其次,优先选择地质条件较好、地层倾角适中的区块进行开采,增加煤层气的释放能力。

然后,合理选择抽采工艺及注采工艺,如采用压裂和注入增进煤层气释放效果。

此外,还可采取增透工艺,如增透剂注入,提高煤层渗透性,增加采气速度及采收率。

综上所述,煤层气采收率受到煤层气资源属性、煤层地质条件和采收工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工业经济--煤层气储量评价方法与计算技术

工业经济--煤层气储量评价方法与计算技术

煤层气储量评价方法与计算技术李明宅徐凤银(中联煤层气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北京100011)(中国石油煤层气公司,北京100011)摘要:煤层气独特的解吸/吸附机理决定了其储量评价方法与计算技术有别于常规天然气。

力图把煤层气、煤炭、天然气储量规范中的相关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进一步阐述《煤层气资源/储量规范》中评价与计算探明储量的基本要求,探讨了如何确定计算条件,单元划分和计算方法,如何选取储量计算参数等方面的技术问题。

在对煤层气采收率预测方法评述的基础上,借助于已提交储量报告的研究成果,提出综合求取采收率,按气藏分别赋值的观点,以达到使储量计算结果更加合理和科学的目的。

关键词:煤层气{参数;规范,储量;采收率;预测方法中图分类号:TEl5文献标识码:A煤层气具有特殊的吸附富集机理,不能套用常规天然气储量的评价计算方法和参数选取技术,目前国内专门对煤层气储量的研究程度还比较低,还处于摸索阶段。

在储量评价与计算参数选取、应注意的问题、采收率预测等方面需要进行深入研究。

本文就上述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1煤层气资源及有关概念1.1中国的煤层气资源根据2000年预测,我国的煤层气资源量约为31.46X101Zm,,主要分布在华北、西北、华南、东北和滇藏五大煤层气聚集区。

其中华北区的煤层气资源量约占总资源量的70%;目前最具实际开发价值的是华北石炭纪一二叠纪和南方晚二叠世的煤层气资源,二者占总资源量的50%以上;埋深小于1000m的煤层气资源约占总资源量的1/3,是目前考虑重点开发的资源。

另外,据2004年国土资源部全国新一轮煤层气资源评价结果,中国的煤层气资源量为36.8X1012m3,可采资源量为11.0X1012m3。

可以看出,我国煤层气资源丰富,勘探开发前景广阔;但这仅仅说明了资源的存在状态。

还需要经过勘探,把资源量变成探明储量和可采储量后,变成资产,产生效益。

1.2.1基本定义煤层气,是赋存在煤层中以甲烷为主要成分、以吸附在煤基质颗粒表面为主、部分游离于煤孔隙中或溶解于煤层水中的烃类气体【11。

煤层气采收率预测方法评述

煤层气采收率预测方法评述

煤层气采收率预测方法评述
张培河;李贵红;李建武
【期刊名称】《煤田地质与勘探》
【年(卷),期】2006(034)005
【摘要】综合评述了煤层气采收率预测方法.分别对类比法、解吸法、气含量降低估算法、等温吸附曲线法和气藏数值模拟法的原理、适用条件以及存在问题等进行了探讨,并对关键参数的确定方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文章指出:解吸法、气含量降低估算法和等温吸附曲线法虽然计算过程简单,但因其考虑因素少,确定的采收率可靠性差;类比法取决于研究者对研究区和类比区的研究程度以及自身的技术水平和经验;气藏数值模拟法确定的煤层气采收率比较准确,但适用的范围较窄,而且所需数据多,计算过程复杂.
【总页数】5页(P26-30)
【作者】张培河;李贵红;李建武
【作者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分院,陕西,西安,710054;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分院,陕西,西安,710054;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分院,陕西,西安,71005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8.11
【相关文献】
1.煤层气赋存状态及提高煤层气采收率的研究 [J], 徐龙君;鲜学福
2.煤层气采收率的影响因素及提高采收率策略研究 [J], 王杰
3.煤层气采收率预测方法研究及应用——以韩城矿区为例 [J], 接敬涛;邵先杰;乔雨朋;陈小哲;谢启红;张珉
4.超低渗透砂岩油藏提高采收率研究——评《提高原油采收率潜力预测方法》 [J], 符鑫
5.煤层气井产量主控因素及采收率预测研究——以川南JL区块为例 [J], 王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煤层气采收率预测技术

煤层气采收率预测技术

煤层气采收率预测技术
李明宅;孙晗森
【期刊名称】《天然气工业》
【年(卷),期】2008(028)003
【摘要】煤层气预测采收率准确与否,直接影响着可采储量的计算精度.实际情况表明,按气藏分别赋予采收率值与采用综合平均采收率相比,可采储量计算结果有差异,而且地质储量越大差异也就越大.在对煤层气采收率预测方法评述的基础上,借助于已提交探明储量报告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使用数值模拟法和等温吸附曲线法综合求取采收率的方法:储量计算区内按气藏分别赋予采收率值,以达到提高可采储量的合理性、科学性和准确性的目的.陕西韩城煤层气田的探明储量采用综合法求取采收率,并获得了国土资源部的批准.该气田的3号、5号和11号煤层气藏采收率分别取值45.8%、53.1%和 48.3%.
【总页数】5页(P25-29)
【作者】李明宅;孙晗森
【作者单位】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中联煤层气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责任公司;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中联煤层气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
【相关文献】
1.煤层气赋存状态及提高煤层气采收率的研究 [J], 徐龙君;鲜学福
2.煤层气采收率的影响因素及提高采收率策略研究 [J], 王杰
3.地球物理含气性预测技术在煤层气中的应用——以沁南东三维区为例 [J], 刘慧;张浩;冯小英;武函;田思思
4.OVT域叠前裂缝预测技术在沁水盆地煤层气勘探中的应用 [J], 李娟;田忠斌;申有义;杨晓东;程慧慧
5.“阜康低煤级煤层含气量预测技术”填补新疆低煤级煤层气预测理论空白 [J],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焦作位村矿二_1煤煤层气采收率预测

焦作位村矿二_1煤煤层气采收率预测
附 曲线法 、 吸法 、 解 产量 递减 法 、 物质 平 衡 法等 方
作煤 田一山之隔的晋城地区也是一简单的向南西 倾 的单 斜 构造 , 水文地 质条 件简单 。3 煤层 平均 号 厚 60 横 向基 本连 续 , 度 变 化不 大 , 深一 . m, 0 厚 埋
般在 一0 — 8 0 之间 [ 。 中的晋 试 1 3号 30 0 m ]其 井
及 煤 层 底 板 等 高 线
含气量/ ) ( / mt
0 1 0 2 0 3 0 4 0
深 部 煤层 含 气 量 在 2 .m/ 25 3。区 内较 大 的正 断 层 t
附近不利于煤层气的保存 , 煤层气含量降低 。
C H 体积分数, %
4 0 O 6 0 8 O l0 0
已经 枯竭 的煤 层气 藏或 者进 入开 发 中后 期 的煤层
保存 的二 煤 层埋 深 平 均 多 在 40 80m,煤 厚 5 — 5
55 , . I 煤层 含 气量 平 均在 2 .0m /左 右 。与焦 0n 2 3 5 t
气藏。只能根据实验室分析资料 、 单井排采资料, 通过技术手段 , 进行一些较合理的预测 [ ] 。预测 采 收率 的 主要 方 法有数 值模 拟法 、 比法 、 类 等温 吸
位 于位 村矿 北 部 ,埋 深 在 一 0~ 20m煤 层底 板 10 5 等 高线 之 间 , 图 2所示 。北西 部较 浅 , 东部 较 如 北
深, 再深为 C 。 H 带 二 煤埋藏深度总体变化是 由 西 北 向东南 变 深 , 图 1 如 所示 。 位村 矿现 保存 煤 在
高, 深部 煤 层含 气 量 达 2 .m3, 井 北东 部 煤 层 75 / 矿 t 含 气量 随煤 层埋 深增 加 较快 ,深 部 煤层 含气 量 达 2 3; 西部 煤 层 含气 量 随煤 层 埋深 增 加 较慢 , 5m/ 南 t

煤层气井产量预测与提高技术研究

煤层气井产量预测与提高技术研究

煤层气井产量预测与提高技术研究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能源需求不断增大,清洁能源的发展也受到越来越高的关注。

作为清洁能源之一的煤层气,具有储量大、分布广、开发可控等特点,被认为是我国化石能源发展的方向之一。

然而,煤层气的采集和利用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其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就是如何提高煤层气井的产量预测和提高技术,以满足国内清洁能源的需求。

煤层气井产量预测是煤层气开采的关键环节之一。

精准的煤层气井产量预测有助于确定合理的开采方案和生产调度,提高煤层气井的产出效益。

目前,煤层气井产量预测主要采用三类方法:经典统计学方法、人工智能方法和数学模型方法。

经典统计学方法主要包括霍尔滨法、格斯功法、改进格斯功法等。

这些方法多用于小样本或非连续数据的产量预测,其实际应用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人工智能方法主要包括神经网络、遗传算法、模糊逻辑等,这些方法在煤层气井产量预测中的应用较为广泛。

数学模型方法主要包括支持向量机、逆向分析法、回归分析等,这些方法与经典统计学方法和人工智能方法相比,其适用范围更广,预测精度更高。

除了以上方法以外,还有很多新的方法正在被研究,如基于机器学习的煤层气井产量预测方法、大数据分析方法等。

这些新方法在预测精度上有一定的提高,并且能够更好地处理大规模数据。

除了煤层气井产量预测,提高煤层气井的采集效率也是重中之重。

目前,提高煤层气井采集效率的方法主要包括多级压裂技术、水力压裂技术、封堵缝技术等。

多级压裂技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方法之一,其原理是通过多次压裂使煤层孔隙中的天然气得以释放,从而提高采集效率。

水力压裂技术则采用高压水流对煤层进行压裂,目的是创造更多的裂缝,加速煤层气向井口的运动。

封堵缝技术则是通过注入粘土或水泥等物质来封闭裂缝,避免天然气流失。

综上所述,煤层气井产量预测和提高技术的研究在我国清洁能源的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需要更加注重基础数据的收集和处理,同时不断推进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从而更好地满足我国清洁能源的需求。

沁水盆地寿阳区块煤层气井网优化及采收率预测

沁水盆地寿阳区块煤层气井网优化及采收率预测
da t a hi s t o r y ma t c h i ng ,c o r r e c t e d b a s i c pa r a me t e r s .Ac c o r d i n g t o di f f e r e nt we l l s pa c i n g de s i g n e d 6 d i f f e r e t n we l l p a t t e r n s c h e mes ,c a r —
第2 5 卷1 0 期 2 0 1 3年 1 0月
d o i : l O . 3 9 6 9  ̄ . i s s n . 1 6 7 4 - 1 8 0 3 . 2 0 1 3 . 1 0 . 0 4
中 国 煤 炭 地 质
COAL GEOLOGY OF CHI NA
Vo 1 . 2 5 No . 1 0 0c t . 2 01 3
t h e r ma l a d s o r p t i o n c u n r e a n d r e s e r v o i r n u me r i c a l s i mu l a t i o n me t h o d s a p p l i c a b i l i t y a n a l y s i s . c o mb i n e d w i t h c o a l r e s e r v o i r c h a r a c t e r i s —
采 收率 预测 。根据预测结果总结 出寿阳区块采收率与钻井数关 系变化规律 , 指出最优井问距为 2 8 8 m  ̄ 2 1 6 m, 对应
的 采 收率 为 5 0 . 4 %。
关键词 : 采收率 ; 类 比法 ; 解 吸法 ; 等温吸附法 ; 数值模 拟法 ; 寿 阳区块 中图分 类号 : T E 3 2 4 文献标识码 : A

煤层气井产量变化规律及产能预测

煤层气井产量变化规律及产能预测

国内图分类号:TE256.9国际图书分书类号.:622 工学硕士学位论文煤层气井产量变化规律及产能预测硕士研究生:康园园导师:邵先杰教授申请学位级别:工学硕士学科、专业:油气田开发工程所在单位:车辆与能源学院授予学位单位:燕山大学Classified Index: TE256.9U.D.C.: 622 Dissertation for the Master Degree in Engineering VARIATION LAW OF PRODUCTIVITY RATE AND PRODUCTIVITY PREDICTION OF CBM WELL Candidate: Kang Yuanyuan Supervisor: Prof. Shao Xianjie Academic Degree Applied for: Master of Engineering Speciality: Oil-Gas Field Development Engineering University: Yanshan University 燕山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由本人郑重声明:此处所提交的硕士学位论文《煤层气井产量变化规律及产能预测》,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在燕山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据本人所知,论文中除已注明部分外不包含他人已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工作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注明。

本声明的法律结果将完全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字日期:年月日燕山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煤层气井产量变化规律及产能预测》系本人在燕山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在导师指导下完成的硕士学位论文。

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归燕山大学所有,本人如需发表将署名燕山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及相关人员。

本人完全了解燕山大学关于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有关部门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本,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美国的煤层气采收率
美国的煤层气勘探开发工作有二十多年的历史,已经进入规模性商业开发。截止到2008年底, 美国煤层气产量已经达到500×108m3/a以上,占其同年天然气总产量的8%左右。由于美国进行了 多年的煤层气勘探开发和研究工作,因此,在煤层气采收率方面取得了一些比较有意义的资料…。 1976年,在0.1km2的OakGroveGrid上钻了23口井,目标煤层是Maryiee煤层组的Blue Creek煤 层,1977年开始产气;1981年打了几口监测井并补充取心;1988年又打了两口取心井,以估算煤层气 的采收率,其中一口井打在该区中心,另一口井打在井网外围。结果表明,中一tl,取心井生产10多年 后,Biue Creek煤层的气体采收率为73%,而外围取心井的气体采收率仅为27%。截至到1995年,阿 莫科公司和梅里蒂安公司在圣胡安盆地经营的煤层气井分别为684 I:1和821口,通过对这些井长时 间的排水采气生产,获得的煤层气采收率为30%—80%。美国CDX GAS公司利用比较成熟的煤层气 丛式井开发技术,充分利用煤田勘探资料,减少或避免前期风险勘探投资,实现井筒与煤层的最大面 积接触,在短时间内实现提高煤层气的采出程度,可使煤层气的采收率达到70%以上。 美国黑勇士盆地的资料表明,高产气井区的煤层气采收率最高可达65%,中等产气井区最高可达 60%。如果0.004km2的泄气区内含煤层气地质储量为14 5 x104m3,那么,在400111×400m井距的条 件下,中心井生产十多年后可采出60%的地质储量;在560m x570m井距的条件下,可采出50%的地 质储量;在800m×800m井距的条件下,可采出29%的地质储量。可见,在一定时间内采出的地质储 量与井间距的大小相关,这是因为布井密度越小,在短时间内形成的压降漏斗就越大,产气高峰来的 就越早”J。另外,根据美国部分煤层气盆地资料统计(表1),美国的煤层气采收率在50%一80% 之间。
——304——
弟三届中国石油地质年套论文集
按照上述基本原理和具体步骤.分别得到了陕西韩城煤层气田WLI井三个煤层的预测采收率与 废弃压力关系曲线(图1、图2、图3)。可以看出.废弃压力与采收率呈负相关,即废弃压力越高。采收 率越低.反之,采收率越高。因此,尽量采取措施,降低煤层气井泄气区的储层压力.是提高采收率、增
第三届中国石油地质年会论文集
表1美国部分盆地煤层气开发区采收辜统计表
盆地 圣胡安 黑勇士 尤因塔 拉顿 粉河 阿巴拉契亚
5180
区块面
榭kⅢ2
煤阶 气 气、肥 梧 长、气 福 气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渗透率
/10“m2
井数
/口
产气量 /一・(d・口)一1
7000一50000
累计煤厚
气古量
/mj.t—l
采收率
/%
9—30
第三届中国石油地质年会论文集
如何预测煤层气采收率
李明宅1 陈兆山2
王志刚2
(I.中联煤层气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阜新宏地勘新能源有限公司)
摘要:煤层气是赋存在煤层中以甲烷为主要成分、以吸附在煤基质颗粒表面为主、部分游离干煤孔隙中或溶解于 煤层水中的烃类气体。煤层气独特的解吸/吸附机理决定了其储量评价方法与计算技术有别于常规天然气。煤层气 预测采收率准确与否,直接影响着可采储量的计算精度。本文茸先对不同采收率预测方法的适用条件、范围、影响因 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借助于已提交探明储量报告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使用数值模拟法和等温吸附曲线法练台预 测采收率、接气藏分别赋予采收率值的观点;借助于连续排采近六年的煤层气井生产资料,采用产量递减法预测了煤 层气采收率和身产服务年限。陕西韩城煤层气田的探明储量采用综合法求取采收率,并获得国土资源部批准。气田 的3号、5号和1i号煤层气藏采收率分别取值45 8%、53.1%和48.3%;预测辽宁阜新煤田的煤层气采收率为50%, 煤层气井的服务年限在15年。 关键词:煤层气采收率预测方法等温吸附曲线数值模拟可采储量服务年限
表2中国煤层气采收率预测结果一览表
单位 时何 2001年 中联公司 2007拒 2∞2年 中石油
2007拒 50 O 49

预测采收率
预测方法 数值模拟法 数值模拟法、等温吸附法 类比法 类比法 类比法
备注 沁水枣园,潘庄 陕西韩城 }0水樊庄 沁水郑庄 刘家区
阜新煤业集团
2007盎
潞安煤业集团
2007拒
第三届中国石油地质年会论文集 (又称数值模拟器,如:Comet—II、COALGAS、ECUPSE、CMG),对已获得的储层参数和早期的试采生 产数据进行匹配拟合,最后获取煤层气井的预计产能和采收率”1。其预测结果实用性比较好,有利于 指导煤层气的勘探开发工作。但是,需要的基础数据比较多,对数据参数的误差比较敏感,因此,数据 的准确性直接影响采收率的预测结果。见实例之一。
8 5—17 7 0—14 65
3300 5—20 l一20 4000一11320 50DO—11320 2000一4250 1000 12 2

8 0—91 9.0—15 30 11 3—22
0—6l
1.2中国的煤层气采收率
经过近十年的煤层气勘探工作,我国在煤层气勘探方面有了长足的进展,陆续提交了一批煤层气 探明储量。截止到2008年底,共提交煤层气探明地质储量约1363 x108In3,可采储量约627×108m3。 预测的煤层气采收率在40%一54.3%之间”1(表2)。采用的预测方法为数值模拟法,等温吸附线和 类比法。
2.4解吸法
直接法测定的煤层气含量包括:解吸气、损失气和残余气三部分。理论上,解吸气和损失气在自 然条件下可以解吸出来,认为可以从气藏中开采出来。因此,煤层气的采收率可以认为是解吸气与损 失气之和占总气含量的百分比,间接地预测采收率。实际上,解吸气和损失气能否采出来,受制于煤 的变质程度、煤岩组成、煤质特征、煤体结构、煤层渗透性等诸多地质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的存在直 接影响了采收率预测结果的实用性。
加产量的羌键。
口1
wLl井3号攥两翻采收率与废弃压力*燕图
目2
wLl*5号蝉预翻采收辜与废弃庄力关系田
田3
wu井ll号煤预蠢果啦宰与废弃压力美§田
Ⅲ4
wLl井气、水产量历史撤古曲墁
一3∞一
第三届中国{☆地质年舍话文采
根据预测采收率与废弃压力关系曲线,分别求出三个煤层在不同压力条件下的采收率预测值和 综台平均采收率值。从图中可知,局一个压力点,不同煤层,其采收率值存在着差别,而综台平均采收
2.6物质平衡法
物质平衡法是物质守恒定理在可采储量计算中的具体运用。其实质是假定在煤层气藏开发过程 中,物质的总量是不变的,即某个煤层气藏的原始储量等于采出量与地下剩余储量之和。物质平衡法 适合于煤层气开发阶段,已完成排采过程的气井,不适用于边缘井。其缺点是需要的参数多,包括静 态参数、等温吸附参数、町v、流体物性、气水产量、压力变化等,但预测结果的可靠性比较高。根据我 国的煤层气勘探开发现状,目前还不能利用这种方法预测采收率。
2.2数值模拟法
该方法是预测煤层气采收率的重要方法,也是现阶段应用最多的方法。依据煤层气的产出机理, 通过建立模型(包括:地质模型、确定边界条件、煤层气的流动状态、源汇项及井的工作状态、数学模 型),敏感性分析(包括:气产量与含气量、表皮系数、孔隙度、渗透率、兰氏体积、吸附时间、井底压力等
参数的敏感性分析),历史拟合(获得气、水产量、压力等拟合曲线)等工作,在计算机中利用专门软件 一,∞一
3.1等温吸附曲线法
国内外关于煤层气井废弃压力的说法不一,但大体在0.4MPa一1 38MPa之间,主要意见集中在
0.5MPa一0 7MPa。
基本原理:利用等温吸附曲线估算出不同压力下的残余含气量,实际含气量减去残余含气量即为 可采储量,进而估算出采收率。 具体步骤:(1)根据不同煤层的等温吸附曲线,分别求出准确的临界解吸压力;(2)利用编制的软 件程序.沿着等温吸附曲线.连续获取不同压力点所对应的残余含气量值;(3)实测含气量与残余含气 量的差值,即为采出气量;(4)采出气量与实测含气量的比值,即为不同压力条件下的煤层气采出程 度;(5)获取预测采收率与废弃压力关系曲线。但是,需要指出,这里所说的废弃压力是假定的,因为 单独利用等温吸附曲线无法确定每个煤层的废弃压力值,必须配合其它方法才能确定。
2.1类比法
类比法是一种比较简单的采收率预测方法.通过与地质条件相似的地区进行类比,从而获得煤层 气采收率。适合于研究程度比较高的地区。一般限于同一盆地的含气区带或地质条件类似、地理位 置相邻的含气区带。这种方法不仅要求类比区与被类比区的地质条件相近,而且要求二者的开发技 术、开采工艺、井网形态等方面基本一致。其结果的准确性取决于地质资料的可靠性,对类比区与被 类比区的地质认识程度,以及研究者的技术水平和工作经验等。我国目前应用该法预测采收率存在 着许多限制。
2.3等温吸附曲线法
等温吸附曲线法的理论基础是,煤对甲烷的吸附服从朗格缪尔(Langmuir)方程,且煤层气的吸附 和解吸过程是一个可逆过程。试验表明,压力增高,煤对甲烷的吸附能力增强;当煤吸附了一定数量 的甲烷后,压力降低,甲烷开始解吸,煤层的吸附量减少。这种方法计算采收率是根据废弃压力和等 温吸附曲线确定的,而不是通过直接估算得到的,具有比较强的理论性。其难点在于如何确定废弃压 力,因为通常情况下不可能得到真实的废弃压力,需要通过预测手段和在充分的煤层气地质研究基础 上进行。单独应用该法计算煤层气采收率的可靠性比较低,最好是配合其他方法综合求取采收率。 见实例之一。
2.5产量递减法
产量递减法是通过研究煤层气井的产出规律、分析气井的生产特性和历史资料来预测可采储 量。气井投入开发生产阶段,至少连续生产5年后才能使用这种方法预测采收率。一般是煤层气 井经历了产气高峰开始稳产并出现递减后,利用递减曲线对未来产量进行计算,进而获得预测采收 率。本文章利用辽宁阜新煤田连续排采生产近六年的生产资料(3口井),利用产量递减法,进行了 煤层气最终采收率和煤层气井的生产服务年限进行了预测。文中列举了LJl井一口井的实际资料 进行剖析。见实例之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