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合并同类项与移项

合集下载

3.2.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第2课时+移项、合并同类项 六年级数学上册(沪教版2024)

3.2.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第2课时+移项、合并同类项 六年级数学上册(沪教版2024)
5
解: 1 不正确,改正:移项,得3 − 2 = 9 + 18.
2 正确.
课堂练习
2.解下列方程:
1 + 8 = −17;
3 + 6 = −5;
解: 1 + 8 = −17.
移项,得 = −17 − 8.
合并同类项,得 = −25,
所以,原方程的解是 = −25.
3 + 6 = −5
C. ②①③
D. ②③①
)
3. 小明在做题时不小心用墨水把方程污染了,污染后的方

程: x -3= x +

,答案显示此方程的解是 x =-8,
被墨水遮盖的是一个常数,则这个常数是(
2
A )
4. [2024汕头澄海区期末]甲、乙两人在300 m的环形跑道上
跑步,甲每分钟跑100 m,乙每分钟跑80 m,若他们从同
移项,得 + 5 = −6.
合并同类项,得6 = −6.
两边同除以的系数6,得
= −1.
所以,原方程的解是 = −1.
2 4 = 20;
4 3 − 15 = − 19.
2 4 = 20.
两边同除以的系数4,得
= 5.
所以,原方程的解是 = 5;
(4 3 − 15 = − 19.
程.(重点)
3.进一步认识解方程的基本变形—移项,感悟解方程过程中的转化
思想.
新知探究
如何求方程4 = 18 − 2的解?
我们可以用等式性质将原方程转化为 = ≠ 0 的形式. 根据等式性质1,
在等式4 = 18 − 2的两边同时加上2, 得
4 + 2 = 18 − 2 + 2.

3.5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一)——移项合并同类项

3.5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一)——移项合并同类项
3 2
3 2 3 2
x −x x −x 1 合并同类项, 合并同类项,得 2 x 1 2x x 系数化为1, 系数化为 ,得
= 1+ 2 = 1− 2 =3 = −1 =3 2
x = −2
3、甲仓库有大米120吨,乙仓库有大米 吨, 、甲仓库有大米 吨 乙仓库有大米96吨 甲仓库每天卖出大米15吨 甲仓库每天卖出大米 吨,乙仓库每天卖出 大米9吨 多少天后, 大米 吨. 问:多少天后,两仓库剩下的大米 相等? 相等? 4、有一个班的同学去划船,他们算了一下, 、有一个班的同学去划船,他们算了一下, 如果增加一条船,正好每条船坐6人 如果增加一条船,正好每条船坐 人,如果 正每条船坐9人 减少一条船 ,正每条船坐 人,问:这个班 共多少同学? 共多少同学?
已知2x 2x+ 12x+ 的值是相反数, x+5 1、已知2x+1与-12x+5的值是相反数, 的值. 求x的值. 2x+1, x.当 2、已知:y1 = 2x+1, y2 = 3 -x.当x取 已知: 何值时, 何值时, y1 = y2 ?
总结反思 拓展升华
总结: 总结:
1、我们在解一元一次方程时,通过移项、化简 后都变成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 ax=b (a≠0). 然后,再将系数化1,求得方程的解. 2、解方程ax=b时,一要注意a≠0,二要注意方 程两边同除以系数a,而不是常数b. 思维拓展: 解方程:5x - | x | = 8
某校三年共购买计算机140台 去年购买数量是前年的2 某校三年共购买计算机140台,去年购买数量是前年的2倍,今年 140 购买数量又是去年的2 前年这个学校购买了多少台计算机? 购买数量又是去年的2倍。前年这个学校购买了多少台计算机? 设前年购买计算机 可以表示出: 台。可以表示出:去年购买计算 机 2 x 台,今年购买计算机 4 x 台。根据问题中的相等关 前年购买量+去年购买量+今年购买量=140 =140台 系:前年购买量+去年购买量+今年购买量=140台,列得方程

部编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与移项》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与移项》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与移项》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概念和性质2.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和解的意义3.熟练运用合并同类项和移项的方法解决一元一次方程4.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和解的意义、合并同类项和移项的方法2.教学难点:合并同类项和移项的应用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两个简单的方程式 2x + 3 = 7 和 5x - 2 = 3x + 4 让学生自行解决,并让部分学生上黑板讲解解法。

2. 概念解释1.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概念:一元一次方程是指只有一个未知数,且该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1的方程,如 2x +3 = 7 就是一元一次方程。

2.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及解的意义:通过等式两边的运算使得未知数项消掉,一边成为0,另一边成为解。

解的意义是能够让未知数等于某个确定的值的数或式子。

3.合并同类项和移项的方法:合并同类项就是把式子中相同的项合并成一项,移项就是将含有未知数的项移到等式的另一边。

3. 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学生掌握了基本概念和解法后,我们带着学生提出实际的问题,例如:每次学校的门卫阿姨都会收取来访家长 20 元的停车费,今天学校门口停放的共有车辆有4辆,已经收取了50 元车费,请问今天来访的家长一共有多少位?然后让学生逐步解决问题。

4. 知识应用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求解。

其中包括合并同类项和移项的应用技巧,以及求解的正确性和实际意义。

5. 总结在学生完整的解决问题后,让学生总结今天所学习的知识和思考今天的收获,然后为下一次的课程做出准备。

四、教学反思本次教学活动,我主要采用了导入、概念解释、问题提出、知识应用、总结五个环节来进行教学。

在教学中,我尽可能从实际出发,引导学生逐步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同时注重合并同类项和移项的应用技巧。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步骤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步骤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步骤能够使一个一元一次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这个一元一次方程的解。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是求未知数的解一般解法:1.去分母:在方程两边都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不含分母的项也要乘;2.去括号: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最后去大括号;记住如括号外有减号的话一定要变号3.移项:把含有未知数的项都移到方程的一边,其他项都移到方程的另一边;移项要变号4.合并同类项:把方程化成ax=ba≠0的形式;5.系数化为1:在方程两边都除以未知数的系数a,得到方程的解x=b/a.同解方程如果两个方程的解相同,那么这两个方程叫做同解方程.方程的同解原理:⒈方程的两边都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同一个等式所得的方程与原方程是同解方程.⒉方程的两边同乘或同除同一个不为0的数所得的方程与原方程是同解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1的等式叫做一元一次方程linear equation in one unknown;使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solution基本信息标准形式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即所有一元一次方程经整理都能得到的形式是ax=b 。

其中是未知数的系数,是常数,是未知数。

未知数一般常设为 , , 。

方程特点1该方程为整式方程。

2该方程有且只含有一个未知数。

3该方程中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1。

满足以上三点的方程,就是一元一次方程。

判断方法要判断一个方程是否为一元一次方程,先看它是否为整式方程。

若是,再对它进行整理。

如果能整理为的形式,则这个方程就为一元一次方程。

里面要有等号,且分母里不含未知数。

变形公式,为常数,为未知数,且求根公式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ax+b=0 a≠0其求根公式为:x=-b/a一元一次方程只有一个根通常解法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未知项系数化为1即化为x=a的形式两种类型1总量等于各分量之和。

将未知数放在等号左边,常数放在右边。

如:。

2等式两边都含未知数。

七年级数学上册解一元一次方程3.2,3.3-合并同类项与移项,去括号去分母

七年级数学上册解一元一次方程3.2,3.3-合并同类项与移项,去括号去分母
1 1 x x3 4 2 3 x3 4
合并同类项 ,得 x =4;
系数化为 1 ,得 x =4.
解题后的反思 解 题 后 的 反 思
(1) 移项实际上是对方程两边进行 同加减 使用的是等式的性质 1 ;
,
(2) 系数 化为 1 实际上是对方程两边进行 同乘除 , 使用的是等式的性质 2 .
3 x 690 5 x 540
移项 去括号
方程的方法吗?用 其他方法列出的方 程应怎样解?
3 x 5 x 540 690
合并
2 x 150
x 75
系数化为1 代入
138 x 63
契诃夫的小说 中说用算术方法解 上面的问题很难。 你会用算术方法解 它吗?如果你会做, 那么不妨把算术方 法和方程解法比较 一下。
—— 合并同类项与移项
复习:
什么叫做方程的解?
使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 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 程的解。
回顾与思考
1、解方程的基本思想 是经过对方程一系列的变形,最 终把方程转化为“x=d‖的形式. 即:①等号左、右分别都只有一项,且左边是未知数项, 右边是常数项; ②未知数项的系数为1. 2、目前为止,我们用到的对方程的变形有: 等号两边同加减(同一代数式)、 等号两边同乘除(同一非零数) 等号两边同加减的目的是: 使项的个数减少; 等号两边同乘除的目的是: 使未知项的系数化为1.
解一元一次方程
5x-2=8 5x=8+2
知识点3:移项
解方程 :5x -2=8
方程两边都加上2,得
5x -2+2=8+2
5x =8+2
比较这个方程与原方程,同学们可以发现什么?
5x -2 =8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总结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总结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总结一元一次方程是高中数学中最常见的一类方程,解决一元一次方程问题是学习代数的起点。

本文将总结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知识点。

一、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一元一次方程是指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这个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1的代数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ax + b = 0,其中a和b 是已知的实数常数,x是未知数。

二、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思路是通过移项及合并同类项的方法,将方程化简为x = b/a的形式,从而得到方程的解。

1. 移项法移项法是解一元一次方程最常用的方法。

通过移动方程中的项,让包含未知数的项单独在一侧,常数项单独在另一侧,从而得到解。

示例1:2x + 4 = 10首先,将常数项4移动到等号的右侧变为负数,得到:2x = 10 - 4接下来,进行加减运算,简化方程:2x = 6最后,将系数2移到等号右侧,得到:x = 6/2解得:x = 32. 合并同类项合并同类项是简化方程的一种方法,通过合并方程中的同类项,可以简化方程并得到解。

示例2:3(x - 2) + 5 = 8首先,使用分配律展开括号,得到:3x - 6 + 5 = 8接下来,合并同类项,得到:3x - 1 = 8最后,将常数项1移动到等号右侧变为负数,得到:3x = 8 + 1解得:x = 9/3简化后结果为:x = 33. 一元一次方程的特殊情况在解一元一次方程时,可能会遇到以下几种特殊情况:a) 无解方程当方程化简后,得到一个矛盾的等式时,即0 = 1等,该一元一次方程没有解。

示例3:2x + 3 = 2x + 4通过移项化简得到:3 = 4显然,3不等于4,此方程无解。

b) 无穷多解方程当方程化简后,得到一个恒成立的等式时,即0 = 0等,该一元一次方程有无穷多个解。

示例4:2x + 4 = 2(x + 2)通过分配律展开括号后化简得到:2x + 4 = 2x + 4两边的式子完全相等,此方程有无穷多个解。

202年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一元一次方程03 一元一次方程(3)解法(一)移项合并同类项

202年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一元一次方程03 一元一次方程(3)解法(一)移项合并同类项

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项与移项一、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1、合并同类项2、移项3、去括号去分母二、移项的定义:把等式一边的某项变号后移到另一边,叫做移项三、移项的性质:把某一项移到式子的另一边,要改变这一项的符号a+b=c → a=c-ba-b=c → a=c+b四、去括号去分母(1)如果括号前的符号是正号,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同,+(x-3)=x-3(2)如果括号前的符号是负号,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反。

-(x-3)=-x+3(3)(3)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结果仍相等。

五、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包括: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概念题一、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1、2、3、二、移项的定义:把等式叫做移项三、移项的性质:把某一项移到式子的另一边,要a+b=c → a=a-b=c → a=四、去括号去分母(1)如果括号前的符号是正号,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号,+(x-3)=(2)如果括号前的符号是负号,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号。

-(x-3)=(3)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结果仍。

五、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包括:、、、、。

3.2.1 解法(一)合并同类项一、合并下列各式中可以合并的项:(1)2x+3x-4x= (2)3y-2y+y=(3)8x+7+2x= (4)7x-4.5x=(5)15x+4x-10x= (6)-6ab+8ab+ab=(7) -p2-p2-p2-p2= (8) m-n2+m-n2=(9) 4(a+b)+(a+b)-7(a+b)=(10)2(x+y)2-7(x+y)2+9(x+y)2=二、完成下面的解题过程:(1)解方程-3x+0.5x=10. (2)解方程3x-4x=-25-20.解:合并同类项,得 . 解:合并同类项,得 .两边,得两边,得∴=x;x;∴=(3)9x—5x=8 (4)4x-6x-x =-15解:合并同类项得:=解:合并同类项得:=两边,得两边,得∴=x;x;∴=(5) 3+-6-xxx(6)4x+3-3x-2=0x-=5.1⨯4315-7⨯5.2解:合并同类项得:=解:合并同类项得:=两边,得两边,得∴=x;x;∴=三、用合并同类法解下列方程:(1)6x —x =4 (2)-4x +6x -0.5x =-0.3 (3)9x -5x =8(4)4x -6x -x =-15 (5)2y -25y =6-8 (6)14x +12x =3(7)3(x -7)+5(x -4)=15 (8)7232=+x x (9)314125=-x x(10) 21)15(51=+x (11)3x -1.3x +5x -2.7x =-12×3-6+43.2.2 解法(二)移项把某一项移到式子的另一边,要 一、选择题1.下列变形中属于移项的是( )A.由572x y -=,得275y x --+ B.由634x x -=+,得634x x -=+ C.由85x x -=-,得58x x --=-- D.由931x x +=-,得319x x -=+ 2.解方程6x +1=-4,移项正确的是( )A.6x =4-1B.-6x =-4-1C.6x =1+4D.6x =-4-1 3.解方程-3x +5=2x -1, 移项正确的是( )A.3x -2x =-1+5B.-3x -2x =5-1C.3x -2x =-1-5D.-3x -2x =-1-5 4.下列变形正确的是( ) A.由3921x +=,得3219x =+B.由125x-=,得110x -=C.由105x -=,得15x = D.由747x +=,得41x +=5.方程3412x x -=+,移项,得3214x x -=+,也可以理解为方程两边同时( ) A.加上()24x -+ B.减去()24x -+ C.加上()24x + D.减去()24x + 二、填空(1)方程3y =2的解是y = ; (2)方程-x =5的解是x = ; (3)方程-8t =-72的解是t = ; (4)方程7x =0的解是x = ; (5)方程34x =-12的解是x = ;三、填空:(只写移项的变化,不用计算结果) (1) x +7=13移项得 ; (2) x -7=13移项得 ; (3) 5+x =-7移项得 ; (4) -5+x =-7移项得 ; (5) 4x =3x -2移项得 ;(6) 4x =2+3x 移项得 ; (7) -2x =-3x +2移项得 ; (8) -2x =-2-3x 移项得 ; (9) 4x +3=0移项得 ; (10) 0=4x +3移项得 .四、将下列方程中含有未知数的项移到方程的左边,•将常数项移方程的右边:(1)6+x =10 (2)5433xx -=(3)7-6x =5-4x (4) 11522x x -=-+五.完成下面的解题过程:(1)解方程6x -7=4x -5. 解:移项,得 . 合并同类项,得 . 系数化为1,得 .(2)解方程3x -4x =-25-20. 解:合并同类项,得 .系数化为1,得 .(3).解方程2x +5=25-8x. 解:移项,得 . 合并同类项,得 . 系数化为1,得 .(5)解方程:5x +2=7x -8解: ,得5x -7x =-8-2. ,得-2x =-10. ,得x =5.3.用先移项后合并的方法解下列方程。

专题5-3 求解一元一次方程(一)-移项、合并同类项(知识讲解)

专题5-3 求解一元一次方程(一)-移项、合并同类项(知识讲解)

专题5.3 求解一元一次方程(一)-移项、合并同类项(知识讲解)【学习目标】1.会应用移项、合并同类项法则解一些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2.通过具体的实例感知、归纳移项法则,进一步探索方程的解法.3.进一步认识解方程的基本变形,感悟解方程过程中的转化思想.【要点梳理】移项的概念:把等式一边的某项变号后移到另一边,叫做移项。

特别说明:通过移项,含未知数的项与常数项分别位于方程左右两边,使方程更接近于x=a的形式。

移项、合并同类项解方程步骤:解方程的步骤及依据分别是:(1)移项(等式的性质1)(2)合并(分配律)(3)系数化为1(等式的性质2)【典型例题】知识点一、解方程1.解方程:(1)x-3=31;(2)4x=3x-5;(3)-7x=21;(4)-32x=32.【答案】(1)x=34;(2)x=-5;(3)x=-3;(4)-1.【分析】(1)(2)移项合并即可求出解;(3)(4)将x系数化为1,即可求出解.解:(1) 移项,得x=31+3,x=34;(2)移项,得4x-3x=-5,x=-5;(3) 系数化为1,得x=-3;(4)方程两边同时乘以23⎛⎫-⎪⎝⎭,得x=32×23⎛⎫-⎪⎝⎭=-1.故答案为:(1)x=34;(2)x=-5;(3)x=-3;(4)-1.【点拨】本题考查解一元一次方程,其步骤为: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将未知数系数化为1,求出解.举一反三:【变式1】 解方程(1) 4 2.5 1.515x x x -+= (2)5757x x -=+【答案】(1)5;(2)-6【分析】(1)直接合并同类项,系数化1即可解得方程;(2)利用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1即可解得方程;解:(1)4 2.5 1.515x x x -+=, 合并同类项得:315x =,系数化1得:x=5;(2)5757x x -=+, 移项得:575+7x x -=, 合并同类项得:212x -=,系数化1得:-6x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步骤有: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1,根据方程的特点,灵活运用相应步骤解方程.【变式2】解方程:(1)36156x x -=--; (2)45173x x +=-; (3) 2.57.5516y y y --=-; (4)11481.5533z z +=-. 【答案】(1)1x =-;(2)66x =-;(3)56y =;(4)407z =- 【分析】(1)(2)(3)(4)先移项,再合并同类项,最后系数化为1即可.解:(1)移项,得36156x x +=-+.合并同类项,得99x =-.系数化为1,得1x =-.(2)移项,得41753x x -=--. 合并同类项,得1223x =-. 系数化为1,得66x =-.(3)移项,得 2.57.5165y y y --+=.合并同类项,得65y =.系数化为1,得56y =. (4)移项,得11841.5533z z -=--. 合并同类项,得7410z =-. 系数化为1,得407z =-. 【点拨】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问题,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知识点二、一元一次方程中“纠错”题2.解方程:1145155x x +=--. 佳佳的解题过程如下:解:移项,得1145155x x +=-.① 合并同类项,得34x =.①系数化为1,得43x =.① 请问佳佳的解题步骤有误吗?如果有误,从第几步开始出错的?并且将正确答案写出来.【答案】有误,从第①步开始出错的.正确的解题过程见解析【分析】根据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步骤判断即可.解:有误,从第①步开始出错的.正确的解题过程:移项,得1145155x x +=--, 合并同类项,得36x =-,系数化为1,得2x =-. 【点拨】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其步骤为: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把未知数系数化为1,求出解.举一反三:【变式1】下面是两位同学的作业.请你用曲线把出错误的步骤画出来,并把正确的写在右边.(1) 解方程: 215x x -=-+.解:215x x -=+,6x =.(2)解方程:715y y =+. 解: 71y y =+,71y y -=,61y =,16y =. 【分析】根据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进行解方程即可求解. 解:①215x x -=+ 改正:215x x +=+ 2x =(2) 71y y =+ 改正:755y y =+ 52y =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熟练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变式2】 下面是张铭同学今天做的家庭作业:问题:将等式5x ﹣3y=4x ﹣3y 变形.解:因为5x ﹣3y=4x ﹣3y ,所以5x=4x (第一步)所以5=4(第二步) 上述过程中,第一步是怎么得到的?第二步得出错误的结论,其原因是什么?【答案】第一步是两边都加3y ,第二步错误的原因是x=0时,两边都除以x 无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等式的性质逐步分析即可,等式的基本性质1是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整式,所得的结果仍是等式;等式的基本性质2是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除数不能为0),所得的结果仍是等式.解:第一步是根据等式的性质1,把等式的两边都加3y ,第二步根据等式的性质2可知,错误的原因是x =0时,两边都除以x 无意义.【点拨】本题考查了等式的基本性质,熟练掌握等式的2条基本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变式3】某同学解方程52486x x -=-的过程如下,请你指出他开始出错的一步及错误的原因,并改正.解:移项,得58624x x -=--,①合并同类项,得330x -=-,①方程两边同时除以-3,得10x =.①;【答案】该同学的移项是错误的,原因见解析.【分析】根据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及移项的定义进行分析,即可得到答案.解:该同学的移项是错误的,原因是-24进行移项后符号没有改变.根据移项的定义可知,正确移项是58624x x -=-+,合并同类项,得318x -=,方程两边同时除以-3, 得6x =-.【点拨】本题考查解一元一次方程——移项,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移项.知识点三、一元一次方程中同解原理3、已知2(26)m -与|n+2|互为相反数,则求方程m x +3n=6的解. 【答案】4x =【分析】由题意可得()22620m n -++=,然后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可求出m 、n ,代入原方程后再求解方程即可.解:由题意得:()22620m n -++=,所以260,20m n -=+=,解得3,2m n ==-,则方程mx+3n=6即为366x -=,移项、合并同类项,得3x=12,系数化为1,得x=4.【点拨】本题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和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属于常考题型,正确理解题意、熟练掌握基本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举一反三:【变式1】已知关于x 的方程3x+2a =x+7,某同学在解这个方程时,不小心把右端的+7抄成了-7,解得的结果为x =2,求原来方程的解.【答案】x =9【分析】根据方程的解满足方程,可得关于a 的方程,根据解方程,可得a 的值,根据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可得答案.解:将x=2代入3x+2a=x -7,得6+2a=-5,解得a=-112. 当a=-112时,原方程为3x -11=x+7, 移项、合并同类项,得2x=18,系数化为1,得x=9,原方程的解为x=9.【点拨】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将方程的解代入方程得出a 的值是解题关键.【变式2】已知关于x 的方程130.58192x a a +=-与方程3122x x -=-的解互为相反数,求a 的值.【答案】3a =【分析】首先解得方程3122x x -=-的解,然后根据相反数的定义将方程3122x x -=-的解的相反数代入第一个方程来求a 的值即可.解:解方程3122x x -=-,得1x =-,∴方程130.58192x a a +=-的解是1x =把1x =代入130.58192x a a +=-,得130.58192a a , 解之得:3a = 【点拨】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的定义,熟悉相关性质是解题的关键.【变式3】已知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m -6)x 2-2x+n=0与x -(3-x )=1的解相同,求m 、n 的值.【答案】m=6,n=4【分析】先根据等式的性质求出方程x -(3-x )=1的解;根据两个方程的解相同, 将求得的解代入到一元一次方程(m -6)x 2-2x+n=0中, 不难求出n 的值.解: 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求解方程,x -(3-x )=1, 可得x=2.因为方程(m -6)x2-2x+n=0为一元一次方程,得m -6=0,m=6,因为两方程的解相同,所以x=2也是方程(m -6)x2-2x+n=0的解.将x=2代入-2x+n=0可得: -4+n=0,解得n=4.故答案:m=6,n=4.【点拨】本题是一道关于解方程的问题, 解题的关键是求出第一个方程的解.知识点四、一元一次方程的创新题4、一般情况下a 2+b 3=a+b2+3不成立,但有些数可以使得它成立,例如:a =b =0,我们称使得a 2+b 3=a+b 2+3成立的一对数a ,b 为“相伴数对”,记为(a , b).(1)若(1 , b)是“相伴数对”,求b 的值;(2)若(m , n)是“相伴数对”,求代数式m −10n −2(5m −3n +1)的值.【答案】(1)−94;(2)-2【解析】(1)、首先根据“相伴数对”的定义列出关于b 的一元一次方程,从而求出b 的值;(2)、根据“相伴数对”的定义得出关于m 和n 的代数式,然后进行化简得出9m+4n=0,最后将所求的代数式进行化简,利用整体代入的思想进行求解.解 :(1)∵(1 , b)是“相伴数对”,∴12+b 3=1+b 2+3,解得:b =−94;(2)由(m , n)是“相伴数对”可得:m 2+n 3=m+n 2+3,则15m +10n =6m +6n ,即9m +4n =0,则原式=m −10n −10m +6n −2=−9m −4n −2=−2.举一反三:【变式1】数学课上,高老师和同学们做一个游戏:他在三张硬纸片上分别写出一个代数式,背面分别标上序号①、①、①,摆成如图所示的一个等式.然后翻开纸片①是4x 2+5x +6,翻开纸片①是-3x 2-x -2.解答下列问题:(1)求纸片①上的代数式;(2)若x 是方程2x =-x -9的解,求纸片①上代数式的值.【答案】(1)244x x ++;(2)1.【分析】(1)由①=①+①即可求解;(2)由方程2x =-x -9求出x 值,再代入纸片①上的代数式求值即可.解:(1)222456(32)44x x x x x x =+=+--=+-+①②③++,所以纸片①上的代数式为244x x ++;(2)解2x =-x -9得3x =-,将3x =-代入244x x ++得2(3)4(3)491241-+⨯-+=-+=,所以纸片①上代数式的值为1.【点拨】本题考查了整式的加减运算及代入求值,同时涉及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灵活掌握整式的加减运算是解题的关键.【变式2】下图是一个运算程序:(1)若2,3x y =-=,求m 的值;(2)若4x =,输出结果m 的值与输入y 的值相同,求y 的值.【答案】(1)-7;(2)-2 【分析】(1)根据x 、y 的值和运算程序得出3m x y =-,代入即可得出答案(2) 根据运算程序分4m >和4m ≤两种情况列出关于m 的方程,解方程即可得出y 的值解: (1)2,3x y =-=,x y ∴≤,32337m x y ∴=-=--⨯=-.(2)由己知条件可得4,x y m ==,当4m >时,由43m m +=,得2m =-,符合题意:当4m ≤时,由43m m -=得1m =,不符合题意,舍掉.2y ∴=-.【点拨】本题考查了代数式求值和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把满足条件的字母的值代入计算得到对应的代数式的值.也考查了观察图表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按两种计费方式各需交费多少元?
方式一
200
350
方式二
想一想:对于某个本地通通话时间,会出
现两种计费方式的收费一样的情况吗?
• 设累计通话t分,则用方式一要收费(30+0.3t) 元,用方式二要收费0.4t元,如果两种计费方式 的收费一样,则
• 0.4t=30+0.3t • 移项得0.4t-0.3t=30 • 合并同类项,得0.1t=30 • 系数化为1,得t=300 • 答:如果一个月内通话300分,那么两种计费方
• 洗衣厂今年计划生产洗衣机25500台,其中Ⅰ型,Ⅱ型,Ⅲ 型三种洗衣机的数量之比为1:2:14,这三种洗衣机计划 各生产多少台?
解:设Ⅰ型 x 台,Ⅱ型 2x台,Ⅲ型 14 x 台,则:
x 2x 14x 25500
合并, 得17 x 25500
系数化1, 得x 1500
答: Ⅰ型1500台,Ⅱ型3000台,Ⅲ型21000台。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一)
合并同类项与移项
约公元825年,中亚细亚 数学家阿尔—花拉子米写 了一本代数书,重点论述 怎样解方程。这本书的拉 丁译本为《对消与还原》。 “对消”与“还原”是什 么意思呢?
合并同类项
(1)3x 5x
(2)-3x 7x
(3) y 5 y 2 y (4) 1 x2 y 3 x2 y x2 y
3 3x 0.5x 10
合并 2同.5x类1项0 ,得
系数化为1,得
x 4
(5)3y 4y 25 20
合并同类项,得
y 45
系数化为1,得
y 5
(4)6m 1.5m 2.5m 3
合并同类项,得
2m 3
系数化为1,得 m 3 2
• 试一试:
3x 2x 8x 7
解: 合并, 得 3x 7
系数化1, 得x 7
3
小试牛刀
解下列方程 1 5x 2x 9
2 1 x 3 x 7
22
你一定会!
解:3x 9 系数化为1(,1得)
(2)合并同合类得类x并项项同,,3 得
2x 7
系数化为1,得
x 7 2
x 2x 4x 140
合并
7x 140
系数化为1
x 20
分析:解方程,就是把
方程变形,变为 x = a
(a为常数)的形式.
想一想:
解方程中“合并”起了什么作用?
解方程中的“合并”是利用分配律将含有未知数 的项和常数项分别合并为一项。它使方程变得简
单,更接近x = a的形式
例1:解方程
22
解:(1)3x 5x (35)x 2x
(2) 3x 7x (3 7)x 4x (3)y 5y 2y (1 5 2) y 4y
(4) 1 x2 y 3 x2 y x2 y (1 3 1)x2 y x2 y
2
2
22
问题1: 某校三年共购买计算机140台,去年购买数量
式的收费相同。
议一议:怎样选择计费方式更省 钱?
• 如果一个月内累计通话时间 不足300分,那么选择“方 式二”收费少;如果一个月 内累计通话时间超过300分, 那么选择“方式一”收费少。
选一选:根据以上解题过程,你能
为小平的爸爸作选择了吗?
• 如果小平的爸爸业务活动较多,与外界的 联系一定不少,使用时间肯定多于300分, 那么他应该选择“方式一”。
• 如果小平的爸爸业务活动较少,与外界的 联系一定较少,使用时间肯定少于300分, 那么他应该选择“方式二”。
• 假如你爸爸也遇到同样的问题,请为你爸 爸作个选择。
练一练:
• 一个周末,王老师等3名教师带着 若干名学生外出考察旅游(旅费统 一支付),联系了标价相同的两家 旅游公司,经洽谈,甲公司给出的 优惠条件是:教师全部付费,学生 按七五折付费;乙公司给的优惠条 件是:全部师生按八折付费,请你 参谋参谋,选择哪家公司较省钱?
•说一说:你能从中表中 获得哪些信息?
用方式一每月收月租费30元,此 外根据累计通话时间按0.30元/分加 收通话费;
用方式二不收月租费,根据累计 通话时间按0.40元/分收通话费。
猜一猜:使用哪一种计费 方式合算?
• 不一定,具体由当月累计 通话时间决定 。
算一算:一个月内在本地通话200分和350评一评:课堂小结,知识梳理
实际问题
数学问题
列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
解方程
实际问题
数学问题的解
的答案 检验
谢谢,
谢谢再各见位! !
谢谢
是前年的2倍,今年购买数量又是去年的2倍,前
年这个学校购买了多少台计算机?
设前年购买x台。可以表示出:去年购买计算
机 2 x 台,今年购买计算机 4 x 台。
你能找出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吗?
前年购买量+去年购买量+今年购买量=140台
x+2x+4x=140
思考:怎样解 这个方程呢?
“总量=各部分量的和”是一个基本的相等关系.
• 信息社会,人们沟 通交流方式多样化, 移动电话已很普及, 选择经济实惠的收 费方式很有现实意 义。
小平的爸爸新买了一部手机,他从移动 公司了解到现在有两种通话计费方式:
月租费
方式一 30元/月
方式二 0
本地通话费 0.30元/分 0.40元/分
他正为选哪一种方式犹豫呢?你能帮助 他作个选择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