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铜金矿床的三角形分布趣谈

合集下载

湖北鸡笼山铜金矿床特征及控矿因素

湖北鸡笼山铜金矿床特征及控矿因素

湖北鸡笼山铜金矿床特征及控矿因素鸡笼山铜金矿床位于湖北省宜昌市西部,是一种岩浆热液型矿床,主要包含铜、金和银等贵金属。

该矿床特点明显,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 矿体类型鸡笼山铜金矿床主要以石英脉、基性脉、似斑岩及角岩为主要承载岩体。

矿体分布具有断层控制性,断裂带与矿体相互交错,形成了一个错落有致的三维空间结构。

据研究,矿体分为脉、层状和肢状等多种类型。

2. 矿物组成鸡笼山铜金矿床以黄铜矿、方铜矿、黄铁矿、磷灰石、方解石和绿泥石等为主要矿物,其中黄铜矿和方铜矿含量较高。

此外,矿床中还含有少量的银、锡、锑、铅等次要金属。

3. 成矿时代鸡笼山铜金矿床形成于晚志留世至泥盆纪的古元古代岩浆活动期间,时代为4.5~3.5亿年前。

4. 矿床形成机制该矿床的形成与岩浆活动和热液流体有关。

在岩浆活动期间,岩浆通过深层断裂带向地表进一步运动,随着时间的推移,岩浆中的金属元素逐渐溶解并随流体进入矿体中,沉淀为含铜、金的矿物。

同时,热液流体也在矿床中循环流动,不断提取和再沉淀金属元素。

5. 控矿因素鸡笼山铜金矿床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地质构造、岩性、岩石圈动力学、岩浆活动和热液流体等。

其中,地质构造对矿床的形成和分布有着重要的影响,断裂带是矿体的发育主控因素。

此外,矿床的形成还与岩浆流体的性质和含金矿物在矿体中的富集程度有关。

总之,鸡笼山铜金矿床是一种具有明显特征的岩浆热液型矿床,形成时间早、矿体类型多样、成矿机制清晰。

这些特点都为矿床的勘查和开发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信息。

浅谈我国金矿床类型、时空分布规律及找矿方向

浅谈我国金矿床类型、时空分布规律及找矿方向

浅谈我国金矿床类型、时空分布规律及找矿方向
胡金山
【期刊名称】《低碳世界》
【年(卷),期】2015(0)24
【摘要】黄金在全球范围内,属战略性矿产资源,其作用表现在:保护国家的经济及金融安全,促使国家财富稳定安全增长。

我国关于黄金的研究在逐渐发展,也取得了相当大的成果。

我国黄金占有量位居世界第三,然而人口总数多,人均占有量极低。

所以说,对金矿床的理论及应用进行研究,可以保持我国黄金的稳产及高产特性。

本文对我国金矿床类型、时空分布规律及找矿方向进行研究,从宏观上总结了我国金矿床的类型以及时空分布规律,然后指出了找矿方向。

【总页数】2页(P141-141,142)
【作者】胡金山
【作者单位】江西有色地质勘查四队,江西景德镇333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8.51
【相关文献】
1.中国金矿床类型、时空分布规律及找矿方向概述
2.新疆北部金矿床的时空分布规律及找矿方向
3.中国金矿床类型、时空分布规律及找矿方向概述
4.我国金矿床类型、时空分布规律及找矿方向分析
5.中国金矿床类型、时空分布规律及找矿方向概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紫金山铜金矿床铜矿物垂直分带特征及找矿意义初探

紫金山铜金矿床铜矿物垂直分带特征及找矿意义初探

紫金山铜金矿床铜矿物垂直分带特征及找矿意义初探陈兴水;王少怀;陈吉财;何升;黄宏祥;池昌言;张玉龙【期刊名称】《福建地质》【年(卷),期】2013(032)003【摘要】近年来,学者多专注于紫金山铜金矿床矿化蚀变分带的问题,较少涉及研究铜矿物垂直分带特征的重要性.通过该矿床垂向上铜矿物的分布及其变化特征系统研究,深入分析矿床成因问题,期望达到指导深部找矿的目的.因而采用了以电子探针测试为主,辅以矿相显微镜观察的研究方法,对该矿床近期勘查的6个钻孔,自上而下按原始分层系统采样,共获72块光片进行了矿相显微镜鉴定,并对其中50块光片进行电子探针测试分析,基本厘清了铜矿体在垂向上主要铜矿物的分带特征及其Mo 含量的变化规律,据此深入分析了主要铜矿物的生成物理化学条件.认为该矿床属同一构造-岩浆-成矿作用系统的产物,但明显受控于深部源岩浆演变阶段,形成了浅部为高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矿床,下部为斑岩型矿床的空间叠置关系,据此推断深部存在斑岩型铜钼矿体.【总页数】12页(P173-184)【作者】陈兴水;王少怀;陈吉财;何升;黄宏祥;池昌言;张玉龙【作者单位】福州大学紫金矿业学院,福州,350108;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北京,100160;福州大学紫金矿业学院,福州,350108;福州大学紫金矿业学院,福州,350108;福州大学紫金矿业学院,福州,350108;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北京,100029;福州大学紫金矿业学院,福州,350108;福州大学紫金矿业学院,福州,350108;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昆明,650206【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紫金山铜金矿床主要金属矿物垂直分布特征探讨 [J], 黄火亮;林木森;陈素余2.硫铟铜矿在福建紫金山铜金矿床的发现及深部找矿意义 [J], 王少怀;何升;黄宏祥3.福建上杭紫金山次火山热液铜金矿床地质特征初探 [J], 石礼炎;李子林4.福建省紫金山铜金矿床原生晕地球化学特征及深部找矿前景 [J], 刘光永;戴茂昌;祁进平;张锦章5.福建省紫金山铜金矿床原生晕结构特征及深部找矿前景评价 [J], 戴茂昌;祁进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岷县三角地金矿成矿地质条件及成因分析

岷县三角地金矿成矿地质条件及成因分析

87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岷县三角地金矿成矿地质条件及成因分析王兴龙,柴玉虎,孙振兴甘肃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甘肃 张掖 734000摘 要:岷县三角地金矿主要矿体产出于二叠系崖下组地层石英脉中,矿体受北西西向断裂构造控制,矿石类型属含黄铁矿化石英脉型,围岩多为深灰色泥质粉砂岩。

通过地质勘查结合以往地质资料对其成因分析,岷县三角地金矿矿床成因类型为中低温热液型矿床,认为该区域找矿地质条件优越,具较好找矿前景。

关键词:三角地;金矿床;地质背景;围岩蚀变;矿床成因中图分类号:P618.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4)02-0087-3Metallogenic geological conditions and genesis analysis of the Sanjiaodi gold deposit in Minxian CountyWANG Xing-long, CHAI Yu-hu, SUN Zhen-xingThe Institute of Hydrogeology nd Engineering Geology,Gansu Provincial Bureau of Geology and Mineral Development,Zhangye 734000,ChinaAbstract: The main ore bodies of the Triangle Gold Mine in Minxian County are located in the quartz veins of the Permian Yaxia Formation. The ore bodies are controlled by northwest trending fault structures, and the ore type belongs to the pyrite mineralization quartz vein type. The surrounding rocks are mostly dark gray argillaceous siltstone. Through geological exploration combined with previous geological data, the genetic type of the Minxian Triangle Gold Mine deposit is classified as a medium to low temperature hydrothermal type deposit.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geological conditions for ore exploration in this area are superior and have good prospecting prospects.Keywords: Sanjiaodi; Gold deposit; Geological background; Wall rock alteration; Genesis of ore deposit收稿日期:2023-11作者简介:王兴龙,男,生于1984年,甘肃会宁人,化探工程师,研究方向:矿产地质勘查。

南秦岭镇安地区太平沟铜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南秦岭镇安地区太平沟铜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務❺他傅第38卷第2期GEOLOGY OF SHAANXI2020年12月文章编号:1001—6996(2020)02—0052—07南秦岭镇安地区太平沟铜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陈亚伟,刘文建,张凯,张海明,薛龙,杨超,臧斐(西安地质矿产勘査开发院有限公司,西安710100)摘要:太平沟铜金矿(床)位于南秦岭镇安地区重要的三川(东川一西川一小丿II)铅锌铜成矿带上。

矿带内发现多处中小型铅锌铜多金属矿,主要矿床类型以热水喷流沉积改造型为主。

太平沟铜金矿(床)位于华力西期小磨岭岩体群与印支期东江口岩体群之间的一小岩体(花岗(斑)岩体)接触带部位,主要受花岗(斑)岩小岩体的控制,其次断裂构造、地层岩性对铜金矿的形成也起一定的作用。

初步认为太平沟铜金矿为斑岩型一矽卡岩型矿床。

关键词:铜金矿;成矿地质背景;花岗岩体;找矿标志中图分类号:P61&41/P61&51文献标识码:A秦岭造山带是长期分割华北与扬子两陆块的分界线,具复杂的物质组成和结构构造,经历了长期的演化历史,并在不同构造演化阶段以不同构造体制发展演化,最终形成复合型大陆造山带(朱赖民等,2008)。

南秦岭造山带位处于商县一丹凤断裂以南,勉县一略阳一大巴山弧形断裂以北,是秦岭印支期造山带的主体部分。

特殊的构造位置,孕育了类型丰富种类繁多的矿产资源,构成镇安地区著名的三川(东川、西川、小川)铅锌铜多金属成矿带(宋小文等,2004)。

太平沟铜金矿(床)位处南秦岭造山带太白庙一三川铅锌金铜银多金属成矿带中段。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陆续发现了黄土岭铅锌矿、大沟铅锌矿、观花坪铜银矿、寨沟铜矿、小铜洞沟铜多金属矿等十余个矿点。

笔者通过太平沟铜金矿成矿地质背景、矿体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等方面研究,提出太平沟地区铜金矿勘查的找矿方向,期望对在本区及周边区域寻找与晚印支一早燕山期花岗岩体有关的铜金矿化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成矿地质背景太平沟铜金矿(床)位于南秦岭造山带印支期近东西向滑脱一推覆带与燕山期滨太平洋收稿日期:2020—05—06作者简介:陈亚伟,男,36岁,工程师,主要从事地质矿产勘査工作。

中国金矿床类型、时空分布规律及找矿方向概述

中国金矿床类型、时空分布规律及找矿方向概述

中国金矿床类型、时空分布规律及找矿方向概述我国是一个金矿资源较为丰富的国家,目前发现有8个主要的金矿成矿带,根据对金矿的类型、时空分布规律进行分析,发现大型金矿一般存在于金矿床密集的区域,而且大型金矿与中小金矿存在着共生的特点。

根据对金矿形成的空间和矿床类型分析,综合各种定量预测数据,可以判断我国的金矿资源潜力非常大,在地理分布上西部和东部深部都有较大的找矿空间,本文针对现有金矿带进行分析,寻求未来找矿的方向。

标签:金矿床类型时空分布规律找矿方向黄金是一种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矿产资源,在国家金融和经济安全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我国的黄金产业在改革开放后得到了迅猛发展,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就。

我国已探明的黄金储备巨大,位列世界前三位。

然而巨大的消耗量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的保有基础储量,制约了我国黄金产业的持续发展。

所以,总结我国金矿床类型、时空分布规律,深挖潜力,积极寻求新的金矿资源成为当务之急。

1金矿成矿地质环境概述我国的地质构造属于非稳定型古陆,处于亚欧大陆板块的东南部。

众多的造山带和微陆块和小陆块共同组成了我国复合大陆的特征,我国大陆的主体属于华南板块、塔里木-华北板块及藏滇-印度板块,我国大陆北部则属于西伯利亚板块,台湾地区属于菲律宾板块。

我国的现代大陆主要陆块经过漫长的发展,逐步演化拼接成现代大陆。

陆核和陆块的发展主要在晚元古代早期阶段。

陆缘发展阶段从震旦纪开始,历经加里东期、海西期、印支期、燕山期、喜马拉雅期等,这期间受到了亚洲洋、特提斯-古印度洋和太平洋-太平洋三个动力学体系的控制。

由于地球在形成大陆期间其动力学环境非常复杂,陆-陆、洋-陆俯冲碰撞非常频繁,形成了大陆边缘,板块碰撞和聚合状况多发,形成了古生代亚洲构造的成矿区域。

目前我国的地质构造环境和轮廓在华南板块、塔里木-华北板块及藏滇板块之间,还包括西伯利亚板块与古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等碰撞形成的。

在复杂的地球动力学环境下,我国的地质构造极为复杂,岩浆活动较多,沉积类型多,变质作用非常强,这些非常有利于金矿的地质条件形成,而且在喜马拉雅期和燕山期是中国与相邻区域进行地层物质运动和互相作用最为剧烈的阶段,是一个重要的形成构造-岩浆-成矿的阶段。

金沙江地区铜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探讨

金沙江地区铜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探讨

金沙江地区铜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探讨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金沙江地区典型的铜金矿床地质特征,并且分析了金沙江地区的几个矿集区和远景区的成矿背景、成矿作用、成矿模式等,在找矿探讨上作了一些论述,旨在为进一步开发金沙江地区铜金矿指明方向。

关键词:金沙江地区铜金矿床地质特征找矿探讨1.前言金沙江发源于唐古拉山脉,是长江的上游。

金沙江地区位于西藏、云南、四川三省接壤地带的横断山区,研究范围约为6万平方千米,该区由多个板块和地块相间的造山带组成,是东特提斯构造域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区蕴藏着及其丰富的矿产资源,是西南地区很极具前景的铜矿资源富集区,下面笔者就针对金沙江地区铜金矿床地质特征和找矿两个方面作一些探讨。

2.金沙江地区铜金矿典型矿床地址特征金沙江地区已知矿床很多,但分布很不均匀,相对集中区成带产出,这是因为金沙江构造带内主要矿集区与构造演化阶段的关系很密切;该区矿床分布的另外一个特点是矿床类型复杂,因为金沙江地区构造区较多,不同的构造区有着不同的发展史,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矿床类型;还有就是成矿阶段较多、时间较长,伴生元素很多,在综合评价中需要重视。

在金沙江构造带已知的诸多矿床中,规模较大、比较典型的是羊拉铜矿床。

1965年,云南地质局在进行烙铁矿普查,在羊拉乡一带发现了羊拉铜矿,但由于交通不便,极少有人来此调查。

一直到1992年,有关人员才前往调查,完成分析鉴定工作,并且取得了资金上的支持,目前在其周围相继发现了一些类型不同的矿体,使得羊拉铜矿成为一个金沙江地区铜金矿很有远景的大型矿床。

羊拉铜矿所处的构造带主要由蛇绿混杂岩带以及陆缘火山弧带组成,这是金沙江洋向西俯冲消亡造成的结果。

在区域上,金沙江带是由金沙江—哀牢山弧盆系演化来的,金沙江——哀牢山结合带的蛇绿岩形成时代为晚泥盆世—早石炭世,在二叠纪世末洋盆向西俯冲,二叠世末期由于火山岛弧的活动形成了一套中基性火山岩系以及花岗闪长岩石组合,中晚三叠世发生了大规模的碰撞和火山活动。

湖北鸡笼山铜金矿床特征及控矿因素

湖北鸡笼山铜金矿床特征及控矿因素

湖北鸡笼山铜金矿床特征及控矿因素湖北鸡笼山铜金矿床是中国的一处重要矿产资源,拥有丰富的铜金储量。

该矿床的地质特征以及控矿因素对矿产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湖北鸡笼山铜金矿床的特征及控矿因素进行深入探讨。

一、地质特征湖北鸡笼山铜金矿床位于湖北省西南部的宜昌市夷陵区,属于大别山地区的中段。

整个矿床呈东北西南向走向,是典型的斜坡矿床。

地层岩性主要为矿化角度较大的板岩、片岩和粘板岩,矿床的矿石主要富含辉铜矿、黄铁矿和黄铜矿等。

矿床主要呈现为隐伏在片岩中的矿体,且矿体规模较大、产状较为复杂。

在地质构造方面,湖北鸡笼山铜金矿床主要受到了中生代构造运动的影响,其构造破碎带与褶皱构造较为发育。

在矿床周围,常可见断裂带、褶皱带以及节理带的存在,这些构造组合为矿床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矿床类型湖北鸡笼山铜金矿床属于燕山期斜坡型矿床。

该类型的矿床在构造运动的作用下,矿化岩体产生了断裂、褶皱和节理等构造裂隙,降低了局部岩体的抗拉强度,进而逐渐形成了矿体。

燕山期斜坡型矿床主要产于典型的中成矿山期,矿床的矿体规模大,含矿量丰富,是中国的重要矿产资源之一。

三、控矿因素1. 地质构造因素地质构造是影响矿床成因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湖北鸡笼山铜金矿床的区域内,构造破碎带、褶皱构造对矿床的形成与分布起到了重要的控制作用。

在构造活动的影响下,岩层发生了变形、位移等过程,有利于形成矿体。

2. 岩石类型因素湖北鸡笼山地区的岩石类型以板岩、片岩和粘板岩为主,这些岩石的物理化学性质对矿床的成因和产状具有重要影响。

相对于其他岩石类型,这些岩石更容易发生矿化作用,形成矿体。

3. 热液活动因素热液活动是形成矿床的重要因素之一。

湖北鸡笼山地区在燕山期经历了大规模的岩浆活动和热液活动,这为矿床的形成提供了充分的物质基础。

在热液的作用下,有利于地下金属矿物的运移和富集,促使矿床的形成。

4. 地表水作用因素地表水的作用对矿床形成具有一定的影响。

在湖北鸡笼山地区,降水量充足,且河流较为发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地质,28(4),253—255,2004
中国铜(金)矿床的三角形分布趣谈
中国铜矿探明储量占世界铜储量基础的1211%,成为仅次于智利和美国的世界第三大铜资源国,黄金储量也跃居世界第四位。

十分有趣的是中国铜矿和金矿的的绝大部分储量都集中在由中国三大斑岩铜矿,即黑龙江多宝山、江西德兴和西藏玉龙组成的直角三角形的相关线段上(图1)。

下面就直角三角形ABC与中国铜、金矿床分布的密切和有趣的联系作一简单介绍。

图1 中国铜(金)矿三角形分布趣向图
12铜矿;22金矿;32角分线;42中线;52城市
1 直角三角形的端点
在直角三角形ABC中,端点A为多宝山,B为德兴,C为玉龙。

①3个端点矿床集中了中国铜矿探明储量的30%,其中德兴是特大型铜矿,玉龙是中国第一个储量超千万吨的铜矿带,多宝山是北方最大的铜矿床。

②3个端点矿床成因类型均为斑岩铜矿。

③3个端点矿床分别属于全球三大成矿带。

多宝山处于古亚洲成矿带、德兴处于滨太平洋成矿带、玉龙则在特提斯—喜马拉雅成矿带上。

452江 苏 地 质 2004年
④3个端点矿床分属于3个不同成矿期。

多宝山为海西期成矿,德兴和玉龙分别形成于燕山期和喜山期。

3个矿床形成时差约为2亿年,德兴成矿时间在两者中间。

⑤3个端点铜矿都是重要的伴生金矿床。

多宝山是特大型伴生金矿(Au储量大于50t)德兴铜矿的伴生金储量超过200t,是中国最大的金矿。

德兴九区铜硫矿和银山铅锌矿—铅硫矿亦为特大型和大型伴生金矿。

此外,德兴金山是特大型浅变质碎屑岩型金矿。

在我国20个金储量超过50t的特大型金矿中德兴占了3个,成为仅次于胶东的全国金资源最集中的地区。

玉龙是大型伴生金矿(Au储量大于20t)。

2 三角形的边
211 直角边AB
直角边AB北延是呼玛砂金区(1)。

呼玛是我国砂金最重要产地,Au储量大于8t的大型砂金矿床有兴隆沟、吉龙沟、韩家园子和达拉罕等。

辽宁阜新排山楼(2)是构造蚀变岩型大型金矿。

辽宁盖县华铜(3)是大中型矽卡岩铜矿。

胶东金矿区(4)是全国金矿最集中地区。

在混合岩化带花岗岩型金矿中,招远玲珑是特大型,乳山金青顶是大型金矿;在构造蚀变岩型金矿中,掖县新城、焦家、三山岛是3个特大型金矿,招远河东、河西、望儿山、大尹格庄及掖县上仓均是大型金矿。

山东五莲七宝山(5)是中型斑岩金铜矿床。

江苏宁镇地区铜矿(6)有安基山、铜山、九华山等中小型矽卡岩型或斑岩铜矿。

该地区栖霞山碳酸盐岩型大型铅锌矿伴生金储量达到大型。

南京铜井(7)是中小型火山岩金铜矿。

安徽铜陵地区铜矿(8)。

以矽卡岩型、层控或二者复合型为主。

代表性铜矿有冬瓜山、铜官山、狮子山、凤凰山等,其中冬瓜山为大型伴生金矿,余为中型伴生金矿。

马山金(硫)矿为大型金矿,天鹅抱蛋硫铁矿伴生金接近大型金矿标准。

江西铅山永平大型铜矿(9)为火山岩型。

铅山天排山铜硫铁矿是大型伴生金矿。

此外,永平铜矿向南即为贵溪冷水坑特大型火山岩型银矿,其伴生金储量接近特大型规模。

福建上杭紫金山大型火山岩型铜(金)矿(10)。

福建漳洲钟腾中型斑岩铜矿(11)。

2.2 直角边BC
江西九瑞地区铜矿(12)。

成因类型为矽卡岩—斑岩型。

九江城门山和瑞昌武山都是铜储量超百万吨的大型铜矿,其中前者是特大型,后者是大型伴生金矿。

湖北大冶—阳新地区铜金矿(13)。

成因类型以矽卡岩型为主,次为斑岩型。

大冶铜录山为大型铜矿和特大型伴生金矿、大冶鸡冠咀金铜矿和阳新鸡笼山金铜矿均为大型金矿、封山洞斑岩铜矿和石头咀铜铁矿为中型伴生金矿。

湖北嘉鱼蛇屋山(14)是我国最大的红土型大型金矿。

湖南平江黄金洞大型浅变质碎屑岩型金矿(15)。

在BC线西端的金沙江东岸的四川白玉呷村大型火山岩型银多金属矿是中型伴生金矿。

包括端点B在内的BC线是我国最重要的伴生金分布线。

2.3 斜边AC线
青海玛沁德尔尼(16)是我国最大的基性—超基性岩型铜钴矿,也是大型伴生金矿。

甘肃兰州白银厂铜矿(17)是火山岩—沉积型大型铜矿和中型伴生金矿。

内蒙古包头乌拉山(18)为大型构造蚀变岩型金矿。

内蒙四王子旗白乃庙(19)绿片岩型铜矿是中型伴生金矿。

十分有趣的是世界最大的包头白云鄂博稀土矿正好处于AC 线的中点。

3 三角形的中线和角分线
3.1 锐角A 与BC 边中点连线AD
此连线北是呼玛砂金区(1)。

河北张家口北部金矿区(20)。

著名矿床有小营盘绿岩型及东坪构造蚀变岩型两大金矿,华北地区最大的多金属矿蔡家营铅锌银矿为中型伴生金矿。

山西五台地区金矿(21)。

有绿岩型繁峙义兴寨、辛庄等中小型金矿。

山西中条山铜矿区(22)。

有我国最古老的铜矿峪大型斑岩铜矿及海相黑色岩系型元古代篦子沟和胡家峪等中型铜矿。

河南小秦岭地区金矿(23),以混合岩化花岗岩型金矿为主。

大型金矿有灵宝文峪、东闯、四范沟和相寨峪等。

小秦岭地区之西和南分别是陕西金堆城和河南栾川两个世界级钼矿区。

陕西安康砂金矿区(24),是陕西砂金最主要分布区,最著名矿床是恒口大型砂金矿。

黔西南微细浸染型金矿区(25),是我国微细浸染型金矿最重要分布区,以细碎屑岩型为主。

兴仁紫木凼和贞丰烂泥沟是最著名的两大特大型金矿。

AD 线直指我国锡都个旧。

3.2 直角B 的角平分线B E
安徽安庆与庐枞地区铜矿(26)主要有庐江沙溪和安庆月山等大中型斑岩铜矿。

内蒙狼山铜矿区(27)是内蒙最大的铜矿带,为中元古界海相黑色岩系型,著名矿床有霍各气和炭窑口两大铜矿及东升庙大型铅锌铜多金属矿。

3.3 锐角C 的角平分线CF
四川甘孜地区金矿(28),代表性矿床有细碎屑岩型丘洛大型金矿、嗄拉大型金矿。

甘肃玛曲大水碳酸盐岩型特大型金矿(29),其南东紧邻四川若尔盖巴西大型金矿。

四川松潘—青川地区金矿(30),松潘东北寨及南坪马脑壳分别是特大型和大型细碎屑岩金矿。

松潘漳腊和青川白水均是大型砂金床。

甘肃东南部地区金矿(31),有文县碧口大型砂金矿、岷县鹿儿坝浅变质岩型、礼县礼坝细碎屑岩型、勉县李家沟等一系列大、中、小型金矿床。

本区还有我国著名的成县厂坝特大型铅锌矿。

陕西西南地区金矿(32)。

代表性矿床为白双王细碎屑岩型及略阳煎茶岭火山岩型两大金矿及略阳地区砂金矿等。

CF 线以上各金矿构成了我国著名的川陕甘“金三角”。

CF 线中点偏南即为小秦岭矿区(23),与AB 直角边相交于胶东金矿区(4),CF 线将我国3个最重要的金矿资源区,即川陕甘“金三角”、小秦岭和胶东串联成一条名符其实的黄金分布线。

4 结 语
综上可知,中国大部铜矿和金矿都分布于直角三角形ABC 的端点、边线、中线及角分线上,这些矿床所处的大地构造单元、成矿时代、成因类型各自不同,这种分布趋势目前无法进行地质解释,纯属有趣的巧合,但这种有趣的巧合,却有助于记住中国大多数重要的铜矿和金矿的地理分布。

(周宜吉马秋斌周钢军)
552第4期 周宜吉等:中国铜(金)矿床的三角形分布趣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