芽孢

芽孢
芽孢

芽孢

微观图

芽孢的定义芽孢——特殊的休眠构造英文名称:spore ,endospore 有些细菌(多为杆菌)在一定条件下,细胞质高度浓缩脱水所形成的一种抗逆性很强的球形或椭圆形的休眠体。对多数细菌来说1个菌体细胞只形成1个芽孢,但有些菌体会生成两个芽孢,如坚强芽孢杆菌,有的在细胞一端生成,有的在细胞中部生成。由于芽孢是在细胞内形成的,所以也常称之为内生孢子,亦称芽孢。每一细胞仅形成一个芽孢,所以其没有繁殖功能。

目录

芽孢的形态

在不同细菌中,芽孢所处的位置不同,有的在中部,有的在偏端,有的在顶端。芽孢一般呈圆形、椭圆形、圆柱形。在有些细菌中,芽孢的直径小于菌体直径,这些细菌称

坚强芽孢杆菌在逆境环境中芽孢的生成过程。

坚强芽孢杆菌在逆境环境中的芽孢生成过程。

细菌芽孢的形成是细胞分化的一个典型例子,进行显微镜研究时可以见到7个明显的分化阶段:

营养细胞(分裂)—>DNA变浓稠—>形成隔膜—>吞没前芽孢—>形成皮层—>形成芽孢壳—>芽孢游离

特性

综述

由于芽孢在结构和化学成分上均有别于营养细胞,所以芽孢也就具有了许多不同于营养细胞的特性。芽孢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抗性强,对高温、紫外线、干燥、电离辐射和很多有毒的化学物质

芽孢染色

都有很强的抗性。同时,芽孢还有很强的折光性。在显微镜下观察染色的芽孢细菌涂片时,可以很容易地将芽孢与营养细胞区别开,因为营养细胞染上了颜色,而芽孢因抗染料且折光性强,表现出透明而无色的外观。研究表明芽孢对不良环境因子的抗性主要由于其含水量低(40%)。且含有耐热的小分子酶类,富含大量特殊的吡啶二羧酸钙和带有二硫键的蛋白质,以及具有多层次厚而致密的芽孢壁等原因。

自由存在的芽孢没有明显的代谢作用,只保持潜在的萌发力,称为隐藏的生命。一旦环境条件合适,芽孢便可以萌发成营养细胞。

细菌芽孢的特点概要

整个生物界中抗逆性最强的生命体,是否能消灭芽孢是衡量各种消毒灭菌手段的最重要的指标。

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重新转变成为营养态细胞;

产芽孢细菌的保藏多用其芽孢。产芽孢的细菌多为杆菌,也有一些球菌。

芽孢的有无、形态、大小和着生位置是细菌分类和鉴定中的重要指标。

芽孢与营养细胞相比化学组成存在较大差异,容易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相差显微镜直接观察;芽孢染色)

特点描述

⒈芽孢的含水率低,38%~40%。

⒉芽孢壁厚而致密,分三层:外层是芽孢外壳,为蛋白质性质。中层为皮层,由肽聚糖构成,含大量2,6-吡啶二羧酸。内层为孢子壁,由肽聚糖构成,包围芽孢细胞质和核质。芽孢萌发后孢子壁变为营养细胞的细胞壁。

⒊芽孢中的2,6-吡啶二羧酸(dipicolinic acid 简称DPA)含量高,为芽孢干重的5%~15%。吡啶二羧酸

以钙盐的形式存在,钙含量高。在营养细胞和不产芽孢的细菌体内未发现2,6-吡啶二羧酸。芽孢形成过程中,2,6-吡啶二羧酸随即合成,芽孢就具有耐热性,芽孢萌发形成营养细胞时,2,6-吡啶二羧酸就消失,耐热性就丧失。

⒋含有耐热性酶。

芽孢由于有以上四个特点,是芽孢对不良环境如:高温、低温、干燥、光线和化学药物有很强的抵抗力。细菌的营养细胞在70~80℃时10分钟就死亡,而芽孢在120~140℃还能生存几小时,营养细胞在5%苯酚溶液中很快就死亡,芽孢却能存活15天,芽孢的大多数酶处于不活动状态,代谢活力极低,所以,芽孢是抵抗外界不良环境的休眠体。

芽孢不易着色,但可用孔雀绿染色。

耐热机制

综述

关于芽孢耐热的本质至今尚无公认的解释。较新的是渗透调节皮层膨胀学说。渗透调节皮层膨胀学说:芽孢衣对多价阳离子和水分的透性很差皮层的离子强度很高,产生极高的渗透压夺取芽孢核心的水分,结果造成皮层的充分膨胀。核心部分的细胞质却变得高度失水,因此,具极强的耐热性。除渗透调节皮层膨胀学说外,还有别的学说来解释芽孢的高度耐热机制。例如,针对在芽孢形成过程中会合成大量的为营养细胞所没有的DPA -Ca,该物质会使芽孢中的生命大分子物质形成稳定而耐热性强的凝胶。总之,芽孢耐热机制还有待于深入研究。

芽胞的萌发

刚形成的芽孢总是处于休眠状态。热处理(如65℃放置几十分钟)可以使芽孢加速活化。低温贮藏也有活化作用,只是较慢。

芽孢萌发时首先发生吸胀作用,随之折光性和抗性丧失,继而呼吸作用开始,显出代谢活性,芽孢物质(干重)的30%变为可溶物释出,营养细胞壁迅速合成,最后,新形成的营养细胞从孢子衣里萌发出来。萌发通常有三种方式:赤道脱出,末端脱出,斜出。

其他休眠状态结构

少数细菌还产生其他休眠状态的结构,如固氮菌的孢囊等。固氮菌在营养缺乏的条件下,其营养细胞的外壁加厚、细胞失水而形成一种抗干旱但不抗热的圆形休眠体——孢囊,与芽孢一样,也没有繁殖功能。在适宜的外界条件下,孢囊可萌发,重新进行营养生长。

本质

芽孢细菌的繁殖都是等分横裂的,一个母细胞产生两个子细胞。在其分裂的过程中并没有芽孢的产生;而且,当产生芽孢时,一个细菌只产生一个芽孢,并没有数量的增加。

一般认为,芽孢是在生长后期、营养物质缺乏时形成的,因而是适应不良环境的产物。但实际上,可能不完全是如此。有人在培养枯草芽孢杆菌时,曾作过追踪观察。结果发现,在接

芽孢

种培养4小时后即有芽孢生成。以后每隔4小时观察一次,芽孢数均呈比例增长。至24小时,约半数产生芽孢;48小时,全部变成芽孢。这种情况表明,在此情形下营养细胞转向芽孢形成有一定的概率。芽孢开始形成不必等到生长后期,更不必等到生长完全停止。

因此,芽孢形成既不是细菌生活周期的必经阶段,也不是细菌繁殖的一种形式,又不是一种消极的对环境的反应,而是一个新器官的积极生成。决定芽孢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细菌内部,细菌染色体上有控制芽孢形成的基因。细菌在营养生长中,这些基因通常不表达,它们可能被一个阻遏体系所控制,一旦这一阻遏消除,就可导致芽孢形成。

有时人们把芽孢与荚膜、鞭毛等并列,统称为细菌的特殊结构,这一称呼也值得商榷。因为在正常生长中的营养细胞本身并没有芽孢,而当芽孢形成后,营养细胞就不复存在。虽然在有些菌类,芽孢形成后还有部分菌体残存,但这时的菌体已丧失了营养细胞的作用,不能再象无芽孢时的菌体那样进行生命活动。而荚膜和鞭毛就不同了,它们不影响细菌的生命活动,伴随着营养细胞的生存而存在。因此,把芽孢看成是一种独立的休眠体,是一种积极产生的新的生命形式或新器官,或许是恰当的。

作用

1.分类鉴定不同细菌的芽孢具有不同的特点,从形状、大小、表面特征,直到与菌体的关系等都有不同的表现,因此可以作为分类鉴定的依据或参考。

2.科研材料由于芽孢独特的产生方式,成为研究形态发生和遗传控制的好材料。

3.保存菌种芽孢对不良环境有很强的抵抗力,可以保持生命力达数十年之久,在自然界使细菌度过恶劣的环境,在实验室是保存菌种的好材料。

4.分离菌种芽孢的耐热性有助于芽孢细菌的分离。将含菌悬浮液进行热处理,杀死所有营养细胞,可以筛选出形成芽孢的细菌种类。

5.生物杀虫有些芽孢细菌在产生芽孢的同时,可以产生一种双锥形的结晶内含物,称为伴孢晶体,这是一种蛋白质毒素,可以杀死某些昆虫(特别是鳞翅目)的幼虫。蛋白质晶体的毒性是有高度专性的,对其他动物与植物完全没有毒性。因此,它们便成为一种理想的生物杀虫剂,这种杀虫剂的生产,并不需将蛋白质分离出来,只需培养大量细菌,在其形成芽孢并产生晶体时收获、干燥,做成粉剂即可。

6.研究芽孢的意义研究细菌芽孢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①芽孢的有无、形态、大小和着生位置等是细菌分类和鉴定中的重要形态学指标;

②这类菌种芽孢的存在,有利于提高菌种的筛选效率,有利于菌种的长期保藏;③是否能杀灭一些代表菌的芽孢是衡量和制定各种消毒灭菌标准的主要依据;④许多产芽孢细菌是强致病菌。例如,炭疽芽孢杆菌、肉毒梭菌和破伤风梭菌等;⑤有些产芽孢细菌可伴随产生有用的产物,如抗生素短杆菌肽、杆菌肽等。

利用

芽孢可度过不良环境,对干旱和高、低温都有极强的抵抗力。条件转好时,1个芽孢可形成1个细菌细胞。有些细菌的芽孢,在干燥条件下,可保持10多年或更长的时间仍能萌发,有的能忍耐-253℃的低温,有的在沸水中煮30小时后仍有生活力,但也有的芽孢在80~90℃下几分钟即死亡。因

芽孢

此,外科手术或注射器的消毒,一定要用高压灭菌。能形成芽孢的细菌为杆菌科中的梭状芽孢杆菌属和芽孢杆菌属的所有种类。此外,还有少数螺旋菌、孤菌和八叠球菌等属的种类。研究芽孢的形成和萌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因为有些能形成芽孢的细菌是人体的病原菌。在食品、医药,以及发酵工业都要彻底消灭细菌的芽孢。有些芽孢菌可用来杀灭害虫,如苏云金杆菌、青虫菌、杀螟杆菌等在形成芽孢时,还产生蛋白质伴胞晶体,对鳞翅目昆虫有强大的毒杀作用。因而将这些芽孢杆菌制成杀虫剂,实行以菌治虫,并称之为细菌农药。

危害

芽孢对人类也有有害的一面。最常见的情况之一,就是用加热法保存食品时,芽孢往往会造成保存的失败。这是因为芽孢极耐热,一般加热法不能把它杀死,它萌发成营养细胞后大量繁殖,会导致食品腐败变质。因此需要用高温间歇灭菌法把芽孢杀死,才能使食品长期保存。医疗器械也需经高温灭菌后才能保证安全。近几年发展起来的辐射灭菌法,其主要杀灭对象也是芽孢。

伴孢晶体

伴孢晶体(parasporal crystal)少数芽孢杆菌,例如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在其形成芽孢的同时,会在芽孢旁形成一颗菱形或双锥形的碱溶性蛋白晶体—δ内毒素,称为伴孢晶体。特点:不溶于水,对蛋白酶类不敏感;容易溶于碱性溶剂。伴孢晶体对200多种昆虫尤其是鳞翅目的幼虫有毒杀作用,因而可将这类产伴孢晶体的细菌制成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物农药——细菌杀虫剂。

美国麦弗逊产品介绍(简略版)

美国麦弗逊保健品介绍(简略版) 美国大阔海牌深海鱼油软胶囊 取自深海冷水域的特种鱼类,经现代加工工艺精制而成,内含高浓度,优质的人体必需的eg-3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EPA和DHA,每粒(1000mg)中含:EPA 300mg、DHA 200mg。本品具有调节血脂的保健作用,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保护心脑血管。本品不含任何化学添加剂及防腐剂 麦弗逊燕窝胶原蛋白肽饮品 含有人体所需小分子鱼胶原蛋白肽,源自日本新田专利提取的高活性小分子鱼胶原蛋白肽,胶原蛋白含量12000mg/100m,弹性蛋白则源自日本的深海鲣鱼心脏动脉球的弹性蛋白肽,含量为200mg/100ml,同时加入天然的肌肤保养品燕窝、γ-氨基丁酸,以及雨生红球藻等天然抗氧化成分,让肌肤重现青春的光彩,让你的真实年龄成为一个小秘密哦~ 1健古素 麦弗逊健古速,是新一代促进关节软骨生长的复方氨糖制剂,由美国麦弗逊全球健康有限公司原装原瓶引进国内。通过美国先进技术从海洋生物中提取的天然物质(蟹壳浓缩粉、鲨鱼软骨粉等),并添加牡蛎浓缩粉、凤梨蛋白酶、玉米浓缩粉等天然提取物配制而成。在有效补充人体氨糖,修复关节软骨的同时,解决了人体对单方氨糖吸收率不高的难题。 2益君素 全新升级版麦弗逊益君素,由麦弗逊全球健康股份有限公司从美国原装引进,是美国胃肠道专家研制的经典配方,采用国际领先的三层保护包埋活菌技术,保存了菌种活性,每片活性菌含量由原来的350亿株升级至极致含量400亿,多达11种符合人体胃肠道环境需

求的活性益生菌,并含有益生元及12种消化酶,一天一片,解决胃肠道问题。 3复合益生菌 麦弗逊复合益生菌,由麦弗逊全球健康股份有限公司从美国原装引进,独家采用国际先进的双层重保护包埋活菌技术,保障了菌种活性,每片富含200亿株活性益生菌,并同时含有6种人体主要益生菌和5大消化酶,特别添加菊粉及B族维生素,增值有益菌,均衡营养,一天一片,胃肠无恙。 4卫常通 麦弗逊卫常通,由麦弗逊全球健康股份有限公司从台湾引进。产品不仅含有天然萃取的菊粉,更特别添加酵素酶(发酵凤梨粉)、深海海盐,及十大人体所需的益生菌,大复方天然菊粉健康品,各种成分协同作用,形成天然屏障,能够促进人体更好吸收营养物质,更好的呵护胃肠道生态环境。 5蔓越莓 麦弗逊蔓越莓,由麦弗逊全球健康股份有限公司从美国原装原瓶进口。本品精选北美原产地优质蔓越莓为原料,采用独家专利生物技术Bio-Shield?以341浓缩比例精制而成。不含激素及化学成分,并特别添加瑞典花粉及亚麻籽油,由内而外绽放女性光彩,被誉为女性天然的健康伴侣。 6虾青素(15mg) 麦弗逊虾青素,由麦弗逊全球健康股份有限公司从美国原装引进,其原料选自天然的虾青素——无污染的雨生红球藻,并采取美国先进的破壁技术,将雨生红球藻的细胞壁打碎,以达到释放虾青素的目的,并添加绿茶、小麦胚芽油、青花椰菜、红酒、石榴等多种天然植物提取物配制而成。麦弗逊虾青素每粒虾青素含量高达25毫克,并针对性加入儿茶素、维生素E、维生素C等多种抗氧化剂,复方成分共同作用,严防死守,防止自由基对心脑及全

儿茶素研究综述

儿茶素药理作用研究(综述) 摘要:本文对茶叶中的一种植物化学物——儿茶素的来源、化学成分、理化性质与药理作用进行较为综合详细的描述。陈述了茶多酚具有明显的清除体内自由基、抗癌、抗炎、抑菌、抗突变、抗衰老及改善肝功能等生物活性。最近人们也意识到了儿茶素对于人体健康的巨大作用,带动着中国古老的茶饮料也风靡起来,而儿茶素的研究也有了可观的成果。本文将对以上内容进行一个综述,总结发现茶儿茶素是一类有开发利用价值的药物。 关键词:儿茶素、抗氧化、茶多酚、抗肿瘤、清除自由基 喝茶在我国已有数千年历史,而茶叶的药理作用也早在几千年前就被中国人所发现研究并利用了。早在明朝李时珍就在《本草纲目》中记载说:“茶苦而寒,最能降火,火为百病之因,火降则百病清也”。茶由古代的药到后来的饮料,现在又回归到药,是现代生物技术和现代医学科技的成果。现代科学研究发现, 茶叶中的生理活性物质主要为茶多酚。茶多酚又叫茶单宁, 茶鞣质, 是茶叶中酚类及其衍生物的总称, 是从绿茶中提取出来的最主要、最精华、对人体最有益的成分,约占茶叶干物质总质量的25%, 茶多酚主要由儿茶素类、黄酮类、花青素和酚酸四类物质组成, 而儿茶素类的含量占茶多酚的60%~80%左右,占绿茶干物质的12%~24%,可以说儿茶素是茶多酚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儿茶素中的主要成分有由表儿茶素(EC)、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没食子儿茶素(GC)、儿茶素(C)、表没食子儿茶素(EGC)和表儿茶素(EC),其中EGCG、ECG为酯型儿茶素,EGC、GC、EC 和C 为非酯型儿茶素。在药理作用上,儿茶素具有优异的抗氧化性能和显著的清除自由基能力以及抗肿瘤、抗基因突变、抗菌消炎、抗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生物学功能。目前儿茶素已经开拓到了化妆品、医药、精细化学品、保健品等各个领域。尤其是作为主要存在于茶叶中的EGCG, 现已被列为一种潜在的抗癌药物在中美等国被研究。而本文将对儿茶素的来源、理化性质、萃取方法和药理作用进行综述。 一、儿茶素的来源及含量 儿茶素(catechin)最初由儿茶得名,是茶叶多酚类物质的主要成分, 约占茶多酚的80%,是一种黄烷醇型黄酮化合物。由于加工炮制方法不同, 绿茶的化学组成成分与鲜茶相近似,而红茶、乌龙茶等的茶儿茶素含量有所下降。儿茶素类化合物在植物中广泛分布,其中以豆科(如儿茶、鸭皂树)、茜草科(如儿茶钩藤)、蔷薇科(如委陵菜、山樱桃、鹅绒委陵菜、单子山楂)、蓼科( 如大黄、拳参、蓄) 、山茶科(如山茶)、七叶树科(如红七叶树、加洲七叶树)为多,此外在其他科属中也有分布, 如银杏科的银杏、夹竹桃科的罗布麻、胡颓子科的沙枣、麻黄科的麻黄、棕榈科的槟榔、翅子藤科的五层龙、杜鹃花科的越橘、楝科的日本苦楝、樟科的红楠、金丝桃科的贯叶金丝桃、金缕梅科的美洲金缕梅、罗汉松科的竹柏,以及榆科的美洲榆、牛儿科的老鹳草、景天科血红茶子等。另外,绿茶中也含有丰富的儿茶素类化合物且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儿茶素类化合物虽存在广泛,但含量却分布不均,而且随着品种、产地及药用部位的不同而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如在以儿茶素、表儿茶素、儿茶鞣酸(catechu-tannic acid)为主要成分的儿茶中,2个常用药用品种:豆科儿茶和茜草科儿茶钩藤相比较,前者心材中儿茶鞣酸的含量最高可达50%, 而在后者的叶和根茎中儿茶鞣酸最高只有24%,前者不同产地的6个样品中儿茶素的均量为16.05%,表儿茶素的均量为10. 80%;而后者另6个样品中儿茶素的均量可达25.03%,表儿茶素的均量却仅为2.47%。此外大黄的3种来源药材:唐古特大黄、掌叶大黄、药用大黄中儿茶素的含量分别为0.21%, 0.07%, 0.79%;还有不同绿茶品种中表儿茶素的含量:白叶单丛茶为0.2669%,国宾茶为0.2130%,而大叶奇

茶多酚研究

期末论文 功能性因子茶多酚的研究进展Tea Polyphenols Research development 院系:食品与生物工程系 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烟台大学文经学院

目录 一概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茶多酚的主要成分 (2) 1.2 茶多酚的理化性质 (2) 【1】物理性质 (2) 【2】化学性质..................... 错误!未定义书签。 【3】生理功能 (3) 二提取工艺 (5) 2.1 溶剂提取法 (5) 2.2离子沉淀法 (5) 2.3 柱分离制备法 (5) 三新型制备方法的研究及应用前景 (6) 四就业思考与展望 (6) 五参考文献 (8)

功能性因子茶多酚 摘要: 介绍了茶多酚的主要成分、般特效、生理功能。探讨其在社会生活成产中作为添加剂在食品、药品等众多生活用品中起到的重要作用。简单说明茶多酚的几种工艺,溶剂提取法、离子沉降法、柱分离制备法等。阐述茶多酚作为油脂类食品抗氧化添加剂,功能性食品添加剂以及在医药美容等领域所获得的市场前景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茶多酚性质提取工艺社会前景 一、概述 1、茶多酚的主要成分 茶多酚属于芳香烃,可分为黄烷醇类、羟基-[4]-黄烷醇类、花色苷类、黄酮类、黄酮醇类和酚酸类等。其中以儿茶素最为重要,约占多酚类总量的60%-80%;儿茶素类主要由EGC、DLC、EC、EGCG、GCG、ECG等几种单体组成①。茶多酚在茶叶中的含量一般在20—35%。在茶多酚中各组成份中以黄烷醇类为主,黄烷醇类又以儿茶素类物质为主。儿茶素类物质的含量约占茶多酚总量的70%左右。[1] 2、理化性质 茶多酚是指茶叶中一大类组成复杂、分子量及其结构差异很大的多酚类及其衍生物混合物,主要由儿茶素、黄酮醇、花色素、酚酸及其缩酚酸等组成的有机化合物,以儿茶素为主的黄烷醇类化合物占茶

枯草芽孢杆菌培养条件的优化研究

毕业设计(论文)课题名称枯草芽孢杆菌培养条件的优化研究 2014 年5 月15 日

目录 摘要 (2) Abstract (3) 1 前言 (4) 2 材料与方法 (7) 2.1 实验试剂与材料 (7) 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7) 2.3 试验方法 (8) 3 结果与分析 (8) 3.1枯草芽孢杆菌的标准曲 (9) 3.2单因素试验结果 (10) 3.3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结论和讨论 (15) 5参考文献 (16) 6致谢 (17)

枯草芽孢杆菌培养条件的优化研究 摘要 本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研究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的发酵条件(PH、温度、时间、接种量)对枯草芽孢杆菌生长量的影响。本实验的枯草芽孢杆菌在BPG液体培养基上培养,通过单因实验及正交试验得到最佳的发酵培养条件为:初始pH 7.0;温度35℃;时间20h;接种量为5%。在此培养条件下的活菌液量为 3.785×107CFU/ml,相比在LB培养基下培养时的活菌液量3.2×106CFU/ml提高了10倍左右。 关键字:枯草芽孢杆菌;正交试验;生长量

Optimization study of bacillus subtilis culture conditions Abstract In this paper, we study Bacillus subtilis (Bacillus subtilis) fermentation conditions (PH, temperature, time, quantity of) the impact on the growth of Bacillus subtilis. The experiment of bacillus subtilis in combined cultivated in liquid medium, is obtained by single for experiment and the orthogonal experiment the best fermentation culture conditions as follows: the initial PH 7.0. Temperature 35 ℃; Time 20 h; Inoculation quantity was 5%. Under the condition of the cultivation of the best amount of bacterium fluid is 3.785 x 107 cfu/ml, compared to when cultured in LB medium under the microbial quantity: 3.231 x 107 cfu/ml by about 10 times. Key words: Bacillus subtilis; Culture conditions; increment

茶叶中多酚类物质

化学与生命科学系化学专业09级年论文 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研究 摘要茶多酚是一种高效、天然安全的抗氧化剂,目前它在油脂、食品、医药、日化、轻化、化妆品、保健等诸多方面已有广泛应用,并被专家誉为21世纪将对人类健康产生巨大影响的化合物。茶多酚具有很强的生物学活性,除了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抑制致癌物引起的突变外,还可以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和阻遏细胞周期等,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抗癌药物。本文对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的成分和作用进行了综述,介绍了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种类和含量,茶多酚的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抗癌特性以及其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作一综述,为茶多酚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茶叶;茶多酚;生物学活性;应用 茶叶在世界上约有30多个国家种植,是仅次于水而被广泛消费的饮料。茶叶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保健饮料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喝茶有助于健康的理念已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喝茶可以预防一些疾病也被流行病学所证明。 今天,它已成为主要的经济作物,茶叶作为一种天然饮料在国内乃至国际市场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与咖啡、可可并称三大饮料。过去人们认为喝茶有助于健康是因为茶中含有维生素和一些微量元素,但这一看法并不全面。饮茶有利于人体健康,这与其特定的化学成分分不开的。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逐步揭明茶叶中多酚类、咖啡碱、脂多糖等均具有一定的药理效应。其中茶多酚的研究最为关注,这是因为它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性和极强的清除自由基能力。目前,有关茶多酚的提取分离及开发应用的研究报道较多,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极大兴趣。由于当前茶叶市场出现了中低档茶滞销的问题,茶叶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大量茶灰,茶末无法利用,茶多酚的开发利用不仅可以缓解这一矛盾,还可以使之变废为宝,创造更高价值。 随着科学的发达,现已知茶叶中含有化学物质达500种左右。

芽孢杆菌知识

路平 所谓耐热菌是指在实验型巴氏杀菌温度下可以存活的菌体,乳微细菌、芽孢菌通常 可100 %存活,一些微球菌的耐热性差,产碱杆菌仅有1%~10%存活,链球菌(即粪肠球菌)、乳杆菌和一些棒状杆菌是耐热菌,可在60 ℃下耐受20min ,但仅有 1 %左右的菌株可耐受到63 ℃ 30min ,常见的耐热菌如下。3.2.1 芽孢菌属 芽孢菌属是乳中污染的主要的耐热菌种,常见于乳中的芽孢杆菌有: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等,该类菌种为革兰氏阳性杆菌,需氧、内生芽孢, 能运动、有周身鞭毛,可陈化牛乳,大多数菌落呈扩散性生长,菌落较大,表面呈 灰白色,有的菌落成蜡样质颜色,一般不分解乳糖,不利用甘露醇,在乳品中重要 的芽孢菌是蜡样芽孢杆菌。不同菌株的最低生长温度不同,一般在5~6 ℃下仍可生长,最佳生长温度为30~37 ℃,最高生长温度为37~48 ℃。最低生长PH为 4.3~4.9 ,最高为9.3 。尽管该菌在有氧条件下生长良好,但也可在厌氧条件下 通过发酵葡萄糖和还原硝酸盐呼吸而生长,在其他适宜条件下,可在含7 % NaCI 的基质中生长,最小生长的水分活性为0.92~0.95 。 需氧条件下生长于各种培养基上的菌体在饥饿状态下均可生成芽孢。形成芽孢是一 个复杂和需时较长的过程。一般发生在对数生长后期和稳定早期。即使在理想状态 下形成芽孢仍需6~4h ,在冷藏条件下不会形成芽抱,但当菌体生长耗尽营养时也可形成芽孢。即在乳品设备管道上残留的稀释乳成分形成薄膜并产生芽抱。 芽孢的出芽要快于成孢,发芽率依赖于环境温度,在适宜温度下发芽不需要lh 即 可完成。在乳品加工中高温短时的巴氏消毒热处理可激活芽孢发芽。芽孢被激活后,又因加热处理而在乳中形成刺激出芽的物质,提高芽孢出芽率。该菌的芽孢耐热性 因菌株不同而有差异,尽管芽孢不被HTST 杀死,但UHT则可杀灭。其典型Dl00℃为 0.3~10min ,而嗜热脂肪芽孢杆菌的Dl00℃为3000 min,但芽孢杆菌的滋养体或 繁殖体却较易被巴氏消毒灭活。 蜡样芽孢杆菌是许多食品的污染菌种,可引起人的食物中毒,当人体摄入含有大量 活菌的食品时即可能引起呕吐、腹泻、肠绞痛等为主要症状的食物中毒,一般在食 品中含有105~108 个/g 活菌时就可能引起食物中毒。该菌株还可产生三种肠毒 素和一种致吐毒素,其中肠毒素为蛋白型毒素,不耐热和酸性条件,在60 ℃ 5 min 即可灭活,在胃内和回肠中因胃酶和酸的作用而使大多数毒素被灭活。然而致吐毒 素的毒性比上述腹泻毒素的毒性大,甚至可引起死亡。这种毒素极耐热,甚至可耐 受121 ℃、1h 的加热处理。年轻人群和老年人群是主要的易感人群,但由于乳品大多在冷藏中,或者因菌体的生长会导致乳品风味的改变,人们易于识别,因而由 乳品引起的中毒较少,在UHT 乳品中偶尔可见到由芽孢菌及其酶作用而产生的甜凝固。 蜡样芽孢杆菌在乳中较少。在巴氏消毒乳和奶油中因低温储藏不易发生变化,在酸 乳和其他发酵乳制品中因发酵产酸而使芽孢杆菌繁殖体很快被灭活或其生长受到抑 制。但在乳粉中,特别是婴儿乳粉中不应检出蜡样芽孢杆菌,因为在乳的蒸发浓缩 过程中会使芽孢发芽并有一定繁殖,而在后期

奉家山茶叶简介

蒙洱茶特点 “蒙洱茶”高山出好茶”,蒙洱茶产于海拔1200多米高的雪峰山脉奉家深山区。蒙洱茶历史悠久,唐代就已生产、出名。文成公主出嫁西藏时就曾选带了蒙洱茶。后梁时已列为贡茶,以后历代相袭。 唐末五代毛文锡《茶谱》载:“潭、邵之间有渠江,中有茶,而多毒蛇猛兽,乡人每年采摘不过十六七斤,其色如铁,而芳香异常,煮之无滓也。” 蒙洱茶其采制要求很高,比如采摘茶叶的时间只能在清明节前后7-10天内,还规定了9种情况下不能采摘,即雨天、风霜天、虫伤、细瘦、弯曲、空心、茶芽开口、茶芽发紫、不合尺寸等。

錾字岩茶特点 錾字岩茶,它源于晋,兴于唐,盛于宋,为明清两朝贡茶,至今已享誉千年。是中国贡茶历史最悠久的茶品。 在奉家山有一个古老神奇的传说:相传唐朝时冬季的一天,张果老骑驴经过奉家,因口渴而进入茶农家讨茶喝,当时天寒地冻,热忱的茶农怕银发飘飘的张果老喝不得凉茶,特意为他烧制了一壶浓浓的热茶,为张果老暖和身子。张果老感佩于茶农的古道热肠,在奉家渠江边的巨石上写下了一个[茶]字,并点化了当地的茶园。第二年春,奉家的茶园生长的格外地茂盛,所出产的茶叶香气弥漫,味道浓厚鲜甜。当地茶农把这[茶]视为仙茶,并把写有[茶]字的巨石称之为錾字岩,在渠江錾字岩路边确有一块巨大的石壁,高数十米,长约百米,如刀砍斧劈,森然挺立,渠江水从下面哗哗流过,真有惊涛拍岸之势,仔细观看壁上隐约有被毁掉的一个巨大的[茶]字。山坡上有农舍五六间,山人均以种茶为生,晒茶时节,农舍前摆放着一片一片新茶,在初夏的阳光照晒下,散发出阵阵清香。据《新化县志》记载,这里的山民直到宋代才向朝庭纳税,但也仅仅以贡茶代税,贡茶极少,“年产贡茶十六、七斤。”宋代吴淑的《茶赋》所述:“夫其涤烦疗渴,换骨轻身,茶荈之利,其功若神,则古币贡茶也,西山白露,云垂绿脚,香浮碧乳……”。可见,錾字岩茶宋时已被列为全国茶苑中的名品。明末哲学家方以智所著《通雅》中有载:“錾字岩茶……此唐宋时产茶地及名也。”说明唐、宋、明乃至清朝时期,渠江薄片錾字岩茶一直是社会公认的茶之名品。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登基成帝,将錾字岩茶列为皇宫贡茶,自明朝洪武年间到清代道光年间,古币贡茶历史长达近500年之久,成为当世现存的贡茶历史最悠久的茗品,堪称湖南贡茶极品。

儿茶素与表儿茶素稳定性考察-最新资料

儿茶素与表儿茶素稳定性考察 Studies onconstancy of epicatechin and catechin PAN JIyang GONG Weihong ZHANG Xiaohua* (School of Chinese Pharmacy,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 Beijing 100102) 【】Objective TO determine the catechin, epicatechin stability。Methods Colouration by vaniuin-hydroehloric acid , UV method ,The test wavelength was 500nm.Result In3 hoursepicatechin0.239,s0.003,RSD% 1.122.Conclusions The constancyofepicatechin was better than catechin. 随着药物化学及制剂产品质量研究的快速发展,儿茶素,表儿茶素作为标准品被广泛采用。用HPLC法测定的条件主要有以下几种: 1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柱(大连依利特,4 6mm×250mm,5μm);0.04mol?L-1枸椽酸溶液 N,N二甲基甲酰胺四氢呋喃(45∶8∶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0nm;柱温35℃;流速10mL?min-1。儿茶素对照品、原儿茶素对照品[1] 。 2 色谱柱:PurospherstarRP-C18色谱柱(4 6mm×250mm,5μm,德国Merck公司);流动相V(乙腈)∶V(高纯水)∶V(磷酸)=10∶89 1∶0 9;检测波长278nm;流速1mL/min; 柱温25℃;儿茶素对照品[2]

细菌芽孢的有关知识

芽孢的定义 有些细菌(多为杆菌)在一定条件下,细胞质高度浓缩脱水所形成的一种抗逆性很强的球形或椭圆形的休眠体。 1个细菌细胞只形成1个芽孢,有的在细胞一端,有的在细胞中部。由于芽孢是在细胞内形成的,所以也常称之为内生孢子,亦称芽孢。每一细胞仅形成一个芽孢,所以其没有繁殖功能。 芽孢的形态 在不同细菌中,芽孢所处的位置不同,有的在中部,有的在偏端,有的在顶端。芽孢一般呈圆形、椭圆形、圆柱形。在有些细菌中,芽孢的直径小于菌体直径,这些细菌称为芽孢杆菌,为好氧细菌;在另一些细菌中,芽孢直径大于菌体直径,使整个菌体呈梭形或鼓塑形,这些细菌称为梭状芽孢杆菌,为厌氧菌,梭状芽孢杆菌的芽孢位于菌体中间。破伤风杆菌的芽孢位于菌体的一端,使菌体呈鼓槌状。好氧芽孢杆菌属(Bacillus)和厌氧的梭状 芽孢杆菌属(Clostridium)的所有细菌都具有芽孢。在球菌和螺菌中,只有少数种类有芽孢,球菌中只有芽孢八叠菌(Sporosarcina)属产芽孢。弧菌中只有芽孢弧菌属(Sporovibrio)产芽孢. 芽孢形成和结构 芽孢的形成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包括形态结构、化学成分等多方面的变化。 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观察研究的结果,表明芽孢的形成在结构上主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①核物质融合成轴丝状(杆状)。②在细胞中央或一端,细胞膜内陷形成隔膜包围核物质,产生一个小细胞。③小细胞被原来的细胞膜包围,生成前孢子。前孢子实质上是一个被两层同心膜包围着的原生质体。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未染色的活细菌,可以看到前孢子是一个清亮的、与菌体其他部分明显不同的区域。④前孢子再被多层膜包围,如皮层、孢子衣等,最后成为成熟的芽孢,由于细胞壁的溃溶而释放出来。 芽泡形成过程中在化学成分方面也发生很大变化。生芽孢的细胞大量吸收钙离子并大量合成营养细胞中没有的吡啶二羧酸。在成熟的芽孢中,芽孢原生质体含有极高的吡啶二羧酸钙,在新合成的、具有特殊化学构造的外层(皮层和孢子衣,有时还有芽孢外壁)中也有这种物质。芽孢的壁含有一种特殊的肽聚糖,所有芽孢基本上都一样,但与营养细胞的细胞壁肽聚糖却不一样。同时,芽孢中还含有一些特殊的蛋白质。 芽孢的特性 由于芽孢在结构和化学成分上均有别于营养细胞,所以芽孢也就具有了许多不同于营养细胞的特性。芽孢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抗性强,对高温、紫外线、干燥、电离辐射和很多有毒的化学物质都有很强的抗性。同时,芽孢还有很强的折光性。在显微镜下观察染色的芽孢细菌涂片时,可以很容易地将芽孢与营养细胞区别开,因为营养细胞染上了颜色,而芽孢因抗染料且折光性强,表现出透明而无色

GNC最新保健品详细产品介绍大全

GNC百种产品大全附图文说明 延缓衰老,抗氧化: 中文名称:美国GNC高浓度葡萄籽精华300mg 产品规格: 100粒 原产地: 美国 主要成分: 每粒含葡萄籽精华300mg(葡萄多酚=285mg) 产品功效: 提供超强植物抗氧化支持 适宜人群: 抗氧化、延缓衰老人群 食用方法: 每日1粒,餐前或餐后(无胃部疾病者建议餐前空腹食用) 保质期限: 美国原装产品只标明到期日,详见瓶身注意事项: 孕妇、病人、服药或身体不适者服用前咨询医师 温馨提示: 本品为粉末状硬胶囊,长途运输过程中挤压、磕碰会导致部分产品有正常的漏粉现象,非质量问题,不影响效果。 适宜人群: 1、需抗氧化、延缓衰老、保持青春的人群。 2、肤色不均、有色斑,希望美白肌肤的女性。 3、皮肤出现细纹、干燥、松弛等衰老现象的女性。 4、过敏性体质,有皮肤过敏、过敏性鼻炎、过敏性麻疹等症状者。 5、长期受电脑、手机和电视等辐射的人群,经常受紫外线照射的室外工作者 ----------------------------------------------------------------- 【英文名称】GNC Herbal Plus Pomegranate,Vegetarian Capsules 50 ea 【中文名称】美国原装健安喜GNC石榴籽精华50粒 【服用方法】每日1粒,随餐服用 【产品包装】密封+塑封 【产品规格】50粒/瓶,纯天然品,不含糖份、淀粉、人造色素、人造香料、防腐剂 主要作用 1、能阻隔紫外线,减少皮肤受损几率;

2、有利于胶原蛋白的产生,有效清除自由基,保持皮肤柔顺、光滑,推迟或减少皱纹的出现; 3、能有效地预防脑疲劳及脑部退化和引起的疾病; 4、有效防治心血管病、关节炎、白内障、癌症及免疫力低下; 5、增加人体抗过敏的能力; 6、延缓衰老、保持青春; 7、有强化毛细血管的功能,减轻腿部和踝部的肿胀。 适应人群 1、易过敏的人士; 2、长期使用电脑、手机和电视的人士; 3、希望延缓衰老、保持青春的人士; 4、心血管疾病患者; 5、血管痉挛性头痛、眩晕者。 ---------------我是分割线2----------------------------------------------------------------- 【英文名称】GNC Natural Vitamin E 400 90 soft gel capsules 【中文名称】美国原装健安喜GNC天然维生素E(400IU×90粒) 【服用方法】每日1粒,饭后服用 【产品包装】密封+塑封 【产品规格】90粒/瓶,纯天然品,不含糖份、淀粉、人造色素、人造香料、防腐剂 【主要成份】每粒含维生素E 400 IU 【微量成分】Gelatin,Glycerin,Soybean Oil 主要作用 1、VE能抑制过氧化脂质生成,延缓细胞因氧化而老化,使每个细胞都处于健康和完整的状态。有助于润肤、除皱、消除色斑,使皮肤细腻柔滑。保持青春的容貌。 2、增强免疫力:维生素E能增强人体免疫淋巴细胞—T细胞的活力,从而有助于提高人体免疫力。 3、预防癌症:维生素E可以在胃中阻断亚硝胺(一种强致癌物质)的生成,从而预防癌症的发生。 4、修复伤痕:VE有助于加速伤口的愈合及疤痕的减轻。 5、保护眼睛:VE能保护眼睛视网膜免受自由基伤害,从而降低白内障等疾病的患病率。 6、预防心脑血管病:维生素E是一种强效抗氧化剂,可以预防血管中的脂肪沉积在血管壁,从而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病。 适宜人群 1、欲抵抗衰老,保持青春的健康人士。 2、欲消除皮肤色斑的人士。 3、心脏功能欠佳的人士。

RP_HPLC测定茶叶中没食子酸_儿茶素和表儿茶素的含量

邹盛勤,姜 琼.RP -HPLC 测定茶叶中没食子酸、儿茶素和表儿茶素的含量[ J ].江苏农业科学,2014,42(7):322-324.RP -HPLC 测定茶叶中没食子酸、儿茶素和表儿茶素的含量 邹盛勤,姜 琼 (宜春学院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江西省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研究重点实验室,江西宜春336000) 摘要:建立了测定茶叶中没食子酸、儿茶素和表儿茶素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reverse phase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RP -HPLC )。样品经超声提取后,利用Kromasil C18色谱柱分离,流动相为乙腈?水?磷酸(90mL ?10mL ?0.1mL ),流速0.8mL /min ,检测波长278nm ,柱温30?。没食子酸进样量在0.066 1.650μg 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 =0.9999),平均回收率为97.1%,RSD 为1.1%(n =6);儿茶素进样量在0.240 6.000μg 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 =0.9996),平均回收率为97.5%, RSD 为1.5%(n =6);表儿茶素进样量在0.252 6.300μg 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 =0.9997), 平均回收率为96.9%,RSD 为1.2%(n =6)。试验结果表明,建立的方法操作简便、数据精确,可用于茶叶中没食子酸、儿茶素和表儿茶素的含量 测定。 关键词:茶叶;没食子酸;儿茶素;表儿茶素;RP -HPLC 中图分类号:TS272.7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4)07-0322-02 收稿日期:2013-10-28 作者简介:邹盛勤(1970—),男,江西奉新人,硕士,教授,从事天然产物活性成分的提取与分析研究。E -mail :zsqycxy@163.com 。通信作者:姜 琼,男,湖北潜江人,硕士,讲师,从事天然产物开发与 研究。E -mail :qqj2000@163.com 。 茶叶为山茶科山茶属植物茶(Camellia sinensis )的芽叶。 茶叶一名始载于《名医别录》,“世医治暑病,以茶叶饮为首 药”[1] 。茶叶全草可作药用,性微温,具有发汗解暑、行水散 湿、温胃调中、利水消肿的功效[2]。我国拥有丰富的茶叶资源和数千年的茶文化历史。茶叶中具有多种活性成分,如茶 多酚、茶多糖、茶皂素、可可碱、咖啡碱、挥发油、氨基酸等,其中多酚类化合物主要由没食子酸、儿茶素、表儿茶素、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等30多种化学物 质组成[3] ,具有调血脂、降血糖、抗肿瘤、抗衰老、美容减肥等药理作用 [3-5] 。茶多酚的定量方法主要有高效液相色谱法和 毛细管电泳法等[6-9] 。茶叶化学成分的研究报道较多,但同 时测定茶叶样品中没食子酸、儿茶素和表儿茶素含量的方法尚未见报道。本试验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everse phase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RP -HPLC )同时测定浙产茶叶中没食子酸、儿茶素和表儿茶素的含量,旨在为茶叶中没食子酸、儿茶素和表儿茶素的定量分析及其药效基础物质的研究提供依据。1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仪器没食子酸、表儿茶素和儿茶素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 品检定所,批号为:110831-200302、110877-200916、110831-200911),乙腈(色谱纯,江苏汉邦科技有限公司),水为超 纯水,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084龙井、龙井、白茶、越剑茶和浙农113茶叶品种均购自浙江省,经鉴定为茶(C.sinensis )的芽叶。 Waters 高效液相色谱仪(515泵,2996光电二极管阵列检 测器,Empower 中文色谱工作站,美国);RO -MB -10D 高纯水机(杭州永洁达膜分离设备厂);CP225D 电子分析天平(德国Sartourius 公司);FW100型高速万能粉碎机(天津市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SK2510HP 超声波清洗器(上海科导超声仪器有限公司,功率:250W ,频率:59kHz )。1.2溶液配制 1.2.1 对照品溶液分别精确称取1.32、4.80、5.04mg 没食子酸、儿茶素和表儿茶素对照品,置于20mL 容量瓶中,加适量甲醇溶解后,稀释至刻度,摇匀后配制成含0.066mg /mL 没食子酸、 0.240mg /mL 儿茶素和0.252mg /mL 表儿茶素的对照品混合溶液。 1.2.2样品溶液茶叶样品于恒温干燥箱中80?下干燥6h ,高速粉碎机粉碎。分别精确称取2g 各茶叶样品粉末,分别置于50mL 具塞锥形瓶中,分别加入50mL 95%乙醇后称重;超声提取45min ,冷却后用甲醇补足损失重量,摇匀后用0.45μm 滤膜过滤,取过滤液作为样品溶液。1.3检测波长的选择 对照品溶液采用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在190 400nm 波长范围内进行紫外扫描,选择合适的检测波长。1.4 色谱条件 色谱柱为Kromasil C18柱(4.6mm ?250mm , 5μm );流动相为乙腈?水?磷酸(90mL ?10mL ?0.1mL );流速 0.8mL /min ;检测波长278nm ;柱温为30?。1.5 精密度试验 分别精确吸取10μL 含没食子酸、儿茶素和表儿茶素的 对照品混合溶液,平行进样5次,以峰面积计算色谱系统精密度。 1.6重现性试验 取5份茶叶样品,每份约2g ,按“1.2.2项”中样品溶液 制备方法制备样品溶液。精确吸取样品溶液各10μL ,分别进样,测定其峰面积积分值,用外标法计算含量。 — 223—江苏农业科学2014年第42卷第7期

芽孢

芽孢 微观图 芽孢的定义芽孢——特殊的休眠构造英文名称:spore ,endospore 有些细菌(多为杆菌)在一定条件下,细胞质高度浓缩脱水所形成的一种抗逆性很强的球形或椭圆形的休眠体。对多数细菌来说1个菌体细胞只形成1个芽孢,但有些菌体会生成两个芽孢,如坚强芽孢杆菌,有的在细胞一端生成,有的在细胞中部生成。由于芽孢是在细胞内形成的,所以也常称之为内生孢子,亦称芽孢。每一细胞仅形成一个芽孢,所以其没有繁殖功能。 目录

芽孢的形态 在不同细菌中,芽孢所处的位置不同,有的在中部,有的在偏端,有的在顶端。芽孢一般呈圆形、椭圆形、圆柱形。在有些细菌中,芽孢的直径小于菌体直径,这些细菌称 坚强芽孢杆菌在逆境环境中芽孢的生成过程。 坚强芽孢杆菌在逆境环境中的芽孢生成过程。

细菌芽孢的形成是细胞分化的一个典型例子,进行显微镜研究时可以见到7个明显的分化阶段: 营养细胞(分裂)—>DNA变浓稠—>形成隔膜—>吞没前芽孢—>形成皮层—>形成芽孢壳—>芽孢游离 特性 综述 由于芽孢在结构和化学成分上均有别于营养细胞,所以芽孢也就具有了许多不同于营养细胞的特性。芽孢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抗性强,对高温、紫外线、干燥、电离辐射和很多有毒的化学物质 芽孢染色 都有很强的抗性。同时,芽孢还有很强的折光性。在显微镜下观察染色的芽孢细菌涂片时,可以很容易地将芽孢与营养细胞区别开,因为营养细胞染上了颜色,而芽孢因抗染料且折光性强,表现出透明而无色的外观。研究表明芽孢对不良环境因子的抗性主要由于其含水量低(40%)。且含有耐热的小分子酶类,富含大量特殊的吡啶二羧酸钙和带有二硫键的蛋白质,以及具有多层次厚而致密的芽孢壁等原因。 自由存在的芽孢没有明显的代谢作用,只保持潜在的萌发力,称为隐藏的生命。一旦环境条件合适,芽孢便可以萌发成营养细胞。 细菌芽孢的特点概要 整个生物界中抗逆性最强的生命体,是否能消灭芽孢是衡量各种消毒灭菌手段的最重要的指标。 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重新转变成为营养态细胞; 产芽孢细菌的保藏多用其芽孢。产芽孢的细菌多为杆菌,也有一些球菌。 芽孢的有无、形态、大小和着生位置是细菌分类和鉴定中的重要指标。

表儿茶素

原花青素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刘福成1黄美玲2 湖南省肿瘤医院1常德市红十字会中心医院2 原花青素(Oligomeic proantho cyanidins opc)是一种有特殊结构的生物类黄酮,在结构上是由不同数量的儿茶素(catechiu)或表儿茶素(epicaJlechin)结合而成,最简单的原花青素是儿茶素,或表儿茶素,或儿茶素和表儿茶素形成的二聚体,或三聚体,四聚体,直至十聚体等。按聚合度的大小,通常將2~5聚体称为低聚体。(简称opc),將五聚体以上的称为高聚体(PPc)法国学者马斯魁勒在20世纪70年代首次从葡萄籽中提取并证实其独特的抗氧化活性。 原花青素(Pvocyanidins、pc)过去是对一大类多酚类化合物的总称,曾统归于缩合鞣质或黄烷醇类,随着分离鉴定技术的提高和研究的深入,而將其纳为原花青素。原花青素主要分布在葡萄,银杏,大黄,山楂,花旗松,海岸松,白桦树,野草莓,板栗壳,荷叶,莲蓬,油菜子,黑土豆木樾桔和甘薯等植物中,而葡萄籽和荷叶中的提取物中原花青素的含量最高。在西方的飮食中,它占人们摄入酮类中的一大部份,它对人体健康很有帮助,在营养学中巳备受关注,Gavcia等巳证明,口服二聚体原花青素很快吸收,并在体内甲基化,在血浆和肝脏中发挥激素样效应,是最佳的生物活性物质。 原花青素一般为红棕色粉末,气微清香,味涩,济于水和大多有机溶剂。原花青素是一种新型高效的抗氧化剂,是目前发现的最强的自由基清除剂,具有非常强的体内活性,opc 的抗自由基氧化能力可达维生素E的50倍,维生素c的20倍,且吸收速度完全,吸收20分钟即可达到最高的血液浓度,代谢半衰期为7小时之久。且服用无不良付作用。 OPC还具有保护心脑血管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 原花青素抗氧化性与化学结构有关 OPC是由于B环上具有相邻二酚羟基广泛的电子非定域化,使得相应的氧化形式另外获得稳定状态。另外,在其高分子结构中,几个与O原子邻位的二羟酚基使得原花青素充分与金属离子Fe+++、Cu++、Al++及蛋白结合,络合作用的贡献在于阻止催化自由基反应的金属离子的活性。黄烷间的连接类型(C4与C6结合,C4与C8结合)对原花青素捕获自由基抗氧化有很大影响。在水溶液中的构象不同,影响它们的亲水性,而影响它们与水相和脂质相中过氧化氢的相互作用。在二聚体中因两个单体的构象或键结合位置不同,可派生多种异构体。已分离鉴定的8种结构形成,分别命名为B1~B8。其中B1~B4是由C4~C8键合,B5~B8由C4→C6键合。Faria等通过鉴测耗氧量和测量共轭双烯的形成,评价原花青素单体,直至五聚体的抗氧化能力。认为二聚体的作用最强,均能增加氧化作用的诱导时间来保护细胞膜对过氧化氢自由基的损害。但随结构复杂性增加,空间位阻现象存在,抗氧化作用降低。Silva等③报导,原花青素结构与抗氧化能力,显示随着由单体构成的二聚体,三聚体的聚合度增加,抗氧化能力也增加,可能是自由羟基和氢原子数量增加提高了水相中抗氧化剂的功能,当然随聚合度增加化合物对脂质相的分配系数也增加。 原花青素抗氧化性的药理作用 清除自由基作用。(美)哈曼(Harman)1955年提出自由基导至衰老约理论。认为人代谢过程中产生大量自由基。这些氧化基团能使蛋白质DNA损伤,细胞寿命缩短。原花青素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是一种很好的氧自由基清除剂。Bagchi等④⑤用小鼠进行体内实验,用葡萄籽提取物原花青素,VC,VE琥珀酸盐(VES),β-葫萝卜素对TPA(12-O-teradecanoylphorpol-13-acetat-12-O-十四烷酸佛波醇-B-醋酸盐)诱导的肝,脑组织脂质过氧化的保护作用进行比较,发现在100㎎/kgBW剂量下原花青素,VC,VES,β-

芽孢杆菌概况及其作用机理

芽孢杆菌概况及其作用机理 引言:也许您已加入微生态制剂行业数年,对该行业的发展和现状如数家珍;也许您刚刚踏入这个行业,对此行业还感到有些不甚明了,但是,只要您选择了宝来利来公司,选择了宝来利来公司的微生态产品,您就不难发现,公司的几款拳头产品,如产酶益生素系列、肽菌素系列、固本康系列等等,都有一个共同的菌株——芽孢杆菌,有的产品含枯草芽孢杆菌、有的产品含地衣芽孢杆菌、有的产品是二者的组合。 我们再来看宝来利来公司发展的历程: 1996年宝来利来公司第一份产品枯草芽孢杆菌问世,这是中国第一家取得生产批准文号的动物微生态产品,从此开端了一个产业的萌芽。 2001年产酶益生素问世,枯草芽孢杆菌产酶菌株N9正式选育成功,并在引进消化国家948项目的基础上突破乳酸菌的真空冷冻干燥技术,从此将益生素引入营养微生态、免疫微生态新纪元。产酶益生素也被国家科技部、国家经贸委评为国家重点新产品。 2006年,宝来利来产酶益生素进一步完成了产品的升级换代,在N9的基础上选育出N9-1-35,产酶能力再次提高300%,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抗感染菌株枯草芽孢杆菌B7348和乳酸菌LP-11的选育成功,使

产酶益生素真正进入到营养微生态、免疫微生态、抗感染微生态的时代。 截至目前,公司承担6项“国家863计划”课题,拥有6项国家重点新产品。在中国整个动保行业取得如此殊荣的,目前仅宝来利来一家企业。 宝来利来公司所取得的成就,产品得到的广泛认可,除了与公司强大的研发实力外,更与公司准确定位、成功选育的菌株有直接关系。现在我们重点学习一下芽孢杆菌的相关特性。 1 芽孢杆菌的概况 芽孢杆菌属于芽孢杆菌科、芽孢杆菌属,能形成内生孢子——芽孢的革兰氏阳性杆菌,需氧或兼性需氧,具有鞭毛。芽孢杆菌广泛分布于土壤、空气、水和动物肠道中,其稳定性强,芽孢一旦形成,便能耐受各种不利条件,如干热(150℃干热1h仍有芽孢存活)、湿热、紫外线、强酸、强碱、有机溶剂、极度干燥、真空干燥、氧化剂的氧化作用等。在一定条件下,芽孢能够长时间保存,可以保证益生菌制品的有效期。 所有菌属中芽孢杆菌是最理想的微生物添加剂。大量试验证明,芽孢杆菌添加剂具有类似于泰乐菌素的效果,可明显改善机体内菌群组成和具有促生长的功效,并且芽孢杆菌在颗粒料、粉料的加工过程中以及酸性环境中具有较高稳定性,在肠道内环境中能发挥作用而增殖,符合微生物添加剂的条件。

一株凝结芽孢杆菌产芽孢条件的研究

2010No.5Serial No.218 China Brewing FPA 分别达到7105.92U/g 和1463.97U/g 。参考文献: [1]李亚澜,张建强.纤维素高效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固态发酵条件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硕士论文,2005. [2]姜绪林,张星元.绿色木霉固态发酵产纤维素酶的研究[D].江南大学硕士论文, 2005.[3]马旭光,张宗舟,刘星斌.航天诱变黑曲霉菌株ZM-8产纤维素酶的固态发酵条件研究[J].中国酿造,2008(23):37-40. [4]邬敏辰, 李江华.里氏木霉固体发酵生产纤维素的研究[J].江苏食品与发酵,1998(2):2-6. [5]GHOSE T K.Measurement of cellulose activities[J].Pure and Apply Chem,1987,58(2):257-268. [6]范艳丽,邵林广.纤维素降解菌的筛选及特性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4. [7]王艳昆,张建强.纤维素高效降解混合菌的筛选及其糖化发酵条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硕士论文,2007. 乳酸菌是一类能利用发酵糖产生大量乳酸的细菌的通称[1]。普通乳酸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嗜酸乳杆菌等)不易存活,不能耐受强酸、强碱和高温,不是理想的微生物制剂。于是,寻找一种抗逆性强的乳酸菌便成了研究的重点。其中最突出的是凝结芽孢杆菌(Bacillus coagulans ),1989年美国FDA 公布的41种可用于饲料的安 全菌株及1992年再次批准42种中包括的5种芽孢杆菌中,凝结芽孢杆菌排在第一位,其是一种可以产生乳酸的芽孢杆菌,兼具芽孢杆菌和乳酸菌的优点,且抗逆性强,能调节动物肠道微生态平衡,促进动物消化和提高动物免疫力等,现已应用于饲料工业中[2-3]。由于最终制成的菌剂要有芽孢的形式才具有高抗性,芽孢没有新陈代谢,能耐热、紫外线、多种溶剂、酸、碱等,是较为理想的微生物制剂[4]。试验主要通过摇瓶液体发酵,优化培养基及培养条件来提高凝结芽孢杆菌菌液中芽孢数,为后期的加工制成高效的凝结芽孢杆菌制剂打下良好的基础。 1材料与检验方法1.1试验材料 菌种:凝结芽孢杆菌F5(华中农业大学农业微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保存)。 培养基:YPD 培养基:葡萄糖20g ,胰蛋白胨20g ,酵母粉10g ,水1000mL ;调pH 值为7.0,115℃灭菌20min 。为菌种活化时用。1.2方法1.2.1菌种活化 将保存的凝结芽孢杆菌转接到YPD 试管斜面培养基中,40℃培养24h ,备用。1.2.2活菌计数法 活菌总数测定采用稀释平板计数法[5],芽孢计数法是把菌液80℃水浴10min 后稀释平板计数。1.2.3种子液的制备 取1环活化的菌种,接入装有50mL YPD 液体培养基 一株凝结芽孢杆菌产芽孢条件的研究 杨立华,赵述淼,冷一非,梁运祥* (华中农业大学农业微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0) 摘要:通过培养基组成正交试验及培养条件单因素试验,对一株凝结芽孢杆菌的产芽孢条件进行了优化,优化后的培养基组成 (质量分数)为酵母粉3g/L ,蛋白胨5g/L ,牛肉膏2g/L ,MnSO 40.005g/L ,NaCl 2g/L ,K 2HPO 43g/L ,MgSO 40.02g/L 。最优的培养条件为温度40℃,初始pH 值为7.0,转速210r/min ,装液量为250mL 的三角瓶装30mL ,接种量为6%(v/v ),发酵时间为48h 。最终的芽孢数为 9.1×108 cfu/mL 。关键词:凝结芽孢杆菌;芽孢形成;培养条件;优化中图分类号:Q93-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4-5071(2010)05-0096-03 Spore-forming conditions of Bacillus coagulans YANG Lihua,ZHAO Shumiao,LENG Yifei,LIANG Yunxiang*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Agromicrobiology,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Wuhan 430070,China) Abstract:The optimal conditions of spore-forming by Bacillus coagulan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the single factor and orthogonal tests in this paper.The optimal medium were as follows :yeast extract 3g/L,peptone 5g/L,beef extract 2g/L,MnSO 40.005g/L,NaCl 2g/L,K 2HPO 43g/L and MgSO 40.02g/L.The optimal culture conditions were obtained by single-factor test as follows:temperature 40℃,initial pH 7.0,rotation speed 210r/mim,volume of shaking flask 30ml/250ml,and fementation time 48h.Under these conditions,the number of spore reached 9.1×108cfu/ml.Key words :Bacillus coagulans ;sporulation;culture conditions;optimization 收稿日期:2009-12-26 作者简介:杨立华(1985-),女,湖北黄冈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发酵工程;梁运祥*,教授,通讯作者。 !!!!!!!!!!!!!!!!!!!!!!!!!!!!!!!!!!!!!!!!!!!!!!!!!!!!!!!!!!!!! Research Report 9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